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与卢浮宫区别完整

凡尔赛与卢浮宫区别完整
凡尔赛与卢浮宫区别完整

凡尔赛宫与卢浮宫的区别

卢浮宫与凡尔赛宫的区别从收集的资料上看 比较明显 虽同处法国 年代相当 风格有所类似但是也属于小同大异的一类 下面将从建设年代。地点、过程、面积,建

筑内外面风格,用途。。。这几点出发总结。另外我重点研究凡尔赛宫还会对其重点

景观进行论述。

一、建设年代、地点、过程、面积。

凡尔赛宫: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

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由于16至17世纪的巴黎市民不

断发生暴动路易十四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混乱喧闹的巴黎城。经过考察和权衡,他决

定以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为基础建造新宫殿。为此征购了6.7平方公里的土

地。这些土地面积可以给大家一个想象117亩的土地加上6.7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换

算相当于986个11人的足球场,及6.4个湖北工业大学的校园占地。是很大的! 1682

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凡尔赛宫主体部分的建

筑工程于1688年完工,而整个宫殿和花园的建设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1833年,

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卢浮宫:卢浮宫比凡尔赛宫建设要早,始建于

12世纪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御的城堡,边长约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积大致相当于今卢浮

宫最东端院落的四分之一。当时的卢浮宫堡并不是法国国王的居所,而是被用来存放王室财

宝和武器。14世纪,法王查理五世觉得卢浮宫堡比位于塞纳河当中的城岛(西岱岛)的王

宫更适合居住,于是搬迁至此。其后不断进行修建与改造改建工作从1624年持续到1654

年。1682年法国宫廷移往凡尔赛宫后,卢浮宫的扩建再度终止。拿破仑即位后,开始了对

卢浮宫的大规模扩建,直到拿破仑三世时期完成了卢浮宫建筑群。现在出杜伊勒里宫在1871

年5月,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将其烧毁之外其余建筑全部幸存。前后将近600年。

二、建筑特色

凡尔赛宫:建设与17至18世纪 当时欧洲艺术发展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 巴

洛克 洛可可 古典主义 写实主义相互交织影响着当时的文化、宗教、建筑艺术 生活

方式等各个方面 凡尔赛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

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

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极度的华

丽与繁杂 深刻地体现了当时皇室奢靡与腐败的生活及贫富差距的明显。

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引起俄国、奥地利等国君主的羡慕仿效。彼得一世在

由上到下依次为:夏宫、无忧宫、美泉宫。

圣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在维也纳修建的美泉宫、腓特

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无忧宫、都仿照了凡尔赛宫的宫殿和花园

但是,凡尔赛宫过度追求宏大、奢华,居住功能却不方便。宫中没有一处厕

所或盥洗设备,连王太子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便溺。路易十五极端厌恶寝宫,认

为它虽然宽敞、豪华,却不保暖。

卢浮宫:从其修建时间可以判断出其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这座历史久远的宫殿建

筑,不仅样式古典,规模宏大,而且内部装饰华丽。文艺复兴的建筑样式,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洛可可建筑形制等都曾在卢浮宫的建筑史上留下印记。卢浮宫的改建史,展示了法国建筑艺术风格演变的轨迹。卢浮宫形如一个巨大的马掌,它是欧洲最长的建筑,其长度比三个平放的对接起来的埃菲尔铁塔都要长。就是在美术馆翼楼之间的百万平方英尺开放广,全玻璃的墙体清明透亮,没有沉重的拥塞之感。到了16世纪,当时的国王委派著名建筑师莱斯柯设计改造王宫,拆去城堡,新建了一座宫殿,这才有了具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卢浮宫。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古典主义建筑以古典柱式为构图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从关系,为君主制国家所推崇。

凡尔赛宫分析与论述:

三、凡尔赛宫及园林论述与感受

1、政治活动:凡尔赛宫作为作为皇室私家住宅在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就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凡尔赛宫落成之后,路易十四即将全国主要贵族集中于凡尔赛宫居住。

从1682年到1789年,法国的政治、外交决策都在凡尔赛宫决定,凡尔赛成了事实上的法国首都。了显示王权的威严,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经常在宫中举行场面浩大壮观的典礼、晚会、舞会、狩猎和其他娱乐活动。在其颠峰时代——路易十五晚期和路易十六早期,维持凡尔赛宫廷的费用占法国岁入的四分之一。此后的法国国民会议普法战争一战结束后签署合约都有在凡尔赛宫进行。

2、著名景观

其著名景观集中于主楼二层和花园中。镜厅又称镜廊,在战争厅之南,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6米,高1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

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

的化妆舞会。

镜厅 王后套房:位于主楼南侧,包括王后卧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见厅、宫妇退居室、王后卫兵

室等七间房间。

王后套房

花园:现存面积为100公顷,以海神喷泉为中心,主楼北部有拉冬娜喷泉,主楼南部有桔园

和温室。花园内有1400个喷泉,以及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路易十四时期

曾在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布置贡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花园内还有森林、花径、温室、柱廊、神庙、村庄、动物园和众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3、布局论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凡尔赛宫恰恰是法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凡尔赛宫严谨对称,整齐庄重的风格及其内部奢华壮丽的设计展现了君主的崇高地位和无限的权威。

凡尔赛宫从东往西由练兵场、宫殿和园林3部分组成。中轴线长3公里多,贯穿东西。向东延伸穿过凡尔赛城,向西穿过整个园林。宫殿和园林的布局南北对称,最宽处约2公里。

练兵场是向东张开的扇形,中心角为60度,有3条放射状的大道向东伸展出去,大道旁有巨大的马厩。练兵场向西是宫殿,宫殿建筑连接在一起,南北长400米,是3层的石建筑,古典主义风格。中心位置的光荣殿是三合院形式的御苑,面向东,是国王、王后和公主的居住地。其中最著名的是二楼西侧的镜厅,大厅长73米,宽10米,厅内中脊高13米,朝向园林的西墙有17个巨大的拱顶落地窗,东墙对应镶嵌17面大玻璃镜,由483块镜片镶拼而成。半柱面的天花绘历史题材的油画。宫殿南翼是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北翼是官员和贵族的住地与办公处所,还有教堂和歌剧。

