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

本章重点:

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2.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关系;

3.细胞质遗传。

本章难点:

1.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2. 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关系。

繁殖是生命的一个基本特征,通过繁殖产生后代。遗传和变异是繁殖的两大特征。

遗传---性状传递的稳定性

变异---繁殖过程产生差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的奥秘是什么呢?这些相似与变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工杂交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大变异的后代?

第一节分离定律

豌豆杂交实验

性状:有机体所表现出的固有的可鉴别的表型特征(如种子颜色、花色)

在F

1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在F

1

代被隐藏,F

2

代重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

Mendel对7组相对性状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统计了子二代植株显隐性状比例3:1规律提出假说:控制花色的是一对因子(genetic factor),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形成配子(生殖细胞,精、卵)时相互分离。------即是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要点:

1.个体的性状由基因决定

2.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称为等位基因,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

3.一对等位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回交—杂种一代与亲代进行杂交

测交—未知基因型的显性表现型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P 黄圆 X 绿皱

YYRR yyrr

F

1

黄圆YyRr

F

2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Y-R- Y-rr yyR- yyrr

315 101 108 32

9 : 3 : 3 : 1

分析:黄绿3:1 圆皱3:1

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多对)遗传因子彼此独立,互不干涉,形成配子时,不同对因子自由组合。

第三节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一、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一)显性现象的表现

1. 完全显性

F1代所表现的性状与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完全相同,若与该亲本种在一起,根据该性状无法将亲本与

F1代区别开来。

2. 不完全显性

杂种F1的性状表现趋向于某一亲本,但并不等同于该亲本的性状,或者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这称为不完全显性。例如,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花色的遗传,红花亲本(RR)和白花亲本(rr)杂交,F1(Rr)的花色不是红色,而是粉红色。

3. 共显性

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双亲的性状融为一体,对后代的影响力相同,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称并显性。例如,正常人的红细胞呈碟形,镰形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这种贫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结婚所生的子女,其红细胞既有碟形,又有镰刀形,这就是共显性表现。MN血型的遗传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4. 镶嵌显性

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例如,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色斑的遗传,黑缘型鞘翅(S Au S Au)瓢虫(鞘翅前缘呈黑色)与均色型鞘翅(S E S E)瓢虫(鞘翅后缘呈黑色)杂交,子一代杂种(S Au S E)既不表现黑缘型,也不表现均色型,而出现一种新的色斑,即上下缘均呈黑色。在植物中,如玉米花青素的遗传也表现出这种现象。

5. 超显型

F1代的表现超过亲本的表现的现象称为超显型。在数量性状遗传中经常能观察到这种遗传现象。(二)显性与环境的影响

当一对相对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为什么显性基因能决定性状的表现,而隐性基因不能,是否由于显性基因直接抑制了隐性基因的作用?试验证明,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

显隐性关系有时受到环境的影响,或者为其他生理因素如年龄、性别、营养、健康状况等所左右。由于环境的影响,显性可以从一种性状表现变为另一种性状表现,这种现象称为条件显性。

例如,将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的红花品种与象牙色花品种杂交,其F1如果培育在低温、强光照的条件下,花为红色;如果在高温、遮光条件下,花为象牙色。可见环境条件改变时,显隐性关系也可相应地发生改变。

生物的显隐性表现在同一世代个体不同的发育时期还可以发生变化。在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中,花的白色和暗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让开白花的植株与开暗红色花的植株杂交,杂种F1的花最初是纯白的,以后慢慢变为暗红色。这样个体发育中显隐性关系也可相互转化。

有角羊与无角羊杂交,F1雄性就没有角。因此,杂种有无角与性别有关。

二、复等位基因

所谓复等位基因是指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在生物中是比较广泛地存在的,如人类的ABO血型遗传,就是复等位基因遗传现象的典型例子。

人类的ABO血型有A、B、AB、O 四种类型,这四种表现型是由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这三个复等位基因是I A、I B和I O。I A与I B之间表示共显性(无显隐性关系),而I A和I B对I O都是显性,所以这三个复等位基因组成六种基因型,但表现型只有四种。

