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绪论

一、什么是文化?

1、中外对“文化”的解释: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的解释在二百种以上。中国人的“文化”含义:文化的语源是近代学人对拉丁文Cultura的意译,而借用的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即“文化”等语义,加以熔铸再创而成。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彖传》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周易正义》孔颖达

可见,“文”、“化”的意思是指以“人文”来“教化”天下。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刘向

文化的意义仍是以体现伦理道德政治秩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乃主谓结构,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范畴,大约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相对称,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形成对照。

西方人的“文化”含义:在西方,Cultura,原形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多种意义,包含着通过人为努力摆脱自然状态的意味。

16、17世纪,在欧洲,该词的含义逐渐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引向精神生产活动,由耕种引申为对树木禾苗的培养,并进而被指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由此,文化这种广泛的使用,导致其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各学科学派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主观感知与理解的“文化”,按照各自确定的标准给文化做出界说,因此,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文化的定义有200多个,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定义获得公认。正像西方学者罗威勒认为的那样,要给文化下个定义如同把空气住在手中一样困难,他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无处不在。

2、“文化”与“文明”概念的区别:

首先,有必要对“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加以区分。

我们采纳德国学者埃里亚斯的观点,他在《文明的进程》中认为:“文化”令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时刻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与特色;“文明”则是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表现着人类普遍的行动和成就。

“文化”是不必特意传授,经由耳濡目染就可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文明”则需要学习才能获得,因而总是和“有教养”、“有知识”之类词语相连。民族“文化”已于固守不变,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抗拒,而“文明”往往总是在运动中前进,表现出殖民和扩张的倾向。也就是说,“文化”与传统相关,表现着过去对现在如影随形的影响,“文明”则与未来有关,标示着将来普遍的趋势和方向。

其次,我们的观点是:文化是对具有一定社会共同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和行为方式起引导或制约作用的、有各种集体意识所形成的社会精神力量。它有四层含义: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属于意识和精神的范畴,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文化具有社会性,它不同于人类本能(生理或心理)的精神力量,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依靠后天的教育、学习而获得;文化是集体意识的产物,而非个人意识;文化对具有一定社会共同性的思想意义、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起引导或制约作用。其三,作为观念形态的狭义文化自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加以实现,已成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广义文化现实;同时,各种文化载体的研究成果,也会有助于界定观念形态的文化。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类:实物制作表现;规章制度表现;礼仪习俗表现;语言符号表现。

二、中外对文化史的认识:

1、所谓文化史就是探讨文化发展的历史。它属于广义的历史学范畴,但是在很长时期东西方史学著作中,没有给与文化应有的地位。

2、西方对文化史的认识:在西方,直至文艺复兴,文化及文化人才开始跻身于史著,至18世纪启蒙运动,文化时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历史学科,获得应有的地位。富国哲学家伏尔泰(1694-1778)理由不可磨灭的功绩,被西方学术界称之为“文化史之父”。他把历史看成是理性与迷信的斗争过程,他反对只记载帝王将相活动的编年史著,力主将人类社会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史学研究的范畴。《风俗论》《路易十四时代》。在他之后的两个世纪,西方涌现出大批文化史著作,进一步突破了传统史学限于上层政治的狭小格局,把研究视野扩展到物质生产、经济关系、社会制度、人民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及各种文化现象。在这种把社会、民族及其文化视作历史主体的思想支配下,19世纪下半叶至今,文化通史、国别文化史、各类文化专事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3、中国对文化史的认识: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不乏文化现象的记载,但主要部分仍旧是帝王将相的历史,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史研究是“五四运动”前后,伴随着中西文化论战而展开的。一批西方人所著的文化史著被翻译成中文。桑戴克著、冯雄译的《世界文化史》,高桑驹吉原著、李继煌译《中国文化史》;中国学者开始撰写文化史,梁启超拟就的《中国文化史目录》。其中的“社会组织篇”,作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教材。五四运动后,许多学者试图将叙事中心从帝王将相政治军事史,转移到民族史、学术思想史、语言文字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科技史等方面,柳诒徵、陈登原、陈安仁各自以《中国文化史》命名的巨著问世。

新中国成立后,唯物史观成为历史学界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史研究被作为唯心史观加以批判,趋于沉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西文化问题再度被作为论题,而伴随以儒教文化为背景的亚洲经济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学界审视的对象,并形成新的研究热潮。近年,更有所谓的“国学热”兴起,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老庄佛禅,借助各类媒体的推波助澜,走下学坛步入社会,成为现代人的心灵鸡汤,而文化的图像更加朦胧暧昧。

4、目前学术界存在的问题:

文化、文明不加辨析;制度与文化混为一谈;偏重上层文化,忽视底层文化;把原本流动简便的文化传统,描述成恒久不变的传统文化。于此本书的观点是:依照历史演进的顺序,叙述不同时期主流文化思潮、文化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三、历史分期:

本书沿用传统的上古、中古、近古三分方式,描述中国古代文化史。

上古涵盖秦汉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发生和奠基时期。早期中华文明呈多元发展趋势,而后历经漫长的兼并融合过程,逐步完成了从部族群落到国家的国度。三代是文化史上关键性的时期,影响中国历史的许多文物制度的基础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该时期的文化呈现出以神本到以人本的态势。夏商时期,神巫明显处于文化的中心地位,周文化则相对偏重于世事。周公制礼作乐,其模式化、规范化的政治制度、礼仪制度、宗法家族制度主要是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因而也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范本。春秋战国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士人获得了独立的身份,在诸侯分治,相对自由竞争的环境下,四方游走,宣扬自己的学说,博取诸侯的青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奠定了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基础地位。在文化多元发生、诸子百家争鸣的同时,文化整合也在孕育,天下一同的心理驱使,不仅是对秩序的渴望,也是强烈的文化认同。秦的统一,在文化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的基础铸造工程正式完成,中国文化进入了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新时期。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八百年间为中古。中古时代,中国社会有两个主要的文化现象,其一是由于门阀制度的长期存在,士族文化得到深入地发展。其二是由于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明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融合,表现出开放的文化性格。前者使作为文化精英的“士”阶层,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激发了他们在文化上的创造力。后者则为文化的进步提供广袤的土壤。这就促使中国文化在精深与宽广两方面都获得长足的发展,而精深与宽广的融合,造就了文化的高峰,无论哲学、宗教、艺术在这一时期都焕发出异彩。

近古指宋元明清时代,这既是历史学、语言学上的分期,同时也是历史学、哲学上的分期,因为在这些领域,各个朝代都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和明显的承继关系。在中国文化史上这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近古时代,基于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呈现出繁荣景象。而在专制政治强化的前提下,文化政策也表现出新的特点。学校和科举已经完全结合,教育制度与官僚制度直接联系起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盛世修典以宣扬文治、粉饰太平、拉拢知识分子;利用文字狱来禁锢思想、钳制舆论、迫害士人。近古社会又是市民社会,这不仅表现在市民社群的形成和市井文化的定型上,更反映在文学适应市井文化要求,从宋词到元曲再到明清小说的脱雅入俗,宗教迎合市民精神需求的民间化、世俗化倾向。在社会文化世俗化的同时,近古时代又不断地出现恢复、重建传统的号召。社会形态方面,倡导重建西周春秋的典型宗法制度;在学术领域,宋明理学以恢宏孔孟以来儒家道统为己任,乾嘉考据学以复兴汉代古文经学为旗帜。虽然不是真正意义的回归与重建,但放映了经过中古开放融合时代的文化繁荣之后,人们对于传统的一种追思和再认识。

近古时代,与内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少数民族的汉化,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更是展现出文化转型期丰富多彩的特点。

上古时期——构筑中华文化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肇基

一、中华文明发生的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在地理环境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学界曾有“地理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地理条件规定着民族性与社会制度,制约着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方向。

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黄色陆地文明和蓝色海洋文明概括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区别,并得出中华文明落后的结论。

2、我们的认识:我们认为,地理环境对历史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在中国,由于四面有明显的天然屏障,而且这些屏障在史前甚至上古时期都是难以逾越的,因此它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区缺乏联系,中华文明只能在本地起源,是世界上少有的原生性文明。

