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医学院成人本科局解练习题1

苏州大学医学院成人本科局解练习题1
苏州大学医学院成人本科局解练习题1

苏州大学医学院成人本科《局部解剖学》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Pterion: (翼点):

2、胸膜顶:

3、肋膈隐窝:

4、腹股沟三角:

5、直肠子宫陷凹:

6、盆膈:

二、填空题

1、面部“危险三角”是__和____之间的三角区。

2、面动脉行程迂曲,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改称______。面动脉的搏动在________________处可以触及,面动脉供区出血时,压迫此点可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3、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与____肋相交,腋中线与____肋相交,肩胛线与____肋相交。

4、上腔静脉由____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汇合而成,沿升主动脉____侧垂直下行,在____注入____。

5、大、小腹膜腔借____相互交通。

6、门静脉高压时,临床出现“海蛇头”征象,是由于腹壁浅静脉与____相吻合所致。

7、人体仰卧时的腹膜腔最低点为________。

8、腹股沟三角是指由_____以及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9、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包绕着胆总管、肝固有动脉、_____、肝神经丛及淋巴结等。

10、腰下三角由_____、_____和_____围成。三角的底为_____,表面仅覆以_____和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面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面肌属于皮肌,起自皮肤或浅筋膜

B.包括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咬肌等

C.主要集中在眼裂、口裂和鼻孔的周围,全部为环状的轮匝肌

D.由面神经支配,面神经受损时,可引起面瘫

E.由三叉神经支配,三叉神经受损时,可引起面瘫

2、颅顶的“危险区”指的是

A.皮肤

B.浅筋膜

C.帽状腱膜

D.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E.颅骨外膜

3、关于枕三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又称颈后三角

B.又称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C.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 1/3上缘围成的三角区D.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上缘围成

E.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和锁骨围成

4、关于胸骨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平对主动脉弓与升、降主动脉的分界处

B.两侧接第1肋

C.平对肺门下缘

D.相当于心包裸区高度

E.平对第2胸椎

5、关于胸廓内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起自锁骨下动脉第2段的下面

B.向下经锁骨下静脉的后方,紧贴胸膜顶前方入胸腔

C.沿胸骨侧缘外侧约2 cm下行

D.至第5肋间隙分为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

E.沿途发出心包膈动脉,与迷走神经伴行,分布于心包和膈

6、关于肺根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由前向后为肺动脉、主支气管、肺上静脉和肺下静脉

B.自上而下左肺根为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和肺下静脉

C.下方有肺韧带

D.右肺根下方有食管下三角

E.右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

7、关于动脉韧带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连于肺动脉干与升主动脉之间

B.由肌纤维束构成

C.来源于动脉圆锥

D.是动脉导管闭锁的遗迹

E.为动脉韧带三角的后界

8、关于上腔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位于上纵隔中部

B.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2胸肋结合处后方汇合而成C.沿升主动脉右侧垂直下行

D.右侧为右迷走神经

E.后方有食管和奇静脉

9、关于奇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是左腰升静脉向上的延续

B.穿膈入胸腔中纵隔

C.在食管与胸主动脉之间上行

D.至第4胸椎高度呈弓形弯曲绕右肺根后上方注入上腔静脉E.收集左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和半奇静脉的血液

