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第1章S区元素自测题及答案

2012级第1章S区元素自测题及答案
2012级第1章S区元素自测题及答案

《元素化学》

第1章 《S 区元素》自测题

班级:应用化学1201B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75分)

1 在下列性质中,碱金属比碱土金属高(或大)的是 ( D )

A. 熔点

B. 沸点

C. 硬度

D. 半径 2 下列性质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不具有的是 ( D )

A. 与水剧烈反应

B. 与酸反应

C. 与碱反应

D. 与强还原剂反应

3ⅠA,ⅡA 族元素的电离势,电负性和M 2分子中共价键的强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 (B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无法推测

D. 变化不大 4 下列原子中哪一种原子第一电离势最大 (C )

A. Na

B. Li

C. Be

D. Mg

5 碱土金属与碱金属相比较,碱土金属比相邻的碱金属多一个电子,即增加了一个

单位的核电荷,所以 (B )

A. 碱土金属原子半径比相邻的碱金属大些

B. 电离势大

C. 较易失去第一个电子

D. 比碱金属更活泼 6 下列元素中形成化合物时,共价倾向最小的是 (D)

A. Be

B. Li

C. Ba

D. Cs

7 最轻的金属是以下金属中的 (B )

A. Be

B. Li

C. Na

D. Mg

8 下列金属单质不能保存在煤油里的是 (A )

A. Li

B. Na

C. K

D. Rb

9 金属钠应保存在 (C )

A. 酒精中

B. 液氨中

C. 煤油中

D. 空气中

10 下列金属单质表现两性的是 (D )

A. Li

B. Mg

C. Ba

D. Be

11 因为E ?(Na +/Na)

12 下列反应式所表示的反应与实验事实不符的是 ( C )

A. 6Li+N 2=2Li 3N

B. 2Mg+SiO 2====高温 2MgO+Si

C. Be+O 2===燃烧 BeO 2

D. 4Na+TiCl 4===高温 Ti+4NaCl

13 可用于吸收酒精中水分的氧化物是 ( D)

A. Na 2O

B. K 2O

C. BeO

D. CaO

14 因为Na 2O 2有强碱性,所以熔融Na =2O 2时不宜采用的器皿是 ( C)

A.铁器皿

B. 镍制器皿

C. 瓷制或石英器皿

D. 以上都不行

15 下列碱土金属氧化物中,硬度最大的是(D )

A. CaO

B. BaO

C. MgO

D. BeO

16 下列过氧化物中至今尚未发现的是(B)

A. Na2O2

B. BeO2

C. Rb2O2

D. CaO2

17 下列氧化物不属于超氧化物的是(B)

A. NaO2

B. BaO2

C. RbO2

D. KO2

18 实验室中用H2SO4与如下物质作用制备H2O2,这种物质是(B )

A. Na2O

B. BaO2

C. NaO2

D. KO2

19 加热分解下列物质,可得相应氧化物的是(A,D )

A. LiNO3

B. NaNO3

C. KNO3

D. CaCO3

20 下列关于O2-结构和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D )

A. O2-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 键

B. O2-中有一个未成对的电子,具有顺磁性

C. O2-的键级比O2小,稳定性比O2强

D. 超氧化物能吸收CO2放出O2

E. 超氧化物都是强氧化剂

21 下列物质中与Cl2作用能生成漂白粉的是(D )

A. CaCO3

B. CaSO4

C. Mg(OH)2

D. Ca(OH)2

22 下列四种氢氧化物中溶解度最小的是(C )

A. LiOH

B. Mg(OH)2

C. Be(OH)2

D. Ba(OH)2

23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制备Na2CO3,以下各种情况中,效果最好的是(A )

A. 热的浓NaOH溶液

B.热的稀NaOH溶液

C.冷的浓NaOH溶液

D.冷的稀NaOH溶液

24 下列金属离子中,难溶盐数目最多的是(A )

A. Li

B. K

C. Na

D. Cs

25 NaNO3和LiNO3都在1000K左右分解,其分解产物( D )

A. 都是亚硝酸盐和O2

B. 都是氧化物和O2

C. 都产生N2O4和O2

D. 除都产生氧气外,其余产物均不同

26 下列物质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D )

A. MgSO4

B. CaSO4

C. SrSO4

D. BaSO4

27 下列金属的碳酸盐不易溶于水的是(A )

A. Li2CO3

B. Na2CO3 D. K2CO3 D. NaHCO3

28 下列物质热分解温度最高的是( D )

A. MgCO3

B. CaCO3

C. SrCO3

D. BaCO3

29 下列物质中,热稳定性最高的是( C )

A. NH4HCO3

B. Ag2CO3

C. Na2CO3

D. CaCO3

30 下列物质中,哪一种物质最难溶解(B )

A. CaSO4

B. CaC2O4

C. Ca(OH)2

D.CaCl2

31 0.5mol·l-1的NaCl溶液,冷却到0℃以下,开始有固体出现,此时溶液中的NaCl浓度将(C )

A. =0.5mol·l-1

B. <0.5mol·l-1

C. >0.5mol·l-1

D. =0

32 钙及其挥发性化合物的火焰颜色为(A )

