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

★整体设计说明★

通过复习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在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继而用实验来直观地观察液体产生的压强,再对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展开讨论与探究,最后进行整理总结。这样的安排使知识学习过程过渡自然,不是突兀地提出液体的压强,并能自然地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探究中学习的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压强在液体中的表现。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较少,已有的感性认识少,使得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加上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用到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液体压强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深,并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要重视本节的教学。

★教法建议★

探究、实验、分析讨论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固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压强的因素,并具有密度知识,这为学习液体压强打好了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体验到液体压强的事件很少,就是游泳,由于水不会太深,也难以觉察到水的压强的存在,造就了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多用现象比较直观的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学法引导★

自学与互学总结归纳实验探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2)能运用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利用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接受科学态度的培养。

(2)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3)通过船闸的学习,激发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利用物理模型推导公式。

难点:液体压强与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2分钟)

1.如下图所示,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__________,方向,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杯子中的水,如果杯壁突然消失,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水具有性。有杯壁的存在为什么水就不流散呢?说明杯壁对水力的作用,同时水对杯壁力的作用,即,水对杯壁压强,产生的原因是。

3.如果水的压强只是向下或侧向的,如下图所示,那么浸在水中的物体(“一定”或“不一定”)向下运动而不向上运动,浸在水中的物体都是下沉的吗?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合理推理出结论,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又为学习浮力打下基础。

二、新课讲解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探究液体是否存在压强(约4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或装置,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液体有没有压强。提示:利用力的作用效果。方案1:利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方案2:利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分钟左右的讨论,学生有没有设计出方法或装置不要紧,关键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对有效思路给予以表扬)

讨论过后,展示老师采用的装置,如下图。玻璃杯的底是用橡皮膜来制作的。倒入水后,如果有压强,橡皮膜将发生形变(侧橡皮膜先不提及,实验时将它背向学生)。

老师演示,倒入水后,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方向向哪?为什么?

然后老师假装不经意将侧膜转向学生:这个玻璃筒侧壁也开了口,让我用橡皮膜堵住了。

如果有学生发现此处橡皮膜外凸,就势引导提问,如果没有学生发现,老师故作才发现,引导提问,引发思考与讨论。

问题:里面的水所受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对容器底部有向下的压力,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理所当然,这侧橡皮膜怎么也外凸了呢?说明什么?什么原因呢?(如果学生想不到,提示比较固体液体有什么不同的特性)

【实验结论】

A.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B.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

【设计意图】各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连贯性强,同时增加了趣味性。

2.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约2分钟)

提问:液体对容器底的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存在呢?比如我们将一个物体浸在液体中,这个物体受不受液体的压强呢?

【实验探究】(1)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2)液体内部的各个方向是否存在压强。

【实验器材】

【探究步骤】

(1)介绍压强计:先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然后让学生用手轻轻压一压探头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液面出现的高度差有什么变化。小幅度地变化压力大小,观察液面高度差的变化。由观察可知: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或者说,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转换法)

(2)将探头浸入水中,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3)随意变换橡皮膜的朝向,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是否还存在。

【实验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约8分钟)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讨论猜想: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合理的猜测写到黑板上。提示:依据生活经验及相关知识猜想,不可乱猜。

①浅水潜水戴水镜氧气瓶就可以,深水潜水就需要穿防护装备→→深度

②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受到重力,相同体积条件下,液体密度越大,所受重力越大→→液体的密度

③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方向

(2)讨论实验方法:经讨论、引导,得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3)保持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变,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变化。

(4)将探头浸入的深度逐渐加深,在不同的深度停留一下,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变化。

(5)保持探头浸入深度不变,分别将探头浸入清水和盐水中,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综合以上三个实验)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设计意图】将课本的实验拆分开来,使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由少及多,逐步掌握,而不是一股脑全涌出来。

(二)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方法(约7分钟)

【问题】我们知道了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密度有关,到底和深度、密度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能否找到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呢?

【提示】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处,各上方向的压强都相等,那么只需要计算某一个位置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

【探索过程】按老师设计的问题探索。

液体某深度处竖直向下的压强是由于该位置受到上方液体的压力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上方液体的重力。要计算压强,需要设上受力面积。设液体中深度为h处有一受力面积s,液体密度为ρ,如下图所示:

1.s上方液体柱的体积是。

2.s上方液体柱的质量是。

3.s面受到的压力是。

4.s面受到的压强是。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是。

注释:这种方法是模型法。

加强理解:1.公式中各个字母代表什么物理意义?(强调h的含义)单位分别是什么?

