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教案

2015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系:建筑工程系

教研室(实验室) :环艺园林研室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

授课班级:2014级环境艺术设计

主讲教师:徐茜茜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人体工程学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教案首页

注: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课课程类型:理论(A)、实践(C)或者理论+实践(B)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每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第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和其他等。

4.教学方法手段如: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实物讲解演示、讨论法等。

5.课后小结为一次课结束之后对上课情况的总结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映,以达到对下次

课起到帮助的目的。

人体工程学试题

人体工程学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关于“ ____ ”的学科,又叫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 , 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简称_____ 。 2、人体工程学的宗旨是以达到 _____ , _______ , ______ 为目的。 3、人体尺寸存在种族差异,世代差异,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地域差异,职业差 异,等等。 二、选择填空(在正确答案前打勾,每小题4分,共16分) 1、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说,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用在于通过对人体的—和—的正确认识,使室内环境因素适应人类生活活动的需要,进而达到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的目标。 a、人体尺寸 b、生理心理 c、空间结构 2、地面材料分为三种。 a 、生物材料自然材料人造材料b、石材木材瓷砖 c 、现代材料仿古材料传统材料d、高档中档低档 3、常用百分位取和。 a 、50 % 100%b、1 %99 % c、 5 %95 % 4、确定居室内大衣柜深度的尺寸是依据人体的。 a、臀部宽度 b、两肘宽度 c、肩部宽度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 分): 1、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人体工程学定义中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要素? 3、人体尺寸分为哪两种?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4、百分位的定义是什么? 四、设计题(48 分) 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设计布置一间6米X3米的饭店包厢的平面图,要求: 合理设置门、窗的位置及尺寸,设有就餐区域(八人或十人一桌)、休息(或卡拉0K)区域,合理布置并标注家具及过道的尺寸。 1、设计的合理性:10分 2、设计的创意性:20分 3、尺寸的合理性:20分 4、制图的规范性:10分 人体工程学试题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升本) 适用年级:二年级 课时数:90(理论40+实训50) 主编:马丽媛 主审:李平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即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率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为今后的功能性设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高,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 教学内容: 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2、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3、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定义;熟悉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第二章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人体测量学 2、视觉系统 3、听觉系统 4、嗅觉系统 5、运动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人体的结构尺寸、功能尺寸、人体测量点、人体感官系统特点,并可以熟练应用。第三章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教学内容: 1、人的行为习性; 2、人的环境行为特征; 3、环境构成和行为内容; 教学要求: 掌握人的行为习性;熟悉人的环境行为特征;了解环境构成和行为内容。 第四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1、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2、人体工程学与店堂设计 3、人体工程学与餐厅设计 4、人体工程学与展厅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人在不同环境中人体活动空间尺度的要求;熟悉家具设备空间尺度的要求;掌握知觉空间尺度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要求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 第五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1、人体工程学与步行设施 2、人体工程学与服务性设施 3、人体工程学与无障碍设施