在其腹地内有辽阔的发展空间,复杂的地理形式,完备的气候类型,则为历史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中国三大自然地区中,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经济发展受到环境较大制约,历来人口稀少。在人口密集的东部季风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活动和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华南地区在采集经济时代,环境无疑是十分优越的,但正因为一年四季都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取天然食物,缺乏用人工方法生产食物的压力和动力,所以农业就发生的比较晚。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是以狩猎和采集活动,但因为气候寒冷,农业发展有相当的困难。西南地区气候适宜,但山多平地少,交通不便,无法发展大规模的农业,所以人口分散、民族复杂,文化多姿多彩,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因此,综合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才是最适宜农业发展的两大温床。他们各有特色又相互补充,他们的发展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文明的特点形成以及以后发展的道路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二、从聚落到国家

1、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曾经存在的两个误区:基于欧洲中心论的中华文明外来说;中华文明单一说。

正确的、客观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本身的发展,是在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这并不排斥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可能加上一些外来的因素、外来的影响;此外,中华文明也不是单一起源于黄河流域,而是呈多元发展态势。

2、文明起源的标志:

学术界通常是把文字、铜器和城市等做为文明的标志或基本要素。

据考古发掘看,古代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其演进过程中所呈现的物化形式存在很大差异,很难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标志物。因此,有学者提出摆脱具体的物化形式和文化形式,把相对抽象的“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实际上近百年来,把国家的出现视为史前社会的终结和文明社会的开端,已在学术界获得广泛的认同。至于国家出现的标志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解释。

根据摩尔根的“部落联盟”和恩格斯的“军事民主制”概念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石,国内史学界长期沿袭: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的发展模式,缺乏对社会形态和结构特征方面的深入探讨。

20世纪60年代,塞维斯(Elman R .Servic)等西方人类学家依照社会进化的观点把民族学上各种社会加以分类,构想其演进程序为:游团(band,地域性的狩猎采集集团)——部落(tribe,平等性的,一般与农业经济相结合)——酋邦(chiefdom,具有初步不平等得分层社会)——国家(state,阶级社会)。

张光直《从夏商周三代考古轮三代关系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第49-54页。

论述了游团、部落、酋邦、国家的概念,并将黄河流域古代社会进化程序与之相对应:

把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国家形成划分为三大阶段: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前7100年-前4000年);含有初步分化和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前3500-前3000年);都邑国家形态(前3000-前2000年)。

他的结论是:中华文明肇源于新石器时代。现有7000多处遗址,年代大约起于公元前6000-前2000年。

中原地区:磁山-裴李岗文化;半坡、姜寨(暗示着七八千年,黄河流域已经存在着相当于村落规模、且有一定秩序的社会组织);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泰安大汶口(据罗之间和聚落内部,根据建筑规模、墓葬形制等方面考察,已经形成主从和不平等关系,出现了类似庙堂的建筑群。阶层和阶级的产生,实际是文明和国家起源的必然历程)。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东北地区:红山文化;

前3000-2000年,黄河、长江流域陆续出现了许多用夯土城墙或石头筑成的城邑遗址。发现有面积巨大的公共建筑、谈起作坊、下水设施、护城河和防御性质的建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已陆续出现了邦国林立的局面,这就是文献中所说的夏代之前“五帝”时期和“万国时代”,国家的雏形已然形成,即将跨入文明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既是本土的又是多中心的,在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中,已经具有许多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因素。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她孕育了中华民族最早的国家形态,且长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但是其他地区的文化都与夏商以后的中国文化制度有渊源关系。玉器。九鼎。夏商周三代文化及是以黄河中下游的新石器文化为主要源头,同时也是其他多种新石器文化内向汇聚熔铸的结晶,表明新时期文化是多元区域性发展,而后又融合、汇聚于中原,创造了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3、早期国家的具体架构:

文献记载关于夏文化传说成分多,地下考古发掘尚不足。目前的遗址主要是河南二里头、王成岗遗址;宫殿遗址。

三代在政治继承制度和国家的政治构筑形态方面,属于同一发展阶段,即都处在由村落社会过渡到国家社会时期。三代关系并不是后世王朝前后继替说,应该是自黄帝以来一直平行存在的三个政治集团,它们之间的更替,只是代表队统

治中心的占据和势力强弱的浮尘而已。(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三代在文化上基本表现为平行并进,互为重叠影响,大同小异。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三、神话传说的文化寓意

1、神话传说及其分类:

世界任何民族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古文献中保存的古代传说,都是因当时没有文字而流传下来的史料,用这种史料所记述的时代,称之为“传说时代”。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文明肇始。

徐旭生、苏秉琦:《史论传说材料的整理与传说时代的研究》将神话传说分为:原生、再生两类。原生的包括所有见于早期记载的传闻异说;再生的包括一切鉴于后期记载的、伪托的、孳生的传说故事。在省部分基本发生在东汉以后,但其中并非没有原生的。

2、神话传说的分期:

大体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商周到战国前期的作品。甲骨文、金文、《尚书》、《周易》、《诗经》、《论语》、《左传》、《国语》等。

第二时期,战国后期到西汉末年的作品。先秦诸子、《周书》、《山海经》、《国策》、《大戴礼》、《史记》、《淮南子》等。

第三个时期,东汉以后的作品。谯周、皇甫谧、郦道元等人的作品。传世的文献中《楚辞天问》和《山海经》最丰富。

3、中国神话的世俗化:

中国神话不如希腊神话完整系统,原因是春秋战国乃至两汉时期处于学派和政治的需要对神话传说进行了历史化改造。儒家学派为了证明本学派古已有之,把伏羲、黄帝、尧、舜、禹等传说或神话人物改造成历史任务,构筑了一个以“三皇五帝”为中心的神史混杂的史前社会体系,并认为那是最美好的时代。

顾颉刚先生对这一谱系大胆地提出了怀疑。“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4、如何看待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不能当作历史,但是它的产生也是有现实基础的。

“古代的传说,如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法去检验,大都是像梦一样平凡地消失了。但是奇怪的事,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醒半睡的梦,于是这真实。”——赫胥黎:《类人猿的自然历史,《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第1页,科学出版社,1971年。

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是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他们是史前社会华夏族、羌、戎、狄、苗、蛮等氏族部落的首领,或者是知足部落的象征物,或是氏族部落的名号,是今天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前身。

5、中华民族的远祖:

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徐旭生认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分别是:华夏、东夷、苗蛮。

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地区。

东夷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下游,今山东、河南东南、安徽中部地区。

苗蛮集团主要活动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私有财产、私有观念萌生,血缘关系逐渐为地域关系所取代,各氏族部落给予自己的利益和冲上,诉诸武力解决矛盾冲突。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华夏集团的胜利,巩固了其在中华民族及文化多元发生中的主流地位,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称号,皇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人文始祖。经过民族融合后,华夏集团本身的民族血液、文化纯洁都已不复存在,大量融进东夷、妙曼等诸多不足的文化成分。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学童很纯粹的民族。民族既非单元,文化也就不会单元。反过来,文化越灿烂,民族的血统似乎越复杂。”——岑仲勉:《西周社会制度问题》,第1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以玉为兵”的黄帝到“以铜为兵”的禹,中华民族完成了向文明的过渡。“禅让制”。启的继位确立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制度,国家形态正式形成,中国进入有史社会。

四、文字创制

1、汉字的创立,仓颉发明了文字。在已发现的中国文字资料中,形制明确、内容丰富、时代最早的是甲骨文。

2、原始文字

几何图形、刻画符号。原始文字的先驱。“丁公陶文”。文字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完整的文字体系建立之前,已经产生的文字通常只能记录语句中的部分词语,并往往跟图画式的表意手法夹杂使用。

大汶口乙类符号分布的地域接近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区,符号风格最接近古代象形文字,且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虽然不见得就是原始汉字的前身,但很可能曾对汉字产生有过重要影响。

甲骨文、金文。殷墟甲骨文、郑州商代遗址少量甲骨文、西周时代的甲骨文。内容,商王室的行事日记,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商王世系、政治、军事、宗教活动、社会文化。对汉字研究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单字数量已达四千多,其中既有大量的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还有许多形声字。假借字也是用得很普遍。

