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八年级下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 A>F B>F 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2.如图甲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B.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C.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用F=20N的拉力,拉着物体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20N B.40N C.60N D.80N

4.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5.如图所示,容器的质量为m,若从容器的底部通过小孔向容器内注入质量为M的水,

需要做功为W。现将小孔打开,水自然会从小孔流出,与此同时提升容器,使容器内的水面相对地面始终保持原有高度,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为()

A.(M+m)gH+W B.(M+m)gH

C.(M-m)gH+W D.(M+m)gH-W

6.将重为,体积为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 B.物体悬浮,

C.物体漂浮, D.物体沉在水底,

7.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如下图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大小的情况应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射箭比赛时总是要把弓拉得很弯,其主要目的是

A.增大箭的弹性势能B.增大箭的动能

C.增大弓的弹性势能D.使箭沿直线运动

9.如图,在同样的水平面上,两人分别去推静止在水平面上重100N的同一课桌.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课桌在水平面上也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B.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C.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

D.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沿水平面也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

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进入很多平常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汽车匀速上坡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B.小汽车在水平的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不等于它的重力

C.系上安全带的作用是减少小汽车被追尾时给乘坐人员带来的惯性

D.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减小摩擦阻力

11.利用图中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重物分别匀速提升同一高度,不计摩擦及绳子的重量,则()

A.以各自的滑轮为参照物,重物都是静止的

B.拉力F甲一定比拉力F乙大

C.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不一样

D.两次重物增加的重力势能不一样

12.如图,等臂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若杠杆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则拉力F与物重G的关系是:( )

A.F>G B.F=G C.F<G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3.弹簧秤下悬挂一石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8.4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5.4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N,物体的体积是______ cm3,物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kg/m3。

14.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____W2,P1____P2(两空均选填“>”、“<”或“=”)

15.如图甲为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机器人扫地时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乙,若该机器人在1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地面的距离为12m,则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的

动力为________N,动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J;若机器人以0.4m/s的速度匀速清扫,则机器人的动力功率为________W。

16.小明想估测书包重量,现有细绳、重量可忽略的长硬棒、刻度尺、一瓶600mL的水,空瓶的质量忽略不计。

(1)这瓶水的质量m=_________。重力G=_________;(1mL=1cm3,水的密度是1g/cm3,g=10N/kg)

(2)手提细绳,如图所示,若硬棒水平静止。在图中标示需要测量的长度_________;

(3)书包的重量约为_________(用上述求得及所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7.如图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1的作用下,拉着重60N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F1=150N,物体A运动的速度为0.6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A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f1,拉力F1的功率为P1。当滑轮组在拉力F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以速度v2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为f2,拉力F2的功率为P2,P2=3P1。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f2=______N,P2=_____W,F2=_____N。

18.物理学是一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就拿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来说,它侧面的钳口接触面积很小是为了_____;剪断铁丝时,它是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橡胶皮套上有粗糙突起是因为可以_____.

19.如图甲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1000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大小至少是_____N;如图乙所示,物体重600N,当人在绳端的拉力为400N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N。

20.起重机械在四川汶川的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吊臂上的滑轮组,可用4 10N F 的拉力将重为2.4×104 N 的吊板提起,如果吊板被匀速提高10 m ,则拉力F 做功_____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牛,将一重力为1.2牛、体积为2×10﹣4米3的长方体实心物块A 用细线吊着,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则A 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当把细线剪断后,静止时A 漂浮在水中且水未溢出,则A 受到的浮力为____牛,台秤的示数为_____牛.

22.刘明在0.5min 内,用20N 的水平推力使重120N 的超市购物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15m ,在此过程中购物车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_____ N ,他做的功率是_________ W ,购物车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 J .

23.如图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 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 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_____后变_____,重力势能_____.

24.斜面长5m ,高1m ,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 的力把重1600N 集装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集装箱做的功是_________J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三、作图题

25.木块A 静止在水面上,作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26.如图所示,硬质杠杆AOB上挂一重物G,O为支点,请你在杠杆AOB上作出使重物在图示位置静止时的最小力F及力臂L;

(______)

27.画出图中的阻力臂L2;

(_______)

28.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帮他画出图中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____)

四、实验题

29.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______。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一种可以直接测出速度的仪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

序号l钢球撞击速度v/cm.s-1木块滑行距离s/cm

1810

21640

32490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序号钢球质量m/g木块滑行距离s/cm

110010

220020

33003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______.

30.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乙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求:

(1)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_______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N;

(3)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kg/m3;

(5)分析图象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6)分析图象CD段,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

3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分别在水中1、2、3的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在位置3和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能证明上述猜想

_________是正确的.

32.爸爸开车带小明去旅行,如图所示,若汽车做直线运动,牵引力的功率恒为90kW,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在0~10s内,牵引力的大小__________汽车受到的阻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2)在10~15s内,汽车通过的距离为多少?