人体工程学考试内容

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里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 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体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2.人体工程学的称谓:西欧---工效学、人类工程学,美国---人类因素学、人类因素工程学和工程心理学,日本---人间工程 学,中国---人机工程学、功效学、人机学、人体工程学。 3.人体工程学的人性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1. 以工具的“可用性”为设计目的、人性化体现 2、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健康的人 性化体现3、减少造成人的精神压力的紧张源的人性化体现4、注意特殊人群的研究的人性化体现5、更为人性化的材料技术的研发6、智能产品的人性化服务 4.什么是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分的尺寸和人体的体积、重量等其它物理特征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 之间特点和差异,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为升级提供测量数据。 5.人体测量工具:1,人体测高仪2,人体扫描仪3,直角规4,弯角规 6.人体尺寸是指:用专用的仪器在人体上的特定起点、止点或经过点,沿特定测量方向测得的尺寸。 7.人体测量的数据中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尺寸和小于或等于该尺寸的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8.人体尺寸的测量可分为两类,即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 测量的,可以测量许多不同的标准状态和不同部位。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它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是由关节的活动、转动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 设计门:第九十五百分位紧急出口:九十九百分位门铃电灯开关:五十百分位柜台高度:五十百分位座椅高度:五百分位9.人体尺度的差异有哪些:1.因年龄引起的差异。2.因性别引起的差异。3.因种族引起的差异。4.职业差异。5.时代差异。6. 残疾人差异。7.其他因素引起的差异性。 10.人体工程设计中常用的百分位:第1、第5、第50、第95、第99百分位。 11.作业空间是指:人操纵机器时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加上机器、设备、工具、被加工物件所占的空间的总和。 12.在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中:主要包括作业场所设计,工作设计等。工作设计主要包括:工作的作业区域布局设计和作业台 面设计。 作业姿势分为三种:坐姿立姿坐立交替相结合 13.工位的作业面设计受作业者视野和操纵能力两个因素制约。作业台面的设计主要包括作业台面深度和高度的设计,也可以 涉及台面倾斜度的设计。台面深度设计与作业平面内操作者的臂部和手部操纵能力十分相关。 14.一般的座椅的设计原则:1.重量的分布。2.座椅的高度。3.座椅的深度和宽度。4.身躯的稳定性。与座椅有关的是:舒适程 度和功能效用座高:40-43cm 深度375-400MM 宽度:400+50mm。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座椅的:侧面轮廓。 15.床宽:是影响人睡眠质量的因素。床长:指的是两头床屏或床架内的距离。床高:应该与座椅的座高一致。单人床:不小 于800mm 双人床:不小于1200mm 16.座椅的分类:1.休闲用椅---最大舒适。2.工作用椅---舒适性与方便性、稳定性。3.多用椅---多种功能。 17.室内的采光方式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类。住宅室内的灯具照明可分为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 18.色彩:一般采取上浅下深的原则,使重心处在墙壁下部,按地板、墙面、顶棚的顺序选择层次明亮的色彩组合。 19.餐厅的设计注意问题:1餐厅的定位。2.餐厅的用光。3.餐厅的装饰。4.餐厅的人体尺寸。 20.厨房的设计注意问题:1.厨房形式。2.厨房功能。 21.厨房形式有哪些:1.一字型。2.L型。3.U型。4.走廊型。5.岛型。 22.老人房间的设计注意:1.要作好隔音,避免干扰,营造安静的环境;2.房间朝向以南为佳,为保证接受充足的阳光。3.家具的 棱角应圆润细腻,避免生硬确保房间地面平整,不作门槛,减少磕碰、扭伤与摔伤的概率。4.在色彩的处理上,应保持古朴、平和、沉着的基调。 23.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1.为确定空间范围提供依据(人的活动范围及家具设备的数量尺 寸)。2.为设计家具提供依据、3.为确定感觉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视觉、听、触、嗅觉等) 24.空间的分类:1.行为空间。2.生理空间。3.心里空间。 行为空间:是满足人的行为活动所需要的空间,一般根据人体动态尺度的行为活动范围考虑空间。①行走通行顺利,②操纵联系方便。③设施布置合理 生理空间: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所要求的空间尺度。 心里空间:满足人的心里需要的空间大小。 25.人体工程学在空间中运用原则:①空间布置的舒适性。②尺度选择的合理性和均衡性。③室内环境参数确定的科学性。 26.空间组合原则:1、动静分区2、主次分区3、公私分离4、食寝分离5、洁污分离6、空间联系结合 27.不安全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那些地方:楼梯、窗户、厨房、卫生间、门、地面。 28.人际距离:人与人之间距离大小取决于人们所在的社会集团(文化背景)和所处情况的不同而相异。1.亲密距离(密友) 70以下2.个人距离(普通朋友)--70-1003.社会距离(社交)—100-360 4.公众距离(其他人)--360以上 29.人的行为习性:1.抄近路。2.识途性。3.左侧通行。4.左转弯。5.从众习性。6聚集效应。 人际行为与人际距离:1、亲密距离15--45cm 2、个人距离45--100cm 3、社交距离130--360cm 4、公众距离360-750cm或超过750cm。 在工作系统中,机器分三类:1、显示器:仪表、信号、显示器;2、操纵器:各种机器操纵部分,如杆、钮盘、踏板等; 3、机具:家具、设备等 书的26—28 45---52 页看一下

