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出圃确认单

苗木出圃确认单

苗木(出圃)确认单

年月日单位:株、元

苗木验收表格

苗木进场报验表 工程名称:编号: 致:(监理单位) 我方于2011年2月17日,进场的工程材料数量如下(见附件)。现将质量证明文件自检结果报上,请予以审核。 附件: [ ] 苗木进场清单份页 [ ] 苗木出圃单份页 [ ] 苗木检疫报告份页 [ ] 苗木运输证份页 [ ] 苗木质量验收记录份页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苗木进场清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品种规格数量产地水杉H:8m;Φ:8cm;P:2m;冠形优美350株山东省银杏Φ:35cm;P:3.5m;分枝点 3.0,干形通直2株山东省国槐Φ:10cm;P:2.5-3.5m;全冠207株山东省雪松H:4-5m;P:2.5-3.5m;全冠204株山东省国槐Φ:35cm;P:4m;分枝点 3.0,冠形优美8株山东省泡桐Φ:10cm;P:2m;分枝点 2.8,干形通直110株山东省 施工单位项目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编号: 工程名称苗木名称水杉(Φ:8cm)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 总/专业监理工 程师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99 施工单位 检查 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1 带土球苗木的土球符合规范、设计要求,不得散台 2 苗木规格不得低于设计要求低线 3 苗木无病虫害,外地苗木必须检疫 一般项目 1 苗木形态符合设计要求 2 苗木包装符合规范要求 3 苗木主干顺直,树形丰满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评定 项目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 一、苗木规格与调查 (一)出圃苗木的规格 尽管各地对出圃苗木的规格、质量要求不尽统一,但同一地区出圃苗木在规格、质量上应有统一的要求。苗木出圃时,在质量和规格上要做到不够规格、树形不好、根系不完整、有机械损伤、有病虫害的苗木不出圃。 苗木出圃的质量要求: (1)苗木树体完美; (2)苗木根系发育良好; (3)苗木的茎根比小、高径比适宜、重量大; (4)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5)经过移植。 北京市园林局《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对园林苗木出圃的规格标准规定如下: 1.常绿乔木 要求苗木树型丰满、主梢茁壮、顶芽明显,苗木高度在1.5m以上或胸际直径在5cm以上为出圃规格。高度每提高0.5m,即提高一个出圃规格级别。 2.大中型落叶乔木 如毛白杨、国槐、五角枫、合欢等树种,要求树型良好,树干直立,胸际直径在3cm 以上(行道树苗在4cm以上),分支点在2.0-2.2m以上为出圃苗木的最低标准。干径每增加0.5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3.有主干的果树、单干式的灌木和小型落叶乔木 如苹果、柿树、榆叶梅、碧桃、西府海棠、紫叶李等,要求主干上端树冠丰满,地径在2.5cm以上为最低出圃规格。地径每增加0.5cm,即提高一个级别规格。 4.多干式灌木 要求自地际分枝处有三个以上分布均匀的主枝。丁香、金银木、紫荆、紫薇等大型灌木出圃高度要求在80cm以上,在此基础上每增加30cm,即提高一个等级;珍珠梅、黄刺玫、木香、棣棠、鸡麻等中型灌木类,出圃高度要求在50cm以上,苗木高度每增加2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月季、郁金、金叶女贞、牡丹、红叶小檗等小型灌木类,出圃高度要求在30cm以上,苗木高度每增加1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5.绿篱类 苗木树势旺盛,全株成丛,基部枝叶丰满,冠丛直径不小于20cm,苗木高度在50cm以上为最低出圃规格。在此基础上每增加20cm,即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6.攀援类苗木 地锦、凌霄、葡萄等出圃苗木要求生长旺盛,枝蔓发育充实,腋芽饱满,根系发达,至少2-3个主蔓。此类苗木多以苗岭确定出圃规格,每增加一年,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7.竹类 竹类苗木主要质量标准以苗龄、竹叶盘数、土坨大小和竹秆个数为规定指标。 (1)母竹为2年~5年生苗龄。 (2)散生竹类苗木主要质量要求:大中型竹苗具有竹秆1个~2个;小型竹苗具有竹秆5个以上。 (3)丛生竹类苗木主要质量要求:每丛竹具有竹秆5个以上。 8.人工造型苗

