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蝶恋花 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蝶恋花 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欣赏毛泽东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板书课题,生齐读)

你发现这个题目和我们以往见到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

介绍:词有固定的格式,分上下两阙,字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所有的词都可以配乐歌唱,因此也有了词调,也叫词牌名。“蝶恋花”就是这首词的词牌,“答李淑一”是这首词的题目。

现在你知道这首词的标题是什么了吗?它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不知道,就读读54页小资料上的写作背景吧。

二.初读感知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朗读《蝶恋花答李淑一》。注意读准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师:好,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重霄九的“重”,曾伏虎的“曾”是多音字,“飏”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谁说一下“飏”是个什么结构的字,偏旁是什么。(半包围风旁)什么意思?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读读这两行。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课文?

师:真好,同学们,读诗词,就是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让我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全班齐读)

三、体味诗境。

1.师:孩子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蝶恋花答李淑一》想象一下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怎么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里?

2.你能将刚才想到的画面,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吗?

3.指名回答

4.小结过渡:同学们的想像力和毛主席一样真丰富。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这些画面,走进文中,再来品味一下这首词。

四.品读悟情。

1.请大家回到文中,将那些你感受最深的字词圈出来,将你体会到的感情用一.两个词批注下来。将你的自学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启发。

2.学生进行自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点拔。

3.全班交流。

(1)品悟1.2句(师板书:悲痛)

师:同学们,诗人失去他挚爱的妻子和战友,心里的悲痛无以复加。你能把这种悲痛的心情读出来吗?

师:失去了妻子,毛泽东悲痛伤心,而杨开慧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又让他感到骄傲敬仰。一个“骄”瞬间将悲痛之意化作了敬仰之

情。请你读这句子。(板书:骄傲)

师:杨柳这个词还有特殊的意味,你们知道吗?(板书:双关)即指杨花柳絮,也指杨开慧和柳直荀。课文表面写杨花柳絮轻轻飞扬,飞向高空,暗指杨柳两位烈士的忠魂像杨花柳絮一般轻轻飘飘地直上天去。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双关。

师:这两行,把诗人既悲痛又骄傲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再次齐读——“我失……,杨柳……”

(2)品悟3.4.5.6句

师:捧这个动作怎么做?能换成“拿.递.取”吗?

师:你的理解能力真好,带着这种理解你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师:仙人为烈士捧出桂花酒.献舞,体现了仙人对烈士充满敬意,让我们把这份敬意读进去。

师:多么奇妙!仙人对烈士忠魂的崇敬,实际表达了诗人作家对烈士的赞美之情。作者借用神话的写法,发挥丰富的想像,把英雄的伟大表现出来。(板书——神话)

(3)品悟7.8句

师:你从哪个词知道革命胜利了?为何而哭?

师: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板书:夸张)

4.同学们,毛泽东这首词,是为了答复李淑一而作。李淑一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写了一首词《菩萨蛮惊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读了李淑一的这首词,你能感受到她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吗?

师:在这两首词中,都写到了同一事物,那就是——“泪”。这两种泪,一样吗?

5.教师小结:

一个“泪”字,流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表达了多少人的感情,它是对逝去亲人最深切的思念,是对革命胜利最直接的赞颂,这泪,如倾盆大雨,飞洒人间。

全班齐读:“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五.课堂总结

革命胜利了而亲人不在了,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这份敬意再读——(齐读全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