另一复等位现象就是植物的自交不亲和。例如,在烟草中至少有15个自交不亲和基因S1,S2,…,S15构成一个复等位系列,相互之间没有显隐性关系。

三、致死基因

所谓致死基因,是指当其发挥作用时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致死基因包括显性致死基因和隐性致死基因。隐性致死基因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使个体死亡。如植株中常见的白化基因就是隐性致死基因,它使植物成为白化苗,因为不能形成叶绿素,最后植株死亡。显性致死基因在杂合体状态时就可导致个体死亡。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只要一份就可引起皮肤的畸形生长,严重的智力缺陷,多发性肿瘤,所以对该基因是杂合的个体在很年轻时就丧失生命。

四、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一)互补作用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基因互作的类型称为互补作用。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例如,在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的花色遗传。

亲本白花CCpp ×白花ccPP

F1 CcPp

F29紫花(C P ): 73C pp + 3ccP + 1ccpp)

上述试验中,F1和F2的紫花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返祖遗传(atavism)。这种野生香豌豆的紫花性状决定于两种基因的互补。这两种显性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如果显性基因C突变成隐性基因c,产生了一种白花品种;如果显性基因P突变成隐性基因p,又产生一种白花品种。当这两个品种杂交后,两对显性基因重新结合,于是出现了祖先的紫花。

(二)累加作用

在有些试验中,发现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均不存在时又表现第三种性状,这种基因互作称为累加作用。例如,南瓜(Cucurbita pepo)有不同的果形,圆球形对扁盘形为隐性,长圆形对圆球形为隐性。如果用两种不同型的圆球形品种杂交,F1产生扁盘形,F2出现3种果形:9/16扁盘形、6/16圆球形、1/16长圆形。

从以上分析可知,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形成长圆形;只有显性基因A1或A2存在时,形成圆球;A1和A1同时存在时,则形成扁盘形。

(三)重叠作用

当多对基因共同对某一性状起到决定作用时,不论显性基因多少,都影响同一性状的发育,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相应的隐性性状,这种基因互作称为重叠作用。这类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duplicate gene)。如荠菜(Bursa pursapastoria)的蒴果形状的遗传。

亲本三角形A1A1A2A2 ×卵形a1a1a2a2

F1 A1a1A2a2

F215三角形(9A1A2+ 3A1a2a2 +3 a1a1A2): 1卵形(a1a1a2a2)不同对基因互作时,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两对基因的重叠作用,F2产生15 : 1的比例。当杂交试验涉及3对重叠基因时,则分离比例将相应地为63 : 1,余类推。在这里它们的显性基因作用虽然相同,但并不表现累积的效应。基因型内的显性基因数目不等,并不改变性状的表现,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能使显性性状得到发育。但在有些情况下,重叠基因也表现累积的效应。

(四)显性上位作用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这种情形称为上位性。反之,后者被前者所遮盖,称为下位性。起遮盖作用的基因如果是显性基因,称为上位显性基因。如西葫芦颜色的遗传。

亲本白皮WWYY ×绿皮wwyy

F1 白皮WwYy

F212白皮(9W Y + 3W yy): 3黄皮(wwY ): 1绿皮(wwyy)

(五)隐性上位作用

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称为隐性上位作用。例如,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

亲本红色CCprpr ×白色ccPrPr

F1 CcPrpr

F29紫色(C Pr ): 3红色(C prpr): 4白色(3ccPr + 1ccprpr)

上位作用和显性作用不同,上位作用发生于两对不同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则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之间。

(六)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为抑制基因。抑制作用的孟德尔比率被修饰为13 : 3。如家蚕茧色的遗传。

亲本欧洲白茧Iiyy ×黄茧iiYY

F1 IiYy

F213白茧(9I Y + 3I yy + 1iiyy): 3黄茧(iiY )

五、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

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这称为多因一效。生物体的许多性状都是由多基因互相影响决定的。例如,已知玉米正常叶绿素的形成与50多对不同的基因有关,其中的任何一对发生改变,都会造成叶绿素的消失或改变。玉米子粒胚乳蛋白质层的紫色,已知是由A1A2A3CRP 6对不同的显性基因和一对隐性抑制基因i共同决定的。

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水稻的矮生基因也常有多效性的表现,它除表现矮化的作用以外,一般还有提高分蘖力、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扩大栅栏细胞的直径等作用。

从生物个体发育的整体观念出发,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现象是不难理解的。一方面,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所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如果某一基因发生了改变,其影响虽然只是一个以该基因为主的生化过程,但也会影响与该生化过程有联系的其它生化过程,从而影响其它性状的发育。