A. 橙红色

B. 黄色

C. 紫色

D. 绿色

33 在火焰试验中,下列金属哪一种不呈红色(D )

A. 锂

B. 锶

C. 铷

D. 钡

34 下列ⅠA,ⅡA的卤化物中难溶于水的卤化物是( C,E )

A. KF

B. MI2

C. MgF2

D. MBr

E. LiF

35 锂和镁的哪种盐溶于水(D)

A. 氟化物

B. 碳酸盐

C. 磷酸盐

D. 氯化物

36 锂和镁的性质相似是由于(A )

A. 离子极化力相似

B. 阳离子电荷相同,半径增大,φ值减小,极化力减小

C. 相同电荷的阳离子半径增大,晶格能减小

D. 阳离子半径减小,电荷高,φ值大

37 下列哪组离子均可以水解的是( D )

A. Be2+,K+

B. Be2+,Ca2+

C. Li+,Ca2+

D. Li+,Mg2+

38 碱金属,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显示两性的是(B )

A. Mg(OH)2

B. Be(OH)2

C. Sr(OH)2

D. LiOH

39 以下四种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B )

A. Ba(OH)2

B. CsOH

C. NaOH

D. KOH

40ⅠA,ⅡA族金属的硫酸盐,硝酸盐的热稳定性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而(A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无法推断

D. 变化不大

41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小的是(B )

A. Na2CO3

B. MgCO3

C. K2CO3

D. CaCO3

42 制造红色信号弹或焰火,需选用的盐类是(B )

A. KClO3和KNO3

B. Sr(ClO3)2

C. SrCl2与SrSO4

D. Ba(NO3)2和Ba(ClO3)2

43 以下物质中常用来制作红色焰火的氧化剂是(B )

A. KNO3

B. KClO3

C. Ba(ClO3)2

D. Mg(NO3)2

44 "因为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臵的元素都符合对角线规则,所以锂和镁的所有性质都相同"此说法(D )

A. 因对果对

B. 因对果错

C. 因错果对

D. 因错果

45 以下关于ⅠA,ⅡA族元素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B,D )

A. 与同周期其它元素相比,碱金属原子体积大,原子间引力小,所以它们的熔沸点低,硬度小

B. ⅡA族元素r比ⅠA族小,所以ⅠA族元素的第1,2电离势比ⅡA族相应元素的大

C. 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外电子结构分别为nS1,nS2,所以ⅠA族元素只有+Ⅰ氧化态,ⅡA

族元素只有+Ⅱ氧化态

D. 碱金属元素在化合时,均形成离子键

E. ⅠA,ⅡA族元素M2分子中共价键的强度依原子半径的增大而渐小

46 下列各组金属中,与氧气反应仅生成普通氧化物的是(B,C )

A. Na,Mg

B. Be,Li

C. Li,Mg

D. Cs,Ba D. Rb,Be

47 在炼钢时常用于除去生铁中Si、P等杂质的氧化物是( A )

A. CaO

B. MgO

C.K2O

D. BeO

46 有关锂和镁性质上的相似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D )

A. 锂和镁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形成普通氧化物

B. 它们的氢氧化物加热分解,可生成相应的普通氧化物

C. 锂和镁的氧化物离子性较强

D. Li+和Mg2+水合能力差

E. 它们氧化物易溶于乙醇

49 下列关于锂和镁性质上的相似性说法错误的是(D )

A. 锂和镁的氢氧化物受热时,可分解为相应的氧化物

B. 锂和镁的氟化物,碳酸盐和鳞酸盐都难溶于水

C. 锂和镁的氯化物能溶于有机溶剂

D. 锂和镁的固体密度都小于1g/cm3,熔点都很低

50 在活泼金属Na、K、Rb、Cs中,Cs是最活泼的,因为( D )

A.它的半径最大

B.它对价电子的吸引力最

C.它的价电子数量最

D.它的价电子离核最远

二、填空题(25分)

1 碱金属中Li +离子的极化力最强, Cs +变形性最大. (1分,每空0.5分)

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一般用_电解熔融盐_方法制取,这是由于单质性质特别活泼之故

3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MgO 其次还有Mg 3N 2和C

4 用金属钠还原Na 2O 2可以制得Na 2O,Na 2O 2+2Na=2Na 2O 用金属钾还原KNO 3可

以制得K 2O,其反应为2KNO 3+10K=6K 2O+N 2 5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现粒状的氢氧化钠相互粘结,表面被白色粉末覆盖.导致这种变化

的两种物质是H 2O 和CO 2 (1分,每空0.5分)

6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或化学式)(2分,每空0.5分)

1). CaSO 4·1/2H 2O 2). 大苏打Na 2S 2O 3·5H 2O 3). 芒硝Na 2SO 4·10H 2O 4). 元明粉Na 2SO 4

7 BeCl 2的熔点比MgCl 2的低, ,因为_ Be 2+的半径小,极化力强和Cl -结合的键共价性强,BeCl 2

具有共价化合物性质. BaO 的熔点比LiF 的高,因为BaO 和LiF 都是离子晶体,主要是离子电

荷,BaO 高于LiF, 故BaO 晶格能高,熔点高.

