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薪酬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其既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员工从薪酬中获得物质上与心理上的满足感,就成为企业自身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工资作为薪酬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马克思工资决定理论,以它的前瞻性、整体性、科学性,一直影响着现代薪酬的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其基本观点在于:

(1)工资是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物,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态,是在

劳动力市场中根据劳动力生产费用和劳动供求关系而形成的。

(2)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受价格规律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竞争规律的调节支

配,并受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力量对比和斗争的影响。

(3)资本主义工资是以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为尺度的,工资水平上升不会改

变工人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辩证法原则,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工资决定理论相比,具有以下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

第一、工资在表象上体现为劳动买卖过程中的交易价格,即劳动价格;与此同时,这种市场交换行为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可变资本与劳动力使用权之间的等价交换,使得工资不再成为劳动的报酬,而转变成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歪曲的表现形式。因此,工资的本质,只有在资本主义特定生产方式及相应生产关系的框架中,才能得到理解。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单纯的利益辩护学说,工资的绝对运动——无论是以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衡量,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资与利润间的相对运动不仅构成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运动,而且也为社会总生产过程中一般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因此,只有在工资与利润的矛盾关系中,才能理解工资运动的本质规律。

第三、工资变动与就业量变动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格调整模式,失业的

出现并非源自工资的过渡增长;相反,技术进步引发的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造成了劳动市场上内生性的劳动供给过剩,并因此有助于压低工资的增长。

第四、工资水平的变动,不仅仅是关涉到劳动市场均衡如何实现的微观问题,它更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以何种尺度从新价值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劳动力价值,会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并进而为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路径提供基本规定性。因此,工资运动不仅是一个微观的、局部的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经济现象。

第五、关于工资水平的长期运动趋势,无论是从劳动者供给偏好的变化出发,还是从资本对劳动需求偏好的变化——源于生产函数因技术进步而发生的改变——出发,都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在生产力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背景下,才能真正洞悉工资运动的长期历史趋势。

三、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工资理论中,我们无法得出均衡工资的合适位置。

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和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确定了相应的均衡工资水平,并规定了现实工资运动的趋向。换言之,仅仅考察劳动市场上的交换行为,仅仅考察交换双方的行为模式,就可以充分说明现实工资运动的过程及其趋向,工资的决定仅仅是劳动市场交换过程中的经济现象。

而马克思关注的重点不是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市场结构与交易条件,而是与技术变革紧密关联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物质资本与活劳动结合的具体形式——的不断的变革,为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运动提供了基本依据,并因此在根本上规定了工资运动趋势的历史性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辩证法方法论原则,工资绝对量的运动——即实际工资增长率的变动,仅仅具有次要的、补充性的意义,所以我们就无法得出均衡工资的位置。

四、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商品市场价格必须由市场的供求机制来决定,作为劳动者价格的工资同样必须遵循这个规律。也就是说,在我国,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确定既要以劳动者在产品中的贡献——边际生产力为依据,同时必须满足劳

动者为维持自身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需求。这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工资确立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然而,尽管劳动者工资水平的高低最终是由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决定的,但现实中影响工资的因素很多,即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包括了所有影响供需变化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这些非经济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弱化了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制定,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使得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原则受到破坏。因此,要健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消除扭曲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因素,充分发挥市场对工资的调节作用。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试卷附参考复习资料

宿迁市宿豫区职教中心函授站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课程考试试卷 主办高校专业名称 考试日期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20小题 , 每小题1分,共20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支付并列人成本的工资费用被称为() A. 工资总额 B. 工资成本费用 C. 人工费用 D. 人工成本费用 2、根据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在资本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人人数。工人人数越少,则工资水平() A. 越高 B. 越低 C. 不变 D. 有升有降 3、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下列表示收入相对平均的是() A. 0.2以下 B. 0.2—0.3 C. 0.3—0.4 D. 0.4以上 4、19世纪初期,提出“按比例分配”的空想主义者是() A. 圣西门 B. 傅立叶 C. 欧文 D. 马布利 5、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市场工资率 B. 劳动供给的质和量的选择 C. 劳动计量 D. 按量付酬 6、以劳动者的技术业务水平或个人特质为基础确定工资结构的工资等级制度是 () A. 年资型工资制 B. 职位型工资制 C. 职能型工资制 D. 多元性工资制 7、工资等级制度又称为() A. 标准工资制度 B. 基本工资制度 C. 序列工资制度 D. 职能等级工资制度 8、适用于企业中担任管理职务和专业技术植物的人员的等级工资制是()

