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学院: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年六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生产率:4-5吨/时;

2、装机容量:5.5千瓦;

3、提升重量:500kg;

4、提升斗自动开门,有自锁功能。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查阅资料,英文资料翻译(2周)1月3日~1月17日2.撰写开题报告(1周)1月18日~1月23日3.设计并绘制滑道式提升机的设计装配图(5周)2月21日~3月27日4.绘制主要零件图若干张(4周)3月27日~4月23日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毕业论文)一份(3周)4月25日~5月21日6.毕业设计审查、毕业答辩(1.5周)5月23日~ 6月2日

Ⅳ、主要参考资料:

[1] 璞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金国淼等.搅拌设备(化工设备设计全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2

[4] 李克永.化工机械手册.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5

[5] Bathala C. Redlaty, V. S. Muvthy, Madaboosi S. Ananth, Chamarti D. P. Rao. Modeling of continuous Fertilizer Cranulation process for control. Part. Part. Syst. Charact 15(1998):156-16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20** 年 1 月23 日

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矿山电力拖动系统(如提升机、钢缆皮带等)广泛应用于煤矿、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化工等行业,承担矿物的提升、人员的上下、材料的运送等任务,是矿山大型咽喉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矿山的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危。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矿山电力拖动系统已普遍采用了全数字控制技术,如交交变流拖动的全数字变频控制、直直交拖动的全数字调速控制等。目前交交变频技术在冶金自动化设计研究院和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应用的比较多,交直交变流技术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90年代前,我国矿山交流拖动一般采用“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加速+高压接触器换向+动力制动减速+继电器控制”的传统控制方式;直流拖动在70年代前一般采用“发电机一电动机机组+继电器控制”即”P+D”控制方式,或采用“可控硅供电——电动机+模拟调节+继电器控制”的控制方式,上述拖动方式存在能耗大、运行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噪音高、维护困难、分立元件多、参数分散性大、可靠性低、控制方式陈旧、技术落后等缺点。

进入90年代,一方面,我国新建矿井从国外引进了一部分全数字控制的电力拖动系统,运行效果很好,但价格昂贵,需花费大量外汇,明显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国内相关行业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也开始对提升机全数字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但绝大部分所走的技术路线是购买国外通用全

数字控制器,然后自己组装调试,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时刻被国外公司牵制,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于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转,具有“异步电机+转子串电阻加速+高压接触器换向+动力制动减速+继电器控制”的传统控制方式和“发电机+电动机机组+继电器控制”控制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国外发达国家在各工业领域大力发展全自动控制技术。就矿井提升机拖动控制而言,德国西门子公司和

瑞典ABB公司的全自动控制系统代表了世界领先水平。我国近年来引进的提升机中,98%是西门子和AB的产品。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在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开发了自有知识产权的全数字控制系统,目前己经开发出几套样机。

20 年前,当机电一体提升机在德国鲁姆贝克矿井和雷敦矿井相继取得成功以后,德国

因矿业凋敝,没有出现第3 台机电一体提升机。5年前,当我国准备进口第1 台机电一体提升机时,有人预言,这是提升机结构的发展方向,虽然当时的结构还不算成熟,也应当引进

1 、

2 台作为借鉴,才不会落后世界潮流太远。接着就引进了

3 台。大雁提升机结构已有重大改进,陈四楼提升机则得到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了标准化。再过二三年,也就是大约用了十年时间,当引进的提升机调试和投产运行取得成功后,就可以说基本完成了这项新技术的开发阶段,标志着这项技术已经成熟。用机电一体结构逐步代替传统结构的总趋势已不可逆转。而南非的3 台大型提升机以及澳大利亚和我国准备引进的项目,都实际上已经是这项技术的应

用成果了。我国是世界上矿业大国,有较大的提升机市场,如果以后再要进口,机电一体提升机就自然会成为首选方案,因为这对用户有利。我国也需要自己开发这项新技术,而这些引进项目的成功,必然会起到重要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研究内容:

1、滑道式提升机的工艺分析;

2、滑道式提升机工作台的运动特性分析;

3、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4、垂直运动的实现与机构设计;

5、UG装配体设计及运动分析;

6、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运动仿真。

实验方案:

1、查阅文献、熟悉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2、确定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3、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4、根据课题要求设计工作台尺寸及零、部件强度计算;

5、用UG画出零、部件三维图并总装;

6、工作台运动仿真。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设计一套滑道式提升机的工作台,并对工作台的运动特性、工作进行分析。

考虑到提升机设备的研究发展状况,针对中小型提升机生产企业的现实需求,设计开发滑道式设备时,必须满足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所以,在设计开发此提升机设备时,

力求结构简单紧凑、功能实用齐备、速度快、精度高、通用性强而且维修方便。1.查阅资料,英文资料翻译(2周)1月3日~1月17日2.撰写开题报告(1周)1月18日~1月23日3.设计并绘制滑道式提升机的设计装配图(5周)2月21日~3月27日4.绘制主要零件图若干张(4周)3月27日~4月23日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毕业论文)一份(3周)4月25日~5月21日6.毕业设计审查、毕业答辩(1.5周)5月23日~ 6月2日

五、参考文献

[1] 璞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金国淼等.搅拌设备(化工设备设计全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2

[4] 李克永.化工机械手册.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5

[5] 蔡尚峰.自动控制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6] 黄仰金.矿山副井提升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4.

