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词10分共30分)

1.数值修约

答:通过省略原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数值的过程。

2.极限数值

答: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考核的以数量形式给出且符合该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指标数值范围的界限值。

3.全数值比较法

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计算值不经修约处理(或虽经修约处理,但应标明它是经舍、进或未进未舍而得),用该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只要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不论超出程度大小),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将1

2.1498修约到个数位,得(12 );

2.将1268修约到百数位,得{(1300 (13×102)};

3.将11.5002修约到个数位,得(12);

4.将下列数字按修约间隔为0.1(或10-1)的规则修约:

拟修约数值为1.050,修约值为( 1.0);

拟修约数值为0.55,修约值为(0.6);

5.将-355、-325修约到“十”数位,得(-360、-320 );

6.将数字60.25,60.38,60.28,-60.75修约到“个”数位的0.5单位,得(60.0,60.5,60.5,-61.0);

7.将数字830,842,832,-930修约到“百”数位的0.2单位,得(840,840,840,-920 );

8.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间隔或指定修约数位后(1)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9.数字16.50+表示(实际值大于16.50,经修约舍弃为16.50);

10.在判定测定值或其计算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可采用(全数值比较法)(修约值比较法),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检测室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计算、转换和传递,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完整、安全和保密;

B 、综合室负责对检测数据的复核,防止错误数据转换和传递;

C 、设备使用人应注意数据采集、输入、存储、传输或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重要数据必要时备份保存;

D、数据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使用带刻度的仪器设备需要人工读数据并记录数据时,通常应记录至最小分度值后一位,读取2或5或8。;

B 、计算结果的有效位数按标准检测方法的规定执行,标准检测方法未明确规定时,可参照产品标准的技术指标,比产品技术指标规定的数值多保留一位小数;

C 、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D、设备使用人应注意数据采集、输入、存储、传输或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重要数据必要时备份保存。防止病毒侵入,按授权领域使用软件;

3. 对于“≥A”下列极限数值表达正确的有(ABCD )

A、大于或等于A ;

B、不小于A ;

C、不少于A ;

D、不低于A ;

4.对于极限数值:≥14×100 ,下列实测值按全数值比较符合要求的是( CD )。

A、1349 ;

B、1351;

C、1400 ;

D、1402 。

5. 对于极限数值:≥14×100 ,下列实测值按修约值比较符合要求的是( BCD )。

A、1349 ;

B、1351;

C、1400 ;

D、1402 。

四、简答题(30分)

简述工作中遇到的数据处理及判定过程?

答:通过试验得到某个试验项目的实测值或其计算值后,首先按试验规程规定和数值修约规则保留几位小数,然后再和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极限数值进行比较,最后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六节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结果的最佳值、误差和不确定度的计算。然而,我们进行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数据的获得和处理,从中揭示出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或验证某种理论的正确性,或为以后的实验准备依据。因而,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数据处理贯穿于从获得原始数据到得出结论的整个实验过程。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作图、分析等方面涉及数据运算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法等,下面分别予以简单讨论。 列表法是将实验所获得的数据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排列的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的作用有两种:一是记录实验数据,二是能显示出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其优点是,能对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既有条不紊,又简明醒目;既有助于表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又便于及时地检查和发现实验数据是否合理,减少或避免测量错误;同时,也为作图法等处理数据奠定了基础。 用列表的方法记录和处理数据是一种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设 计出一个栏目清楚、行列分明的表格,也需要在实验中不断训练,逐步掌握、熟练,并形成习惯。 一般来讲,在用列表法处理数据时,应遵从如下原则:

(1) 栏目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便于显示有关物理量的关系。 (2) 在栏目中,应给出有关物理量的符号,并标明单位(一般不重复写在每个数据的后面)。 (3) 填入表中的数字应是有效数字。 (4) 必要时需要加以注释说明。 例如,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钢球直径的实验数据列表处理如下。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钢球直径的数据记录表 从表中,可计算出 D i D = n = 5.9967 ( mm)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摘要引入比对试验的定义,结合两个实验室进行的一组比对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基本方法,即(: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并阐述三者关系。 在实验室工作中,经常遇到比对试验,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或实验室内部 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是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 力,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检测结果持续可靠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试验活动,比对试验方法简单实用,广 泛应用于企事业、专业质检、校准机构的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则明确提出,实验室必须定期开展 比对试验。虽然比对试验的形式较多,如: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实验室间比对等等,但如何 将比对试验数据归纳、处理、分析,正确地得出比对试验结果是比对试验成败的关键。 以下笔者结合实验室A和B两个实验室200年进行的比对试验中的拉力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最基本的方法,即格鲁布斯(G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 1 数据来源情况 试样 在实验室的半成品仓库采取正交方法取样,样品为01. 15 mm制绳用钢丝。在同一盘上截取20 段长度为lm试样,按顺序编号,单号在实验室A测试,双号在实验室B测试。 试验方法及设备 试验方法见 GB/T 228-1987,实验室A : LJ-500(编号450);实验室B : LJ-1 000(编号2)。 测试条件 两实验室选择有经验的试验员,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技术人员现场监督复核,确认无误后 记录。对断钳口的试样进行重试。试验时两实验室环境温度(28 T )、拉伸速度(50 mm/min )、钳口距 离(150 mm)相同。 试验数据 测试得出的两组原始试验数据见表to 表1 实验室A,B试验数据