苗木出圃及检查规则

第八章苗木出圃 【提要】本章介绍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苗木产量的调查方法及苗木出圃技术。其中对抽样调查法和苗木出圃各环节行了详细的阐述。 苗木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达到造林绿化要求的规格时,即可出圃。苗木出圃是育苗作业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包括起苗、分级统计、假植、包装运输和检疫消毒等。为了保证造林绿化苗木的质量和观赏效果,需确定苗木出圃的规格标准。同时,需进行苗木调查,掌握各类苗木的质量和数量,做好苗木的计划供应和出圃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出圃苗的规格 出圃苗木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绿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出圃苗木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出圃苗木必须符合造林绿化用苗的要求,对出圃苗木应制订一定的质量标准。 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植的成活率、养护成本和绿化效果,高质量的苗木是绿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造林绿化苗木质量 1.出圃苗应具备的条件 (1)苗木根系发达。主要是要求有发达的侧根和须根,根系分布均匀。 (2)茎根比适当,高粗均匀,达一定的高度和粗度,色泽正常,木质化程度好。 (3)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4)萌芽力弱的针叶树要具有发育正常的顶芽。 2.出圃苗的规格要求 根据苗木质量标准(表8-1)将苗木分为三级,Ⅰ、Ⅱ级苗为合格苗,可出圃造林;Ⅲ级苗为不合格苗,不允许用于造林,予以淘汰或再培育。苗木质量主要用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的尺寸表示。应用标准时,苗高20厘米以下的苗木,高、径两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标准即降一级;苗高20厘米以上的苗木,衡量苗木的质量以地径为主,如某苗木其高度为Ⅰ级,径粗属Ⅱ级,则列为Ⅱ级苗,其高度属Ⅱ级,径粗属Ⅰ级则列为Ⅰ级苗。 143

144

常用苗木产品主要规格质量标准

常用苗木产品主要规格质量标准 一、种植土壤的要求 适宜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体积比)为:矿物质45%、有机质5%、空气20%、水30%。土壤团粒最佳为1~5mm。要求土壤酸碱适中,排水良好,疏松肥沃,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且无毒害物质。土壤改良需因地制宜,现简要罗列下述土壤改良范例,仅供施工参考 1、如果现场土壤粘性过高,建议加20%(或依实际定量)细河沙及泥碳土改造,混合均匀,以利排水透气。 2、沿海人造地区,建议可在混合黑土、红土(土壤厚度为30~60cm)中加入有机质土壤改善(树皮堆肥等),肥料(鸡粪1kg/平方米,磷肥0.2kg/平方米,石灰1kg/平方米)。 3、对保湿性差、养分少的土壤,建议可在40cm厚客土中加入珍珠岩粉等40L/平方米,固体复合肥料0.25kg/平方米。 4、排水较差的地方,建议可在底层铺约20cm厚的珍珠岩,再打入3-4根珍珠岩填充的通风管。 5、若车库顶板上种植土含有堆坡设计时,由于顶板荷载所限,要求堆坡部份采用轻质土(轻质土配比为:34%壤土,33%泥炭,33%珍珠岩+蘑菇肥),或在保证乔木种植土厚度要求的前提下更换底层土壤为陶粒填充或铺储排水板,保证排水畅通。 6、花坛可施用老牛粪肥3kg/平方米,化肥(N:P: Mg=10:10:10:1)100-150g/平方米。 7、北方碱性土,可以施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至6左右满足植物生

长的要求。 8、清理、消毒、杀菌、改良: (1)、种植前应对种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如有地下害虫,应提前进行杀菌、除虫。及时拔除土壤中杂草根、清理大石块等。标准:自表层土壤30CM 内中不能有超过直径大于20CM 的石头,同时将种种植土壤翻松,保持土壤表层疏松、通气和良好的透水性能。 (2)、土壤的改良: 植物栽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改良,添加腐质土、沙、珍珠岩进行土壤的改良,具体为由施工方报技术措施方案,由甲方审核确定。 9、栽植植物铺土,应满足以下最低种植土层厚度,如土层厚度不够则应进行局部换土处理。 10、草坪种植地、花卉种植地应翻耕20CM---30CM,搂平耙细,去除杂物,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1、土层的沉降处理,对高回填区,在种植前进行沉降处理。 二、种植土土方处理注意事项: 1、所有混合土壤必须将所有成分混合均匀,景观施工管理有权力对所有已完成再造型和回填土的种植区域的土壤做随机抽样,以确保合成土各成分混合均匀。 2、用指定符合要求的土壤进行土方再造型以达到设计要求呈自然

