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
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

江西省XXXXXXX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XXXXXXXXX

2016年7月

江西省XXXXXXXX采石场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

队长:****

技术负责:****

报告编写:***

报告审查:***

计算机成图:***

报告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16年7月

正文目录

第一章前言 0

第一节概述 0

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2)

第三节本次工作情况 (3)

第二章矿区地质 (5)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5)

第二节矿区地质 (5)

第三章矿床特征 (6)

第一节矿体特征 (6)

第二节矿石质量 (6)

第四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8)

第二节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8)

第三节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9)

第五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10)

第一节勘查工作布置 (10)

第二节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11)

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 (12)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和范围 (12)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块段划分 (15)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公式与结果 (16)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18)

第五节探采对比 (19)

第七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21)

第八章结语 (22)

第一节资源储量结论 (22)

第二节矿山开采的经济、社会效益 (22)

第三节今后工作建议 (23)

附图目录

附表目录

1、剖面面积测定表

2、块段资源储量计算表

3、采损、保有、新增资源储量总表

附件目录

4、****字[2016]001号文

5、检验报告

6、岩矿鉴定报告

7、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8、编写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9、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写委托书

10、委托单位承诺书

11、编写单位承诺书

12、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13、营业执照复印件

14、********2012年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储量评审意见书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概述

一、工作目的和任务

1、项目原由

********向****县国土资源局申请采矿权扩界,**县国土资源局于2016年X月X日以遂采复字[2016]001号文批准同意预划定矿区范围。江西省******地质队受矿业主委托,按照现行地质勘查技术规范,对该矿扩界矿区开展资源储量地质勘查工作,并编制《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2、工作目标和任务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编写规定》(国资发[2007]26号)文件要求,江西省********地质队以现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通过GPS、全站仪等地质、测量工作,依据**县国土资源局****字[2016]001号文,重新估算资源储量,基本查明扩界矿区范围内累计动用、保有与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矿山延续采矿证提供依据。具体任务是:

⑴系统收集、整理矿山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

⑵以现有资料和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矿区地质测量。

⑶调查核实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基本地质特征。

⑷调查核实矿体分布范围、形态、产状以及矿石质量特征。

⑸调查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⑹核实、圈定采空区位置和范围。

⑺重新估算扩界矿区资源储量,编制《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二、矿区位置与交通

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扩界)矿区位于**县县城146°方位直距约的****镇境内。矿区位置地理坐标(西安80坐标):东经1**°32′″~1**°32′″,北纬**°1 7′″~**°17′″。矿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东经1**°29′53″,北纬**°16′18″。矿区有简易公路通**县城至**公路,交通较便利。(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

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矿区所在区域属丘陵地貌,海拔标高+300米至+150米,相对高差最大为150米,地形坡角8°~50°,局部坡角50°以上。矿区周围居民点较少,附近居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林业、手工业。矿区所在地

植被发育,以乔木为主。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4~6月为雨季,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年均气温在℃左右,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

区内经济条件尚可,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花生等,林业有松、杉等木材产出,除此之外,当地村民还常外出打工、经商、采矿,经济状况尚好。

四、矿区范围

矿区范围由**县国土资源局划定,由K1~K4四个拐点封闭圈定,矿区面积,采矿许可证号:C*****31****,有效期限:自2014年10月3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原采矿许可证开采深度+250~+200米标高区间。本次扩界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西安80坐标系)表1

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960~1974年,江西省*********大队在本区一带进行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矿区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据江西省区域地质资料,矿区及周围大面积出露燕山中期侵入的花岗二长岩

(γη52(2)b)。

2011年11月,****地质队对矿区进行了地质勘查工作,施工浅井4个共计,实测1:2000地质剖面共计525米,取样6件,并编制了《江西省********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资源量地质报告》,估算了矿区内+250~+210米标高区间、范围内矿石总资源量(332+333)万m3,其中332类资源量万m3,333类资源量万m3。2012年3月6日通过评审(****【2012】004号),2012年3月20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国土资储备字【2012】007号)。

第三节本次工作情况

一、工作经过

本次工作于2016年7月进行,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资料收集阶段

收集了矿山开采资料。

2、野外工作阶段

通过地质剖面实测和野外填图及采坑测量,并利用矿山现有采掘工程调查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矿体特征以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阶段

在整理和分析收集野外工作中获得的地质资料基础上,编制矿区地形地质采掘现状图、勘探线剖面图、资源储量估算图并编

写《报告》。

二、完成工作量

本次工作完成的各项实物工作量详见下表。

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2

1、初步查明矿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基本地质特征。

2、基本查明矿体形态、产状、厚度、分布范围及矿石质量。

3、初步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环境地质条件。

4、通过估算,基本查明资源储量情况。

扩深矿区范围内各类资源储量列表如下:

资源储量汇总表表3

第二章矿区地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隆赣西南坳陷大湖山~芙蓉山隆褶断束之**县境内。区域内广泛出露第四系和白垩系、石炭系、泥盆系、寒武系、上震旦系地层,区域内岩浆岩体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区域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区域内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钨等,非金属矿产以硅石、饰面石材和高岭土为主,次有萤石等。

第二节矿区地质

(1)地层

第四系(Q):上部岩性主要为灰褐色、灰黑色耕植土、淤泥土、亚粘土;下部岩性主要为灰黄色~棕红色粘土,地层厚度3~8米不等,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低洼地带。

(2)构造

矿区岩浆岩构造裂隙发育,主要构造裂隙面有140°∠46°,58°∠72°°,340°∠75°三组构造裂隙和140°∠27°、215°∠46°两组次要裂隙。140°∠46°、58°∠72°主要裂隙为原生构造裂隙,其余为后期构造裂隙。纵横交错的构造裂隙将花岗岩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状,在~米范围内,岩体有构造面2~3组;局部和浅部为风化层,呈碎裂构造,~米范围内构造面达3条以上,为碎裂构造。

(3)岩浆岩

矿区及周围大面积出露燕山中期侵入的花岗二长岩(γη52(2)b),岩石呈灰色~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等,少量角闪石。副矿物磷灰石。

矿区花岗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据原采场及地表浅井揭露,矿区岩体主要有140°∠46°、58°∠72°、340°∠75°三组主要裂隙,和140°∠27°、215°∠46°两组次要裂隙。

