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应用与研究

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应用与研究
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应用与研究

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应用与研究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但能给予用户最基本的业务支持,还可提供更加便捷的高科技业务。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相结合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1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与传统的3G 网络相比,4G网络可以高效地实现语音、图像以及数据传送,将不同的无线平台以及不同频带的无线网络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传送的无缝连接,同时可靠地实现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快速数据传送。

图1中可以看出4G系统是一个集成广播电视网络、无线蜂窝网络、卫星网络、无线局域网、蓝牙等系统与固定的有线网络融为一体的系统结构,各种类型的接入网通过多媒体接入系统都能够无缝地接入基于IP的核心网,形成一个公共的、灵活的、可扩展的平台。

根据目前对4G特性的研究,忽略具体的无线通信技术和空中接口,将4G系统视为全IP环境下的通用无线网络。其抽象化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2 物联网结构研究(如图3)

为了实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与物联网的有效结合,物联网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需要整体且全面的对物体进行感知,利用二维码或是RFID 智能标签实现对物体的实时信息读取。(2)能够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并能有效地克服距离的障碍,从而进行远端识别。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能够即时的传送各类物体的信息。(3)具备一定的可控性,通过智能识别功能,能够对物体实现精确识别,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为了充分地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具备相应的关键技术,比如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等。现阶段物联网公认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知层,用以连接传感器或RFID等电子标签;第二层为网络层,主要实现各类数据的有效传输;第三层是应用层,用于面向用户。

3 融合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物联网应用

为了整个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利,在实践操作中通常利用无线移动方法来实现网络连接。利用无线移动网络,无线终端设备连接物联网,可实现识别各类物体、管理监督以及各种调试功能。在各种展会中,物联网系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通过在具体方位上布设射频识别器,可实现在布设范围内的智能化识别功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线物联网技术仍然没有完全发挥出全部的应用,在今后的应用功能扩展中,可以通过手机等多种终端设备利用互联网登录物联网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对需要的目标数据或是信息进行检索。比如,利用手机或PAD登录相应的门户网点,进行身份验证之后,输入相关商品对应的电子标签即可获取商品的对应信息。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对应构建无线物联网的系统模型,互联网居于中心位置,而物联网则环绕在外围四周,彼此之间的连接都通过相应的终端设备通过核心网来实现。在物联网当中则含有一些关键的网络点,比如智能监控,信息查询等。在这些关键节点上通过配置相应的传感设施,可对对应的目标物体进行采集所需的信息,在网络层上实现信息传递,最终广大用户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

中国移动物联卡介绍

. .IoT card of CMCC 一、定义 物联卡业务是中国移动面向物联网用户提供的采用物联网专用的10648和14765号段作为MSISDN的移动通信接入业务,通过专用网元设备支持短信和GPRS等基础通信服务,并提供通信状态管理和通信鉴权等智能通道服务,默认开通物联网专用的短信接入服务号和物联网专用APN。 二、功能 1、基础通信能力:GPRS通信能力和短信通信能力,短信可提供不同优先级服务(重发频次、储存时间),充分满足不同集团客户需求。 2、终端状态查询:向客户提供开关机信息、终端位置信息、终端GPRS上线、离线、IP、APN等信息查询。 3、账务信息查询:向客户提供账户信息查询,提供账户欠费、流量超标等事件的提醒功能。 4、业务统计分析:向用户提供多维度的业务报表统计及分析等。 5、灵活计费功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流量池、生命周期等多种计费方式。 三、优势 1、一点接入,全网服务:提供政企公司或各省公司一点进行业务受理,分省出卡的业务开通,各配合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卡的制作、配号和销售,直接为客户提供业务服务和网络服务,满足客户“一点拿卡”、“一站式服务”需求,避免客户与多个省进行业务对接,且无省间漫游结算,特别适合于全网业务应用的行业客户。 2、丰富的码号资源:拥有以10648开头的13位物联网专用号段,支持短信和GPRS功能,容量一亿;以14765开头的11位物联网专用号段,支持语音、短信和GPRS功能,容量一百万。物联网用户可以使用专门的号码,获取所需的丰富码号资源。 3、灵活的计费方式:针对物联网业务的特殊性,提供了流量池计费方式和按生命周期计费方式,其中,按流量池计费即客户通过购买流量池,实现多张卡共用一个流量池的功能;按生命周期计费方式即终端硬件费加上终端整个生命周期包月费的总和,再通过一定的折扣率分摊到每个月,降低客户的总体成本。另外,在整个计费环节新增测试期和沉默期,满足客户测试期需求,并为客户免费提供测试流量及短信。 4、高质量的网络:通过建设物联网短信中心、物联网GGSN、物联网HLR等物联网专用网元,实现物联网用户与大众用户的网络分离,为行业客户提供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网络。 5、通信管理:采集网络信息,并通过物联网专网的运营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通信在网状态查询(开关机信息、PDP 激活状态、IP地址查询、短信失败原因查询等)、流量信息查询、流量余额提醒等功能。 6、终端管理:在终端管理方面为客户提供终端管理、远程控制、远程升级等,让用户时刻掌握终端状态,出现故障及时发现,并帮助用户快速故障定位。 7、用户自主管理: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向客户分配专有帐号,或为应用平台提供直连的API接口,满足客户对终端的工作状态、通信状态等进行实时自主管理的需求。 四、应用领域 1、电力:电力抄表、电力设备监控等; 2、交通:车载前装、物流运输、车载后装等; 3、金融:无线POS终端、税控发票打印机等; 4、其他行业:智能家居、企业安防、医疗、农业、能源、气象、水文监测、油田、气象、环保等领域。 五、资费 物联网专网资费包括“硬件费、通信费、增值服务费和端口费”。 (1)硬件费:根据物联卡的集采成?本定价,一次性收取。 (2)通信费:分流量套餐和短信套餐。