第四节细胞质遗传

一、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①细胞质遗传一般表现为母系遗传,正交和反交子代的表型不一致,F1代通常只表现母本性状。

②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种后代的遗传行为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杂交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③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甚至可以用核移植技术将母本核基因全部置换,但母本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不会消失。

④具有细胞质异质性与细胞质分离和重组。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雄性不育是植物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它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但其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的花粉而受精结实。

根据雄性不育发生的遗传机制不同,可分为核不育型和核质互作不育型。

1. 核不育型

核不育型是指由核内染色体基因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现有的核不育类型大多属于自然发生的变异,在水稻、小麦、玉米、番茄等作物中均有发现。这类雄性不育大多数是受隐性基因(ms)控制的,纯合体(msms)表现雄性不育,其不育性可被相对的显性基因(Ms)所恢复,它们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2. 核质互作不育型

核质互作不育型是由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的雄性不育类型。细胞核中的可育基因是Rf,不育基因是rf,Rf对rf为显性;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是N,不育基因是S。雄性不育性是不育细胞质

(S)加上纯合隐性不育核基因(rfrf)造成的结果,遗传型为S(rfrf)。Rf基因可使具有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个体恢复雄性可育。当细胞质基因为N时,无论核基因如何,均表现为雄性可育。

3. 植物雄性不育的利用

在水稻生产中通过“两区三系”制,实现了不育系繁殖、杂交制种生产,首先成功地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将其产生的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

不育系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组合为S(rfrf)。用不育系S(rfrf)与可育系N(rfrf)杂交,F1为S(rfrf),仍是不育系,所以,称可育系N(rfrf)为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用不育系S(rfrf)与可育系N(RfRf)或S(RfRf)杂交,F1为S(Rfrf),雄性不育性得到恢复,所以,称可育系N(RfRf)或S(RfRf)为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

不育系S(rfrf)×保持系N(rfrf)不育系S(rfrf)×恢复系N(RfRf)

不育系保持系杂交种恢复系

S(rfrf)N(rfrf)S(Rfrf)N(RfRf)

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繁殖杂交制种与恢复系的繁殖

孟德尔遗传定律常见题练习

孟德尔遗传定律常见题型练习 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B) A、10/16 B、6/16 C、9/16 D、3/16 2.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 ). A、7/16 B、3/8 C、5/8 D、9/16 3.将基因型为AaBbCc 和AABbCc 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C ). A、1/8 B、1/16 C、1/32 D、1/64 4.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答案:AAbb aaBB 5.已知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有种,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答案:4种9/16 6.牵牛花颜色有红色和白色之分,叶有阔叶和窄叶之分,红色(R)和阔叶(B)分别是显性性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RrBb和rr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答案:6种4种 7.下列杂交组合的后代会出现3:1性状比的亲本组合是(D) A、EeF f×EeF f B、EeF f×eeFf C、Eeff×eeFf D、EeF f×EeFF 8.南瓜中白色果(A)对黄色果(a)为显性,扁形果(B)对圆形果(b)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纯合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答案:aaBb 9.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答案:YYRr和YyRr 10.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答案:AABb 11.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有(d)/无(D)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Dd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答案:3/16 12.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A、a和B、b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如图所示)。其中具紫 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 花。据图所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D) A.只有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该植 株才能表现紫花性状 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不能利用前体物 质合成中间物质,所以不能产生紫色素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