原采场和浅井揭露矿区范围内地表风化层厚~7米。

第三章矿床特征

第一节矿体特征

矿区矿体为燕山中期侵入的花岗二长岩(γη52(2)b),呈灰~灰白色,呈中细粒不等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在矿区大面积出露,矿体在矿区出露最高标高+267米,最低标高+194米。

据原采场和浅井揭露,矿区范围内,矿体浅部风化层厚~7米,矿区+200米标高以上非矿体体积约占矿体体积的10%左右,即矿区矿体含矿率取90%。

第二节矿石质量

矿区矿石为燕山中期花岗二长岩,主要矿物有石英、斜长石、

钾长石、黑云母等,少量角闪石。副矿物磷灰石。见较明显的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主要造岩矿物含量约为石英12%,微斜长石35%,中-更斜长石37%,黑云母13%,角闪石2%。

矿区取岩石样1个,送有MA资质的江西省***********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样品最低抗压强度,最大抗压强度,平均抗压强度120Mpa(详见表4),以上数据符合人工碎石工业指标

(GB/T16485—2001)要求。目估压碎值、松散堆积密度等指标也符合人工碎石工业指标(GB/T16485—2001):岩浆岩水饱和状态下(Mpa)≥80Mpa,压碎值10~30%,表观密度>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空隙率<47%,有害杂质(硫化物、碳酸盐)<~%,针片状和片状颗粒含量<5~25%的要求。

矿区矿石为花岗二长岩,平均抗压强度大于120Mpa,孔隙率~4%,密度~m3,目估压碎值、表观密度、松松堆积密度等指标均符合工业要求手册国家标准(GB/T16485—2001)相关标准。矿区花岗岩未作放射性检测,未发现放射性超标记录及反应。

矿区矿石化学性质稳定,抗风化、耐酸碱性能强,为较好的普通建筑用石,可以用作普通建筑拌合料用碎石。

第四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4~7月为雨季,大气降雨为矿区水主要来源,对采场露天开采有影响。

矿区地表无水体,地形坡角8°~50°,地表迳流条件好;矿区矿体开采标高高于当地浸蚀基准面;矿体覆盖层和风化层厚~7米之间,第四系孔隙潜水弱;矿区岩层构造裂隙较发育,含基岩裂隙水弱。大气降水为矿区充水主要水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第二节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一、矿区矿体和围岩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及外围大面积分布花岗岩,矿体和围岩较致密坚硬,为稳固岩层和稳固性较好岩石。但矿区岩石构造裂隙较发育,构造裂隙面、节理裂隙面均为岩石软弱面,由于这些软弱面的存在,降低了

岩石的稳定性。开采过程中,边坡管理不善,易发生崩塌、滑坡及岩石滚落事故。

二、矿体及围岩物理力学性质

矿区矿石为花岗岩,岩石平均抗压强度大于120Mpa,为坚硬稳固岩体,矿区矿石为较好的普通建筑用石。

三、矿区矿体开采注意事项

矿区矿体构造裂隙发育,露天边坡维护不当,或未按设计留设边坡,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石块滚落事故,采场露天开采,必须加强边坡管理,预防以上事故发生。

总体上看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稳定~中等稳定类型。

第三节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

矿区及周围未见明显断裂构造。

按1990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江西部分”,矿区位于地震烈度小于6度区内,区域稳定性较好。

矿区及周边为发现可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体。

二、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和防止措施

1、采场边坡管理

加强边坡管理及维护,按规定的坡角和尺寸留设边坡及保安平台,避免诱发滑坡、崩塌、石块滚落事故。

2、水土流失预防

采场的矿体为花岗岩,开采的矿石未围隔存放,或排土场未按规定排放废石和废土,易被流水冲刷和搬运,形成泥砂淤积和水土流失,污染排土场下部农田。矿区开采过程中应按规定对废土、废石围隔存放,尽量减少水土流失。

3、粉尘、噪音防治

矿区岩石爆破、汽车装卸等采矿作业会产生大量粉尘,采区洒水降尘方法降低粉尘污染。

打眼爆破,压风机运行,汽车运输等采矿作业会产生较多噪音。矿区距居民点较远,采矿噪音对附近居民影响较小。矿区应尽量避免安排夜间作业,减少噪音污染。

4、土地复垦和绿化

矿山开采过程中需对开采结束区进行覆土绿化,废石场也应及时绿化。

三、环境地质条件类型

综上所述,矿区环境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

第五章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第一节勘查工作布置

一、勘查工作方法

矿区矿体为花岗二长岩,矿体在矿区及周围大面积分布,赋存

稳定,开采技术条件简单。根据矿区特点,勘查工作方法为:按勘探线布置剥土工程,探明风化层厚度和了解矿石赋存特征并控制矿体;通过采样并进行检测了解岩石力学性质从而确定矿石质量。

二、工程控制间距的确定

矿区范围小,规模为小型,矿区构造为简单类型;矿区矿体形态简单,内部结构简单。根据《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矿区地质勘查类型为简单(Ⅰ类型)。矿区开采技术条件为简单类型(Ⅰ类型)。

目前,国家尚未制定普通建筑用石地质勘查规范,根据矿区矿体赋存简单、稳定的特点和矿区及周围大面积分布花岗岩体的具体情况,根据矿区范围确定,工程控制间距大于55米。

三、勘查工程布置

根据确定的工程控制间距及采区实际,沿矿区自北向南布置勘探线,其中2~4线勘探线间距为55米,4~6线勘探线间距为69米,其余勘探线间距均为75米。

第二节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一、地质测量工作

区域地质资料利用前人工作成果。

地形图采用1:5万地形图经电子扫描放大到1:2千地形图作底图,现场根据矿区边界用地质罗盘标定勘探线方向,用手持式GPS

定位仪测定勘探线基点位置,用地质罗盘测定地质观测点矿体构造裂隙产状,所编绘的地形地质图基本能满足地质测量要求。

二、地质观测点

根据划定的矿区范围,通过地质测量基本查明勘查区地层、构造、构造断裂或节理与矿体的关系,基本查明普通建筑用花岗岩矿的分布范围,基本控制并圈定矿体。

三、采样及测试工作

取新鲜岩石样进行矿石抗压强度测试,检测矿石抗压强度在~之间,平均抗压强度120Mpa,矿石质量符合普通建筑用石标准。

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和范围

一、开采技术条件

目前国家未颁发普通建筑用石的勘查规范和标准。

碎石为天然岩石如花岗岩、石英砂岩等坚硬岩石经机械压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的岩石颗粒。碎石主要用途是混凝土料集料,用作铁路、公路道砟和底砟等。

