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禁忌

职业禁忌
职业禁忌

一、噪声

1、对健康的危害

噪声能损害人的听觉能力,突发的或爆炸的以及其它强烈的噪声,能引起耳鼓膜破裂,或直接引起中耳和内耳结构损伤;短时接触噪声可引起瞬间耳鸣(听觉阀值);噪声对人的免疫功能、精神、神经、心血管、内分泌、代谢、呼吸及消化系统等均有影响,影响正常生理节奏和睡眠、妨碍脑力劳动,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造成紧张、烦恼与反感;长期接受超过国家标准限值(85)噪声可引起职业病---噪声聋。

2、职业禁忌症

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 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

2)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双耳平均听阈≥40dB;

3)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

3.可导致的职业病

职业性噪声聋。

4.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配戴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护用品;

工程防护:设置隔音墙、吸音材料、将噪声源隔离。

二、高温

1、对健康的危害

高温作业时,特别在夏季,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其功能改变主要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消化、神经、泌尿等系统的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化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人体出现体温节等功

能紊乱,则可对人体产生负面健康影响。高温作业可引起中暑,主要临床表现为在高温作业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热痉挛患者因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临床上可见明显的肌肉痉挛,伴有肌肉收缩性疼痛。热衰竭患者因皮肤血流的增加而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相应增加,可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

2、职业禁忌症

1)未控制的高血压;

2)慢性肾炎;

3)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未控制的糖尿病;

5)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的八级);

6)癫痫。

3、可导致的职业病

中暑。

4、防护措施

1)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高温作业应当补充与出汗相当的水分和盐分。补充水分和盐分的最好办法是供给含盐的饮料,一般每天供

水3~5L,盐20g左右。

2)个人防护:高温作业的工人工作服,应以耐热、传导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防止热辐射,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的工作

服。

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的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的体格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

5、应急救援措施

1)轻度中暑: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2)重症中暑:①热射病:迅速采取降低体温、维持循环呼吸功能措施,必要时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②热痉挛:及时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③热衰竭:使患者平卧,移至阴凉通风处,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对症处理。

三、一氧化碳

1、对健康的危害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险主要危害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障碍等;中度中毒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重度中毒意识障碍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若CO浓度极高时,可迅速使人昏迷意识,甚至发生“电击样”死亡。

2)其他损害,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之外,尚可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如肺水肿、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水泡或红肿;身体挤压综合征(包括筋膜间隙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极少部分患者可合并脑梗死或心肌梗死。

3)迟发脑病,急性CO中毒昏迷苏醒后,经2-60d的“假愈期”,又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为迟发性脑病。精神及意识障碍表现为智能减退、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或去大脑皮层状态;锥体外系障碍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增高、主动运动减少等帕金森综合症;锥体受损害表现为偏瘫、小便失禁、病理征阳性;大脑皮层灶性功能障碍表现为失语、失明、失写及继发性癫痫发作等。

4)实验室检查。⑴血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10%,(必须在脱离接触8h内进行);⑵头部CT检查急性期显示脑水肿改变,两周后可显现典型的定位损伤影像,表现为大脑皮层下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基底核区苍白球梗死,软化灶。⑶颅脑MRI可视脑细胞肿胀、髓鞘脱失、梗死及软化灶等。⑷脑电图检查中、高度异常。⑸大脑诱发电位

异常。

2、职业禁忌症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3、可导致的职业病

一氧化碳中毒

4、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佩戴个体防护设施;

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通风设施(防爆型的通风设备)、作业场所设置报警装置(警戒点应包含预报值、警报值和高报值)。

5、应急处理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腋窝处等,并及时送医院。

四、煤尘

1、对健康的危害

接触煤尘,可吸入煤尘,煤尘进入人体后在肺泡内沉积不久,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向邻近呼吸性细支气管运送。随着长期持续的接触,小量聚合的粉尘开始沉积在肺淋巴组织内和环绕在肺小动脉和静脉周围,局部淋巴结内有较大量的聚集。当满载粉尘的吞噬细胞大量增多的时候,便不能进入呼吸性细支气管,而趋于成群地环绕在第1级、