第二讲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绝地天通与神巫社会

1、绝地天通:史前社会原始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远比后来所谓的“文明人”要密切。他们把人类的生老病死与大自然的斗转星移、草木绒裤看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比现代人更重视宇宙万物的整体联系。但是他们的理解力还相当幼稚,天地神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杂糅部分。到了颛顼时代,令重、黎“绝地天通”天地神人的关系才发生了变化。《国语·楚语下》有较为详细地记载。

张光直认为:原始思维在文明发生后的重要变化。原本地上的人和天上的神可以自由沟通,而自从重司天、黎司地之后,却使天地相隔,人神异界。这暗示出文明发生后沟通天地的手段已经被统治阶级所独占,人们必须依赖专职的祝、宗、卜、史来与神灵沟通。而后出现专职的神职人员:巫觋。

2、神巫社会:殷商时期处在神巫社会。鬼神信仰主要是自然申领信仰和祖先神灵信仰。至上神的观念出现,“上帝”。殷人频繁隆重地祭祀祖先,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祖先能够降祸或授福佑于时王,他们对至上神称帝,对祖先亦可称帝,表示有同样的权力而加以崇拜,在殷人的世界观里,神的世界与祖先的世界之间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

西周继承了殷商对祖先的崇拜与上帝观念,而且也把本组的祖先与之尊的上

帝加以关联,但是祖先的世界语深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出现了“天”观念,殷商时期居无定所的上帝被安排在了“天上”。只不过祖先本身不再是神。他们治理人间世界,是作为上天之子,秉承“天命”,而且“天命无常”,上帝仅授其天命于有德之人。“德”是基于事实进行评判的价值范畴,显然更注重的是人本,而不是神本。因此,州人的宗教观念实际上是天祖二元崇拜,沟通的渠道是天神的拟人格化和祖先的拟天神化,二者相互交流而形成了后世天人合一、天祖并重的观念,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面貌。

占卜:殷商时代主要是依据龟甲兽骨灼烤后的裂纹占卜,需要专门的技术和知识,因而掌握在专门的职业人员手中。巫史不分。

殷人笃信龟卜,周人则多用占筮。虽在本质上都是迷信,但占筮较之龟卜更具有抽象思维的意向,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思想性。钻龟灼烤,其裂痕自然成象,立马可以判断吉凶;而占筮需要计算蓍草之数形成挂箱,并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推演判断,方可定出吉凶。在对深的之一的揣摩方面,展示显然更能体现人的主观力量。

方法:连山、归藏、周易。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卦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可谓是外延广泛的信息码组。解释政治、社会、人事等各方面的对立转化,否极泰来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3、《周易》:巫史们积累的大量占筮之辞,经过筛选、整理、编排,便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周易》。它主要有挂像、卦辞和爻辞三部分组成,卦辞解说挂箱,爻辞解说爻象。通过《周易》的卦辞、爻辞,可以窥见周代丰富的社会生活,而其间蕴含的阴阳变易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想,又使《周易》超出占筮的范围,成为人们指导自己生活、分析矛盾、解释世界的圭臬。

4、巫史:在殷商以至西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是神人交通的媒介,因而是神的意志的唯一阐释者和神权的实际掌握者,在政治上他们甚至有权训御君主的言行。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除了掌管占筮、祭祀、记录历史之外,还从事着星历、教育、医药等多方面的文化活动。

二、宗法建构

1、宗法:商周时代,中国人大概是组织成相当数量的单系亲族群,这些亲族群由出自同一男性祖先的若干具有密切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依照宗法组织的族群就是宗族。

宗法就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不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义务和权利的法则。

2、宗法制度:

基本内容是确定继承秩序和在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区分尊卑亲疏、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了加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愿意存在的祖先崇拜也被推进到新的高度。

3、主要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

三、宗周礼乐文明

1、礼的起源:

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基于祭神活动的礼仪,为

考古发掘所证实。红山文化遗址。

礼的产生,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由愚昧走向文明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除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外,有了一定的剩余产品,于是本来平等相处的原始氏族内部产生了纷争,人际关系也趋向于复杂,这自然就需要一些准则来规范人的行为,于是礼就产生了。

2、周代的礼仪制度:

实际上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概念。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荀子礼论》

礼仪制度正式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三大关系的。分别代表:神权、族权、君权。

先秦时,礼法不分,从社会进化的观点看,饱含丰富政治色彩的礼法,加之原始宗教神秘的礼仪,是一种进步,但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社会规范和行为道德规范混为一谈,正值法度与伦理道德相互纠缠,法始终没有摆脱礼的窠臼而独立存在。

周代礼仪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础,此后,各个朝代虽都把制定礼仪作为立国之本,但基本没有超出周礼的框架。

三礼:《周礼》、《礼记》、《仪礼》。三礼所反映的古代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划、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几乎都与礼仪有关。

五礼:吉、嘉、宾、军、凶。

3、周代礼仪制度的作用:

它既约束各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又约束各诸侯国之间,各家族之间,使之各安其位,享受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规范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形成相互制约下的平衡和秩序,维系社会政治的安定。

四、青铜文化的人文内涵

1、青铜时代:

金属器的发明和使用通常被视为文明时代出现的重要标志,而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器主要是铜器。中国上古时代经历了石器时代、玉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是在前2000年-前3000年,种类繁多,青铜冶铸技术极度发达,青铜艺术风格独特而奇异,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青铜器的文化内涵:

三代使用的青铜器只要是祭祀神灵的礼器和作战的武器。青铜器被赋予了政治权利和等级地位的象征意义。“九鼎”,王权的象征。

礼器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青铜礼器的法器功能是指其被视为巫师沟通人神联系的重要中介物。

青铜艺术主要是以动物造型和纹样作为表现主题,采用的手法具有抽象化与程式化的特征,而且描摹的都是收棉、夔纹、凤鸟等特殊寓意的动物。对以后的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讲解放的时代

一、王纲解纽礼崩乐坏

1、周王室势力衰微,平王东迁。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问题:一是财富的积累,经济地位不平等;二是发展的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适应,即重新分配权力。

3、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4、“礼崩乐坏”

二、区域文化格局的划分

1、文化格局

周王室掌握主流文化,各邦国自然接受其影响,但往往限于贵族阶层。在更广大的社会领域内,土著文化各有其源远流长的传统,加之低于阻隔,并没有被周文化同化,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各自为政,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政治方式、经济措施、交通形势等方面,诸多奇异,形成了根植于不同历史渊源北京和地理环境上的各具特色的文化。

2、李学勤先生的“七大文化圈”

黄河中游,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晋国南部,南到郑国、卫国,可成为中原文化圈。

在中原的北部,包括赵国北部、中山国、燕国以及更北的方国部族,构成北方文化圈。

在今山东省境内,春秋战国时代以齐国、鲁国为主,包括一些小的诸侯国,构成了齐鲁文化圈。

长江中游的楚国,是另一大文化圈,就是历史、考古学界所艳称的楚文化。长江流域的另外两个文化圈是上游的巴蜀文化和下游的吴越文化。

秦国雄据广大的西北地区,构成了以渭河流域的关中为核心的秦文化圈。

三、游动的时代

1、学在官府:三代时期,巫史掌管文化教育,只有贵族及其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内容,局限在礼制、法度、宗教神学的范围之内,政教不分。文化知识也属于贵族专有,王室设立各种世袭的官职,以保藏文献资料,传授文化知识。

2、春秋战国学术下移:周天子权力旁落,公室衰微,国学及乡血难以为继,“学在王府”的局面打破。士阶层被迫流落民间。随着士人的流走,原先深藏在王宫秘室的图书典籍也散落民间,学术下移成为大势所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士人凭借自己所掌握的指示,或聚徒讲学、著书立说、或作为举行典礼时的赞礼者。学术授受从官府转向私门,彻底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私学出现。孔子,“有教无类”。

3、士:原本属于统治阶层的一部分,处于贵族的最底层。他们拥有卿大夫封给的部分“食田”,接受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教。平时为卿大夫的家臣,战时充任下级军官。

大批王公贵族子弟的命运,随着礼崩乐坏的出现,丧失了往日的荣华富贵,再也无法享受世卿士禄的生活,而沦落到士的行列,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心智和口舌,谋生立命。它们构成了士阶层的重要部分。