试验检测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

连续2年出现“不满意”的比对试验,试验机构要降低机构等级。 工地试验室管理依据: 1、明确标准化需求,针对性、目的性。 2、管理标准化 3、建设标准化 4、专业化与标准化结合 5、企业标准化酝酿和发展 6、标准化在管理上的突破 7、国家标准化的统一 上年度信用评价等级在C级及以下的检测机构不宜作为授权试验机构。 项目开工后1个月内完成工地试验室备案。 工地试验室不少于4个检测人员。 信用等级为D级取消试验机构。 试验等级机构5年一次换证复核。 监理抽检频率为20% 丙级试验机构从省专家库抽取1名,乙级从部专家库抽取1名专家等级评定和换证复核评审。 工地试验室工作原则: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原则 工作区总体上可分为功能室、办公室和资料室三部分。 试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工地试验室; 体系文化应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科学规范”的工地检测文化氛围,将“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理念,融入到具体试验检测工作中。 使用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分别用“绿”、“黄”、“红”三色标签进行标识。 试验检测机构要按照“调控规模、提升素质、进退有序”的原则 对信用等级为D级和没有业务的检测机构取消检测等级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奉献社会、5服务群众 五种职业道德精神: 1团结协作、2开拓进取、3艰苦奋斗、4求精高效、5廉洁奉公 交通建设市场施工单位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1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2不履行投标时的承诺,3其他违法违规操作行为,4试验检测数据弄虚作假,出假资料、假数据。 监理单位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不严格履行合同,2违法违规操作,3素质低下,以权谋私 业主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在招投标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2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操作,3不认真履行合同 公路建设行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诚信机制尚未建立,2法律体系不健全,对诚信缺失者打击不力,3失信惩罚力度不足,4守信受益机制不完善,5诚信意识浅薄,6履约的客观条件不足 一、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1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数据处理是物理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容十分丰富,例如数据的记录、函数图线的描绘,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信息,验证和寻找物理规律等。本节介绍物理实验中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将实验数据按一定规律用列表方式表达出来是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最常用的方法。表格的设计要求对应关系清楚、简单明了、有利于发现相关量之间的物理关系;此外还要求在标题栏中注明物理量名称、符号、数量级和单位等;根据需要还可以列出除原始数据以外的计算栏目和统计栏目等。最后还要求写明表格名称、主要测量仪器的型号、量程和准确度等级、有关环境条件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本课程中的许多实验已列出数据表格可供参考,有一些实验的数据表格需要自己设计,表1.7—1是一个数据表格的实例,供参考。 表1.7—1数据表格实例 氏模量实验增减砝码时,相应的镜尺读数

2作图法 作图法可以最醒目地表达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从图线上还可以简便求出实验需要的某些结果(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值等),读出没有进行观测的对应点(插法),或在一定条件下从图线的延伸部分读到测量围以外的对应点(外推法)。此外,还可以把某些复杂的函数关系,通过一定的变换用直线图表示出来。例如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与温度关系为,取对数后得到 ,若用半对数坐标纸,以lgR为纵轴,以1/T为横轴画图,则为一条直线。 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验作图不是示意图,而是用图来表达实验中得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同 时还要反映出测量的准确程度,所以必须满足一定的作图要求。 1)作图要求 (1)作图必须用坐标纸。按需要可以选用毫米方格纸、半对数坐标纸、对数坐标纸或极坐标纸等。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词10分共30分) 1.数值修约 答:通过省略原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数值的过程。 2.极限数值 答: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考核的以数量形式给出且符合该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指标数值范围的界限值。 3.全数值比较法 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计算值不经修约处理(或虽经修约处理,但应标明它是经舍、进或未进未舍而得),用该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只要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不论超出程度大小),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将1 2.1498修约到个数位,得(12 ); 2.将1268修约到百数位,得{(1300 (13×102)}; 3.将11.5002修约到个数位,得(12); 4.将下列数字按修约间隔为0.1(或10-1)的规则修约: 拟修约数值为1.050,修约值为( 1.0); 拟修约数值为0.55,修约值为(0.6); 5.将-355、-325修约到“十”数位,得(-360、-320 ); 6.将数字60.25,60.38,60.28,-60.75修约到“个”数位的0.5单位,得(60.0,60.5,60.5,-61.0); 7.将数字830,842,832,-930修约到“百”数位的0.2单位,得(840,840,840,-920 ); 8.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间隔或指定修约数位后(1)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9.数字16.50+表示(实际值大于16.50,经修约舍弃为16.50); 10.在判定测定值或其计算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可采用(全数值比较法)(修约值比较法),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检测室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计算、转换和传递,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完整、安全和保密; B 、综合室负责对检测数据的复核,防止错误数据转换和传递; C 、设备使用人应注意数据采集、输入、存储、传输或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重要数据必要时备份保存; D、数据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雷诺实验(二)