8 泡沫灭火器里装的物质主要是NaHCO 3、Al 2(SO 4)3、H 2O_使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是3NaHCO 3+Al 2(SO 4)3+3H 2O=3NaHSO 4+ 2Al(OH)3↓+3CO 2↑

9 金属钠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均溶于水后,产物溶液中除都有氢氧化物外,钠产物溶液

中还有H 2O 2 ;镁产物溶液中还有 NH 3。(1分,每空0.5分)

10硝酸锶热分解的主要产物是SrO 其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Sr(NO 3)2==△ 2SrO+4NO 2↑+O 2↑

金融学第1章自测题(形考计分)答案

金融学第一章 1、居民进行储蓄与投资的前提是( 货币盈余 )。 2、(信用证)属于贸易融资的行为。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行(政府债券)是财政最常用、最普遍的筹措资金方式。 4、居民的赤字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弥补( 消费贷款 )。 5、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的基础是( A和B )。 6、以下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是(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国外企业采用合作方式在本国建立新企业, 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并成为绝对最大股东, 将前期投资利润继续投资国外企业 7、以下对于利率描述正确的是(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利率是利息额与本金之比, 利率是衡量收益与风险的尺度, 利率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利率的高低会对借贷双方决策产生直接影响, 利率是政府调节社会经济金融活动的工具 8、政府赤字的弥补方式有哪些(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增加税收, 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 发行政府债券 9、以下哪些是银行为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存款业务, 贷款业务, 资金清算 10、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 )。信贷市场, 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黄金市场,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11、调整利率的高低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投融资决策和经济金融活动。对”。 12、国际投资所引起的资本流动需要依附于真实的商品或劳务交易。“错”。 13、货币、汇率、信用、利率、金融工具等是现代金融运作的基本范畴,也是现代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对”。 14、从一个国家(地区)来看,所有经济部门之间的金融活动构成了整个金融体系。“错”。 15、居民会基于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来进行赤字管理。“错”。 1、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 资金流量表 )来反映。 2、采取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在国外建立新企业的“绿地投资”属于(国际直接投资)投资。 3、居民进行储蓄与投资的前提是( 货币盈余 )。 4、现代社会中,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有的总体是盈余的,有的总体是赤字的,他们之间主要通过( 金融 )活动来实现平衡。 5、(信用证)属于贸易融资的行为。 6、以下哪些是银行为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存款业务, 贷款业务, 资金清算 7、政府投资对金融活动的影响体现在( )。政府投资导致的大量货币收支,对货币流通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引起整个金融资源的流向发生改变, 政府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利用外汇储备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8、以下反映居民部门参与金融活动的是()。在银行存款, 投资股票, 向民间钱庄申请贷款 9、以下哪些是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货币, 汇率, 信用, 利率, 金融工

p区元素总结

第1节氮族元素分页: 1 234 周期系第V A族元素称氮族元素(Nitrogen family elements)。它包括氮(Nitrogen)、磷(Phosphorus)、砷(Arsenic)、锑(Antimony)与铋(Bismuth)。氮就是生命得基础,磷就是动植物得必需元素。砷、锑、铋三者性质较为相似,就是重要得合金元素。而磷却与砷、锑有一定得相似性,它们得化合物丰富多彩,大多就是重要得工业原料、肥料、新技术材料。 14、1 氮族元素 14、1、1 氮族元素概述 周期系第V A族:氮N、磷P、砷As、锑Sb、铋Bi 五种元素,又称为氮族元素; ? 氮与磷就是非金属元素,砷与锑就是准金属,铋就是金属元素; 氮族元素价电子构型: ns2 np3; 氮族元素所形成得化合物主要就是共价型得,原子越小形成共价键得趋势越大。 图14-1 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得位置 表14-1 氮族元素得一般性质

14、1、2 氮族元素得单质 ??? ?? 图14-2 氮族元素得单质 1、存在 氮族元素中除磷在地壳中含量较多外,其它各元素含量均较少。 氮主要以单质存在于大气中,天然存在得氮得无机化合物较少。 磷较容易氧化,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单质。它主要以磷酸盐得形式分布在地壳中。 ? 砷、锑与铋主要以硫化物矿得形式存在,如雄黄:As4 S4。 雌黄(As2S3 )辉锑矿(Sb2S3 ) 雄黄(As4S4) 图14-3 氮族元素得存在 2、性质 除氮气外,其它氮族元素得单质都比较活泼。化学性质列于上表中。 表14-2 氮族元素得化学性质