A. 岗位等级工资制 B. 技术等级工资制 C. 职能等级工资制 D. 职务等级工资制 9、奖金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正确的制订() A. 奖励等级 B. 奖励金额 C. 奖励条件 D. 奖励项目 10、企业税后提取的公益金用于() A. 弥补亏损 B. 扩大生产 C. 发放奖金 D. 职工集体福利 11、1915年起,发达国家逐步建立起来四种主要的工作评价体系,下列对它们按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排列法、分类法、要素比较法、计点法 B. 排列法、要素比较法、计点法、分类法 C. 排列法、分类法、计点法、要素比较法 D. 排列法、要素比较法、分类法、计点法 12、从价值构成看 , 相对工资或劳动分配率是指( )。 A.M/V B.V/(V+M) C.V/(C +V+M) D.M/(C+V+M) 13、就工业经济社会中如何确定短期货币工资而言 , 迄今为止作出最好解释的工资理论是( )。 A.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 B.均衡价格工资理论 C.劳资谈判工资理论 D.集体交涉理论 14、当基尼系数等于 1 时 , 表明收入分配( )。 A.完全平均 B.相对平均 C.差距相对合理 D.绝对不平等 15、影响和制约工资水平的最重要、最根本因素是( )。 A.劳动生产率水平及其增长速度 B.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C.农业的生产状况 D.人口的数量与规模 16、影响和决定劳动者工资的各种主要因素分解开来 , 然后根据各因素分别设立工资标准的工资制度是( )。 A.年资型工资制 B.职位型工资制 C.职能型工资制 D.多元型工资制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首先我们说说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而完整的思想体系。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阐述自一战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国内因素一随着一战的结束,五四运动的开始,中国已经具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多种因素。 其一,中国已经有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其二,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提倡学习科学、用科学的观点看待一切客观事物,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指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 其三,中国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革命斗争的迫切需要,加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和深入。 其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也有利于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古代中国人就有追求人类共同幸福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它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相似之处如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生活富足安定而言又有相似之处。 国际原因二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除了 国内因素外,还有国际因素的影响,即有利的“世界大气候”。 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其二,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先进分子眼中黯然失色,使他们把眼光投向苏俄,投向马克思主义。 其三,世界工人运动的澎湃,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鼓舞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因素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也是它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马上把它付诸实践,用于指导发动工农,开展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宣传和实践活动分不开。 由上所述可见自一战以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广泛传播是有许多因素促成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促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诸多因素中,中国国内的因素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实践是第一位的,是起决定作用的,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其他国际条件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些因素是第二位的,它们要通过中国国内的条件才能起作用。