10、关于食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胸段全程沿中线下行

B.第6胸椎以下在胸主动脉前方下行

C.至第10胸椎高度穿膈食管裂孔

D.在第5胸椎以上与左心房相邻

E.在第4、5胸椎高度右主支气管跨越向左

11、半月线是指

A.肋弓下缘

B.腹直肌的外侧缘

C.腹直肌腱划

D.腹部和股部的分界线

E.腹直肌鞘后层的下缘

12、腹股沟韧带连于

A.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

B.髂前上棘与耻骨嵴之间

C.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之间

D.髂前下棘与耻骨结节之间

E.髂前下棘与耻骨嵴之间

13、腹股沟管内含的结构是

A.髂腹下神经

B.髂腹股沟神经

C.生殖股神经的股支

D.旋髂深动脉

E.腹壁下动脉

14、腹内斜肌参与形成的结构是

A.腹股沟镰

B.腹股沟韧带

C.腹股沟管浅环

D.腹股沟管深环

E.精索内筋膜

15、关于腹直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被腹内斜肌完全包裹

B.有3~4个腱划紧密附着于腹直肌鞘的前层和后层C.接受第7~12胸神经前支的支配

D.全部由腹壁下动脉营养

E.形成腹股沟管前壁的一部分

16、由腹膜构成的韧带是

A.静脉韧带

B.肝圆韧带

C.子宫圆韧带

D.子宫主韧带

E.肝十二指肠韧带

17、关于大网膜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连于肝门与胃小弯之间

B.连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

C.由两层腹膜折叠而成

D.胃左、右血管行于其间

E.中结肠血管行于其间

18、胃后壁溃疡穿孔后,内容物首先积留于

A.左肝下前间隙

B.左肝下后间隙

C.右肝下间隙

D.膈下腹膜外间隙

E.腹膜后间隙

19、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为

A.胆总管在韧带的游离缘内

B.门静脉在右前方

C.肝固有动脉在右后方

D.肝总动脉在右方

E.胃十二指肠动脉在前方

20、网膜囊

A.又称左肝下间隙

B.又称左肝上后间隙

C.又称左肝上前间隙

D.又称左肝下后间隙

E.又称左肝下前间隙

21、回肠具有的结构是

A.肠脂垂

B.结肠带

C.结肠袋

D.密而高的粘膜环状襞

E.集合淋巴滤泡

22、关于小肠系膜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系膜根起于第3腰椎左侧

B.系膜根到达左骶髂关节前方

C.由双层腹膜组成,内含肠系膜上、下动脉D.与系膜缘处肠壁形成系膜三角

E.以上都不是

23、下列哪种结构斜越输尿管腹段的前面?A.肾动脉

B.睾丸(卵巢)血管

C.十二指肠水平部

D.髂总血管

E.髂外血管

24、肝外胆道不包括

A.肝左、右管

B.肝总管

C.胆囊

D.胰管

E.胆总管

25、关于空、回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二者之间无明显界限

B.均为腹膜内位器官

C.均借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

D.空肠占据结肠下区的左下部

E.空肠约占系膜小肠的近侧2/5

26、关于肛提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形成盆底的一部分

B.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

C.位于盆膈上方

D.为尿生膈的主要成分

E.构成坐骨直肠窝的底

27、输尿管在盆腔内的行程,哪项是正确的?A.左侧跨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后方

B.男性经过输精管前上方至膀胱底

C.女性经过子宫动脉的前上方至膀胱底

D.壁内段开口于膀胱体

E.分为盆段和壁内段

28、关于子宫血液循环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髂内动脉分支供血

B.髂外动脉分支供血

C.子宫静脉注入阴部内静脉

D.子宫静脉注入脐静脉

E.子宫静脉也注入髂外静脉

29、关于坐骨肛门窝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左、右坐骨肛门窝互不相通

B.外侧壁为盆膈和肛门外括约肌

C.内侧壁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

D.仅局限在肛门三角范围内

E.内有肛血管与肛神经

30、关于听诊三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外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

B.内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

C.下界下后锯肌上缘

D.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该三角的范围会扩大

E.三角的底为斜方肌

四、简答题

1、简述股动脉的体表投影、行程、毗邻关系及分支。

2、梨状肌综合征发生机制如何?用解剖学知识解释其症状。

3、根据臂丛各分支的位置分析在腋窝作臂丛麻醉时,不同部位注射都可阻滞那些神经?

4、乳癌根治术中清除腋淋巴结时,需保护好哪些结构?一旦有神经损伤可致哪些肌肉瘫痪?出现那些症状?

5、简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侧凸的关系。

物理化学(下)考试卷A及答案 苏大

物理化学(下)样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98K ,当H 2SO 4溶液浓度从0.01mol ? kg -1增加到0.1mol ? kg -1时,其电导率 κ 和摩尔电导率 Λm 将: ( ) (A )κ 减小,Λm 增加 (B )κ 增加,Λm 增加 (C )κ 减小,Λm 减小 (D )κ 增加,Λm 减小 2、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 (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 (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 (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 3、在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时,通常必须用到: ( ) (A )标准氢电极 (B )甘汞电极 (C )标准电池 (D )活度为1的电解质溶液 4、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电动势E 值的正负可以用来说明: ( ) (A )电池是否可逆 (B )电池反应是否已达平衡 (C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D )电池反应的限度 5、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H 2(g) + 1/2O 2(g) = H 2O(g),在400K 时的m r H ?和m r S ?分别为- 251.6 kJ ? mol -1和- 50 J ? K -1 ? mol -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 (A )1.2V (B )2.4V (C )1.4V (D )2.8V 6、已知? o ( Fe 2+ / Fe ) = - 0.4402V , ? o ( Cd 2+ / Cd ) = - 0.4029V , 将金属铁粉和镉粉丢入含Fe 2+ ( 0.1mol ? kg -1 )和Cd 2+ ( 0.001mol ? kg -1 )的溶液中,铁粉和镉粉是否会溶解:( ) (A )铁粉和镉粉皆会溶解 (B )铁粉和镉粉皆不会溶解 (C )铁粉溶解、镉粉不溶 (D )镉粉溶解、铁粉不溶 7、常用的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Hg 2Cl 2(s) + 2e - = 2Hg(l) + 2Cl -(aq),设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mol ? dm -3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相应地为? 1、? 2、? 3,则298K 时,三者之相对大小是 ( ) (A )? 1 > ? 2 > ? 3 (B )? 1 < ? 2 < ? 3