宫殿向西是大面积的园林,大体均等的分布在中轴线的两侧。园林从东向西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花园、小园林和大园林,越往西面积越大。花园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1000米。中心有一对大水池。南半部是规则的绣花型花坛,最南部地坪下降约5米,是一处桔园。有对称的水池和盆栽大树。北半部有绣花型花坛和树林,最北端面积2万平方米的大水池和海神喷泉。

练兵场Array平面图

花园向西地坪下降约5米,进入小园林,面积是花园的3倍。规则的道路把园林分为12块林地,每块林地中有不同的小路、迷宫路、水池、岩洞、喷泉和亭台。小园林中轴线上的大道称为王家大道,道心有草坪,道旁排列雕像。大道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喷泉水池,池

中分别有阿波罗之母和阿波罗组合雕像。

花园

小园林再向西即进入大园林,中轴线长度超过两公里,变成一条宽大的人工河,在中

点还有一条横向的人工河,两条人工河十字相交犹如十字架一般。十字架南端有动物园,北

端有大小特里龙庭园,是效仿中国式园林。大园林内全是高大的乔木林,树木郁郁葱葱。

4、其园林特点分析:

第一, 面积非常大。

意大利园林一般只有几公顷,而凡尔赛园林竟有1600公顷,轴线有3000米长。

如此巨大的面积,将是一次多么繁重的工程。虽然给整体设计带来的一定的困难,但是就视

觉效果来说还是有其特色。

第二, 花园的主轴线大大加强。

它已不再是意大利那种单纯的几何对称轴线,而成了突出的艺术中心。最豪华

的植坛,最辉煌的喷泉,最精彩的雕像,最壮观的台阶,一切好的东西都必须集中在

它的轴线上或则靠在他的两侧。把主轴线做成艺术中心,一方面是因为园林大了,没

有艺术中心就显得散漫,另一方面,它反映着绝对军权的政治理想,构园也要分清主

从,向众星拱月一般。

第三,园林的总体布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级之上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图解。

不得不承认凡尔赛宫具有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或则是府邸统帅一切,往往在整个地段的最高处,前面有笔直的林荫通道和园林,是整个钩园的中枢,在中轴线的两侧,跟府邸立面形式呼应,对称的分布于次级轴线,他们和几条横轴线构成园林布局的骨架,编织成一个主次分明、纲目清晰的几何网络。

第四,几何对称美显著。

凡尔赛园林是规则式园林,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园林题材的配合在构图上呈几何形式,其园线、园路多采用直线形;广场、水池、花坛多采用几何形体;植物配植多采用对称式,株、行距明显均齐,花木整齐并修剪成一定的图案,园内行道树端直、美观、有发达的林冠线。其主要的设计者勒诺特尔是当时西方最著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它的设计突出了“强迫自然接受均衡法则”的规划式理念,肯定了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则是变化中的统一,所谓变化就是园林地形和布局的多样性,花木的品类、形状和颜色的多样性。

所谓统一,即一切多样性,都应该“井然有序,布置的均衡匀称”,直线和方角的基本形式都要服从几何比例原则。有着严谨的数理逻辑。

第五,植物造景。

勒诺特尔用多种方式进行植物造景,其中,常绿树种在设计中占首要地位。其非常独特之处在于大规模的将成排的树木或雄伟的林荫树用在小路两侧,加强了线性透视的感染力。就植物造景艺术方面,追随了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即多样统一,对比协调,对称均衡和节奏韵律。不论是水体与植物的组合景。还是街道与植物的组合景,都强调了相互因借,相互映衬的和谐美。

第六,瀑布与喷泉的运用

凡尔赛宫园林的另一特色是喷泉与瀑布。宫殿后的喷泉多且美,每组喷泉都有一个神话故事。一组由红色大理石砌成的拉脱娜喷泉,味辛腊神话中的阿波罗和达安娜之母复仇的故事。拉脱娜曾被小亚细亚的农民所辱,众神之王朱皮特便把这些农夫变成青蛙。喷泉中一群青蛙和头部刚刚变成更青蛙的农夫口喷清泉,形成一个晶莹水帘,把立于泉水之巅的拉脱娜罩在白茫茫的水花之中。沿台阶走下中央平台,可以看到拉脱娜喷泉里的马尔西雕像的代表作。喷泉中央置高点,女神和他的女儿阿波罗与狄安娜呈三角形相互依偎在一起,这座喷泉处在长长的绿色地毯大道的起点。再往前这条路通往有一个大的阿波罗喷泉。在此喷泉中,设计者杜比想象出阿波罗乘坐在一辆四匹马战车跃出水面,呈现出一幅英姿勃发的形象,几个海妖手持海螺吹响着,宣告阿波罗的降临。

5、设计师与作品论述:

勒诺特尔是当时的宫廷园艺师,其成名作为沃一勒—维贡特府邸花园,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杰出代表。其作为路易十四的宫廷造园家长达40年。勒诺特尔的代表作品:凡尔

赛宫苑、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枫丹白露城堡花园(1660)、圣克洛花园(1665)、尚蒂伊府邸花园(1665)、丢勒里花园(1669)、索园(1673)、克拉涅花园(1674-1676)、默东花园(1679)

其在进行总体布局的时候为求恢弘气派的风格,他用直尺和圆规勾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而不是根据场地地形考虑,这就导致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前期的场地平整工作。1662年开始建造,1688年建成,历时26年之久。

中轴线起点:拉托娜泉池。

长330米的“国王林荫道”。

阿波罗喷泉

道路焦点雕像阿波罗浴场、水剧场

总而言之,凡尔赛宫吸收各地宫殿、园林的特色融为一炉。凡尔赛宫是封建统治时期的一座的纪念碑,它不仅是皇帝的宫殿,也是国家的行政中心,还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是法国古典主义宫殿及园林的代表作。凡尔赛宫整体的建设规划形体对称,中轴东西向。包括了前宫大花园、宫殿和放射状的大道三部分。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古典主义建筑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式来表现。而严格规划的园林设计,则做几何式布局,以中轴线为为主线加以延伸,大方得体。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都被当时欧洲所效仿。