(3)在10~15s内,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4)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33.如图所示,小汽车通过滑轮组从竖直矿井中提升矿石,矿石以lm/s的速度匀速上升8m,已知矿石重2700N,动滑轮重300N,不计绳的重力及滑轮摩擦,求该过程中:

(1)汽车拉力的大小;

(2)汽车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A、由图可知, V A排

B、A和B漂浮,C悬浮,由浮沉条件可知:G A=F A,G B=F B,G C=F C,又

F A

G A

V Vg

=知:ρ

A<ρB

<ρC,故B错误;

h相同,密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故D错误;因为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所以根据F=PS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加上容器的重力即桌面受到的压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 丙

故C正确.故选C.

点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利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利用p=ρgh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关系.

2.D

解析:D

【详解】

A.两实验中,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研究要求,故A正确;

B.甲实验中,如果水平面越来越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故B正确;

C.图乙让不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速度相同),发现钢球的质量越大、木块被撞击的越远,说明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故C正确;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都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因为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D。

3.C

解析:C

【详解】

因为用F=20N的拉力,拉着物体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为3段,此时的绳子拉力即为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即

f=3F=3×20N=60N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C

【详解】

由图可知车厢绕着点C转动,所以点C为支点;

当物体放在车厢的后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省力,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故答案为 C.

5.D

解析:D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包括:容器增加的重力势能mgH,水增加的重力势能,水增加的重力势能为MgH-W,所以需要做的功是:

W′=mgH+MgH-W=(M+m)gH-W,即D正确,故选D。

6.C

解析:C

【解析】物体的质量为:

密度为:

密度小于水,所以物体会漂浮在水面上,则浮力等于物体的重,所以浮力为4N。

故C正确。

点睛:重点是密度的计算和浮沉条件的应用,物体的密度大于水会下沉,等于水会悬浮,小于水会悬浮。

7.B

解析:B

【解析】如图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

甲球漂浮,乙球悬浮,由浮沉条件知,,

丙球在液体中处于容器底部,如果是正常造成的,则,,也可能处于悬浮,则,综合可得:,

所以三球受浮力大小的情况应是。

故选B。

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的应用,判断浮力大小时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二是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即浮沉条件直接可以比较浮力和重的大小。

8.C

解析:C

【解析】

因为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运动员在射箭比赛时总是要把弓拉得很弯,就是让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获得更大的弹性势能,故C正确;题中只是说把弓拉得很弯,没说将弓释放,所以不会转化成箭的动能,故B错误;箭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所以箭没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由于重力作用箭也不会沿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9.A

解析:A

【解析】

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P=Fv=10N×2m/s=20W,故A正确.

根据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课桌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课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推力相等,即f=F=10N;小明推课桌时,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0N,故B错误.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为10N,故C错误.

小明推课桌时,推力大于摩擦力,课桌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

答案为A.

10.B

解析:B

【解析】A、小汽车上坡时,往往是速度减小,高度增大,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

B、小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水平路面上快速行驶时,由于受到升力的作用,它对地面的压力通常小于它的重力,故B正确;

C、系上安全带的作用是减少小汽车前方发生碰撞或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给乘坐人员带来的

伤害,故C错误;

D、轿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故D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A、甲图中重物随着动滑轮一起上升,以动滑轮为参照物,重物是静止的;乙图中重物相对于定滑轮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是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根据滑轮的特点,甲图的动滑轮要比乙图的定滑轮省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不计摩擦及绳子的重量,提升同一重物到同一高度,有用功是相同的,甲图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因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D、同一重物分别匀速提升同一高度,重物的质量和提升的高度都是相同的,因此重力势能大小也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C

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要比较两个力的大小,需要先判断出两个力臂的大小.该题的重点就是找出G和F分别对应的力臂,然后比较两个力臂大小从而得出两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解:首先做出拉力F和重力G分别对应的力臂L1和L2,如图所示.

在直角三角形OFB中,直角边小于斜边,即L1<OB,而L2=OA=OB,所以L1<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F.

故选A.

二、填空题

13.300 2. 8×103 kg/m3

【解析】

【详解】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8.4N?5.4N=3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得:物体体积就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V

解析:300 2. 8×103 kg/m3

【解析】

【详解】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8.4N?5.4N=3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得:物体体积就等

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V排=

F

g

ρ=33

3N

1.010kg/m10N/kg

??

=3×10?4m3=300cm3;由

G=mg=ρVg得:物体密度ρ=G

Vg

=

43

8.4N

310m10N/kg

-

??