苗木出圃与贮藏

第十一章 苗木出圃与贮藏 第一节 苗木调查 在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前后,按树(品)种、苗木种类、苗龄分别调查苗木质量、产量,为做好苗木生产、供销计划提供依据。苗木调查并不限于出圃苗,不出圃的苗木也应进行调查,故它不属于苗木出圃的内容。 调查的时期,是在秋季苗木生长即将停止落叶以前进行。调查方法及精度计算如下: 1.划分调查区 树种、苗木种类、苗龄及作业方式都相同的划为一个调查区,量测每个调查区的作业面积和净面积,同时按一定的顺序,将床(畦、垅)编号。 2.设置样地 样地大小一般以20—50株苗木所占面积为样地面积。为了使样本值接近总体值,样本数必须具有一定数量,才能使调查结果达到一定精度。调查样地的数量可按(1)式进行粗估计算,然后用随机或系统抽样法将粗估样地落实在调查区内。 n=()E c t ?2 (1) 式中:n ——样地块数; t ——可靠性指标(粗估时可靠性规定为95%,查t 分布表得t=1.96); c ——变异系数; E ——允许误差百分比(粗度为95%时,E=5%); 式中:t 、E 是已知数,c 值参考过去调查的变异系数确定,如无过去资料,可按式(2)、 (3)求得。 S=5 min max X X - (2) C(%)=%100?X S (3) 式中:S —粗估标准差; Xmax —单位面积内最大密度(以株数表示); Xmin —单位面积内最小密度(以株数表示); X —单位面积内平均密度(以株数表示)。 3.调查样地内苗木数量、质量和精度计算 将每块样地内的苗木逐株数清。用系统抽样法,抽取一定数量(一般不少于100株)样苗,量测苗高、地径。然后按式(4)—(7)计算精度。 S==--∑=2121)(n x x n f f 1122--∑=n X n x n f f (4)

蓝花楹苗木出圃质量检测报告

蓝花楹观赏苗木质量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蓝花楹观赏苗木的术语和定义、质量分级、检测,以及起掘、标志、包装和运输等 环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温江行政区域内生产的蓝花楹观赏苗木质量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起最新版本适用与本 标准。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米径 指苗木或树木从贴近地面向上 1M 高出的树干直径。 3.2 地径 指地际直径,即苗木距离地面 10CM 处的直径。 3.3 冠径 或称冠幅,指苗木树冠垂直投影的南北、东西直径的平均值。 3.4 分枝高度 或称最低分枝高度,指距地面最近的主干分枝高度。 3.5 株高 或称苗高,一般指从地面起至顶端(顶梢)的垂直距离。 3.6 嫁接苗 某一苗木品种的枝或者芽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上,接口愈合长成的苗。 3.7 移植苗 嫁接苗经移植后培育的苗。 4 苗木分级和出圃 4.1 蓝花楹观赏苗木分级 根据苗木生产状况和长期工程用苗要求, 结合温江栽植蓝花楹观赏苗木的实际情况分为特级、 Ⅰ 级、Ⅱ级,其质量分级要求见表 1。 4.2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带土球,土球直径与包扎要求见表 2. 4.3 包装运输 4.3.1 包装材料为塑料纸(绳)、浸水的草绳、草垫等。 4.3.2 米径 4cm 以下苗木用塑料纸(绳)紧密包裹土球。 4.3.3 米径 4cm 以下苗木,将挖好的土球用草绳紧密缠绕,其草绳最大间隙不超过 3cm,若土 球土质松软,先用草垫将土球包裹,用细绳捆扎,在用草绳包 扎,捆扎时用木锤轻敲草绳,草绳嵌入土球深度宜为草绳直径的四分之一。草绳包扎方式有橘子 式、井字式、五角式三种。土球为黏性土或运输距离较近时,宜用井字式或五角式;土壤较松散 的土球、运输距离较远或较大土球,宜用橘子式。 4.3.4 待装苗木应按等级分别堆码,并标记等级、株数、产地、挖掘日期等。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是将培育至一定规格的苗木,由于绿化栽植的需要,结束在苗圃的生长。是育苗工作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苗木的质量和经济收益。苗木出圃包括起苗、分级、包装、运输或假植、检疫等。为了保证出圃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出圃前的准备工作,确定苗木质量的具体标准。通过苗木的调查,了解各类苗木质量和数量,制定出圃销售计划,并做好相应的辅助工作。 第一节出圃苗木的标准 为了使出圃苗木定植后生长良好,早日发挥其绿化效果,满足各层次绿化的需要,出圃苗木应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不同种类、不同规格、不同绿化层次及某些特殊环境,特殊用途等对出圃苗木的质量标准要求各异。 一. 出圃苗木的质量标准 高质量的苗木,栽植后成活率高,生长旺盛,能很快形成景观效果。一般苗木的质量主要由根系、干茎和树冠等因素决定。高质量的苗木应具备如下的条件 (一)苗木树体完美,生长健壮。 1.生长健壮,树形骨架基础良好,枝条分布均匀。总状分枝类的苗大,顶芽要生长饱满,未受损伤。其他分枝类型大体相同。 2.根系发育良好,大小适宜,带有较多侧根和须根。同时根不劈不裂。因为根系是为苗木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器官,根系完整,栽植后能较快恢复,及时地给苗木提供营养和水分,从而提高栽植成活率,并为以后苗木的健壮生长奠定有利的基础。苗木带根系的大小应根据不同品种、苗龄、规格、气候等因素而定。苗木年龄和规格越大,温度越高,带的根系也应越多。 3.苗木的茎根比要适当。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根系鲜重之比,称为茎根比。茎根比大的苗木根系少,地上、地下部分比例失调,苗木质量差;茎根比小的苗木根系多,质量好。但根茎比过小,则表明地上部分生长小而弱,质量也不好。 4.苗木的高径比要适宜。高径比是指苗木的高度与根颈直径之比,它反应苗木高度与苗粗之间的关系。高径适宜的苗木, 生长匀称。它主要决定于出圃前的移栽次数,苗间的间距等因素。 年幼的苗木, 还可参照全株的重量来衡量其苗木的质量。同一种苗木, 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重量大的苗木, 一般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品质较好。 其他特殊环境,特殊用途的苗木其质量标准,视具体要求而定。如桩景要求对其根、茎、枝进行艺术的变形处理。假山石上栽植的苗木,则大体要求“瘦”、“漏”、“透”。 (二)出圃苗木无病虫和机械损伤 特别是有危害性的病虫害及较重程度的机械性损伤的苗木, 应禁止出圃.。这样的苗木栽植后生长发育差, 树势衰弱,冠形不整, 影响绿化效果。同时还会起传染的作用, 使其它植物受侵染。 二出圃苗木的规格要求 出圃苗木的规格, 需根据绿化的具体要求来确定。行道树用苗规格应大一些, 一般绿地用苗规格可小一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绿化层次增高,人们要求尽快发挥绿化效益,大规格的苗木、体现四季景观特色的大中型乔木、花灌木被大量使用。有关苗木规格,各地都有一定的规定,现把华中地区目前执行的标准细列如下,供参考。 (一)大中型落叶乔木

