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腔演员简历3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3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3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三)

全巧民

全巧民,国家一级演员,祖籍河南,1938年生于西安。著名秦腔花旦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49年进入西安易俗社学戏,是易俗社第14期学员,蒙师田少易,先后受教于王天民、凌光民、宋尚华、贺孝民、刘建中等先生。全巧民天资聪颖,学艺过程中,善于把前辈艺人的独创之处融会贯通到自己的舞台实践中。她勤奋好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因而善于捕捉人物内心情感,所塑造的角色都十分得细腻传神。其表演具有鲜明的个性,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她善于用恰当的行腔、吐字细腻深刻的倾吐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通过娴熟的技巧表达出来,从而显露出自己所特具的风格。50年代以主演《貂禅》、《绿绮计》、《镇台念书》等戏脱颖而出。1957年梅兰芳、张蝶芬先生亲授《贵妃醉酒》。次年拜荀慧生先生为师,得其《豆汁计》真传。1958年参加三大秦班晋京演出时,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贺龙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梅兰芳先生撰文对全巧

民扮演的贾莲香作了高度的评价。1959年参加陕西省戏曲演出团,赴13省市巡回演出,取得成功。 1960年参加电影《三滴血》拍摄,成功得塑造了妙龄少女贾莲香一角。她的唱腔细腻委婉,把一个聪明伶俐、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演的神情逼真、栩栩如生,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1981年随访日演出代表团出访日本,在东京、京都、奈良、大阪等城市演出《柜中缘》等戏,受到日本观众的好评。她主演的《三滴血》的电影版和舞台版均被制成VCD光盘、《貂禅》被录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

肖玉玲

肖玉玲,女,1939年12月生,陕西省长安县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阁旦,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秦腔演员。曾任陕西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员学会会员,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西北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等。

肖玉玲1952年春考入原西安三意社学艺,其天赋条件较好,禀性纯真,学习刻苦,在名师姚鼎等先

生的指导下,未曾出科即挑大梁。五十年代曾以扮演《五典坡》中之王宝钏,《铡美案》中之秦香莲,《状元媒》中之柴郡主,《火焰驹》中之黄桂英,《槐荫别》中之七仙女,《孔雀胆》中之阿盖公主,《白蛇传》中之白素贞,《孟丽君》中之孟丽君,《秋江》中之陈妙常等,活跃于三秦大地城乡舞台。1958年在秦腔第一部彩色电影《火焰驹》中扮演女主角黄桂英,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陕西日报赋诗曰:“舞动水袖启朱唇,婉转莺歌荡魄魂。秦腔演活桂英女,肖玉玲为第一人!”。她扮相秀丽端庄,嗓音激越婉转,表演细腻深邃,动作清逸洒脱。她的代表剧目如《火焰驹》、《玉堂春》、《五典坡》、《三家春》、《红珊瑚》、《三堂会审》等,其声腔及表演艺术几近炉火纯青,自成一家,为众多后学者所师从。“肖派”艺术以其独特的美学品位名冠三秦,饮誉西北,为秦腔“闺阁旦”的发展起到了超越前人,启迪后辈的作用。

王辅生

王辅生,男,1924年生。中共党员。他是广大观众朋友非常喜爱的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文艺界同

仁公认的德艺双馨的楷模。虽已80高龄,但至今仍活跃于秦腔舞台上,这并不多见,也足以证明他身体之健、精神之佳、演技之高。他的舞台生涯已70年。王辅生出生在陕西长安黄梁乡葛村。原名王泥潮,自小家境贫寒,生活艰难。11岁进入西安“正义社”学艺,18岁时被西安“三意社”(秦腔二团)录用。多年来成功地塑造了《看女》中的任柳氏、《八件衣》中的花仁义、《唐知县审诰命》中的唐知县、《小姑贤》之母亲、《拾玉镯》中的刘媒婆、《赵飞搬兵》中的赵飞等百余个性格各异的剧中人物。他扮相俊美,表演细腻、风趣幽默,人物生动鲜明,被观众誉为“秦腔卓别林”,特别是《看女》一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为培养艺术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高超技艺传授给下一代,尤其是优秀青年丑角演员李宏刚曾受他精心指点,也是他最得意的。

王玉琴

王玉琴,1931年生,陕西省商县人。国家一级演员。西安市秦腔一团著名演员。工旦角。她出身“梨园”之家,9岁从艺,在师长屈振华带领下先后在渭北的沛风、易风、维新、明正等社搭班演出,经著名

秦腔演员何振中引荐,入尚友社。1962年至今,她除在城市演出外,还多次随剧团赴甘、宁、青、冀、豫、鲁等地和西北,华非油田以及厂矿、部队为广大观众演出,受到各界人土的赞赏。50年来,主演过50多个剧目,参加演出在9000场次以上,闻名于秦腔剧坛,在观众的心目中享有相当的声誉。在明正社受韩启民指点,多次演出易俗社戏目《夺锦楼》、《翰墨缘》等,入尚友社后,在惠济民、陈尚华的排导下,成功地演出了《杨门女将》《铡美案》、《三娘教子》、《白玉楼》和现代戏《三月雨》、《党的女儿》、《金色道路》等。唱腔苍厚激昂、秦味浓郁,吐字抑扬上韵、清晰有力,表演激情豪放、纯朴自然。对秦腔艺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西北观众中有一定声望。1981年赴日演出,载誉而归。

