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施工技术方案(DOC 50页)

路基土石方施工技术方案(DOC 50页)
路基土石方施工技术方案(DOC 50页)

路基土石方施工技术方案(DOC 50页)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4)

1.1编制依据 (4)

1.2编制原则 (4)

二、工程概况 (4)

2.1工程地质 (4)

2.2水文地质 (4)

2.3气候条件 (5)

2.4地点、数量、时间 (5)

2.5.修筑临时便道便函 (5)

三、填方路基施工方法 (6)

3.1施工前准备 (6)

3.2清表 (6)

3.3清表后原地表处理 (7)

3.4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8)

3.5.土质路提与土石质提施工 (9)

3.6填石路提的施工 (10)

3.7四区段、八流程工艺图 (12)

3.8路基填筑注意事项 (13)

四、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 (14)

五、路基半填半挖施工方法........................................ (15)

5.1 表层处理............................................................ (16)

5.2 基底处理.......................................................... (16)

十四、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48)

14.1掌握天气预报 (48)

14.2调整资源配置 (48)

14.3备足材料 (48)

14.4加强电力检查 (48)

十五、人员保证措施 (49)

十六、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0)

路基土石方K34+215~K36+065段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

2)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1-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现行公路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公路规程、规则;

4)现有机械设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

1.2编制原则

1)以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为依据组织施工。

2)规范作业程序,强化各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

护目标等控制措施,确保各项工程目标的实现。

3)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地质

①、本路段沿线出露地层岩性复杂,按时代顺序由新老依次为:第四系(Q),三叠系(T1)下统,二叠系上统(P2),二叠系下统(P1)。经外业地质勘查沿线地质层出露情况如下:

②、K34+215~K36+065段主要出露二迭系上统峨眉山组P2,灰绿色,深绿色,块状,杏仁状玄武岩。二迭系上统潭组P2I,蝎黄色、灰绿色砂岩、

粘土岩夹灰岩、炭质页岩及煤层。二迭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P1q+m,灰色、深灰色厚层块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2.2、水文地质

①、本路段测区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河流属山区雨源型河流。河流水量主要受大气降雨影响,夏季降雨量充沛,遇暴雨满溢两岸;秋冬季降雨量少,河流量锐减,部分河床暴露。灰岩、白云岩融化程度发育,落水洞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深。

②、测区内地下水类型根据岩性及地下水的赋存形式,水动力特征,分为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空隙水三大类型,其中对公路工程构成影响的主要是隧道工程中的岩溶地下水的涌水问题,特别是以管道形式存在的的地下岩溶介质。

2.3、气候条件

本项目区域内处于亚热带湿热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区长。多年平均气温11℃-1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1000-1300mm,但降雨量地区分配不均,降水分布由东向西,从南到北,逐渐减少。

2.4、地点、数量、时间

①、本分部工程位于K34+215~K36+065段,主线长1.85Km。设计速度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m。

②、路基土石方总量为:63.3万m3,其中挖方34.6万m3,换填压实方

3.2万m3,填方25.5万m3。

③、施工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2.5、修筑临时便道便涵

为使挖方段土料运输到填方路段,使路基土石方施工顺利进行,必须根据施工路段地形在坡脚外、路线内修筑施工便道,并使施工便道贯穿全合同段,便道通过沟渠、灌溉水道时应埋设涵管,保证能排洪,能灌溉,不影响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必要时可在临时便道外挖排水沟,并与当地沟渠顺接,保证便道内无大面积积水,必要时应填筑碎石土或其他材料以便于雨季施工。

三、填方路基施工方法

3.1、施工前准备

①、测量准备:K34+215~K36+0655段已完成对原有导线、中线及水准点的复测,施工复测的精度符合要求,并在主要工程段落增设了水准点、导线控制点,并对原地面纵横断面进行复测并绘制横断面图,整理成资料递交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②、试验准备:试验室人员已全部到位,投入主要检测仪器设备共计54余台(套),满足工地施工试验及检测要求。于2011年11月10日通过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的验收。同时,工地试验室的临时资质,组织试验人员做好项目原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及砼、砂浆配合比的选配工作。

③、临时用水、用电:利用山泉、溪水经净化后作为生活及施工用水,建设临时变电站解决施工用电,各工区备一台250KW发电机一台作为备用电源。

3.2、清表

①、在路基K34+215~K36+065段施工之前,将占地范围内的地表的农

用表土、腐植土、树丛、树根、杂草、杂物、垃圾、渣土等一切不适宜路用的材料进行清除,清除表土平均厚度按0.2m厚计,如有特殊情况,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加深,然后用装载机装和自卸汽车将清表后的杂质土运到弃土场存放。

②、如在清表过程中遇到地表不适宜材料过深且数量巨大时,我部将上报监理工程师。

③、在路基清表过程中,对于水沟淤泥要先抽水后挖淤泥,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换填砂砾。

3.3、清表后原地表处理

清表后碾压原地表土,先用压路机静压1遍,微振、强振各1遍,压

路机碾压1遍,在压路机静压1遍完成后,我部开始安排试验人员检测压

实度,此后每压1遍压实度检测一次,直至压实度达到93%以上,然后布料。软弱地基如需换填的,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而定,回填砂砾。