绿化苗木种植的技术标准

苗木种植的技术标准 一.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控制要点 1.生态要求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的种植设计是景观设计 的着眼点。 2.季相要求在种植设计中,要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 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做到一条带一个季相,或一片一个季相,或一个组团一个季相。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的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花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的秋季景观;由腊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的冬季景观。 3.交通岛与视线焦点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绿岛上 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4.草皮地块与乔灌木地块地形差异:在花坛、花镜的施工中,乔灌木地块的地形应当比草皮地块地形稍高。因 为草皮有一定的厚度,在铺了草皮以后,在高差上乔灌木和草皮就有机结合起来了;反之,视觉上容易造成一高一低的假象,也影响了乔灌木的排水。 5.车库顶部室外景观中的苗木种植 车库顶部室外景观的处理,根据建筑设计承载力,可以考虑综合性的景观设计,水系、铺装、植物相结合。针对植物应尽量不要种植大乔木,因为土层影响。可以选择生长缓慢的小乔木,如:玉兰科.蔷薇科一类;选用浅根性乔木,种植点宜选在墙边或树丛中,以减少其因风或其它自然因素使其倒伏的可能性,如樱花;车库上种植除了荷载还要考虑抗浮问题;运用“深土区树种大一些,顶板上树种密一些”的战术,使绿化量得到了较充分的保证。 可以在车库顶板的柱点上砌筑种植池,可以增加覆土深度。 对覆土要求高,采用含养份多种植土或轻质土;养护、修剪很重要。 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适度的文化品位,体现对人的关怀和找到独特的创新视角,就是住宅区景观种植设计与时俱进的新思维、新方向。 二.苗木种植施工图审查及种植前准备阶段控制要点 1.种植施工前应到现场核对设计图的平面和标高(一定要注意道路标高与建筑室外标高是否符合),如有图纸 与实际不符,应及时提请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 2.在设计的施工图中往往缺少对现状植物的表示,因此要实地调整或清除原绿地中植物布局,妥善对原苗木进 行保护、保留、移植等; 3.审查种植图的完整性,即苗木种植图的总图、分图及详图。一般可采用总平面图(表达园与园之间的关系, 总的苗木统计表)→各平面分图(表达在一个图中各地块的边界关系,该园的苗木统计表)→各地块平面分图(表达地块内的详细植物种植设计,该地块的苗木统计表),→重要位置的大样图,四级图纸层次来进行图纸文件的组织与制作;对于景观要求细致的种植局部,如对在同一组群内要求的苗木高度不一,同一种植物在不同位置种植时的苗木规格、整形形式和施工技术要求不同等,施工图应有表达植物高低关系、植物造型形式的立面图、剖面图、参考图或文字说明与标注,便于施工人员完全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减少现场施时临时更改设计的情况。 4.审查苗木种植的一致性,即要核对苗木表中的苗木品种、数量与图纸布置是否一致。在一张乔(灌)木种植 图上可能包括了近百种的苗木品种,数量的具体分布和标注又没有规律,若设计人不细心,审核人又不在意,