貟宗汉

貟宗汉,1940年生于陕西咸阳。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秦腔研究会副会长。工须生。师承马健翎、封至模、苏育民、李正敏等著名艺术家。先后在《打镇台》、《赵氏孤儿》、《杀庙》、《三击掌》、《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血泪仇》、《十五贯》、《海瑞驯虎》等剧目中塑造了王镇、程

婴、韩琦、王允、杨子荣、李玉和、王仁厚、况钟、海瑞等大批形象各异的戏曲艺术形象,深受群众喜爱,其中,《打镇台》获1960年陕西省青年演员汇演优秀演员奖。1993年被评为全省十佳演员。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博采众长,吸收借鉴了京剧、蒲剧、昆曲等剧种的表演技巧,丰富了秦腔须生的表演艺术,形成独有的艺术风格,唱腔以情传声,声情并茂,表演潇洒大方。在秦腔男声的发声技巧上,学习歌剧的科学发声方法,大胆吸收京剧须生的吐字和黑头的鼻脑腔共鸣,使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为秦腔男声唱法创出了一条新路。这种创新在秦腔《红灯记》唱腔中发挥尤为突出,并被作为研究资料和教材广为流传。

秦腔名家--薛志秀

薛志秀,1940年出生,陕西户县人。**党员,曾任兰州市政协七届委员、八届常委。1953年考入陕西咸阳人民剧团学艺,同年又转入眉县人民剧团学艺。师承著名老艺人王集荣,工小生和须生。出师后,其先后演出了《别窑》(饰演薛平贵)、《二度梅》(饰演梅良玉)等小生戏以及《逃国》(饰演伍员)、《辕

门斩子》(饰演杨延景)等须生戏均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1959年薛志秀调入了兰州市秦剧团,从此长期活跃在了甘肃省戏曲舞台上。她曾先后参加了《三滴血》、《恩仇记》、《火焰驹》、《玉枝矶》等传统戏和《红灯记》、《会计姑娘》等现代戏的演出。《辕门斩子》和《葫芦峪》是深受观众欢迎的她的拿手戏。前者以苍劲流畅、层次分明悦耳动听的唱腔、潇洒而很有男子气度的表演,出色地刻画了杨延景严于治军的人物形象。后者则通过繁重的唱白和难度较大的表演,成功地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状态,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她从艺50年,主演剧目甚多。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功力极佳,自成一派。她行腔稳健悦耳、字正腔圆、韵味醇厚十足。嗓音苍劲、刚毅、潇洒。善于处理大段唱腔中的感情起伏,层次分明,声情并茂、丝丝入扣、令人回味,具有男子气度、独具一格。素有“活诸葛”“真延景”之美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她虽年逾花甲,社会身职较多,但对秦腔艺术仍然痴心不改,每天清晨坚

持练功是她的必修之课。她曾经说过:“我上台表演绝对是原汁原味,决不降低半个音符。”只要观众说一句:你的表演不减当年!她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参加公益演出比较多,经常为社会福利事业组织义演捐助活动。薛志秀是秦腔界难得的一位平易近人、德高望重的女须生演员。其代表作《辕门斩子》、《葫芦峪》、《四进士》、《五典坡》、《玉枝矶》、《诸葛亮吊孝》等剧目,久演不衰,观众百看不厌,最负盛名。专家名人称道、多种刊物载其在册。陕、甘等五家音像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其主演的本戏、折子戏、精彩唱段等盒式录音录像磁带以及碟式光盘在全国发行,是一位深受广大戏迷热爱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李买刚

李买刚,男,1941年5月生。陕西长安人。汉族,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曾任西安市五一剧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西安市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1987年起连任西安市政协八、九、十届委员。从事戏剧表演已有40

余年,主攻花脸。既擅长演古典戏,也善于演现代戏;既能胜任文戏,也能演好武戏。先后在《小包公》、

《包公赔情》、《铡美案》、《护法灭亲》、《徐龙斩子》、《黑叮本》、《三打陶三春》、《桃花村》、《孙安动本》等70多出戏中担任主要和重要角色,成功地塑造了包拯、常海英、徐龙、徐彦昭、郑恩、鲁智深、曹操、张飞、张苞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尤其是他塑造的包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在西北广大观众中有“活包公”之美誉。他对秦腔花脸唱腔改革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突出贡献。秦腔花脸传统唱腔慷慨激昂、精旷简炼,但存在着声嘶力竭地“吼”、“嚎”、“挣”、“叫”,吐字不清。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反复研究,以花脸唱腔为基础,适当吸收须生、红生和京剧花脸唱腔之长,使秦腔花脸既不失传统唱腔豪放的特点,又有高亢、婉转的韵味,悦耳中听,受到专家和观众一致称赞。他和音乐设计人员撰写的秦腔花脸改革的论文在艺术研讨会上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同行的一致肯定。李买刚曾多次被西安市文化局评为本系统“五好演员”、先进工作者、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其主要艺术成就被编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秦腔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大型辞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