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活动登记表

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活动登记表

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活动登记表学号:研究生姓名:

要求:学生听学术报告须作笔记,送交指导教师审阅签名。

模式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模式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现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方面。而且现今的模式识别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与支持,在各方面也有重大的进步。模式识别也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模式识别,前景 Abstract:In the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a 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mong them pattern recognition is one of the ap pl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now the application of pattern recogni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to get everyone's attention and support, in various aspects have significant progress. Pattern rec ognition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people around.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Pattern Recognition, prospects 一,引言 如今计算机硬件的高速发展, 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 人们开始要求计算机能够更有效地感知诸如声音、文字、图像、温度、震动等人类赖以发展自身、改造环境所运用的信息资料。但就一般意义来说, 目前一般计算机却无法直接感知它们, 我们常用的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 对于这些外部世界显得无能为力。虽然摄像机、图文扫描仪、话筒等设备业已解决了上述非电信号的转换, 并与计算机联机, 但由于识别技术不高, 而未能使计算机真正知道采录后的究竟是什么信息。计算机对外部世界感知能力的低下, 成为开拓计算机应用的瓶颈, 也与其高超的运算能力形成强烈的对比。于是, 着眼于拓宽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提高其感知外部信息能力的学科———模式识别, 便得到迅速发展。 人工智能所研究的模式识别是指用计算机代替人类或帮助人类感知模式, 是对人类感知外界功能的模拟, 研究的是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 也就是使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模拟人类通过感官接受外界信息、识别和理解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现将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方面的一些具体和最新的应用范围遍及遥感、生物医学图象和信号的分析、工业产品的自动无损检验、指纹鉴定、文字和语音识别、机器视觉地圈模式识别等方面。 二,现状 以地图模式识别为例,地图模式识别是由计算机来对地图进行识别与理解, 并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 让计算机研究和分析地图上的各种模式信息, 获取地图要素的质量意义。其计算处理的过程类似于人对地图的阅读。 地图模式识别是近年来在地图制图领域中新兴的一门高新技术, 是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由于它是传统地图制图迈向数字地图制图的一座桥梁, 因此,地图模式识别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一起, 被称为现代地图制图的三大技术。 目前, 地图模式识别由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尤其是随着现今的计算机及其外部硬件环境的不断提高, 科技不过发展的情况下,

学术部考核细则最终版

学术部考核细则 学术部年度考核由学术节考核40%、创业技能竞技月考核30%、日常工作考核10&(其中部门对接例会考核5%、材料递交考核5%)、品牌特色附加分考核20%构成。 部门对接例会部分: 其中无故缺席扣1分,请假、迟到或者找人代开对接例会扣0.5分,准时出席不扣分。 材料递交部分: 及时上交材料并按照规定格式不扣分(材料上交时间截图为准,规定格式模板为准);未能及时上交视为不合格扣0.5分,未能按照规定格式适为不合格扣0.5分。每月材料累计不合格两次或两次以上扣1.5分。 第二十三届学生学术节评比细则 为表彰在江西财经大学第23届学生学术节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经学术节组委会执行委员会研究决定,在本次学术节圆满落幕之后,将评出相关奖项,并颁发证书或锦旗,以表鼓励。 (一)具体奖项设立 1、最佳组织奖。本届学术节设立优秀学院组织奖10个。评比依据是:各个学院学生参与度、得奖率(计算方法详见评奖细则)各占评比的25%,学院的宣传占10%,组织工作以及与组委会的配合占40%. 2、优秀学术部奖。颁发给在学术节中表现突出的学院学术部。针对全校18个院级学术部,组委会将根据各学院在整个学术节期间的表现情况,评选出8个优秀学术部颁发该奖项。 3、优秀模拟板块奖。本届学术节设立8个优秀模拟板块奖。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将根据各板块在整个学术节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评比。表现突出者将颁发优秀模拟板块奖。

4、优秀竞赛板块奖。组委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对各竞赛板块进行评比,根据评奖细则评选出前8名,并颁发优秀模拟板块奖。 5、江财百强企业。根据各模拟公司经过学术节后得到的江财学术币的盈利额以及网络实战成绩进行综合评选,其中网络实战成绩占20%,模拟公司实际资产占80%。 6、江财优秀企业家。共评选100人。优秀企业家即百强企业的法人代表。 7、江财优秀企业员工。共评选700人。优秀企业员工将通过百强企业内部民主评选产生。 二、各奖项评分细则 最佳组织奖: 1、各学院基准分为30分,只加不减。 2、学术节期间,部长对接例会,无故缺席不加分,迟到说明理由、代开加0.5分,按时出席者加1分。 3、配合校学术部工作:根据《关于第21届校学术节设立各项奖项的细则》中的规定: 对于积极配合校学生会学术部工作开展,如人员调动、画报、字报等等,积极宣传学院承办的活动,经过综合考评,校学生会学术部将评定等级分为5个档次。分别是20,16,14,12,10。 4、积极宣传自己学院承办的活动。分为4个档次。分别为10分、8分、5分、2分。积极宣传其他各学院承办的活动,如画报、字报等等,经过综合考评,校学生会学术部将评分划分为4个档次。分别为8分、5分、2分、0分。 5、所在学院参加学术节活动获奖人数及名次。一等奖一人一次加5分,二 等奖一人一次加3分,三等奖一人一次加1分,个人奖励一人一次加1分。 6、辩论赛组织开展情况。学术节组委会根据各学院参加学术节辩论赛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分为6个档次。分别为20、18、16、15、10、5。 7、宣传情况评比: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在考察宣传工作时,将按照以下评分细则进行分数计算。具体评分细则如下: (1)字报,画报,喷绘,横幅,不做基本要求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模式识别试题 2014.04 (附答案)(优.选)