进场苗木规格质量检验单

A3.3(绿化) 绿化苗木进场使用报验单 工程名称:无锡盛高太湖新城1A地块样板区景观绿化工程编号:A3.3(绿化)— 致:江苏赛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兹报验: □ 1.乔木□ 5.草花□ 9. □2.灌木□ 6.水生植物□ 10. ■3.色块□ 7.藤本植物□ 11. ■ 4.地被、草皮□ 8.□ 12. 苗木名称:八角金盘、茶梅、龟甲冬青等 苗木产地:无锡 苗木到场时间:2012年10月23日种植地点:无锡盛高太湖新城1A地块样板区附件:(共页) □ 1. 苗木到场清单 □ 2.苗木出圃单 □ 3.苗木检验检疫单 □ 4.进场苗木质量、规格检验单 本项目经理部将对报验内容严格自控,保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在你方抽查前上报自评/检查资料和验收记录表. 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章): 项目经理:时间: 项目监理机构签收人姓名及时间承包单位签收人姓名及时间 监理审查意见: □同意。□不同意。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 注:l、未经项目监理机构验收通过,承包单位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承包单位项目监理部应提前24小时提出本报验单.并给予配合。

A3.3(绿化)-附4 进场苗木质量、规格检验单 工程名称:无锡盛高太湖新城1A地块样板区景观绿化工程A3.3(绿化)-附4— 001 苗木品种姿态 和生 长势 病虫 害 土球和 裸根树 根系 规格 数量 (株) 监理 抽查 数量 合 格 数 不 合 格 数 不合格原因 干径高度蓬径 土球 直径 姿态 和生 长势 病虫害 土球和 裸根树 根系 干径高度蓬径 土球 直径其他(CM) (CM) (CM) (CM) (CM)(CM)(CM)(CM) 八角金盘35 35 带土球25 茶梅30 30 带土球32 龟甲冬青30 25 带土球45 承包单位项目经理: 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注:监理抽查数量(1、乔木:全数清点;2、灌木:抽查总数的30%及以上。)

苗木质量控制

(四)、苗木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苗木是园林绿化的物质基础,优质苗木是实现优良工程的必要条件,出圃苗木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具备生长健壮、枝繁叶茂、冠形整齐、色泽正常、根系成熟、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等基本条件。按照国家建设部91年颁布的《常用苗木产品主要规格质量标准》(CJ/T34-91)及相关规范说明如下: 1、选苗注意事项 <1>严格按设计规格选苗,花灌木尽量选用容器苗,乔木选用假植苗,应保证移植根系完好,带好土球,包装结实牢固,要求施工单位认真选苗,并对苗木进行前期技术处理,以保证苗木符合设计要求。关于苗木各项规格指标说明如下: 高度(H):指苗木经过常规处理(人工修剪等)后的自然高度。 杆高(CH):指具明显主干树种之杆高(如棕榈科植物)。 注意:具单一主干的乔木要求尽量保留顶端生长点;苗木选择时应满足苗木表所列的苗木高度范围,并有上限和下限苗木的区分,以便植物造景时进行高低错落的搭配。如:大王椰子H5-6m 7株,则应在7株内包含5m、6m、及中间高度(如5.5m)苗木,不能全为5m或全为6m。 胸径(φ):指乔木距离地面1.3米高的平均直径。选择苗木时,下限不能小于苗木表下限,上限不宜超过苗木表上限3cm(主景树可达5cm或另定)。其中苗木表中如胸径规格为4ˉ6cm的乔木,应该4ˉ4.9cm占总株数的30%,5ˉ5.9cm占30%,6cm以上占40%;规格为6ˉ8cm、8ˉ10cm、10ˉ12cm等,由此类推。