雷诺实验(二) 一. 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 观察层流,湍流的流态及其转换过程; 2. 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方法; 3. 学习应用量纲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确定非圆管流态判别准数。 二. 实验装置说明与操作方法 供水流量由无极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状态,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的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设有多道稳水隔板,可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到5分钟。有色水注入到实验管道,可根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水采用自行消色的专用色水。实验流量可由尾阀调节。 三. 实验原理 1883年,雷诺(Osborne Reynolds )采用类似于本实验的实验装置,观察到液流中存在着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流速较小时,水流有条不紊的呈现层状有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没有质点掺混,这种流态称为层流;当流速增大时,流体质点做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直线运动,流层间质点掺混,这种流态称为湍流。雷诺实验还发现存在着湍流转变为层流的临界流速v 。v 。与流体的粘性,圆管的直径d 有关。若要判别流态,就要确定各种情况下的v 。值,需要对这些相关因素的不同量值作出排列组合再分别进行实验研究,工作量巨大。雷诺实验的贡献不仅在于发现了两种流态,还在于运用量纲分析的原理,得出了量纲为一的判据-----雷诺数Re,使问题得以简化。量纲分析如下: 因 根据量纲分析法有: 其中c k 是量纲为一的数,写成量纲关系为: 由量纲和谐原理,得11,21αα==-。 即 c c v k d β= 或 c c v d k β= 雷诺实验完成了管流的流态从湍流过度到层流是的临界值c k 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结果表明c k 值为常数。于是,量纲为一的数 vd β 便成了适合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由湍流转变为层流的判据。由于雷诺的贡献, vd β 定名为雷诺数Re 。于是 有 式中,v ----- 流体速度; β---- 流体的运动粘度;(书中用ν表示,很近似于流体速度,故用此表示)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必须采集大量数据,数据处理是指从获得数据开始到得出最后结 论的整个加工过程,它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与分析等,从而寻找出 测量对象的内在规律,正确地给出实验结果。因此,数据处理是实验工作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据处理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只介绍常用的四种方 法。 1列表法 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或者测量几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往往 借助于列表法把实验数据列成表格。其优点是,使大量数据表达清晰醒目, 条理化,易于检查数据和发现问题,避免差错,同时有助于反映出物理量 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设计一个简明醒目、合理美观的数据表格,是每 一个同学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列表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所设计的表格要能充分反映上述优点,应注意以下几点:1.各栏目均应注明所记录的物理量的名称(符号 )和单位; 2.栏目的顺序应充分注意数据间的联系和计算顺序,力求简明、齐全、有条理; 3.表中的原始测量数据应正确反映有效数字,数据不应随便涂改,确实要修改数据时, 应将原来数据画条杠以备随时查验; 4.对于函数关系的数据表格,应按自变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以便于判 断和处理。 2图解法 图线能够明显地表示出实验数据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它可以找出两个 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因此图解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图解法 处理数据,首先要画出合乎规范的图线,其要点如下: 1.选择图纸作图纸有直角坐标纸 ( 即毫米方格纸 ) 、对数坐标纸和 极坐标纸等,根据 作图需要选择。在物理实验中比较常用的是毫米方格纸,其规格多为17 25 cm 。 2.曲线改直由于直线最易描绘 , 且直线方程的两个参数 ( 斜率和截距 ) 也较易算得。所以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情形,在用图解法时 应尽可能通过变量代换 将非线性的函数曲线转变为线性函数的直线。下面为几种常用的变换方法。 ( 1) xy c ( c 为常数 ) 。 令 z 1,则 y cz,即 y 与 z 为线性关系。 x ( 2) x c y ( c 为常x2,y 1 z ,即 y 与为线性关系。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知识讲解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土是由()所组成的三相分散体。 2、天然密度的定义是()。 3、水量的定义是()。 4、孔隙比的定义是()。 5、影响土的工程性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和()。 6、粗粒土的工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按()再细分成若干种类。 7、细粒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多用()作为分类指标。 8、工程上常用土的界限含水量是指(),前者指(),后者指()。 9、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求()而测试的是()。 10、直剪试验中剪切方法有()、()、()。 11、压缩试验中常用的压缩试验指标包括()、()()。 二、单项选择 1、土粒比重G S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ρ ω B、m/VρωC、m s /Vρ D、m s /V S ρ 2、干密度ρ d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B、m/V C、m s / V S D、m s /V a 3、相对密度Dr的定义为() A、e max -e/ e max -e min B、e–e min / e max –e min