3、N2 N2分子得分子轨道表达式为: N2[(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π2pz)4(σ2px)2] 氮气就是无色、无臭、无味得气体。沸点为-195、8°C。微溶于水。 强得N≡N键(944kJ/mol),常温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故N2常常作为惰性气体使用。 4、磷得同素异形体 图14-4 白磷与红磷 (1)白磷得结构 白磷得结构 由P4分子通过分子间力堆积起来,每个磷原子通过其px,py与pz轨道分别与另外3个磷原子形成3个σ键,键角∠PPP为60°,分子内部具有张力,其结构不稳定。 图14-5 白磷得结构 白磷得性质 白磷P4就是透明得、柔软得蜡状固体,化学性质活泼,空气中自燃,溶于非极性溶剂。

s区元素

第9章 s 区元素 【9-1】试说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同一族从上到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下列性质递变的情况:(1)离子半径, (2)电离能,(3)离子水和能。并解释原因。 解:(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从上到下离子半径增大,这是因为随着主量子数的增加,外层电子在核外出现概率最大的距离明显增加;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离子半径减小,这是因为随着核电荷的增加,核对于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即有效核电荷)增强的缘故。 (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从上到下电离能减小,是因为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力减小;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电离能增大,这是因为随着有效核电荷的增加,和对外层电子的束缚力增加的缘故。 (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从上到下水合能减小,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增加,离子半径增加,正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力减小的缘故。。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水合能增加,碱土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均为正二价离子,所以电荷高于正一价碱金属离子的缘故。 【9-2】锂、钠、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何种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情况如何?以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解:分别生成Li 2O 、Na 2O 2、KO 2 ; 【9-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Al 溶于NaOH 溶液中 (2)Ba(NO 3)2加热分解 (3)Na 2O 2+CO 2 (4)CaH 2+H 2O (5)Na 2O 2+Cr 2O 3 (6)K+KNO 3 解:(1) 2Al + 2NaOH + 6H 2O = 2NaAl(OH)4 + 3H 2↑(2)Ba(NO 3)2 = Ba(NO 2)2 + O 2↑(3) 2Na 2O 2 + 2CO 2 =2NaCO 3 + O 2(4) CaH 2 + 2H 2O =Ca(OH)2 + 2H 2↑(5) 3Na 2O 2 + Cr 2O 3 = 2Na 2CrO 4 + Na 2O (6) 10K + 2KNO 3 = 6K 2O + N 2↑ 【9-4】比较下列性之的大小: (1)溶解度:CsI ,LiI ,CsF ,LiF ,LiClO 4,KClO 4 (2)碱性的强弱:Be(OH)2, Mg(OH)2,Ca(OH)2, NaOH (3)分解温度:Na 2CO 3,NaHCO 3,MgCO 3, K2CO 3 (4)水和能:Na +, K +,Mg 2+,Be 2+ 解:(1)溶解度:CsILiF; LiClO 4>KClO 4 (2)碱性的强弱:Be(OH)2Na 2CO 3> MgCO 3>NaHCO 3 (4)水和能:Na +>K +> Be 2+>Mg 2+ 【9-5】解释下列事实: (1)卤化锂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LiI >LiBr >LiCl >LiF 。

p区元素(二)习题总结

第14章P区元素(二)习题目录 一判断题 1 氧族元素中,只有氧在自然界可以单质状态存在。() 2 在所有含氧的化合物中,氧的氧化值都是负的。() 3 氧族元素氢化物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H2OH2S>H2Se>H3Te。() 8 O3是反磁性的极性分子。() 9 硫的含氧酸及其盐都是不稳定的,极易分解。() 10 浓硫酸不能用于干燥氨气。() 11 可用浓硫酸干燥CO2气体。() 12 H2S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只能是SO2和H2O。() 13 可用FeS与HNO3反应制取H2S。() 14 SO2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酸雨主要是由SO2形成的。() 15 浓硫酸虽有强氧化性,但仍可用铁罐运输。() 16 浓硫酸属于高沸点酸。() 17 将H2S通入MnSO4溶液中,可得到MnS沉淀。() 18 H2S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变混浊,是因为H2S被空气氧化生成S沉淀。() 19 用Na2S溶液与含Cr3+的溶液反应,得不到Cr2S3,若想制得Cr2S3必须采用干法。106 用Na2S溶液与含Al3+的溶液反应,可得到Al2S3。() 20 硫代硫酸钠的俗名是大苏打。() 21 海波的化学式为Na2S2O3·5H2O。() 22 在照像行业中Na2S2O3作为定影剂使用是基于它具有还原性。() 23 在酸性溶液中,KMnO4只能将H2S氧化为单质硫。() 24 氢氟酸能腐蚀玻璃,故需要用塑料瓶保存。() 25 在氢卤酸中,由于氟的非金属性强,所以氢氟酸的酸性最强。() 26 所有卤素元素都有正的氧化值。() 27 在卤素与氧的化合物中,每种卤素都有多种正氧化值。() 28 卤化氢沸点高低的次序为HFHCl>HBr.>HI。() 30 卤化氢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HFHBr.>HI>HF。() 32卤素单质在水中都可以发生歧化反应。() 33 卤素单质在酸性介质中更容易发生歧化反应。() 34 除HF外,可用卤化物与浓硫酸反应制取卤化氢。() 35 卤素单质水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Cl2到I2依次减弱。() 36 HClO4是最强的无机酸。() 37 氯的含氧酸酸性强弱次序为HClO

第一章自测题(含答案)