滑道式提升机及其控制电路的设计

摘要:矿山生产的全过程离不开矿山运输和提升工作。因此,运输和提升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能否正常高效进行。如果说运输线路是矿山生产的动脉,那提升设备则是其咽喉,可见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肥料对于农作物的作用非常重要,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的产量显得尤其重要。因此,肥料的生产非常重要。

BB肥料(Blending bulk fertilizer)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特性进行配制,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也可根据作物需要添加中、微量元素。 BB肥料具有如下优点,一是养分配比灵活科学合理,可以根据不同作物进行调配;二是价格便宜,同等养分的BB 肥料比进口复合肥料便宜;三是配送方便。

提升机为通过改变势能进行运输的机械设备。提升机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垂直输送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建材、电力、冶金、机械、化工、轻工、有色金属、粮食等各工业部门。可以满足用户对提升机的不同性能要求。

本课题是为了制造BB肥生产提升设备。主要由提升斗、提升系统、机架等组成。工作原理:将大颗粒尿素、钾肥、磷肥、填充料等按配方要求比例计算后,分别投入斗式提升机料斗,料斗经由钢丝绳牵引沿着轨道上升,提升到一定高度碰到行程开关,斗门打开,肥料卸下,料斗空载回起点。

关键词:提升机导轨钢丝绳

指导老师签名:

Producing 4-5 tons of BB fertilizer production equipment to upgrade System

Abstract: The role of fertilizer for the crops is very important, as the shrinking arable land, grain product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erefore, fertilizer prod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BB fertilizer (Blending bulk fertilizer) under the laws of crop fertilizer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ertilizer,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are three elements can be added according to crop needs, the trace elements. BB fertilizer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first, nutrients and flexibl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lloc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ops; second is cheap, the same nutrients of BB fertilizer compound fertilizer cheaper than imports; third, to facilitate distribution.

Hoist by changing the potential energy for the transport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Hoist is a widely used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widely used in building materials, electric power, metallurgy, machinery, chemicals, light industry, metals, food and other industries. Meet the different users on elevator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 issue is to create BB Fertilizer Production Hoisting Equipment. Mainly by enhancing the Big Dipper, hoisting system, a framework. Works: The large granular urea, potash, phosphate, fillers and other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atio calculation formulas were put bucket elevator hopper, the hopper through the wire rope traction along the track up to a certain height to enhance hit limit switch, open The door , fertilizer unloading, hopper back to the starting point empty.

Keywords: BB fertilizer Hoist Guide Track Wire Rope

Signature of Supervisor:

目录

前言 (1)

1绪论 (2)

1.1各种提升机的工作原理 (2)

1.2提升机的简介 (3)

1.3提升机的应用 (4)

1.4提升机的发展 (5)

2 总体方案确定 (6)

2.1 总体设计要求 (6)

2.2总体设计 (6)

2.2.1 工作原理 (6)

2.2 .2 总体尺寸综合 (6)

2.3 总体图 (6)

3提升系统的设计计算 (7)

3.1 料斗仓重量计算 (8)

3.2 钢丝绳的确定 (9)

3.2.1 钢丝绳种类 (9)

3.2.2 时效原因 (10)

3.2.3 钢丝绳的计算 (10)

3.3 提升系统电动机选择 (13)

3.3.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13)

3.3.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14)

3.3.3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16)

4 提升系统的校核 (17)

4.1 导轨校核 (17)

4.1.1导轨强度校核 (17)

4.1.2 导轨刚度校核 (21)

5 机架的设计及校核 (24)

5.1 机架结构类型 (24)

5.1.1 按机架外形分类 (24)

5.1.2 按机架的制造方法和材料分类 (24)

5.2 机架结构的选择 (24)

5.3 机架设计计算的准则和要求 (25)

5.3.1 机架设计的准则 (25)

5.3.2 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25)

电梯控制电路设计

-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电梯控制电路设计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地点:31-225 设计时间:2014-7-7~2014-7-14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电梯控制电路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时间:2014-7-7~2014-7-1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5) 二.课程设计的容及要求 (5) 2.1课程设计容 (5) 2.2课程设计要求 (5) 三.正文部分 (7) 3.1按键控制模块................................................................................................... (7) 3.1.1目标楼层号按钮编码电路................................................. (7) 3.1.2比较制动电 路........................................................................................... (10) 3.1.3与逻辑起动控 制........................................................................................... .. .11 3.2数码管显示模块 (12) 3.2.1显示译码器组成电路如下 (12) 3.2.2 CD4510(可逆计数器)组成电路 (16) 3.3脉冲发生器模块 (17) 3.3.1、0.2S脉冲发生器 (17) 3.3.2、6S脉冲发生器 (18) 3.4、LED滚动显示模块 (19)

车床控制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电气控制技术 系别:机电工程技术系 专业班级:自动化1101 学号: 1109101035 姓名:乔志文 课程题目:CA6140车床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完成日期: 2014.6.23 指导老师:李俊华 2014年 6 月23日