凡尔赛宫使法国园林建筑中的奇葩,显示了法国人们的才智,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卢浮宫博物馆

师:教师板书课题—卢浮宫宫博物馆三件宝 师:第一个问题蒙娜丽莎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生: 师:这样的表情体现了怎样的气质 师:同学们可以试着模仿一下 生:愉快的笑答优美优雅温柔单纯、纯洁…… 师:很好很准确主人公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生:安静宁静 师:真棒那人物性格有什么特点 生:自信坚定 师:教师总结一下,人物气质优雅、单纯,内心宁静,性格自信、坚定﹙教师板书﹚。下面介绍画作或者说人物形象的时代背景。 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很快,从文化上讲,那时西方人,从东方中国学会、运用、创新了印刷术,于是人们有了大众语言的《圣经》,随即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接触上帝,基督不再需要代理人,教皇、神职人员不再是权威,百姓思想有了一定自由,在思想上,人人都有合理的幸福的憧憬。人文主义伴随世俗文学而产生,人们的世俗兴趣,产生了对古代感兴趣的内容理想化想象。因此脱离基督教影响,歌颂人文主义的艺术形象就此而产生。 ﹙通过多媒体观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师: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是歌颂美好的人和美好的生活的,具有积极、进步意义。师:下面我们看书,看一看达·芬奇是怎样画的《蒙娜丽莎》? 生1:描述脸部特征 生2:描述双手的特征 生3:背景特点 师:讨论一下画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明暗法、透视法、色彩、解剖…﹙教师板书学生的总结﹚ 师:很好,科学的造型手段能够准确地塑造人物的心理活动、气质和性格。达·芬奇能画出这么好的画,我们想不想了解画家达·芬奇? 生:通过研究资料之后表达,学生很踊跃。 师:教师总结﹙多媒体显示画家达·芬奇介绍性的文字内容﹚ 师:通过探究、分析、解释,《蒙娜丽莎》是不是绘画艺术中的瑰宝?他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是不是当之无愧? 生:大声肯定回答。 师:请问同学们,文艺复兴的“复兴”有什么含义? 生:重新流行、再生… 师:好极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再生了什么? 生:古希腊艺术…古罗马艺术… 师:好!真是棒极了,那咱们就说说古希腊,大家都知道北京08年奥运会吧,奥运会的发源地是哪? 生:古希腊﹙应该是异口同声﹚ 师:准确,古希腊还有什么? 生:古希腊神话有海神波塞冬…宙斯…阿波罗… 师:知道这么多真不简单,我们今天学的卢浮宫另外两件宝就跟希腊众神有关,看书,那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大家注意听。

巴黎卢浮宫Louvre的入口

巴黎卢浮宫Louvre的入口 2014-07-13 00:28:54 以下文字主要来自鸢尾 卢浮宫因为珍宝众多,长年排队,在免费周日(每月第一个星期天),地面队伍可长达两三个小时。其实卢浮宫其实不止大金字塔一个入口。 1,PYRAMIDE主入口,大家都知道的,玻璃金字塔下面。人一般最多。但从地铁M1号线卢浮宫站下车不要出站,顺着指示牌直接就可以到达玻璃金字塔的下部,那里很少人过安检!! 2,RIVOLI马路的99号,是个卢浮宫的购物中心,连接地下的西入口 3,小凯旋门的底下,侧边,有个不太明显的往地下的通道,人非常少,几乎没人。进去也很冷清,下去就是巴黎时装发布会的会场。当然,没有发布会的时候,是很冷清的。这个也是连接地下西入口的。 4,这个地方比较远,但是离蒙娜丽莎很近,在卢浮宫南墙往西尽头的地方,靠着塞那河,在杜乐丽花园里,完全不用排队。(应该是最下的狮门入口) 5,员工通道,能不能进去,看你的造化:在北墙靠RIVOLI大街的一侧,有个大拱门,进去,右手有个地方有安全人员检测,那里一般是没有游客排队的,工作人员从这里进。 两个便捷入口的指引:

1、乘地铁到了Palais Royal Musee du Louvre站出来后,一般都是顺着人流通过北宫门进入卢浮宫金字塔广场。但这样排队的人比较多,其实顺着墙向右边走大概100到200米可看到如下入口,很显眼。这个地下入口可以较快进入卢浮宫。 2、乘地铁到Louvres 站下车,出站后一眼就能看到卢浮宫广场,广场前面这条路叫Rue de Rivoli。站在卢浮宫广场,面对Rue de Rivoli街,左手边有一家商场,这是一个看似购物中心的地方,里面楼上有个类似北京、上海的“大食代”那样的快餐厅(中午在这里吃饭是不错的选择),进入这家购物中心,往左边一直走,不要拐弯,就能走到卢浮宫的大厅里了。