2.根据公式说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3.根据公式说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用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模型,让学生自主推导公式,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掌握,并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升教学效果。

(三)连通器(约6分钟)

【实验演示】将U形管从压强计中拆下来,让学生观察里面的液面特点;然后将U形管倾斜再观察;向里加一点水,减一些水,观察两侧液面特点,将水倒入连通器后观察。

【实验现象】两侧的液面总是相平。

【分析论证】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引导着做出解释:如果不相平,液面高的一侧产生的压强大,会把水压到液面低的一侧,如果相平了,两侧压强相等,达到平衡。

【实验结论】(这种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应用】先试着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连通器,然后介绍几例典型,最后介绍船闸。

【设计意图】由一系列演示所观察到的现象,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会认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

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最后由教师系统地总结。

四、课堂例题(约5分钟)投影

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拦河大坝为什么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潜水员潜水的深度不同,防护装备有什么不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D.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无关

3.如图所示,拦河坝高30m,水库水位23m,距水底7m处的A点所受水的压强是多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掌握主要知识点,第3题强化“深度”的理解。

五、达标测试(约8分钟)学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的8道题,对学易错题进行重点讲解。

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

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液体的压强

★教学反思★

学生对液体压强自身体验比较少,在教学安排上做了大幅度的重新设计,并在讨论和实验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分析论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与讨论,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动手能力;课堂安排通过简单现象发现液体压强的特点,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对知识进行了定性的研究与分析,经历了实验探索和分析论证阶段,这是科学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连通器的学习是从实例抽取模型,再应用于实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历程及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

初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

第十五章第一节功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 生: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 功的公式:W = F 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功的单位是:“牛·米”专业名称为:“焦耳”1J=1N·m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初中物理_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九章第1节压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钩码两个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用手用相同的力把气球按压在 钉子和钉床上,观察效果参与实验 思考回答 让学生亲身感受,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的 兴趣。

提出问题 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 同?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 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 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 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引导 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 学习的内容有关。 板书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 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 多。 不相同。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 小有关。 聆听 进一步展示现象,说 明这种现象的普遍 性。锻炼学生的分析 能力。 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 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 学生思考,并回答: 压力的大小; 锻炼分析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大气压强(第3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推理实验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具体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试验过程,是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提高学生不断认识客观自然世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逐步养成学生观察生活,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大气压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数值。 教学难点: 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教具准备: 空矿泉水瓶两个、塑料吸盘两个、杯子一个、纸片一张、水槽一个,饮料一瓶、吸管一根、空气盒气压计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液体的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怎样的? 二、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向扎了孔的矿泉水瓶中加水,水从孔中流出;拧紧瓶盖后水不流出。 演示实验2:把空塑料瓶中的空气吸走,外界的大气压强将塑料瓶压扁。 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以下问题: 1、大气压强的定义,是否也像液体内部压强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托里拆利实验是怎样做的?标准大气压是多大? 3、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怎样? 4、气压计的用途及种类。

5、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大气压的例子? 四、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1、大气压的存在 ①演示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瓶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 ②归纳 大气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③最早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生用两个塑料吸盘模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值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师生互动看视频,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思考: ①管子的粗细、倾斜度是否影响结果? ②管子中进入了空气是否影响结果? 归纳:管子的粗细、倾斜度不影响结果,但管子中进入了空气会影响结果,水银柱的高度减小。 ①大气压的数值等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②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不同高度的大气压不一样,越高气压越低。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减小100帕。 学生探究: 大气压这么大,为什么没有将我们压瘪? 高原反应是怎么回事? 3、气压计。 ①定义: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②常用的气压计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水银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便,常用于气象站和实验室。一种是金属盒气压计也叫无液气压计,氧气瓶、灭火器上的气压计就是无液气压计。 a、水银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便,常用于气象站和实验室。 b、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氧气瓶和灭火器上的气压计。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部完整版

马店小学霸教育培训学校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备课2017人教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 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 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1—1长度和 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初中物理压强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09) 课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⑸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_____、________ (三)、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 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F F F F F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 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 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 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例2、海淀区图1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初二物理液体压强试题及答案