据地质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的《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和国家标准(GB/T14685-2001)中《建筑卵石、碎石》规定,普通建筑用石开采技术条件为覆盖层小于1米,可采厚度大于1米,剥

采比<:1。矿区矿体为花岗岩,花岗岩浅部风化壳~1米,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符合工业手册中国家标准要求。

二、物理性能

矿区矿石为花岗岩,为致密坚硬岩石,有较强的抗压强度,有优良的抗风化、耐酸碱、抗腐蚀性能。

三、工业指标

国家标准(GB/T14685-2001),普通建筑用碎石(岩浆岩)主要指标为:

抗压强度≥80Mpa;

压碎值<10~30%;

表观密度>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

空隙率<47%,

矿区矿石质量符合以上指标要求。

四、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燕山期花岗二长岩在矿区及外围广泛出露,矿区矿体赋存稳定,分布整个矿区,矿体出露标高为+267~+194米。根据本次地质工作情况,并考虑山坡露天采石场已有的开采高度,确定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为:矿区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由J1~J4四个拐点组成,面积为,即扩界矿区范围,资源储量估算上界标高为+267米,下界标高

为+150米。

本次资源储量估算时间截至2016年7月31日。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表表5

坐标

X80Y80

拐点

J1

J2

J3

J4

估算范围面积:,估算标高:+267~+150米。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采矿权范围关系图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块段划分

一、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矿区矿体为花岗岩,矿体赋存稳定,在矿区及外围大面积分布。矿区矿体由原采坑揭露和地面勘探线控制,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已初步了解。

根据矿区矿体赋存特征和矿体揭露控制情况,采用平行垂直断面法估算矿区资源储量。

二、块段划分

矿区矿体为花岗岩,矿体编号为Ⅰ号矿体,采用平行垂直断面法,在+267米至+150米标高区间划分14个资源储量块段:其中划分5个块段为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类,划分5个块段为推断的资源量333类,划分4个块段为采损的储量122b类。块段划分情况见下表: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特点及分布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特点及分布 2010-09-14 22:39:13 来源:中铝网 一、什么是铝土矿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二、中国铝土矿矿业简史 三、资源状况 截至1996年末,我国已探明铝土矿矿区310处,分布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铝土矿保有储量达到22.73亿t,其中A+B+C级7.05亿t,占总保有储量的31%。 据美国矿业局《MineralCommoditySummaries》1996年资料,全世界铝土矿储量为230亿t,储量基础为280亿t,其中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储量基础79亿t)、几内亚(储量基础59亿t)、巴西(储量基础29亿t)、牙买加(储量基础20亿t)、印度(储量基础12亿t)、匈牙利(储量基础9亿t)。我国铝土矿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及上述国家,如以我国A+B+C级储量(工业储量)和这些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远在它们之后。 我国铝土矿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华南褶皱系及东南沿海四个成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_二_

2011年4月April,2011 矿 床 地 质 M IN ERA L DEPOSIT S 第30卷 第2期 V ol.30 No.2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简介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二) 铅锌矿资源 缅甸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东部,从密支那至德林沙那约有50多处产地,其中以掸邦北部的腊戌和掸邦南部的东技一带最为集中(图1),规模也较大。铅锌矿床类型较相似,大多产于古生界,尤其是石炭系至奥陶系的灰岩中,呈似层状或层状,矿化可断续延长数千米。矿床附近从未发现侵入岩体,围岩蚀变较弱,而在含矿层下盘或上盘经常见有断续分布且厚度变化不大的流纹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层,其产状与灰岩的基本一致。矿石成分以含银方铅矿和闪锌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黄铁矿、重晶石等。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该类型矿床应属于产在碳酸盐岩中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层控型矿床。该类型矿床常由于后期岩溶作用使其塌陷和泥化而再富集,形成新的富矿体。目前己知该类型矿床以腊戍西南约50km的Baw dw in矿床最为典型,其矿化带长4km,宽400m,在NW向断裂带侧旁,有3个富矿体,长度分别为380m、400m和550m,平均厚度分别为6m、42m和6m。在富矿体周围分布着低品位的铅矿化带,以及厚度在1m左右的重晶石脉。矿石成分以含银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为主,有少量车轮矿、斜方砷铁矿、辉砷锑矿等。矿石品位(质量分数)较高,Pb为21%,Zn为15%,Cu为0.3%,Ag为0.055%。该矿床在15世纪曾由中国人开发,用于炼银;1918年改由缅甸人经营,曾开采了18万t铅锌矿,目前年开采矿石量为1万t左右。此外,东技西北部的Baw saing铅锌银矿床、腊戍西南部的Nymy ae铅矿床和东技东南部的Loungh H ken锌矿床等,其成矿特点与Baw dw in矿床基本相似,并都具有一定远景,但目前大多数矿床仅开采浅部的氧化矿(如Nymyse矿床的白铅矿,Loumg h H ken的菱锌矿)以及由岩溶作用导致次生再富集的矿体,开采量不大,每年产精矿数百吨。 铜矿资源 缅甸目前已知的铜矿产地有50多处,主要分布在东部掸邦地区,近年,在中部皆实省和伊洛瓦底省也有所发现。在掸邦,绝大多数铜矿是作为有色金属矿床的伴(共)生矿出现,其中,与古生代碳酸盐岩中层状铅锌矿床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在Namtu Smelter,每年可获品位为51%的铜精矿300多吨。其次为含铜石英脉,产于古生界,规模十分有限,但矿石都比较富。在缅甸西部,铜矿主要产于第三纪火山弧带内,火山岩以中酸性为主,矿化与斑岩体在时空上有密切关系。如下钦德敏(Chindw in)的Monywa铜矿产于火山颈相的黑云母斑岩附近,后者侵位于海相砂岩、泥岩与凝灰岩互层的层位内,在斑岩体中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而在火山岩中则以网脉状矿化为主。矿体出露长约300余m。矿石以浸染状和脉状为主,其次为块状。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铜矿、黄铁矿和斑铜矿。围岩蚀变以明矾石化为主,分布广泛并较强烈。地表次生富集带发育。在M onyw a以南,还有Kyingw a Taung、Sabe T aung和Letpadaung等产地,其地质特点与M onyw a基本相似,经初步工作后估算,其铜矿资源储量约200万t,品位平均为1%。文多(Wuntho)地区也有相似的矿化点,产在花岗闪长岩体附近,沿NW向断裂带分布,矿化以火山岩裂隙细脉充填为主,具有与多金属硫化物共生的特点,通常有石英 电气石、辉钼矿、毒砂、斜方砷铁矿和黄铜矿演变序列。在缅甸北部密支那西南和西部钦邦地区,曾发现岩浆型铜矿,铜矿化产在蛇纹石化橄榄岩中,以构造裂隙充填为主,黄铜矿、辉铜矿常与铬铁矿相伴,矿化规模一般不大。据说,上世纪初在北部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开采了500t铜矿石。新近,在西部钦邦维多利亚山NNW向15km处的M indat地区发现了赋存在绿片岩中的铁、铜硫化物矿化带,断续延长8 km,目前尚未对其开展工作。 钨锡矿资源 钨锡矿主要分布在缅甸东部(图1),在掸邦 克耶邦 德林达依省一带,约有120处产地,是东南亚钨锡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南可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钨锡矿带相接,向北与中国华南成矿带相连。缅甸的钨锡矿与第三纪花岗岩侵入体在时空及成因上有关,其含钨锡花岗岩带是东南亚半岛3个花岗岩带中最西部的花岗岩带。花岗岩大多侵入于上古生界墨古(Merg ui)群中,钨锡矿化主要赋存于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个别产在岩体顶部和沉积围岩中,以岩浆热液型为主,大多呈含矿石英脉产出,有少量的含矿