《室内设计》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室内设计》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认为,室内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界限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 A 建筑师普拉特纳 B 白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 C 美国设计师协会主席亚当 D 中国建筑师戴念慈 2、平面图(包括家具),常用比例为() A 1:50,1:100 B 1:100,1:1000 C 1:50,1:1000 D 1:100,1:500 3、营业厅的室内设计总体上应突出商品,激发购物欲望,即商品是() A 配角 B 主角 C 促销 D 都不对 4、KTV包房专为家庭或少数亲朋好友自唱自娱之用,一般采用以()为主的装饰材料。 A 墙纸 B 涂料 C 板材 D 织物 5、色彩的重量感取决于色彩的()。 A 明度和纯度 B 色相 C 色系 D 色温 6.20世纪50年代的新风格也称为 A.现代设计 B.有机设计 C .米兰设计 D.新艺术设计 7.“视觉传达设计”一词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在过在习称为 A.装潢设计 B.艺术设计 C.商业美术设计 D.设计艺术 8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 A.制作 B.工匠 C.建筑 D.经营 9.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工业设计师们赋予社会意义,成为“民主的材料”的是 A.铝 B.轻金属 C.铁 D.塑料 10.罗兰?巴特的著作对设计师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将设计从单纯的实践和解题行为中抽脱出来,去拥抱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与观念天地。 A.《结构人类学》 B.《神话》 C.《野性的思维》 D.《现代设计的意义》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室内设计根据设计的进程,通常可以分为()阶段。 A 设计准备 B 方案设计 C 施工图设计 D 设计实施 2、室内界面指合成室内空间的()。 A 底面B房间 C 侧面 D 顶面 3、家具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是()。

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考核类别:考查适用对象:全日制本科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16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人体工程学》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通过对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心理、生理研究,实现人-机-环境中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通过对人体结构进行细致研究,进行服装设计,使服装真正全面的服务于人。 二、课程教学要求 这门课程是服装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人体构造组成,使服装设计遵循人体部位尺寸的基础上,还要考虑面料、气候及功能等诸多要素需求,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协调配合,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锻炼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三、先修课程 无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人体结构,总结人体变化规律特征,到人体尺寸的确定,服装面料的研发及功能性服装设计特点和发展阶段等内容。利用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设计训练。 难点:人体服装结构的放松量的确定方法及体型变化分析,服装

压及压力的舒适性研究,及着装温度研究内容。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本课程理论和实践并重,课堂教授和课内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上课形式主要是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讲解,以实例的方式展开各知识点,使学生更直观的接受所学内容。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及定义;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3)人体工程学的因素分析。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2)难点:人体工程学研究考虑因素。 第二章人体静态测量方法及标准(2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体静态测量方法概述; (2)人体静态测量; (3)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概述。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人体静态测量方法和人体净尺寸的确定。 (2)难点:非接触式三位人体扫描的应用。 第三章人体动态特征及服装形变要素(2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体体表运动形变; (2)服装形变与形变要素。