课程设计目的 电气制线路图的设计方法和AUTOCAD绘图规则。了解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接触器继电器硬件电路的经验设计方法和接线方法。熟悉西门子 S7-200PLC的工作原理,并设计出I/O点的外部接线和定义其相关变量,并进行梯形图和指令表的编制,最后通过硬接线调试其工作状态。 课程设计要求1、主电动机M1正反转运行并进行星型-三角型降压启动。 2、不采取制动。 3、主电动机M1启动后冷却泵M2才能启动,实现顺序控制。 4、电动机M3快速启动。 5、控制系统采用 S7-200PLC 来实现。 6、用 AUTOCAD 绘制电气原理图和 PLC 端子接线图。 7、采用梯形图和指令表进行程序编制。 8、硬件调试。 课程设计内容1、根据控制要求,对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硬件设计并用AUTOCAD 绘制其主电路和控制线路硬接线。 2、据控制系统要求和I/O点的选型,编制PLC程序并进行硬件调试。 3、对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课程设计简要操作步骤1、收集资料,充分了解控制系统要求,明确设计任务。 2、电气线路图总体设计。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出主电路和控制线路。 3、选择电器元器件,确定电器元器件明细表。用 AUTOCAD 画出电气原理图,并作简要分析。 4、软件设计。根据控制要求确定 I/O 分配表,编制梯形图和对应指令表程序。 5、系统硬件调试。 6、整理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 程 设 计 心 得 体 会 心得体会组员自己完成课 程设计评语及成绩评 语 成 绩 指导教师 (签名) 2014年6月日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例题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例题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电气控制设计例题 1.一运料小车由一台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要求:(1)小车运料到位自动停车;(2)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返回;(3)回到原位自动停车。试画出控制电路。并说明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QS+ — SB2 — KM1+ —M转动,到位压下SQ1 —M停转,KT+ —延时到—KM2+ — M反转—到位压下SQ2,M停。 2.设计一个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机起动后,第二台电机才能起动;第二台电机停止后,第一台电机才能停止。 3.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动机起动10s后,第二台电动机自行起动,运行5s后,第一台电动机停止并同时使第三台电动机起动。再运行15s,第一台电机停止。 4.画出一种实现电动机点动控制及连续运转控制的控制线路。 5.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有一台三级皮带运输机,分别由M1、M2、M3三台电动机拖动。其动作要求如下: 1)起动时要求按M1M2M3顺序起动。 2)停车时要求按M3M2M1顺序停车。 3)上述动作要求有一定时间间隔。 6.为两台异步电动机设计一个控制线路,其要求如下: 1)两台电动机互不影响地独立操作。 2)能同时控制两台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当一台电动机发生过载时,两台电动机均停止。 7、某水泵由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按下列要求设计电气控制电路: 1)采用Y-Δ减压起动; 2)三处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要有必要的保护环节。 8、试画出异步电动机既能正转连续运行,又能正、反转点动的控制线路。

可程控移相电路设计

可程控移相电路设计 根据下图所示的电路原理框图,自行设计一可程控移相电路,要求最小移相角度不大于1o。(输入信号:正弦波,1kHz,V P-P=2V) (一)查阅A/D转换芯片TLC5510、随机存贮器6264、D/A转换芯片DAC0832的应用资料。 (二)查阅有关模拟信号移相电路的相关资料。 (三)自行设计实现本实验项目要求的实验电路图。 (四)自拟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测试所设计电路是否达到实验要求。 控制信号时序图(大概)

8位高速A/D转换器TLC5510的应用 摘要:TLC5510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生产的8位半闪速结构模数转换器,它采用CMOS 工艺制造,可提供最小20Msps的采样率。可广泛用于数字TV、医学图像、视频会议、高速数据转换以及QAM解调器等方面。文中介绍了TLC5510的性能指标、引脚功能、内部结构和操作时序,给出了TLC5510的应用线路设计和参考电压的配置方法。 关键词:高速AD转换;数据采集;TLC5510 1概述 TLC5510是美国TI公司生产的新型模数转换器件(ADC),它是一种采用CMOS工艺制造的8位高阻抗并行A/D芯片,能提供的最小采样率为20MSPS。由于TLC5510采用了半闪速结构及CMOS工艺,因而大大减少了器件中比较器的数量,而且在高速转换的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功耗。在推荐工作条件下,TLC5510的功耗仅为130mW。由于TLC5510不仅具有高速的A/D转换功能,而且还带有内部采样保持电路,从而大大简化了外围电路的设计;同时,由于其内部带有了标准分压电阻,因而可以

从+5V的电源获得2V满刻度的基准电压。TLC5510可应用于数字TV、医学图像、视频会议、高速数据转换以及QAM解调器等方面。 2内部结构、引脚说明及工作原理 2.1TLC5510的引脚说明 TLC5510为24引脚、PSOP表贴封装形式(NS)。其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功能如下: AGND:模拟信号地; ANALOGIN:模拟信号输入端; CLK:时钟输入端; DGND:数字信号地; D1~D8:数据输出端口。D1为数据最低位,D8为最高位; OE:输出使能端。当OE为低时,D1~D8数据有效,当OE为高时,D1~D8为高阻抗; VDDA:模拟电路工作电源; VDDD:数字电路工作电源; REFTS:内部参考电压引出端之一,当使用内部电压分压器产生额定的2V基准电压时,此端短路至REFT端; REFT:参考电压引出端之二; REFB:参考电压引出端之三; REFBS:内部参考电压引出端之四,当使用内部电压基准器产生额定的2V基准电压时,此端短路至REFB端。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例题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例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气控制设计例题 1.一运料小车由一台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要求:(1)小车运料到位自动停车;(2)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返回;(3)回到原位自动停车。试画出控制电路。并说明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QS+ — SB2 — KM1+ —M转动,到位压下SQ1 —M停转,KT+ —延时到—KM2+ — M反转—到位压下SQ2,M停。 2.设计一个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机起动后,第二台电机才能起动;第二台电机停止后,第一台电机才能停止。 3.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动机起动10s后,第二台电动机自行起动,运行5s后,第一台电动机停止并同时使第三台电动机起动。再运行15s,第一台电机停止。 4.画出一种实现电动机点动控制及连续运转控制的控制线路。 5.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有一台三级皮带运输机,分别由M1、M2、M3三台电动机拖动。其动作要求如下: 1)起动时要求按M1M2M3顺序起动。 2)停车时要求按M3M2M1顺序停车。 3)上述动作要求有一定时间间隔。 6.为两台异步电动机设计一个控制线路,其要求如下: 1)两台电动机互不影响地独立操作。 2)能同时控制两台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当一台电动机发生过载时,两台电动机均停止。 7、某水泵由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按下列要求设计电气控制电路: 1)采用Y-Δ减压起动; 2)三处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要有必要的保护环节。 8、试画出异步电动机既能正转连续运行,又能正、反转点动的控制线路。