第2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致癌性:IARC-3(动物可疑)。

2、职业禁忌症

3、可导致的职业病

煤工尘肺。

4、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采用防尘口罩、防尘工作服等;

工程防护:原采用湿式作业;将煤块的粒径增大。

五、二氧化硫

1、对健康的危害

1)刺激反应

吸入后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但短期内(1-2d)能恢复正常,胸部体征及X射线无异常。

2)轻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后,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尚伴有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全身症状;眼结膜、鼻粘膜及咽喉部充血水肿,肺部有明显干啰音或哮喘音,X射线可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强。

3)中度中毒

除轻度中毒表现加重外,尚有胸闷、聚咳、痰多、呼吸困难等;并有气促、轻度紫绀、两肺有明显湿啰音等,X射

线显示肺叶透明度降低,出现细网状或散在斑片状阴影,符合肺间质性水肿或化学性肺炎。

4)重度中毒

除中度中毒表现外,出现下列症状:⑴肺泡性肺水肿;

⑵突发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大于28次/min,血气分析PaO2小于8kPa,当吸入低浓度(小于50%)时,动脉血氧分压仍不能维持8kPa,并有持续下降趋势;⑶较重程度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⑷窒息或昏迷。

5)慢性影响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

有牙齿酸蚀症。

2、职业病禁忌症

3、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危害

(二氧化硫中毒)。

4、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佩戴个体防护设施;

工程防护:采取机械通风设施(防爆型的通风设备)、作业场所设置报警装置(警戒点应包含预报值、警报值和高报值)。

5、应急防护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六、一氧化碳

锅炉房中若缺少通风设施,锅炉用煤可产生CO,CO经呼吸道可侵入人体。临床表现:急性CO中毒是吸入高浓度CO后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临床

表现如下:

2.7.4二氧化碳

该项目锅炉运行过程中易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呼吸道可侵入人体。二氧化碳对健康危害为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

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

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气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

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过、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絮乱等主诉。

七、二氧化硫

锅炉使用的燃煤若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其侵入途径经呼吸道吸入。主要临床表现在五个方面,具体

分析如下:

八、次氯酸钠(漂白水):拼音(cì lǜ suān nà),国标编号(83501),CAS号(7681-52-9),,分子式(NaClO;N aOCl), 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分子量 (74.44 ), 熔点(-6℃) ,沸点(102.2℃)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次氯酸钠放出的游离氯可引起中毒,亦可引起皮肤病。已知本品有致敏作用。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

泄漏应急处理措施: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就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电离辐射(理化特性: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分外照射和内照射)

健康危害: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可引起机体的畸形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

职业禁忌症:严重性皮肤疾患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应急处理: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防护措施:外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内照射采取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穿防腐防护服。

九、氨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博停止,可致眼和皮肤灼伤(职业性急性氨中毒)

职业禁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

支气管哮喘

慢性间质性肺病

支气管扩张

职业病防护措施:戴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防止冻伤。

常见职业禁忌证有哪些

常见职业禁忌证有哪些 一、何谓职业禁忌证?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容易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 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例子: ☆苯主要损害血液系统,中毒病人容易出血或出血不止,严重者还可以罹患白血病,因此,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接苯标准参考值的人就不宜从事有苯系物作业。 ☆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接触粉尘时,就容易导致原有肺部疾病加重,吸入的粉尘也难以排出,容易罹患尘肺病,所以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不宜从事粉尘作业。 ☆铅可通过抑制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的一些巯基酶导致贫血,故各类型贫血病患者不宜从事铅作业。 二、常见的职业禁忌证有哪些? 1、粉尘 (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2、噪声 (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2)中度以上传导性听力损失 (3)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 (4)噪声易感者 (5)Ⅱ期和Ⅲ期高血压 (6)器质性心脏病 3、高温 (1)Ⅱ期和Ⅲ期高血压 (2)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3)慢性肾炎 (4)未控制的甲亢 (5)糖尿病 (6)大面积皮肤疤痕 4、苯、甲苯、二甲苯 (1)血常规异常者: ①白细胞计数<4.5×109/L ②血小板<8×1010/L ③红细胞计数(男)<4×1012/L,(女)<3.5×1012/L,或血红蛋白定量(男)<120g/L,(女)<110g/L