液体内部的压强 一、选择题 1.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D. 压力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有关 2. 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时,压强一定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小时,压强一定越小 C. 受力面积越小时,压强一定越大 D.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3. 如图所示,物体重400牛,F =100牛,物体和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厘米2,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 A. 400牛,10帕 B. 500牛,12.5帕 C. 500牛,1.25×105帕 D. 400牛,105帕 4. 一块砖长宽厚之比是24:12:5,将它用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最大压强为p 1,最小压强为p 2,则p 1:p 2( ) A. 24:5 B. 2:1 C. 12:5 D. 无法判定 5. 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内装液体深度分别为h 1和h 2,且h h 12:=3:5,液体密度分别为ρ和ρ12 , 且ρ ρ1 22=,那么,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之比是( ) A. 5:3 B. 3:10 C. 5:6 D. 6:5 6.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当试管竖直放置时,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是p 1,将试管倾斜放置时,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 2,则( ) A. p p 12> B. p p 12< C. p p 12= D. 无法确定 7. 放于水平桌面上的上下等粗高度相同的A 、B 、C 三个物体,其底面积S S S A B C >>,密度ρρ ρ A B C ==, 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 A. C B A p p p >> B. C B A p p p << C. B C A p p p >< D. C B A p p p == 8.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是( ) A. 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 B. 书包带都做得比较宽 C. 切菜刀口要薄 D. 在烂泥地上垫上木板,便于人行走 9. 人坐在软沙发上比坐在硬木板上舒服,这是因为( ) A. 沙发有弹性,把人托住了 B. 人对沙发压力一定,但沙发对人的压力小 C. 沙发使人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D. 人陷在沙发中,和沙发的接触面积较大,压强较小 10. 如图所示,容器中A 点的水的压强是( )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学情分析 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知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促进 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从而能够让大部分学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学设计 教学环 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 图 导入新 观看教师的魔术 魔术导入:欢迎同学们来到神奇的物理课堂,在开始今天的神奇之旅前,老师刚学了一个魔术,大家想不想要看看? 演示魔术(覆杯实验)。问:为什么纸可以托住水,没有让其掉下来?简单分析原因,引入本节课课题:大气压强。 魔术引入, 表演, 跟随教师 增添课堂的 课 分析现象背后的 神奇。引起学 ( 3 分 原因。 生的研究兴 钟) 趣。 预习新知 ( 5 分 钟) 认真自主预习教材内容, 完成学 案中的相关部分将疑问点进行标记。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教材第 39 至 42 页的内容,自主 完成学案中的学点自学部分,并将疑问点进行标记。 , 明确预习任务, 标出疑问点, 对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新课教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环节一: 感受大气压活动 1.瓶子吞蛋。 同学们, 我们知道想要让这个鸡蛋进入到瓶子里我们可以用力去按压。但是今天老师让这个鸡蛋自己跑到瓶子里去。如果魔术成功,我只需 5 秒钟的掌声。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压强起的作用。 活动 2.变瘪的易拉罐。 对于易拉罐,我们都知道用力一捏就会 学 (25 分 钟) 观看教师的魔术 实验:瓶子吞蛋。感受大气压强的 通过魔术式的演示实验 作用。 让物理实验 和课堂教学 更具神秘色 观看变瘪的易拉 彩, 能够激 罐实验, 注意思 发学生的兴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

《认识压强》教学设计 吉隆中学吕伟新 【设计思想】 本设计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观察法、探讨法、演示实验法、训练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和方向,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并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论证、概括出规律性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会到客观规律的可认识性和有效的利用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农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都不相同,这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平时由于注意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且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融洽。 2.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后三节的基础,教材的编写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用压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最后概括出规律的方法的掌握, 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钢直尺、小凳子盒、砝码盒、棉花、气球、小桌等。

(完整)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 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 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 的大小和方向。 ◎ 尝试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探究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 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能从题设条件中分析出隐含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准备好实验器材:薄塑料袋、盛水的容器、、矿泉水瓶两个(一个瓶身扎竖直方向扎三个小孔,各异底部挖空、侧壁扎一小孔、瓶底瓶盖包上橡皮膜的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坝上窄下宽,为什么潜水需要不同的装备,还有海洋馆的潜水员,被压扁的深海带鱼,看起来非常厚重的潜水艇,是不是在水里面存在一双无形的打手对这些东西有压力作用呢?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3.2 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 上节课我们学过固体的压强,一物体由于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作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我们把它叫做压强,满足公式S F P ,那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做几个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演示实验(做实验前可想让学生猜想实验现象,明确观察目的,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 1.用封膜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竖直放置,装入水,发现下端的橡皮膜向下突出,说明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容器下方有压强。 ②水平放置,装入水,发现两端的橡皮膜向外突出,说明液体由于流动作用,对容器侧面有压强。 ③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用扎了孔的矿泉水瓶做实验 ①矿泉水瓶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