单片机课程设计之电梯控制系统

微控综合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专 班 姓 学 2016 年 12 月 23 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STC15F2K60S2芯片进行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阐述如何使用单片机进行编程来实现电子设计的方法,利用单片机编程实现功能,简洁而又多变的设计方法,缩短了研发周期,同时使电梯控制系统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硬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的最小模块、电梯内外按钮控制模块、数码管显示楼层模块、发光二极管显示目的楼层模块、报警显示模块组成。软件部分使用kiel软件进行C语言程序编写,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调试。本设计具有电梯控制系统所需的一些基本功能,能通过方向按键选择方向,能通过数字按键选择楼层,数码管显示实时楼层数,电动机控制部分采用直流电机及H桥驱动电路,使电梯箱能上下运动。硬件设计简单可靠,结合软件,基本实现了五层电梯运行的模拟仿真。 关键词:STC15F2K60S2芯片;电梯控制系统;C语言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a STC15F2K60S2 chip for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design methods, mainly elaborates how to use microcontroller programming method to realize electronic desig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the use of single-chip programming, concise and changing the design method shortens the development cycle,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smaller and more powerful. The hardware part is composed of the smallest module of the microcontroller,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button control module, the digital control display module, the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module and the alarm module. The software part uses the Kiel software to carry on the C language programming, uses the Proteus Software to carry on the simulation debugging. Som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design of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required, canchoose direction key direction through the number keys to select the floor, real-time digital display of the number of floors, the motor control part adopts DC motor and H bridge driving circuit, the elevator box can move up and down. The hardware design is simple and reliable, combined with the software, the basic realization of the five elevator operation simulation. Key words: STC15F2K60S2 chip;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C language. 1.引言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住房和办公用楼都已经逐渐向高层发展。电梯是高层宾馆、商店、住宅、多层仓库等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因此电梯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梯已不仅是一种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设备,更是一种人们频繁乘用的交通运输设备。由于传统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采用的是继电器逻辑控制线路。采用这种控制线路,存在易出故障、维护不便、运行寿命较短、占用空间大等缺点。从技术发展来看,这种系统将逐渐被

模拟移相电路的设计 通信类

模拟移相电路的设计 摘要 目前,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军事上的需要,对相位的测量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更高的测量精度及更高的分辨能力。测量相位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移相器。另外,移相器是相控阵雷达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相控雷达系统的性能。本次课题源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军事上的需要及地面雷达接收系统的需要,设计了一个模拟移相网络。 本文设计的模拟移相网络的基本要求是:一路输入信号经过模拟移相电路输出两路信号:一路是原信号经过电压跟随器输出的信号,另外一路是经过移相网络输出的信号(要求是在不同频率下输出相位连续可调的信号)。 按任务要求,在输入信号频率为5kHz、50kHz、、100kHz上,设计相移范围从–60度到+60度连续变化,并且输出电压幅度为5V。我们总体讨论了设计方案,使用RC阻容移相网络以及集成运放、电压跟随器等元器件设计模拟移相网络。并且提出了改进移相器性能的措施,对移相器部件进行仿真测试。 关键词:模拟移相器RC阻容移相网络集成运放电压跟随器

目录第一章引言 1.1课题研究背景 1.2模拟移相器的发展状况 1.3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移相网络的基本原理 2.1基本移相原理 2.2移相网络的方案选取 2.3移相网络的性能指标 2.4移相网络的参数设计 第三章模拟移相网络的仿真优化 3.1Multisim仿真软件的介绍 3.2在Multisim环境下的仿真结果 第四章结论 第五章附图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研究背景 电磁波在传输时,不仅幅度会发生变化,同时相位也要发生变化。衰减和 相移是代表同一复参数的幅度和相角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衰减 测量的重要性较早的被人们认识并解决,所以常把衰减作为一个单项指标和测 量任务来看待。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对人造卫星、洲际导弹、航天 飞机等各种飞行器及对其他的目标进行监控的需求日益增强,并且为了在复杂 的环境中提取更多的信息,出现了控阵天线及加速器等较新技术,相移的测量(即相位测量)则迟至了这些新技术出现时才被重视。 移相器一般用于雷达系统、通讯系统、微波仪器和测量系统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用于相控阵雷达和智能天线系统中。目前,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 发展以及军事上的需要,对相位的测量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如更高的测量精度及 更高的分辨能力。本次课题源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军事上的需要及地 面雷达接收系统需要存在相位差的两个同频信号,我们设计了一个移相网络。 一般地说,依据不同的定义方法移相器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移相器可分为模拟式移相器和数字式移相器。数字移相器相移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取某些特定值,数字移相器虽然可以用数字控制电路,与外电路的接口比较容易,但是模拟移相器可以实现360度范围内的无极扫描,有更高的移相精度,它多用在系统相位自动调整的场合和移相精度要求特别高的场合。而模拟式移相器是一种电压控制连续线性移相的微波器件移相器,它可以实现相位线性连续的变化。所以我们这里只设计模拟式移相器。它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工作频带、相移量、相移精度、插入损耗、插入损耗波动、电压驻波比、功率容量、移相器开关时间等。 当前微波移相器广泛应用,微波电控器件利用参数可电调的材料和器件组成的控制微波信号幅度或相位的器件。可电调的材料和器件主要有半导体二极管(如PIN管﹑变容管和肖特基管等)和铁氧体材料。控制信号幅度的器件有衰减器﹑调幅器﹑开关器和限幅器等﹔控制信号相位的有移相器和调相器等。PIN管具有不同的正反向特性﹐当它被反向偏置时可等效为小电容而近似开路﹐而在正向偏置时则可等效为可变电阻﹐若偏压增大﹐其阻值则减小。PIN管衰减器就是