孟德尔遗传学定律·20161016 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需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 ④去雄后自然受粉 ⑤去雄后人工受粉 ⑥受粉后套袋隔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①④⑤ 3.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最重要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亲本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杂合子自交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3:1 D.杂合子测交后代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1:1 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自花传粉、闭花传粉的豌豆是孟德尔杂交试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组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运用统计学方法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D.进行测交试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5.基因型为RrYY的生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的比例为 A.3:1 B.1:2:1 C.1:1:1:1 D.9:3:3:1 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种子为480粒,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A.yyrr,20粒 B.YyRR,60粒 C.YyRr,240粒 D.yyRr,30粒 7.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B.1:2:1 C.1:1 D.1:1:1:1 8.基因型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孟德尔遗传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综合试题 出题人:晁璐 审题人:胡国联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牛的黑色对红色是显性,现有一头黑色公牛,若要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 的杂交组合是( ) A .黑色公牛×黑色母牛 B .黑色公牛×红色母牛 C .黑色公牛×杂色母牛 D .黑色公牛×白色母牛 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这 说明( ) A .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 B .黑色为隐性性状 C .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D .说明不了什么 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性状重组型 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 .164和166 B .169和162 C .81和83 D .42和83 4.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方法孕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 和精原细胞的数量分别是( ) A .280 和 1 000 B .1 000 和 250 C .1 000 和 4 000 D .4 000 和 2 000 5.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 .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6.基因型为Dd 的植物体,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之间的比例应该是( ) A .l ∶1 B .3∶1 C .无一定比例,但雄多于雌 D .无一定比例,但雌多于雄 7.血友病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血友病的男孩,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XHXH 和XhY B .XhXh 和XHY C .XhXh 和XhY D .XHXh 和XhY 8.让杂合子Aa 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 .1/4 B .1/8 C .1/16 D .1/32 9.牵牛花的红花基因(R )对白花基因(r )显性,阔叶基因(B )对窄叶基因(b )显 性,它们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红花窄叶纯系植株与白花阔叶纯系植株杂交,F1 植 株再与“某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植 株数分别354、112、341、108,“某植株”的基因型为 ( ) A .RrBb B . Rrbb C . rrBb D .RRbb 10.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种子圆滑与子叶黄色 B .狗的黄毛与兔的黑毛

孟德尔遗传定律综合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月考4 16 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牛的黑色对红色是显性,现有一头黑色公牛,若要判断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的杂交组合是() A.黑色公牛×黑色母牛B.黑色公牛×红色母牛 C.黑色公牛×杂色母牛D.黑色公牛×白色母牛 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这说明() A.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B.黑色为隐性性状 C.枣红色是隐性性状D.说明不了什么 3.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性状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 4 16 和 6 16 B. 9 16 和 2 16 C. 1 8 和 3 8 D. 2 4 和 3 8 4.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方法孕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的数量分别是() A.280 和1 000 B.1 000 和250 C.1 000 和4 000 D.4 000 和2 000 5.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6.基因型为Dd的植物体,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之间的比例应该是() A.l∶1 B.3∶1 C.无一定比例,但雄多于雌D.无一定比例,但雌多于雄 7.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血友病的男孩,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 8.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1/4 B.1/8 C.1/16 D.1/32 9.牵牛花的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显性,阔叶基因(B)对窄叶基因(b)显性,它们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红花窄叶纯系植株与白花阔叶纯系植株杂交,F1 植株再与“某植株”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植株数分别354、112、341、108,“某植株”的基因型为()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10.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种子圆滑与子叶黄色B.狗的黄毛与兔的黑毛

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doc

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 ~④ 中的遗传问题() ① 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 ③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 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2.在孟德 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需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 ④去雄后自然受粉 ⑤去雄后人工受粉 ⑥受粉后套袋隔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⑤⑥D.①④⑤ 3.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最重要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亲本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杂合子自交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3: 1 D.杂合子测交后代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1:1 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自花传粉、闭花传粉的豌豆是孟德尔杂交试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组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运用统计学方法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D.进行测交试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5.基因型为RrYY 的生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的比例为 A. 3:1 B.1:2:1C.1:1:1:1D.9:3:3:1 yyrr )豌豆杂交,F2 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 种子为 480 粒,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A. yyrr , 20 粒B.YyRR,60粒 C. YyRr, 240 粒D.yyRr,30粒 7.番茄的红果( A)对黄果( a)是显性,圆果( B)对长果( b)是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 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B .1:2:1 C .1:1 D .1:1:1: 1 8.基因型为 ddEeFf 和 DdEeff 的两种豌豆杂交,在 3 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 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 1/4B .3/8 C . 5/8 D.3/4