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发展趋势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大大降低成本,物联网将广泛用于智能交通、地防入侵、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北京着手规划物联网用于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政府将围绕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对物、事、资源、人等对象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可控运行管理。同时,还会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领域和社区农村基层服务领域,开展智能医疗、电子交费、智能校园、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建设,实行个性化服务。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多次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王建宙表示:物联网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以开发的姿态与各方竭诚合作。《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物联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国移动5G+物联网就在你我身边最全试题

物联网就在你我身边最全试题 1.从物联网的角度来说,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再传输给终端的过程属于:B A. 智能化的感知识别 B. 信息传输 C. 智能化处理 D. 计算 2. 在智能硬件方面,提供智能家庭网关、和目、魔百和、行车卫士、路尚等智能终端,目标是(B)台。 A. 2300万 B. 2500万 C. 3500万 D. 2000万 3、通用的物联网体系架构一般分为几层(C) A. 两层 B. 三层 C. 四层 D. 五层 4.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B) A. 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应用层 B. 目前物联网的安全技术已经成熟 C. 智能终端并不绝对能带来安全水平的提高 D. 安全技术属于物联网的共性技术 5.随着接入物联网的终端设备不断增加,需要处理的数据会呈指数级增长,利用()和()我们可以得到更精准的分析结果AB A. 人工智能 B. 机器学习 C. 光纤 D. 5G技术 6.以下哪个不属于物联网的接入技术D A. Zigbee B. Z-wave C. SigFox D. I2C 7.以下哪个说法不正确D A. 在eMTC中,只能监控1.4M带宽 B. eMTC和NB同样要求广覆盖 C. eDRX功能是在时延容忍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让终端更多的进入到sleep状态 D. PSM是浅度睡眠,而eDRX是深度睡眠 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 NB-IoT和eMTC是5G的重要技术组成 B. 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 C. 相对NB-IoT 而言,eMTC在时延和吞吐量有较大优势 D. NB-IoT不能直接部署在GSM网络上 9. NB-IOT典型的业务应用场景有哪些?ABCD A. 穿戴类 B. 智能家居 C. 物流追踪 D. 市政物联 10.网络层是连接数据收集终端和数据应用端的纽带,是(ABD)的重要通道 A. 设备的交互 B. 信息共享 C. 传感器信号采集 D. 数据传输 11.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A. 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平台不具备人工智能的功能. B. Vodafone拥有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物联网平台,是目前全球拥有客户数量最多的物联网运营商之一 C. CMP是一个蜂窝网络+窄带的“BOSS+网管”系统。 D. CMP和DMP在功能上有一些重叠。