(2)造血系统疾病:如各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血液肿瘤、凝血障碍疾病等 (3)脾功能亢进 5、二氯乙烷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2)慢性肝炎 (3)慢性肾炎 (4)心肌病 6、三氯乙烯 (1)慢性肝炎 (2)慢性肾炎 (3)过敏性皮肤病 (4)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7、汞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2)各类精神病 (3)慢性口腔炎 (4)慢性肾脏疾病 8、正己烷 (1)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2)糖尿病 9、铅

常见职业病禁忌症.

3.4.1 噪声 3.4.1.1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是由许多不同频率与不同声强无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声音,它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以内耳损伤为明显,在长时间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直至导致噪声性耳聋,噪声聋是我国法定职业病。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声,不仅使听觉器官受到损伤,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有不良影响。在噪声干扰下工人会感觉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生产场所由于噪声影响掩盖了异常信号和声音,容易发生各种工伤事故。 3.4.1.2职业接触限值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规定,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见表3-3。 表3-3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3.4.1.3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噪声聋是我国法定职业病。结合本项目工艺特征分析,噪声是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导致噪声聋可能性大,应予以重视该危害因素。 3.4.1.4职业禁忌症 (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2)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3)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分贝;(4)Ⅱ期及Ⅲ期高血压;(5)器质性心

脏病。 3.4.2高温 3.4.2.1对人体的危害 高温是指温度超过35℃或辐射热强度超过0.5kcal (cm2/mim)的环境条件。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可导致职业性中暑,中暑是由于人体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时常出现有头痛、头晕、口渴、多汗、乏力、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如及时到荫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补充盐水,短时间可恢复;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大量出汗,体温升高等,如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在数小时内恢复;重症中暑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此时体温不断增高,病情危急,可随时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等,如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危及生命。此外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下作业,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大脑反应速度及注意力降低,易引发安全事故。 3.4.2.2职业接触限值 根据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规定,高温作业的卫生要求见表3-4,常见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见表3-5。 表3-4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

常见职业危害相应职业禁忌症(简表).doc

常见职业危害相应职业禁忌症(简表) 有害因 健康危害法定职业病职业禁忌证素 一粉尘 生产性粉尘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的损害,作业工 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不同种类的粉尘可 引起不同类型的尘肺病。矽尘能导致的是矽肺1、活动性肺结核病 粉尘病。尘肺病是一种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 尘肺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以肺部纤维化改变为3、慢性间质性肺病主,随着尘肺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导致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如心脏等其他脏器的损 害。 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可引 1、活动性肺结核病 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矽肺病。矽肺 2、慢性阻塞性肺病 矽尘早期可能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较轻。随着病情的矽肺 3、慢性间质性肺病 进展,可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咳嗽、咯痰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等症状。 长期吸入煤尘可引起煤工尘肺,早期一般无症 1、活动性肺结核病 煤尘 ( 包状,并发支气管或肺部感染时会出现气短、胸煤工尘肺 2、慢性阻塞性肺病 括煤矽痛、胸闷、咳嗽、咯痰等症状。X 线胸片上主、煤矿井下工人 3、慢性间质性肺病 尘 ) 要表现为圆形小阴影、不规则阴影和大阴影,滑囊炎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还有肺纹理和肺门阴影的异常变化。 长期吸入石棉粉尘可引起以肺纤维化为主的1、活动性肺结核病 石棉粉石棉肺、石棉所2、慢性阻塞性肺病石棉肺,主要症状是咳嗽和呼吸困难。石棉纤 尘致肺癌、间皮瘤3、慢性间质性肺病维在肺中沉积亦可导致肺癌和恶性间皮瘤。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生产性粉尘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的损害,作业工 石墨尘肺、炭黑 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接触不同种类的粉尘可 尘肺、滑石尘肺、 引起不同类型的尘肺病。矽尘能导致的是矽肺1、活动性肺结核病 水泥尘肺、云母 其他粉病。尘肺病是一种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2、慢性阻塞性肺病 尘肺、陶工尘肺、 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以肺部纤维化改变为3、慢性间质性肺病 铝尘肺、电焊工 主,随着尘肺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导致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尘肺、铸工尘肺 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如心脏等其他脏器的损 和其他尘肺 害。 长期吸入棉花、亚麻、软大麻等植物性粉尘可 引起以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阻塞为主的疾病, 1、活动性肺结核病 具有特征性的胸部紧缩感、胸闷、气短症状, 棉尘棉尘病2、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伴有咳嗽,偶有咳痰,并伴有急性通气功能 3、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下降。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通气功能损 害。 二毒物

