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后活动题答案(最新最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后活动题答案(最新最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后活动题答案(最新最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答: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 分界线

P5 3 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P6 1、观察图 5.5中的界线 A ,并与图 5.1 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 A 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答:界线 A 大致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 A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答:主导因素是季风

P6 2、观察图 5.5中的界线 B ,并与图 5.1中的等降水量线、 1 月等温线相 比

答: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候 北方:流量小 南

方:流量大

主要原因:北方气温低、降水少 南方气温高、降水多 主要原因:北方降水少

较:

(1)界线B 大致与1 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答:界线B 大致与1 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 大致与哪条等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答:界线B 大致与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A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答: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4)界线B 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答:界线B 与秦岭—淮河一线最接近。P6 3 、观察图5.5 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 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答:界线C 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答:主导因素是地势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P10 1. 根据图6.5 ,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答: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P11 2. 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结合图6.3 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石家庄比齐齐哈尔冬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多。主要原因是石家庄比齐齐哈尔纬度低,距离海洋近。

P11 3. 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结合图6.3 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石家庄比延安夏季降水多,主要原因是石家庄比延安距离海洋近。

P12 1. 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3-5 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答:华北平原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一般在15 ℃左右,而降水偏少,月平均降水量不足50 毫米。

P12 2. 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张长的影响。

答:华北平原春季气温逐渐升高,蒸发旺盛,而降水偏少,容易造成旱灾,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P12 3. 收集资料,议一议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答: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植树造林。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P16 1. 阅读图6.14 ,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看看三地的雪期由北到南的变化规律。

答:漠河:9 月7 日到第二年的6 月14 日,雪期约9 个月。齐齐哈尔:9 月25 日到第二年的5 月24 日,雪期约8 个月。沈阳:10 月31 日到第二年的4 月14 日,雪期约为5 个半月。由此看出,由北到南,雪期逐渐缩短。

P16 2. 阅读图6.14 ,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提示: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答:积雪厚度;延吉是58 厘米,长春是22 厘米,漠河是53 厘米。延吉距离海洋近,地势高,因此积雪厚度比长春厚。漠河纬度比长春高,气温低,所以积雪厚度比长春。

P16 3. 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东北三省纬度高,冬季寒冷,墙体厚,窗户小有利于保温;冬季降雪较多,房顶坡度大不至于被积雪压坏房顶。

P18 1. 走访你所在的超市或粮油商店,调查粮油日用品有哪些产自东北三省。

[点拔]东北三省的大豆油或者大米。

P18 2. 阅读图6.18 ,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由图中可知,东北三省的人口较少,但是粮食产量较高,能够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P19 3. 阅读图6.19 ,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除课本上的外)还有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P21 1.哈尔滨位于滨洲、滨绥、京哈线的交会处,交通便利。长春位于京哈线上。沈阳位于京哈线和哈大线的交会处,交通便利。大连位于哈大线的终点,濒临黄海,海陆交通便利。

P21 1 、哈尔滨,长春,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阅读图

6.21 ,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哈尔滨是铁路枢纽,铁路交通便利,而且还有松花江便利的内河航运;长春和大连也是铁路交通枢纽,铁路交通便利,大连还有海上运输之便。

P21 2. 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6.21 和6.20 ,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可能的原因。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地都和铁路相通。甲处有金矿,乙处有煤矿,也靠近边境,便于与国外进行经贸联系,因此铁路修到这两个地区。

P22 3. 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图

6.22 ,说出大庆,宜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 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大庆以石油工业为主,原因是大庆有我国最大的油田。伊春以木材加工和钢铁工业为主,原因是伊春位于小兴安岭地区,是著名的林区,附近煤炭资源丰富,便于发展钢铁工业。鞍山以钢铁工业为主,原因是鞍山有著名的铁矿。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P25 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高原” 窑洞与黄土特有的属性及当地的气候有密切的关系,信天游则与高原环境及地形特点密切相关。

P27 1. 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个证据说明了黄土是从空中降落到这里的。第二个证据说明黄土是被风从西北方吹过来的。第三个证据说明黄土是来自其他地方的。

P27 2. 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点拔]地壳运动形成,流水冲积而成等。

P29 1. 阅读图6.34 ,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地表植被越少,水土

流失越严重。

P29 2. 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沙土的水土流失比粘土严重,陡坡的水土流失比缓坡严重,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比小雨严重。

P29 3.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土壤和营养物质的流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含沙量剧增,给黄河防洪和河道整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P30—31 1.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

6.37 和6.38 ,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可以拦截地表流失的水土,在坡度堆积形成新的土地,然后可以在上面修建梯田或者种草,这样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林草护坡可以的效减少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P31 2. 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退耕还林,还草要因地制宜,还要解决好还林、还草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问题,还有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问题。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P35 1. 从地形、地势、河流等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1)地处暖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地形平坦开阔,周围三

面环山易守难攻;有对外联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河流流经,能够提供水源、航运和防御之利;周围地区能源、粮食等供应充足。

(2)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进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广大的腹地,资源丰富,所以地理位置优越。

P36 2. 阅读图6.45 ,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

(1)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这样变化的?

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向北移动了一些,规模不断扩大。

(2)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无论北京古城城址怎样变迁,始终靠近河流和湖泊,而且不断向大的河流和湖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进行生活用水的取用、运输和防御等。

P38 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于下面的建议,说说你的看法。

提高门票价格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会很明显,也加重了游客的负担;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可以有效保护故宫;游客文明、环保的游览行为是保护名胜古迹的关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可以提前了解名胜古迹,但是不能取代实地的参观。

P42 1.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涉及许多方面。下面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些中学生

对城市现代化的体会,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城市的现代化包括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信息畅通、服务到位等。P42 2. 北京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有效保护古城风貌的问题。阅读下面材料,针对“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这一议题,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对于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要因地制宜进行保护,对于具有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和胡同要坚决保护,并且不断完善生活设施,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的需要。对于特色不明显的四合院和胡同,可以拆除用于城市发展。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P46 1.(略)

P46 2. 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上述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四川盆地平均海拔500 米,周围海拔高,中间低,约26 万平方千米,范围较小,比较完整;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000 —2000 米,海拔高,约30万平方千米,范围较大,地面崎岖不平;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均海拔50 米,地面平坦,约20 万平方千米,带状分布,比较分散;东南丘陵海拔200 —600 米,约60 平方千米,,比较分散。

P46 3 、从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四川盆地周围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所以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西双版纳地区位于横断山脉的南面,北面有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的阻挡,因此不受冬季风的影响;而广州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冬季能够受到冬季风影响,因此会遭受寒潮的影响。

P48 1.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列举南方地区的一些主要食材,并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莲藕、竹笋、柑橘、香蕉等。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孕育了丰富的食材。

P48 2. 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根据下面的材料,在

图7.10 中,完成这三种食材与其主要分布区的连线,并解释原因。

莲藕—长江中下游平原原因: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椰子—海南岛原因:椰子产自热带地区,海南岛位于热带。

竹笋—东南丘陵原因:东南丘陵多低山丘陵,适合竹子生长。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P51 1. 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点拔](书本上的两条除外)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