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货币需求习题与解答

第十章  货币需求习题与解答
第十章  货币需求习题与解答

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

1、货币需求

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

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

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

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

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 。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C 。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下列 B 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B 。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C 。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8、M=KPY是属于 B 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

B、现金余额说

C、可贷资金说

D、流动性偏好说

9、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 。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股票

D、只持有商品

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D 。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C、交易动机

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

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的 A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12、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 C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公共权力动机

13、惠伦发展了凯恩斯的 B 的货币需求理论。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14、在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分析中引入资产组合理论的是,这是 B 提出的观点。

A、凯恩斯

B、托宾

C、鲍莫尔

D、马克维茨

15、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 B 的需求。

A、宏观的货币需求

B、存款货币

C、微观的货币需求

D、名义货币需求

16、下面是的货币需求减少的因素是 B 。

A、价格上升

B、预期价格上升

C、收入增加

D、非货币资产的收益下降

三、判断题(16题,每题1分)

1、弗里德曼认为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影响极小,而凯恩斯则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T

2、弗里德曼把许多资产都视作货币的替代物。T

3、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对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的机会成本的变动不敏感。F

4、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F

5、在货币政策方面,凯恩斯派认为,经济动荡的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反复无常地变动货币增长率。F

6、收入不变,如果人们的持币要求增大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就放慢。T

7、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实际上已经考虑到持币的动机和持币的机会成本(利率)问题的作用和影响。F

8、弗里德曼把货币的流通速度看成常数。F

9、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就是使得分析更加精巧了。利率也成了影响交易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T

10、詹姆斯·托宾、阿伦·梅尔泽和莱德勒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确实敏感。T

11、罗杰斯(Rutgers)大学的博多(Michael Bordo)和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经济学院的乔伦(Lars Jonung)考察了很多国家近一百多年来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情况。他们的结论是,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都呈“倒V”字形。F

12、凯恩斯强调了利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F

13、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T

14、惠伦研究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中利率的作用。F。

15、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F

16、“平方根法则”描述了收入和利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F

四、填空题(32题,每空1分)

1、在几乎所有的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先是随着货币化的深入下降,然后又随着金融创新和经济的稳定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2、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个基本原理。

3、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的交易需求。

4、费雪的交易数量说认为,价格水平仅是由_货币供给_决定的,

5、剑桥学派同意货币具有两种职能即_交易媒介_和_财富贮藏_。

6、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_交易动机_、预防动机和_投机动机。

7、鲍莫尔模型第一次分析了_交易性货币需求_与_利率_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著名的_平方根_公式。

8、惠伦模型认为,影响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有_非流动性成本_、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_和_收入和支出平均值及变化状况。

9、弗里得曼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要特点是强调_恒久性收入_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

10、单位货币在一年中被用来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平均次数,即为_货币流通速度_。

11、费雪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在经济意义上有较大差别,表现为前者仅考虑了货币的_交易媒介_功能,而后者不仅考虑货币的_交易媒介_功能,还着眼于价值贮藏功能。

1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认为,对实际货币金额的需求是由_国民收入_和_利率_两因素共同决定的。

13、所谓“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有收入或财富,二是持有货币的愿望。

14、衡量各资产优缺点的标准主要是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货币是收益性最低的资产。

15、买卖债券的交易成本上升会导致货币需求变大。

16、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型,交易型货币需求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上升的幅度。

17、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其他变量。

18、根据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然引起物价水平作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19、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

MV=PT 。

20、现金余额说由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首先提出。著名的剑桥方程式为

M=KPY 。

21、在剑桥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的比例。

22、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

投机动机。

23、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交易动机和预防

动机的货币需求会增加。

24、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时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他认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

25、美国经济学家托宾进一步拓展了资产组合理论,对凯恩斯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26、托宾的资产选择中,资产的选择范围有两种:现金和债券。

27、托宾认为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不是预期收益的极大化,而是投资组合效用的极大化。