马克思就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就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就业问题是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就业实践,从重读马恩全集50卷中发现马克思研究就业问题的大致脉络可分为四大向度:“资本——工资(可变资本)——劳动——分工(具体劳动)”。循着四大研究向度,本文展现了马克思就业观的理论进路及其全貌。在资本向度,从资本积累出发展开了对资本有机构成、经济周期、资本过剩和产业后备军的剖析。 在工资向度,从工资作为土地和资本的零余地位出发展开了对可变资本、劳动者竞争、生存必需工资和平均工资的剖析。在劳动向度,从生产力发展提高剩余劳动对必要劳动的比例开始,展开了对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劳动浪费、过度劳动、劳动竞争和劳动联合的剖析。在分工向度,从分工加剧岗位专业性开始,展开了对人的竞争、机器的竞争、异化劳动和结构性失业的剖析。马克思以四大向度为框架构建了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与就业关联的网络。 从资本方面来看,我国新资本积累下的资本有机构成项目变化造成就业改变;经济周期同步性增强而阶段性特点减弱,就业随周期波动出现类似波动曲线;资本过剩状况影响劳动过剩程度;资本集中促进了高科技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信息化,产业结构变化而就业结构调整;产业后备军处于消亡阶段。从工资方面看,工资范围、数额皆扩大,进而引起劳动者流动;企业致力于不变资本和劳动节约以实现不变资本内涵性扩大,短期劳动需求降低;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的地区差异使劳动力区域性流动加强。从劳动方面看,劳动开始成为世界劳动,国际价值将由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掌控,缩减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无法满足持续增加的劳动力就业需求而加重失业;非生产劳动供给与社会需求呈结构性脱节而致相对过剩;工会组织力量增强而职能薄弱,一国劳资矛盾延伸到国际范围。从分工方面看,我国的各类分工均已深化,分工下的异化劳动导致异化就业,劳动目标指向异化消费,引致更深层面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按照以上就业相关要素的变化情况,我国在就业实践中构建起以下四种调控促进机制有助于就业问题的宏观综合治理。其一,建立资本调控机制,在资本积累提高的同时增加可变资本支出,采取积极投资措施抑制企业主提高劳动强度以实现内涵式剥夺,引导过剩资本进入未来产业,侧重非生产劳动部门投资。其二,建立工资浮动机制,加强劳动方决定权,以生产力发展为参照设立工资浮动标准,

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考题及答案

《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拉克计划199 是由艾伦W拉克于1933年提出的,其基本原理类似于斯坎伦计划,都强调鼓励员工的合作与参与,只是在计算奖金支付基准时采用了更为复杂的公式。拉克计划使用一个增加值公式来计算生产力,以拉克比率作为奖金发放的基准。其计算公式为;拉克比率= 增加值 计划参与人的雇佣总成本(薪金、工资、工资税和边缘薪酬) 增加值=净销售额-原料成本、购买供给和服务的成本 斯坎伦计划198 该计划由联合钢铁工人工会的官员约瑟夫。斯坎伦于1937年首次提出的,该计划最核心的特点在于强调员工的参与及合作,它通过手艺的分享与非配机制来推广员工间相互合作的管理哲学;同时推崇通过积极参与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一致,激励员工通过实现个人目标而实现团体目标;最终与员工分享由于他们的成本节省而带来的收益。 斯坎伦计划包括包括下列5个基本要素:合作理念(philosophy of cooperation)、认知(identity)、技能(competence)、融合系统(involvement system)和分享利润构成(sharing of benefits formula)等。其核心是设计一个促进合作、参与和利润分享的新型的劳资关系和企业管理系统 斯坎伦计划在分享收益时,一般通过计算斯坎伦比率作为奖金支付的基准,基本公式为: 斯坎伦比率= 劳动成本/产品销售价值 其中产品销售价值是销售收入和存货价值之和,斯坎伦比率较小时,说明劳动力成本较之于产品销售价值较低,这个比例越小,劳动力成本就获得了越多的节省,节省而来的收益就作为奖金分配给大家。 利润分享计划201 利润分享计划是当公司达到利润目标时,将一部分利润作为奖金分配给员工。利润分享计划一般是针对公司的全体员工,所以也可以作为组织奖励计划话的一种形式。 利润分享计划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金现付制(Current Profit Sharing),即每隔一段