庶人中的佼佼者,上升为士。

春秋战国社会变动,改变了士人的生活,把他们推到了社会前沿。同时大批王公贵族子弟的命运,随着礼崩乐坏的出现,丧失了往日的荣华富贵,再也无法享

受世卿士禄的生活,而沦落到士的行列,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心智和口舌,谋生立命。它们构成了士阶层的重要部分。

庶人中的佼佼者,上升为士。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士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社会不再追究其在宗法等几中的身份。

春秋战国,诸侯混战、争霸图强的政治环境,突出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布衣将相”,极大地刺激了士阶层的急剧膨胀。奔走四方游说诸侯,是战国时期士人生活的写照。

社会的剧烈动荡,使得士失去了生活的保障,但是同时也摆脱了宗法的枷锁,不必再依附于王公贵族。诸侯公卿的礼贤下士,则让士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相对独立的人格。

人格的独立表现在价值取向上,则执着于对“道”的追求。把“道”作为价值取向,就要求广大士人,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为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也就是要有博大胸襟,以天下为已任。

春秋战国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士人群体,应时而生,才俊辈出。

四、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指》:阴阳、儒家、墨、名、法、道德六家。

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礼”、“仁”;“仁政”;“性善论”;“养浩然之气”;“法后王”;“性恶论”。

3、墨家:墨子

“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务---国家之富,人民之众,行政之治”;“兼相爱,交相利”;节用,节葬,非乐,非攻;“天志”、“明鬼”。

4、道家;老子、庄子

“道”;《道德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无不为”;“小国寡民”;体道自然的出世思想。

5、法家:源于春秋,兴盛于战国。李愧、吴起、商鞅;申不害。韩非。

主张:法、术、势。

各派尽管有区别,但是总体发展趋势是融合。

第四讲帝国建构与文化整合

一、大一统的历史观念

1、“中国”概念的出现:

大约在尧舜禹的时代,出现了“中国”概念。三代时期,基于方国的成熟与发展,出现了松散联邦式的“中国”。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才使得“中国”成为现实的中国。“中国”概念的形成过程,又是中华民族多支祖先不断组合与重组的过程,到战国时代,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标志着一下共同体充足的历史使命已经大致完成,从而为秦汉时期建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奠定了社会基础。

2、儒家大一统观念:

儒家致力于大一统的历史观念。为了宣扬单一纵向展开的历史观念,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还不惜对神话传说进行历史化改造。

实际上,法家、道家的思想也是一大一统的历史观念为背景。

汉代适应统一帝国的政治现实,更加注重大一统历史观念的塑造,不但继承

儒家的传统,整理出严整的古史谱系,而且赋予这一体系神学的解释,以体现君权神授。董仲舒、司马迁、刘向、刘歆。

二、秦汉制度层面的整合举措

1、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秦始皇加强统一的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3、汉初政治改革:郡国并行制;削藩;

4、汉武帝加强集权制度:削弱相权;推恩令;经济改革;对外战争;

5、文化政策:兴办太学;衣冠制度;

礼制:三个特点:一是确立了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作为衡量是否和“礼”的标准;二是确立了“三纲五常”作为中国封建礼制和伦理规范、社会秩序的最高准则;三是通过儒家经典“三礼”的整理诠释,进一步将中国礼制系统化、规范化和细致化。周礼从实行于贵族社会上层的礼仪,以便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并且在大到治国、邱学文道、小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具体化为精细而繁琐的守则,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

正是这些具体而席位的人生守则,约束了社会成员正常的欲望追求和情感宣泄,强化了尊卑观念和等级意识,从而铸造了封建时代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精神风貌。汉代礼制的世俗化还表现在:许多传统节日形成定制。元宵节、清明节、乞丐节、重阳节。

选官制度;察举和征辟。

朝廷以利禄为诱士之饵,士人以求学为入官之梯。汉代为士人提供了唯一现实的出路,于是乎,天下读书人甘愿将躯体和灵魂依附于专制皇权,奔竞于利禄之途,皓首穷经,终死不悔。

三、思想权威的确立

1、秦朝“焚书坑儒”

2、汉代广搜书籍

今文经学、古文经学。

今古文之争:起初主要表现在经书文字、版本、篇目之别和真伪之辨上,由于二者经师源流、传授方法和经义解释不同,进而引申出学术观点和方法的重大分歧。今文经着眼于政治,用阴阳灾异附会时政,在经典的字里行间寻觅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以适应大一统、正名定分之需要。他们的解释往往牵强附会。而古文经着眼于历史,整理经典的目的是了解古制,通过复古改革社会。他们致力于考订文字训诂、典章制度,探讨经文本义,学风朴实,却难免流域繁琐的章句之学。

谶纬之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是儒学经过不断改造之后的新的凝聚形态,广泛吸收了各学派思想中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部分,成为战国到汉初百家争鸣、文化融合的一次大总结。根本目的是为现实政治服务,客观上反映了汉初百家争鸣之后,竹子河流建立综合性思想体系的历史要求和愿望,它强化了汉代固有的大一统思想,在政治运作上,礼法并治,德刑兼用。

儒家思想的教化意义则被片面强调为对国家的忠和对家族的孝,虽然主管目的是维护大一统体制的神圣和秩序,但客观上起到了培育民族凝聚力和统一意识的作用。

3、白虎观会议: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四、海纳百川(汉代对外关系)

1、与东亚的关系:朝鲜、日本

2、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关系:

3、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丝绸之路,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这条联结欧亚非的大道,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相互交流,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

中古——开放融合时代的文化繁荣

第五讲中古的社会与文化

一、门阀社会

1、什么是门阀:所谓门阀实际上包含了家世、声望、与文化三个特征,使之乡有显赫的社会声望、家世悠久、又注重文化教育的士家大族。

2、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东汉时期的豪强大族;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西晋的占田制;东晋时期达到鼎盛

3、如何认识门阀士族制度:

从政治形态上讲,门阀政治是对秦汉以来所形成的官僚政治形态的扭曲而非彻底的否定,它的形成与魏晋南北朝分裂动荡的时代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作为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魏晋南北朝社会还活跃着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众多社会力量,他们都对文明的塑造起到自己的作用,但门阀士族的文化,无疑构成了门阀社会最基本的文化形态,而且拥有相当独特的内涵。

二、士族风流

1、在文化观念上,高门士族表现出强烈的身份意识,他们通过婚、宦两途来维持自己的社会势力。宦,就是在朝廷中获取与身份相符的清贵之官,没有多少实际的职责,只是士族身份的象征。婚,通过高门之间的联姻来维持一个十足的共同体。谱牒之学为此大兴。

2、在生活中,士族从不与寒族来往,寒族即使位登权要,身为贵戚近臣,也得不到士族的礼遇。他们非常注重修饰仪表举止,以表现其特殊身份。标榜家风、家法。镇静、持重。

3、高门士族好尚文雅,注重教育,他们把文化看成立身的根本。许多高门士族都是才学渊深,一门能文。琅玡王氏、陈郡谢氏。

他们的文化偏好,早期是儒学、玄学,东晋南朝以后偏向文学。他们的文化好尚,深刻地左右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气。

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精深的造诣,带有一种“高风绝尘”的气质,他的精神华妙,构成了古代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境界,引发了后世士人的企慕。

4、消极方面

士族文化是与强烈的门第观念相伴随的,也反映了士族追求清贵,不上事功的特点,难免不带来空洞、纤弱而矫饰的问题,当时族文化日趋衰落之时,这个问题更加凸显。

三、科举制和门阀社会的逐步解体

1、科举制度:隋唐以后,中央政府的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科举制度的施行。科举制否定了门阀制度,促使延续了近四百年的门阀社会走向终结,

士人阶层发生重要变化。

所谓“投牒自进”,是科举考试的报名方式,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称为举子,举子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由中央和地方的各类学馆,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选拔上来的学生,这些人称为生徒;其二是自己主动报名的普通士人,这些人称为乡贡。士人不论贵贱,一律有资格参加考试,对于在门阀制度下长期受压抑的寒门士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解放。

唐代科举的内容:主要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是常年按制度举行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进士科地位最高。制举是皇帝临时下制诏举行的科目。