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其勘查开发前景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铝土矿地质特征 及其勘查开发前景 陈全树,何文平,周 迪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南洛阳471002) 摘 要: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的铝土矿,是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铝土矿。本区不仅蕴藏量多,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富铝土矿,勘查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关键词: 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勘查开发;洛阳—三门峡;河南 中图分类号: P 611.22;P 61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1412(2002)04-0252-05 河南省西北部的洛阳—三门峡地区,西起三门峡,东到洛阳,南跨陇海铁路,北临黄河,面积约3000km 2 的范围内,已发现大小铝土矿床(点)30余处,总储量超过3亿t 。区内的铝土矿不仅储量大,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富铝土矿,是河南省最主要的铝土矿资源产地。 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为中朝准地台的华熊台缘坳陷的渑池—确山陷褶断束的西北部。北部有北段村穹窿,及近EW 向的陕县断陷盆地,渑池、新安两个向斜构成了区内的基本骨架,并发育有以扣门山断层为代表的NE 向高角度正断层组,以龙潭沟断层为代表的NW 向正断层组,以义马断层为代表的近EW 向逆断层组,以及发育在渑池向斜西端转折部位的SN 向断层组。由于各方向断层相互交错,将穹窿和向斜分割成以扣门山断层和龙潭沟断层为界的3个扇形断块,对含铝、含煤建造的展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图1)。 区内地层比较齐全,沉积岩广泛分布,除上奥陶统—下石炭统缺失外,中元古界熊耳群及汝阳群、上元古界洛峪群、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在区内均有出露。 本区岩浆岩出露面积很小,且分布零星。除中元古界熊耳群中见有中性火山岩外,在北部和南部有 少量的燕山期石英斑岩侵入中上元古界中。在西部,局部有燕山期花岗斑岩呈岩床状侵入石炭系,但对铝土矿层没有影响。南部还有煌斑岩脉穿插。这些岩浆岩多属浅成侵入相。 本区矿产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有些矿产储量巨大,是经济建设的重要资源。区内主要矿产为煤和铝土矿,此外还有耐火材料、化工原料、玻璃原料及铁矿等,这些矿产资源,为地方工业的发展和经济振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带划分及矿床分布 本区中石炭统本溪组的铝(粘)土含矿岩系,分布于陕县—渑池—新安一带,东西绵延长达百余公里,人们往往称之为陕—新铝土矿带,它是河南主要的富铝土矿成矿带,以扣门山断层和龙潭沟断层为界,可划分为西、中、东三个铝土矿带(图1)。 (1)西矿带。位于扣门山断层以西的陕县断陷盆地北缘,西起七里沟,东至焦地,长达30km ,断裂非常发育,矿带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菱形断块。矿体倾向SE 或SW ,倾角10°~30°。该带有矿产地16处,其中矿床9处,矿点7处。矿床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3处。铝土矿体一般厚2~5m ,矿石品位中等偏富,w (Al 2O 3)=62.91%~69.33%,A /S =5.1~8.8。主要矿区有支建、 崖底、水泉洼、焦收稿日期:2002-02-21; 修订日期:2002-06-06 作者简介:陈全树(1968-),男,工程师,理学学士,主要从事铝土矿、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的勘查。 第17卷 第4期2002年12月 地 质 找 矿 论 丛 Vol.17 No.4 Dec.200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8.1.1 地质可靠程度 8.1.1.1 预测的: 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具有初步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8.1.1.2 推断的: 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等,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 8.1.1.3 控制的: 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8.1.1.4 探明的: 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8.1.2 经济意义 8.1.2.1 经济的: 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估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也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8.1.2.2 边际经济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才可变成经济的。 8.1.2.3 次边际经济的: 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8.1.2.4 内蕴经济的: 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8.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附录A) 8.2.1 储量 8.2.1.1 可采储量(111): 是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估算的可采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某铅锌矿地质特征、成矿及找矿标志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某铅锌矿区地质特征、成矿原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模式;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1、矿床地质特征 1.1 区域地质概况 某矿区岩体是一面积较大的酸性侵入岩基,地层出露有中三迭统杂谷脑组(T2Z)、上三迭统如年各组(T3r)、第四系(Q)等,除局部地段有扭曲外,地层总体走向NNW,倾向NE。位于牦牛沟一卡子复式向斜构造的西翼,次级褶皱主要有背斜及热桑山向斜;主要断裂属北西向的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与北东向的木居断裂的组成部分。 1.2 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勘探,区内共圈出3条工业矿体,即西矿带I号矿体和东矿带Ⅱ、Ⅲ号矿体,3条矿体大致平行产出,自上盘至下盘分别为Ⅲ、Ⅱ和I号矿体。 I号矿体为矿区主矿体,矿体走向长1150m,自7勘探线至12勘探线以南,厚度平均231TI,走向NW,倾角37°,矿体总体向西侧伏、侧伏角10°~15°;矿体赋存于喜山期折多山碱长花岗岩体的含矿碎裂花岗岩相带(r53-Tr2)中,矿体产状与含矿层产状基本一致,顶板为花岗糜棱岩、碎裂花岗岩。矿体顶板与围岩多由断裂破碎带分开,底板界线不清晰,通过试样分析成果确定。矿体沿倾向分支现象明显,矿体总体厚度变薄,倾角变小。 Ⅱ号及Ⅲ号矿体分布在矿区东侧,赋存于三叠系中统杂谷脑组角岩层(T2Z-HS)中,两条矿体均规摸小,延深不大。 1.3 构造特征 矿区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褶皱次之,节理发育。矿区断裂较为发育,属于区域北西一南东向压扭性炉霍一道孚一康定断裂带构造体系所派生的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方向断层;节理、裂隙,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序次的构造都与矿体的形成和矿物组分富集密切相关。北西向压扭性断裂破碎带是主要断裂,位于矿区东部I矿带上盘,沿山岩体东部边缘展布,纵贯矿区,规模较大;主要将大山岩体边缘相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挤压呈糜棱结构,形成了花岗糜棱岩带,由于受强烈的区域挤压、扭裂作用,使糜棱岩带蚀变具强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老挝阿速坡省铝土矿位于波罗芬高原,是一个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由玄武岩风化而成。矿层赋存于第四系残积层中。矿体平面形态主要受地形地貌控制,矿石自然形态主要有块状、结核状、粒状,其次有片状、不规则状、管状等。呈灰褐色、黄红色、紫红色。大范围的玄武岩和地形地貌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条件。 标签:阿速坡省波罗芬高原三水铝土矿玄武岩 1区域地质特征 波罗芬高原铝土矿位于印支陆块万象—巴色微陆块南西部之班敦凸起。大面积分布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喷发的玄武岩。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古生代(Pz3):浅海陆棚层序、砂岩、泥岩及页岩。 中生代(Mz1):陆相层序局部浅海相,陆相红层粘土质砂岩夹薄煤线及砾岩,中三叠系海相灰岩单元出现在层间底部。 中生代(Mz2):陆源红层砂石和泻湖泥岩混杂粘土,上层含岩盐和石膏挥发物。 新近系(N2):未固化沉积砾石、砂、泥和粘土。 第四系(Q):浅褐、褐黄、黄红色残坡积粘土、含砾粘土及黄红、紫红色残积粘土、及铝土矿组成,厚1~20m,个别地段大于20米。其中:玄武岩风化残积层是区内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含矿层位。 其形成多与板块俯冲、岛弧活动及裂谷有关。 2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赋存层位。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第四系的第二层残积层中,主要分布在山脊、山丘的宽缓地带及缓坡上。矿体部分裸露在地表,部分有表土层覆盖。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 残坡积层(Qel+dl):主要分布在半山坡及相对低洼地带,下部原岩可能为玄武岩或砂岩,也有覆盖于铝土矿之上的。底部少量残积物,上部为坡积物。部分形成铝土矿层。岩性为黄褐色、褐红色含砾粘土,呈松散土状。砾石成份主要为结核状、块状铝土矿。含量变化较大,2%~45%均有,个别地段形成较好的铝土矿。近地表处常有10~50cm的腐殖层,盖层一般厚度0~4.9m。下伏基岩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该带含矿性差,仅见个别小矿体。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简介 "
!# 年 !月 "# $&(’ , "# %’)* !#