初中物理八年级《大气压强》优秀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强;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3.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4.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事实求是的态度;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用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做好实验,从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设施 饮料瓶、热水、熟鸡蛋、玻璃瓶、一包软包装牛奶、吸管、吸盘两个、硬纸片、离心式抽水机模型、活塞式抽水机模型、酒精、棉花、多媒体。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引入1 a、马德堡半球实验:(16匹马向相反方向拉两个铜质半球,16匹马费很大的力拉开半球并发出像“放炮”一样的响声) b、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水烧开后,两种情况:①将未盖盖子的铁皮罐小心放入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铁皮罐保持原状;②将铁皮罐罐口用盖子盖紧,小心放入盆内,然后用冷水浇铁皮罐,铁皮罐被压扁了,变成麻花状。 教师:从片中可看出半球和铁皮罐都受到了很大的力,那这么大的力是这样产生的呢?这些东西都是

和空气接触的,它们受到的力会不会是空气施加的呢?我们已知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具有流动性,那我们周围是否也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呢?(板书课题:大气压强) 引入2 结合课本中的想想议议和演示实验:将一空的塑料饮料瓶注入一定的热水预热后倒去,再拧紧瓶盖,可看见瓶被压变形并听见变形时发出的声音,把瓶盖拧开,瓶又恢复原状,从而引入课题。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一)大气压的存在(板书) 展示:地球被大气层包裹 在大气层里,下边的空气被上边的空气所压。空气有质量,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在所作用的面积上产生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通常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刚才片中半球的铁皮罐发生的现象就是大气压引起的。 下面通过一些小实验让我们来感受气压的威力。 学生开放实验: a、用两个面积较大的吸盘,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同桌的同学拉开吸盘(注意用力的方向与吸盘圆 面垂直); b、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纸片不掉; c、在瓶中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在瓶口,鸡蛋会慢慢进入瓶中; d、当你喝完软包装牛奶,吸尽袋内空气,袋子会变扁。 教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怎么测量呢? (二)大气压的测量(板书) 我们有一个实验粗略的估测大气压的大小。(教师演示教材第87页的想想做做)。 这种方法不是很精确。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托里拆利实验(87页图14.3-3) 第一步:在玻璃管中装满水银; 第二步:将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 第三步:玻璃管中多余水银流回水银槽中,管中水银到水银槽中水银面高度差为760mm; 第四步:将玻璃管倾斜一些,管内水银柱高仍为760mm; 第五步:将一根细玻璃管和一根粗玻璃管按前述方法放入水银槽中,两管中水银柱高度仍为760mm; 第六步:将玻璃管向下压一些和向上提起一些(不脱离水银面),管内水银柱高仍为760mm。

八年级物理液体压强计算题汇编

绝密★启用前 2018年03月21日初中物理17的初中物理组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计算题(共16小题) 1.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桶里倒入8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g取10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2.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10﹣2m2的L形容器重为4N,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2kg的水,水面距底面10cm,a点距底面6cm,求:(1)图中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5kg的容器内装有35kg的水,如图所示,水面到水底的深度为1.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2m2,求: (1)容器底面所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4.如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10﹣3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g取10N/kg)求: (1)液体的密度.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5.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1.2N的平底玻璃杯在面积是1m2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g=10N/kg).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2)求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 6.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水深12cm,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g取10N/kg,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人教版初中物理《1大气压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9.3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2、通过观看视频及讲解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大气压的值; 3、举例说明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设计意图: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倡导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物理,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设计了通过体验性实验,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对于托里拆利实验因安全因素改为观看视频;通过与液体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学生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已有了感性认识,故设计让学生自学这些内容,这也符合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因此设计实验感知大气压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 难点: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器材: 吸盘挂衣钩、集气瓶,水桶,注射器,水、试管、水槽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你的认识说一说大气有哪些特征? 生答:(无色、无味、透明、流动、不均匀、有质量、受重力等) 教师:与液体类比提出问题: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没有压强作用?并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大气与液体具有相似性,首先让学生了解大气与液体相同与不同的特征,然后提出类比性的问题。 探究新知 一、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活动:做一做、想一想