遗传学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定律36习题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一、 填空题 5个孩子,这5个孩子中是2男3女的概率是 6个孩子,这6个孩子中是4男2女的概率是 (R)对惯用左手(r)显性,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有一个惯 ---------- 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惯用右手的机率为 4、 植物三因子杂交 AABBrr x aabbRR ,假如 A ,B 对其等位基因显性, R 无显性,F2的表型有 种,在F2中aabbRR 基因型频率为 ,三因子全为纯合体的比率 为 。一 5、 基因型AaBbCcDd 个体自交,产生aBcD 配子的概率为 ;ABCd 表型的概率 ---------- 为 ;两显性表型的概率 ;AaBbccDd 基因型的概率为 。 __________ 6、 独立分配的实质是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___________ ,非等位基因间 _____。 7、 由于 ____ 的原因,在人类一些显性遗传病的系谱中,可以岀现隔代遗传现象。 8、 双亲的性状同时在子代一个个体上表现岀来,这种现象被称为 _。 9、 假定A-a,B-b,C-c 彼此独立,则AABbCc 和 AaBbCc 杂交所得后代中岀现的基因是 AABBcc 个体 的概率是 。 ---------------- 10、 在两对基因互作中, F2代只岀现表型互作类型是 ______ 、 _____ 和 ____,比例分别为 ____ 、_ 和 _____ 。 11、 当杂交所用的亲本包括 n 对基因时,子一代杂种形成的配子数为 ,子二代基因型 ------- 数目为 ,表现型数目为 。 ----------- --------- 12、 基因型为 AaBbCc 个体自交产生二显性个体的概率为 ,单显性个体的概率为 , ----- ——隐性个体的概率为 。 ----------- 13、 非等位基因互作在 F2代表现岀的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9:3 :4称 互作类型;三 ---------- 种表现型比例为 9 : 6: 1称为 。抑制作用的F2表型比例为 。 ---------- 14、雌雄白茧家蚕杂交后代岀现黄茧家蚕个体,而且白茧和黄茧性状比为 15、植物三因子杂交 AABBrr x aabbRR,假如A 、B 对其等位基因显性, ____ 种;在F2中aabbRR 基因型频率为 ________ 16、如果父亲是B 型血,母亲是 O 型血,他们的第一个小孩是 O 型血;那么他们的第二个小孩是 O 型血的概率是 ;是B 型血的概率是 ;是A 或AB 型血的概率是 。 ------ 1、 假设某医院一天接生了 2、 假设某医院一天接生了 3、在人类中,惯用右手 用左手的孩子,则该父亲的基因型 母亲的基因型 若这对夫 13 : 3。这说明非等位 基因之间存在 作用 R 无显性,F2的表型有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基础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4)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恰好是反交种的母方和夫方。 5)回交:(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再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回交的目的是使亲本的优良特性在杂种后代中慢慢加强,而把非轮回亲本的某一优点转移到杂种。 2.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非等位基因: 5)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 6)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 4.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纯合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例如:AA aa 4)杂合子: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例如:Aa 5)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6)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二、显隐性状的判断 1. 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B→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2. 性状分离法: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A→A、B,B为隐性性状 3、用以下方法判断出的都为隐性性状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定律 本章重点: 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2.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关系; 3.细胞质遗传。 本章难点: 1.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2. 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关系。 繁殖是生命的一个基本特征,通过繁殖产生后代。遗传和变异是繁殖的两大特征。 遗传---性状传递的稳定性 变异---繁殖过程产生差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的奥秘是什么呢?这些相似与变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工杂交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大变异的后代? 第一节分离定律 豌豆杂交实验 性状:有机体所表现出的固有的可鉴别的表型特征(如种子颜色、花色) 在F 1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在F 1 代被隐藏,F 2 代重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 Mendel对7组相对性状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统计了子二代植株显隐性状比例3:1规律提出假说:控制花色的是一对因子(genetic factor),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形成配子(生殖细胞,精、卵)时相互分离。------即是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要点: 1.个体的性状由基因决定 2.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称为等位基因,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 3.一对等位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回交—杂种一代与亲代进行杂交 测交—未知基因型的显性表现型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P 黄圆 X 绿皱 YYRR yyrr F 1 黄圆YyRr F 2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Y-R- Y-rr yyR- yyrr 315 101 108 32 9 : 3 : 3 : 1 分析:黄绿3:1 圆皱3:1 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多对)遗传因子彼此独立,互不干涉,形成配子时,不同对因子自由组合。 第三节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一、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一)显性现象的表现 1. 完全显性 F1代所表现的性状与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完全相同,若与该亲本种在一起,根据该性状无法将亲本与