地径(M):适用于棕榈科植物和单干花灌木及藤本植物,从主干离地表面0.1m处测量。 冠幅(W):指苗木经过常规处理后的枝冠正投影的正交直径平均值。在保证苗木移植成活和满足交通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苗木的原有冠幅,以利于绿化效果尽快体现。棕榈科植物,因品种冠型特性,则以生长顶点以下留叶片数量作为苗冠规格的补充。 土球:为保证树木移植成活及迅速恢复生长所需的最小带土球平均直径。所带土球应保证放于植穴内时完好不散为合格。如苗木为假植苗或容器苗,可在保证苗木正常移植成活和迅速生长的前提,依实确定所带土球规格,由于土球规格还与苗木生长状况及施工季节因素有关,因此苗木表中不做具体规定,应以确保植物成活为标准,土球规格参考表详表二。 <2>所有植物必须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生长旺盛而不老化,树皮无人为损伤或虫眼等。 <3>所用苗木的树冠应生长茂盛,分枝均衡,整冠饱满,能充分体现个体的自然景观美。 <4>植物造景进行高低错落搭配,行道树高差不大于0.5cm,且枝下分枝高

苗木出圃规格

苗木出圃规格 人粪尿约为50—75k8(用清水稀释7—8倍后使用)或尿素4。5kB,硫酸铵7.5。10 k8.其他如氛化铵、硝酸铵、氯化钾、过磷酸钙等均为5kB左右。 追肥可采用于施或湿施。干施是将肥料掺细土数倍或十几倍均匀混拌后撤入苗床,也可 在行间开沟撤施,要避免露水末干及在烈日高温下施肥,施后要及时冲去粘附在枝叶上的肥 粒,最好在雨前施用。湿施是将人粪尿或化肥加水30—100倍浇洒在苗床上。为了避免肥料 被土壤固定和流失,也可以将低浓度的速效性化肥和微量元素溶液直接喷施于苗木茎叶上称 为根外迫肥。这种方法用量少,见效快,特别在苗木缺乏微量元素时,效果最为显著,但不 能满足苗木对养分的全部要求,因此不能取代常规的土壤施肥。 6.苗木保护 (1)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予治”的原则。预防病虫害的根本措施 应从改善育苗技术,加强苗圃经营管理着手,促进苗木发育健壮,增强苗木对病虫害抵抗能 力。如慎选圃地,避免用种过易感病作物的土地作苗圃,秋冬耕翻圃地,适时早播,精选种

子,加强苗木抚育管理等,都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做好预防的同时,一且发生病虫害 应及时采用药物防治。 (2)防寒目的是保护不耐寒苗木的安全越冬。主要是防止苗木遭受冻害、法桐https://www.360docs.net/doc/1d13177722.html,法桐价格https://www.360docs.net/doc/1d13177722.html, 法桐https://www.360docs.net/doc/1d13177722.html, 法国梧桐https://www.360docs.net/doc/1d13177722.html,法桐苗圃https://www.360docs.net/doc/1d13177722.html,生理干旱 及冻拔等危害。南方地区以早晚霜造成的冻害较为普遍,秋末苗木尚未充分木质化时,或因 深秋温暖多雨,苗木再度长出新梢,均易遭受早霜危害。在春季苗木发出新芽,当气温下降 到寒度以下时,就会发生晚霜危害。北方的早春旱风常使苗木蒸腾加剧,而处于冻结土层中 的根系尚不能及时吸水补充,使苗木体内失去了水分平衡,出现生理干旱现象,发生枯梢以 致整个地上部分枯死。冻拔也称冻举,是由于土壤中水分冻结,体积膨胀,夜冻昼消,将苗 木根部拱出地面,经风吹日晒,而使苗木拈死的现象。苗圃防寒首先应从提高苗木抗寒能力 着手,可通过一系列的育苗技术措施,如正确掌握播种期,合理施肥,使幼苗在寒冷到来前 能充分木质化,提高抗御低温的能力。苗圃防寒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苗木出圃技术要求