第一章补充习题 一、判断题: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图书馆就是一种以收藏、管理和检索信息为主要目的的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在光纤中传输时,每隔一定距离需要加入中继器,将信号放大后再继续传输。 、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晶体管数目可以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现在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与芯片的尺寸有关。芯片越大,其工作速度就越快。 、在通信系统中,信道的带宽就是信道的容量。 、信息在光纤中传输时,每隔一定距离需要加入中继器,将信号放大后再继续传输。 、广播是一种特殊的、面向公众的单向通信,而通常所说的通信是指双向通信。 、电信网主要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等组成,利用它可以实现远程通信。 、是个人移动电话系统中采用的一种信道复用技术的简称。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移动台始终只能与一个固定的基站通过无线电传输信息。 、所有的十进制数都可精确转换为二进制数。 二、单选题: 、下面关于个人移动通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代个人移动通信采用的是模拟通信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机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属于第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电话交换中心直接接收手机(移动台)的无线信号,并负责向手机发送信号。 、第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实现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包括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和高分辨率的图像通信等。 、数据通信中数据传输速率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位数目,计量单位的正确含义是。、每秒兆位、每秒千兆位、每秒百兆位、每秒百万位 、下面关于比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比特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比特只有和两个符号 、比特既可以表示数值和文字,也可以表示图像和声音 、比特“1”大于比特“0” 、使用存储器存储二进位信息时,存储容量是一项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存储容量的单位有多种,下面哪一种不是存储容量的单位。 、、、、 、与十六进制数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 、所谓“变量操作”是指将一个整数变成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的另一个整数。假设使用补码表示的位整数,则经过变号操作后结果为。 、、、、 、下列关于集成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 、制造集成电路的材料只能是硅() 、集成电路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个人移动通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第代个人移动通信采用的是模拟通信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机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属于第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电话交换中心直接接收手机(移动台)的无线信号,并负责向手机发送信号 、第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实现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包括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和高分辨率的图像通信等。 、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最基本的多路复用技术是复用技术。 、时分、频分、码分、波分

金融学第1章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模拟测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直接融资的缺点是不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2、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提出了金融创新理论——约束引致创假说() 3、金融资产可逆性越强退出投资换回现金的成本越高。() 4、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是根据其风险性的差异划分的。() 5、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人们预期利率上升时,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6、现金余额数量说强调了个人资产选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但排除了利率的影响。() 7、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 8、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增强,现金漏损率增加。 ( ) 9、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10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具有不记名、金额大、利息高、期限长的特点。() 11、制度是通过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规则是由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组成。() 12、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完全放弃对利率的调整,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13、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通过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来反映。() 14、如果本国利率上升, 将会造成本币需求增加而外币需求减少,这样最终本国产品的需求以及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上升。 ( ) 1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的贷款利率.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的金融创新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体制带来巨大冲击 A 20世纪50年代 B 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 C 18世纪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D 20世纪70年代以后 2、以下对金融体系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提供资金的融通 B 为融资各方提供相关信息 C 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D 不为政府提供借贷 3、金融互换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s区元素

第十二章s区元素 教学重点:1.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碱金属的钠与钾,碱土金属的镁、钙、钡的性质。 3.其氢氧化物的溶解性和碱性。 4.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一些重要性质。 第一节氢 一、物理性质 氢(hydrogen)是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如果以原子百分数计,氢占81.75%,氢是太阳发生热核反应的主要原料。是供给地球上生物生存的最大能源。 氢在地壳(包括大气、水、岩石圈)中的含量,若以原子百分数计占17%,若以质量百分数计约占1%。氢虽存在量不大,但分布却十分广泛。自然界中,氢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如在水中、有机物中、生物体中等,仅只在天然气等少数物质中有少量单质氢存在。 已知氢有三种同位素,自然界 氢或氕(用11H或H表示)99.98% 重氢或氘(deuterium)(用21H或D表示)0.02% 氚(tritium)(用31H或T表示)107个普通氢原子才有1个氚原子 氢的同位素之间由于电子结构相同,故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是它们的原子质量相差较大,从而引起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如:H2的沸点为20.4K,熔点为14.0K D2的沸点为23.5K,熔点为18.65K 氘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原子反应堆中的重水有关,并广泛地应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和光谱分析。氚的重要性在于和核聚变反应有关,也可用作示踪原子(tracer element)。 单质氢是以双原子分子形式存在,它是一种无色无嗅的气体,是空气密度的1/14.38,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低的。用它的密度小的性质,可以填充氢气球,但有易于着火的缺点。 如将氢气进行深度冷冻并加压,氢气可转变成液体,利用液态氢的低温,可以将除氢以外的其它气体变成固体,在14.0K时可转变为透明固体。 氢在水中微微溶解,273K时1体积水仅能溶解0.02体积的氢气,但氢气可被某些金属(如镍、钯、铂)吸附,如室温时1体积细钯粉,大约吸收900 233