川北医学院成人本科人体寄生虫学自学习题

人体寄生虫学自学习题 一、填空题 1.寄生虫病的三个流行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旋毛虫成虫的寄生部位在小肠壁。 3.蛲虫雌虫通常在夜间爬到肛门周围(部位)产卵。 4.钩虫成虫在小肠寄生,以血液为食。 5.丝虫的感染期是丝状蚴(感染期幼虫)。 6.犬是细粒棘球绦虫的终宿主。 7.生食淡水鱼、虾有可能感染的常见寄生虫是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8. 牛带绦虫孕节片的子宫分支数目为15-30支。 9. 日本血吸虫的主要致病虫期是虫卵。 10.蛔虫引起的外科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胆道蛔虫症。 11.寄生在组织内的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时期是组织型滋养体(大滋养体)。 12.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的常见病原体是耐格里属阿米巴、棘阿米巴(或耐格里阿米巴)。13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回肠下段,诊断蛲虫病最常用的方法是透明胶纸法。 14可引起自体感染的蠕虫有、和。蛲虫粪类圆线虫猪带绦虫 15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和四个阶段均可导致人体机体损害,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尾蚴童虫成虫虫卵虫卵 16昆虫纲所属虫种的成虫口器有、和三大类。刺吸式舐吸式咀嚼式 17 导致人患疟疾的原虫主要有、、和。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18 刚地弓形虫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来自终宿主排出的以及中间宿主体内的、和。猫科动物卵囊包囊假包囊游离滋养体(主要是速殖子) 19 人体感染囊虫病的方式有、和。自体内感染自体外感染异体感染 20.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线虫有、、和。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钩虫 22. 根据生活史有无中间宿主将线虫分为、和两型。需要中间宿主者不需要中间宿主者 23. 线虫生活史分为、及三个发育阶段。卵幼虫成虫 24.似蚓蛔线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空肠 25. 蠕形住肠线虫成虫前端角皮膨大形成,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为。头翼咽管球 26.毛首鞭形线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盲肠 27.鞭虫病是由于人们摄入含有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的。感染期卵 28.在我国流行的钩虫病的病原体主要有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 29.钩虫的感染阶段为,感染方式主要为。丝状蚴经皮肤 30.钩虫幼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和。肺部损伤钩蚴性皮炎 31.钩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可引起和。贫血异嗜症 32.钩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以附着在肠粘膜上。肠口囊 33.旋毛形线虫的和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但完成生活史必须宿主。成虫幼虫转换 34.人体感染旋毛虫病主要是由于食人含的而引起的。幼虫囊包猪肉或其它动物肉 35.旋毛形线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内,幼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横纹肌 36.旋毛形线虫对人的危害可分为、和三期。侵入期幼虫移行期成囊期 37. 丝虫成虫产,白天滞留在中,夜晚则出现在,这种现象称。微丝蜡肺毛细血管外周血液夜现周期性 38.马来布鲁线虫微丝蚴的特点为:头间隙,体核形状大小不等,排列紧密,常互相重叠,不易

苏大本科《生物化学》习题集

脂类、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生物化学习题集 糖一、名词解 释 1、直链淀粉:是由α―D―葡萄糖通过1,4―糖苷 键连接而成的,没有分支的长链多糖分子。 2、支链淀粉:指组成淀粉的D-葡萄糖除由α-1,4 糖苷键连接成糖链外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成分 支。 3、构型:指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这 种排列的改变会关系到共价键的破坏,但与氢键无 关。例氨基酸的D型与L型,单糖的α—型和β— 型。 4、蛋白聚糖: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相连 的化合物,与糖蛋白相比,蛋白聚糖的糖是一种长 而不分支的多糖链,即糖胺聚糖,其一定部位上与 若干肽链连接,糖含量可超过95%,其总体性质与多 糖更相近。 5、糖蛋白:糖与蛋白质之间,以蛋白质为主,其一 定部位以共价键与若干糖分子链相连所构成的分子 称糖蛋白,其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 二、选择 *1、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ABCD) A 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B 研究生物体的代谢变化及其调节 C 研究生物的信息及其传递 D 研究生物体内的结构 E 研究疾病诊断方法 2、直链淀粉的构象是(A) A螺旋状B带状C环状D折叠状 三、判断 1、D-型葡萄糖一定具有正旋光性,L-型葡萄糖一定 具有负旋光性。(×) 2、所有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都是2:1。(×) #3、人体既能利用D-型葡萄糖,也能利用L-型葡萄 糖。(×) 4、D-型单糖光学活性不一定都是右旋。(√) 5、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四、填空 1、直链淀粉遇碘呈色,支链淀粉遇碘呈 色,糖原与碘作用呈棕红色。(紫蓝紫 红) 2、蛋白聚糖是 指 。 (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3、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组成的均 一多糖。(葡萄糖)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苏大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思考题

1 15-20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 思考题 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1.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作用机制、作为镇静催眠药的优点? 提示:机制:BZ 与(GABA A 受体复合物上的)BZ 受点结合→促进GABA 与GABA A 受体结合→增加Cl -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Cl -内流→突触后膜超极化→增强GABA 的中枢抑制作用。(BZ 受点和GABA A 受体在同一物质上) 催眠作用优点: 1)明显缩短入睡时间,显著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主要延长NREMS 的第2期,缩短慢波睡眠,减少夜惊 和夜游症 2)对REMS 影响小,停药后出现REMS 反跳性延长较巴比妥类轻。依赖性和戒断症状较轻; 3) 安全范围大,无麻醉作用 4)对肝药酶几无诱导作用,不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 5)嗜睡、运动失调等一般副作用较轻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焦虑作用 临床应用: 焦虑症---长效-地西泮、氟西泮 中效-硝西泮 2)镇静催眠作用 小剂量镇静,大剂量催眠 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抗惊厥--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及药物中毒性惊厥, 抗癫痫--地西泮,iv--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降低肌张力,缓解去大脑僵直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各类癫痫类型的首选药物是什么?(选择题) 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地西泮 小发作:乙琥胺、丙戊酸钠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首选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局限性发作 --苯妥英钠 2.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提示: 机制:阻止异常放电向正常脑组织扩散 药理作用:①抑制PTP 形成; ②膜稳定作用,抑制Na+、Ca2+的内流,遏制动作电位产生; 抑制钙调素激酶活性,影响突触传递功能 临床应用: 1) 抗癫痫: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首选药 失神小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起效慢,先用苯巴比妥等控制病情 2) 治疗外周神经痛: 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坐骨神经痛 3) 抗心律失常: 强心甙过量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局部反应: 局部刺激: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饭后服用。静注易引起静脉炎 齿龈增生;加速维生素D 代谢,导致低钙血症、骨软化症和佝偻症; 神经系统反应:药量过大出现眼球震颤、复视、眩晕 血液系统反应: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少数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致再障。 过敏反应:皮疹、粒细胞减少等 其他作用:男性乳房增大、女性多毛、淋巴结肿大,致畸--孕妇慎用 失眠:神经元过度兴奋 癫痫:是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兴奋性过高,阵发性异常高频放电, 并向周围扩散而引起的大脑功能短暂失调综合征