职业禁忌症

该项目中主要职业病检查项目及周期危 害因素上岗前检查项目在岗期间检查项目 应急职业健 康检查 离岗时职业 健康检查 体检周期职业禁忌证 煤尘a)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疾病史、吸烟史及咳 嗽、咳痰、喘息、胸痛、呼吸困难、 气短等症状; b) 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 点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 c)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 图、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或数 字化摄影胸片(DR胸片)、肺功能。 a)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咳嗽、 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也可 有喘息、咯血等症状; b) 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 重点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 统; c)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后前位X射线高 千伏胸片或数字化摄影胸片 (DR胸片)、心电图、肺功能; 2)选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血清ALT。 -- 检查内容 同在岗期 间。 a)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Ⅰ 级,3年一次;生产性粉尘 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2年 一次; b) X射线胸片表现为观察对 象者健康检查每年1次,连 续观察5年,若5年内不能 确诊为煤工尘肺患者,应按 (1)执行; c) 煤工尘肺患者每1年~2 年检查一次,或根据病情随 时检查。 A)活动性肺结核 病; b)慢性阻塞性肺 病; c)慢性间质性肺 病; d)伴肺功能损害的 疾病。 矽尘a)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疾病史、吸烟史及咳 嗽、咳痰、喘息、胸痛、呼吸困难、 气短等症状; b) 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 点检查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 c)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 a)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咳嗽、 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也可 有喘息、咯血等症状;b) 体格 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 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c)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必检 项目: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 片或数字化摄影胸片(DR胸 -- 同在岗期 间 a) 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Ⅰ 级,2年1次;生产性粉尘 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1年1 次;b) X射线胸片表现为观 察对象者健康体检每年1 次,连续观察5年,若5年 内不能确诊为矽肺患者,按 上面第一条执行;c) 矽肺患 a) 活动性肺结核 病; b) 慢性阻塞性肺 病; c) 慢性间质性肺 病; d) 伴肺功能损害 的疾病。 内蒙古安达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第 1 页共 162页

职业禁忌症及常见有毒有害作业的禁忌症

职业禁忌症及常见有毒有害作业的禁忌症 一、何谓职业禁忌证?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容易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例子: 苯主要损害血液系统,中毒病人容易出血或出血不止,严重者还可以罹患白血病,因此,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接苯标准参考值的人就不宜从事有苯系物作业。 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接触粉尘时,就容易导致原有肺部疾病加重,吸入的粉尘也难以排出,容易罹患尘肺病,所以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不宜从事粉尘作业。 铅可通过抑制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的一些巯基酶导致贫血,故各类型贫血病患者不宜从事铅作业。 二、常见的职业禁忌证有哪些? 1、粉尘 (1)活动性肺结核病 (2)慢性阻塞性肺病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2、噪声 (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2)中度以上传导性听力损失 (3)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 (4)噪声易感者 (5)H期和皿期高血压 (6)器质性心脏病 3、高温 (1)H期和皿期高血压 (2)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3)慢性肾炎 (4)未控制的甲亢 (5)糖尿病 (6)大面积皮肤疤痕 4、苯、甲苯、二甲苯 (1)血常规异常者: ①白细胞计数<4.5 X 109/L ②血小板<8X 1010/L ③红细胞计数(男)<4 X 1012/L ,(女)<3.5 X 1012/L , 或血红蛋白定量(男)<120g/L ,(女)<110g/L (2)造血系统疾病:如各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血液肿瘤、凝血障碍疾病 (3)脾功能亢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