28、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 人力财富 和 非人力财富 。

29、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种 持久性 收入。

30、从理论上说,鲍莫尔模型是对凯恩斯的 交易 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从政策意义上说,该模型对凯恩斯以 利率 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31、相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认为利率不影响货币需求与他选择较 宽 的货币口径也有关系。

32、收入取得间隔越久,货币需求越 大 。

五、计算题(2题,每题8分)

1.按200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今后十年经济增长率应保持7%的速度,计划每年调价幅度为2%,货币流通速度年递减率为

2.5%, 试计算货币需求量增长率。

解:

(1+0.07)(1+0.02)/(1-0.025)-1=11.94%

(评分标准:答对8分)

2.设有如下资料:明年的经济形势预测如下:①经济增长率为10%;②物价变动率为15%;③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试计算:①明年的货币需求增长率.②如果物价变动率控制在1位数,其他条件不变,货币需求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解:

①()()%5.2611%151%101'=-++≤

m ②()()%211%101%101'=-++≤m

(评分标准:每步4分,共8分)

六、简答题(8题,每题10分)

1、简述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特征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有下列特征:

第一,相对稳定,可以预计;

第二,货币主要充当交换媒介;

第三,对利率不太敏感,因为这两种用途所保留的货币是经济主体在生活和生产中所不可缺少的,机会成本再大也得保持;

第四,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评分标准:每点2.5分,共10分)

2、简述投机目的的货币需求特征

投机目的的货币需求具有下列特征:

①货币需求难以预测。因为它随着人们对未来情况的估计不同而不同,由于市场行情和人们心理活动的变化莫测,故这种货币需求难以预测。

②货币主要充当贮藏手段职能。凯恩斯假设经济体系中只有两种金融资产:货币和债券,人们在对金融市场做出预测的基础上,权衡具有流动性且有贮藏功能的货币所带来的效用与收益的债券带来的效用后,才决定他们是以货币还是债券作为自己资产的保存形式。

③对利率极为敏感。现实生活中债券未来的市场价格是随利率的变化呈反方向运动的,所以凡是预计未来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涨的人就会抛出货币买进债券,变为“多

头”,以备日后债券价格真的上涨时用高价抛出,此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少;反之则相反,成为“空头”,此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加。

④是现行利率的递减函数。如现行利率高,则预期未来利率下降,证券价格上升,人们就用货币买入证券,货币需求减少;反之,货币需求增加。

(评分标准:每点2.5分,共10分)

3、简述流动性陷阱假说

①由凯恩斯提出,他推断,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一定要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一定要下跌的预期,此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储藏起来,此即为“流动性陷阱”。(5分)

②这时增加的货币供给被增加的无限膨胀的货币需求陷阱所吞噬,利率不再进一步降低,想通过央行放松货币供给,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凯恩斯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之所以更看重财政政策而轻视货币政策,原因即在于此。(5分)

4、简述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贡献

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

一是强调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有影响;

二是认为利率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影响并非是使人们得出持币或持券的单一抉择,由于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意味着风险的存在,人们的抉择实际上是一个资产组合的比例和结构的选择问题。(每点5分,共10分)

5、请把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做比较

①与古典的货币数量论的比较

不同点: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马克思认为是PQ/V决定M,P是在生产领域决定的;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是M决定P,是商品和货币在流通领域碰到一起决定的,主要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多少。(2分)

相同点:与费雪交易方程式在研究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方面基本相同;在研究纸币流通时,归根结底,货币供给都影响价格,在这点上至少相似。(2分)

②与凯恩斯派和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A.研究角度方面,马克思研究的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研究除得出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外,还包括对于作为资产的货币的需求。(2分)

B.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方面,马克思主要考虑收入等规模变量,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还考虑非货币财富收益率等机会成本变量。(2分)

C.马克思直接考虑货币的流通速度作为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见其公式的分母),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都是间接考虑。(1分)

D.马克思对于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以简单商品生产为前提的,对于现代信用经济和金融经济情况下货币的需求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要复杂些,设置的变量要多些。(1分)