川北医学院成教专科微免作业题

川北医学院成教专科微免作业题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衣原体 E、螺旋体 2.下面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芽胞 D、核质 E、细胞质 3.细菌细胞壁都有的成分是( ) A、蛋白质 B、磷脂 C、磷壁酸 D、肽聚糖 E、脂多糖 4.青霉素类抗生素杀菌的机制是( ) A.破坏磷壁酸 B.损伤细胞膜 C、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裂解肽聚糖β-1、4糖苷键 E.抑制细胞壁五肽桥与四肽侧链末端的D-丙氨酸的连接。 5.关于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 ) A 、芽胞 B、荚膜 C、鞭毛 D、质粒 E、菌毛 6.细菌抵抗力最强的结构是( ) A.芽胞 B.外膜 C、鞭毛 D、核糖体 E.细胞壁 7.下面哪项不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 A、充足的营养 B、合适的酸碱度 C、合适的温度 D.必需的气体 E、充足的光线 8.大多数致病菌是( ) A.专性厌氧菌 B、专性须氧菌 C、微需氧菌 D、兼性厌氧菌 E、以上都不是 9.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热原质 D 侵袭性酶 E、细菌素 10.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 ) A、大肠杆菌 B、链球菌 C.脑膜炎球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变形杆菌 11.病毒的结构组成为( ) A 核衣壳 B、核衣壳+包膜刺突 C、或A或B D、衣壳+包膜 E、核酸十包膜 12.病毒吸附易感细胞的决定因素是( ) A、病毒包膜 B、衣壳蛋白 C、核酸 D、壳粒及其排列方式 E、病毒表面的配体位点和敏感细胞表面的持异受体, 13.病毒繁殖方式为( ) A、二分裂 B、出芽 C、独特发育周期 D、自我复制 E、有丝分裂14.关于病毒复制周期包括的步骤,正确的描述是( ) A、吸附、穿人、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C、.吸附、接合、穿人、生物合成、装配及释放 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装配释放 E、结合、复制、装配释放 15.对病毒体特性的错误叙述是( )

川北医学院成教临床本科《诊断学》自学习题

川北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自学作业答案 《诊断学》 第一部分:专科部分 一、填空题 1.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有 _______ 感染 _ 、 __ 肿瘤 ______ 和 ___ _ 反应性增生____ 。 2. 骨膜增生呈花边型多见于 _______ 慢性感染 _ 疾病。 3. 视诊发现患者甲状腺肿大,触诊发现甲状腺位于胸锁乳突肌以内,则该甲状腺属于 _____ II __ 度肿大。 4. 在 X 线下,使骨质密度减低的基本病变有 ____ _ 骨质疏松 ___ 、 ____ 骨质破坏 ____ 和 __ 骨质软化 ______ 。 5. 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其附近听到连续的机器样杂音,见于 ___ 动脉导管未闭_____ 疾病。 6. Q-T 间期代表 ____ 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 ____ 所需时间的总和。 7. 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 _____ _ 肝掌 __ ,发生机制与 ___ 雌激素灭活减少 _____ 。 8. 扁桃体肿大分为Ⅲ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 ____ I ____ 度。 9. 确定颈部肿块为甲状腺肿大最主要的特征是 ___ 随吞咽动作向上移动 _____ 。 10. 压迫性肺不张时,语音震颤 ____ 减弱或消失 ____ 。 11. 间停呼吸的特点是 ___ 周期性呼吸暂停 _____ 。 12. 心浊音界外形呈梨形常见于 ___ 二尖瓣狭窄 _____ 。 13. 二尖瓣狭窄时可在 ____ _ 心尖 ___ 部位触到 ____ _ 舒张 ___ 期震颤。 14. 胸骨左缘第 3 、 4 肋间听到叹气样舒张期杂音,杂音沿胸骨下缘至心尖传导,考虑为 _____ 主动脉关闭不全 ___ 。 15. P-R 间期代表 __ 心房除极到心室除极 ______ 时间。 16. 一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也明显减低,考虑最大可能为 __ 再生障碍性 ______ 贫血。 17. 引起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显著降低的疾病是 ____ 结核性脑膜炎 ____ 。

苏州大学2017年637药学综合回忆版

2017年苏州大学药综637真题回忆版 2016年12月26日xubelief 生物化学 一、单选题40道 大部分是近几年的选择题,下列是可以想起来的几个新题也不难。 2.下列是环状结构的是() A.叶酸 B.泛酸 C. ? D. ? 全部放射性DNA在无放射环境中复制两代后,产物是怎样的()A.半数有放射性 B.所有都有放射性 C.半数有放射性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 D.? 与片段TAGAp互补的片段是() A. AGATp B. ATCTp C. TCTAp D. UAUAp 参与蛋白质生成的是() A.GTP B.CTP C.UTP D.ATP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 1.脂肪酸β氧化 2.等电点 3.衰减子 4.茚三酮反应 5.沉降系数 6.发夹结构 7.减色效应 8.亲和层析