人体工程学对展示设计的影响

人体工程学对展示设计的影响 过大的密度,也容易造成参观人群堵塞,会使人感觉疲劳,影响展示整体效果;陈列密度过低,则会显得展示空间空旷、缺乏内容。陈列的密度大小还与展厅的空间跨度、净高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受展示物的视距、展品的陈列高度、展品的大小、展示形式以及不同观众类型等因素影响。展示空间较宽敞时,可使陈列密度稍大,也不显得拥挤;如果展示空间低矮,同样的陈列密度也会显得拥挤。展示对象的尺寸较大,展示视距又近,也会使人觉得空间拥挤。 1视觉的传达是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最重要的应用 在展示设计中,除了人的尺度和活动中的相关尺度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视觉活动。眼睛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器官,信息获得有80%依赖于视觉。人的视距,视角以及视觉习惯是合理组织陈列高度的依据。陈列高度是指展品或版面与参观者视线的相对位置。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人对陈列高度的适应受人体有效视角的限制,一般陈列高度不宜超过350厘米;经常运用的展示高度是80~250厘米之间的区域。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最佳视觉区域是在水平视线高度以上20厘米,以下40厘米之间这个60厘米宽的水平区域,如果以亚洲人一般标准高度165厘米左右,最佳的陈列高度应在125~185厘米之间,重点展示的对象陈列在此区域内,较易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接受信息之前往往人们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经过选择之后,往往注意力会集中到那些准备接受的信号上面。因此,引起注意是展示设计的重要手段和成功的基础,只有引起注意才能产生以后的理解,确信,记忆行为并导致最终的行为。 展示效果最终需要面对的是人,如何吸引和维持住他们的注意力,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根据人体工程学中视觉心理和人的心理规律,可采用以下方法。 2增大展示效果的强度

人体工程学试卷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无障碍设计: 2、功能尺寸: 3、百分位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城市空间尺度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并简述之 2、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3、盲道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4、人的视觉有哪些特性? 五、论述题(16分)。 试述老年人环境设施的设计要点。

《人体工程学》课程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 1、机器环境 2、年龄、性别 3、有机体 4、运动、支持、保护 5、冠状面、水平面 6、坐姿 7、构造尺寸、功能尺寸 8、弧形楼梯、螺旋楼梯 9、视觉要求 10、湿度 二、 1、B 2、A 3、C 4、B 5、B、C 6、C 三、 1、P75 2、功能尺寸定义: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到达的空间范围,他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是有关节的活动、转动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寸,对于解决许多带有空间范围、位置的问题很有用 3、百分位的定义:百分数表示设计的适应域,即在某一身体范围内使用者中有百分之几的大于或小于给定值(平均人的概念不存在) 四、 1、P70-P71 2、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A座椅的形式和尺度与坐的目的或动机有关 B座椅的尺度必须与人体值配合 C座椅的设计必须能提供坐着有足够的支撑与稳定作用 D座椅的设计必须能使坐者改变姿势,但其椅垫必须足以防止坐姿行为中的滑脱现象E靠背,特别是在腰部的支撑,可降低脊柱产生的紧张压力 F坐垫必须有充分的衬垫和适当的硬度,使之有助于将人体的压力分布于坐骨结节附近。(重量的分布,座椅的高度,座椅的深度和宽度,扶手高度,身躯的稳定性)座椅对人的益处:减轻腿部肌肉的负担防止不自然的躯体姿势降低人的能耗量减轻血液循环的负担 3、P91 4、P98-P100 四、P79

人体工程学课程总结答案

《人体工程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简史 第1节人体工程学的学术用语 1、什么叫人体工程学(人体工效学)? 人体工程学又叫人类工学或者人类工程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 一门新学科,它以人-机-环境关系为研究的对象,以实测、统计、分析为基 本的研究方法。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生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 (2)心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知觉、注意、错觉等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 (3)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及环境行为的特征及规律; (4)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在设计中的应用规律。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分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 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科学 3、研究人体工程学的目的是什么? 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人的工作效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 4、“人、机、环境”三大要素(Important) 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人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以及人适应及其和环境的能力都是人体工程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机是指机器,但比一般的技术术语的含义要广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 切产品和工程系统。怎么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的要求、符合人的特点的机器 产品,是人体工程学探讨的重要问题。 环境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噪声、照明、气温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工作 和生活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2节人体工程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5、人体工程学发展的由来 人体工程学是由人体测量学发展而来的, 6、人体工程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发展情况: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 ?(二)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发展情况:工作疲劳和工作效率以及如何发挥人在战争中的有效作用问题,当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照明等物质环境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三)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发展情况:在充分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解剖学特性的基础上,使设计参数适应人的这些特性 ?(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 发展情况:研究渗入各个领域,人体工程学在高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应用第3节人体工程学发展的前景 第4节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7、在室内及家具设计中,人体工程学主要有哪些作用?(Important) 1、为确定空间范围提供依据