=2.8×103kg/m3。

14.= <

【详解】

由题AB=BC,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1=W2;由于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根据t=s/t可知,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根据公式

解析:= <

【详解】

由题AB=BC,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1=W2;由于小球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根据t=s/t可知,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根据公式P=W/t可知,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P2.

15.720 48

【详解】

[1][2]该机器人在清扫地面时运动的速度为

由图乙可知,当机器人清扫地面的速度v1=0.2m/s时,阻力f=60N,机器人沿直线匀速运动,所以机器人的水平

解析:720 48

【详解】

[1][2]该机器人在清扫地面时运动的速度为

1

12

0.2m/s

60

s m

v

t s

===

由图乙可知,当机器人清扫地面的速度v1=0.2m/s时,阻力f=60N,机器人沿直线匀速运动,所以机器人的水平动力

F1=f=60N

则动力所做的功为

W=F1s=60N×12m=720J

[3]若机器人以v2=0.4m/s的速度匀速清扫,由图乙及二力平衡可知,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

的动力为F2 =120N ,根据

W Fs

P Fv

t t

===得机器人的动力功率为

22120N0.4m/s=48W

P F v

==?

16.6kg 6N ×6N

【详解】

(1)[1]水的体积V=600mL=600cm3,由ρ=得水的质量

m=ρ水V=1g/cm3×600cm3=600g=0.6kg

水的质量

解析:6kg 6N 2

1

l

l×6N

【详解】

(1)[1]水的体积V=600mL=600cm3,由ρ=

m

V

得水的质量

m=ρ水V=1g/cm3×600cm3=600g=0.6kg

水的质量为0.6kg。

[2]水的重力

G=mg=0.6kg×10N/kg=6N

水的重力为6N。

(2)[3]要得出书包的重力,还需测出书包及水瓶对杠杆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3)[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包l1=G瓶l2,则

G包=2

1

G l

l

瓶=2

1

l

l×6N

17.90 150

【详解】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

由此可以推出在拉力F1的作用下,摩擦力

因为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且都是匀速运动,所以

摩擦力不变,

解析:90 150

【详解】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

3100%100%100%80%W fs f

W Fs F

η=

?=

?=?=有用物总

拉 由此可以推出在拉力F 1的作用下,摩擦力

1111

80%150N=40N 33

f F η==??

因为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且都是匀速运动,所以摩擦力不变,即f 1=f 2=40N 。 [2]拉力F 1的功率

1111111

150N 0.6m/s 30W 33

W F s P F v F v t t =

===?=??=拉拉拉物 拉力F 2的功率

213330W 90W P P ==?=

[3]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拉力F 1=3f 1,拉力F 2=3f 2,所以F 1=F 2=150N 。

18.增大压强 省力 增大摩擦 【解析】 【详解】

钳口接触面积很小,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剪断物体;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使用钢丝钳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

解析:增大压强 省力 增大摩擦 【解析】 【详解】

钳口接触面积很小,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剪断物体;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使用钢丝钳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钳柄橡胶皮套上有粗糙突起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易滑落.

19.不是 200 【解析】 【详解】

由图甲知道,独轮车相当于是杠杆,且车轮轴处是支点,重力G 是阻力,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是阻力臂,力F 是动力,支点到力F 作用线的距离是动力臂,由图甲知道

解析:不是 200 【解析】 【详解】

由图甲知道,独轮车相当于是杠杆,且车轮轴处是支点,重力G 是阻力,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是阻力臂,力F 是动力,支点到力F 作用线的距离是动力臂,由图甲知道,阻力

臂应是0.4m ,动力臂是1.6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

F L

G L ?=?阻动知道,F 的大小是:

G L 1000N 0.4m

F 250N L 1.6m

阻动??=

==; 由图乙知道,物体静止不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由于使用的是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当F ′=400N 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即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不是平衡力,且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

F ?''600N 400N 200N

G F =-=-=支持力,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200N F F ==压支持力。

20.3×105 80% 【详解】

[1]由题图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共有三段,则拉力F 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升高的距离h 之间的关系为;拉力F 做功是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

解析:3×105 80% 【详解】

[1]由题图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共有三段,则拉力F 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升高的距离h 之间的关系为3s h =;拉力F 做功是

4510N 310m 310J W Fs ==??=?总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452.410N 10m 2.410J W Gh ==??=?有用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552.410J 100%100%80%310J

W W η?=?=?=?有总 21.1.2 3.2 【详解】

(1)根据F 浮=ρ液gV 排,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

gV 排=1.0×103kg/m3×10N/kg××2×10?4m3=1N ,则此时物体A

解析:1.2 3.2 【详解】

(1)根据F 浮=ρ液gV 排,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ρ水gV 排=1.0×103kg /m 3×10N /kg ×

1

2

×2×10?4m 3=1N ,则此时物体A 共受到重力、浮力和细线的拉力作用,且G =F 浮+F 拉,则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F 拉=G ?F 浮=1.2N ?1N =0.2N ;

(2)物体A 的质量:m = 1.210/G N g N kg

==0.12kg ,物体A 的密度:ρ430.12210m kg V m =

=-?=0.6×103kg /m 3<ρ水所以,当把细线剪断后,物体A 在水中漂浮,则F ′浮=G =1.2N ;

(3)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物体A 对水向下的作用力F 压=F ′浮=1.2N ,根据力的平衡的条件可知,托盘台秤的示数等于烧杯和水的重力、物体A 对水向下的作用力之和,即F =G

+F 压=2N +1.2N =3.2N .