经典高中生物-最经典-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综合比较1

突破点1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综合比较 高考对遗传定律的考查并非单一化;往往呈现综合性,不仅将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综合,更将孟德尔定律与其细胞学基础,伴性遗传,系谱分析及概率求解等予以综合考查。因此,备考时必须深刻把握两大定律的核心内涵,归纳总结基因传递规律及特点,并能熟练进行基因型、表现型推导及概率计算,同时应具备相当的遗传实验设计能力。 【例证1】(2016·全国课标卷Ⅱ,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解析(1)确认两对性状显隐性的关键源于实验过程。实验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实验3: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据此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2)依据“实验1中的白肉A 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例为1∶1”可判断黄肉B为杂合的。进而推知: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为ddFF∶ddFf∶ddff=1∶2∶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3中的子代的基因型均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f)∶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9∶3∶3∶1。(5)实验2中的无毛黄肉B(ddFf)和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ddFf和ddFF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 答案(1)有毛黄肉(2)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ddFF、ddFf 【例证2】(2011·全国新课标,3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

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 ~④ 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 F1 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需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 ④去雄后自然受粉 ⑤去雄后人工受粉 ⑥受粉后套袋隔离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⑤⑥ D .①④⑤ 3.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最重要的证据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亲本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杂合子自交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3: 1 D.杂合子测交后代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1:1 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自花传粉、闭花传粉的豌豆是孟德尔杂交试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假说中具有不同遗传组成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运用统计学方法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D.进行测交试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5.基因型为 RrYY 的生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的比例为 A. 3:1 B . 1:2:1 C .1:1:1:1 D .9:3:3:1 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 yyrr ) F2 豌豆杂交, 种子为 480 粒,从理论上推测, 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A. yyrr ,20粒 B .YyRR,60 粒 C. YyRr,240粒 D . yyRr , 30 粒 7.番茄的红果( A)对黄果( a)是显性,圆果( B)对长果( b)是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B .1:2:1 C .1:1 D .1:1:1: 1 8.基因型为 ddEeFf 和 DdEeff 的两种豌豆杂交,在 3 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 1/4 B .3/8 C . 5/8 D .3/4

孟德尔遗传定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答案: D 2.用纯种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豌豆种子杂交得F1,将F1自交得F2的种子3 200粒。这些种子中应该有绿色皱粒() A.1 600粒B.400粒 C.200粒D.1 200粒 答案: C 3.假定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AaBBDD×AaBbdd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两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2 B.1/4 C.1/8 D.3/4 解析:AaBBDD和AaBbdd杂交,子代的基因中一定有Dd,因此只要求出前两对基因杂交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即可,(1/2)×(1/2)=1/4,故B正确。 答案: B 4.在豚鼠中,黑色(C)和白色(c)是显性,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下列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解析: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验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是否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是否自由组合,从而产生4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因此最佳方案为测交。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1∶1∶1∶1)。

大学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第二章 1. 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更有重要意义? 答案: 分离现象反映了遗传现象的本质,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各生物中,也是孟德尔定律的基础。显隐性现象是随条件、环境而改变,它不过是一种生理现象,因此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分离现象更有重要意义。 2. 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 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RR×rr(2)Rr×rr(3)Rr×Rr(4)Rr×RR(5)rr×rr 答案: (1) Rr 红(2) Rr rr 红黄 1∶1 (3) RR Rr rr 1 ∶2∶1 红黄 (4) RR Rr 1∶1 全部红 (5) rr 黄 3 ∶1 3. 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 (1)Rr×RR(2)rr×Rr(3)Rr×Rr 粉红红色 答案: 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1) RR∶Rr (2) Rr∶rr (3) RR∶Rr∶rr 红粉红粉红白红粉红白 1∶1 1∶1 1 ∶2∶1 4. 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WWDD×wwdd 答案: (2)WwDd×wwdd (3)Wwdd×wwDd(4)Wwdd×WwDd (1) WwDd (2) WwDd Wwdd wwDd wwdd 全部白盘白盘白球黄盘黄球 1 ∶1∶ 1 ∶ 1 (3) WwDd wwDd Wwdd wwdd 白盘黄盘白球黄球 1 ∶1∶ 1 ∶ 1 (4)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1 ∶ 2 ∶ 1 ∶2∶ 1 ∶ 1 3(白盘) ∶3(白球) ∶1(黄盘)∶1(黄球) 5. 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

孟德尔遗传定律习题

孟德尔遗传定律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 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问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多少,控制白化病的基因遵循什么遗传规律 A.1/4,分离规律B.3/8,分离规律 C.1/4,自由组合规律D.3/8,自由组合规律 5.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 A.1∶2∶1 B.4∶4∶1 C.3∶2∶1 D.9∶3∶1