人机工程学考试重点笔记

一、 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 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2、学科命名: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人的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西欧(常用)——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日本——人间 工学。国内——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3、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以及特点: a 、 经验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的是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 程技术方面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 人适应于机器。 b 、 科学人机工程学: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 于人。 c 、 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 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 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4、学科的研究方法: a 、观察分析法 ,b 、实测法,c 、实验法,d 、模拟和模型实验 法,e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5、人体测量学也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 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 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的 测量数据。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上的尺寸是指动态尺寸,包 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7、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有:a 、普通测量法,b 、摄像法,c 、三维数字化人体测量法。 8、测量基准面:a 、正中矢状面(左右),b 、冠状面(前后),c 、横断面(上下 面),d 、眼耳平面(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得横断面) 9、均值: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为平均值,简称均值。 ∑==n i i x n x 11

人体工程学-期中答案

深德技工学校东校区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人体工程学》试卷(班级:16029) 建筑专业班级姓名 评卷教师杨雪得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 1、消费者购买决策:可以简单归纳为六个方面,即我们常说的5W1H。 为什么买(Why)——买什么(What)——买多少(How)——在哪里买(Where)——何时买(When)——如何买(Which) 2、消费者态度的针对性:由于消费态度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态度的形成初期相对容易改变,一旦形成、巩固,则具有相对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体工程学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A) A.40年代后期 B. 40年代前期 C.40年代中期 D.以上都不对 2.由人体某一部分(臂长、腿长等)尺寸决定的物体应以第多少百分位为依据(B) A.10 B.5 C.50 D.95 3. 不属于人在工作时常用的姿势 ( C ) A.站 B.跪 C.爬 D.坐 4.以下不属于色彩知觉效应的是(C) A.温度感 B.尺度感 C.性格感 D.清晰感

5. 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室内功能空间尺度的组成部分( C ) A.人体活动尺度 B.家具设备尺度 C.视觉空间尺度 D. 知觉空间尺度 6. 考虑到人的行为空间高度和知觉因素,我国住宅规范确定住宅室内净空为(B) A. 2.8m B. 2.65m C. 2.4m D. 2.2m 7. 下列因素中哪个不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 (C) A.种族 B.年龄 C.衣着 D.环境 8.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体测量的方法(A) A.目测法 B. 丈量法 C.摄像法 D. 问卷法 9. 尺寸的分类:(C) A. 构造尺寸 B. 功能尺寸 C.构造尺寸与功能尺寸 D. 人体尺寸 10. 由人体总高度、宽度决定的物体(门、床等)以多少百分比为依据。(D) A. 5 B.15 C.25 D.95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为生理学、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和人体测量学四个内容 2.人的感觉系统是有神经系统和感知系统组成 3.人体尺寸的差异种族、年龄、性别、世代、残疾人。 4.错觉是指和客观事物不相符的错误的知觉 5. 室内设计相关人体测量数据内容包括:人体尺寸、出力范围、重心、人体活动 空间。 6、知觉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的特性 7、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地,人们总是趋向于选择最短路径,这是人类的抄近路习性 8、消费者态度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活动对于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或服务所持有的观点 和行为倾向。 9、消费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它由三个成分构成:认知成分(信念),情感 成分(感觉),行为成分(行为倾向) 10、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生的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行为活动。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教学课程大纲 专业代码:540104 课程编号:G1A0078 适用专业: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教学学时:45学时其中实践教学时数:3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制定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教学大纲总体说明部分 一、课程概述: 《人体工程学》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设施—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设施、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学科。 二、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达到人—设施—环境的相互结合;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设施—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生活及休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使设计真正服务于人。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考核形式: 该课程为考试科目,期末成绩计算方法是课程结果结束时的考试作业占70%,平时作业成绩占30%。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阮宝湘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3月 [课程主要参考书]:《人机工程学应用》刘春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7月《人机工程学》赵江洪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大纲文本部分 一、课程核心内容: 《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在不同条件的人能安全、高效和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人-机-环境