9. 10. 三、填空20分。其他想不起来。。。 脂肪酸合成开始引入C2的是,延长时加入的C2是。糖原合成提供活性葡萄糖的是。(UDPG) 蛋白质合成终止信号是UAA 、UGA、UAG。(三个终止密码子) 四、问答题50分 1.关于氨基酸序列的三小问 β转角中常常出现什么氨基酸?(脯氨酸) 哪里能形成二硫键?(半胱氨酸) 球状蛋白分子中哪些氨基酸位于分子外部,哪些氨基酸位于分子内部? Asp Ile thr Gln Lys val Trp Phe 等想不起来了。 2.DNA复制和转录的区别和联系 3.有关酶的米氏方程的计算题 4.重组DNA生化除杂。 重组DNA的筛选和鉴定(筛):对含有重组体的宿主细胞进行筛选并作鉴定。 ⑴根据重组体的表型进行筛选:对于带有抗药基因的质粒重组体,可采用插入灭活法进行筛选。 ⑵根据标志互补进行筛选:当宿主细胞存在某种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缺陷时,可采用此方法筛选重组体。即在载体DNA分子中插入相应

川北医学院成教学院医学专科层次

川北医学院成教学院医学专科层次 学生《外科学》自学作业题 第一章无菌术 一、名词解释 1.无菌术 2.灭菌法 二、填空题 1.需要灭菌的各种包裹不应过大、过紧,一般应小于________。 2.煮沸灭菌法适用于一般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等物品的灭菌。在水中煮沸至___ _℃后,持续____分钟,一般细菌可杀灭,但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煮沸______分钟才能被杀灭。 3.0.1%新洁尔灭溶液泡手最多使用____次就不能继续使用。 三、问答题 1.药物浸泡消毒法适用于哪些器械?其注意事项是什么? 第二部分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一、名词解释 1.高渗性脱水 2.酸碱平衡 二、填空题 1.轻度缺钠后,病人觉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中Na+____,血清 Na+在____以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____g。 2.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____,主要阴离子是____,____,和__ __。 3.机体主要通过____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 三、问答题 1.补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部分输血 一、名词解释 2、1.自体输血 二、填空题 1.输血的途径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2.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并发症是____、____、和____。 3.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原因是____和____。 三、问答题 1.自体输血的禁忌证有哪些? 第四部分外科休克 一、名词解释 1.中心静脉压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二、填空题 1.休克监测中,尿量能反映肾的灌注的情况,如尿量<25ml/小时,比重 1.030,表示

________。 2.休克治疗过程中,动脉压较低,中心静脉压也低,提示______;如动脉压较低, 而中心静脉压偏高,提示______。 三、问答题 1.简述皮质类固醇在休克治疗中的作用和用法。 第五部分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一、名词解释 1.少尿和无尿 二、填空题 1.肾实质性急性损害的主要形式是急性肾小管坏死,______和______是其 主要病变。 2.MODS的临床过程可有两种类型:_______和______。 3.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当24小时尿增加至________以上,即进入多尿期。 三、问答题 1.简述急性肾衰多尿期补液原则。 第六部分麻醉 一、名词解释 1.全身麻醉 2.基础麻醉 3.局部麻醉 4.硬膜外阻滞 5.表面麻醉 6.分离麻醉 二、填空题 1.常用的麻醉前用药有____、____、____、____。 2.正常脊椎有___个生理弯曲,即__________。 3.脊髓下端成人一般终止于___椎体下缘或___上缘,新生儿在___下缘,以后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移。故成人腰椎穿刺应在___以下的腰椎间隙,而儿童则在____以下间隙。 4.吸入麻醉药的麻醉强度与_______有关。 三、问答题 1.腰麻后发生头痛的原因是什么? 2.腰麻血压下降的原因和处理。 第七部分颅内压增高 一、名词解释 1.柯兴反应 2.颅内压增高 3.慢性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4.脑疝 二、填空题 1.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称为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包括:____、____和___ _。

苏州大学 物理化学下期中试卷(2011-2012第一学期)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二)试卷(A卷)共5 页 考试形式闭卷2011年11 月院系材化部年级__专业 学号__姓名__成绩__ 一、选择题( 共10 题20分) 1. 2 分(4932) 用铜电极电解0.1mol·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 (A) 2Cl- ─→Cl2+ 2e- (B) Cu ─→Cu2++ 2e- (C) Cu ─→Cu++ e- (D) 2OH-─→H2O + 1 2 O2+ 2e- 2. 2 分(5165) 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情况下放电, 则其与环境的热交换为( ) (A) ?r H (B) T?r S (C) 一定为零 (D) 与?r H与T?r S均无关 3. 2 分(4947)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φ? (Fe2+/ Fe) = -0.440 V ,φ? (Ca2+/ Ca) = -2.866 V φ? (Zn2+/ Zn) = -0.7628 V ,φ? (Cu2+/ Cu) = 0.337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 (A) Cu →Fe →Zn →Ca (B) Ca →Zn →Fe →Cu (C) Ca →Fe →Zn →Cu (D) Ca →Cu →Zn →Fe 4. 2 分(4428)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 (1) H2(g) + 1 2 O2(g) ─→H2O(l) (2) 2H2(g) + O2(g) ─→2H2O(l) 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 (A) E1=E2K1=K2 (B) E1≠E2K1=K2 (C) E1=E2K1≠K2 (D) E1≠E2K1≠K2 5. CaCl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A)Λm(CaCl2)= λm ( Ca2+ ) + λm ( Cl- )