C、e max –e mi / e max –e D、e min -e/e max - e min 4、砾石成分的代号为() A、B B、C C、G D、S 5、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温度为() A 、75℃~80℃ B、 65℃~70℃C、105℃~110℃ D、110℃~120℃ 6、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时间一般为() A、 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7、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起始温度应为() A、室温 B、 65℃~70℃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8、含水量低于塑限时,水分蒸发时土的体积为() A、不再缩小 B、缩小 C、增大 D、不详 9、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试数据表示在()图形上。 A、h~ω B、lgh~ω C、lgh~lgω D、h~ lgω 10、直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τ,σ B、∮ ,C C、T , N D、τ,ρ 11、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ωρ dmax B、ωρ C、ωρ d D、ωρ d 12、直剪试验得到的库仑公式是() A、F=fN +C B、F=fN C、τ f =c+ σlg∮ D、τ=Gγ 13、压缩试验中在什么曲线上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c ( ) A、e~p B、e~lgp 曲线 C、lge~lgp曲线 D、h~lgω 14、EDTA二钠名称()

雷诺实验(参考内容)

雷诺实验实验报告姓名:史亮 班级:9131011403 学号:913101140327

第4章 雷诺实验 4.1 实验目的 1) 观察层流、紊流的流态及流体由层流变紊流、紊流变层流时的水利特征。 2) 测定临界雷诺数,掌握园管流态判别准则。 3) 学习应用量纲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了解其实用意义。 4.2 实验装置 雷诺实验装置见图4.1。 图4.1 雷诺实验装置图 说明:本实验装置由供水水箱及恒压水箱、实验管道、有色水及水管、实验台、流量调节阀等组成,有色水经有色水管注入实验管道中心,随管道中流动的水一起流动,观察有色水线形态判别流态。专用有色水可自行消色。 4.3 实验原理 流体流动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不同的流态,二者的阻力性质不相同。当流量调节阀旋到一定位置后,实验管道内的水流以流速v 流动,观察有色水形态,如果有色水形态是稳定直线,则圆管内流态是层流,如果有色水完全散开,则圆管内流态是紊流。而定量判别流体的流态可依据雷诺数的大小来判定。经典雷诺实验得到的下临界值为2320,工程实际中可依据雷诺数是否小于2000来判定流动是否处于层流状态。圆管流动雷诺数: e R KQ d Q vd vd ==== ν πνμρ4 (4.1) 式中:ρ──流体密度,kg/cm 3; v ──流体在管道中的平均流速,cm/s ; d ──管道内径,cm ; μ──动力粘度,Pa ?s ;

ν──运动粘度,ρ μ ν= ,cm 2/s ; Q ──流量,cm 3/s ; K ──常数,ν πd K 4 = ,s/cm 3。 4.4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记录及计算有关常数。 管径 d = 1.37 cm, 水温 t = 14.8 ℃ 水的运动粘度 ν=2 000221.00337.0101775 .0t t ++= 0.01147 cm 2/s 常数 ν πd K 4 = = 81.03 s/cm 3 2) 观察两种流态。 滚动有色水塑料管上止水夹滚轮,使有色水流出,同时,打开水箱开关,使水箱充满水至溢流,待实验管道充满水后,反复开启流量调节阀,使管道内气泡排净后开始观察两种流态。关小流量调节阀,直到有色水成一直线 (接近直线时应微调后等待几分钟),此时,管内水流的流态是层流,之后逐渐开大调节阀,通过有色水线形态的变化观察层流转变到紊流的水力特征,当有色水完全散开时,管内水流的流态是紊流。再逐渐关小流量调节阀,观察由紊流转变为层流的水力特征。 3) 测定下临界雷诺数。 I 、 将调节阀打开,使管中水流呈紊流(有色水完全散开),之后关小调节阀,使流量减小。当有色水线摆动或略弯曲时应微调流量调节阀,且微调后应等待稳定几分钟,观察有色线是否为直线,当流量调节到使有色水在全管中刚好呈现出一条稳定的直线时,即为下临界状态;停止调节流量,用体积法或重量法测定此时的流量,测记水温,并计算下临界雷诺数。将数据填入表4.1中。 II 、 测完一组数据后重复上述步骤测定另外2组数据。测定下一组数据前一定要确保开始状态为紊流流态,且调节流量时只能逐步关小而不能回调。测定临界雷诺数必须在刚好呈现出一条稳定直线时测定。为了观察到临界状态,调节流量时幅度要小,每调节阀门一次,均须等待稳定时间几分钟。 4) 测定上临界雷诺数。 当流态是层流时,逐渐开启阀门,使管中水流由层流过度到紊流,当有色水线刚好完全散开时即为上临界状态。停止调节流量,用体积法或重量法测定此时的流量,测记水温,并计算上临界雷诺数。测定上临界雷诺数1-2次。 ★操作要领与注意事项:①、测定下临界雷诺数时,务必先增大流量,确保流态处于紊流状态。之后逐渐减小阀门开度,当有色线摆动时,应停止调节阀门开度,等待1分钟后,观察有色线形态,之后继续微调再等待1分钟,直到有色线刚好为直线时,才是紊流变到层流的下临界状态。注意等待时间要足够,微调幅度要小,否则,测不到临界值。②、只能单一方向调节阀门,不能回调,错过临界点必须重做。③、实验时,不要触碰实验台,以免流动受到外界扰动影响。 4.5 实验成果与分析 记录及计算数据至下表中: 实验次数 有色 水线 形态 体积法测流量 雷诺数R e 阀门开度 备注 水体积V (cm 3 ) 时间T (s ) 流量Q (cm 3 /s ) 1 稳定 900 45.26 19.89 1612 1547测下临界值测定下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物理实验中测量得到的许多数据需要处理后才能表示测量的最终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计算、分析、拟合等,从中获得实验结果和寻找物理量变化规律或经验公式的过程就是数据处理。它是实验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课的基本训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列表法、作图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1.4.1 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将一组实验数据和计算的中间数据依据一定的形式和顺序列成表格。列表法可以简单明确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分析和发现资料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检查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这就是列表法的优点。设计记录表格时要做到:(1)表格设计要合理,以利于记录、检查、运算和分析。 (2)表格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其符号、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均要表示清楚。但不要把单位写在数字后。 (3)表中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数据外,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格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实验室所给的数据或查得的单项数据应列在表格的上部,说明写在表格的下部。 1.4.2 作图法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用图线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作图法既有简明、形象、直观、便于比较研究实验结果等优点,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作图法的基本规则是: (1)根据函数关系选择适当的坐标纸(如直角坐标纸,单对数坐标纸,双对数坐标纸,极坐标纸等)和比例,画出坐标轴,标明物理量符号、单位和刻度值,并写明测试条件。 (2)坐标的原点不一定是变量的零点,可根据测试范围加以选择。,坐标分格最好使最低数字的一个单位可靠数与坐标最小分度相当。纵横坐标比例要恰当,以使图线居中。 (3)描点和连线。根据测量数据,用直尺和笔尖使其函数对应的实验点准确地落在相应的位置。一张图纸上画上几条实验曲线时,每条图线应用不同的标记如“+”、“×”、“·”、“Δ”等符号标出,以免混淆。连线时,要顾及到数据点,使曲线呈光滑曲线(含直线),并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直线)的两侧,且尽量贴近曲线。个别偏离过大的点要重新审核,属过失误差的应剔去。 (4)标明图名,即做好实验图线后,应在图纸下方或空白的明显位置处,写上图的名称、作者和作图日期,有时还要附上简单的说明,如实验条件等,使读者一目了然。作图时,一般将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前面,横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后面,中间用“~”