人体工程学期末考试卷A卷

人体工程学A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体工程学从系统的总体高度来研究三个要素,将他们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 2、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 3、视觉环境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一个视觉陈示问题,二是问题。 4、通过垂直轴和纵轴的平面及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 5、行动空间是人在作业过程中,为保持通畅、便捷而需要的运动空间。 6、作业空间指人从事各种作业需要的足够的活动空间。 7、根据家庭生活各自功能要求和空间的性质,室内活动空间分为个人活动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家务活动空间以及。 8、围护结构质量是指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性能以及门窗质量。 9、购物行为是指顾客为满足个人的需要而进行的的全过程的活动表现。 10、展厅由三部分构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体工程学形成阶段的特点是() A、人适应机器 B、机器适用于人 C、人与机器环境和谐发展 D、人适应环境 2、人的行为模式按行为内容分类可分为秩序模式、流动模式、分布模式和() A、状态模式 B、动机模式 C、形态模式 D、状况模式 3、人体测量时应用人体尺寸数据的基本原则有() A、极端原则、可调原则和平等原则 B、极端原则、可控原则和平均原则 C、极端原则、可控原则和平等原则 D、极端原则、可调原则和平均原则 4、人际距离可具体分为三种,分别是() A、视觉、听觉、知觉 B、视觉、听觉、直觉 C、视觉、听觉、嗅觉 D、视觉、听觉、触觉 5、室内设计墙面尺寸中踢脚板的高度是() A、80-150mm B、80-200mm C、80-180mm D、100-200mm 6、围护结构质量是指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性能以及门窗质量。 A、隔声 B、隔热保温 C、保温 D、隔声保温 7、商业空间的构成要素人、物、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 B、相互联系 C、交互作用 D、相互作用 8、展示环境的三个特征要求分别是() A、安全性、舒适性和艺术性 B、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 C、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D、安全性、舒适性和可视性 9、展厅的光环境设计包括()和人工照明。 A、自然光线 B、自然采光 C、人工采光 D、天然光线

人机工程学课程总结.

人机工程学学习心得 人机工程学是我们专业限选课,从第一周开课,每周两节课,到第九周结课。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切的感悟到,人体工程学与我们车辆专业或者说是机械专业以及设计的相关性。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作为一个设计者,再设计产品时不仅要注意产品的性能,还要考虑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人和所设计的产品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产品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舒适和安全的使用要求,以实现“ 以人为本” 的人性化设计思想,使我们在设计方面得到了启迪和发展,使我们对车辆外形设计、车辆内部座椅等的设计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实际上,让机器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设计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化的科学。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其基础学科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就是实用科学,把技术科学直接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也是人体工程的本源之处。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研究、服务的对象,所以一切信息必须从人的自身中去获得,综合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判断。人类工程学是与人相关的科学信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教材第一章) 1 人体工程学概念 2 人体工程学简史 3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 4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5 人体工程学与人性化设计 6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1.人体工程学定义:人体工程学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 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体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人类功效学,日本称人间工程学,美国称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一词在1857年由波兰教授雅斯莱鲍夫提出的,它源于希腊文,其中“Ergos”是工作,“nomes”是规律,整个词是工作法则、工作规律的意思。我国应用的名称有人类功效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和工程心理学等,我们称之为人体工程学。