核药学复习整理苏大药学专业.docx

一、名词解释 1、核药物:是指用于人体内进行医学诊断或治疗的菜种特定核素及其标记的化合物或生物 制剂。 2、核药学:是专门研究核药物的制备、应用及其理论的一门学科。 3、放射性核素:不稳定的原了核,会自发地转变为别的原了核,或白发地发生核能态变化, 同时伴随有射线的发射,这类原子核称为放射性原子核,相应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4、俄歇电子:电子跃迁多余的能量不以特征X射线形式禅出,而是传递给另一壳层电子, 一部分用以克服该电子的结合能使之成为自山电子,其余部分则成为该电子的动能。这样释 放出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5、半衰期T1/2或Tp:该种放射性原了核的数目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数目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6、生物半衰期Tb:指纶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经各种生物代谢途径从体内排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7、有效半衰期Te:指牛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索经放射性衰变和牛物代谢转化的共同作川,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8、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原了核的衰变数(即衰变率)称为放射性活度,简称活度,用 A表示。 9、放射性比活度:是指单位质量的放射性物质所具有的放射性活度,单位是Bq/g或 kBq/mmol等。简称为比活度。 10、放射性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所含的放射性活度,单位为Bq/mL等,或Bq/mg o 11、放射性纯度:是指含冇某种特定的放射性核的物质中,该核索的放射性活度与物质中总放射性活度的比值。 12、放射化学纯度:是指在一种放射性核素产甜中,以某利時定化学形态存在的这种放射性核素的百分含量。 13、凝胶渗透柱色谱法(GPC):它是利用交联、聚合而形成的表面活性惰性的多孔物质凝胶,经泡胀后具有一定孔径的三维网状结构,其网孔可使一淀人小的分子渗透入内,较大的分子不能进入网孔,不受阻滞地通过色谱柱,从而达到分离不同大小分子的冃的。 14、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是一种能从较长半衰期的放射性母体核素中分离出由它衰变而产生的较短半衰期放射性子休核素的装置。 15、母?子体长期平衡:当母体的半衰期比了体的半衰期长得多时,即入2>>入1时,母■了体之间的放射平衡即为长期平衡。 16、暂时平衡:在暂时平衡屮,母体半衰期虽较子体半衰期长,但又不算太长,即入2>入1 17、标记化合物:是指化合物中某一个或多个原子或其化学基团,被英易辨认的同位素、其他易辨认的核素或其他所取代而得到的产物。这种取代过程就称为标记。 18、无载体放射性核素:在某一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屮,除了由它自身纟fl成的化合物外,并不存在其他稳定核素,则称这种产品为无载体核素。 19、药物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其吸收速度取决于给药剂量和途径、药物的溶解度及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20、药物的主动转运:某些药物经细胞膜转运以一种特殊转运方式通过细胞,膜上的酶(或载体蛋白)能吸收或分泌细胞需要的物质,参与主动转运过程。 21、核素介入治疗:利用穿刺或插竹等介入手段,经过血管、体腔、囊腔、组织间质和淋巴结收集区,用载体(如微球、胶体等),将放射性药物引入或浓集于病灶内,直接对病变组织、

川北医学院成教本科-生理自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 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3.反射:反射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活动。 4.钠泵:Na+泵的本质是一种Na+-K+依赖式ATP酶,当细胞外K+浓度或细胞内Na+浓度 上升时激活,分解ATP获得能量,逆浓度差将Na+泵出膜外,将K+泵入膜内。 5.兴奋:指神经和肌肉可分别产生神经冲动、肌肉冲动.生理学把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冲动的反 应称为兴奋。 6.兴奋性:这种组织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叫兴奋性。 7.阈值:生理学上将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8.血细胞比容:是指一定量的抗凝血积压后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 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 9.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血红细胞在1小时内沉降的速率。 10.血型: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 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 11.心动周期:心脏舒张时内压降低,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心,心脏收缩时内压升高,将血液泵到 动脉。 12.每搏输出量: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13.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14.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 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 15.呼吸运动:是指人和高等动物的机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主要为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整 个过程。 16.用力呼气量:在一定的时间内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快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17.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人或呼出肺泡的气体总量,它是与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18.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苏大历年各专业分数线

历年各专业分数线 历年各专业分数线 苏州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单位代码单位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复试分数线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337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10102 中国哲学330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10103 外国哲学327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10105 伦理学303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30201 政治学理论339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30207 国际关系333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1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375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40102 课程和教学论363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331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120100 管理科学和工程423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120401 行政管理367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120402 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371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361 001 政治和公共管理学院125200 公共管理硕士165 002 东吴商学院020101 政治经济学371 002 东吴商学院020105 世界经济352 002 东吴商学院020202 区域经济学366 002 东吴商学院020203 财政学374 002 东吴商学院020204 金融学381 002 东吴商学院020205 产业经济学355 002 东吴商学院020206 国际贸易学351 002 东吴商学院025100 金融硕士350 002 东吴商学院025300 税务硕士381 002 东吴商学院025400 国际商务硕士405 002 东吴商学院120201 会计学376 002 东吴商学院120202 企业管理377 002 东吴商学院125100 工商管理硕士165 002 东吴商学院125300 会计硕士350 002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025100 金融硕士353 003 王健法学院030101 法学理论334 003 王健法学院030102 法律史334 003 王健法学院030103 宪法学和行政法学325 003 王健法学院030104 刑法学345 003 王健法学院030105 民商法学339 003 王健法学院030106 诉讼法学339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2011年真题

电解质溶液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参考答案: B (A) 0.1M KCl水溶液;(B)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2. 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以表示成: ( ) 参考答案: C (A) m·s-1(B) m·s-1·V-1 (C) m2·s-1·V-1(D) s-1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 摩尔电导Λm变化为:参考答案: B (A) κ增大,Λm增大;(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D) κ减少,Λm减少。 4.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 ( )参考答案: B (A) 发生电子传导(B) 发生质子传导 (C) 离子荷质比大(D)离子水化半径小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 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 最大的是:参考答案: A (A) C uSO4 ;(B) H2SO4 ;(C) NaCl ;(D) HCl 。 6.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 (ti) 与离子淌度 (Ui) 成正比。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 25℃时,0.1 mol·dm-3NaOH 中 Na+的迁移数 t1 与 0.1mol·dm-3NaCl 溶液中 Na+的迁移数 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参考答案: C (A) 相等(B) t1> t2