+ - / 12 3 56 , . 0 . 4, 5
第7 卷 第#期 " 8: 7 - ; 9; " 9 #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 (一)
缅甸位于印度板块东侧, 其地质构造受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影响十分明显, 并且基本上可分为近于 5 向 延伸的三大部分。东部包括掸邦、 克钦邦和克伦邦部分, 为加里东褶皱带, 上部有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台型沉 积盖层; 中部包括实皆省、 曼德勒省、 勃固省、 伊洛瓦底省, 为第三纪盆地, 发育万余米厚的新生代沉积层; 西 部相当于钦邦、 若开邦及其沿海地区, 为新生代褶皱带, 古近系较发育并具有复式褶皱。上述三大部分之间 均以断裂带为界, 并伴有超基性岩以及中、 酸性岩侵入。显然, 在古近纪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之时, 在其东部的 缅甸地区同样承受了侧向构造变动, 形成了俯冲带、 弧后海沟和古陆块边缘等三部分, 其间被具有推覆性质 的深断裂带所分割。因此, 在横向上其地质构造的时间演化则表现出从西向东具有由新向老演变的趋势。 有人认为, 缅甸地质构造与中国西藏南部地区较相似, 只不过西藏南部地区是呈近 .< 向延伸。这种认识 不无道理。上述成矿构造环境无疑对区域成矿作用起着控制作用, 使缅甸地区不论是产出的矿床类型, 还是 其时空分布都呈现一定规律性。在成矿时间上, 大部分矿产主要形成于中、 新生代, 在西部地区, 成矿期基本 上为第三纪, 特别是古近纪, 中部地区除古近纪外还有相当于中国燕山期的中生代, 而在东部地区则以中生 镍、 代为主, 少数为前中生代。在成矿类型上出现= 大类型:与俯冲带混杂堆积有关的超基性岩及其铬、 铂 等岩浆矿床; 与古近纪沉积有关的能源矿产; 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热液型钨、 锡以及铜、 锑等矿床; 与碳酸盐岩 有关的层状和层控型铅、 银矿床。在空间分布上, 锌、 所有矿产几乎都与区域构造方向相一致, 呈近 5 向分 布, 其中, 西部新生代褶皱带以岩浆型铬、 铂矿以及部分沉积型能源矿产为主; 镍、 中部第三纪盆地是缅甸最 主要的能源矿产以及部分非金属矿产的产区; 东部褶皱带集中了大量热液型及层状和层控型有色和稀有金 属矿产, 但由于工作程度关系, 这些矿产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石油、 天然气矿产资源:缅甸的油、 气发现与勘查历史较长, 相传早在十八世纪就开始挖井采油。自 缅甸至今己在西部若开邦近海和滨海区、 中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西部和伊 #> 年钻探第一口油井以来, >? 洛瓦底江三角洲东部及马达斑海湾东部等7个地区, 相继发现含油、 气构造或者油、 气显示。西部若开邦在 切杜巴 @ %() 岛附近经物探工作发现一个 5 ( AB& ) 并有石油显示; 在伊洛瓦底江东部及马达斑 .C-< 向构造, 湾东部经钻探也发现一些气田或油气显示, 而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西部经多年勘查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发 现了不少油、 气田, 成为缅甸最主要油、 气产区。通过大量工作, 表明缅甸油、 气主要产于始新世至中新世海 相沉积岩中, 其下部 (相当于始新统至中渐新统) 以泥岩、 不纯灰岩及粉砂岩为主, (相当于上渐新统至中 上部 新统) 以粉砂岩、 泥岩夹砂岩透镜体为主, 并且向上砂岩夹层增多, 厚度大于7""D。下部岩层是主要生油 " 层, 而上部砂岩层为主要储油层。这套含油、 气地层被上新世至更新世陆相沉积所覆盖, 厚度 #!"D 至 " !" 。 E"D 缅甸伊洛瓦底江西部经数十年勘查, 发现 7 个呈近 5 向展布的含油、 气构造盆地。南部卑谬盆地, 位 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西南, 目前正在开采的兴实达 F G)) 油田位于其中。中部沙林 5: ) ( %HB ) ( )G 盆地, 是缅甸 I 石油、 然 气 最 集 中 的 地 方, 有 数 个 正 在 生 产 的 油、 田, 稍 埠 @ )J) 敏 巫 +G() 仁 安 羌 天 现 气 如 ( A( 、 ( IB 、 (K GG*(L 、 ( %) D )德耶谬 6 )%D 9 等, ( A*M * ) 以及数十处油、 气显示点, 并以仁安羌油田最为 %)L)G )耶南马 K GG ) 、 ! 以上, 典型。仁安羌油田面积= "EJ 为一不对称褶皱构造, 东翼向西逆冲, 其垂直错位约#""D, 全部 NO D " 石油由逆冲断层的储层砂岩中产出, 而天然气来自它下面相同层位的地层。由于沙林盆地上覆地层较厚, 始
7 新统至中新统的产油层埋藏较深, 目前仅对浅层的油气层进行勘查, 估计石油储量= M 天然气#"亿 D , "+ , #
若对!E"D 以下的生产层进行评价, 则其远景可能更大。北部钦德温 @ )B I ) ( AG PG 盆地, 是开展工作较晚的 " 地区,但面积最大,其长约E"J , #"J , 仅在盆地西南和 " D 宽 E D 处于北纬!Q !Q ! 至 = 之间。该区覆盖层较厚,