马克思工资理论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的精华和局限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同其他经济理论一样,是对古典经济学派的批判和继承。在马克思之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工资理论,特别是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对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双重局限,决定了其工资理论的肤浅性与矛盾性。而马克思则在严格界定劳动与劳动力、劳动力价值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这两对范畴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科学的工资理论。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主要包括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形式和工资的市场定位三个部分。工资本质的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工资形式的理论阐明了各种形式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 揭示了在工资形式上所形成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颠倒的、虚幻的认识; 工资市场定位则阐明了劳动力价值范畴的市场形成机制, 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 市场运行必然将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值水平, 从而保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辩证原则的运用,使得其工资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凸现出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 第一,工资在表象上体现为劳动买卖过程中的交易价格,即劳动价格;与此同时,这种市场交换行为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可变资本与劳动力使用权之间的等价交换,使得工资不再成为劳动的报酬,而转变成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歪曲的表现形式。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单纯的利益辩护学说,工资的绝对运动——无论是以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衡量,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资与利润间的相对运动不仅构成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运动,而且也为社会总生产过程中一般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因此,只有在工资与利润的矛盾关系中,才能理解工资运动的本质规律。第三,工资变动与就业量变动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格调整模式,失业的出现并非源自工资的过渡增长;相反,技术进步引发的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造成了劳动市场上内生性的劳动供给过剩,并因此有助于压低工资的增长。第四,工资水平的变动,不仅仅是关涉到劳动市场均衡如何实现的微观问题,它更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以何种尺度从新价值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劳动力价值,会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并进而为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路径提供基本规定性。因此,工资运动不仅是一个微观的、局部的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宏观的、整体性经济现象。第五,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心得 从我记事以来,“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就经常出现在我的耳边。从最初的陌生好奇到略知皮毛再到今天对他的系统学习,我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渐渐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正像邓小平说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诞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进入大学,我有幸被选为积极分子参加了院党课以及校党课的学习。在各类党课的学习中,我发现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大都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来的。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的学习,我了解到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的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中我还了解了马克思本人,对他的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越发的敬佩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诞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1841年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多篇论文,积极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进行辩护;而当他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以后,就自觉地站在了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对“劳动产生了宫殿,但是给工人产生了棚舍”的现状作了有力的鞭挞,对“把我们文明社会的这些‘野蛮人’变成人类解放的实践因素”充满了信心。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通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共产主义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我国的解放,发展和将来该走的路其实都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这个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即将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员的我明白了,只有好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明白了以下几点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重视事实,抓住“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二,事物的对立统一;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比较研究(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比较研究(一)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保障思想,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通过分析和比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借鉴两种理论的科学成分,这对制度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社会保障思想,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既要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的同时认清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本质,更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通过对两种理论的分析和比较,借鉴其科学成分,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础,为科学认识和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一)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本质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贯穿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解剖中。资本家的本性决定了他们能牺牲工人的利益、健康甚至生命,但不允许有任何力量动摇资产阶级统治,因此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地位和社会稳定,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掩盖资本主义工资对工人的剥削实质,而克制私欲以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但马克思认识到,“只要资本的力量还薄弱,它本身就还要在以往或随着资本的出现而正在消逝的生产方式中寻找拐杖”。因此,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是资本力量薄弱时的拐杖,是资本家缓和劳资矛盾、阶级矛盾,延缓资本主义体系崩溃的不二法宝。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基金不是资本家的施舍,其资金来源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明确指出,“保险必须有剩余价值补偿,是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因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项非生产费用,但是,资本知道怎样把这项费用的大部分从自己的肩上转嫁到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的肩上”。由此可见,工人阶级的社会保障基金是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不是资本家的慈善,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本质具有欺骗性。事实上,“他们自己的利益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才如此”,而这种利益就是“买得了不再受你们的搅扰的权利”,“至于慈善行为的效果,穷人从他们的穷弟兄那里得到的帮助,比从资产阶级那里得到的要多得多”。 (二)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实质 马克思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社会产品分配给劳动者个人时,应做三项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第二,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偿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余的社会总产品是作为消费资料的,但在进行个人消费品分配之前还必须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公共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根据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要扣除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以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再分配过程中扣除为教育、保健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基金以满足社会稳定的需要。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化事业,必须明确责任主体,以便承担相应责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指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各种保险都由统一的保险组织办理,这种组织按区域和被保险者完全自理的原则建立。”列宁提出国家责任主体说,认为实行国家保险是最好的保险形式,由国家政府进行管理,明确了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以国家政府的权威性,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二、西方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从不同角度都对社会保障进行过理论阐述,而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