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卢浮宫有广为人知的三大镇馆之宝,那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本篇就介绍这三大宝。 米洛的维纳斯在卢浮宫苏利馆的古希腊、伊特鲁利亚及古罗马展区的一个过厅里,(它与德农馆交界)你只要看到人头涌涌就不会错过了。 米洛斯岛是爱琴海上的一个火山岛,位于基克拉泽斯群岛最西南端。由于位处希腊大陆和克里特岛之间,该岛在爱琴文明时期是重要的位置。在青铜时代著名的费拉科庇遗址上发现了一个米诺斯宫殿。另外,该岛在古希腊以盛产艺术品闻名于世,著名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即发现于此。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美术史上的习惯称呼,严格说,它应当叫《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因为维纳斯是罗马人对这位爱与美女神的称呼,希腊人是不知道有什么维纳斯的。它于1820年在希腊的米洛斯岛被发现,故叫做米洛斯的维纳斯。 维纳斯女神,是古罗马神话传说中美与爱之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之为阿芙罗狄特)。公元前,就有雕刻家将她人体化,雕刻成石像。这前后维纳斯为主题的而创作的不乏其人,而《米洛的维纳斯》则是至今之冠,可以说她是雕塑史上之典范。 米洛斯的维纳斯女神雕像,高约2.04米,由两块半透明的白云石拼合雕就。她站在鸡血白纹的云石底座上,上半身裸露,下半身裹着围毯,神情端庄,肌体丰润,窈窕曲立,仪态万方,造型典雅至极,集美之大成。 作品是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末或公元前1世纪,作者已经无从考证。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膄,美丽精致的椭圆形的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都流露出希腊雕塑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的嘴角上略带微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 跟许多古希腊著名的阿芙洛狄忒全身立像不同,《米洛斯的维纳斯》没有用全裸的形象,它采取了半裸的处理方式。在众多的希腊女性雕像中似乎还找不到什么类似的,这自然可以说独树一帜,颇具特色。一波三折的曲线美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形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上身的秀美。她的身姿庄严、崇高而端庄,像一座纪念碑;她的表情平淡而深邃,人们能感受到她那丰富而又高贵的心灵。她的双臂已经残断,这是幸还是不幸呢?真难说,我觉得或许少了它们,整体更简洁单纯,裸露的部分也更突出醒目,视觉美感会更强烈更动人,更能激发人们的想像空间。 《米洛的维纳斯》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的优美与崇高两种风格。它那阔大而简洁的手法,使人想起菲狄亚斯在巴特农神庙所创造的庄严、崇高的雕刻;它那端庄优美的身姿和容貌,又使人联想到普拉克西特列斯所创造的优美而抒情的人体美。她的体形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身长比例接近利西普斯所追求的人体美标准,即头与身之比为8∶1。由于8为3加5之和,这就可以分割成1∶3∶5,这就是“黄金分割律”,这个比数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 这座雕像专家们考证是公元前100多年左右古希腊文化后期的作品,可直到1820年才被人发现。当时,一个名叫伍蒂埃的法国海军见习军官来到当时尚属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殖民地的希腊米洛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一个希腊农民岳尔戈斯,在其带领下,伍蒂埃在岛上的一个山洞内发现了一座小小的庙宇,在庙内的大堆沙土中有一座断了双臂的美女雕像,这便是被后人称之为“米洛的维纳斯”的雕像。可惜当时,伍蒂埃和岳尔戈斯寻找多时,却始终没有找到维纳斯雕像所缺损的双臂。 当下伍蒂埃决定把雕像抢购回去,因而付给岳尔戈斯定金100银币。这时伍蒂埃所在之军舰奉命航赴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待一上岸,他赶忙去拜见法国驻土耳其大使利维埃尔

浅谈贝聿铭的设计思想word精品

浅谈贝聿铭建筑创作思想 在诸多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建筑大师中,我最先接触,也最喜欢的就是贝聿铭,或许是他 那东方人的面空和华人的身份让我感觉到亲切吧。最近喜闻大师收官力作多哈伊斯兰艺术博 物馆落成,便忍不住找来资料瞻仰了一番,在为其建筑作品倾倒的同时,不禁心下暗自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建筑创作思想和理念指导他设计出如斯精品呢? 回顾过往,贝老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诸多作品,他的每件作品最终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堪称件件精品。然而这样一位成功的实践型建筑师却从来不写书立作来阐述自己的建筑观点和理论,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他坚持认为矗立在那的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这为我们对他的解读增添了不少难度。 本文他的一些话语结合其部分建筑作品加以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将他的建筑思想和观念 归纳为以下几点: 1.建筑结合自然的空间观念 “建筑设计中有3点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对第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建筑结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贝聿铭一生的作品,他在设计中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善于将水和光引入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来,通过水的映照和光线的投射,使建筑主体与周围 空间环境产生丰富的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让光线来做设计”更是贝氏的名言。 其常用的形式就是内庭,通过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合与建筑。在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作品中都有体现,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唯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 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 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 在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中,内庭依旧得到了巧妙的运用,步入博物馆,就是一个巨 大的中庭,中庭穹窿足足有164英尺高。穹窿的顶部开口,像是一个天眼一般,让神秘的天光倾泻而下,与内部复杂的几个形体产生激烈的碰撞。设计简约却不失宏伟的中庭,几何 图形的运用恰到好处,当人们走进它,整个构造的全部力量开始凸显,其造型更显壮观。中 庭朝向海面的一侧,采用玻璃幕墙,将海面的风光引入到中庭。 2.注重历史根源,善于运用传统艺术,而又不拘泥于传统 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贝

从室内设计角度浅谈卢浮宫博物馆

环境艺术设计一班林景杰27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卢浮宫共分为六个馆:古希腊和古罗马馆,古埃及馆,古代东方馆,油画素描馆,雕塑馆,工艺美术馆。 卢浮宫金字塔 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建造师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的入口处。贝聿铭先生经过深思熟虑,这座“金字塔”为卢浮宫博物馆,也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观众在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欢的展厅,而不必像过去那样去一个展厅而要穿过其他几个展厅,有时甚至要绕行七八百米。一个现代的博物馆,后勤服务设施一般占总面积的一半。过去卢浮宫博物馆只有20%的面积用于后勤。有了这座“金字塔”,博物馆便有了足够的服务空间,包括接待大厅、办公室、贮藏室以及售票处、邮局、小卖部、更衣室、休息室等,卢浮宫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因此而更加齐全。 玻璃金字塔,高米,底宽米,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他在建筑中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采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为地下设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金字塔的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金字塔的体形简单突出,而全玻璃的墙体清明透亮,没有沉重拥塞之感。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形被取消,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物,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在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照池中与环境相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另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形水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贝聿铭将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 建筑风格 卢浮宫博物馆属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式风格。卢浮宫造型严谨,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外形自由,追求动态,追求富丽的装饰和雕刻、