几内亚铝土矿和铁矿资源概况

xx铝土矿和铁矿资源概况 2003-06-29 04:52 几内亚是西非地区一个美丽的国家,有着富饶的自然资源和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矿业在几内亚占有重要地位,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被列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矿业产值占GDP的20%,占国家外汇收入的30%,出口收入的80%,从业员工4万人。 一、铝土矿 1、储量 储量约为240亿吨,现已探明74亿吨,占世界储量,含铝品位高达58% -- 62%(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0-2001年)。 分布在下几内亚金迪亚和博克区的资源约50亿吨。其中,金迪亚铝土矿平均品位为: 氧化铝46%,二氧化硅 2.8%;xx平均品位为: 氧化铝 44.65-60%,二氧化硅 1.84%;在中几内亚,拉贝大区铝土矿资源量约为5亿吨,氧化铝含量为 46.7%,二氧化硅含量 2.3%;高乌尔地区约有5亿吨的高品位铝土矿,资源量约为 4.6亿吨,平均品位为: 氧化铝 48.7%,二氧化硅

2.1%; 上几内亚的达博拉省,约有19亿吨的铝土矿资源,平均品位为: 氧化铝 44.1%,二氧化硅 2.6%。 2、产量 几内亚的铝土矿于1911年发现,1952年首次由美国私人矿业公司开采,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铝土矿生产国。2001年铝土矿产量为1630万吨,出口1385万吨,氧化铝产量为 67.4万吨,全部出口。从事铝土矿开发和氧化铝生产的企业主要有: 1)CBG(COMPAGNIE DES BAUXITES DE GUINEE)几内亚铝土矿公司 该公司为几内亚政府与HALCO国际财团合资企业,几持股49%,HALCO持股51%。该公司于1963年开始建设,1973年运营,初期设计开采能力为每年900万吨;90年代扩建,2001年产量为1315万吨,出口 1224.3万吨,生产成本约为每吨10美元;2002年铝矾土产量 1295.4万吨,同比下降 3.3%;为使生产能力达到1600万吨,计划扩建;现有员工2600人。 2)CBK(COMPAGNIEDESBAUXITESDEKINDIA)金迪亚铝土矿公司(即: SBK---SOCIETEDES BAUXITES DE KINDIA) 该公司于1969年由几和前苏联政府签订协议,前苏联贷款 1.27亿美元援建,主要向前苏联供应铝矾土;1975年投产,设计年产能力为250万吨,1984年产量达300万吨;1993年对其改组,归国家所有;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四川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乌依铅锌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并厘定了乌依铅锌矿的成矿模式,对区带内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2015)-5-104-2 四川省布拖县乌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凉山陷褶束(IV)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V)南段,紧临雷波穹褶束(V)部份。该区是宁南一雷波一金阳铅锌磷成矿带的一部分。在区域上沿着小江的断裂的两侧,密集的分布着铅锌矿床己知的产出的矿点、矿床30多处,其中大型的矿床有7处,小型的矿床有12处,中型的矿床有7处,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研究乌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指导区内铅锌矿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乌依铅锌矿位于川南―滇东―黔西铅锌等成矿区北段 部分,位处凉山陷褶束(Ⅳ)西缘,碧鸡―宁南坳褶断束(Ⅴ)南段。矿床西临南北向小江深断裂,小江断裂具多期活动性,为乌依矿床成矿作用提供了多期次深源含矿热液。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的浅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区内铅锌矿赋矿层位为奥陶志留系大箐组(OSd),该组岩性组合特征为:为深灰至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微晶―极细晶白云岩、泥晶灰岩,厚121.6~264.3米。该组上、中、下部均发育有条带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岩,由后期热液蚀变和成矿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团块状、脉状、细脉状重晶石、白云石及方解石为特征的“矿化蚀变带(层)”,铅(锌)矿体即赋存于矿化蚀变带内,各矿化蚀变带均呈似层状分布,产状与上下围岩(白云岩)一致。 顶部矿化蚀变带:厚3.14~23.54米,以含方解石脉、重晶石团块及波纹状、层纹状白云石为特征,该矿化蚀变带含矿性差,仅发现一两个小矿体。 中部矿化蚀变带:厚5.91―31.62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重晶石脉及团块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顺层、不连续产出的数十厘米厚透镜状重晶石体。同时,波纹状、层纹状重晶石白云石特别发育。该矿化蚀变带是矿床主要的含矿带。 底部矿化蚀变带:厚6.0―58.4米,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以发育方解石脉和层纹状白云石脉为特征。该带含矿性