1、4 人一组,完成下列活动: 尝试如何使用吸盘,尝试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覆杯实验,注意倒放、侧放; 大试管灌满水放入小试管,然后倒放,小试管不会掉下来 使用注射器 2、学生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体验入手,有利于学生认识大气压。 3、教师点评并板书 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 学生活动:覆杯实验及拓展 引导学生分析 2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 和电路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电流和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学科知识。 (2)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和电流,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物理学习经历的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经历实验、类比等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科学方法、锻炼探究能力。 (2)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领悟物理学科知识的美。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三、教学用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小电风扇; 2、学具:(2人一组)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二极管、小电风扇。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夜景图片。

分析:通过夜景图片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情感,通过师生交流逐步引入关于电的课题《电流和电路》。 2、活动探究,新课教学 (1)活动1 让小灯泡亮起来 ①教师出示一只小灯泡,提出问题:“你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分析:连接电路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能会让学生在直接体验中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和对象,不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这是探究成功的最大阻力。因此,通过小组比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活跃思维是探究成功的保证。 ②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小组互相合作。 分析: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同时及时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估,有效的评估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不仅让学生顺利形成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提倡那些先让灯亮起来的小组帮助灯没亮起来的小组,体现了合作、互助的精神。 (学生连接可能有不同的方案,如果有,针对学生的生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③以学生连接的电路为例,引导学生得出电路的组成 和各元件的作用。 分析:电路元件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电路元件的 作用学生也有一定的体验,因此本节内容稍作引导学生能 自主掌握。 ④引导学生思考建立电流的概念。

八年级物理下册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第2节液体压强 教师寄语:勇于超越自己,从学好每一堂课开始 学习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4、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5、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小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和课本9.2—1插图,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1)容器底部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器侧壁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对容器侧面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方向液体的压强?

(2)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 (3)如何探究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压强的大小? (4)根据图例与生活经验,你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初步总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哪些公式变形?______________ (2)水下20cm深处液体的压强有多大,试通过计算说明。 4.认识连通器 看课本相关部分,组内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什么是连通器?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2)连通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什么? (3)认识连通器的应用,解释船闸的工作过程。 二、合作探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微小压强计探头的薄膜受到_____的作用时,U型玻璃管内出现高度差,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________的大小。 (2)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 气﹥V 液 ﹥V 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1 -

- 2 -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 0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 ﹥r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 ﹤r 0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反思: §16.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 内能的定义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初中物理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知识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播放视频《踩气球》 从同学们看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二、进行新课 (一)压力: 让学生观察3幅图片,总结出压力的定义 2.投影]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结合3道组图题,强化学生对压力的定义理解 3.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 (二)压强: 1.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观察图片雪地里的两个孩子 学生讨论: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体重差不多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深陷雪地,一个没有呢?

生]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同学们可以大胆猜想.[生]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生]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生]我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作用的面积可能都有关系.[师]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自己选择,设计并进行实验.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师]大家利用“练习三”中的数据,计算两种情况下每平方米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根据实验现象说明每平方米上受的压力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学生计算,一名同学板演) 生]也可以说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压力与受力面积大小的比值有关系。 师]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生]可以说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投影] 压强的计算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教师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师]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约20Pa 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三)压强的应用: 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分析. 练习1.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4.7×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练习2.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讲评) 强调:(1)在计算的过程中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国际单位。(2)要弄清受力面积的大小.(3)还要注意题中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 [师]同学们对压强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是不是可以解释本节课开头照片中看到的现象呢? [师]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因此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又需要减小压强.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呢? [师]观察几幅图片,讨论人们是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用的是什么办法? 师]同学们一定还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初二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

液体的压强(基础) 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 【学习目标】 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 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 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 ,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要点诠释: 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 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 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 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 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3节 大气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但由于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容易被人们忽视。大气压强更为抽象,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也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以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规范表达的能力。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但不是重点。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学好本节知识,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三、教学策略 本课的基本教学思想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大气压确实存在;知道大气压以及大气压对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其基本教学思路是──由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后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及幻灯片的展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学生对大气压知识的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只空杯、吸盘两个、饮料瓶、水、大小试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