三层电梯控制电路(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三层电梯控制电路设计 .设计要求 每层电梯入口处设有上下请求开关, 电梯内设有顾客到达层次的停站请 设有电梯入口处位置指示装置及电梯运行模式 (上升或下降)指示装置。 电梯 每秒升(降)一层楼。 电梯到达有停站请求的楼层,经过1秒电梯门打开,开门指示灯亮,开 门4秒 后,电梯门关闭(开门指示灯灭),电梯继续进行,直至执行完最后一个请 求信号后停留 在当前层。 5. 能记忆电梯内外所有请求,并按照电梯运行规则按顺序响应,每个请 求信号保 留至执行后消除。 6. 电梯运行规则一当电梯处于上升模式时, 楼请求信号,由下而上逐个执行,直到最后一个上楼请求执行完毕; 下楼请求,则相反。 7. 电梯初始状态为一层开门状态。 二. 设计目的 电梯控制器是控制电梯按顾客要求自动上下的装置。本文采用 来设计实用三层电梯控制器,其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电梯控制器的设计,可以发现本设计有一定的扩展性,而且可以作为更多层电梯 控制 器实现的基础。 三. 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控制器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制器、分控制器、楼层选择器、状 态显示 器、译码器和楼层显示器。乘客在电梯中选择所要到达的楼层, 通过主控 制器的处理,电梯开始运行,状态显示器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 电梯所在楼层数 通过译码器译码从而在楼层显示器中显示。 分控制器把有效的请求传给主控制器 进行处理,同时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和电梯所在楼层数。 由于分控制器相对简单 很多,所以主控制器是核心部分。 1. 求开 关。 2. 3. 4. 只响应比电梯所在位置高的上 如果咼层有 VHDL 语言 ,通过对三层 图1.电梯控制器原理图

电动刀架PLC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拥有相当数量的普通机床,其突出的矛盾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工精度低、适应性差,不能加工复杂的零件,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对原有普通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是提高普通机床数控化率,解决上述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 数控车床的刀架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刀架用于夹持切削用的刀具,因此其结构直接影响机床的切削性能和切削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刀架的结构和性能体现了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水平。对普通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换刀装置的设计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大多数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中,电动刀架控制系统的设计往往采用PLC提供控制信号,然后通过继电器和专门电路实现换刀控制,或者采用单片机和继电器实现换刀控制。上述方案,要么控制电路复杂,要么成本提高。本文介绍了以PLC为控制核心,以电动刀架为控制对象的经济型数控车床系统中电动刀架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设计的电动刀架控制系统电路简单、可靠性高,为车床系统改造中的自动换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基本达到以下几点目的: 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电动刀架PLC控制一般方法和步骤; 2.熟悉并会用有关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 3.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掌握;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工 程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4.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与科技文献写作能力。 1.2国内外发展及状况 目前国内数控刀架以电动为主,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刀架有四、六工位两种形式,主要用于简易数控车床;卧式刀架有八、十、十二等工位,可正、反方向旋转,就近选刀,用于全功能数控车床。另外卧式刀架还有液动刀架和伺服驱动刀架。电动刀架是数控车床重要的传统结构,合理地选配电动刀架,并正确实施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消除人为误差,提高加工精度与加工粘度的一致性等等。另外,加工艺适应性和连续稳定的工作能力也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加工几何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时,除了控制系统能提供相应的控制指令外,重要的一点是数控车床需配备易于控制的电动刀架,以便一次装夹所需的各种刀具,灵活方便地完成各种几何形状的加工。

卷扬机调速系统设计

题目: 卷扬机调速系统设计 所在院系:机械电子工程各学院 专业: 11自动化(1)班 学号: 2011103201XX 姓名:林XXX 完成日期: 2014-06-16 指导教师:万军 景德镇陶瓷学院

姓名__ 班级指导老师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1.摘要 (4) 2.卷扬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特点 (4) 3.交流电动机的调速传动 (4) 4. 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6) 5. 主电路杭干扰措施 (8) 6. 变频器的调速控制 (11) 7. 结论 (14) 8. 参考文献 (14)

“卷扬机变频操控系统”是专门针对金矿竖井作业中罐笼升降而设计开发的拖动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卷扬机电机的拖动调速,充分考虑了低速力矩、空停制动和安全保护等问题,可以取消原交流绕线电动机,电机碳刷和滑环不再存在,取消原用于调速的接触器及大功率电阻排。彻底杜绝了原调速系统维修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能耗高、调速性差的缺陷。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矢量控制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实现方案。变频调速的主电路设计是带有特殊性的电力电路设计,既要遵守电力设计的一般规律,也要考虑变频调速系统的特殊情况,同时针对制目的选择变频器,通过控制端子实现的控制系统功能,正确设置命令和频率源等参数,采用PLC控制保证调速控制精度,考虑控制电路的抗干扰措施,对硬、软件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保证了系统控制的实时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上料卷扬机;PLC变频器;变频调速 1.1卷扬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特点: 卷扬机(又叫绞车/电葫芦)是由人力或机械动力驱动卷筒、卷绕绳索来完成牵引工作的装置。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拽引重物。现在基本上都是电动葫芦,电动卷扬机是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卷筒或链轮组成,分钢丝绳电动葫芦和环链电动葫芦两种。 工作特点 :其工作特点是: (1) 能够频繁起动、制动、停车、反向,转速平稳,过渡时间短; (2) 能按照一定的速度图运行; (3) 能够广泛地调速,调速范围一般为0.5~3.5m/s,目前料车最大线速度可达3.8m/s。 (4) 系统可靠工作。在进入曲轨段及离开料坑时不能有冲击,确保终点位置准确停车。 5. 对拖动系统的要求. 1.2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传动 1.2.1 调速传动的运动方程 调速传动系统中旋转运动时,其旋转运动方程为 式中 T—驱动转矩(N2m); Tz一负载转矩,即阻转矩((N2m); Jdω/dt—惯性转矩(N2m); ω—电动机的角速度(rad/s );