6、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面临哪些新问题

我国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已经明显落后于经济现实,因为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分)

①只考虑交易性货币需求,不考虑预防性和投机性货币需求。(3分)

②以货币的流通速度相对稳定为前提。(3分)

③以经济结构、支付习惯及经济市场化程度处于相对稳定作为假设前提条件。(3分)

所有这些,由于经济社会条件都变化了,因此,传统货币需求理论及其测算方法就需要根据新情况进行必要的更新和调整。

7、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异同点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异同点有下面几点:

①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从表面上看来似有差异,但实质是相同的:二者都说明商品价格P 与货币数量M 成正比;其次,两个方程式中的两个变量K 与V 关系为:K=V

1。(2.5分) ②剑桥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经济主体的主观意志和需要,即人们在权衡持有货币、投资和消费几方面收益基础上决定应持有的货币量,并由此产生对货币的需求;而费雪交易方程式则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客观的商品交易量。(2.5分)

③剑桥学派实际重视货币储藏手段职能,费雪交易数量说则重视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2.5分)

④剑桥方程式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而费雪方程式则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2.5分)

8、简述费雪交易方程式的缺陷

①在全社会总商品交易中,存在商品赊销和抵消交易,此时它们并不需要货币,但是到期债务偿还则需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因此,费雪方程式推出的求名义货币需求量公式既有多计又有遗漏之处,需修正。

②只注意货币需求取决于全社会的商品交易量,忽视了微观主体持有货币的动机。 ③公式中M 所表示的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事实上,公众货币需求不仅限于交易与支付之用,他们还把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而且流通中货币与储藏手段货币难以划分界限,因此作为货币需求量应包括由储藏手段引起的货币需求量。

④中间交易环节极难计量统计,因此,现代货币研究者都以国民收入(Y )或国民生产总值代替交易量T 。

⑤最后,现金交易论在商品运动与货币运动的关系问题上,把货币运动放在第一位,实际经济活动中,处于第一位的是商品运动,没有商品的运动,就没有货币运动,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颠倒。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10分)

七、论述题(3题,每题15分)

1、试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

答案要点:

①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分) ②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2分)

③通过对人们持有闲置货币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的投机以获取利润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得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2分)

④于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表示为:M=M 1+M 2=L 1(Y)+L 2(r)。(1分)

⑤根据凯恩斯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成反向变动。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出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4分)

⑥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央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4分)

2、鲍莫尔怎样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其政策意义何在?

答案要点:

①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鲍莫尔的存货模型通过分析发现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是递减函数。(4分)

②鲍莫尔认为人们持有现金与企业持有存货一样,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在不影响正常交易情况下,应力求保持现金余额的成本降至最低。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包括两项:一是持有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二是因变现而支付的佣金。(4分)

③基于上述基本分析,鲍莫尔推导出著名的平方根公式。 M = r bT 221

(4分)

④鲍莫尔模型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A.从理论上说,该模型是对凯恩斯的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1.5分)

B.从政策意义上说,鲍莫尔的存货模型对凯恩斯学派以利率作为中介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上的支持。(1.5分)

3、试分析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①收入。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②价格。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③利率。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就不愿持有货币而愿意购买生息资产以获得高额利息收益,因而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则愿意手持货币而减少了购买生息资产的欲望,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

④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动态地考察,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是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速度的减慢则必然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⑤金融资产选择。各种金融资产与货币需求之间有替代性。所以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安全性、流动性、以及公众的资产多样化选择,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减都有作用。