巴黎罗浮宫 教案

巴黎罗浮宫教案 戴山学校邱钟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罗浮宫馆三宝的欣赏,初步了解欧洲古典艺术作品。 2、通过优秀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多元文化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对罗浮宫三宝的风格及艺术特征。并培养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有一定的方法。 难点:了解美术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深远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对巴黎这个地方有什么印象吗? 生:····················· 师:给大家介绍一部电影《午夜巴黎》大家一起跟着这一部电影前面的一段来感受一下巴黎这个城市的浪漫吧。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走进巴黎这个艺术之都的举世闻名的博物馆——巴黎罗浮宫。 (1)揭示课题:巴黎罗浮宫(板书课题) (2)ppt简单介绍罗浮宫历史,带领学生神游罗浮宫。 巴黎罗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它原为中世纪城堡,后改建为艺术博物馆,收藏各种文物达37万件,被称为法国故宫。罗浮宫藏品涉及古代东西方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有“人类文明发展的总索引”之誉。罗浮宫(也称卢浮宫)在法国巴黎被誉为艺术之都,巴黎有上百家的美术馆及博物馆,其中最闻名於世的就是罗浮宫。他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赛纳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脏,始建于1204年,历经7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长680米,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同时,罗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他不仅是规模浩大的皇宫,是欧洲一个时期的统治中心,更主要的是欧洲文物保存最富、艺术珍品最多的一个博物馆。 (3)介绍罗浮宫。 外观:U 型 内部:分为三部分黎塞留馆、苏利馆和德农馆三大部分。

浅 谈 贝 聿 铭 及 其 建 筑 思 想

浅谈贝聿铭及其建筑思想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在诸多国际上享有声誉的建筑大师中,我最先接触,也最喜欢的就是贝聿铭,或许是他那东方人的面空和华人的身份让我感觉到亲切吧。在为其建筑作品倾倒的同时,不禁心下暗自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建筑创作思想和理念指导他设计出如斯精品呢? 本文以其代表建筑作品——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为例对其建筑思想进行简单分析。 这座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本文将以以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视角对其加以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对他的建筑思想和观念进行简要分析。 一、环境 坐落于法国瑰宝卢浮宫入口广场,这个位置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对坐落其中的建筑产生了许多约束与极高要求。 二、场所 金字塔本身就如同是卢浮宫的藏品一般,与古老巍峨的建筑相辉映,既存在感强烈,又不喧宾夺主,透明的体量更使得卢浮宫本身有了别样的风情。金子塔位于卢浮宫中轴线上,强调了入口的位置,对游人产生明确的指标。 三、典型空间效果 从下图的模型中可以看到金字塔的埋于地下的使用空间。这个空间的构成具有对称、均致、平衡、几何感强烈的美感,其中轴线与卢浮宫中轴相合,呼应了主体建筑的中心对称的形制。对光影效果的运用是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四、平面分析 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观众在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欢的展厅,而不必像过去那样去一个展厅而要穿过其他几个展厅,有时甚至要绕行七八百米。一个现代的博物馆,后勤服务设施一般占总面积的一半。过去卢浮宫博物馆只有20%的面积用于后勤。有了这座“金字塔”,博物馆便有了足够的服务空间,包括接待大厅、办公室、贮藏室以及售票处、邮局、小卖部、更衣室、休息室等,卢浮宫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因此而更加齐全。 五、立面分析 由于大部分埋于地下,金字塔的立面相对简单,每面都是一样的玻璃三角形,但其独特之处在于透过这个立面所看到的卢浮宫的立面,以及简单的菱形玻璃拼接起来以后形成的独特韵律。 六、材料与建筑构造 玻璃通透的魅力、框架细致的美感,在金字塔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夜空之下,材料与构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使其与星辰交相辉映,如同稀世宝石一样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尤足动人。

贝聿铭罗浮宫玻璃金子塔赏析

贝聿铭罗浮宫玻璃金子塔赏析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他在建筑中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采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为地下设施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极大成功,享誉世界。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塔高21米,底宽30米,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设计之初: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 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1]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当密特朗总理以国宾的礼遇将贝聿铭请到巴黎,为三百年前的古典主义经典作品卢浮宫设计新的扩建时,法国人对贝聿铭要在卢浮宫的院子里建造一个玻璃金字塔的设想,表现了空前的反对。在贝的回忆里,在他投入卢浮宫扩建的13年中,有2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吵架上。当他于1984年1月23日把金字塔方案当作“钻石”提交到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时,得到的回答是:这巨大的破玩意只是一颗假钻石。当时90%的巴黎人反对建造玻璃金字塔。 创作始末: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他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自认因卢浮宫而读懂了法国历史观的贝聿铭并不难从埃菲尔铁塔中读出建筑的命运:建筑完成后要人接受不难,难就难在把它建造起来。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足尺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投票表示意见。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文化习惯,同意了这个“为活人建造”的玻璃金字塔设计。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0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获得殊荣: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这个奖是一九七九年由「凯海」基金会设立的一项世界性最佳建筑成就荣誉奖金,每年颁发一次。贝聿铭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五人。这个奖是近几十年来的工作加起来评估的。

巴黎卢浮宫建筑艺术鉴赏

巴黎卢浮宫建筑艺术鉴赏 经过一学期的欧洲艺术的熏陶后,我很喜欢老师讲课的方式和上课的内容。特别是那些介绍那些欧洲建筑艺术的视频,很喜欢很喜欢。在这里,我想对巴黎的卢浮宫作一个比较粗略的鉴赏,文字功底不深,再找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感想。 先来对巴黎卢浮宫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我觉得卢浮宫的建筑设计无不体现出当地文化的一种融合,特别是里面的一幅画—蒙娜丽莎。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听说过这幅画,虽说没有亲眼看过它,但在视频的介绍里看到她的神秘的微笑,十分的迷人。卢浮宫里面还有很多很有