进士科为何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唐代统治者选拔官吏注重文学和政事的统一,具有文学才华,才能担当草诏、修史、编书的重任;而具有政治才具,才能经邦治国。进士考诗赋,可以检验士人的文学水平,而策问考试,则能看出士人的政治眼光,因此,比其他科目对人才素质的考察比较全面。中唐以后,金石可逐渐成为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甚至可以成为宰相的渊薮。因此,进士及第是诗人莫大的荣耀,被人们称为登龙门。

“投牒自进”和进士科地位的提高,反映出科举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公平竞争”和“唯才是举”。“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门阀制度逐渐解体:“行卷制”:应考的举子将自己的诗文习作,呈现给达官贵人,求得他们的赏识,以便向主考官推荐。

重门第的观念仍十分流行。在唐代门阀实力的削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舞台越来越多地向庶人开放;二是,才学而不是门第,越来越突出地成为士人社会地位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经过唐末农民大起义、五代十国的战乱、宋代加强文官政治的措施,门阀社会最终走向阶梯。

3、唐代社会的新特点:学校教育进一步完善,文化更为普及;由于鼓励才学,不拘门第,诗人文化创造的热情高涨,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增强。对天下国家的强烈责任感,促使唐代诗人的勤政之风大大加强,许多人为了国家社会的利益,直言敢谏,奋不顾身。

四、盛唐气象与中唐后的变局

1、盛唐气象:唐代初年的政治经济政策——开元盛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文化交流深入发展。士人充满自信,有远大的抱负。理想的恢宏,精神的开朗,塑造了盛唐使人天真昂扬的精神面貌,他们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展现出天真飘逸,浑厚自然的高华气象,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最璀璨夺目的景观。盛唐气象荡涤了南朝末年那种贫血、纤弱的士族文化,开拓出健康爽朗、气度恢弘的文化境界。

2、中唐以后的变局:756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应对社会矛盾的努力,在唐宪宗元合时期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出现了“元和中兴”。士人展现出巨大的改革热情。中堂以后许多重要的文化创造成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对赋税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以加强中央财政。刘晏实行榷盐法,杨炎实行两税法,极大地增强了中央财政。

在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改革取得成效的德、宪两朝,一大批身具改革热情的忧念时事的士人成长起来,并成为社会政治文化的主力。韩愈、柳宗元所领导的古文运动,通过文章的改革,深刻地表达了复兴儒学,接续道统的精神追求。在诗歌史上开创了古典诗歌创作的新境界。唐代传奇,中唐文学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与

表现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六讲宗教的兴起

一、佛教的译传

1、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一般认为,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标志着佛教的传入。最迟到汉明帝永平八年(65),汉地的达官贵族已经有人信奉佛教。

2、佛教的译传:安世高“禅数”之学:安世高,本名清,原为安息国太子,汉桓帝(147-167)初年,在洛阳从事译经,主要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等。他精通医术,俨然一位方士。他的贡献是:首次系统地译介小乘佛教,后人以“禅数”概括他的佛学思想。

佛教分“戒定慧”三学:戒律是佛教的根本,定与慧是佛教的实践。安世高一方面说明“入定”的禅法,一方面说明佛教的名相,具体是指小乘毗昙学,前者是禅,后者是数。主张把名相与禅法结合起来,它实际上是强调修持的重要意义。

他主张“安般守意”:“安”指入息;“般”之出息,就是要通过控制呼吸达到专注一心的目的。这与中国固有的吐纳、服气等养生术非常相似,在中国一直非常流行。

支谶:汉桓帝末年,他在洛阳翻译大乘佛教的经典,传播般若性空思想,主要翻译了《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味经》等。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小乘佛教以“阿罗汉”为最终的果位,仅仅是想解脱个人的生死轮回;大乘佛教则要求“成佛”,不能做一个单单方便自己的自了汉,还要有慈悲心肠救世济人。自利利他,是两者在宗教关怀上的区别。

在思想义理上,小乘佛教还没有达到般若性空的认识,对外物还有一定程度的执著;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现象,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各种因缘条件的聚合,没有一个自己固定不变的本体,就其本性而言是“空”。也就是所谓“缘起性空”。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历史没有的,但和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相似,所以出现了早期中国佛教的“格义”、“连类”的做法。

所谓“格义”、“连类”,就是用《老》、《庄》、《易》等玄学经典的术语来作参照、打比方,从让人理解佛教。

支谶所传佛教在魏晋之际大行于世,名士与名僧相结合,佛教玄风一时大畅。“六家七宗”就是从这里酝酿的。

所谓“六家七宗”: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

对般若学有相当圆满地认识是鸠摩罗什(343-413)来到长安以后。他生于龟兹,其母为王妹,先学小乘,后改学大乘,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大翻译家。在不到十二年里,共译佛经35部294卷,其中许多一本《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大智度经》、《中论》、《成实论》等,成为千古传诵的通行本。受其影响,参与译经的弟子大多能准确理解印度佛教的原义,对东进十六国时期的佛教有所反省和检讨。僧肇的《肇论》成为中国僧人开始正确理解印度佛教的标志。

3、佛教的传播:魏晋时期是门阀社会,因此,佛教的传播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制于当时士大夫的理解能力和精神需求。当时的名僧通常都有很深厚的学养,熟

谙那些高门士族引以为荣的清谈玄学,对传统的儒家经典和老庄哲学相当了解,所以,能和士大夫保持经常的往来,进入他们的交际圈弘扬佛法;同时,佛教寺院早在东晋时期就已承担起世俗学术教育的功能;寺院生活的清幽恬静,对于在动荡时局里请谈自娱的士大夫来说,不啻是梦寐以求的精神故乡。所以,“僧伽”、“寺院”这种组织形式,在佛教译传的早期就能为中国社会所容忍。

但是这一组织合法化,却远没有这样一帆风顺。402年,桓玄和自己的部下争论僧人是否应该向皇帝跪拜,双方争持不下。桓玄交由庐山慧远裁定,他撰写了《沙门不敬王者论》。标志着寺院真正合法地进入了中国社会。

二、佛教的本土化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它的教义和组织形态都要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发生相应的变化。魏晋之际的“格义”是也。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佛殿的原意,后来受到道安、慧远等人的反对。但是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无论是在思想义理,还是在风速伦理上都与中国的传统不同。要在中国社会立足,佛教就必须适应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他的教义和组织形态要有所变通。这就要求佛教要有相当程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

1、东晋南北朝中国化的进程:东晋末年出现了许多精通某一类佛教经典的专门学者,他们被称为“师”,他们所发挥的思想被称为“师说”或“师学”。主要有:三论学、涅槃学、毗昙学、成实学、地论学等。

这些佛教学派,彼此关注的问题往往比较零散,但是他们普遍都要关心解脱,也就是最后能不能成佛的问题。因此,对《涅槃经》研究得较为充分,因为该经阐述“佛性”思想,认为每个人,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都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悟道成佛。中国佛教受到“成佛”思想的推动,对当时流行的各种学说加以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开出有自己特色的中国佛教,形成灿烂的隋唐佛教宗派。

2、隋唐佛教中国化:宗派的出现,标志中国佛教的彻底成熟。这些宗派或者通过“教相判释”(他们对于佛陀的说教以及各种佛教经典,提出自己的评判标准,即称为“判教”),或者编撰传法谱系,或者兼而有之,确立自己在佛教传承中的正统地位,对于修行悟道提供自己的一套理论。编撰传法谱系,就是给自己的宗派编造一个祖师相承的谱系,所谓道统,就是给“传法定族”披上合法的外衣。特别强调这种法脉传承,这是隋唐佛教宗派的鲜明特征之一。

主要宗派:

天台宗:发祥于浙江天台山而得名,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创始人,陈隋之际的智顗(538-597),俗姓陈,生于南朝官宦家庭,从小就有出家传法的心愿,年轻时北上求学,学成以后,回南方传法,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调和南北佛教的思想。

主张:“止观双修”:要求学佛的人既要注重禅定功夫,又要加强佛教理论的学习。

经典:《法华经》。

三论宗:三论是指《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属于大乘佛教的中观学的基本经典。是东晋以来般若学研究的延续和总结,吉藏(549-623)是集大成者。隋统一后,他被召到长安,期间完成了三论的注疏,标志了三论宗的确立。