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应用与研究

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应用与研究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但能给予用户最基本的业务支持,还可提供更加便捷的高科技业务。无线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相结合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1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与传统的3G 网络相比,4G网络可以高效地实现语音、图像以及数据传送,将不同的无线平台以及不同频带的无线网络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传送的无缝连接,同时可靠地实现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快速数据传送。 图1中可以看出4G系统是一个集成广播电视网络、无线蜂窝网络、卫星网络、无线局域网、蓝牙等系统与固定的有线网络融为一体的系统结构,各种类型的接入网通过多媒体接入系统都能够无缝地接入基于IP的核心网,形成一个公共的、灵活的、可扩展的平台。 根据目前对4G特性的研究,忽略具体的无线通信技术和空中接口,将4G系统视为全IP环境下的通用无线网络。其抽象化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2 物联网结构研究(如图3) 为了实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与物联网的有效结合,物联网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需要整体且全面的对物体进行感知,利用二维码或是RFID 智能标签实现对物体的实时信息读取。(2)能够实现有效的数据传输,并能有效地克服距离的障碍,从而进行远端识别。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能够即时的传送各类物体的信息。(3)具备一定的可控性,通过智能识别功能,能够对物体实现精确识别,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为了充分地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具备相应的关键技术,比如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等。现阶段物联网公认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感知层,用以连接传感器或RFID等电子标签;第二层为网络层,主要实现各类数据的有效传输;第三层是应用层,用于面向用户。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赵利民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赵利民 发表时间:2019-11-08T11:22:22.89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作者:赵利民[导读]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通信技术简单来讲是一种全网覆盖类的无缝连接网络,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充分挖掘物联网的使用价值,物联网技术被界定为未来发展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经济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通信技术简单来讲是一种全网覆盖类的无缝连接网络,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应用平台,充分挖掘物联网的使用价值,物联网技术被界定为未来发展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经济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移动通信技术,能够为物联网连接提供便利,具有较强的数据通信能力,现已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重点阐述了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应用引言 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发展过程中,物联网当前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如今世界上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将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作为自身主要经济增长点。在我国,当前我国众多学者针对物联网技术展开了重点研究。众所周知,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带来了诸多便利,物联网技术也在其中,移动通信技术如何在物联网中广泛应用成为当前物联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物联网技术的特点 1.1实时性 物联网是一种能够综合多种感知技术的现代信息化技术类型,其应用能够更好的控制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物联网技术中包含着很多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感知设备,从使用性能来看传感器设备是独立存在的信息来源,企业发展过程中,借助物联网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起到促进作用,和其他信息采集形式相比,物联网传感器能够实时的进行数据获取,实时性使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的监测设备操控过程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物品的自我管理。 1.2多样性 互联网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技术性强等特点与现代化信息产业的发展相一致,同时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通信效果,自主地进行信息识别,对网络资源进行整理,操控无线网络技术内容,因此,其应用能够实现基础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发展。 1.3包容性 物联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多个基础信息网络来作为物质保证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全面突出物联网的包容性特点,通过其应用来促进社会发展领域和行业发展机制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个良好的技术架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无限的发展机遇,现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热点。 1.4智能化 从物联网的技术性能分析,智能化处理是其最主要的应用优势,能够对物体和工作进行智能化管控,通过传感器和处理模块之间的结合来做好工作信息的采集,派发管理指令,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目标,在当下信息技术引领的新时代,智能化技术应用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物联网的智能化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值得工作人员开放。 2物联网的基本组成结构 根据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可知,物联网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1)信息感知与控制部分。如图1所示,信息感知与控制部分属于物联网结构中的最底层,也是物联网之间与各种物体相互接触的部分,此部分由各种控制器与传感器组成。在信息感知控制结构运行过程中,需要功能是为了对物体的相关信息进行感知了解,并且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传输到信息网络中。而控制部分的主要功能便是为了从物联网中的信息传输网络接受控制信息,以便使物体能够满足人们所需求的状态。(2)信息传输网络部分。在物联网结构中,信息传输网络部分属于该结构的中间层,此结构的物理组成分别是由各种信息传输网构成,例如计算机互联网、无线局域网、移动网络等等,它的主要功能是要将不同控制节点以及信息感知能够相互连接成网。此结构的主要功能除了要将不同控制节点与信息感知相互互联成网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信息安全管理与传输管理,与此同时还需要为物联网的上层信息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资源。(3)信息应用部分。在物联网中,信息应用部分处于其最高层次,此结构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管理功能与监控定位功能,由各种应用系统与应用程度组成。由于物联网中涉及海量信息,因此物联网必须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才能够实现对数据的管理与应用。针对物联网而言,信息应用部分是人与物联网的主要结构,可以通过此部分对物体的信息进行查询,或者对物体进行监控与定位。 图1物联网基本组成结构 3移动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3.1移动通信管理平台 物联网涉及到的人、物联系复杂多样,需要一个能够进行综合管理的平台保证其高效工作。移动通信管理平台能够实现物联网的大多数工作需求,能整合处理物联网中的信息流,形成高效信息链。能对物联网包含的设备、端口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做好故障检查与维护工作,保证物联网的稳定运行。然而目前的移动通信管理平台,需要进行部分调整升级,采用先进的技术、模式,对用户进行分区标识,加强信息的安全,提高工作水平。

物联网应用 移动信息化先行(新闻通稿)