(C) t1< t2 (D) 大小无法比较 7.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和0.10mol·dm-3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 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参考答案: A (A) 1∶1 ; (B) 2∶1 ; (C) 5∶1 ; (D) 10∶1 。 8.在 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 Ag 电极电解 AgNO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3的浓度增加了 x mol,而串联在电路中的 Ag 库仑计上有 y mol 的 Ag 析出, 则Ag+离子迁移数为: ( ) 参考答案: D (A) x/y (B) y/x (C) (x-y)/x (D) (y-x)/y 9.298 K时,无限稀释的 NH4Cl 水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 t+= 0.491。已知Λm(NH4Cl) = 0.0150 S·m2·mol-1,则:( ) 参考答案: D (A) λm(Cl-) = 0.00764 S·m2·mol-1 (B) λm(NH4+ ) = 0.00764 S·m2·mol-1 (C) 淌度 U(Cl-) = 737 m2·s-1·V-1 (D) 淌度 U(Cl-) = 7.92×10-8 m2·s-1·V-1 10.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参考答案: B (A) H Cl与CuSO4;(B) HCl与CdCl2; (C) C uCl2与CuSO4;(D) H2SO4与CdCl2。 11.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 0.01 mol/kg和 0.1 mol/kg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 1000 W 和 500 W,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 参考答案: B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 12. CaCl2 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 参考答案: C (A) Λ∞(CaCl2) = λm(Ca2+) + λm(Cl-) (B)Λ∞(CaCl2) = 1/2 λm(Ca2+) + λm(Cl-)

物理化学下考试卷A及答案苏大

物理化学(下)样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98K ,当H 2SO 4溶液浓度从0.01mol kg -1增加到0.1mol kg -1时,其电导率 和摩尔电导率 m 将: ( ) (A ) 减小,m 增加 (B ) 增加,m 增加 (C ) 减小,m 减小 (D ) 增加,m 减小 2、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 (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 (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 (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 3、在用对消法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时,通常必须用到: ( ) (A )标准氢电极 (B )甘汞电极 (C )标准电池 (D )活度为1的电解质溶液 4、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电动势E 值的正负可以用来说明: ( ) (A )电池是否可逆 (B )电池反应是否已达平衡 (C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D )电池反应的限度 5、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H 2(g) + 1/2O 2(g) = H 2O(g),在400K 时的m r H ?和m r S ?分别为- 251.6 kJ mol -1和- 50 J K -1 mol -1,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 (A )1.2V (B )2.4V (C )1.4V (D )2.8V 6、已知 o ( Fe 2+ / Fe ) = - 0.4402V , o ( Cd 2+ / Cd ) = - 0.4029V , 将金属铁粉和镉粉丢入含Fe 2+ ( 0.1mol kg -1 )和Cd 2+ ( 0.001mol kg -1 )的溶液中,铁粉和镉粉是否会溶解:( ) (A )铁粉和镉粉皆会溶解 (B )铁粉和镉粉皆不会溶解 (C )铁粉溶解、镉粉不溶 (D )镉粉溶解、铁粉不溶 7、常用的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Hg 2Cl 2(s) + 2e - = 2Hg(l) + 2Cl -(aq),设饱和甘汞电极、摩尔甘汞电极和0.1mol dm -3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相应地为 1、 2、 3,则298K 时,三者之相对大小是 ( ) (A ) 1 > 2 > 3 (B ) 1 < 2 < 3 (C ) 2 > 1 > 3 (D ) 3 > 1 = 2 8、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0.059V ,当盐桥拿走,使两溶液接触,这时测得电动势为0.048V ,则液接电势值为: ( )

苏州大学 物理化学 样卷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样卷(A) 共页 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 2. 在 S,H,CV,G,F 几个热力学函数中,其数值与最低能级能量数值的选取无关的是:( C ) (A) S,H,CV,G,F (B) CV (C) CV,S (D) F,G,H 3.理想气体的 atto 循环由下面四个可逆步骤构成: (A) 气体绝热可逆压缩 (B) 恒容升温,气体从环境吸热 (C) 气体经绝热膨胀作功 (D) 恒容降温回到原态 该循环过程的T-S图为:( D ) 4. 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因为ΔHp = Qp,所以:( D ) (A) 恒压过程中,焓不再是状态函数(B) 恒压过程中,体系与环境无功的交换 (C)恒压过程中,焓变不能量度体系对外所做的功(D)恒压过程中,ΔU不一定为0