简单来说,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1)“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 (2)“机”是指机器,但意义要广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 (3)“环境”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噪声、照明、气温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2 人体工程学简史 ●原始时期——原始的人机关系 ● 19世纪末至一战——萌芽时期(对劳动功效的苛刻追求—人体工程学的孕育)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初兴时期(二战中尖锐的军械问题—科学人体工程学的诞生) ●二战至20世纪60年代——迅猛发展(向民用品等广阔领域延伸—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和成熟) ●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两大特点(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可持续发展—现代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在我国 (1)19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工业化(人适应机器) 在19世纪西方国家工业化影响之下,工具设计是由生产厂商制定,其生产设计目的是为了尽量提高生产效率,用少投入多产出来显示劳动力的互换性。于是出现了高效率的生产机械,因片面强调人去适应机器,导致大量人身伤害。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能力与其所使用的工具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有意识地研究人体关系的新阶段. (2)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军事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武器装备变得空前庞大和复杂。此时,完全依靠选拔和训练人员,已无法使人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武器的性能要求,事故率大为增多。人们在屡屡失败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当武器装备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性和能力限度时,才能发挥其高效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大力发展高效能和威力大的武器装备,却忽视对操作人员的效能和维修能力的训练,以及设计时没有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致出现操作失误。如美国空战飞机应战争需要源源而出,当时飞机驾驶舱里的操纵器、仪表、显示器就有一百多种,飞机训练无法与之相适应,因为人的反应速度距离操纵飞机要求的速度差得很大,造成许多事故发生。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情况 1949年,在默雷尔(Murrell)的倡导下,英国成立了第一个人体工程学科研究组,翌年2月16日在英国海军军部召开的会议上通过了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这一名称,正式宣告人体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949

人体工程学试卷A(供参考)

山东英才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人体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专业 (本试卷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 1.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为生理学、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和人体测量学 四个内容 2.人的感觉系统是有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组成 3.人的空间行为模式,按其目的性,可分为:再现模式、计划模式、预测模式。 4. 根据人类学家赫尔的研究理论,50—130cm的距离为个人距离 5.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人体中骨头的块数为 206 块 6. 人体测量方法分为丈量法、摄像法、问卷法等。 7. 错觉是指和客观事物不相符的错误的知觉 8.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 系的科学。 9. 根据空间的形态,空间构成可分三个分支,分别为:形态空间构成、明暗 空间构成、色彩空间构成。 10. 采光的问题主要取决于采光上的大小和形状,采光口离地高低,采光口的 分布和间距。

二、选择(共10小题,每题1分。本题满分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 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 1. ( A ) A.40年代后期 B. 40年代前期 C.40年代中期 D.以上都不对 2. 频率范围在20-20000Hz 之间的声波称为 ( B ) A.次声 B.可听声 C.噪声 D.超声 3. 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参照指标中,夏季室内温度的最佳值应为 ( B ) A .20-22°C B .22-25°C C .10-12°C D .12-32°C 4. 以下不属于色彩知觉效应的是 ( C ) A.温度感 B.尺度感 C.性格感 D.清晰感 5. 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户内功能空间尺度的组成部分 ( C ) A.人体活动尺度 B.家具设备尺度 C.视觉空间尺度 D. 知觉空间尺度 6. 考虑到人的行为空间高度和知觉因素,我国住宅规范确定住宅室内净空为( B ) A. 2.8m B. 2.65m C. 2.4m D. 2.2m 7. 下列因素中哪个不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 ( C ) A .种族 B.年龄 C.衣着 D.环境 8. 下列哪项不属于人体测量的方法 ( A ) A.目测法 B. 丈量法

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开课单位:建筑规划与环境艺术系 学分:3 学时:48(其中实验12学时)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选用教材:《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刘盛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1日 概述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今后的设计课程联系紧密。课程的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 (人体工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工学简介及发展) [课时] 4课时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理解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从而达到我们生活的要求。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工程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难点] 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的理解,人体工程学与人的关系,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及在设计时要遵循人性化设计。 [教学方法] 运用理论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要求掌握的内容] 对人体工程学概念的认识,理解。 1. 简要讲解课程的目的与学习方法,“以人为本”是该课程的核心理论,以及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2. 人体工程学简介及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的学说。 3.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是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1〉人、机、环境三个要素。 〈2〉“系统”是人体工程学最重要的概念和思想。 〈3〉“人的效能”主要是指人的作业效能,即人按照一定要求完成某项作业时所表现出的效率和成绩。 〈4〉“人的健康”,包括身心健康和安全。 4.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方面: 〈1〉工作系统中的人: 〈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 〈3〉环境控制,如何适应于人的使用。 5. 人体工程学与人性化设计。