物联网应用移动信息化先行 ——江苏移动无锡分公司积极推动TD网与物联网融合发展 近一段时间,物联网的概念可谓炙手可热,与物联网相关的概念股涨势强劲,如果在百度上搜索“物联网”三个字,可以得到多达1650000多条信息。物联网的迅速蹿红,既缘于其本身的巨大发展潜力、也得益于国家的高度重视。今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调研物联网的发展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就定在无锡。江苏省已将“物联网”列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 “感知中国的发展究竟怎么样了、物联网能够给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前往“感知中国”中心——无锡进行调研采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物联网”应用已经在移动信息化的发展中取得了成功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正在自上而下积极落实温总理要求,加快TD网络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 物联网应用,移动通信占据先机 究其概念,物联网=传感网+通信网+应用系统,移动通信网以其可移动性、信号无处不在等特点,成为了连接“物与物、人与物”的最佳网络选择,而各种移动终端(手机、笔记本)正是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平台,即将全面建成的3G移动通信网,还将为物联网的应用提

供更大的无线带宽和更丰富的移动终端,可以说,移动通信在物联网发展中占足了先机。 移动信息化,开物联网先河 在物联网的三项要素中,占据了网络和终端两项优势的中国移动,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在2006年,中国移动就开始了物联网的研究和推广,当年就建成了全国M2M(机器与机器通信)平台,在我省实现了电力、交通、警务、市政公用、金融等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大潮推动下,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在近年的发展中,依托十余年时间精心织就的省内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覆盖最完善的移动通信网络,充分发挥在技术开发、运营管理和产业链方面的优势,联合传感设备制造企业和应用系统集成等企业,打造了“动力100”系列移动信息化应用,实现了物联网的规模发展和品牌经营,为政府部门、教育、交通、电力、烟草、商贸、公安、旅游、金融、卫生等行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并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已为全省6万多家集团客户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动力,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铺就了顺畅的信息高速通道,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用TD网络连接世间万物”,是中国移动对物联网新的诠释。在无锡,记者看到,物联网应用伴随着移动信息化,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下,江苏移动无锡分公司正积极响应温总理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号召,在智能交通、健康工程、平安城市、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加快推进TD与传感网融合,为无锡这一创新城市精心打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热点领域 近几年来,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两三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应用领域已经超过了固定通信技术,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蜂窝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也包括集群通信、卫星通信,以及手机视频业务与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业界正在研究面向未来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宽带无线接入也在全球不断升温,近几年来我国的宽带无线用户数增长势头强劲。宽带无线接入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个域网(WPAN)技术;模拟集群通信的应用开始得比较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集群通信技术越来越赢得大家的关注;卫星通信以其特殊的技术特性,已经成为无线通信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手机视频广播作为一种新的无线业务与技术,正在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无线应用之一。 无线通信技术演进路线 2.1 无线技术与业务发展趋势

无线技术与业务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网络覆盖的无缝化,即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现网络的接入。 (2)宽带化是未来通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窄带的、低速的网络会逐渐被宽带网络所取代。 (3)融合趋势明显加快,包括:技术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 (4)数据速率越来越高,频谱带宽越来越宽,频段越来越高,覆盖距离越来越短。 (5)终端智能化越来越高,为各种新业务的提供创造了条件和实现手段。 (6)从两个方向相向发展—— ①移动网增加数据业务:1xEV-DO、HSDPA等技术的出现使移动网的数据速率逐渐增加,在原来的移动网上叠加,覆盖可以连续;另外,WiMAX的出现加速了新的3G增强型技术的发展;

NB IOT智能水表解决方案白皮书 中移物联网 中国移动

NB-IOT智能水表解决方案白皮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 2018年12月

目录 NB-IOT智能水表解决方案白皮书 0 1.序言 (3) 2.行业背景 (3) 2.1 行业痛点 (3) 2.2行业发展及趋势 (4) 2.3 市场前景 (6) 2.3.1 水务行业市场前景 (6) 2.3.2 智能水表市场前景 (7) 3.行业解决方案 (8) 3.1 整体解决方案介绍 (8) 3.1.1终端层 (8) 3.1.2网络层 (8) 3.1.3平台层 (9) 3.1.4应用层 (10) 3.2水务应用性能指标 (10) 3.3安全性要求 (10) 4.业务功能及流程 (11) 4.1表计安装 (11) 4.2 表计终端上线 (12) 4.3周期性业务上报 (14)