苗木出圃技术要求 苗木出圃技术要求简单来说应该就是苗木离开苗圃的过程。苗木出圃是培育苗木的最后一关,起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和栽植的成活率。育苗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苗木出圃,包括苗木调查、起苗、分级、统计、假值、包装运输等内容。这些工作做得好坏,不仅影响全年的育苗工作,而且影响到造林质量。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苗木出圃工作,要求思想领先,少伤根系,护好苗根,严防失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苗木质量,为造林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苗木出圃技术要求苗木应达到地上部枝条健壮,成熟度要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等条件才可出圃。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干高,充分木质化,无徒长现象;根系发达,主根短而直,侧根和须根多而分布均匀。枝叶繁茂,色泽正常。高茎比要适当,苗木才匀称,质量好。苗木出圃技术要求苗干粗壮,通直匀称。起苗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进行。茎根比值小,重量大。一般地说,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根系鲜重比值大,苗木的根系少,起苗时根系还可能有些损失,易使地上部与地下部失调,造林成活率低,苗木生长弱。而茎根比值小的苗木,根系发达,质量好,属于壮苗。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也可在雨季起苗。 苗龄的表示方法。苗龄通常用“两数法”标记。前一个数字表示苗木的年龄,后一个数字表示移栽次数。如落叶松(2-0),表示2年生苗,未经移植。苗龄的计算方法。苗木年龄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苗木主干的年生长周期计算的。苗木地上部分从开始生长到当年停止生长,算完成了一个年生长周期,称为1年生。移植苗木的年龄,应包括移植前的年龄在内。

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苗木出圃技术要求起苗一般应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即从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洲流动前起苗。起苗的具体时期应根据树种的造林特性与造林时期的酌情确定。如樟树起苗时间应选择在樟树第二年新芽苞明显突出至芽苞片出现淡绿色之前,即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为宜。如在芽苞开放后再起苗,会大大降低苗木成活率。秋季造林的苗木,应在落叶后起苗,最好随起随栽,以便霜冻前根系能恢复创伤,来春提前萌动、生长。苗木出圃技术要求春季起苗应在早春苗木尚未萌动前起苗,抓紧造林,以免由于气温回升快,芽苞萌动,降低造林成活率。雨季造林的苗木,应在雨季到来时随起随栽。秋季起苗应在苗木地上部停止生长后进行,此时根系正在生长,起苗后若能及时栽植,翌春能较早开始生长。春天起苗可减少假植程序。人工起苗。用锹或起苗锄自苗床或垄的一端挖掘,将苗起出,然后顺床或垄向前挖掘。阔叶树和多年生针叶树大苗,起苗时,应用镐先将周围的土刨松,找出主要根系,然后按要求长度,剪断苗根,起出苗木。 起苗深度要根据树种的根系分布规律,宜深不宜浅,过浅易伤根。若起出的苗根系少,苗木起出后,应按苗木生长情况和标准进行分级。苗木出圃技术要求分级时可适当对苗木进行修剪处理,剪去过长的、受伤的根系;剪除部分枝叶,以减少蒸腾水分。易导致栽后成活率低或生长弱,所以应尽量减少伤根。远起远挖,若果树起苗一般从苗旁20厘米处深刨,苗木主侧根长度至少保持20厘米,注意不要损伤苗木皮层和芽眼。苗木起出后,如不能立即造林,或当时栽植不完,必须将苗木暂时集中起来,埋在湿润的土中,这项工作就叫作假植。对于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因不便掘起可以切断,切忌用手拢苗。苗木出圃技术要求起苗的前圃地要浇水。因冬春干旱,圃地土壤容易板结,起苗比较困难。最好在起苗前4-5天给圃地浇水,使苗木在圃内吸足肥水,有比较丰足的营养储备,又能保证苗木根系完整,增强苗木的抗御干旱的能力。三是挖取苗木时要带土球。起苗时根部带上土球,土球的直径可为胸径的6-12倍,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失去水分。珍贵树种或大树还要用草绳缠裹,以防土球散落,同时栽后与土密接,根系恢复吸收功能快,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要选择庇荫、背风、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地段,挖东西向的假植沟,沟向一侧倾斜,把苗木单株或成小捆排在假植沟内,使苗梢向南。然后用湿土将苗根及下部苗干埋好,踏实再覆些松土即可。 为了保证栽后林相整齐及生长的均势,起苗后应立即在背风的地方进行分级,标记品种名称,严防混杂。苗木出圃技术要求有些苗木由于移植培养,可以在苗圃内修剪造型,培育成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苗木。苗木分级的原则是:苗木健壮。苗木移植后,营养面积加大,通风条件得以改善,苗木生长明显旺盛,苗木高大、粗壮。必须品种纯正,砧木类型一致,地上部分枝条充实,芽体饱满,具有一定的高度和粗度。移植苗质量大大好于未移植苗,其抗逆性、造林成活率、成林速度和生长速度都会有较大的提高。应用于果树栽培,可以提早结果,产量增加。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无严重病虫害及机械损伤,嫁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由于移植时会损伤苗根,其作用相当于“切根”,可以促进产生大量的侧根和须根,