艺术价值的作品。例如绪利馆(SULLY) 7一楼第12厅“米罗的维纳斯”也是许多游客趋之若骛之地。维纳斯充满生命活力身姿和失去的双臂引人遐思,使她本来就矜持的美貌更加不可接近。 卢浮宫的设计无不体现出超前的设计理念和文化风格,是一种基于人本的设计理念。卢浮宫是一座伟大的建筑物,视频里放到在博物馆地厅搭乘电梯上地面广场的时候,看着在广场中央的金字塔形透明顶棚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很奇特的力量,是一种文化的渲染,我打心里佩服设计者,如果有机会去法国,一定要亲自去领略一次。 这就是经营的文明,每一个到卢浮宫参观的人,都不知不觉地享受了这种文明。每天,从世界各地涌向卢浮宫的人数也数不尽,但是整个参观游览的过程非常的畅通,没有在中国节假日的那些景点被挤爆的现象。这归功于这里独特的建筑构思和功能布局。 卢浮宫博物馆是一座巨型建筑,由新建的现代化建筑和古老的建筑相连而成,新的建筑物藏在旧的建筑地底下。参观的人流,从地下入口穿过那里的地下走廊到达宽阔的中央地厅,中央地厅里有很多出口,这样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进口往上一层层的走进古老的建筑物,这样就可以疏散人流,使整个建筑物不至于会被挤

凡尔赛与卢浮宫区别完整

凡尔赛宫与卢浮宫的区别 卢浮宫与凡尔赛宫的区别从收集的资料上看 比较明显 虽同处法国 年代相当 风格有所类似但是也属于小同大异的一类 下面将从建设年代。地点、过程、面积,建 筑内外面风格,用途。。。这几点出发总结。另外我重点研究凡尔赛宫还会对其重点 景观进行论述。 一、建设年代、地点、过程、面积。 凡尔赛宫: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 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由于16至17世纪的巴黎市民不 断发生暴动路易十四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混乱喧闹的巴黎城。经过考察和权衡,他决 定以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为基础建造新宫殿。为此征购了6.7平方公里的土 地。这些土地面积可以给大家一个想象117亩的土地加上6.7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换 算相当于986个11人的足球场,及6.4个湖北工业大学的校园占地。是很大的! 1682 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凡尔赛宫主体部分的建 筑工程于1688年完工,而整个宫殿和花园的建设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1833年, 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卢浮宫:卢浮宫比凡尔赛宫建设要早,始建于 12世纪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御的城堡,边长约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积大致相当于今卢浮 宫最东端院落的四分之一。当时的卢浮宫堡并不是法国国王的居所,而是被用来存放王室财 宝和武器。14世纪,法王查理五世觉得卢浮宫堡比位于塞纳河当中的城岛(西岱岛)的王 宫更适合居住,于是搬迁至此。其后不断进行修建与改造改建工作从1624年持续到1654 年。1682年法国宫廷移往凡尔赛宫后,卢浮宫的扩建再度终止。拿破仑即位后,开始了对 卢浮宫的大规模扩建,直到拿破仑三世时期完成了卢浮宫建筑群。现在出杜伊勒里宫在1871 年5月,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将其烧毁之外其余建筑全部幸存。前后将近600年。

卢浮宫的前世今生

卢浮宫的前世今生 2017-03-30 Misscake Misscake的视界 卢浮宫,在以前Misscake的脑子里的概念只是一个高大上 的美术馆,唯一知道的是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那个金字塔, 其他绝对是小白。这次借着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与世界文明的活动,跟着卢浮宫博物馆雕塑部的主任苏菲女士一起领略了这个高大上的博物馆的风采。先来个人物简介: 卢浮宫始建于1190年,在成为举世闻名的博物馆之前,卢 浮宫曾是法国国王的宫殿,而它原初的身份,则是位于塞纳河边护卫巴黎东部区域的重要堡垒。150年后,随着巴黎城的不断扩建,卢浮宫地区本身也成为了需要被新城墙保护起来的区域,这座城堡也因此失去了其防御价值,被改建成了查理五世的皇宫。随着主塔在1528年被拆毁,这座中世纪 时期的著名宫殿也随之拭去其中世纪城堡的痕迹。旅程开始(一)前世 1.并不辉煌的前世卢浮宫早在1204年就开始修建了,虽然也是国王下令修筑的,却和宫殿没半毛钱关系。这里

要先插一个历史背景:1190年法国十字军东征异教徒,因担心北方英格兰国王诺曼底公爵的突袭,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下令修筑防御工事,在美丽的塞纳河边修建了城堡,卢浮宫就是这些城堡之一。所以这个被后世那么膜 拜的宫殿,竟然只是一道防!御!工!事!!!我们来看看当年伟大的法兰西国王的防御工事的示意图吧: 作为防御工事,卢浮宫修建的可真不含糊,上图是 城堡主塔的地基,高30米,直径15米,墙体厚4米,里面有直径6米的空间。上图中蓝色的就是塞纳河了,今天它的两侧都很繁华,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左岸和右岸。左岸有巴黎大学,右岸现在是商业区。只是可别以为法国人一直就这么浪漫的,先看图再说:是的了,如今高大上的卢浮宫在修建之初四周都是农田,东边的城门面向市区,北边的城门就面对这塞纳河。当时法兰西的宫殿大多为矩形,所以卢浮宫也模仿了其他宫殿,东西长72米,南北长78米,在四个角共修建了10个塔楼。而且在城堡的西边就是兵工 厂(毕竟咱们当时还只是防御工事嘛)不知道法兰 西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有相通的地方,总之在修建之初城堡的主塔并不在中心,而是略偏向东: 虽然不是当时很重要的宫殿,不过即便作 为防御工事这里也是国王权势的象征,在主塔内部的石板就雕刻有代表路易国王的百合图案。(还有代表王后的)

贝聿铭卢浮宫金字塔艺术解析

贝聿铭——建筑界中的“钻石” 中文名贝聿铭 外文名Ieoh Ming Pei 国籍美国 出生地中国 出生日期1917年4月26日 职业建筑师艺术家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 主要成就获普利兹克奖 代表作品中银大厦;香山饭 店;日本美秀美术馆; 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 配偶卢爱玲 祖籍 贝聿铭生于中国,1935年加入美国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贝聿铭的作品没有华丽奇特的外表,他以构思严密、设计精心、手法完全著称于世。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部设计精巧。他在设计中既引入了许多中华传统建筑的符号,又使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贝聿铭一生作品丰富,每每新作出世,总是能得众人的瞩目。代表作有波士顿基督教科学教会中心、康乃尔大学赫伯特约翰逊艺术博物馆、国家美术馆东馆、约