4.4用户缴费 (15) 4.5异常信息处理流程 (16) 5.方案设计 (17) 5.1低功耗设计 (17) 5.2覆盖&性能 (18) 5.3错峰离散 (19) 5.4问题定位 (19) 5.5 FOTA升级 (20) 5.6话务模型 (20) 5.7 IoT应用使能平台 (21) 5.7连接管理平台 (22) 6.NB-IOT智慧水务应用价值 (23) 7.业务场景及商业模式 (23) 7.1业务场景 (23) 7.2 商务模式 (25)

1.序言 本文主要介绍NB-IOT在水务行业的应用,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NB-IOT技术为水务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解决了哪些难题。介绍了NB-IOT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并对相关技术规范应用、业务功能及流程的进行了设计与约束、定义NB-IoT水表的基本功能集、实现流程,并提供方案设计建议。 本文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中国移动智慧水务相关业务开展主要有几个作用:1、约束行业业务的实现;2、给水务行业从业人员、运营商网络人员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规范,如包括配置、安装、升级、性能指标等。 2.行业背景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资源、能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水资源在我国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家继续深化改革的政策指引下,水务行业的发展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水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将及大的推动智能水表的发展。 当前,传统智能水表在解决水务客户痛点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数据传输不稳定、功耗高和抄表成功率低等。而NB-loT具有高安全、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点,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更好的满足水务客户的发展需求。 智能水表行业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机械式水表向物联网水表的转换阶段,物联网水表凭借其安全性、便捷性、智能性等优点将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2.1 行业痛点 近年来城市水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城市水务业务涉及城市安全、百姓服务满意、企业自身盈利、区域能源供需平衡等多方挑战,水务企业运营也一直存在 诸多管理难题。 抄表难,缺乏快速有效的抄表手段,由于传统工作方式效率低下,后台计费系统往往月末待集中进行计费出账。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讨

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6-12-08T15:55:48.6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9月下27期作者:蔡子奇韦国开 [导读] 摘要:移动通信能够实现无缝覆盖、接入方便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重点论述了移动通信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方式以及需要做出的改进,并展望了其将来的应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523129 摘要:移动通信能够实现无缝覆盖、接入方便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介绍了物联网的相关概念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重点论述了移动通信系统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方式以及需要做出的改进,并展望了其将来的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移动通信;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地在物联网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满足了物联网的物质基础需求。物联网作为近几年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其信息节点具有广泛性和移动性的特点,现代通信技术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网络4G的推广功能日趋成熟是最好体现,这无疑会使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更加宽广。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两者的融合必然会给物联网的推广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一、物联网相关概念 物联网在狭义上指物品到物品的互连,并实现物品具有虚拟个体的标识,实现物品智能化无缝链接识别和管理;广义上的物联网就是在物品到物品、人到物品、人到人实现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达到将一切事物数字化、网络化,并通过各种新的服务模式使各种信息技术融入到我们的社会行为中,使信息化在人类社会综合应用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物联网组成结构 物联网由信息感知和控制部分、信息传输网络部分以及信息应用这三部分组成。位于最底层的是信息感知和控制部分,这一部分是由几种不同的传感器和对应的控制器组成的,可以直接接触到各种物体的部分。其中信息感知部分主要用来感知物体的一些信息,然后将感知到的信息以特定的格式传输到信息传输网络当中。而控制部分则用来控制接收到的物体信息,使得物体状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位于中间位置的是信息传输网络部分,网络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办公用到的局域无线网、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该部分主要用来将感知到的各种信息连接成网络,以安全的管理信息传输网和信息管理,为信息应用提供信息资源。位于最上层的是信息应用部分,组成部分是各种应用程序和系统,主要用于定位联网的各种实体,同时监督控制和管理这些联网物体。在物联网中涉及到大量不同的物体信息,因此在信息和数据的管理以及应用中通常会采用云计算以及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应用部分,人们可以获取物联网上的各种物体信息,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定位和监控。 三、物联网系统独有的特点 1、对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上的传感器难以计数,每个传感器定时采集信息,不断地积累,形成海量的信息,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将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要形式的信息传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实现物-物、人-物之间的信息联网,同时节点的移动性也更加广泛。 2、对信息传输的安性和网络的可靠性要求甚高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将现有的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扩展到互联的物品网络,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就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物、人-物进行智能化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新兴网络。同时保证信息传输和使用中不被非法获取,并实现人们对相关物品的远程监控。 3、物联网智能技术 物联网提供传感器链接的同时,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能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发挥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四、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移动通信4G 业务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支持的业务范围越发广泛,为物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实例有:各运营商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开展的物流业务、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车辆及货物智能管理系统、移动支付业务、汽车制造商与运营商合作推出的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车载信息网络等。 1、通信在物联网中应用的形式 信的组成部分包括:移动终端、传输网络和网络的管理和维护等,在物联网中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的形式包括:移动通信终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平台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在物联网中应用移动通信终端时,移动通信终端一般是作为物联网信息接入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会随着网络信息节点的移动而移动,使得信息节点和网络的通信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过比较物联网节点信息感知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这二者的作用和工作形式,用于物联网信息节点感知的终端完全可以用移动通信终端来代替。在物联网中应用移动通信传输网络,仅可以使各个移动的信息节点能够互相连接,还可以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物联网中的信息传输网络也需要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在物联网中完全可以使用移动通信传输网络来达到物联网信息传输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将物联网承载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上来使用。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平台主要是为了维护和管理网络设备、网络性能以及用户的业务,从而保证网络系统能够可靠、安全地运行,在物联网网络系统运行中正好也需要这种功能,因此在物联网安全管理中同样可以借助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平台的工作方式和原理,来实现对物联网的管理和维护 2、通信在物联网改进中的应用 通信和物联网在某些功能和结构上有一定的共同性,在物联网中可以广泛地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由于移动通信的各种技术最终是为语音通信服务的,当前用到的4G业务也增加了数据通信的功能,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还不能直接地在物联网中应用,还需要加以改进。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只有数据和语言的通信功能,还不能感知和控制物品的信息,因而也不能在物联网上直接使用。改进的方