陕西省渭北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文章编号:1009-6248(2010)03-0093-06 陕西省渭北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陈连红1,王瑞廷2,刘维东1 (1.中国铝业公司,北京 100082; 2.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渭北铝土矿带是陕西省两大铝土矿带之一。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为岩溶型 铝土矿。矿体形态有似层状、透镜状和漏斗状,空间展布严格受基底古岩溶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属于 一水硬铝石型铝矿,主要呈碎屑状、豆鲕状和泥状结构,致密块状和层状构造。矿石主要化学成分有: A l2O3、SiO2、F e2O3、T iO2,A l2O3平均含量为55.05%~64.97%,SiO2平均含量为12.44%~15.16%, A/S平均为3.63~5.22。矿床受沉积间断、古气候、古纬度和古地形等因素控制。与我国主要铝土矿成 矿区——河南、山西相类比,渭北地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和古气候条件,找矿前景较好,但以低品位 矿石为主。 关键词:铝土矿;渭北地区;控矿因素;找矿前景 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渭北铝土矿分布在东起陕西省韩城市,西到铜川市黄堡镇的东西长150km、南北宽10~30km、面积约3000km2的地区,包括韩城市、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和铜川等县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0′~110°35′,北纬34°55′~35°40′。已发现铜川陈炉、蒲城县东党、澄城县曹村等铝土矿床8处,估算铝土矿资源量达数千万吨。另外,还发现铝(黏)土矿点数十处,全区潜在资源量为4000×104~5000×104t(韩俊民等,2007)。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层特征 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沉积有震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第四系,沉积厚度累计10000多米,为地台型沉积。包括震旦系的陆相碎屑岩,寒武—奥陶系的海相碳酸盐岩,中、上石炭统的滨岸铁铝质岩系、碳酸盐岩、含煤泥质岩和碎屑岩,二叠—白垩系的内陆盆地相碎屑岩,显示出两次较大的沉积旋回(赵一鸣等,2006)。 1.2 区域构造特征 渭北铝土矿分布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南缘之次级构造单元渭北褶断束中,南与汾渭断陷相接,构造形态简单,总体为向北西缓倾的单斜层,地层倾角一般为5°~15°。中生代末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形成了一些小褶皱及断裂构造,多为北东向正断层近等间距排列,构成了地垒、地堑格局(杨克明,1992)。 1.3 区域地质演化 寒武纪—中奥陶世华北地台大面积海侵,形成广阔的陆表海,沉积了厚达500m以上的海相碳酸盐建造。加里东运动使整个华北地台隆升成陆地,本区缺失了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沉积,在长期的沉积间断过程中,经受风化剥蚀并准平原化。直至石  收稿日期:2009-09-15;修回日期:2010-01-15  基金项目:中国铝业公司铝土矿资源勘查项目(chalco2005-1)  作者简介:陈连红(1966-),男,河南西平人,高级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原西安地质学院地质勘查专业,从事矿产地质勘查与管理。E-mail:Ih 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1d1150972.html,

铝土矿基本常识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重点讨论的是生产金属铝的铝土矿及其矿床。至于作耐火粘土用的铝土矿及其矿床见非金属矿“耐火粘土”中讨论。 一、矿物原料特点 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属亲石亲氧元素。铝在自然界中多成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含氧的铝硅酸盐存在,极少发现铝的自然金属。 自然界已知的含铝矿物有258种,其中常见的矿物约43种。实际上,由纯矿物组成的铝矿床是没有的,一般都是共生分布,并混有杂质。从经济和技术观点出发,并不是所有的含铝矿物都能成为工业原料。用于提炼金属铝的主要是由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三水铝石组成的铝土矿。原苏联因缺乏铝土矿资源,利用霞石和明矾石提炼氧化铝。我国的硫磷铝锶矿可以综合回收氧化铝。 一水硬铝石又名水铝石,结构式和分子式分别为AlO(OH)和Al2O3·H2O。斜方晶系,结晶完好者呈柱状、板状、鳞片状、针状、棱状等。矿石中的水铝石一般均含有TiO2、SiO2、Fe2O3、Ga2O3、Nb2O5、Ta2O5、TR2O3等不同量类质同象混入物。水铝石溶于酸和碱,但在常温常压下溶解甚弱,需在高温高压和强酸或强碱浓度下才能完全分解。一水硬铝石形成于酸性介质,与一水软铝石、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绿泥石、黄铁矿等共生。其水化可变成三水铝石,脱水可变成α刚玉,可被高岭石、黄铁矿、菱铁矿、绿泥石等交代。 一水软铝石又名勃姆石、软水铝石,结构式为AlO(OH),分子式为Al2O3·H2O。