翰.肯尼迪图书馆、香山饭店、中国银行等。这些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 超的建筑作品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1988年设计的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的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他所获得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金奖和1983年第五届普里茨克建筑奖,被世人美誉为现代主义的泰斗,为华人在现代设计界争得一席之地。 下面我主要介绍卢浮宫的金字塔的设计理念以及特点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作品中光与空间 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入口 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 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 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 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 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 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

卢浮宫简介中英文对照

卢浮宫简介中英文对照 Le Louvre museum is located in downtown Paris Hebei shore Seine (right bank ), 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赛纳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脏。 is the heart of Paris. The whole building was "U" shape, covers an area of 24 acres, building area of 4.8 hectares, 680 meters in length. 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 680米。 Is the world's most famous, the greatest art treasures, is to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the palace of art and Wan palace. At the same time, Le Louvre museum is France's oldest palace. 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 宫。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The palace 's initial buil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lfth Century, from 15-18 century after 4 time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王宫最初始建于12世纪初,从15-18世纪历 经4次改建和扩建。 Le Louvre museum is a very complicated history, and this is the history of France and Paris and intricate intertwined. 卢浮宫有着非常曲折复杂的历史,而这又是和巴黎 以至法国的历史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

浅析贝聿铭与卢浮宫

浅析贝聿铭与卢浮宫

浅论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卢浮宫 专业建筑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浅析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卢浮宫 摘要:( :贝聿铭是美国华裔著名建筑设计师,他的设计以独特的个性闻名于世.贝聿铭的建筑是以光、影和运动为闪光点.擅长表达几何抽象的力量,使建筑充满了人性的光辉.玻璃金字塔就是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卢浮宫以丰富的收藏闻名于世,它的前身是一座监狱,后成为皇宫,再后来成为博物馆 ) 关键词:(贝聿铭玻璃金字塔建筑 ) 正文 大师简介 贝聿铭(见图1—1)美籍华人建筑师,祖 籍江苏苏州,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 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 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 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 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 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见图 1-2)、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 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图1-1 贝

聿铭 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 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 兹克,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 章等。1990年退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图1-2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筑师。他喜好的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1.方案介绍 1981年,新上任的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提出要修复整个法国的文化结构。其中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卢浮宫的翻修和改建。密特朗总统把这项任务委托给了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这是有史以来首次有非法国籍的建筑师从事卢浮宫博物馆的设计工作。贝聿铭的翻新工作于1989结束。他对卢浮宫的主庭院拿破仑中庭进行了重新设计,以缓解每日数以千计的游客所造成的拥堵。一个新的大厅入口成为独立于展厅的中央大厅空间,方便游客出入,成为游历博物馆的循环路线中的视觉焦点(见图2-2)。除了为卢浮宫增加了新入口,贝聿铭还设计了一系列地下空间,包括展廊、仓库和修复实验室,并将博物馆的各个翼楼连接起来。在新增和重新布置了 博物馆的辅助空间后,卢浮宫可以 增加自己的馆藏,并展出更多的艺 术品。从平面图可以看出(见图2-1) 贝聿铭为卢浮宫设计的新增结构使

案例分析-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

案例分析-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 发表时间:2019-05-23T09:59:08.69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1期作者:谢黎黎 [导读] 本文主要从布局、构造、光线、环境等各各方面介绍了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 谢黎黎 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市 400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布局、构造、光线、环境等各各方面介绍了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 关键词: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布局;分析 1.概述和布局 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位于阿布扎比的萨迪亚特岛,坐落在沙漠和大海之间。它是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设计的展览,艺术,教育和商业的“博物馆城市”。它由底部的几个白色房屋和一个覆盖平面三分之二的巨型圆顶组成。 整体形式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在平面上,规则的几何白色房屋被分散并被海水包围。同时,海水也被引入建筑空间内部,与阿拉伯人的“falaj”系统相呼应,这是一种古老的分水灌溉系统。这些白色房屋的高度和大小是不同的。因此,整个设计都在提醒着游客麦地那的传统房屋布局和城市的原型景观。 在立面上,一系列白色房子在不同的距离上,营造出强烈的深度感。灰色的圆形顶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交织棕榈叶,这是阿联酋的传统屋顶材料和形式。圆形顶也象征着着名的伊斯兰宗教建筑中的圆顶,该建筑通常由巨大的石头建造并放置在寺庙的中间。简约与复杂,轻盈与沉重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对比。建筑师让·努维尔对当地建筑文化元素的再创造,为博物馆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构造与物质 白房子 墙壁的厚度,屋顶梁的外观和裸露的一部分提示我它的结构材料可能是混凝土。大多数墙壁都覆有白色的石头材质矩形面板。这些面板的尺寸不同,面板之间有明显的缝和孔。从孔隙里面透出的人工照明表现出这些面板是作为第二层装饰,而不是墙壁的原始附着表面。

巴黎卢浮宫

巴黎卢浮宫设计分析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卢浮宫共分为六个馆:古希腊和古罗马馆,古埃及馆,古代东方馆,油画素描馆,雕塑馆,工艺美术馆。卢浮宫金字塔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当时的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还因此要表示辞职。然而,贝律铭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畏惧,依然坚持自己的方案。 而法国卢浮宫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经典传世之作,体现了现代建筑与传统元素的融合。这个“金字塔”坐落于法国瑰宝卢浮宫入口广场,这个位置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对坐落其中的建筑产生了许多约束与极高要求。“金字塔”本身就如同是卢浮宫的藏品一般,与古老巍峨的建筑相辉映,既存在感强烈,又不喧宾夺主,又位于卢浮宫的中轴线上,强调了入口的位置,对游人产生了明确的指标。“金字塔”埋于地下的使用空间,还具有对称、平衡、几何感强烈的美感,其中轴线与卢浮宫中轴线相合,呼应了主体建筑的中心对称的形制。而且对光影效果的运用也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通体透明的玻璃金字塔,既能为馆内提供宝贵的光线,也能够反射周围的老建筑,让它们互相呼应。而且,这个简单的几何图形不仅不会显得突兀,反而可以衬托卢浮宫的庄重与威严,它还能够跟凯旋门和协和广场的方尖碑连成一体,为巴黎的中轴线锦上添花。 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观众在这里可以直接