⑥其他因素。如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影响我国的货币需求。

(评分标准,每点2.5分,共15分)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计算题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计算题 [ 2012-04-05 13:25:08 ] 02.04--31.设原始存款5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8%,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答: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书上的公式12-3) 存款总额=500×1/(6%+8%+6%)=500×5 =25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2500-500=2000(万元) 02.04--32.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 为:单位:亿元 (一)各项存款 120645 企业存款 42684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 32356 企业定期存款 5682 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4646 机关团体存款 57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 农村存款 2349 其他存款 6610 (二)金融债券 33 (三)流通中现金 13894 (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责 391 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 1、M 2 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 答:(1)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13894+32356+2349+5759 =54358(亿元) (2)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54358+5682+4646+63243+6610 =134539(亿元) (注解:这里是未改版前的公式,与书本上的公式有出入,请大家学习好考试用书就可以了) 03.04--31.某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5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准备金,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其余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若无现金漏损,请计算商业银行最大可能派生的派生存款总额。 答:由题意可知:因为法定准备金为1000万,所以法定准备金率1000/5000=20%,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000/5000=20%。无现金漏损,表示提现率为0%,计算如下: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5000×1/(20%+20% )=12500万元 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12500-5000=7500万元 03.07--31.若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同期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为8000亿元,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多少?如果中央银行实际提供的货币供给量为2000亿元,请问流通中每1元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 答: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8000÷5=1600亿元 1元货币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实际货币需求量/名义货币需求量=1600÷2000=0.8 03.07--32.假设某商业银行吸收到100万元的原始存款,经过一段时间后,银行体系最终的派生存款为300万元。若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6%,客户提取现金比率为10%,试计算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 答: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十二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案例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基本原理:货币供应量(M2)=基础货币(B)×货币乘数(K)。其中,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的准备金之和;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间的倍数关系,指单位基础货币所生成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主要受流通中现金对存款的比率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流通中现金对存款的比率受公众行为影响,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之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央行确定,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由金融机构行为决定。 2003年12月末,我国基础货币余额为5.23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2.1万亿元,货币乘数为4.23。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公开市场证券买卖、对金融机构贷款、外汇占款、有价证券及投资等渠道。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渠道是对金融机构贷款,近年来主要是外汇占款。 一般而言,在货币乘数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应保持同向运动。但在具体实践中,两者的运动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一是货币政策操作最终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有一段时间(时滞),如当中央银行观察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时,采取发行央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收回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增长速度放慢,但由于政策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货币供应量可能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较高增长速度。二是货币乘数出现变化。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时,货币乘数会随之变化,同样数量的基础货币会派生出不同的货币供应量。 200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快速增长的情况,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在补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同时,为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将超额准备金率维持不变甚至提高,银行总存款准备金随之上升,基础货币总量有所增加。但由于货币乘数随准备金率的上升而缩小,基础货币扩张能力减弱,货币供应量由此逐步得到控制。 思考题: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不一致时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分析。 案例二:从货币供应过程看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关系 我国中央银行是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向社会供应货币的。基础货币,主要由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组成。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功能,放大数倍(货币乘数)后形成货币供应量。

第四章_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四章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 1、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T 2、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 M之中。()F 1 3、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T 4、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F 5、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F 6、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T 7、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含义是,当货币量增加10%时,物价水平也会上升10%。()T 8、在长期中,货币数量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但实际国内生产总是不变。()T 9、如果货币数量为500亿,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亿,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为1/4。()F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利率水平越高,人们希望持有的实际货币量就越少。()T 1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T 12、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将引起利率下降。()F 二、选择题 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D )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D )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投资; D、活期存款。 3、货币的经济学定义是:( C ) M; A、通货和活期存款; B、 1 C、所有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计量单位的东西; D、A和B。 4、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在于( A )。 A、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 B、作为价值贮藏手段; C、作为商品计价单位; D、作为延期支付手段。 5、下列哪一种情况是货币( A )。 A、支票存款; B、银行的支票; C、信用卡; D、大额定期存款。 6、法定通货是指:。( D ) A、由黄金作保证; B、由意大利汽车制造商作为货币制造的; C、包括货币和在银行保险库储藏的黄金; D、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一种货币。 7、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

第十章 货币需求习题与解答

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 1、货币需求 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 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 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 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 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 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 。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C 。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下列 B 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B 。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C 。

