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

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
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

“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教这一角度进行构建的,虽然能实现传授知识的目的,却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一教学的重要方面,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如何把学生从被动听、啃书本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必须从学生的“学”上着手进行改革,把以“讲”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模式就是遵循这一设想的,它可以由原来的“教”达到不“教”,使学生原先的“学会”达到“会学”,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近年来,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模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组划分

划分小组是实施“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其小组的合理与否,是决定该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那么一个小组如何才算是合理呢?一是该组成员学习水平必须“错落有致”,既有上游的“领头雁”,以及尚有开发潜力的中游学生,也有需要帮助的“困难户”(原则上游、下游学生各1名,中游学生2名)。二是该组成员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所以,本着以上原则,我们划分小组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班内的人数由同学们民主推举同学任各小组组长,并为各小组编号。

其次,由组长负责“招兵买马”。其间实行双向选择,即一方面组长乐意招收,另一方面组员也乐意到该组学习。对这一环节可能出现分配不均等现象,教师负责做工作,略做调剂。小组划分以后,组内成员固定不变,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

二、小组活动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全面训练,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全面、扎实、系统的复习。所谓全面,是指囊括所有知识点,不留死角,从广度上覆盖所学知识;所谓扎实,是指将所学知识记牢、记准、记细,了然于胸,从深度上发掘所学基础知识;所谓系统,则是指将所学知识分门别类,使原本零散、杂乱的知识点有次、有序、成片、成块地进行整理,便于学生记忆。考察方式可以采用教师问,学生思考回答或讲座回答。教师提问要紧扣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明确、巧妙,有层次性。对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要灵活应变。处理上若能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效果更佳。例如,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的专题复习中,结合多媒体课件,可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像;实像、虚像;正立、倒立像的分界点是哪一点?

2、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成像规律是什么?

3、物距减小时,像距、像的大小怎样变化?

问题1,要求学生讲座回答,2、3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画图板书,然后用课件演示:物体在不同位置的成像规律;物距减小时,像距、像的大小变化。课件中静、动结合,直观形象,既激发兴趣又强化记忆。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课前,教师围绕重、难点精选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课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探究问题。在此过程中,应明确讨论的要求:1、提出解决方案;2、寻找理论依据;3、会分析论证。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师生始终

是平等的。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应注意:多肯定鼓励,少否定批语;多引导点拨,少空洞说教;多动手动脑,少光说不练。待学生讨论透彻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同时解答其它各组的质疑,完成师生共同评估,最后师生共同归纳。

(三)应用专题训练

课前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设置三种练习题:基础题、提高题、创新题。选择原则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学科综合、反映现代科技,还要注意设计具有拓展性的问题。基础题侧重学生快速解答,提高题和创新题侧重学生分析说理,训练学生思维的不同品质,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小组探究讨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小组讨论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小组讨论不能代替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富有探索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小组内人人都要有角色意识,人人都要有主动参与讨论活动的热情。讨论开始以前,要先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急于讨论。经过思考、酝酿,讨论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

2、小组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深入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讨论探究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学生的思路有偏差,应及时地进行引导、点拨。这时候,几句切中要害、言简意骇的“悄悄话”,就能让学生有恍然大悟,思路顿开之感。

3、小组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所推崇的讨论法,确有其独到之处。提倡小组讨论,但不能迷信小组讨论,应正确处理小组讨论与教师讲授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首先,不能事事讨论,对于一点就通、一看就懂的问题,应一带而过,不宜过多讨论,浪费时间。其次,对于难度过大,超出学生实际水平,或者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宜让学生讨论,以免讨论半天,仍旧一片茫然。再次,教师应适时讲解,以使各组学生得到的零散、无序、不到位的知识技能系统化、准确化,起“画龙点睛”之效。

4、小组讨论与个人发言相结合。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优等生的发言异常活跃,甚至在组内形成“垄断”,后进生却很少有机会发言。长此以往,必然加速两极分化。要使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更融洽、更合理,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教师应灵活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现举两种:(1)人人有事做,每人承担一项工作,如主席、记录员、维持活动者、报告结论者。(2)“动脑风暴”式讨论,各组成员把想到的点子统统记录下来,多多益善。然后,一一讨论个人提出的想法。这样,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各抒已见,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发言与倾听相结合。在小组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和文明发言的习惯,真正地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整体提高。

“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种新生事物,还处于成长阶段,也必有诸多不妥之处,它须要从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