基于4G技术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 解决方案

基于3G/4G技术的移动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一、引言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随着3G在全世界范围的大规模商用,传输速率在支持静止状态下为2Mbit/s,步行慢速移动环境中为384kbit/s,高速移动下为144kbit/s,定位于多媒体IP业务。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s的数据传输能力,是支持高速数据率(2~20Mb/s)连接的理想模式,上网速度从2Mb/s提高到100Mb/s,具有不同速率间的自动切换能力。第四代移动通信是多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也是宽带接入IP系统。 4G是多功能集成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其技术特点主要有: 1)数据传输速率高,其系统传输带宽可在1.5~20 MHz 范围内灵活配置, 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峰值传输速率上行可达50 Mbps,下行达到100 Mbps。 2)真正的无缝漫游,能使各类媒体、通信终端及网络之间进行“无缝连接”。 3)采用智能技术,可以自适应的进行资源分配。采用的智能信号处理技术 对不同信道条件的各种复杂环境进行信号的正常收发,有很强的智能 型、适应性和灵活性。 4)达到用户共存,4G能够根据网络的状况和信道条件进行自适应处理,使 低、高速用户和各种设备并存与互通,从而满足多类型用户的需求。 5)具有业务上的多样性,4G能提供各种标准的通信业务,满足带宽和综合 多种业务需求。

【科普】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技术1G到5G之路

【科普】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技术1G到5G之路 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更新换代,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娱乐不可缺少的必备品,那么从1G到5G,我们经历了哪些阶段呢?一起来看看吧! 1G 1986年,第一套移动通讯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诞生,采用模拟讯号传输,模拟式为代表在无线传输采用模拟式的FM调制。1G主要系统为AMPS,另外还有NMT及TACS,有着A 网和B网之分。大块头的大哥大风靡一时。 2G 相较于只能应用于一般语音传输,且语音品质低、讯号不稳定、涵盖范围不够全面的1G 网络,第二代移动通信则具备高度的保密性,系统的容量也在增加,同时从这一代开始手机也可以上网了。随着2G的诞生,移动通信标准争夺也开始了。2G主流的几个网络制式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较之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TDMA:时分多址(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则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 3G 随着人们对移动网络需求的不断增加,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开启了行动通讯新纪元。3G 网络的高频和稳定的传输使得影像电话和大量的数据传送更为普遍。其中,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4G 4G无线蜂窝电话协议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4G的主要网络制式LTE是基于OFDMA 技术、由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包括TDD(时分双工)和FDD(频分双工)