高中化学-s区和p区元素

s区和p区元素化学引言Introduction of the Chemistry of s and p Elements 周期系中的主族元素(the elements in the main subgroups)即为s区和p区元素。每一周期(period)以两种s区元素开始,后面是六种p区元素(第一周期例外,只有两种元素)。 一、原子半径(Atomic Radii)、电离势(Ionization Energy)、电子亲和能 (Electron Affinity)和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的周期性变化 (见第七章) 二、s和p区元素的氧化态(Oxidation State of s and p Element) 1.外层s和p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The Energy Difference (eV) of the Outer s and p Orbital in the Main Subgroups 2nd period Li Be B C N O F Ne 1.9 2.8 4.6 5.3 6.0 14.9 20.4 26.8 3rd period Na Mg Al Si P S Cl Ar 2.1 2.7 4.5 5.2 5.6 9.8 11.6 12.5 4th period K Ca Ga Ge As Se Br Kr -- 5.9 6.7 6.8 10.4 12.0 13.2

5th period In Sn Sb Te I Xe 5.2 5.8 6.6 8.8 10.1 - 6th period Tl Pb Bi Po At Rn (7) (9) (10) (12) (16) - (1) 同一周期元素的最高氧化态的稳定性从左到右降低,这是由于s 和p 轨道之间的 能级差增大,因此失去n s 2电子的机会减少,例如第三周期: ΔE 3s ~3p :Si(5.2eV),P(5.6eV),S(9.8eV),Cl(11.6eV) ∴ - ---4243444ClO SO O P SiO 、、、的稳定性从左到右降低 (2) ΔE 3s ~3p <ΔE 4s ~4p >ΔE 5s ~5p 可以解释实验上发现如下稳定性序列: PCl 5>AsCl 5<SbCl 5,SF 6>SeF 6<TeF 6,-4ClO >-4BrO <- 4IO (3) ΔE 6s ~6p 的值特别大,所以6s 2电子很难参与形成化学键,这种效应称为“6s 2惰性 电子对效应”(inert 6s pair effect ) 2.通常周期系中奇数族元素的氧化数为奇数,偶数族元素的氧化数为偶数 +3+5+7 +1, 1E n s n p E n s n p +4+6 +2, 2 三、s 和p 区元素的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s of s and p Elements ) 1.Fluoro and oxy complexes of selected elements) 2nd period -24BeF -4BF 4CF +4NF 3rd period - 36AlF -26SiF -6PF 6SF +6ClF 4th period -36GaF -26GeF -6AsF 6SeF 2nd period -33BO - 23CO - 3NO 3rd period -44SiO -34PO - 24SO -4ClO 4th period -44GeO - 34AsO - 24SeO -4BrO 5th period -86SnO -76SbO - 66TeO - 56IO - 46XeO 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配位数增大;同种元素与不同配体配位,配体体积越小,配位数 越大。 2.共价化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The theory of molecular orbital of covalent compounds ) (1) s 、p 区元素的价轨道(valence orbital)是外层能级,即n s 、n p 轨道.虽然从第三周期开 始,元素有相应的n d 空轨道,但计算表明n d 轨道所处能态相当高,以致形成化学键的可能性相当小。 (2) 以SF 6为实例

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 1. 若使用命令行: java Add 88 66 33 运行带有main方法的Java程序Add.,则开始运行时,args[1]中存放的内容为((1)),args[2]中存放的内容为((2))。 2.用Java虚拟机执行类名为Hello的应用程序的正确命令是: A. java Hello.class B. Hello.class C. java Hello.java D. java Hello 3.编译一个Java程序Hello.java的正确命令形式是: A. javac Hello B. Javac Hello C. javac Hello.java D. javac hello 4. 设Hello.html文件嵌入一个Applet类Hello,运行或查看这个Applet的命令是: A. appletviewer Hello.html B. 点击Hello.class C. appletviewer Hello.class D. 点击Hello.java 5. 填空 1、接口interface之间的继承采用方式。 2、所有自定义类的祖先类是________________。 3、系统System类位于_________包中。 4、标准输出流对象System.out属于________________类。 5、常量Math.PI在Math类中的定义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接口Runnable中定义了一个抽象方法,方法声明为__________________。 7、Java语言中符号常量SIZE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Java类数据成员的访问权限,包括public、protected、_______和包权限。 9、int整型对应的包装器类是________________。 10、long型数据占用________________字节。

第一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一个数组元素a[i]与____A____的表示等价。 A、*(a+i) B、a+i C、*a+i D、&a+i 2.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C________。 for(int i=0; i

第1章概论自测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自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等的学科。 2. 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 R),其中D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关系有限集合。 3. 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4. 数据结构按逻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5. 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关系。 6.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没有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没有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后续结点。 7. 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前驱结点;叶子结点没有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后续结点数可以任意多个。 8. 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续结点数可以任意多个。 < 9.数据的存储结构可用四种基本的存储方法表示,它们分别是顺序、链式、索引和散列。 10. 数据的运算最常用的有5种,它们分别是插入、删除、修改、查找、排序。 11. 一个算法的效率可分为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 二、单项选择题 (B)1. 非线性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种: A)一对多关系B)多对多关系C)多对一关系D)一对一关系 ( C )2. 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结构; A) 存储B) 物理C) 逻辑D) 物理和存储 (C)3.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 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B) 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 C) 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D) 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A)4. 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 空间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B) 正确性和简明性 C) 可读性和文档性D) 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 C )5. 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A) 计算方法B) 排序方法C) 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 调度方法 (B)6. 计算机算法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等5个特性。 A) 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 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 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 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 三、简答题 1.数据结构和数据类型两个概念之间有区别吗 答:简单地说,数据结构定义了一组按某些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数组元素。数据类型不仅定义了一组带结构的数据元素,而且还在其上定义了一组操作。 2. 简述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不同点。