主张:“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八不中道的思想。强调“无所得”的中道正观,比较忠实于印度佛教的原义。

贞观以后见衰。

法相唯识宗:南北朝时输入中国,留下不少疑难问题。玄奘(600-664)在青年时期就熟知各家议论,立志要去印度留学深造,澄清问题。用了17年去印度学习,回国后,从事大量翻译工作,传播他在印度所学的唯识学,广收门徒,创立了法相宗。(慈恩宗)

主张:该宗认为“意识”非常重要,提出“唯识无境”,认为一切外部事物都是在人的意识中变现出来的假象。该派也非常忠于印度佛教的原义。

经典:《成唯识论》。

净土宗:通常认为该宗派成立于唐代的道绰(562-645)和善导(613-681),他们继承北魏昙鸾(476-542)的教旨。

主张:众生要通过阿弥陀佛的帮助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突出了念佛在末法时代的重要性。因为念佛法门简便易行,极受民间欢迎。纵观宋元明清的佛教,净土宗无疑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佛教宗派。

经典:《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

律宗:戒律是佛教的根本,所谓“戒住则法住”,戒律研究对于维护佛门清净,意义深远。

内部分三家:法砺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怀素的东塔宗。

华严宗:创始人法藏(643-712),武则天给他取名“贤首”,故又称“贤首宗”。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就像是一滴海水,含有百川之味,彼此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所谓“无尽缘起”。

经典:《金狮子章》

禅宗:创始人六祖慧能(638-713),

主张:顿悟见性,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强调“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一方面淡化佛经之于解脱的意义,一方面反对盲目的坐禅,这在佛教界不啻是一场革命运动,信仰者极众。分化出“五家七宗”:沩仰宗、临济宗、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临济宗分为杨歧方会、黄龙慧南二支。

经典:《坛经》

密宗:又称“真言宗”。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不空(705-774)主张: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特别重视仪式,认为依靠结手印、念咒、观想等方法,最终可以达到成佛的目的。

3、中国化的表现:

选取印度佛教历史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容加以发挥,如,把佛教“五戒”比辅导叫“五行”、儒家“五常”。隋唐佛教宗派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从南北朝佛教过度而来的。

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寺院组织制度。8世纪,禅宗的马祖道一提倡农禅合一,门徒散居南方山林,竞建寺院,自谋生计,他的弟子百丈怀海重整佛界清规,创立了延续至今的“丛林制度”,这就是著名的“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

4、佛教各宗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这些宗派里,以天台宗、华严宗、禅宗最有中国特色。尤其是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深远。如,寒山、拾得等禅师的诗歌,为中国的诗歌创作开出了新的境界;禅宗白话的语录,为后来宋明理学家的语录开了先河;坐禅、参禅的方法也普遍为士大夫接受;禅宗“明心见性”的理论,启发了南宋陆九渊、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这时期的政教关系空前紧张。三次大规模的“法难”,北魏太武帝灭佛

(444-452);北周武帝限佛(577-579);唐武宗灭佛(842-846),“会昌法难”。五代之后,中国佛教大伤元气,很难再有盛唐气象,佛教开始走向民间社会发展。

三、道教的兴起与发展

1、何为道教:道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假托道家黄老学,融合民间流传的各种方技、术数、神仙、鬼怪、神话、谶纬等内容,杂取儒家、墨家、阴阳家、养生家、神仙家等多种学说,通过清修养性、积精炼气、金丹服食、符箓科教等方法,追求长生成仙。

2、道教发展的历史阶段:东汉顺帝以前是道教产生的准备阶段。西汉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天平经》;东汉干吉把《包元太平经》编成《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

东汉顺帝东汉末年,是道教的草创阶段。“太平道”“五斗米道”。

张陵:汉安帝延光四年(125年)开始学道,顺帝汉安元年(142)在四川鹤鸣山自称受“太上老君”之命,封为“天师”,创立天师道。桓帝永寿三年(157)张陵死去。其子张衡继续推行天师道。张陵的孙子张路特别推崇《老子想尔注》,恢复发展天师道。

张角:他的思想取自《太平经》,在灵帝建宁(168-171)年间,创建太平道。信奉黄老道,依托神道为人治病,道师作符祈祷,病者先要叩头思过,然后吞食符水。

二者都是采用了政教合一的组织形式,而他们的宗教信仰实际上是当时流行的“黄老道”。就是黄老学和神仙方术思想混合在一起,把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学,改造成带有宗教色彩的养生术,信众以太上老君为教主,祭祀黄老以求长生不老,各种方术因此备受欢迎。

魏晋时期,适应士族社会的需要,开始形成“神仙道教”。天师道逐渐在上层士大夫中间流传。以“长生成仙为本”,提出了以服食金丹大药为主,兼行其他养生方术的修仙途径。

葛洪(283-343),字稚川,字号抱朴子,丹阳句容(江苏江宁县)人。全面总结了自战国秦汉以来的神仙信仰及各种方术,在中国道教史上,首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道教理论体系。著有《抱朴子》。内篇20卷,主要说明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去祸;外篇50卷,主要说明人世间得失、世事藏否。

南北朝时期,士族道教徒开始有意识地改造早期道教。中国道教,经过北魏寇谦之、南朝陆修静、陶弘景等人的努力,借鉴吸收佛教教理、戒律、科仪和组织形式,制作了大量的道教经典,开始形成可以和佛教相抗衡的“宫观道教”。

寇谦之(365-448),字辅真,冯翊万年(陕西临潼)人,在中国道教史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道教教规、教义。他主张清整到脚,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以儒家礼法充实道教内容,采取佛教戒律的形式,所以,他的新天师道“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气闭练。”

陆修静(406-477),字元德,吴兴东迁(浙江兴东)人。在中国道教史上首次创立道教经典目录,编撰了《三洞经书目录》。太始三年(468),陆修静居住京师北郊崇虚馆,试图改革振兴南朝得道教,按照佛教以戒为师的思路,建立一套适应道教基本教义的斋戒规仪,把“礼拜”、“诵经”、“神思”散发作为斋戒的基本内容,认为是成仙得道的必由之路。

陶洪静(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南京)人,隐居茅山数十年,在中国

道教史上创立了神仙谱系以及道教的传授历史,也是南朝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著有《真诰》20卷,《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1卷。梁武帝每有大事,常派人到山中咨询,有“山中宰相”之称。

这一时期,道观、道宫的宫观制度完全建立起来。

唐代,代缴发展比较迅速,在理论上取得较大成就,主要是“重玄”思想的发挥,所谓重玄就是指《老子》第一章里的“玄之又玄”,原本用来形容“道”的深奥难测,这些重玄家大多援佛入道,吸收佛教破除妄执的思想,把玄解释为遣除滞着。此外,道教的修仙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导引服气和内丹学,还有很大发展。

四、宗教生活的多元化

1、中国人眼里的宗教:宗教本身有不同的教义、教理和仪规,以及组织制度,但是在中国人眼里宗教的这种区别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他们的信仰是多元的。一方面是在自己的宗教观念里混杂了许多不同的宗教人物和思想,另一方面非常能够宽容别人不同的宗教信仰。

2、中国人的宗教生活:士大夫们对此是如此,他们往往研究每家思想,并且在生活中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那些佛教徒或道士们也出入朝廷高门,他们彼此相互联系、甚至相互探讨、辩难。

普通民众的信仰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祈祷神灵保佑他们平安幸福,满足他们的各种生活愿望,包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延年益寿、娶妻生子、阖家团圆等,在他们心中只要灵验,不论是何种宗教,甚至是何种人物、鬼怪精灵,一般的中国人都愿意去烧香磕头、祈求保佑。

自古以来,中国人吃斋念佛,修仙学道,见佛就拜,遇仙即求,成为非常普遍的心态。

这种心态,也使得在一个国度里会同时并存着许多宗教,景教、袄教、摩尼教、回教等等。

第七讲学术思想的变迁

一、魏晋玄学与清谈

(一)、魏晋玄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门阀士族阶层的形成为玄学的出现奠定了社会基础