无线通信技术热点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 近几年来,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两三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应用领域已经超过了固定通信技术,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蜂窝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也包括集群通信、卫星通信,以及手机视频业务与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业界正在研究面向未来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宽带无线接入也在全球不断升温,近几年来我国的宽带无线用户数增长势头强劲。宽带无线接入研究重点主要包括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个域网(WPAN)技术;模拟集群通信的应用开始得比较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集群通信技术越来越赢得大家的关注;卫星通信以其特殊的技术特性,已经成为无线通信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手机视频广播作为一种新的无线业务与技术,正在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无线应用之一。 无线通信技术演进路线 2.1 无线技术与业务发展趋势 无线技术与业务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网络覆盖的无缝化,即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实现网络的接入。 (2)宽带化是未来通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窄带的、低速的网络会逐渐被宽带网络所取代。 (3)融合趋势明显加快,包括:技术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 (4)数据速率越来越高,频谱带宽越来越宽,频段越来越高,覆盖距离越来越短。 (5)终端智能化越来越高,为各种新业务的提供创造了条件和实现手段。 (6)从两个方向相向发展—— ①移动网增加数据业务:1xEV-DO、HSDPA等技术的出现使移动网的数据速率逐渐增加,在原来的移动网上叠加,覆盖可以连续;另外,WiMAX的出现加速了新的3G增强型技术的发展; ②固定数据业务增加移动性:WLAN等技术的出现使数据速率提高,固网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移动性逐渐增加;移动通信、宽带业务和WiFi的成功,促成802.16/WiMAX等多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诞生。 (7)B3G的概念兼顾了移动性和数据速率。 近几年来,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经历了一个繁荣的发展时期。从移动通信用户

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移动2017年蜂窝物联网建设指导意见 蜂窝物联网建设对公司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是中国移动助力“网络强国”、“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公司“大连接”战略、争夺万物互联市场的重要切入点;是把握未来发展机遇、有效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蜂窝物联网基站硬件是支持GSM/NB-IoT/LTEFDD共模的新型设备,蜂窝物联网建设有利于替换和淘汰落后产能、高效解决GSM老旧基站问题;有利于同步储备LTEFDD能力,在未来提高4G网络质量。一、无线网络演进关键问题判断 (一)TD-LTE和LTEFDD融合发展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TD-LTE成功商用,TDD技术已成为毋庸置疑的发展方向,下阶段已不再是TDD与FDD技术之间的竞争,TDD/FDD协同组网已成为5G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公司应推动TD-LTE/LTEFDD融合发展,坚持以TD-LTE为主、以LTEFDD为信号覆盖和热点容量的补充。 (二)5G网络演进问题 3GPP5G空口技术标准演进包含两个方向,即全新空口路线与LTE演进空口路线,5G新引入频率将采用全新空口技术,现