卢浮宫介绍英文版

卢浮宫介绍英文版 法国巴黎是世界文明的艺术之都,它不仅以秀丽的风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更以其光彩夺目的艺术明珠另人心往神迷。这颗明珠就是Louvre,卢浮宫-举世瞩目的艺术宝库…… Louvr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France and the palace in which it is housed, is located in Paris, on the Right Bank of the Seine River. The structure, until 1682 a residence of the kings of France, is one of the largest palaces in the world. It occupies the site of a 13th-century fortress. The building of the Louvre was begun in 1546 in the reign of Francis I, according to the plans of the French architect Pierr e Lescot. Additions were made to the structure during the reigns of almost every subsequent French mon arch. * fortress:“堡垒”、“阵地”等意思。卢浮宫建造于13世纪的一个堡垒的旧址之上。 * reign:“统治时期”。卢浮宫是于1546年弗郎西斯一世在位时开始修建的。 * subsequent:“随后的”、“后来的”等意思。 * monarch:“君主”、“帝王”。据法国建筑师Pierre Lescot的修建计划所载,Francis I以后的每一位法国君主都对卢浮宫进行了增建。 Under Henry IV,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the Grand Galerrie, now the main picture gallery, which borders the Seine, was completed. Under Napoleon III a wing on the north side was finished. By the m id-19th century the vast complex was completed; covering more than 48 acres, it is a masterpiece of arc hitectural design and sculptural adornment. * Grand Galerrie:卢浮宫著名的大画廊。 * wing:本义是“翅膀”,这里指“建筑物的侧翼”。 * complex:“错综的”、“复杂的”等意思。这里是名词用法,表示“结构复杂的建筑物”。 * adornment:“装饰”、“装饰物”的意思。卢浮宫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广,经过几个世纪才修建完毕。因而,它既是建筑设计领域的杰出作品,又是雕刻装饰领域的大手笔。 The nucleus of the Louvre collections is the group of Italian Renaissance paintings among them seve ral by Leonardo da Vinci owned by Francis I, a collector and patron of note. The holdings were signific antly enriched by acquisitions made for the monarchy by Cardinal Richelieu and by Cardinal Mazarin, w ho was instrumental in purchasing works that had belonged to Charles I of England. * nucleus:nucleus有很多意思,我们熟知的是表示“原子核”、“细胞核”等。本文里,nucleus则是“核心”、“中心”的意思。Italian Renaissance(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绘画是整个卢浮宫藏品的核心部分。 * patron of note:patron是“赞助人”的意思,note在这里表示“钞票”。Patron of note就是“资金赞助者”了。

卢浮宫博物馆馆长

卢浮宫博物馆馆长 最近几个月,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的人选问题在法国社会引起广泛关注。4月3日,总统奥朗德在部长会议上任命让-吕克·马尔迪内为卢浮宫博物馆管理委员会主席兼博物馆馆长。马尔迪内现任卢浮宫希腊、伊特鲁利亚和罗马文物部主任,是研究古希腊文明的考古学家。这次任命也是50年后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一职重新由考古学家担任。4月15日,马尔迪内将正式接替亨利·鲁瓦雷特,任期为3年。 据介绍,马尔迪内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古希腊文明,出版过《卢浮宫中的希腊》等5部著作,策划过有关古希腊雕塑家伯拉克西特列斯等多个展览,也是去年年底新开放的朗斯卢浮宫分馆“时光长廊”展厅陈列的策划人。目前,马尔迪内在卢浮宫学校教授考古和古希腊艺术史课程。他还通晓古希腊语和现代希腊语,能讲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且有德语和日语基础。 4月3日下午,法国文化部长菲莉佩蒂发表公告,对马尔迪内的任命表示欢迎,认为这一任命是基于其工作成绩的晋升,“将重任交付一位致力于同广大公众分享艺术热情和研究成果的伟大馆员”。文化界人士表示,担任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特别是接替鲁瓦雷特,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通晓企业管理、拥有开放视野,还要能够拉到赞助,将卢浮宫推向世界。目前,多数人认为,马尔迪内有能力管理好卢浮宫。 任命公布以后,马尔迪内回忆道,自己第一次参观卢浮宫是在小学六年级的一次放学后。“震动很大,改变了我的人生!”马尔迪内表示,将继续鲁瓦雷特开创的道路,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卢浮宫对外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巩固最近几年取得的成果。外界预测,卢浮宫的新掌门人或将注重开掘新的途径,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维护卢浮宫的对外影响力。 在4月3日的部长会议上,奥朗德还任命鲁瓦雷特进入国家最高行政法院,其院址与卢浮宫仅一路之隔。鲁瓦雷特曾连任卢浮宫主席兼馆长4次,长达12年之久。在其任期内,卢浮宫不断发展——基础建设方面,新开设了伊斯兰艺术部,在北部矿区建设了朗斯分馆,与阿联酋合作建设的阿布扎比卢浮宫也将于2015年开馆;接待方面,卢浮宫年接待量翻番,2012年达到1000万人次,稳居世界博物馆前列;此外,通过举办临时展览和引进当代艺术等方式,古老的卢浮宫增添了不少活力。去年12月,鲁瓦雷特宣布不再谋求连任。不过他表示,离任后不会离开法国,也不会受聘到私人博物馆或拍卖行工作,将继续“为国家服务”。 由于卢浮宫管理委员会章程中明确规定主席要具备专业能力,因此,政治人物和国家行政学院的毕业生只能望洋兴叹。据悉,卢浮宫内部和其他博物馆各有4人进入了法国文化部的初选,他们都向文化部长提交了施政方案。3月14日,文化部长向总理和总统提交了2人入选名单,并表示倾向于由女性执掌卢浮宫。总统府权衡后,又请文化部长加上一个名额。4月3日,卢浮宫新掌门人终于尘埃落定。 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