22.10 0

【解析】(1)∵购物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购物车受到的摩擦力f=F=20N ; (2)拉力做的功: W=Fs=20N×15m=300J,

解析:10 0

【解析】(1)∵购物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购物车受到的摩擦力f =F =20N ; (2)拉力做的功:

W =Fs =20N×15m=300J,

运动的时间:

t =0.5min=30s ,

他做的功率: 300J 10W 30s

W P t =

==; (3)购物车受重力,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做功,为0J ;

故答案为:20;10;0.

23.大 小 先变小后变大 【详解】

(1)小球由轨道的P 点自由释放,在运动到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变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变大; (2)在小球由最低点

解析:大 小 先变小后变大 【详解】

(1)小球由轨道的P 点自由释放,在运动到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变小,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变大;

(2)在小球由最低点滚动到Q 点的过程中,小球质量不变,高度变高,重力势能变大,速度越来越小,动能变小.

24.80%

【解析】

试题分析:推力对集装箱做的功是总功:W总=FS=400N×5m=2000J,有用功:W 总=Gh=1600N×1m=1600J,机械效率:

考点: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点评

解析:80%

【解析】

试题分析:推力对集装箱做的功是总功:W总=FS=400N×5m=2000J,有用功:W总

=Gh=1600N×1m=1600J,机械效率:

1600

100%100%80%

2000

W J

W J

η=?=?=

有用

考点: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三、作图题

25.

【解析】

试题分析:力的示意图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标注在图中.由状态分析受力情况,因为木块A静止在水面上,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画,浮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G和F,注意两个力的长度相等.

考点:力的示意图

26.

【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力的作用点确定,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便为最长的力臂;图中O为支点,要使杠杆平衡且动力最小,就应该让力F作用在A点,OA 是最长的力臂,则力F应与OA垂直且向上.如图所示:

27.略

【解析】

支点为O,从支点O向阻力F2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28.

【详解】

滑轮组要最省力,连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要达到最大,一定一动组成的滑轮组,n最大为3,从动滑轮开始绕绳,如图:

四、实验题

29.木块滑行的距离让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滚下速度速度质量增加一倍,动能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速度增加一倍,动能增加为原来的四倍或质量和速度增加相同的倍数,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变化影响较大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在该实验中,是将小球动能的大小转化为其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比较,即利用转

换法通过小球推动木块滑行的距离,反映木块具有的动能,小球推动木块越远,其对木块所做的功就越多,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第二空.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而质量发生变化,具体的控制方法是: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释放,比较其推动木块所移动的距离大小即可。

第三空.由表一知道,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也为原来的几倍;由表二知道,小球的质量相同,小球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便为原来的几的平方倍,由此可知,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第四空.根据表格数据知道,速度质量增加一倍,动能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速度增加一倍,动能增加为原来的四倍或质量和速度增加相同的倍数,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变化影响较大。

30.8 8×10﹣4 1.5×103 大 浮力大小跟物体的浸没深度无关 【解析】 【详解】

(1)由图象可知,当h =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 ,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 =12N ;

(2)从h =7cm 开始,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已经浸没在水中,则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浮=G ﹣F 拉=12N ﹣4N =8N ;

(3)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F 浮=ρ液V 排g 得,圆柱体的体积:-43

338N =8?10m 10kg /m ?10N /kg

F V V g ρ==

=浮排水; (4)由G =mg 可得,物体的质量:kg 10N/kg

12N =1.2G m g =

=,则圆柱体的密度:33-431.2kg

=1.5?10kg /m 8?10m

m V ρ=

= ; (5)分析图象BC 段,物体完全浸没前,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逐渐增加,测力计读数在减小,说明受到的浮力增大;

(6)分析CD ,物体完全浸没,浸没的深度变化,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可知浮力大小不变,可得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31.)变小 不变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无关. ④ 【解析】

(1)读图可知,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增加,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根据F 浮=G?F 拉,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这可能使我们误认为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从位置3→4的过程中,铁块都是完全浸没,排开的液体体积不再变化,只改变其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2)通过1→2→3的过程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不变,说明浮力先减小后不变,故可得结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可验证上述猜想④是正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