2015试验检测继续教育信息标准化试卷

试题 第1题 信息标准化体系包括()。 A.信息网络和计算机基础标准 B.信息分类与编码及文件格式标准 C.信息技术应用标准 D.信息化安全标准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2题 二维条码具有()的属性。 A.安全性 B.保密性 C.可不依赖数据库及通讯网络而单独应用 D.纠错能力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3题 数据仓库具有以下特征()。 A.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 B.以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为目的组织储存数据 C.为运营性系统保存、查询数据 D.相对稳定的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4题

从数据到信息最后上升到智能化的过程包括()。 A.建立数据仓库 B.取出数据子集分析挖掘 C.发现潜在规律和趋势 D.产生知识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5题 机器人的技术特性表现在()方面。 A.标准化 B.模块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程度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6题 移动机器人是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的重点之一,可用于未来的试验检测高空作业,它应具有()等技术功能.。 A.人工智能 B.控制理论 C.信息处理 D.图像处理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7题 二维条码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A.信息量容量大 B.安全性高 C.读取率高 D.错误纠正能力强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雷诺实验带数据处理

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层流和紊流的流态及其转换特征。 2. 通过临界雷诺数,掌握圆管流态判别准则。 3. 掌握误差分析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实际流体的流动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型态:层流和紊流,它们的区别在于:流动过程中流体层之间是否发生混掺现象。在紊流流动中存在随机变化的脉动量,而在层流流动中则没有,如图1所示。 2、圆管中恒定流动的流态转化取决于雷诺数。雷诺根据大量实验资料,将影响流体流动状态的因素归纳成一个无因次数,称为雷诺数Re ,作为判别流体流动状态的准则 4Re Q D πυ = 式中 Q ——流体断面平均流量 , L s D ——圆管直径 , mm υ——流体的运动粘度 , 2m 在本实验中,流体是水。水的运动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可用泊肃叶和斯托克斯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 36((0.58510(T 12)0.03361)(T 12) 1.2350)10υ--=??--?-+? 式中 υ——水在t C ?时的运动粘度,2m s ; T ——水的温度,C ?。 3、判别流体流动状态的关键因素是临界速度。临界速度随流体的粘度、密度以及流道的尺寸不同而改变。流体从层流到紊流的过渡时的速度称为上临界流速,从紊流到层流的过渡时的速度为下临界流速。 4、圆管中定常流动的流态发生转化时对应的雷诺数称为临界雷诺数,对应