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机电设计

题目:数控车床四工位回转刀架机电设计 学号: 姓名:谭海乐 学历层次: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0-01-01 摘要 数控车床为了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完成多工序加工,缩短辅助时间,减少多次安装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必须带有自动回转刀架。根据装刀数量的不同,自动回转刀架分有四工位六工位和八工位等多种形式。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自动回转刀架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根据机械定位方式的不同,自动回转刀架又可分为端齿盘定位型和三齿盘定位型等。其中断齿盘定位型换刀时刀架需抬起,换刀速度较慢且密封性较差,但其结构较简单。三齿盘定位型又叫免抬型,其特点是换刀时刀架不抬起,因此换刀时速度快且密封性好,但其结构较复杂。 自动回转刀架在结构上必须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以承受粗加工时的切削抗力。为了保证转位具有高的重复定位精度,自动回转刀架还要选择可靠的定位方案和合理的定位结构。自动回转刀架自动换刀时由控制系统和驱动电路来实现。

关键词:自动回转刀架,蜗轮蜗杆副,机电系统 Abstract CNC lathe work order to be able to complete a fixture in many processes processing aids to reduce time, reduce installation time and again caused by processing errors, we must turn with automatic tool. Instal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knives, automatic revolving turret at position four of six and eight-station work spaces and other form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installation methods, automatic rotary too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ositioning mean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chanical, automatic rotary tool set can be divided into client positioning tooth and three teeth, such as disk-based positioning. The interruption of tooth plate-type tool change position to be lifted when the tool carrier, tool change a slow and poor sealing, but its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Tridentate known disk-based location-free lift-type, characterized by ATC when the tool is not lifted, so when the tool change is fast and good seal, but its more complicate structure. Automatic rotary tool in the structure must have good strength and rigidity to bear the rough at the time of cutting resistance. In order to ensure a high transposition of the repeat positioning accuracy, automatic rotary tool holder of the position would also like to choose a reliable and reasonable positioning program structure. Rotary Tool Automatic Tool Changer automatically

移相电路

【摘要】:正移相电路的应用很广,如闸流管控制点火时间;相敏整流或相敏放大电路中要求栅极和板极电压在初始时具有一定的相位关系;以及在自动控制或测量放大等电路中都需要移相电路.一般对移相电路的要求有四:第一,具有大的移相幅度;第二,输出电压相移变化时幅度不变或变化很小;第三,能给出一定的功率;第四,效率高.这四要求的主次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要求大功率输出时,以后两项要求为主;但在小功率输出时 以前两项要求为主.下面来介绍一种常见的移相电路(图1)的设计法,这电路的特点是在移相幅度很大时,输 出电压变化很小,且能输出一定的功率. 摘要:介绍了一种具有单脉冲和双脉冲模式,并具有缺相保护功能和三相全数字移相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该移相触发电路的相移由输入直流电平连续调节,而输出脉冲则使用100~125kHz方波调制。文中阐述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部分模拟结果。 关键词:移相触发电路;A/D转换;缺相保护 1移相触发电路工作原理 整个电路按功能可分为A/D转换模块(9bit-A/D)、移相模块(phase_shift)、脉冲产生模块(pulse_gen)、缺相保护模块(portect)、时钟模块(clock)、输出模块(out)等六个模块。其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在工作时,首先使正弦交流电压经过过零比较器以产生工频方波A并进入移相模块,同时将外部控制电压经过A/D转换的数字量也送入移相模块,然后由移相电路根据A /D转换的结果和相对于工频方波的正负半周移动相应的角度后产生一窄脉冲PA(PA1、PA2);再在PA的上升沿来触发脉 冲产生电路以在相同的位置产生要求的脉宽的脉冲GA(GA1、GA2);此脉冲经过时钟电路调制后产生要求的输出OUT(OA1,OA2)。其工作波形如图2所示(移相150°,双窄脉冲模式)。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例题01

电气控制设计例题 1.一运料小车由一台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要求:(1)小车运料到位自动停车;(2)延时一定时间后自动返回;(3)回到原位自动停车。试画出控制电路。并说明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QS+ —SB2 —KM1+ —M转动,到位压下SQ1 —M停转,KT+ —延时到一KM2+ —M反转一到位压下SQ2,M 停。 2.设计一个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机起动后,第二台电机才能起动;第二台电机停止后,第一台电机才能停止。 3.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要求第一台电动机起动10s后,第二台电动机自行起动,运行5s后,第一台电动机停止并同时使第三台电动机起动。再运行15s,第一台电机停止。

Khlu KTi KT J KM I KT J KT FU] 4. 画出一种实现电动机点动控制及连续运转控制的控制线路 。 5. 设计一电气控制线路。有一台三级皮带运输机,分别由M1、M2、 M3 三台电动机拖动。其动作要求如下: 1) 起动时要求按 M1M2M3顺序起动 2) 停车时要求按M3M2M1顺序停车 3) 上述动作要求有一定时间间隔。 FUi FR * fiEi E KMi KT A KTj L KT I £

A b w KMJ KM2 KM3 6.为两台异步电动机设计一个控制线路,其要求如下: 1)两台电动机互不影响地独立操作。 2)能同时控制两台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当一台电动机发生过载时,两台电动机均停止。 7、某水泵由一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按下列要求设计电气 控制电路: 1)米用Y-△减压起动; 2)三处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3)要有必要的保护环节。