关于薪酬管理的理论综述

关于薪酬管理的理论综述 工商管理09-1

关于薪酬管理的理论综述 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组织对员工报酬的支付形式、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等进行确定、调整和分配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确定薪酬管理的目标、选择薪酬政策、制定薪酬计划和调整薪酬结构四个方面。近年来薪酬管理发展迅速许,如多西方公司在薪酬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收益分享、利润分享、股票期权等;摩托罗拉以及其他许多大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及员工业绩制定和实施了动态薪酬制度,实施动态工资调节机制等;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激励机制得以发展和强化,薪酬管理理论和实践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有:一是当信息不对称时对激励机制的选择问题,得出了不同风险下的最优激励机制;二是团队生产中分成制与相对绩效评价机制的优化;三是多重激励机制的设计;四是企业组织激励研究;五是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分析等。 (一)薪酬理论理论及其发展 随着思想和实践的发展,薪酬管理形成了大量的理论,主要有威廉·配第的“维持生存理论”、克拉克的“边际生产率薪酬理论”、庇古德“集体谈判理论”以及效率薪酬理论等。近现代的西方企业管理者建立了一套有效激励的理论,了解和促进员工从事劳动的内在动机,在当今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成为现代薪酬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按照研究的侧重与行为关系的不同,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过程型和综合型三大理论类型。 1.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包括:第一,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一个从最基本需要到高等级的需要所构成的有序等级链。当一个人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高级需要就会变得富有激励性,而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产生挫败感。该理论使企业能够了解和发现员工的心理活动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二,双因素理论。20世纪中期,赫兹伯格(F·Herzberg)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认为,员工的行为会受到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前者是对员工的不满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后者是对员工的满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第三,成就需要理论。对照需要层次论与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D.C.McClelland)着重研究了人们的高层次需要,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三种需要排列层次和所占比重因人而异同,而且这些需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该理论的贡献在于使管理者注意,对具有不同类型高层次需要的人分配不同的工作,要创造有利的组织环境培养和训练,使管理者成为具有高层次需要的人。 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找出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激励问题的重要概念,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中价值观念往往有差异的缘故,很难找到一套适用于所有人的激励需要层次。因此,内容型激励的研究结果至今缺乏结论性的支持。 2.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包括:第一,目标设置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爱德温·洛克(Edwin Locke)提出,指向一个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效率的主要源泉。后来他通过研究还发现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和文化等因素,均会对目标的作用产生影响。目标设置理论说明在适当的条件下,设置一个有难度但可以实现的目标会带来高绩效,而且反馈较没有反馈更能提高

马克思理论与实践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 十四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 马克思原理这里说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与“组成部分”,出自列宁的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文章。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一三年。在一九一〇到一九一四年间,列宁连着写了几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包括《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几个特点》、《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卡尔·马克思》等,这篇论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文章,是其中影响力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篇,这个影响可以说直至今天并且涉及未来。按照列宁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部分是一样的,都是三个,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用列宁的原话说就是:“马克思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所谓来源和组成部分,本来就有直接继承的意思,用列宁的话说就是“直接继续”。但问题并不就是这么简单。继承什么,如何继续,除原有内容的接受外,还有不少新的创造,而这种创造又同接受原有内容交织在一起,因而不能单纯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而必须从现实和思想的结合上深入问题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而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单从词义上说,“来源”和“组成部分”二词的含义并不是一回事。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这三者,是按学科来划分的,而马克思学说所包含的学科又不止于这三个方面。那么,将这三个方面作为来源和组成部分放在一起,可以从两个角度以及在两个层面上突出其重要性:一是将其与此前不久兴起于欧洲的一些重要学术思潮并列,并具有说服力地指出马克思学说的超越前人之处;二是在马克思整体学术思想体系中突出这三个方面,不仅在于强调这三方面本身,还在于以这三方面为主体,构建更具有新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以适应新的实践和理论的需要。认真阅读列宁的这篇文章,就会清楚地发现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来源和组成部分分析的独到点,即不仅将其置于人类思想文化的历史进程之中,而且具体揭示出其同一些思想文化的重要成果之间的关联之处。比如近代欧洲发展起来的德国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简单地将它们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部分,当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但把马克思主义和这三者进行对比,就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重视这些联系和区别既有助于弄清前人所做事情的成就之处,更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将这些关系说成是来源和发展的关系,说明谁是谁的来源以及谁是谁的发展,对于正确而全面地理解历史上这三大学术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本身,都是大有好处的。列宁的这篇文章,通篇都是从马克思主义如何继承和超越前人思潮的内容和意义上论述的。列宁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便讲: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1](p309)马克思当时所面对的,是以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哲学,以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政治经济学和以付立叶、圣西门为代表的法国社会主义学说,而所思考以及想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的解放、首先是劳动人民的解放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差距就发生了。列宁在文章中明显地标示出差距之所在和克服差距的原则和途径。同时紧紧围绕上述三个学科,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三者的顺序,鲜明地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列宁的观点,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上,科学又准确地表述了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对后来的影响很大。我们今天重新学习、研究和实践这些问题尽管由于革命和建设的形势不断变化和发展,但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仍然是常新常在。只要我们结合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去从事学习和实践,其作用和意义仍然是很大的。 列宁的这篇文章,按照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的新理论作了概述。在哲学方面,“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通过对经济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他严密地论证了并且彻底地发展了这个理论。”“工人用工作日的一部分来抵偿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的开支(工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则是无报酬地劳动,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在社会主义方面,“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复习笔记