3.4、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①、路基的施工方法采用机械化作业。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土方运输为自卸汽车,土方运距在100米以内采用推土机施工,运距在500~1000米以上时采用汽车运土。路基的挖填应做好土方平衡调配,提高土方利用率,减少土方的运距,加快施工进度。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本路段土方调配图。路堤的填筑采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路堑开挖时,如遇坚土或岩石按设计要求采用预裂爆破、微差爆破、光面爆破。不允许放大炮影响边坡稳定的施工方法。

②、路基填筑范围内因清表发现的坑、洞、墓穴,应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分层夯实到填筑高程,压实度不小于93%,清表过程中发现局部软基应立即向驻地办报告。通过驻地办与总监办联系确定处理方案。

③、路基临时排水,做好路基施工阶段的临时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地面积水对路基的浸泡,使路基能经常处在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并防止路基受冲刷流入农田。在路基施工前根据地形设置临时截水沟、排水沟等,将水引排到路基范围之外。排水沟、截水沟分段设置出水口,临时排水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3.5、土质路堤和土石路提的施工

3.5.1路基填筑(填土)

1)施工流程

路堤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初平,再用人工配合凿平,压路机碾压。施工过程分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查区;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及晾晒、机械碾压、检查签证、面层整修。

2)卸土控制

填筑前测量工程师对路基中桩进行恢复(并布设10个控制点,每个控制点布设3个子控制点)测量其高程,以控制路基宽度及填筑厚度。用石灰或打桩挂线等方法定出方格网,计算其面积。填土按松铺厚93区40cm、94区30cm、96区28cm计算每个方格中填土的方量,以确保路基每层填筑厚度达到要求。填筑时,专人指挥车辆控制卸土间距、并随时清除填料中的树根、杂物。虚铺系数为1.3~1.45,具体施工时按照实际情况及土质确定摊铺系数。

3)摊铺整平

先用推土机大致平整后再用人工配合凿平,并使路基表面平整,横向

有一定横坡(第一层可小于2%,等以后逐层达到设计横坡要求)。在平整时注意路基的纵坡和横坡,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横坡应该适当加大以利路基排水,一般情况路基横坡要求2%,为利于排水可加大到3%~4%。整平后按检测标准测量松铺面标高。

4)检测含水量

碾压前进行含水量测试,当含水量过大需晾晒;当含水量过小需均匀洒水湿润;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时即可进行平整碾压。

5)碾压

路基压实采用20T振动压路机

碾压程序:一般工艺为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6遍(同步检测结果定),弱振1遍,最后再静压1遍消除轮迹。即:静压-弱振-强振-弱振-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

碾压方法:碾压前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的速度等。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0.4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6)压实检测

压实度是填方路基的一个重要指标,压实度检测方法采用灌砂法。压路机在整个碾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

由于各段土质不同,应反复试验调整,直至工艺最佳。若控制压实遍数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厚度。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一道工

序。不合格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验,直到合格为止。

3.5.2路基填筑(土石混合)

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时,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70%,应先铺大块石料,且大面向下,放置平稳,再铺小块石料,石渣、石屑整平后碾压。当石料含量小于70%时,土石可混合摊铺。

3.6、填石路堤的施工

石料的强度不应低于15MPa,石料应有良好的级配,且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用石料填筑时松铺厚度不得超过50cm,根据沉降量在3mm以内确定压实遍数,通常碾压6遍以上就不再下沉。

3.7、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分层填筑:

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每200m或两结构物之间划为一个施工区。为便于击实参数取得及控制压实度,并保证每一水平层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填料取用按不同类型土层分层开挖,如同一类型土层厚度大于2.5m,为便于挖掘机作业并保证作业安全,按每层2~2.5m 厚度分层开挖。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画在两侧放样的竹杆上。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自卸车卸土,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度均匀。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左右。

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碾压注意事项:

①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②碾压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2%之内,当土的实际含水量不位于上述范围内,应均匀加水或将土摊开、晾干,使达到上述要求

后方可进行压实。当需要对土采用人工加水时,达到压实最佳含水量所需要的加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W

Q wo w +-1 m ——所需加水量(kg )

W0——土原来的含水量(以小数计)

W ——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kg )

Q ——需要加水的土的质量(kg )

③压实遵照先轻后重的原则,直至达到评定标准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当路基填土含水量不足时,可用水车洒水补充,同时要把路基填方边缘补压二至三遍,并检查土的含水量,确保压实度达到技术规范要求。

④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

强振。

⑤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

4km/h ;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 。对自行式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3~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基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 。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施工注意事项:

a.路堤施工前先测量放样确定工作界限,并保护所有规定保留和监理工程师指定要保留的植物及构造物。

b.按规定清理场地后,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填料,回填所有因拆除施工而造成的坑穴并压实。

c.路堤填土高小于80cm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将表面翻松深30cm,重新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填土高大于80cm 时,在填筑前将基底整平,进行基底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0%。

d.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m 的台阶,台阶顶做成2%-4%的内倾斜坡。

3.8 、路基填筑注意事项

①、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5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②、路基施工前,应彻底清除路基范围内地表的原地表处理完成后,现场实测填前标高,并将标高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