习题第7章:货币需求

第八章货币需求 第一部分填空题 1、所谓“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二是。 2、衡量各资产优缺点的标准主要是、和。 货币是最低的资产。 3、收入状况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二是。 4、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5、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 6、根据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然引起作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7、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 8、现金余额说由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首先提出。着名的剑桥方程式为。 9、在剑桥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的比例。 10、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 。 11、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动机和 动机的货币需求会增加。 16、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和。 17、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种收入。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货币本身的收益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制度因素 D、其他变量 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下列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8、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 B、现金余额说 C、可贷资金说 D、流动性偏好说 9、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第十章货币需求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货币本身的收益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制度因素 D、其他变量 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下列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8、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 B、现金余额说 C、可贷资金说 D、流动性偏好说 9、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C、交易动机 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 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12、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公共权力动机 13、以下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14、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闲臵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这是提出的观点。 A、凯恩斯 B、托宾 C、鲍莫尔 D、弗里德曼 15、在一般情况下,消费倾向越大,货币需求就。 A、越少 B、越多 C、一样 D、都有可能 16、在一般情况下,信用的发达程度与货币需求成的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17、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三章货币需求与货 币供给

第三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市场的均衡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M=Y/V ?M: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Y:经济生活中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V:货币的流通速度 ?该理论的两个特点: ?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是出于交易动机(货币作为 交换媒介的职能); ?⑵商品的价格水平独立于货币流通,是个外生经济变 量,因此不能用货币与价格水平的关系来解释通货膨胀的产生。

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在其1911年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 M=PY/V 或M/P=Y/V ?M:名义货币需求数量 ?P:商品的价格水平 ?M/P:货币购买力,即实际货币需求量 ?Y:社会总产出或总收入 ?V:货币的流通速度 ?该方程中的Y取决于一国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商业信心、消费者欲 望和消费者偏好等,是个稳定的值;V取决于社会惯例(支付制度与金融制度)、消费倾向(如节约与储藏的程度)、经济发展(如工业集中度)等因素,也是个稳定的值。 ?该方程最终说明: ?⑴商品的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两者同方向同比例变化。即当货币 数量按某一比例增加时,商品的价格水平也按同一比例上升;当货币数 量按某一比例减少时,商品的价格水平也按同一比例下降。 ?⑵货币数量的多少最终又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余额理论 M=KPY ?M:货币需求量 ?K:以现金形式保留的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 ?P:价格水平 ?Y:总产出或总收入水平 ?短期内Y是个既定的外生变量。短期内影响货币需求量的主要是K和P。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货币供给 2、流动性 3、派生存款 4、原始存款 5、派生存款信用扩张 6、部分准备金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 7、垄断发行原则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要具有一定弹性 8、物价水平 9、货币乘数 10、货币需求 11、费雪 12、货币均衡 13、基础货币 二、单项选择题 三、多项选择题

四、是非判断题 五、名词解释 1.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2.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当局能够有效的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3.货币供给的变动不是有货币当局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围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4.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 5.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6.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7.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8.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9.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10.是指从某一时期看,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都能顺利、正常的进行。 六、简答题 1.答:(1)解 r=10000/50000*100%=20% 存款货币通胀倍数=1/r=1/20%=5 存款总量=50000*5=250000 (2)超额准备金=10000-50000*10%=5000 (3)没有变化,存款扩张倍数=1/(r+e)=1/(10%+10%)=5