工资理论与工资管理 第一章 1、货币工资,亦称名义工资,即以货币表示的工资数量。(名词解释) 2、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或名义工资的对称,是指在消除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和捐税加重等因素以后实际得到的工资。(名词解释) 3、工资率亦称工资标准,是按单位时间支付的工资数额。工资率可以按小时、日、周、月、年分别规定。(名词解释) 4、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支付的。(名词解释) 5、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别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名词解释) 6、一、企业职工工资来源并形成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单选) 7、在国有企业,初次分配是在劳动者、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分配。 8、二、非企业单位职工工资来源并形成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单选) 9、再分配有国家预算、劳务费用、价格调整和银行信贷等多种途径。 10、工资除了经济意义上的概念外,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还有一些其他意义上的概念,如工资是一种心理概念,因为工资是个人与企业间的一种心理契约;工资是一种社会概念,因为工资在企业内和社会上,是一种必位的象征;工资是一种政治概念,因为企业、工会、群体和雇员出人阔都运用他们的力量来影响工资;工资是一种公平概念,所谓公平,就是分配的公整——也就是报酬应与贡献成比例;工资是一种多学科概念,因为工资可分别由不同的学科来加以研究。 11、工资的职能:分配职能和经济职能 12、工资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一)、工资的强制性,(二)、工资的激励性,(三)、工资的调节性。 13、工资问题的重要性: 一、工资是劳动者维持生活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劳动力再生产。 二、工资关系到产品的价格、产品竞争能力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三、工资直接关系到就业水平。 四、工资是现代社会中劳资之间或者说劳动者与出资者之间利益冲突的焦点, 是处理劳动者、企业和国家相互之间利益难以回避的问题。 五、合理的工资是决定合理的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六、工资关系到劳动者积极性、聪明和创造力的发挥,是企业活力的源泉。(论述) 第二章 1、工资的边际生产率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提出的。被公认为是对长期工资水平所作的最令人满足的解释。 2、均衡价格工资理论,其创始人是英国的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1842~1924)。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来说明工资水平的决定。 4、集体交涉理论,就工业经济社会中如何确定短期货币工资而言,迄今为止可能是作出最好解释的一种理论。 5、现代市场工资理论研究上的里程碑是边际生产率论、均衡工资论和集体交涉论。 第四章 1、衡量工资差别的标准——基尼系数,是一条45°线和洛伦茨曲线之间的面积,同整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比。(A单)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薪酬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其既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员工从薪酬中获得物质上与心理上的满足感,就成为企业自身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工资作为薪酬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马克思工资决定理论,以它的前瞻性、整体性、科学性,一直影响着现代薪酬的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其基本观点在于: (1)工资是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物,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态,是在 劳动力市场中根据劳动力生产费用和劳动供求关系而形成的。 (2)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受价格规律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竞争规律的调节支 配,并受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力量对比和斗争的影响。 (3)资本主义工资是以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为尺度的,工资水平上升不会改 变工人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辩证法原则,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工资决定理论相比,具有以下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 第一、工资在表象上体现为劳动买卖过程中的交易价格,即劳动价格;与此同时,这种市场交换行为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可变资本与劳动力使用权之间的等价交换,使得工资不再成为劳动的报酬,而转变成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歪曲的表现形式。因此,工资的本质,只有在资本主义特定生产方式及相应生产关系的框架中,才能得到理解。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单纯的利益辩护学说,工资的绝对运动——无论是以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衡量,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资与利润间的相对运动不仅构成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运动,而且也为社会总生产过程中一般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因此,只有在工资与利润的矛盾关系中,才能理解工资运动的本质规律。 第三、工资变动与就业量变动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格调整模式,失业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详解