于上、下临界速度的雷诺数,称为上临界雷诺数和下临界雷诺数。上临界雷诺数表示超过此雷诺数的流动必为紊流,它很不确定,跨越一个较大的取值范围。而且极不稳定,只要稍有干扰,流态即发生变化。上临界雷诺数常随实验环境、流动的起始状态不同有所不同。因此,上临界雷诺数在工程技术中没有实用意义。有实际意义的是下临界雷诺数,它表示低于此雷诺数的流动必为层流,有确定的取值。通常均以它作为判别流动状态的准则,即 Re < 2320 时,层流 Re > 2320 时,紊流 该值是圆形光滑管或近于光滑管的数值,工程实际中一般取Re = 2000。 5、实际流体的流动之所以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型态是扰动因素与粘性稳定作用之间对比和抗衡的结果。针对圆管中定常流动的情况,容易理解:减小 D ,减小 ,加大v 三种途径都是有利于流动稳定的。综合起来看,小雷诺数流动趋于稳定,而大雷诺数流动稳定性差,容易发生紊流现象。 6、由于两种流态的流场结构和动力特性存在很大的区别,对它们加以判别并分别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圆管中恒定流动的流态为层流时,沿程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成正比,而紊流时则与平均流速的1.75~2.0次方成正比,如图2所示。 7 图1 图2 三种流态曲线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总结

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不同的数相加减时,以参加运算各量中有效数字最末一位位数最高的为准,最后结果与它对其,余下的尾数按舍入规则处理。 2、乘除法以参与运算的数值中有效位数最少的那个数为准,但当结果的第1位数较小,比如1、2、3时可以多保留一位(较小:结果的第一位数小于 有效数字最少的结果第一位数)! 例如:n=tg56° θ=56° d θ=1° θθθθθ2cos d d d dtg dn == 为保留) (,带入848.156n 15605.018056cos 1cos 22=?=∴?=??=≈?=?= ?tg n θθπθθ 3、可以数字只出现在最末一位:对函数运算以不损失有效数字为准。 例如:20*lg63.4 可疑最小位变化0.1 Y=20lgx 01.04 .631.010ln 2010ln 20ln 10ln 20≈===x dx dx dx x d dy 04.364.63lg 20=∴ 4、原始数据记录、测量结果最后表示,严格按有效数字规定处理。(中间过程、结果多算几次) 5、4舍5入6凑偶 6、不估计不确定度时,有效数字按相应运算法则取位;计算不确定度时以不确定度的处理结果为准。 真值和误差 1、 误差=测量值-真值 ΔN=N-A 2、 误差既有大小、方向与政府。 3、 通常真值和误差都是未知的。 4、 相对约定真值,误差可以求出。 5、 用相对误差比较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6、 ΔN/A ≈ΔN/N 7、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8、 随机误差:统计意义下的分布规律。粗大误差:测量错误 9、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不确定度 1、P (x )是概率密度函数 dx P dx x x P p )x (之间的概率是测量结果落在+当x 取遍所有可能的概率值为1. 2、正态分布且消除了系统误差,概率最大的位置是真值A 3、曲线“胖”精密度低“瘦”精密度高。 4、标准误差:无限次测量?∞∞-=-2 )()(dx X P A X x )(σ 有限次测量且真值不知道标准偏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数据处理是指从获得数据开始到得出最后结论的整个加工过程,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分析和绘制图表等。数据处理是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介绍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一.列表法 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或研究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借助于列表法把实验数据列成表格。其优点是,使大量数据表达清晰醒目,条理化,易于检查数据和发现问题,避免差错,同时有助于反映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设计一个简明醒目、合理美观的数据表格,是每一个同学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列表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所设计的表格要能充分反映上述优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各栏目均应注明所记录的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 2.栏目的顺序应充分注意数据间的联系和计算顺序,力求简明、齐全、有条理; 3.表中的原始测量数据应正确反映有效数字,数据不应随便涂改,确实要修改数据时,应将原来数据画条杠以备随时查验; 4.对于函数关系的数据表格,应按自变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以便于判断和处理。 二. 图解法 图线能够直观地表示实验数据间的关系,找出物理规律,因此图解法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图解法处理数据,首先要画出合乎规范的图线,其要点如下: 1.选择图纸 作图纸有直角坐标纸(即毫米方格纸)、对数坐标纸和极坐标纸等,根据作图需要选择。在物理实验中比较常用的是毫米方格纸。 2.曲线改直 由于直线最易描绘,且直线方程的两个参数(斜率和截距)也较易算得。所以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情形,在用图解法时应尽可能通过变量代换将非线性的函数曲线转变为线性函数的直线。下面为几种常用的变换方法。 (1)c xy =(c 为常数)。令x z 1 = ,则cz y =,即y 与z 为线性关系。 (2)y c x =(c 为常数)。令2x z =,则z c y 21 =,即y 与z 为线性关系。 (3)b ax y =(a 和b 为常数)。等式两边取对数得,x b a y lg lg lg +=。于是,y lg 与x lg 为线性关系,b 为斜率,a lg 为截距。 (4)bx ae y =(a 和b 为常数)。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bx a y +=ln ln 。于是,y ln 与 x 为线性关系,b 为斜率,a ln 为截距。 3.确定坐标比例与标度 合理选择坐标比例是作图法的关键所在。作图时通常以自变量作横坐标(x 轴),因变量作纵坐标(y 轴)。坐标轴确定后,用粗实线在坐标纸上描出坐