数电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课题名称简易电梯控制系统 专业自动化 班级1081 学号201013110111 姓名罗超超 指导教师龚志鹏 2012年11月23日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题目:简易电梯控制系统 专业班级:自动化1081 学生姓名:罗超超学号:11 指导老师:龚志鹏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2年11月19日星期一设计完成日期2012年11月23日星期五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设计内容: 1、显示方式:以LED数码管形式显示0-3; 2、主要功能:一共有四层楼,楼层标记用0-3表示,假 设每次只有有一层楼有呼叫,按下呼叫按钮后,呼叫楼层指示灯亮,电梯将从当前楼层运行到呼叫楼层,指示灯熄灭; 3、超重报警:挡电梯超重时,报警灯亮,电梯拒绝运行; 4、系统复位:系统能手动复位,复位后,电梯停在第○ 层; 5、其他功能(任选) 二、设计要求: 1、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和总电路图; 2、单元电路设计,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电路; 3、写出设计报告;

主要设计条件 1.提供调试用实验室; 2.提供调试用实验箱和电路所需元件及芯片;3.所用设备及元件需在设计后归还。 说明书格式 1.课程设计封面; 2.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设计总体思路,基本原理和框图(总电路图);5.单元电路设计(各单元电路图); 6.安装、调试步骤; 7.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 8.总结与体会; 9.附录(元器件清单); 10.参考文献; 11.课程设计成绩评分表; 12.设计报告采用16k纸打印;

进度安排 第三周: 星期一:课题内容介绍和查找资料; 星期二~星期五:总体电路设计和分电路设计,电路仿真,修改方案; 第四周: 星期一~星期二:电路设计,电路仿真,修改方案 星期三: 安装、调试电路; 星期四: 验收电路,整理实验室及其它事情,写设计报告,打印相关图纸; 星期五:答辩; 参考文献 1、《电子系统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建国主编 2、《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谢自美主编 3、《新型集成电路的应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梁宗善主编

移相全桥为主电路的软开关电源设计详解

移相全桥为主电路的软开关电源设计详解 2014-09-11 11:10 来源:电源网作者:铃铛 移相全桥变换器可以大大减少功率管的开关电压、电流应力和尖刺干扰,降低损耗,提高开关频率。如何以UC3875为核心,设计一款基于PWM软开关模式的开关电源?请见下文详解。 主电路分析 这款软开关电源采用了全桥变换器结构,使用MOSFET作为开关管来使用,参数为1000V/24A。采用移相ZVZCSPWM控制,即超前臂开关管实现ZVS、滞后臂开关管实现ZCS。电路结构简图如图1,VT1~VT4是全桥变换器的四只MOSFET开关管,VD1、VD2分别是超前臂开关管VT1、VT2的反并超快恢复二极管,C1、C2分别是为了实现VTl、VT2的ZVS设置的高频电容,VD3、VD4是反向电流阻断二极管,用来实现滞后臂VT3、VT4的ZCS,Llk为变压器漏感,Cb为阻断电容,T 为主变压器,副边由VD5~VD8构成的高频整流电路以及Lf、C3、C4等滤波器件组成。 图1 1.2kw软开关直流电源电路结构简图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当开关管VT1、VT4或VT2、VT3同时导通时,电路工作情况与全桥变换器的硬开关工作模式情况一样,主变压器原边向负载提供能量。通过移相控制,在关断VT1时并不马上关断VT4,而是根据输出反馈信号决定移相角,经过一定时间后再关断VT4,在关断VT1之前,由于VT1导通,其并联电容C1上电压等于VT1的导通压降,理想状况下其值为零,当关断VT1时刻,C1开始充电,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因此,VT1即是零电压关断。 由于变压器漏感L1k以及副边整流滤波电感的作用,VT1关断后,原边电流不能突变,继续给Cb充电,同时C2也通过原边放电,当C2电压降到零后,VD2自然导通,这时开通VT2,则VT2即是零电压开通。 当C1充满电、C2放电完毕后,由于VD2是导通的,此时加在变压器原边绕组和漏感上的电压为阻断电容Cb两端电压,原边电流开始减小,但继续给Cb 充电,直到原边电流为零,这时由于VD4的阻断作用,电容Cb不能通过VT2、

项目十七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与测绘

电气控制技术项目教程——项目17 河北承德技师学院 李凤梅

项目十七电气控制电路设计与测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熟悉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 掌握电气控制电路的测绘方法。 技能目标: 能设计简单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电路。 能对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电路进行测绘。

任务一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 一、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 1.最大限度满足生产设备对电气控制电路的控制要求和保护要求。 2 .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电路简单、经济、 合理。 3 .保证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操作和维修方便。 你知道电路设计 是根据什么原则 进行的吗?

二、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内容1.确定电力拖动方案和控制方案。 2.选择拖动电动机的结构形式、 型号和容量。 3.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 4.绘制电气安装位置图、电气系统互连图。 5.设计和选择电气设备元器件,并列出电器元件明细表。 6.编写电气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和使用说明书。 你知道电 路设计的 内容有哪 些吗?任务一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