人体工程学考试重点以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范围? 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物)——环境的科学,与许多领域有关,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室内设计、机械工程、管理科学、环境工程学等都是人体工程学的相关领域。 2)人体工程学? 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及人相关的物体、系统及其环境,使其符合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及解剖学特性,从而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舒适性和效率的边缘科学。 3)人体工程学发展历程? 答: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可分为5个时期:1)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2)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3)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4)人体工程学的作用与任务?P4 答:要充分研究人的特性,根据人的特性设计最佳的机械参数和人机匹配关系,这样才是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有效途径,这就是人体工程学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人体工程学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减少事故,必须和研究人的特性和人机系统匹配理论,因此随着人员的选拔理论、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事故率也获得了迅速的减少 5)人体工程学的特点?P3 答:有两点:一是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渗入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人体工程学在高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自动化系统中人的监控作用,人机信息交互,人工智能等都与人体工程学有密切的关系。 6)人机界面?P5

答:包括视觉、触觉、听觉、等一切人机信息传递输入界面及人的手、脚和嘴等输出界面。第二章、人体生理系统 1人体的信息传递系统包括?P 答:感觉系统、神经系统。 2人的错觉现象?P9 答:错视觉、错听觉、错嗅觉。 3)错觉图形的类型?P11 答:一类是数量上的错觉;另一类是关于方向上的错觉。 4)人类视觉的明适应与暗适应?P12 答: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两种适应形式。且明适应比暗适应的速度快。 5)人类视觉的向光性特性?P12 答:对于光亮的不同的出入口,陌生人总是趋于选择光亮的出入口。 6)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P22 答:①感觉器官的影响;②刺激信号的性质及强度的影响;③刺激的清晰度和可辨性的影响; ④动作方向。 第三章、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方法 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方法?P30 答:从研究手段分,有实验法、模拟法、现场观测法和调查法等。从研究内容分,有生理学测量评价法、心理学测量评价法和包含人体测量在内的解剖学研究法等。 2人测量的基本术语?P31 答: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1)被测者姿势(立姿、坐姿);2)测量基准面(矢状面、正中

《人机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机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体模板设计时要设计的关节数为()。 A 8个, B 16个, C 24个, D 32个 2.如果照射两眼的光波波长在600nm左右,人就知觉到()色。 A 紫, B 蓝, C 黄, D 红 3.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如果能够分辨物体的视角越小,则视力()。 A越好,B越差,C不能确定,D与视角相等 4.按钮一般用于()。 A连续制动 B启动制动 C间断调节 D连续调节 5.根据人体尺寸所设计产品尺寸的类型不包括()型产品尺寸设计。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6.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不包括接近、相似、封闭()。 A 接近, B分离, C 相似, D 封闭 7.水平双目视野为60°左右,辨别字的视线角度为()。 A 5°~10°, B 10°~20°, C 20°~30°, D 30°~40° 8.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不包括()。 A 触觉感受器, B 温度感受器, C 本体感觉感受器, D 痛觉感受器 9.影响反应时间长短的因素包括()。 A 刺激信号的强度, B 刺激信号的位置, C刺激信号的高低, D 刺激信号的选择 10.移动式操纵器都有执握柄和杠杆,除()外。 A 手柄、 B 操纵杆、 C 刀闸、 D 滑移式操纵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运动输出的质量指标为()。 A 反应时间 B 运动速度 D 准确性 C 运动距离 E 力量大小 2.工作座椅必须具有的主要构件为坐面、腰靠和支架。一般工作座椅的主要参数为座高、座宽、腰靠长、腰靠宽、腰靠厚、腰靠高、坐面倾角及()。 A座深 B坐长 C腰靠圆弧半径 D倾覆半径 E腰靠倾角 3.在手-键盘界面上,上臂与前臂得最适宜角度为()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E.90°~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