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纸桥设计

搭纸桥设计
搭纸桥设计

《搭纸桥》设计

东风小学王琳

教学目标

1、知道桥面截面形状不同,桥面中间承受力大小也就不同。

2、通过学会搭纸桥试验,培养科学精神,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怎样去探究一

个课题。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材第四册第14课内容。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通过实验指导学生认识纸桥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难点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对象的分析

本课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好动,好游戏,注意力不持久,喜欢课文内容形式多样化。本课多使用多媒体教学,用具体直观的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作为教材。让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懂。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的思路是:首先用多媒体动画指导学生认识平面桥的承受力是比较小的;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改变桥面的形状,认识到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最后用多媒体制作的练习题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把本课所学的科学道理用来解释周围常见物体的形状。

教学媒体的选择及应用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第一部分运用动画的形式演绎《小马过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用多媒体制作桥的画面并出示学生制作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分析桥面与桥墩的关系。第二部分师生共同演绎搭纸桥的步骤,让学生充分提高手眼的协调能力。第三部分用Auphorware制作智力竞赛题,验证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通过色彩鲜艳,制作精细的动画,逼真生动的视频效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从而达到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分析

师(投影《语文》第3册第13课《小马过河》的画面):小朋友已经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如果河水真的很深,小马又得过河,你能为小马想想办法吗?(学生不约而同地举手发言。)

生1:搭桥走过去。

生2:乘船过去。

生3:乘飞机过去。

生4:那里有很多石头,小马可以从石头上走过去。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为小马想了很多的办法,老师想还是搭桥比较实际。(投

影桥的画面及出示学生制作的桥的模型,表达这方面做得好的学生。)

师:大家认为桥的结构主要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抢着发言。)

生:桥面和桥墩。

师: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讲述搭桥的步骤———把两个高度相同的小木箱当作桥墩,用一张图画纸当桥面,因为桥面是用纸作成的,所以叫纸桥。)

师: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演示小车过纸桥。

(生演示:一辆小车从跨度较大的平面纸桥上通过。)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桥不稳定,小车和桥面一起塌了下去。

师:大家想一想,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小车安全通过?

生1:把桥面改成另一种形状。

生2:在桥中央多放些钢筋。

生3:桥面的两端弄得坚固些。

生4:桥墩放密一些。

生5:桥墩之间距离窄一些。

师:小朋友都很聪明,想了很多解决的办法。老师请这位小朋友上台演示一下,桥墩之间距离窄的时候小车能不能安全通过?

(生演示小车安全通过纸桥。)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车顺利通过了。

师:把掌声送给他。请大家说明,什么改变了,桥面的承受力也就改变了?生:桥墩之间的距离。

(师板书:桥、承受力)

师小结:桥墩之间距离大,桥面承受力就小;相反,桥墩之间距离小,桥面承受力就大。由于时间关系,上面的实验大家回去后再做一次,你一定能发现桥的其他秘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另一位小朋友所说的,改变桥面的形状,小车能否安全通过纸桥?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是怎么折桥面的。

(演示:把桥面折成“”形状,放在两个木箱搭成的固定跨度的桥墩上。)师:小车能在这种桥面上行驶吗?你有什么办法?

生:不能,可以再铺上一张平面的图画纸。

(生演示:用一本书垫着,形成跑道,让小车通过这座桥。)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车顺利通过了,这是桥面的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对比,把相同跨度的平面桥的实验让学生再做一次。)师小结:看来,除了缩短桥墩之间的距离这一个办法外,改变桥面的形状,也能让小车安全通过。

师:刚才仅仅是这两个小朋友的一段演示,我们还要像《小马过河》故事中所说的那样,“还得自己去试一试”,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老师为每桌小朋友都准备了相同的桥墩、8张图画纸,可做成8种不同的桥面。大家桌上没有小车,我们用铁钉或钩码来代替小车的重量。每人还有一张实验结果表。大家先仔细看一看实验结果表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相互讨论一下。

生:画桥面的形状,填写铁钉或钩码的个数,掌握实验的步骤。

师:刚才,同学们都看得很认真,再看一看桌面上有个火柴盒和一根橡皮筋,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

(师演示:把铁钉分别放在桥面的两端或其他地方。)

师:这样放能否检查桥面的承受力?应该怎样放呢?

生:不能,把铁钉放进火柴盒里,并把它放在桥面的正中央。

师:继续往盒内加铁钉,发现桥面下陷得很低,这样的桥面安全吗?

生:不安全。

师:因此得定条安全线,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

生:桥墩两侧距上面一厘米处分别有个小铁钉,用橡皮筋拉起来就可以了。师:这位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大家明白火柴盒和橡皮筋的作用了吗?

生:明白了。

师:在实验之前,我们把实验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一项一项齐声读一遍好吗?(全班齐读:搭桥面、放铁钉、看变化、填结果。)

师:现在大家明白实验怎么做了吗?

生:明白了。

师:接下来,大家进行搭纸桥的实验,时间15分钟。时间一到马上停下来,老师要请各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他们搭的桥面形状及其承受力有多大,即可以承受多少枚铁钉。实验开始。

(学生两人一组,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都急于折出自己最理想的桥面。桥面的形状有直角形的、拱形的、三角立体的、长方体的、圆筒状的。。。。。)师(拍手叫停):刚才,大家都做得很认真,搭了很多自己设计的桥面。现在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实验情况?

生1:这种“”形状,可以放68枚铁钉、3个钩码。

生2:这种“”形状,可以放8个钩码。

生3:这种“”形状,可以放10个钩码。

生4:这种“”形状,可以放10枚铁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