评分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xxx a,xxx b (a.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xxxx,武汉430063; (b.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两种制度反复较量中最深刻的影响因素。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人类生活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制度变迁中发挥的这种巨大作用,特别是对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借鉴,论证了资本主义在回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制度优势,也为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找到了借鉴。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科学技术革命所做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市场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成功,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来体现的。物质文明的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①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科学的基本含义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活动,而技术则是这种认识成果的运用,我们今天把两者连在一起合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过是说明了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在马克思之前,事实上还没有人提出这种观点,即把科学和科学技术进步看成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决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带动一个主要因素。马克思说明了科学是“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其精髓的抽象的反映”,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道理。②根据科学和技术涵义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第一次科学革命导致了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上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化学、生物学等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从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的视角来看,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四次。第一次的蒸汽机技术革命,科学还没有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深度参与到技术革命之中,从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开始,科学才开始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其关键性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 ①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2页。 ②Ю·А·奥夫钦尼科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技术进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16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之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和殖民的危险,不少中国爱国人士不断为解救祖国寻找出路,但最终无果。直到中国共产党从俄国引进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中国人民以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发生了变化,自那以后,中国的发展改革崛起道路就一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摇篮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不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中国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国情状况的恶化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虽然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开始了新的生存奋斗,然而中国社会不仅没有让人感觉到气象一新,反而迷茫在更加混乱的遭遇之中。一大批革命者痛苦地认识到,衰落的中国并没有因为帝制的推翻而获得新生,中国社会的变革还需要另辟蹊径。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摇篮。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视线转移,李大钊凭借其灵敏的政治洞察力作出了深刻评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也在十月革命的触动下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从1920年开始,一批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了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1921年7月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正式完成建党的工作,力求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在主要内容上取得了比较准确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被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的开始。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对自身错误进行反省和纠正的阶段。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新领导层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念。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表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获得的一次巨大飞跃。 毛泽东思想成为继马克思主义之后知道中国革命的又一面思想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因此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 “马克思主义王朝”在中国确立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处于领导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就必然要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和国家的意识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异化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思考之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的生活状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形式,提出了人的本质异化思想。异化劳动理论中折射出的人本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重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异化劳动;思想渊源;表现形式;当代意义 一、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渊源 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但直到近代以来,异化问题才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其中,成就比较大的、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当属卢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 (一)卢梭的异化理论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先于马克思使用了“异化”,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处在枷锁中。他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产生各种不平等和苦难的真正现实基础,而异化就是人的不自由的状态,即依附。依附的根源在于一个人的欲望、精神与物质上的需求。进一步说,人的需求与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使异化逐渐变成一种社会现象,也使私有制的存在变得合理合法。在《爱弥儿》中,他曾提到,文明使人腐败,背离自然使人堕落,人变成了自己制造物的奴隶。此外,卢梭还从经济、教育、艺术和伦理道德等方面使用了“异化”一词,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类解放思想提供了丰富材料。 (二)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说 在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成为一种哲学范畴,被用来分析主客体关系,即主体创造的东西与主体本身相对立。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异化概念的人,他的异化思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异化说”,这种异化主要表达的是自然实现的自在对象化与人类主体观念本质的物化,但实质上都是精神异化。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异化思想中劳动在人类自我形成方面的作用:“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此,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①但不同的是,马克思并不把异化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异化,而是走出精神世界进入现实经济生活,把异化劳动放到现实生活中来考虑,认为异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具体的人,异化的扬弃也应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直接来源之一。费尔巴哈用人的类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单行本.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