第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

第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习题及答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10-1章货币需求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供应量削减三分之一,会导致 ( c )。 A.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三分之一 B.交易总量削减三分之一 C.物价水平下跌三分之一 D.物价水平提高三分之一 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d )。 和V短期内稳定和P短期内稳定 和V短期内稳定和V短期内稳定 3.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关系的结论是 ( b)。 A.货币数量是果、物价水平是因 B.货币数量是因、物价水平是果 C.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互为因果 D.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没有因果关系 4.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 c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 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 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5.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 c )。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C.谨慎性的货币需求 7.流动性陷阱是指( 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8.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c )。 A.上升,增加 B.上升,减少 C.下跌,增加 D.下跌,减少 9.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b )。 A.机会成本的存在 B.交易成本的存在 C.时间因素的影响 D.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 10.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讲:货币需求与供给 本讲内容概要 第一节货币需求 第二节货币供给 第三节货币本质 第四节货币政策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定义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部门(个人、企业)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M d 表示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没有剔除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货币需求,即直接以名义货币来表示的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则是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货币需求,即用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实际商品和劳务来衡量的货币需求。 二、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数量论 M d V=PY 其中: V 表示货币流通速度 P 表示价格水平 Y 表示一定时期产出(GDP) 意义:在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货币与价格水平等比例变化。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有三种动机 交易性动机:与收入成正比 预防性动机:与收入成正比 投机性动机:与利息成反比 M d /P=L1(Y)+L2(r) (3)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决定货币需求的是一个人的永久收入而非当期收入。除此以外,债券和股票收益率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 三、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收入 (2)利率 (3)其他资产的收益率 四、货币流通规律 马克思认为,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M)取决于三个因素:待销售的商品数量(Q);商品价格水平(P);货币流通速度(V),用公式表示为 M=PQ/V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不仅表达了决定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货币需要量

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1)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即商品价格总额越大,所需的货币数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2)当商品价格总额不变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即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就越多。 例: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恒常收入的影响 B.资本的影响 C.利率的主导作用 D.汇率的主导作用 答案:A 例: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是()。 A.基础货币 B.超额储备 C.利率 D.货币供应量 答案:C 例:凯思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受未来()的影响。 A.利率不确定性 B.收入不稳定性 C.证券行市不稳定 D.国家政策 答案:A 第二节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定义 1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和创造货币的行为,是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定时点上由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等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应的货币存量总额。 2 货币供给量有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之分。 名义货币供给量是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 而实际货币供给量则是一定时点上剔除了物价因素影响后的货币存量。 二、货币层次 1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总量指标 M0=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 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广义)= 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2 简化版记忆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狭义)= M0+活期存款 M2(广义)= M1+定期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三、货币创造过程

第十章:通货膨胀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总需求: 2、社会总供给: 3、货币均衡: 4、流动性过剩: 5、供应型调节: 6、需求型调节: 7、通货膨胀: 8、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9、结构型通货膨胀: 10 、通货紧缩: 二、单项选择题。 1、对总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A、总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B 、总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C、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D 、货币供给决定总需求 2、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将会 ()。 A、不变B 、增加C 、减少D 、先增加后减少 3、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的是()。 A、货币供给规模 B、货币需求规模 C、商品服务规模 D、出口规模 4、企业和个人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受制约于()。 A、总需求B 、货币总供给C 、货币总需求 D 、总供给 5、1980 年我国提出的“两平一稳”政策中的“一稳”是()。 A、稳定物价 B、稳定财政 C、稳定信贷 D、稳定国际收支 6、货币失衡的需求型调节针对的是()。 A、货币供应量B 、先是货币需求量,后是货币供应量 C、货币需求量D 、先是货币供应量,后是货币需求量 7、滞胀现象可以用下列哪种通货膨胀理论来解释()。 A、需求拉上说 B 、成本推动说C、结构说 D 、混合说 8、把利息和租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在通货膨胀时期会()。 A、增加收益 B、损失严重 B 、不受影响D、短期损失大 9、成本推动理论从()方面找寻通货膨胀的根源。 A、总需求B 、总供给 C 、货币需求D 、货币供给 10、需求拉上理论解释通货膨胀时的一个重要假设是()。 A、总需求稳定 B、货币需求稳定 C、总供给稳定 D 、货币供给稳定 11、认为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是通货膨胀的()。 A、强制储蓄效应 B 、收入分配效应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理论的发展 第二部分要点提示 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题 1、货币需求 2、现金交易说 3、剑桥方程式 4、流动性偏好理论 5、鲍莫尔模型 6、惠伦模型 7、资产选择理论 8、恒久收入 9、人力财富 10、非人力财富 11、基础货币 12、货币乘数 13、货币层次 14、流动性陷阱 15、信用创造说 16、通货比率 17、乔顿模型 18、货币供应新论 二、填空题 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第八章 货币需求