三、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 常用的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有: 经验设计法 逻辑分析设计法(逻辑设计法) 经验设计法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去选择适当的基本控制环节或经过考验成熟的电路,按各部分的联锁条件组合起来并加以补充和修改,综合成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电路。 经验设计法——一般设计简单电路经常使用 逻辑分析设计法,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利用逻辑代数来分析、化简、设计电路的方法。 逻辑分析设计法———一般设计较复杂电路使用一般技术人员常用经验设计法 任务一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系院电气工程系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前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当前数字电器系统的设计正朝着速度快、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的方向发展。推动该潮流发展的引擎就是日趋进步和完善的PLC设计技术。目前数字系统的设计可以直接面向用户需求,根据系统的行为和功能的要求,自上而下的完成相应的描述、综合、优化、仿真与验证,直接生成器件。上述设计过程除了系统行为和功能描述以外,其余所有的设计几乎都可以用计算机来自动完成,也就说做到了电器设计自动化这样做可以大大的缩短系统的设计周期,以适应当今品种多、批量小的电子市场的需求。 电器设计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要求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数字系统的硬件电路,即要用所谓的硬件语言来描述硬件电路。所谓硬件描述语言及相关的仿真、综合等技术的研究是当今电器设计自动化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PLC的设计和开发,已经有多种类型和款式。传统的PLC各有特点,它们适合在现场做手工测量,要完成远程测量并要对测量数据做进一步分析处理,传统PLC是无法完成的。然而基于PC 通信的PLC,既可以完成测量数据的传递,又可借助PC,做测量数据的处理。所以这种类型的PLC无论在功能和实际应用上,都具有传统PLC无法比拟的特点,这使得它的开发和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目录 1.前言 2.电梯控制基本概念 3.电梯控制的组成 4.电梯控制的移动 5.电梯PLC系统的模拟组态 6.货运电梯重量超载的控制 7.总结 8.参考文献

2. PLC电梯控制的基本概念 电梯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力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两个主要部分。电力拖动系统主要包括电梯垂直方向主拖动电路和轿箱开关电路。二者均采用易于控制的直流电动机作为拖动动力源。主拖动电路采用PWM调试方式,达到了无级调速的目的。而开关门电路上电机仅需一种速度进行运动。电气控制系统则由众多呼叫按钮、传感器、控制用继电器、指示灯、LED七段数码管和控制部分的核心器件(PLD)等组成。PLC集信号采集、信号输出及逻辑控制于一体,与电梯电力拖动系统一起实现了电梯控制的所有功能。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轿箱内指令电路、门厅呼叫电路、主拖动电机电路、开关门电路、档层显示电路、按钮记忆灯电路、楼层检测与平层检测传感器及PLC电路等组成的。 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按钮编码输入电路、楼层传感器检测电路、发光二极管记忆灯电路、PWM控制直流电机无线调速电路、轿箱开关电路、楼层显示电路及一些其他辅助电路等。为减少PLC输入输出点数,采用编码的方式将31个呼叫及指层按钮编码五位二进制码输入PLC PLC系统的其它设备 1 编程设备:编程器是PLC开发应用、监测运行、检查维护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编程、对系统作一些设定、监控PLC及PLC 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况,但它不直接参与现场控制运行。小编程器PLC一般有手持型编程器,目前一般由计算机(运行编程软件)充当编程器。 2 人机界面:最简单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目前液晶屏(或触摸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计算机(运行组态软件)充当人机界面非常普及。 3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永久性地存储用户数据,如EPROM、EEPROM写入器、条码阅读器,输入模拟量的电位器,打印机等。

恒温控制电路的设计

恒温控制电路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2-06-28T13:25:16.64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5月(上)供稿作者:李毅 [导读] 本系统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安全舒适,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易用等特点。 李毅(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贵州都匀 558000)中图分类号:TM1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sht10温湿度传感器为主要部件,并加以键盘控制设置的睡枕恒温控制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方式,分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并说明了89C51单片机的协调处理过程。 关键词: 89C51单片机控制芯片温湿度控制漏电保护 sht10 LCD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电脑工作者、办公室工作者和老年人,由于工作和年龄的原因,颈椎病成为困扰人类的一大病痛。一个能一直保持着恒定温度的枕头,既能让颈椎病人保持良好的睡眠,也能在无形中改善和治疗着他们的病痛。据此,睡枕恒温控制系统应运而生,下面阐述设计原理。 一、系统设计 睡枕恒温控制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一)系统控制模块的硬件构成及简介 系统控制单元是以STC89C51单片机基本工作模块为核心,其它外围电路主要包括:按键控制模块,温湿度监测控制模块,报警显示模块,lcd数字显示模块,加热及保护模块,供电模块及漏电保护模块。其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二)系统控制的主要硬件电路 考虑到本系统直接用于人体,所以在设计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选用、线路布置和设备的安放要充分考到安全及稳定性等问题。 1.单片机基本工作模块。本系统的主控模块采用STC89C51作为主控芯片,它是一种低功耗,8位CMOS工艺处理器,具有8K在线可编程Flash存储器,片内的Flash可多次编程,为在线编程提供了方便。片内有128字节的RAM,由于程序比较简单,不需要扩展外部RAM,因而电路结构简洁。 2.系统供电电路。系统供电原理如图2-3所示,采用+5V电压供电。本设计采用输出电压为9V的变压器。 图2-3 3.按键控制模块。本系统采用矩阵式按键,采用8个I/O满足16个按键的使用需求。矩阵键盘实现方法非常简单,采用扫描模式,即开始给行向加入高电平,列向加入低电平,若按下相应的键,则对应的行向就变为低了。 4.温湿度检测控制模块。本系统温度检测使用的是SHT10,该系列单芯片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接线简单等优点。 5.报警显示模块。此设计主要是监测系统出现温度过低或过高而设计报警系统,正常使用中蜂鸣器不会响但在人体熟睡或行动不便时外加的报警,防止因系统出现故障时而引起的持续加热等现象。 6.LCD数字显示模块。在单片机的人机交流界面中,一般的输出方式有以下几种:发光管、LED数码管、液晶显示器。发光管和LED 数码管比较常用,软硬件都比较简单,显示形式比较简单,本方案显示内容符号较多,因而采用液晶板比较合适 7.加热及保护模块。本设计通过单片机控制加热热丝给睡枕加热,因而涉及到加热及保护部分,睡枕温度一般在30多度,加热丝功率不必很大,取200W-400W即可。为防止交流电对单片机影响,采用光电隔离的方式。 8.漏电保护模块。本设计为确保安全可靠,特引进漏电保护电路,此电路采用漏电专用芯片IC54123,该电路具有灵敏度高,当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