^ 6.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例是 A.3∶2∶3 B.4∶4∶1 C.1∶1∶0 D.1∶2∶0 7.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 按所占的比例做得如右图所示曲线,据此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8.人们发现在灰色银狐中有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称白斑银狐。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银狐体色有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B.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C.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D.银狐体色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9.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A、a),发病率很低。该病显性纯合体(AA)病情严重而死于胚胎期,杂合体(Aa)体态异常,身体矮小,有骨化障碍,但智力正常,隐性纯合体(aa)表型正常,对此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完全显性遗传病,能活到成年人的基因型有Aa和aa B.该病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病,且AA个体病情重,Aa个体病情较轻 C.该遗传病发病率很低的根本原因是Aa的基因型频率低 D.若一对基因型为Aa的夫妇同时还是白化基因携带者,则他们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10.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 ①黑色×黑色→黑色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

孟德尔遗传定律专项练习题库

遗传规律 1.例题解析 【例1】某种植物果实甜味对酸味为显性(A),子叶宽大对狭窄为显性(B), 经研究证实A与B(b)无连锁关系,让AABB作父本,aabb作母本杂交, 所得果实1(果皮1、种皮1、胚乳1、胚1);果实1发育成F1植株,F1 自交所得果实2(果皮2、种皮2、胚乳2、胚2)。分析回答问题。 (1)果实1的味道__________;果实2的味道_____________. (2)果皮1、种皮1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其基因型与双受精时 花粉来源有关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胚乳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胚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胚、胚乳在个体发育中分别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皮2、种皮2的基因构成是____________;胚2发育成的植株的基 因型有_________种,这些植株所结果实味道如何?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将植物发育和植物遗传规律综合于一体的综合分析题。解决 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果实各个部分的发育来源及是否是两性结合的产物。株被、子房壁→种 皮、果皮(与受精无关);受精极核→胚乳(两性结合产物);受精卵→胚 (两性结合产物)。②掌握遗传定律及一些基本的遗传数据③掌握研究遗传 问题的研究方法,无论遗传实验中涉及多少对相对性状,但我们只考虑与 所问性状有关的基因遗传情况。 答案:(1)酸味甜味(2)aabb 与花粉来源无关(3)AaaBbb AaBb 胚发育成新一代植株,胚乳提供发育过程所需营养(4)AaBb 9 3甜:1酸(理论比) 【例2】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 而获得“诺贝尔奖”。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请回答下列有 关问题。 (1)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 (2)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条染色体。 (3)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眼a),且雌 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 何种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① ② ③。 [解析]果蝇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易培养,繁殖快,具有易于区分的

遗传学习题-第三章孟德尔遗传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一、名词解释 基因 等位基因 性状 单位性状 相对性状 基因型 表现型 性状分离 测交 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镶嵌显性 复等位基因 隐性致死基因 基因互作 顺式AB 型 多因一效 一因多效 二、填空题 1、孟德尔规律最常用的验证方法有 。 2、三对独立基因杂种F 1测交产生F 2的基因型有 种,自交产生F 2的基因型 有 种,。 3、A 型血的基因型是 。 4、用AABBccdd×aabbCCDD (独立基因),让F 1与亲本之一连续回交,当回交 5代后,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母牛产10崽,3公7母的概率是 (写出计算式即可)。 6、基因型为AaBbCc 的二亲本,所产生的基因型为aabbcc 的子代的比例是_____。 7、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 (2)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等位基因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非等位基因的是___________ (4)形成配子时分离的基因是____________,重组的基因是____________ (5)经过减数分裂,此细胞能形成____种精子,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8、生物的绝大多数性状是______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9、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 现,称为 。如果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 10、基因互作有好几种类型,它们自交产生F2代的表现型分离比应为:互补作 用 ;叠加作用 ;显性上位作用 ;抑制作用 。 11、在旱金莲属植物中,单瓣花(5瓣)(D )对重瓣花(15瓣)(d )为显性,单瓣 花和重瓣花只有在ss 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不管D 和d 的结合形式怎样, S 决定超重瓣花,一株超重瓣花与一株重瓣花杂交,得到半数超重瓣花和半数重 瓣花,双亲基因型应为 。 三、选择题 1、下面是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叙述,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C 、在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在相同的条件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2、杂种植株AaBbCc 自交,如果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 自交亲本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 ) A. 1/8 B. 25% C. 37/64 D. 7/8 3、母亲为A血型,父亲为B血型,其子女的血型可能是:( )型 A 、A B B 、AB 或B C 、AB 或A D 、A 、B 、AB 、O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 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 A a B b 1 2 3 4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总结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2.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4)纯合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例如:AA aa 5)杂合子: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例如:Aa 二、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 自由交配是各个体间均有交配的机会,又称随机交配;而自交仅限于相同基因型相互交配。 三、纯合子(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 1.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例如:Aa×Aa→AA、Aa(显性性状)、aa(隐性性状) AA×AA→AA(显性性状) 2.测交法: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 例如:Aa×aa→Aa(显性性状)、aa(隐性性状)AA×aa→Aa(显性性状) 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