第八章货币需求 一、填空题 1、所谓“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二是。 2、衡量各资产优缺点的标准主要是、和。货币是最低的资产。 3、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了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4、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的影响。 5、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自变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 6、根据传统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数量的变动必然引起作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7、现金交易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他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 8、现金余额说由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首先提出。著名的剑桥方程式为。 9、在剑桥方程式中,k表示的是的比例。 10、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种,即、、 。 11、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收入水平上升时,动机和 动机的货币需求会增加。 12、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时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他认为动机的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 13、美国经济学家托宾进一步发展了的资产选择理论,对凯恩斯 动机的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14、托宾的资产选择中,资产的选择范围有两种:和。 15、托宾认为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不是预期收益的极大化,而是的极大化。 16、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和。 17、在弗里德曼德货币需求理论中,被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的收入是一种收入。 18、从理论上说,鲍莫尔模型是对凯恩斯的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从政策意义上说,该模型对凯恩斯以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

论支持。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 D、负相关,正相关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3、下列()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A、货币本身的收益 B、收入 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4、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A、规模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其他变量 D、都不是 5、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马歇尔 C、费雪 D、庇古 6、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只持有货币 D、只持有债券 7、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预防动机 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C、交易动机 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 8、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9、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公共权力动机 10、以下()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三、多项选择题 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是因为从实证的研究中他得出()。 A、利率的变动是稳定的 B、利率经常波动,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C、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高,但恒久收入本身稳定 D、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 E、货币需求受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影响

第10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

第10-1章货币需求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供应量削减三分之一,会导致( c )。 A.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三分之一 B.交易总量削减三分之一 C.物价水平下跌三分之一 D.物价水平提高三分之一 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d )。 A.M和V短期内稳定 B.T和P短期内稳定 C.P和V短期内稳定 D.T和V短期内稳定 3.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关系的结论是( b)。 A.货币数量是果、物价水平是因 B.货币数量是因、物价水平是果 C.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互为因果 D.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没有因果关系 4.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 c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 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 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5.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c )。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C.谨慎性的货币需求 7.流动性陷阱是指( 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8.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求量( c )。 A.上升,增加 B.上升,减少 C.下跌,增加 D.下跌,减少 9.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b )。 A.机会成本的存在 B.交易成本的存在 C.时间因素的影响 D.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 10.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d )。 A.当期收入 B.过去的收入 C.未来的收入 D.恒久收入 11.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 a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12.惠伦的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模型是对凯恩斯(b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13.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 c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14.弗里德曼认为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相应( a)。