③、原地面整平碾压,回填砂砾,压实度达到90%以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填筑路基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④、两作业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分层相互交叠街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m。

⑤、压实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若控制压实遍数超过10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层厚。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验,一直达到合格为止。根据填筑要求在93区、94区及96区分区做试验取得压实参数。

⑥、路基不得出现“弹簧”现象,如有弹簧及时进行换填处理。

⑦、为了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必须将影响路基

稳定的地面水予以拦截,并排除到路基范围之外,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路基在填筑过程逐层调出横坡,保证路基表面不积水,在路基试验段施工时,不得任意破坏地表植被或堵塞水路;各类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和清理,保持其完好状态,使水流畅通不产生冲刷和淤塞;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起来,做到雨止路干。

⑧、路床部分的填筑:无论挖方还是填方路床,除填料强度和压实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外,路床表面必须做成与路面一致的路拱横坡,以保证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均匀和内部排水的需要。采用机具碾压时,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压实速度宜先慢后快,在直线路段压实机具的运行线路应从路边缘向路中心碾压,再从路中心向两旁顺次碾压,以便形成路拱;设置了超高的曲线路段,应从低侧向高侧碾压,以便成单向超高坡度。

⑨、填筑路基用土必须取样,试验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取土场取土,不同土层不同土质按照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分层填筑。

⑩、在水田、堰塘等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路段,应结合排水沟的设置开挖临时排水沟,降低下水位,在清除表土后,进行晾晒并碾压密实。

四、路基现场压实度检测方法

路基现场压实度主要检测方法及各方法的适用范围见下表:

本合同段压实度主要采用灌砂法控制路基压实质量,灌砂法主要试验步

骤:

(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2)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

(3)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4)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将盛有量砂m1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2;

(5)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6)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勿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以放在大试验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材料凿松材料取出。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验盘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m3。

(7)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盘子中,测定其含水率w(以%计)。样品数量如下: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m d。当为沥青表面处治或沥青贯入结构类材料时,则省去测定含水率步骤。

(8)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

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

五、路基半填半挖施工方法

5.1 表层处理

①、在路基范围内施工之前,将占地范围内的地表的农用表土、腐植土、树丛、树根、杂草、杂物、垃圾、渣土等一切不适宜路用的材料进行清除,清除表土平均厚度按0.2m厚计,如有特殊情况,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加深,然后用装载机装和自卸汽车将清表后的杂质土运到弃土场存放。

②、如在清表过程中遇到地表不适宜材料过深且数量巨大时,我部将上报监理工程师。

③、在路基清表过程中,对于水沟淤泥要先抽水后挖淤泥,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换填砂砾。

④、场地清理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5.2 基底处理

1)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4%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阶高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层台阶都切入稳固土层,形成台阶工作面。

2)石质山坡,清除原地面松散风化层,按设计开凿台阶。

3)清除孤石、石笋。

4)有地下水或地面水汇流的路段,采用挖沟措施导排水。

5)场地清理完成后,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要求(93%)。

5.3 横向半填半挖地段

1)认真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将原地面翻松或挖成台阶,再进行分层填筑。

2)横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

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

3)填筑时,从低往高分层摊铺碾压,特别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铺设三层土工格栅,碾压做到密实无拼痕。填筑至路堤边缘时采用三光轮压路机碾压。6m以上的高填路基每填高2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蓝派追密。

4)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须待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开挖上部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不在半填断面内。

5.4 纵向半填半挖地段

1)清理半填断面填方路段的原地面,清理长度依据填土高度和原地面坡度而定,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小于2m,台阶高度根据实际确定,每层台阶均切入稳固土层或岩层,形成台阶工作面。台阶顶做成4%的内倾斜坡。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并在挖方段设置不小于10m长的过渡段。

2)纵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横向裂缝。

3)纵向填、挖交界处的开挖,将待填方处原地面处理好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开挖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不用于填筑。

4)纵向填、挖交界处填筑时,将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铺设三层土工格栅,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填筑至路堤边缘时采用三光轮压路机碾压。

5)纵向填、挖交界处常伴随半填半挖横断面,在施工时按横向半填半挖要求妥善安排,做到纵、横交界填筑均衡,碾压密实无拼痕。

5.5 沉降观测及位移观测

在半填半挖高填方路段,清表碾压之后,沿路基横断面,在坡脚与征地界桩内、坡脚、路肩、道路定线处分别敷设沉降观测及位移观测桩。

土石方填筑之前,对各个观测桩进行测量,记录原始数据。随后开始填筑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对观测桩采取保护措施。每填筑一定层数,由测量工程师进行沉降观测和位移观测,并及时将沉降观测及位移观测桩进行接长。将测量数据与填筑前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并分析数据偏差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关施工技术措施。

5.6 施工方法及技术标准

半挖断面为土质时,采用挖掘机开挖;半填断面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推土机推平,压路机碾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