5. 理想气体反应 N2O5(g) = N2O4(g) + (1/2) O2(g) 的ΔrH 为 41.84 kJ?mol-1, ΔCp= 0,试问增加 N2O4平衡产率的条件是:( B ) (A) 降低温度 (B) 提高温度 (C) 提高压力 (D) 等温等容加入惰性气体 6. 在非等压过程中加热某体系, 使其温度从T1升至T2, 吸热Q, 则此过程的焓增量 ΔH 为:( C ) (A) ΔH=Q (B) ΔH=0 (C) ΔH=ΔU+Δ(pV) (D) ΔH等于别的值 7. Ag2O分解可用下面两个计量方程之一表示,其相应的平衡常数也一并列出: 设气相为理想气体,且已知反应是吸热的,试判断下列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A (A)(B) (C)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O2气的平衡压力与计量方程的写法无关 8. 在一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通一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 度均略有升高,今以水和电阻丝为体系,其余为环境,则有:( B) (A) Q < 0 , W = 0 , ΔU < 0 (B) Q = 0 , W < 0 , ΔU > 0 (C) Q > 0 , W = 0 , ΔU > 0 (D) Q < 0 , W = 0 , ΔU > 0 9. 气相反应A+B=2L+M ,在25℃下和恒定容器内进行,最初A和B各为101.325 kPa, 而没有L和M,平衡时A和B均为×101.325 kPa,则该反应的K c/ mol·cm-3 为: ( A ) (A) 4.31×10-3 (B) 8 (C) 10.67 (D) 16 10. 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C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 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273.15 K,p?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二、填空题 ( 共10题 20分 ) 11. 卡诺热机的效率只与有关,而与无关。 12. 已知反应C(s)+O2(g)=CO2(g) 的平衡常数为 K1;CO(g)+O2(g)=CO2(g) 的平衡常 数为 K2; 2C(s)+O2(g)=2CO(g) 的平衡常数为 K3;则K3与K1,,K2的关系为 _______。 13. 某理想气体,等温(25℃)可逆地从1.5 dm3膨胀到10 dm3时,吸热9414.5 J,则此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摩尔。 14. 在只做体积功的封闭体系中,过程 的的符号。15. 温度从 298 K 升高到 308 K,反应的平衡常数加倍, 该反应的ΔrH (设其与温度无关)=______________ kJ?mol-1。 16. 对非缔合液体物质,在正常沸点时的蒸发熵约为J·K-1·mol-1。

川北医学院成教本科病理学自学习题答案

川北医学院本科病理学自学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可逆转的适应现象 2、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称为炎症。 3、小肝癌:小肝癌一般指肝细胞癌中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厘米的肝癌。 4、结核球:一般为单个、直径2cm以上的由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结核病变或阻塞性空洞被干酪物质充填而形成的球形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多位于肺的上叶。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 6、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7、砂粒体:甲状腺乳头状癌光镜下,乳头分枝多,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间质内常见呈同心圆状的钙化小体。 8、宫颈腺囊肿:又叫宫颈纳氏囊肿,宫颈纳氏囊肿同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一样,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 9、干性坏疽:坏疽的一种,常见为肢端组织缺血坏死,干枯变黑并向躯干发展,直到血液循环足以防止坏死的地方停止。 10、子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病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临床表征。它是因为慢性炎症刺激使子宫颈管粘膜组织局部增生,而由于子宫自身有排异的倾向,致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的息肉样改变,也叫宫颈内膜息肉。 11、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一个地区存在碘缺乏特定的环境致甲状腺肿。 12、风湿细胞:风湿性病变增生期或肉芽肿期,在心脏或其他组织间质中,巨噬细胞增生,聚积,吞噬纤维样坏死物,转变为阿少夫细胞。 13、树胶肿:又称梅毒瘤,是梅毒的特征性病变,其形成可能与迟发型超敏反应有关。病灶呈灰白色,大小不一,小者仅见于镜下,大者达数厘米。因其质韧而有弹性,似树胶状,故称树胶肿。 14: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15、血栓形成: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16、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 17、嗜酸性脓肿:急性虫卵结节肉眼观为灰黄色粟粒至黄豆大小结节。镜下见结节中央有一至数个成熟虫卵,虫卵表面附有放射状嗜酸性均质棒状物,实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结节周围是一片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此即嗜酸性脓肿。 18、硅肺结节:是由于长期暴露于游离矽尘,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肺部广泛的多个结节聚集成大结节,很多大结节融合成大的玻璃样团块。 19、干酪样坏死:在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称干酪样坏死。 20、肺褐色硬化: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21、败血症:系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22、种植性转移:指体腔内器官的肿瘤,当肿瘤蔓延至器官表面时,肿瘤细胞即可脱落下来,随体腔内的液体像播种一样种植于其他体腔器官的表面,形成转移瘤。 23心瓣膜病:一般就是指心瓣的开合有问题引起的心瓣狭窄或者心瓣关闭不全疾病。 24: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 25、碎片状坏死:坏死的肝细胞呈带片状或灶状联结状,常见于肝小叶周边肝细胞界板,该处肝细胞坏死、崩解,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称为碎片状坏死。常见于慢性肝炎。

药理学名词解释

苏州大学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2.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 3.药动学:机体对药物的影响或在机体的影响下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 4.药物:是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物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适应证、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5.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用,易于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6.双盲法:是指采用病人及医护人员均不能分辨治疗新品或对照药品的观察方法,然后进行治疗结果统计分析,客观地判断疗效。 1、对因治疗:应用药物的目的消除致病原因,彻底治愈疾病。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2、对症治疗:应用药物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或消除疾病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3、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4、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及特殊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6、停药反应: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使原有疾病加剧的反应,又称反跳反应。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后次日血压可剧烈回升。 7、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8、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其达到一定的作用强度时所需的剂量。 9、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亦称阈剂量。 10、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的作用。对其它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发生作用。 11、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其值越大越安全。。 12、受体激动剂:能激活受体,对相应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 13、受体拮抗剂: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它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的结合,如阿托品。 14、量效关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同一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效应也相应增加或减少。 15、受体: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质内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蛋白质,是识别和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16、配体:是与受体相结合的内源性的神经递质、激素或自体活性物质,也可以是外源性药物。 17、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称为肝药酶。 1.首过效应:口服某些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或首过消除或第一关卡效应。 2.肝肠循环: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结合型药物在小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的过程。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