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基本情况介绍

东兴基本情况介绍
东兴基本情况介绍

东兴市基本情况介绍

一、东兴市发展历史

东兴建于明而盛于清,至今已有400 余年的历史,因其兴于北仑河东岸而得名。历史上,东兴一直为防城边陲的一个重镇。清乾隆四年(1739 年)属清防城司辖治,清光绪十四年设立防城县为防城县辖。辛亥革命后,属广东省防城县管辖,解放后,东兴的隶属关系和建置等级均几经变迁。1949 年12 月,东兴全境解放。解放初期,东兴镇随所属县多次划入广东省。1949 年10 月-1952 年3 月,隶属广东省。1950 年曾一度成立县级东兴市,1952 年改市为镇。1952 年3月-1955 年 5 月,隶属广西省。1955 年5 月-1965 年6 月,隶属广东省。1958 年5 月 1 日东兴、防城两县合并为东兴各族自治县,县治设在东兴镇,县名遂改称东兴各族自治县,东兴镇由此划入东兴公社。

1965 年6 月至今,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7 年7 月,防城各族自治县分为两个县:十万山僮族瑶族自治县和防城各族自治县。东兴隶属十万山僮族瑶族自治县,县城设于东兴。

1958 年5 月,十万山僮族瑶族自治县更名为东兴各族自治县。

1958 年12 月,防城、东兴两县合并为东兴各族自治县,县城设于东兴。

1978 年12 月,东兴各族自治县县城从东兴迁往防城,县名随之改为防城各族自治县。

1992 年,东兴开发区成立。同年,国务院批准东兴为沿边开放

二、东兴市行政区划及基本状况

东兴市主要居住有汉、京、壮、瑶等民族。东兴市地方语言以粤语为主,还有客家话、京语(越

南语)、壮语等。

三、自然环境概况

(一)区域位置

东兴市位于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南麓,东、北和西北分别与防城港市防城区的江山乡、华石镇、那梭镇、那良镇相接,西面及南面均与越南芒街市隔北仑河相望,东南濒临北部湾,是我国西南既沿海、沿江又沿边的三沿城市。东兴市与越南芒街市隔河相望,两城的市中心相距不足 3 公里。目前通过中越友谊大桥联系,是中越边境上一对距离最近、城镇规模较大的边境城镇,是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尤其是越南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的国家口岸之一。东兴市自有史以来一直是我国通向越南及东南亚的主要公路通道。从东兴经芒街到广宁省省会下龙市,即世界著名的鸿基煤产地170 公里,到越南北方重要的海港城市——海防市280公里。此外,东兴还可通过广西目前最大的港口——防

城港、小型港口珍珠港以及自身的小型港口竹山港、潭吉码头和京岛港直接和越南及东南亚地区各国通航联系。由东兴的竹山港到鸿基市仅有130 海里,到海防港也只有150 海里。

(三)地形地貌特征

东兴市地处十万大山山脉南沿,地势北高南低,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境内地貌主要可分为以

下 3 种类型:

(1)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分布在马路镇北部和西部,主要由志留系砂砾岩、泥质岩及千枚岩等岩层经风化剥蚀后形成的山地。

(2)丘陵地貌

分布在市境中部广大地区,海拔一般在100 米至500 米,为峰峦起伏和缓地土岭,切割深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其上常覆盖松林、杂木林、竹丛以及肉桂、八角、果树、橡胶、茶叶等经济林木。

(3)滨海平原分布在市境南面罗浮、竹山、巫头、万尾、山心及交东等地沿海一带,海拔一般低于100 米,地势平坦,或略有起伏。滨海平原北部大多已开垦为稻田和耕地,这里阡陌纵横、水网交织,绿树丛中房舍错落,一派田园风光。南部近海的平原表面为海相石英细砂、砂砾和亚粘土所覆盖,其上分布着茂密的林带和草地。在巫头岛东南,由洁白石英砂堆积起来的一重重沙丘,构成了“南国雪原”的奇景,在岛的中部还分布着一片沙生草原,其风光也别具一格。平原的最南端微微向大海倾斜,逐步过渡到为碧海环绕的沙滩和泥浦,这里是滨海旅游度假的黄金地段。

(四)河流水系东兴市境内的河流均发源于十万大山南麓,向东流入北部湾,河流流量一般都比较小。其中较大者为北仑河、江平江(上游叫那梭江)及罗浮江等。北仑河全长102 公里,为中越界河,流域面积710 平方公里,发源于垌中镇宝鸡山,流经防城区的板八、那垌、那良和东兴市的东兴等乡镇,至东兴市区西南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南经越南芒街的岳山出海,一支向东南经东兴的罗浮并与罗浮江汇合后至竹山港出海,多年平均流量81.1 立方米/ 秒,年平均水量25.6 亿立方米,河水清澈,水质优良。江平江上游两支支流分别发源于马路镇和那梭镇北部十万大山南麓,流至江平镇隘村会合,折向东南,经江平街、班埃出海,全长约50余公里。位于北纬17 0?21 o之间,温度高,蒸发量

大,海水含盐度达30%。

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概况

(一)总体概况

东兴市2003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51 亿元,比2002 年增长12.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86 亿元,增长7.03%;第二产业增加值 2.78 亿元,增长21.6 %;第三产业增加值8.87 亿元,增长11.95 %。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 八五” 期末的32.6 :2003 年的24.89:17.92:57.19 ,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由农业向服务业的转变。产业结构中,东兴市的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一、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的增长属于不稳定状态。

(二)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1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东兴市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

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4.29%。1999 年提前一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八五”期末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1.70 倍。东

兴市的经济实力不仅表现为量的增长,还表现为质的变化。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八五”期末的32.6:18.4:49 优化为2003 年的24.89:17.92:57.19 经济结构正向现代化经济结构转化,目前的经济结构发展体系基本向以加工贸易、边贸、旅游和高效农业为特色的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支柱日益突出、第一产业相对稳定的产业发展体系。

2、在时间序列上,经济发展呈非均衡增长

东兴市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均衡发展,1996 年?1997 年发展较为迅速,1997 年后经济发展明显放慢,1997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25.0 %,1998 年则下降到15%,1999 年仅有10%,2003 年比2002年增长12.24%。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东兴市经济快速增长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边境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支柱地位日益凸现从建市以来,第三产业一直在东兴市的国民经济中占

据着主导地位,同时,旅游业是东兴市在

“九五”时期形成的一个支柱产业,旅游业的较快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尤其近年来东兴旅游产

业取得了全面发展,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进展顺利。“非典”期间,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在“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旅游业迅速恢复,第四季度全市宾馆入住率达80%以上,出入境人

数与上年同比增长20%。全年口岸出入境旅游人数达55.5 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107.86 万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化建设有所突破

1999 年至2003 年东兴市的工业经济发展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这对于东兴市的发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确保财政收入关系重大。东兴工业区的开发建设进展迅速,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1000 多万元,征用、平整土地18 公顷,申请入园企业已达13 家,合同投资额高达 2.1 亿元。2003 年全市工业生产总产值6.22 亿元,增长8.9%,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 1.01 亿元,增长26.7%,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70%,民营企业已成为东兴市

工业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

五、市域人口现状

到2003 年底,东兴市域实际现状总人口数约为14.19 万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