(1)儒家经学成为门阀士族安身立命的法宝

门阀士族是指享有显赫的社会声望、家世悠久而又注重文化教育的世家大族。(2)九品中正制成为门阀把持政权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由司徒选择在中央任职的高品门阀,担任本州郡的中正官,负责调查士人的家世、德、才,定出“品”、“状”呈报中央,作为吏部选用官吏的依据。(3)各政权从经济上确保了门阀地主的经济利益

2、汉代经学受到了社会现实的严峻挑战

(1)儒学自身僵化。经学谶纬化,谶纬经学化。

谶纬:“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阴阳五行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称之为“谶纬之学”。

汉章帝时,召开了白虎观会议,用谶纬解经,经学谶纬化。

(2)名实不符,“孝”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

3、东汉“清议”兴起,进而演变为“清谈”,玄学孕育诞生。

(1)“清议”:是凭借社会舆论对某人的道德行为、生活作风进行评论。它通过“风谣”“题目”的形式表现出来。标准:儒家经典。

(2)“清谈”:东汉末年两次党锢之祸;魏晋之交,更是风云变幻莫测。“清议”渐退,“清谈”走来。“清谈”: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二)、魏晋玄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在学习玄学发展阶段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玄学的概念。

玄学之名的由来:“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神奇;美好);常有欲,以观其徼(边界)。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道生万物。

“玄”的本意是“冥”,“冥”也就是模糊不清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黑色”;“深奥”;“玄虚”都是不确定之意。因此,玄学就是玄妙之意,或精深之意。要把玄妙的学说讲清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常会把自己也说的雾里云里的走不出玄学的妙门。好在有不少大家已经将玄学研究了千遍万变,才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子,请看,所谓玄学就是:

1、何谓玄学?所谓“玄学”,实际上就是糅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新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其形式是清谈,内容是谈玄论道。谈玄论道就是把儒家与道家关于哲学的本体论作为研究的中心,将两家的思想糅合在一起,儒中见道,道中见儒。魏晋时期的玄学家都研究什么呢?他们研究《老子》、《庄子》和《周易》,并

将《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为“三玄”。在这三部书中有谁知道他们三者各分属哪一家学派?(提问)好,基础不错。或,是吗?你先请坐,再找一位同学来回答。好,请坐。关于玄学的概念我们了解这些,下面我们来看看玄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他们各自的主张,也就是玄学探讨的主要内容。

2、正始玄学(240-249),正始玄学是玄学开创时期,是玄学理论的奠基时期,是玄学发出的最强音,因此,学术界又将正始玄学称之为“正始之音”。发出正始之音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1)代表人:何晏、王弼。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

(2)代表作:何晏《论语集注》、《道德论》;王弼《易注》、《老子注》。

何晏的祖父是大将军何进,曹操的养子。王弼的祖父王凯与王粲是亲兄弟,王粲为建安七子之首,他的《七哀诗》最负盛名。(“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出门无所见,白骨弊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好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可以不讲。)

何晏年长于王弼,也是学术界的领袖,但是何晏对才华出众的王弼倍加认同。王弼“天才卓出,”在清谈场上谈锋机捷,往往力挫群雄。对儒、道经典的研究更是独具匠心,深为何晏叹服:“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何邵《王弼传》。那么他们的玄学思想是怎样的呢?

(3)正始玄学的主要主张:哲学主要探讨的问题是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就是世界万事万物是从何而来?我们是否能够认识生育万事万物的本体?用什么方法去认识?正始玄学回答了这些问题:

从本体论上讲,他们探讨“有无”关系,是“以无为本”,“无”是“万物之宗”;“本末”关系是“崇本以举其末”;“体用”关系,是“体”是“本无”,指事物的本质,“用”就是“末有”,指事物的现象。

从认识论上讲,就是“玄”,模糊不清,看不清楚。宗教可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而理性主义则往往承认自己认识的局限性。他们承认对感官不能直接把握的本体世界,只能通过现象去间接认识。由于本体表现为无形无象,无法确知,因此,

传统文化知识讲座

传统文化知识讲座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荣幸来给大家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古圣先贤面前,我只是小小学生,德未修,感未至,不当之处还恳请各位同学批评指正,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配合、多多支持,感恩你们!(鞠躬)其实今天我只是把古人的思想和今人对古人思想的理解和大家做个分享,根本谈不上是什么讲座! 首先我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大家听一下!看有什么感受 (上古时代)孝感动天 相传,舜是传说中的帝王。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拿两个斗笠跳下跑了;让舜挖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挖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关爱。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做媳妇;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古代)割股孝母

王加惠,明朝清丰县人,他自幼丧父,跟母亲度日,家境非常贫寒。有一年,母亲染病,一心想吃猪肉。加惠心想,今年庄稼欠收,买粮食都没钱,哪还有钱买肉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他来到了外边,用刀子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回到屋里,把肉煎熟,端到了母亲面前,说是买的猪肉,母亲也没有多问,就把肉吃了下去,几日后她的病果然好了,加惠心里很高兴。数年后,母亲去世,他无钱殡葬母亲,就向财主家借钱,财主嫌他穷借了钱还不上,没有借给他,加惠再三求告,财主才答应说,借给你钱可以,你得给我干活,以抵债务,加惠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从财主那里借来钱买了一口棺材,殡葬了母亲。事后,加惠给财主扛了三个月的活,才算还了账。清丰县知县得知此事,随表彰加惠为孝子。 上面的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说明了孝道) 是啊,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课本、儿童启蒙读物的《弟子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 弟子规 总叙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 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 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 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 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 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D. 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1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

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 (2018.1) 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备赛时请尽量丰富备赛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一、选择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A.射B.御C.礼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 4.“豆蔻”是指(A)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7.“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 8.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 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1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 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13.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明帝 14.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讲座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讲座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资料 瓷器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传统文化教育讲座稿1、2培训讲学

传统文化教育讲座稿 1、2

传统文化教育讲座稿(一) ------学会做人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和提炼,如从精神层面看主要有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等;从学术著作及其相关文化制度和物质层面看,主要有哲学、法律、经学、宗教、文学、戏曲、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篆刻、文字、音韵、训诂、教育、科举、科学技术、天文历法、经济、军事、礼俗、服饰、田制、盐制、工商、货币、交通等;从历史时代看主要有远古文化、夏商西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五代两宋文化、辽西夏金元文化、明清文化;从地域看主要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关中文化、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从民族看主要有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回族文化、藏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壮族文化、苗族文化等。面对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最需要继承的是哪些呢?回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抽象整合出来的价值体系的精华,是提升主体精神境界的不竭动力。在现阶段具体操作时,应把继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传统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