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继续教育试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

试题 第1题 三个有效数字0.21+0.311+0.4=() A.0.92 B.0.921 C.0.9 D.0.9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2题 正态分布函数95.00%对应的保证率系数是()。 A.1.96 B.1.98 C.2 D.1.95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拉依达法取3S剔除可疑数据的理由是:根据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规律,在多次试验中,测量值落 在–3S与 + 3S之间的概率为() A.95.44% B.99.73% C.95% D.99%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题 18.2432只留一位小数时,结果应为() A.18.2 B.18.3 C.18.24 D.18.2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5题 试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A.装置误差 B.环境误差 C.人员误差 D.方法误差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6题 以下哪个试验项目中置信取值应双边计算 A.检测油石比 B.空隙率 C.流值 D.饱和度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7题 绝对误差是真值与被测之量的真值之差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8题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重复测试同一量时,误差的数值和正负号没有较明显的规律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9题 试验结果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方差分析,因此,试验结果数据须满足方差分析的基本模型要求,如正态、独立、等方差等要求。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0题 有效数字由数字组成的一个数,除最末一位数是不确切值或可疑值外,其余均为可靠性正确值。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1题 数字修约时,若被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所保留的末位数的0.5,则末位数单进双不进。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雷诺、伯努利)

工程流体力学 实 验 指 导 书 河北理工大学给排水实验室 编者:杨永 2014 . 5 . 12 适用专业:给排水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实验目录:

实验一:雷诺实验 实验二:伯努利方程实验 实验三:阻力及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四:孔口管嘴实验 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一、实验课前认真预习实验要求有预习报告。 二、做实验以前把与本次实验相关的课本理论内容复习一下。 三、实验要求原始数据必须记录在原始数据实验纸上。 四、实验报告一律用标准实验报告纸。 五、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目的; 2. 实验仪器; 3. 实验原理; 4. 实验过程; 5.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处理。 六、实验指导书只是学生的指导性教材,学生在写实验报告时指导书制作 为参考,具体写作内容由学生根据实际操作去写。 七、根据专业不同以及实验学时,由任课教师以及实验老师选定实验内容。 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实验室 编者:杨永 2014.5

实验一 雷诺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一)观察实验中实验线的现象。 (二)掌握体积法测流量的方法。 (三)观察层流、临界流、紊流的现象。 (四)掌握临界雷诺数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雷诺实验仪、1000mL 量筒、秒表、10L 水桶等 三、实验原理: 有压管路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条件的改变(例如,管径改变、温度的改变、管壁的粗糙度改变、流速的改变)会造成流体流态的变化,会出现层流、临界流、紊流等现象。英国科学家雷诺(Reynolds )在1883年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首先证实了流体的流动结构有层流和紊流两种形态。层流的特点是流体的质点在流动过程中互不掺混呈线状运动,运动要素不呈现脉动现象。在紊流中流体的质点互相掺混,其运动轨迹是曲折混乱的,运动要素发生脉动现象。 雷诺等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临界流速与过流断面的特征几何尺寸管径d 、流体的动力粘度μ和密度ρ有关,即()ρμ、、d f u k =。由以上四个量组成一个无量纲数,称为雷诺数e R ,即ν μρ ud ud R e ==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试卷1-1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试卷1-1 (总分:19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 1.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 )公布。 (分数:2.00)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C.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D.国务院√ 解析: 2.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报告的检验检测机构,其建立的质量体系应符合( )的要求。 (分数:2.00) A.《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 B.《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 D.ISO9001质量体系 解析: 3.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实行( )。 (分数:2.00) A.不定期检定 B.每年12月定期检定 C.定期定点检定√ D.单位自检 解析: 4.施工人员对( ),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分数:2.00) A.需要检测的所有材料、试块、试件 B.功能性有要求的材料 C.钢筋、水泥、混凝土试块 D.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 解析: 5.试验检测机构未按规定期限申请换证核查的,其等级证书( )。 (分数:2.00) A.到期失效√ B.被注销 C.被降低等级 D.可延期6个月 解析: 6.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须( ),全面负责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试验检测活动。 (分数:2.00) A.为母体试验室负责人之一 B.持有试验检测员证书 C.持有助理试验检测师证书 D.持有试验检测师证书√ 解析:

7.工地试验室信用评价结果小于等于70分的,其授权负责人( )不能担任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 (分数:2.00) A.2年内√ B.1年内 C.3年内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解析: 8.试验检测机构申请增项,增项数量应不超过本等级资质检测项目数量的( )。 (分数:2.00) A.50%√ B.20% C.30% D.40% 解析: 9.公路水运工地试验室检测参数范围( )。 (分数:2.00) A.根据工程需要设: B.不能超出母体范围√ C.不能超出乙级试验室检测范围 D.能超出丙级试验室检测范围 解析: 10.根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换证复核细则》的有关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按有关规定记入试验检测机构当年信用评价√ B.试验检测机构换证复核可以提前1年提出申请 C.申请换证复核的机构应提交《质量管理手册》等文件 D.现场水平测试必须覆盖所有的试验检测参数 解析: 11.检验检测机构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 )。 (分数:2.00) A.顺畅 B.系统性 C.实用 D.有效性√ 解析: 12.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主管负责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审核应涉及( )。(分数:2.00) A.重要检测活动 B.重要管理运行活动 C.关键要素 D.所有要素√ 解析: 13.样品应进行( ),确保在流转过程中不发生混淆且具有可追溯性。 (分数:2.00) A.唯一性标识√ B.标识 C.清理 D.拍照

雷诺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流体流动时各种流动型态; 2、观察层流状态下管路中流体速度分布状态; 3、测定流动型态与雷诺数Re之间的关系及临界雷诺数值。 二、实验原理概述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流动状态,即层流和湍流。它取决于流体流动时雷诺数Re值的大小。 雷诺数:Re=duρ/μ 式中:d-管子内径,m u-流体流速,m/s ρ-流体密度,kg/m3 μ-流体粘度,kg/(m·s) 实验证明,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当Re≤2000时属层流;Re≤4000时属湍流;当Re在两者之间时,可能为层流,也可能为湍流。 流体于某一温度下在某一管径的圆管内流动时,Re值只与流速有关。本实验中,水在一定管径的水平或垂直管内流动,若改变流速,即可观察到流体的流动型态及其变化情况,并可确定层流与湍流的临界雷诺数值。 三、装置和流程 本实验装置和流程图如右图。 水由高位槽1,流径管2,阀5,流量 计6,然后排入地沟。示踪物(墨水)由墨水 瓶3经阀4、管2至地沟。 其中,1为水槽 2为玻璃管 3为墨水瓶 4、5为阀 6为转子流量计

四、操作步骤 1、打开水管阀门 2、慢慢打开调节阀5,使水徐徐流过玻璃管 3、打开墨水阀 4、微调阀5,使墨水成一条稳定的直线,并记录流量计的读数。 5、逐渐加大水量,观察玻璃管内水流状态,并记录墨水线开始波动以及墨水 与清水全部混合时的流量计读数。 6、再将水量由大变小,重复以上观察,并记录各转折点处的流量计读数。 7、先关闭阀4、5,使玻璃管内的水停止流动。再开墨水阀,让墨水流出1~ 2cm距离再关闭阀4。 8、慢慢打开阀5,使管内流体作层流流动,可观察到此时的速度分布曲线呈 抛物线状态。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表1 雷诺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1.4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物理实验中测量得到的许多数据需要处理后才能表示测量的最终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计算、分析、拟合等,从中获得实验结果和寻找物理量变化规律或经验公式的过程就是数据处理。它是实验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课的基本训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列表法、作图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1.4.1 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将一组实验数据和计算的中间数据依据一定的形式和顺序列成表格。列表法可以简单明确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分析和发现资料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检查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这就是列表法的优点。设计记录表格时要做到:(1)表格设计要合理,以利于记录、检查、运算和分析。 (2)表格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其符号、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均要表示清楚。但不要把单位写在数字后。 (3)表中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数据外,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格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实验室所给的数据或查得的单项数据应列在表格的上部,说明写在表格的下部。 1.4.2 作图法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用图线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作图法既有简明、形象、直观、便于比较研究实验结果等优点,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作图法的基本规则是: (1)根据函数关系选择适当的坐标纸(如直角坐标纸,单对数坐标纸,双对数坐标纸,极坐标纸等)和比例,画出坐标轴,标明物理量符号、单位和刻度值,并写明测试条件。 (2)坐标的原点不一定是变量的零点,可根据测试范围加以选择。,坐标分格最好使最低数字的一个单位可靠数与坐标最小分度相当。纵横坐标比例要恰当,以使图线居中。 (3)描点和连线。根据测量数据,用直尺和笔尖使其函数对应的实验点准确地落在相应的位置。一张图纸上画上几条实验曲线时,每条图线应用不同的标记如“+”、“×”、“·”、“Δ”等符号标出,以免混淆。连线时,要顾及到数据点,使曲线呈光滑曲线(含直线),并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直线)的两侧,且尽量贴近曲线。个别偏离过大的点要重新审核,属过失误差的应剔去。 (4)标明图名,即做好实验图线后,应在图纸下方或空白的明显位置处,写上图的名称、作者和作图日期,有时还要附上简单的说明,如实验条件等,使读者一目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