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某名校期末真题测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某名校期末真题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uài lǐng shùn jiān zhuó zhuàng kǎi xuán

()()()()

jiàn kāng hé xié qīng chè lǐng xiù

()()()()

二、选择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用“√”标出。(2分)

拮据.(jù jū)模.模糊糊(mó mō)

双膝.(xī qī)闷.闷不乐(mēn mèn)

三、选字填空。(6分)

拖托

拜()()延()泥带水

捎稍

()微()东西()等一会儿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下画“√”。(2分)

信奉.:①献给。②接受。③信仰。

花繁.叶茂:①繁多;复杂。②繁殖。

五、组词语。(5分)

挺()驰()踢()防()()庭()驶()蹋()畅()()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浓郁的()()地研究

发出()改变()

一道()一()汤药

七、默写古诗《乡村四月》。(4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积累连线。(4分)

早开的红梅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一枝独秀

砌墙的石头入木三分

王羲(xī)之写字骄兵必败

九、选择恰当的内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小朋友观察到“蚂蚁搬家”的现象,就知道明天的天气将是()。

A.风和日丽

B.雪花纷飞

C.大雨倾盆

2.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描述,选择最恰当的诗句填在横线上,应该是()。

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在诗句中,我们也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如:春天,“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夏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荷尽已无擎(qíng)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十、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1.“惯”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忄”部,再查8画。()

2.“沉寂”和“沉浸”是一组近义词。()

3.“相看两不厌”一句中,“厌”的意思是“讨厌”。()

4.“言必信,行必果”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大致相同。()

5.《扁鹊治病》和《普罗米修斯》都是神话故事。()

十一、阅读下面两篇短文,然后按要求做题。(27分)

(一)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11分)

①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mào)易路线。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这条通道,中西方互通有无。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了中国。

②黄瓜,原产于印度,汉朝张骞(qiān)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现在,我国黄瓜的品种越来越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其中闻名全国的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的北京刺瓜。

③大蒜的原产地是西亚和中亚。最初在中国安家落户时,它的用途和原产地

一样——做药物使用。如今,大蒜已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蔬菜,烹调时使用它,既可增味,又可杀菌。

④据说,甘蔗(zhè)的原产地也在印度。传入中国南方后,唐朝的工匠虚心地向印度人学习熬(áo)糖法,制作出了红糖。唐代宗年间,四川一带的人们在摸索中尝试新方法研制出了白糖,后来,这个方法又传到了印度。

⑤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还有很多,如南瓜、胡椒等。在这些植物传奇变化的背后,还有很多文化遗产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有删改)

1.什么是丝绸之路?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用“”画出来。(2分)

2.读短文第②~④段,填写表格。(6分)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1)北京刺瓜外形美观,皮薄肉厚。()

(2)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一共有三种。()

(3)“丝绸之路”历史悠久。()

(二)白雪塑像(16分)

①夏夜,路灯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聊天、下棋……一个女人走过来,对一个下棋的中年男子说:“元元他爸,孩子作业写完了,回家吧!”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往家走。

②大约十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小书桌。这是一个三口人的小家。儿子元元该上初三了,父母就把书桌留给儿子专用。但爸爸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

③时间长了,爸爸就有些担心:自己的咳嗽声会打乱儿子做题的思路。于是,他就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但是,一咳照样满屋响。“唉!这难除的病根儿!”爸爸无奈地叹息。儿子很体谅爸爸:“不要紧,爸爸。您咳,我一样写作业。”“怎么可能不影响你呢?都怪我……”爸爸很自责。

④晚饭后,儿子一要写作业,爸爸就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⑤“爸爸,别出去了。”元元拦住爸爸。“不,爸爸有点事。”啥事?总在这时候有?元元心里虽明镜似的,可终究拗(niù)不过他。

⑥就这样,夏去秋来,很快,北方就进入了冬季。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这时他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面早已纷纷扬扬下起了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宛如一座白雪塑像。元元像一下子被电着了,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

⑦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很快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街心又多了一座白雪塑像……

1.概括写出第①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③段,用“○”圈出描写爸爸心情的词语。(3分)

3.短文第④段中写道:“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这里的“规律”和“习惯”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大雪天,爸爸宁肯在街上挨冻也不回自家温暖的小屋,是因为()

A.爸爸很喜欢在街上与棋友下棋。

B.屋子空间小,进家只能在床上躺着。

C.爸爸担心自己的咳嗽声影响儿子学习。

6.文中提到了两座白雪塑像,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想好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完成习作。(30分)

(一)

习近平爷爷曾经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想一想: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想怎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想好之后,写下来。

(二)

读了短文《白雪塑像》,想一想:你与亲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选一件印象最深的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率领瞬间茁壮凯旋健康和谐清澈领袖

二、jū mó xī mèn

三、托拖拖稍捎稍

四、③①

五、挺拔奔驰踢球防护预防庭院驾驶糟蹋畅想舒畅

六、略

七、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八、略

九、1.C 2.C

十、1.√ 2.× 3.× 4.√ 5.×

十一、(一)1.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2.①黄瓜②品种越来越多③中亚和西亚④成为蔬菜⑤甘蔗⑥印度

3.(1)√(2)×(3)√

(二)1.示例:夏夜,一个女人把孩子的爸爸叫回家。

2.担心无奈自责

3.儿子一要写作业,爸爸就要出去。

4.体会出了儿子的震惊和难过。

5.C

6.第一座“白雪塑像”指的是雪中的爸爸。第二座“白雪塑像”指的是雪中拥抱着的父子。

十二、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