铝土矿分布

一、铝土矿资源分布 我国铝土矿资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分布高度集中,山西、贵州、河南和广西四个省(区)的储量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90.9%(山西41.6%、贵州17.1%、河南16.7%、广西15.5%),其余拥有铝土矿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储量合计仅占全国总储量的9.1%。 山西的铝土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孝义、交口、汾阳、阳泉、盂县、宁武、原平、兴县、保德、平陆等5大片42个县境内,面积约6.7万km2,探明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一,该区的资源总量估计可达20亿t。 河南的铝土矿集中分布在黄河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巩县、登封、偃师、新安、三门峡、陕县、宝丰、鲁山、临汝、禹县等三大片10多个县境内,面积3万多km2,探明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2位,预测资源总量可达10亿t。 贵州的铝土矿床主要分布在“黔中隆起”南北两侧的遵义、息峰、开阳、瓮安、正安、道真、修文、清镇、贵阳、平坝、织金、苟江、黄平等十几个县境内,面积2400km2,探明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3位。预测资源总量逾10亿t。 广西的铝土矿集中分布在平果、田东、田阳、德保、靖西、桂县、那坡、果化、隆安、邕宁、崇左等县境内,探明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4位,预测铝土矿储量在8亿t以上。 山东的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淄博、新泰、洪山等县境内,其探明铝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 此外,在海南、广东、福建、云南、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四川、新疆、宁夏、河北等省(区),也有铝土矿矿床产出。 二、铝土矿采炼企业分布 从我国铝开采和冶炼的企业在各省市的资产分布不难看出,以河南、山西、山东、内蒙、贵州为代表的五省是我国铝土矿采炼的重点地区。上述五省的铝土矿企业资产累计比重占到了全国的65.4%。

二密铜矿地质特征

1、矿区概况 工作区位于通化市320°方向约20km,行政区划隶属通化县二密镇。勘查区面积327km2,范围拐点坐标为: (1)125°34′15″,41°45′15″(2)125°34′15″,41°55′45″ (3)125°55′15″,41°55′45″(4)125°55′15″,41°45′15″ 303国道、梅--集线铁路在工作区内通过,通化市有一级公路通往长春,各镇(乡)村均有水泥路通至303国道,每日有公路班车途经303国道并往返各矿山、勘查区,交通十分便利。 2、成矿地质特征 该区位于龙岗古陆核南缘、滨太平洋活动带长白山火山~深成岩带、二密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南东翼,基底为太古宙高级区,东南隅为板石沟-旺文川花岗岩带。中生代由于强烈的岩浆喷发活动,堆积有6000余米厚的火山沉积,形成火山盆地,主要由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两期火山旋回组成。岩浆侵入活动有晚侏罗世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早白垩世流纹岩、石英粗面岩、霏细岩以及正长岩、正长斑岩等,呈小岩株侵入于盆地中心边缘,与同期火山岩组成一套完整的岩浆喷发旋回。 盆地内北东向、北西向及东西向断裂较为发育,多为继承性断裂,控制着盆地矿产的形成。 在盆地内已知矿产有二密铜矿和老岭沟、杨木宝沟、英戈布等铜矿点以及太安村、土窑沟硫铁矿。在盆地南东侧金厂-龙胜一带,有10多处金矿(点),这些矿点被认为是火山成因浅成低温冰长石-绢云母型,其前景有待进一步工作。 (1)二密铜矿 矿区由南向北分为四方顶子区、南区、东区三个生产区段和四道洋岔、七道沟、烟袋窑沟、小横道河子等四个找矿评价区。 区内出露主要地层有上侏罗统果松组、鹰咀砬子组、林子头组、下桦皮甸子组。

铝土矿资源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铝土矿资源 世界铝土矿资源 目前世界铝矿资源投入实际开发利用的主要是铝土矿。铝土矿又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以三水铝石(γ—Al2O3·3H2O)为主要矿物的铝土矿;二、一水硬铝石(γ—Al2O3·H2O)为主要矿物的铝土矿。世界主要铝土矿资源大国如澳大利亚、几内亚、巴西、牙买加等国的铝土矿主要是三水铝石型。 世界铝土矿资源据2003年统计,Al2O3储量220~270gt,基础储量330gt,资源量550gt —750gt。几内亚、澳大利亚两国储量约占全球储量一半。南美的巴西、牙买加、圭亚那、苏里南约占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 资料来源:美国地理调查局 世界主要铝土矿资源储量大国有: 非洲的几内亚:资源量240gt,基础储量86gt,储量74gt 澳大利亚:资源量45—56gt,基础储量9.8-10gt 巴西:资源量大于25gt,基础储量15.20gt 印度:各级储量16gt 越南:资源量70-80gt,探明储量40.5gt 老拗:资源量20gt 世界主要铝土矿床分布: 几内亚:下几内亚的弗里亚、金迪亚和博克铝土矿基础储量50gt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一、什么是铝土矿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 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二、中国铝土矿矿业简史 铝元素是在1825年由丹麦物理学家H.C.奥尔斯德(H.C.Oersted)使用钾汞齐与氯化铝交互作用获得铝汞齐,然后用蒸馏法除去汞,第一次制得金属铝而发现的。 金属铝的生产,初期是化学法。即1854年法国科学家H.仙克列尔戴维里(H.Sainte Cl aire Diwill)创立的钠法化学法和1865年俄国物理化学家H.H.别凯托夫(Н.Н.Бекетов)创立的镁法化学法。法国于1855年采用化学法开始工业生产,是世界最早生产铝的国家。 铝土矿的发现(1821年)早于铝元素,当时误认为是一种新矿物。从铝土矿生产铝,首先需制取氧化铝,然后再电解制取铝。铝土矿的开采始于1873年的法国,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始于1894年,采用的是拜耳法,生产规模仅每日1t多。 到了1900年,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国家有少量铝土矿开采,年产量才不过9万t。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铝作为金属和合金应用到航空和军事工业,随后又扩大到民用工业,从此铝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到1950年,全世界金属铝产量已经达到了151万t,1996年增至2092万t,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 我国铝土矿的普查找矿工作最早始于1924年,当时由日本人板本峻雄等对辽宁省辽阳、山东省烟台地区的矾土页岩进行了地质调查。此后,日本人小贯义男等人,以及我国学者王竹泉、谢家荣、陈鸿程等先后对山东淄博地区、河北唐山和开滦地区,山西太原、西山和阳泉地区,辽宁本溪和复州湾地区的铝土矿和矾土页岩进行了专门的地质调查。我国南方铝土矿的调查始于1940年,首先是边兆祥对云南昆明板桥镇附近的铝土矿进行了调查。随后,1942~1945年,彭琪瑞、谢家荣、乐森王寻等人,先后对云、贵、川等地铝土矿、高铝粘土矿进行了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工作。总起来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工作多属一般性的踏勘和调查研究性质。 铝土矿真正的地质勘探工作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1953~1955年间,冶金部和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