有低频频率空口技术选择存在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当前5G 新空口尚不支持物联网场景,NB-IoT、eMTC技术均有望演进成为5G的一部分,现在基于大连接场景。5G的低频段部署蜂窝物联网,就是提前布局FDD. (三)900MHz频段定位问题 900MHz频段最为关键的特性是频率低,900MHz频段的合理 定位是覆盖托底网,确保连续和深度覆盖。目前,2G已在全球逐步退网,但考虑到我公司GSM900MHz/1800MHz网络仍然是语音和物联网业务的重要承载网络,仍需保留5年左右;而4G及其演进将至少还有10年左右的生命周期,我公司如能获得LTEFDD牌照,900MHzLTEFDD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承上 启下的作用,为我公司建设最大的TDD/FDD优质融合网络奠定基础。 二、蜂窝物联网建设原则 本期工程要满足2018年底的物联网市场和业务发展需求, 坚持“以终为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基于LTEFDD 目标网的规划站址进行建设,同时在保障网络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共模硬件,对确有替换必要的老旧设备进行替换,降低网络运营成本。具体建设原则如下: (一)科学规划基站站址,确保网络结构长期稳定 NB-IoT以及未来的LTEFDD、5G均是同频组网,GSM是异频 组网,NB-IoT的建设不能简单继承GSM网络结构,必须重新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刘永豹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刘永豹 发表时间:2018-03-15T11:43:41.5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作者:刘永豹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大量新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投入使用,无线通信产业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摘要:现阶段,随着大量新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投入使用,无线通信产业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越来越普及,业务需求越来越高,通信方式更加多样化、多维化,通信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5G无线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技术发展趋势,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无线移动通信技术;5G;发展 前言 随着各个方面的不断演进与发展,数据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巨大,很多智能业务不断出现、更新,这些都是离不开移动通信技术的,只有高效的、智能的通信技术才能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5G移动通信是在4G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新一代的通信技术,如何更好的发展是当前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1 5G网络关键技术 1.1大规模MIM0技术 MIM0技术所带来的好处主要有:大规模MIM0的空间分辨率与现有的相比已经得到厂很大程度的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它能够进一步地挖掘空间,对其维度进行把握,使得不同的用户能够在同一时间自由进行通信,从而能够不需要增加基站密度就可以实现频谱效率的提高。此外,在大规模的M1M0中可以将波束集中在很窄的区域内,从而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干扰,同时也能够提高功率。目前,在对MIM0技术的研究中,仍旧发现一些不足。例如,由于传输方案基本采用的是TDD系统,在这此系统中,所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单大线,这就导致它的数量远远小于基站大线的数量,使得导频数量会随着用户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1.2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 5G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很高的数据速率,其可以达到1GHz的带宽。目前通信系统所使用的OFDM技术虽然在对抗多径衰落、频谱效率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对于无线传输系统大范围带宽中的一些空白频谱的缺乏应用能力。而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对于多载波的调制分别利用合成滤波器组和分析滤波器组。在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特点在于:各个子载波不再固定正交和插入前缀,而且各个子载波之间的干扰也通过控制而大量减少;各个子载波可以进行单独的处理,避免了子载波同步的过程。因此,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是5G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多载波方案的重要技术方法。 1.3 D2D通信技术 在5G技术巾,D2D通信简单来说就是设备间的通信,其目的在于提高用户体验以及提升用户的使用质量。其最早提出是用来解决蜂窝网络中数据传输所造成的流虽大幅度增长的问题。从2013年起,由于5G的兴起,世界开始着重对D2D通信技术进行了研讨,现在,D2D技术已经成为了4G,5G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D2D技术的发展也从初期的用基站协调来从而建立D2D通信到如今已经发展成可以由基站协调或者基站完全不参与的情况。国内外很多研究者也开始研究如何利用D2D设备作为中继,使不在基站覆盖范围内的设备也可以直接接入蜂窝网络。相比于蓝牙和WIFI等技术,D2D通信的优势是其工作在蜂窝系统的频段,即使通信双方增加了通信距离后仍能保证用户体验质量。同时D2D通信也可以实现高于其他传输设备的传输速率以及相对较低的时延性,D2D通信相比耗电较大的WIFI也具有较低的功耗这个优点。目前,D2D通信主要采取广播、多播、单播三种形式,因此其与蜂窝移动网络相比更难调度,也更为复杂,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相比于蓝牙,D2D通信距离更长,更稳定。而蓝牙不仅需要用户手动设置终端配对密钥,同时蓝牙工作的频段是非授权频段,通信质量不高也不稳定,冈此,可想而知D2D通信技术将会在5G时代占据十分重要的角色,为大量终端建立大规模的移动网络以及多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提供实际的支持。 1.4双面性网域管理技术 5G移动通信发展中双面性管理技术,一方面指移动数据信息传输的频谱传输领域拓展,即从4G信号频谱双渠道增加为5G通讯频谱三项渠道,渠道数量增加,将扩宽移动数据信息传输量,均衡流量应用与信息传输之间的数据关系,移动通讯信息无效性耗费比重降低;另一方面,弥补4G移动数据频谱传输安全监测性差的漏洞,5G移动通信建立新型频谱数据传输网络的同时,已经进行传输信息检验加密处理,从而达到5G移动通信传导信息双向性管理。例如:5G移动通讯传输中TDD监控与三项频谱相互融合,实施移动通讯信息监管,TDD 技术将融合三向频谱进行网络传输节点分段性传输,TDD监控解决传统节点传输信息丢失的问题,TDD监控程序自动进行数据传输链分析,从而达到了网络细管理的作用。 1.5数字化云空间传输技术 数字化云空间传输技术,是5G移动通信未来拓展的新领域,继现代4G网络视频、语音对话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智能化云空间探索。数字化云空间将可以通过指纹、面部、语音录入,设定移动网络应用信息记忆空间,实现数据信号自动搜索,用户可以自定义某段通话时间,提前进行通话信息录入,实施语音漫游空间对话,我们可以将这5G移动通信技术理解为科幻片中穿越时空的对话模式,5G移动通信借助云空间平台,实现移动通讯信息的灵活传输。例如:我们可以借助5G移动通信进行未来某一时间段留言,当时间到达后,云空间程序自动解锁,实行预留信息传输,这种新型移动数据传输方式,将推进人类社会智能化技术迈进更大的一步。 2我国5G移动通信的发展展望 在之前的十几年,我国一直对3G和4G网络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促进了我国移动通信水平的提升,使我国移动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分布式无线组网的基础理论。5G移动通信的发展是一项新的领域,在网络的布局和构造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5G 移动网络在不久的将来会大量地运用在商业领域中,是我国信息技术和各类产业发展的核心。而且政府部门也大力支持5G技术发展,5G网络的发展前景更加地明确,已经基本形成了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框架,结合了各类发展进程,为今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完善了LTE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完善了无线新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我国863计划也明确地分析了5G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已经建立起无线组网。新型天线等技术,并且对相关的模型进行了评估,在接口频谱效率方面得到了保障。5G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实现了超高效能的无线传输技术,而且其抗干扰能力得到了保障,在无线传输频谱效率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了组网的关键技术的研究,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