城市绿化苗木出圃准备工作及技术管理

城市绿化苗木出圃准备工作及技术管理 苗木出圃,就是将在苗圃中培育至一定规格的苗木。从生长地挖起,用于绿化栽植。苗木出圃是育苗工作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苗圃的苗木产量和经济效益。 1苗木出圃的质量要求 苗木是园林绿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绿化景观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把好出圃苗木的质量关,确保出圃苗木为优质壮苗。在城市绿化中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绿化效果和生态功能,满足各层次绿化的需要。对出圃苗木应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 1.1 苗木出圃的质量指标及要求 1.1.1苗木质量指标。凡能反映苗木质量优劣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统称为苗木质量指标。在生产上一般选用便于测量的形态指标,如苗高、苗重、地际直径、茎根比和高径比等来鉴别苗木的优劣。 1.1.2苗木出圃的质量要求。①出圃苗木应是生长健壮及树形、骨架基础良好的苗木,苗木在幼年期应培育出良好的树体和骨架基础,使之树形优美、长势健壮,符合绿化要求。②根系发育良好,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主要短而直,起苗时不受机械损伤。根系的大小根据苗龄和规格而定。③苗木的茎根比小、高径比适宜、重量大。茎根比是指苗木地上部分鲜重与根系鲜重之比。茎根比大的苗木,根系少,根系与地上部分比例失调,苗木质量差;根茎比小的苗木,根系多,质量好。但茎根比过小的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小而弱,质量也不好。各树种的茎根比依树种不同而异,如1年生播种苗的茎根比,落叶松多在1.40-3。柳杉多在1.50-2.50;2年生油松以不超过3为好。高径比是苗高与地际直径之比,它反映了苗木高度与苗粗之间的关系。高径比适宜的苗木,生长匀称,质量好。高径比过大或过小,表明苗木过于粗矮,都不好。④苗木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有严重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苗木应禁止出圃。⑤对于萌芽弱的针叶树种,要有饱满的顶芽。且顶芽无二次生长现象。 评定苗木质量的优劣,要根据苗木的质量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目前国外根据苗木的含水量、苗木根系的再生能力和苗木的抗逆性等生理指标来评定苗木质量的优劣。

法国梧桐苗木出圃规格

法国梧桐苗木出圃规格 法桐https://www.360docs.net/doc/1d13177722.html, 人粪尿约为50—75k8(用清水稀释7—8倍后使用)或尿素4。5kB,硫酸铵7.5。10 k8.其他如氛化铵、硝酸铵、氯化钾、过磷酸钙等均为5kB左右。 追肥可采用于施或湿施。干施是将肥料掺细土数倍或十几倍均匀混拌后撤入苗床,也可 在行间开沟撤施,要避免露水末干及在烈日高温下施肥,施后要及时冲去粘附在枝叶上的肥 粒,最好在雨前施用。湿施是将人粪尿或化肥加水30—100倍浇洒在苗床上。为了避免肥料 被土壤固定和流失,也可以将低浓度的速效性化肥和微量元素溶液直接喷施于苗木茎叶上称 为根外迫肥。这种方法用量少,见效快,特别在苗木缺乏微量元素时,效果最为显著,但不 能满足苗木对养分的全部要求,因此不能取代常规的土壤施肥。 6.苗木保护 (1)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予治”的原则。预防病虫害的根本措施 应从改善育苗技术,加强苗圃经营管理着手,促进苗木发育健壮,增强苗木对病虫害抵抗能 力。如慎选圃地,避免用种过易感病作物的土地作苗圃,秋冬耕翻圃

地,适时早播,精选种 子,加强苗木抚育管理等,都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做好预防的同时,一且发生病虫害 应及时采用药物防治。 (2)防寒目的是保护不耐寒苗木的安全越冬。主要是防止苗木遭受冻害、生理干旱 及冻拔等危害。南方地区以早晚霜造成的冻害较为普遍,秋末苗木尚未充分木质化时,或因 深秋温暖多雨,苗木再度长出新梢,均易遭受早霜危害。在春季苗木发出新芽,当气温下降 到寒度以下时,就会发生晚霜危害。北方的早春旱风常使苗木蒸腾加剧,而处于冻结土层中 的根系尚不能及时吸水补充,使苗木体内失去了水分平衡,出现生理干旱现象,发生枯梢以 致整个地上部分枯死。冻拔也称冻举,是由于土壤中水分冻结,体积膨胀,夜冻昼消,将苗 木根部拱出地面,经风吹日晒,而使苗木拈死的现象。苗圃防寒首先应从提高苗木抗寒能力 着手,可通过一系列的育苗技术措施,如正确掌握播种期,合理施肥,使幼苗在寒冷到来前 能充分木质化,提高抗御低温的能力。苗圃防寒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覆盖:用稻草、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