切入点和突破口。因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素质。这两种基本素质是一个人不断成长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因此,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应该首先继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优良传统。 学会做人既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与保证,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有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其流派主要有儒、道、佛三家。这些文化形态与流派,尤其是儒、佛所论及的内容,总体可以归纳为关于人的问题,偏重于怎样做人。中国传统文化既尊人为万物之灵,又重视如何做人,管子首先提出“人本”主张。《管子·霸言》说:“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管子的人本精神重在尊重人,注重人的外在形式。孔子也有自己的人本主张,其人本精神重在做人,注重人的内在道德修养。这和周济部长说的“要把学生培养成才,首先要教育学生会做人”和《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指出的“学校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是非常一致的。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学会做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尊敬、知礼、遵规、反省、改过,诚信、持节、厚仁、贵和、求新等。 (1)学做一个爱国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 石狮、飞天、太极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汉字、数字8、6、4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一般不超过8 )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这可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而职业的剪纸艺人则常常是男人,因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劳作并挣工钱。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京剧脸谱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京剧脸谱,京剧是一种中国才有的艺术,在几百年前就有了。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 中国的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有音乐、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人物的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比如眉毛的勾画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等多种画眉毛的方法。这种就改变了眉毛的自然形状,便成为图案化的眉毛了。眼睛也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来画,有蝶翅眼、喜鹊眼等很多样子。 脸谱是每一种颜色的脸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文士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粉红色表示老年枭雄;金和银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征虚幻。 京剧脸谱艺术经过了长期无数人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五彩缤纷、辉煌灿烂的艺术境地,成为世界艺苑一奇葩。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试题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 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 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孔子是哪国人_B_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8、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9、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 粥 D饺子 11、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 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1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3、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5.“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6、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B_ A、清 B、元 C、唐 D、宋 17、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有(D)只 A.285 B.286 C.287 D.288 1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19、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 羊 D楚汉相争 20、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 洛阳 21、“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_A_ A、《红楼梦》 B、《陈涉世家》 C、《烈女传》 D、《三国志》 2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 书 D行书 23.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 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24.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朝 25.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 山 D峨眉山 26.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绪论 一、什么是文化? 1、中外对“文化”的解释: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的解释在二百种以上。中国人的“文化”含义:文化的语源是近代学人对拉丁文Cultura的意译,而借用的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即“文化”等语义,加以熔铸再创而成。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彖传》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周易正义》孔颖达 可见,“文”、“化”的意思是指以“人文”来“教化”天下。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刘向 文化的意义仍是以体现伦理道德政治秩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乃主谓结构,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范畴,大约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相对称,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形成对照。 西方人的“文化”含义:在西方,Cultura,原形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多种意义,包含着通过人为努力摆脱自然状态的意味。 16、17世纪,在欧洲,该词的含义逐渐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引向精神生产活动,由耕种引申为对树木禾苗的培养,并进而被指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由此,文化这种广泛的使用,导致其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各学科学派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主观感知与理解的“文化”,按照各自确定的标准给文化做出界说,因此,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文化的定义有200多个,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定义获得公认。正像西方学者罗威勒认为的那样,要给文化下个定义如同把空气住在手中一样困难,他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无处不在。 2、“文化”与“文明”概念的区别: 首先,有必要对“文化”与“文明”的概念加以区分。 我们采纳德国学者埃里亚斯的观点,他在《文明的进程》中认为:“文化”令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时刻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与特色;“文明”则是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表现着人类普遍的行动和成就。 “文化”是不必特意传授,经由耳濡目染就可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文明”则需要学习才能获得,因而总是和“有教养”、“有知识”之类词语相连。民族“文化”已于固守不变,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抗拒,而“文明”往往总是在运动中前进,表现出殖民和扩张的倾向。也就是说,“文化”与传统相关,表现着过去对现在如影随形的影响,“文明”则与未来有关,标示着将来普遍的趋势和方向。 其次,我们的观点是:文化是对具有一定社会共同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主持词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主持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祖先们几千年来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主持词,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主持词(一) 尊敬的各位尊贵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是今天公益讲座的主持人刘梦瑶。 为了保证本次讲座完整而有秩序的举行,我要宣布讲座注意事项: 1、请将您的手机调成震动和静音状态,以免影响他人,半分钟完成, 现在开始。 2、本会场为无烟会场,请勿吸烟。 3、讲座期间没有休息,请需要如厕的,轻轻走动,不要大声说话。谢谢! 今天在座的都是最有涵养的,最棒的成功人士,请用掌声告诉我:可以做到吗? 今天的讲座非常的精彩,非常感谢河源市女企业家协会主办本次活动,也非常感谢河源碧桂园·东江凤凰城协办本次活动。 一、介绍河源碧桂园·东江凤凰城

说到房子,想必使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所好的房子能给生活中带来高雅、给家增添多一些温暖,我想,家给到我们的温暖是最可贵的。下面让我们听听美丽的河源碧桂园·东江凤凰城。 总结:碧桂园·东江凤凰城:可能是河源最好的房子,对于碧桂园来说,“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碧桂园对品质社区生活的追求。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而在碧桂园的家门口,就能享受国际一流优质教育理念,让孩子从小接受国际教育,爱孩子我们都会给孩子最好。 说到孩子,我们就会想到教育,那我们应该怎么去教育我们的孩子,中华传统文化,在座的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是因想学习聚集在这里,共同学习中华的传统文化。这一次的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是在河源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刘越香在中国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她在会议期间提出的加强妇女的传统文化教育,引起了广东代表团的共鸣。并且此次大讲堂也传达了中央的会议精髓。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河源第一届,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从河源开始出发:做到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但要落地,还要扎根,传给我们的下一代。 二、介绍讲师:张老师 今天的大讲堂,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张老师和宋玉平老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新儒家: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特征是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合。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四谛: 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涅磐: 涅槃为佛教教义,指佛教修习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后所证得的不死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单元测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A.对 B.错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C)。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A)。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B)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B.宋代理学学风 C.唐代诗学学风 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A A.对 B.错 9 A.对 B.错 10、“”这一概 A.韩愈 B. C. A.西学 B.心学 C. A. B. C.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是(A)。 A.《尔雅》 B.《康熙字典》 C.《永乐大典》 日、俄两国的一些汉学研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是具有威胁性的。A A.对 B.错 要研究和传承国学,必须实现的贯通是(ABC)。

A.文理贯通 B.古今贯通 C.中外贯通 第四章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花鸟等物,赋予他们特殊的品格与寓意,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A A.对 B.错 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对个人的(B)的提高,类似道家的修炼养性。 A. B. C. “礼”、“ A.对 B.错 A.对以 B.错 A. B. C. A.孤僻 B.自觉 C.谨慎 “ A.朱熹 B.左丘明 C.杨振 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A A.对 B.错 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德,二是修心。B A.对

传统文化知识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心得体会为进一步增强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小学生文明、笃学、尊师、守纪的良好习惯,启迪和引领同学们走进书海,走进经典,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3月13日上午,学校领导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讲座,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感触颇多;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通过学习后,我发现自己各方面都做得不够,连合格都算不上,这实在令我汗颜,从今往后我将以《弟子规》为镜子,来检查自己言行举止是否得当,如有不当之处并将改之。 孝道以及爱的传递是我们第一天学习的重点,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顺是多么的重要,人生在世,谁无父母;父母的恩情,非三言两语可以言语,没有父母,我就没有机会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也就没有机会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了。因此,我很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常言道:孝,其为人之本也。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父母,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我深深地认识到父母对我的恩情与爱是我一辈子也还不了的。但我仍努力去还,哪怕只能还百分之一也好!很多人以为每个月寄钱给父母就是孝顺,其实父母需要的并不是钱,他们需要的是爱,是和儿女们呆在一起的那种喜悦,哪怕和儿女多呆上一分钟,他们也会感觉到莫大的幸福;真正了解父母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顺;什么都能等,唯有尽孝不能等,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什么是幸福每天回到家能叫一声爸妈,这就是一种幸福。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的感触很多。无论你在何时何地,都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爱心的人;有孝心的人。看待事情要多元化,多面化。在人生中,我们会遇见诸多不顺心的事情,关键是我们怎样去看待。很多烦恼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找的,只要你有乐观的态度,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应该学会笑看人生!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有很多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如仁、义、礼、智、信、忠、勇、廉、耻等等,但是将某一种道德规范特别予以强调,并单独著书立说,提到“经”的高度,成为不可更易之准则的,除了“礼”之外,就是“孝”,礼有《礼记》,孝有《孝经》。《孝经》是阐释“孝”这一伦理道德规范的经典,其所倡导的孝道经过历代帝王的标榜和万千先祖的实践,已经成为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形成优良社会风尚、传承华夏文明的美好传统,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并不断地推陈出新。 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力推行,我国正逐渐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老年问题将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物质基础的建设、制度机制的建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敬老、事老的价值取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髓,让孝敬老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蔚然成风,毫无疑问,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让我们所有的为人子女者共同努力吧。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天天英语常识题----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义、锄头。 ★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①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 ②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③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④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⑤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⑥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⑧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 ⑨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⑩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下面有著作) ★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学★:《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 ★传统节日★:元宵节(吃汤圆)、寒食节(只吃冷的)、清明节(扫墓)、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登山)、腊八节(大年三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守岁)、春节(元日)为代表。 ★中国戏剧★:昆曲、湘剧、京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 京戏脸谱

中国传统文化题库

绪论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绪论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5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 ?第1部分 ?总题数:5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A. 以人为本 B. 崇德重义 C. 载道化成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A. 《周易.贲》 B. 《周易.艮》

C. 《周易.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 A. 天文 B. 地文 C. 物文 D. 人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儒道互补 B. 儒、释、道三家并列 C. “易”、“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A. 中和为美 B. 中庸之道 C. 阴阳五行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本题总得分:1分 第一章单元测试 ?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2-17 23:59 ?题目数4 ?总分数 4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4 ?第1部分 ?总题数:4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