第一章自测题

补充题目 1.以下有关数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包括整数、实数、字符、声音、图像等。 B.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它取决于数据的存储方式。 C.数据存储结构的实现依赖于计算机语言。 D.数据的运算是定义在数据的逻辑结构上的。 解释: (1)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包括整数、实数和字符是显而易见的。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宽,声音和图像也可以按照一定的编码方式达到数字化,交由计算机处理。故选项A是正确的。 (2)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抽象的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是独立于计算机的。所以与数据的存储方式无关。故选项B是错误的。 (3)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它依赖于计算机语言。例如:链式存储结构的实现就要借助于计算机语言中的指针类型。故选项C正确。 (4)每种不同的逻辑结构都有各自的一个运算集合。例如,对线性表可以实施的操作种类与对树可以实施的操作种类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数据的运算是定义在其逻辑结构上的。故D正确。 2.以下关于算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算法是指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 B.算法中的指令必须是机器可执行的。 C.一个正确的算法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D.一个算法允许有零个输入和零个输出。 解释: (1)算法可用自然语言描述,也可用流程图来表示,也可用程序设计语言来体现。但算法和程序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算法必须满足有穷性,程序则不然。典型的例子就是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只要接通电源,操作系统就一直在运行,除非出现故障。因此,作为程序的操作系统就不是一个算法。故选项A是不正确。(2)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必须是机器可执行的,而对于算法则无此限制。故选项B错误。 (3)算法的5个基本特征之一“有穷性”就是要求算法应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故C正确。 (4)一个算法可以没有输入,这时算法中涉及的操作数可以是常数,或通过赋值获得;但一个算法必须有输出,用以表明运算结果,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故D错误。 3.以下关于存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之间关系的抽象描述。 B.数据的存储结构对数据运算的具体实现没有影响。 C.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实现。 D.数据的存储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解释: (1)描述数据之间抽象关系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而非存储结构。故A错误。 (2)对数据运算的实现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上的。例如: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和采用链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无论是插入、删除,还是查找、输出,其操作都是截然不同的。故B错误。(3)数据的存储结构是其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映像,它既要保证存储数据本身,又要保证能正确反映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故C正确。 (4)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是针对数据的逻辑结构而言的,故D错误。 4.请看以下用自然语言描述的一个计算过程: (1)开始 (2)0→sum (3)sum+1→sum (4)重复(3) (5)结束

第一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各种物理量可分为矢量和标量两大类,只有大小特征的量称为 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特征的量称为 矢量 ,因此,温度是 标量 ,速度是 矢量 。 2. 求标量场 2 xy z φ =在点P (2,1,1)处的最大变化率值及_____沿???2l x y z =++的方向导数_______9/______。 3. 如果矢量场所在的空间中,0A =?? ,则这种场中不可能存在____ 漩涡源____,因而称为____无旋场____;如果矢量场所在的空间中, 0=??A ,则这种场中不可能存在____通量源____,因而称为___管形 场_____; 4. ???r xx yy zz =++,r '??= 0 ,r ?= ?r 。 5. 求解曲面坐标系矢量运算:() ????z A A zA ρφρρφρ ?++=? /A ρρ?? 。 二、判断题 1. 空间中心点的散度为0,则该空间矢量场的通量为0( × ); 三、选择题 1. 假设某介质表面的法向为??n z =,位于介质表面上的某点的电场强度 为???345x y z =++E ,则它的切向电场强度为: A. ??34x y =+E B. ?5z =E C.??34y x =+E D.??34y x =-E

三、计算题 如图1所示,随机粗糙面的高度起伏满足(,)z f x y =,其中,x,y 为0-1之间的随机数,请计算该粗糙面上一个面元中心为A (0.1,0.6,0.5)的面元的法向。 图1 [解]:令(,)f x y z φ=-,则曲面(,)z f x y =是标量场0φ=的等值面。因而其法 向为: ???f f x y z x y φ???=+-?? 在A 点处, 00 00 ,,???|A x y x y f f x y z x y φ???=+-?? ||A φ?= 00 0,???||x y x A A f f x y x y n φφ??+??=??=

毛特第一章自测题(B)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 成果自测题(B) 一、单项选择题。 1.江泽民提出(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A.发展 B.群众基础 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党的先进性 2.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A.《论新阶段》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反对本本主义》 D.《实践论》 3.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 步加以( )。 A.系统化 B.民族化、具体化 C.国家化 D.世界化 4.1942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一致的目标是( )。 A.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 B.国际化和中国化 C.理论和实际 D.旧中国与新中国 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多极化成为时代主题 D.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主题 6.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45年党的七大上 B.1956年党的八大 C.1982年党的十二大 D.1992年党的十四大 7.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党 D.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问题 D.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9.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可持续发展 B.全面发展 C.以人为本 D.协调发展 1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经济建设