第八章:货币理论

第八章货币需求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对货币需求量的考察,通常选择从()角度来进行的。 A.时间 B.空间 C.存量 D.流量 2.货币需求包括了对()和()的需求。 A.债券、黄金 B.现金、股票 C.现金、存款货币 D.股票、存款货币 3.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的高低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 A.正相关、正相关 B.正相关、负相关 C.负相关、正相关 D.负相关、负相关 4.在货币需求的微观影响因素中,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心理及习惯 B.市场价格水平 C.利率与金融资产收益率 D.收入水平 5.在货币需求的宏观影响因素中,()和()都会与货币需求呈现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A.货币流通速度、信用发达程度 B.一般物价水平、商品与劳务总量 C.信用发达程度、一般物价水平 D.商品与劳务总量、货币流通速度 6.费雪在其方程式(MV=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 A.M与V的关系 B.M与T的关系 C.M与P的关系 D.T与V的关系 7.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A.交易功能 B.财产功能 C.避险功能 D.价格发现功能 8.凯恩斯把用于贮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 A.货币与债券 B.股票与债券 C.现金与存款 D.储蓄与投资 9.凯恩斯提出的最有特色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资动机 D.投机动机 10.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A.永久性收人的作用 B.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C.利率的作用 D.汇率的作用 11.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不一定 12.凯恩斯认为,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会()。 A、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B、少存货币、多买债券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13.凯恩斯在其货币需求函数中,考察的是()层次的货币需求;而弗里德曼在其货币需求函数中考察的是()层次的货币需求。 A.M2、M1 B.M1、M1 C.M1、M2 D.M2、M2 14.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利率呈反向变化。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投机性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学习资料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理论的发展 第二部分要点提示 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 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 第三部分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题 1、货币需求 2、现金交易说 3、剑桥方程式 4、流动性偏好理论 5、鲍莫尔模型 6、惠伦模型 7、资产选择理论 8、恒久收入 9、人力财富 10、非人力财富 11、基础货币 12、货币乘 数 13、货币层次 14、流动性陷阱 15、信用创造说 16、通货比 率 17、乔顿模型 18、货币供应新论 二、填空题 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 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 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 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六章货币理论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人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 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去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对于货币需求含义的理解,我们还需把握以下几点: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如:1997年底,中国),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而不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如:从1996年底到1997年底),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数额的变化量。因此,货币需求是个存量概念,而非流量概念。 (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因此,构成货币需求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二是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财产。二者缺一不可,有能力而不愿意持有货币不会形成对货币的需求;有愿望却无能力获得货币也只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因为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的流通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现金可以满足,存款货币也同样可以满足。如果把货币需求仅仅局限于现金,显然是片面的。 (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二者差别只在于持有货币的动机不同或货币发挥职能作用的不同,但都在货币需求的范畴之内。 二、货币需求理论 1. 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即 MV=PQ 在公式中,P的值取决于M、V、Q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M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V由于制定因素在短期不变,可视为常数;Q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大体上不变,因此,P的值特别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 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第10章《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习题及答案

第10-1 章货币需求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货币数量论,将货币供应量削减三分之一,会导致( c )。 A. 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三分之一C. 物价水平下跌三分之一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A. M和V短期内稳定 B.T C. P和V短期内稳定 D.T B. 交易总量削减三分之一D. 物价水平提高三分之一d )。 和P 短期内稳定 和V短期内稳定 3.费雪交易方程式中关于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关系的结论是( b )。 A. 货币数量是果、物价水平是因 B. 货币数量是因、物价水平是果 C. 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互为因果 D. 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没有因果关系 4. 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c )。 A.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 B.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C .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 D. 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5. 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b )。 A. 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 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 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 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6.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c )。 A. 交易性货币需求 B. 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C. 谨慎性的货币需求 7. 流动性陷阱是指( a )。 A.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 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8.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利率低于“正常”水平时,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货币需 求量( c )。 A. 上升,增加 B. 上升,减少 C. 下跌,增加 D. 下跌,减少 9. 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b )。 A. 机会成本的存在 B. 交易成本的存在 C .时间因素的影响 D. 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 10.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d )。 A. 当期收入 B. 过去的收入 C. 未来的收入 D. 恒久收入 11. 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 a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A. 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 投机动机 D. 谨慎动机

第四章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四章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一、判断 1、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T 2、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M之中。()F 1 3、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T 4、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F 5、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F 6、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T 7、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含义是,当货币量增加10%时,物价水平也会上升10%。()T 8、在长期中,货币数量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但实际国内生产总是不变。()T 9、如果货币数量为500亿,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亿,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为1/4。()F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利率水平越高,人们希望持有的实际货币量就越少。()T 1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T 12、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将引起利率下降。()F 二、选择题 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D )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D )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投资; D、活期存款。 3、货币的经济学定义是:( C ) M; A、通货和活期存款; B、 1 C、所有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计量单位的东西; D、A和B。 4、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在于(A )。 A、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 B、作为价值贮藏手段; C、作为商品计价单位; D、作为延期支付手段。 5、下列哪一种情况是货币( A )。 A、支票存款; B、银行的支票; C、信用卡; D、大额定期存款。 6、法定通货是指:。(D ) A、由黄金作保证; B、由意大利汽车制造商作为货币制造的; C、包括货币和在银行保险库储藏的黄金; D、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一种货币。 7、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