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

孟德尔遗传定律练习题 一、计算概率 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YYRR和yyrr)杂交,F1自交产生的F2中,在新类型中能够能稳定遗传个体占F2总数的(),占新类型的() A.6/16 B.1/3 C.10/16 D.2/16 2.一对夫妇均为某种低能症隐性基因的携带者,如果允许他们生4个孩子,那么3个孩子正常而1个孩子为低能的概率是: A.27/64 B.1/256 C.81/256 D.3/64 3.大约在70个表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白化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配。问他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多少? A.1/140 B.1/280 C.1/420 D.1/560 4.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体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A.1/3 B.2/3 C.1/2 D.3/4 二、特殊比例 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 Y )对绿皮基因( y )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 W)存在时,则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现在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四种 9 : 3 : 3 : 1 B.两种 13 : 3 C.三种 12 : 3 : 1 D.三种 10 : 3 : 3 2.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兰: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型及其比例是A.2鲜红:1蓝 B.2紫:1鲜红 C.1鲜红:1紫D.3紫:1蓝3.豌豆冠鸡与玫瑰冠鸡杂交,F1为胡桃冠,F1自交,其F2为9胡桃冠:3豌豆冠:3玫瑰冠:1单冠。让F2中的玫瑰冠鸡与单冠鸡交配,则后代中的表型及其比例是 A.1玫瑰:2单冠 B.2胡桃:1单冠 C.3玫瑰:1单冠 D.2玫瑰:1单冠 三、致死性 1.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 2.有一种鼠,当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将子一代中黄色鼠自相交配,得到的子二代中,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2:1。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B.黄色家鼠基因纯合时,在胚胎时期该个体已死亡而被母体吸收 C.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为显性 D.家鼠皮毛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3.假定某致病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且隐性致死(使受精卵胚胎致死)。一男子与一女性携带者结婚,理论上分析,这对夫妇所生的小孩性别比例(女孩∶男孩)是 A.1∶1 B.1∶0 C.3∶1 D.2∶1

高中生物 孟德尔遗传定律

知识要点: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实验现象及对现象的解释 ①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表现型: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9:3:3:1 ②对实验的解释 a.n对相对性状由n对基因控制 b.纯种只产生一种配子 c.F1自交,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由于受精机会均等(16种),F2产生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①方法:让F1与双隐性类型相交。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注意掌握以下两点: 1.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基础要点 一、减数分裂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减数分裂的知识可以解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二、下列情况适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基因间的遗传关系。 2.性别遗传与常染色体基因间的遗传关系 三、基因工程的办法使某一生物获得新基因,不等同于生物形成配子过程中基因通过自由组合使后代产生新类型的情形。 四、基因的自由组合会使后代产生变异,这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类型。 五、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如果这些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以某个体含n对(n表示杂合基因对数)等位基因为例,它形成的配子数,自交后代基因型数、表现型数如表所示: 六、自由组合规律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1.题型一:由亲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种类及比值(顺推型)。解这类题的方法较多,有棋盘法、分枝法等。 2.题型二:由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逆推型)。这类题一般先用“待定基因法”写出亲本中已知的基因型,未知的用“___”表示,如A__bb。然后根据子代情况来确定待定部分的基因。如果涉及多对基因,那么最好还是对每对基因(相对性状)分别考虑。 例1、香豌豆中,当A、B两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为红色。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杂交(独立遗传),子代中3/8开红花,若让此株红花亲本自交,后代红花中纯合子占() A.1/2 B.3/8 C.1/9 D.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