《c语言数据结构》第一章概论 自测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自测题答案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2. 一台计算机中全部程序的集合,称为这台计算机的软件资源/(系统)。 3. 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科学计算程序包属于应用软件,诊断程序属于系统软件(工具)。 4. 一种用助忆符号来表示机器指令的操作符和操作数的语言是汇编语言。 5.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等的学科。 6. 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 R),其中D是数据元素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关系有限集合。 7. 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8. 数据结构按逻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9. 线性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关系,树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图形结构中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关系。 10.在线性结构中,第一个结点没有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前驱结点;最后一个结点没有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后续结点。 11. 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1个前驱结点;叶子结点没有后续结点,其余每个结点的后续结点数可以任意多个。 12. 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续结点数可以任意多个。 13.数据的存储结构可用四种基本的存储方法表示,它们分别是顺序、链式、索引和散列。 14. 数据的运算最常用的有5种,它们分别是插入、删除、修改、查找、排序。 15. 一个算法的效率可分为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 16.〖00年省统考〗任何一个C程序都由一个主函数和若干个被调用的其它函数组成。 17. 【00年省统考题】变量一经说明,就确定该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存储单元)及确定变量所允许的运算。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B ) 1. 通常所说的主机是指∶ A) CPU B) CPU和内存C) CPU、内存与外存D) CPU、内存与硬盘 (C )2.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 A)ACSII码B) BCD码C)二进制D)十六进制 (D)3.软件与程序的区别是∶

xp第一章 it第一章自测题

《Windowsxp应用基础》习题一 一、判断题 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 2) 现在使用的微机,其主要逻辑器件采用的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4) 1KB的准确值为1000字节。() 5) 在计算机内部,信息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在的。() 6)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计算机程序。() 7) 目前,软盘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 8) 用一种杀毒软件能够清除任何病毒。() 二、单选题 1) 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结构奠定了基础,他的主要设计思想是__。 A.程序存储B.数据存储C.虚拟存储D.采用电子元件 2) 第4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器件是__。 A.晶体管B.电子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 “民航联网售票系统”是计算机在__领域的应用。 A.数据处理B.科学计算C.实时控制D.计算机辅助设计 4) 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是第几代计算机() A.第二代B.第三代C.第四代D.第五代 5) 个人计算机属于()。A.巨型计算机B.小型计算机C.微型计算机D.中型计算机 6)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件主要是()。 A.电子管B.晶体管C.集成电路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7) 使用计算机书写文章,属于()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B.信息处理C.过程控制D.人工智能 8) “64位微机”中的64位指的是__。 A.微机型号B.机器字长C.内存容量D.存储单位 9) __合起来叫做外部设备。A.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B.打印机、键盘和显示屏C.驱动器、打印机、键盘和显示器D.A和B 10) 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__。 A.KB B. bit C.MB D.Byte 11) 1KB的存储空间最多可以存储__汉字代码。 A.1024 B. 512 C.600 D.800 12) 存储20个24点阵汉字字模需要_____存储空间。 A.1440b B.1440B C. 11520B D. 480b 13) 按对应的ASCII码值来比较的话,__。 A.“a”比“b”大B.“f”比“Q”大C.空格比逗号大D.“H”比“R”大 14) 已知字符K的ASCII码的十六进制数是4B,则ASCII码的二进制数是l001000对应的字符应为。A.G B.H C.I D.J 15) 字符5和7的ASCII码的二进制数分别是__。 A.11010l和110111B.10l00011和01110111 C.100010l和11000ll D.0ll0101和0ll0lll 16) 汉字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是__。 A.国标码B.机内码 C. ASCII码D.最高位置1的两字节代码 17) 一个汉字的国标码用2个字节来表示,每个字节的二进制码的最高位分别是__。 A.0和0B.1和1C.0和l D.1和0 18) 将二进制数1111011转换为八进制数是__。 A.153B.171C.173D.37l 19) 与十进制数873相等的十六进制数是__。

第一章自测题(B)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自测题(B) 一、单项选择题。 1.江泽民提出(C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发展 B.群众基础 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党的先进性 2.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在(A)。 A.《论新阶段》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反对本本主义》 D.《实践论》 3.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B )。 A.系统化 B.民族化、具体化 C.国家化 D.世界化 4.1942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一致的目标是(A )。 A.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 B.国际化和中国化 C.理论和实际 D.旧中国与新中国 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 A.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世界多极化成为时代主题 D.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主题 6.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 A.1945年党的七大上 B.1956年党的八大 C.1982年党的十二大 D.1992年党的十四大 7.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党 D.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问题 D.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9.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C)。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C)。 A.可持续发展 B.全面发展 C.以人为本 D.协调发展 1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D)。 A.经济建设 B.五个统筹 C.以人为本 D.发展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D)。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一脉相承 C.与时俱进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D。 A.空想社会主义 B.儒家思想 C.斯大林主义 D.马列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