1 / 5word.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试卷 (考试时间: 至 ,共 2 小时) 课程名称 模式识别 教师 学时 40 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成绩 考核方式: (学生填写) 1、(5分)简述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异同。 答: (1)有监督学习必须要有训练集和测试样本,而非监督学习没有训练集; (2)有监督学习的目的就是识别事物,识别结果表现在给待识别数据加上了标号,因此训练样本集必须由带标号的样本组成,而非监督学习方法只有要分析的数据集本身,预先没有什么标号。 (3)非监督学习方法在寻找数据集中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并不一定要达到分数据集的目的,也就是说不一定要“分类”。 2、(15分)计算单词model 和amdeol 的编辑距离,画出栅格图。 解: 栅格图为: a m d e o l m o d e l amdeol 从栅格图可计算,model 和amdeol 的编辑距离为3。 学 号 姓 名 学 院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2 / 5word. 3、(15分)已知A 类样本为:123[0,1];[2,2];[2,3]a a a ===,B 类样本为:123[3,1];[4,3];[1,5]b b b ===,计算最小二乘分类面的方程(取值为-1和+1),并写出LMS 算法的流程。 解: (1)计算最小二乘分类面为[]0.4,0.26,1.45T ω=--。 (2)LMS 算法流程: 步骤1. 初始化训练样本、权向量; 步骤2. 选择一个训练样本,利用下列公式更新权向量: ()[][1][1]2 ()k k T k i i y μ --=--w w x x w 训练样本数目 步骤3. 重复所有样本。 4、(15分)在目标识别中,有1ω和2ω两种目标类型,它们的先验概率分别为0.8和0.2,在一次试验中,获得样本的类概率密度分别为()10.2p x ω=,()20.4p x ω=,并且已知110λ=,126λ=,211λ=,220λ=。试对该样本进行分类。 (1)基于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 (2)基于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 解:(1)利用贝叶斯公式,分别计算出1ω和2ω的后验概率: ()()() ()() 1112 1 0.20.8 0.66670.20.80.40.2 i i i p x P P x p x P ωωωωω=?= = =?+?∑ ()()() ()() 2222 1 0.40.2 0.33330.20.80.40.2 i i i p x P P x p x P ωωωωω=?= = =?+?∑ 根据贝叶斯决策规则,有 ()()12P x P x ωω> 所以合理的决策是把该样本归类于1ω。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可知后验概率为

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升专《统计学》期末考试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升专《统计学》期末考试卷 1. ( 单选题 ) 统计是从现象的( )。(本题 2.0分) A、质的方面去研究其量的方面 B、量的方面去研究其质的方面 C、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量的方面 D、质与量的辨证统一中研究其质的方面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2 2. ( 单选题 )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 )(本题2.0分)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3. ( 单选题 ) 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本题2.0分)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4. ( 单选题 ) ( )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本题2.0分) A、及时性 B、完整性 C、连续性 D、真实性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2

5. ( 单选题 ) 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 )(本题2.0分) A、直线模型 B、抛物线模型 C、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2 6. ( 单选题 ) 累计增长量等于( )(本题2.0分)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 D、逐期增长量之差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7. ( 单选题 )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本题2.0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二)大作业

计算机应用基础(二)大作业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4学年上学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二)》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题号一二总分 题分30 70 得分 考试说明: 1、大作业于2014年6月12日下发,2014年6月28日交回;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试卷后的答题纸上) 1、在网络环境中或在具有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分布式处理环境中,为客户的请求提供服务的结点计算机称

为( 1 )。 2、当前使用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 2 )阶段。 3、Word中有三种查找方式,即无格式的查找、( 3 )、特殊字符查找。 4、在Word中每一页都要出现的基本内容应放在( 4 )中。 5、编辑Word文档时,要用鼠标完成文字或图形的复制时,应按( 5 )键。 6、作为计算机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微处理器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基本上按( 6 )定律增长,即每隔18个月,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增加1倍,而性能提高1倍。 7、在软件分类中,操作系统是一种(7 )软件。 8、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属于(8 )。 9、“国家顶层域名”代码中,中国的代码是(9 )。 10、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定,称为(10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请将答案写在试卷后的答题纸上) 1、计算机存储器中,组成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______。 A.4B.8C.16D.32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完整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602 专业名称:自动化 二、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在掌握自动化和控制工程领域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提出和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系统工程导论等专业知识,并接受1~2个学科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可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以及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3.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专业特色 1、在科研、教学、实验和毕业设计环节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专业有机结合,培养适应面宽广的“多才”专业; 2、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基础,训练工程型人才; 3、开展各类竞赛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 3、双语教学课程: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导论、电力系统自动化、线性系统理论、数字 逻辑设计及应用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基础I/II,现代电子技术综 合实验,电力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应用实验I/II,信号与系统,过程控制系 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 单片机与PLC,数字系统设计,调速与随动,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 设计,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数字图像处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电力系 统自动化,信息论导论 2、上机:软件技术基础,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数值计算方法,自控原理基础实验,高 级语言程序设计,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 验,人工智能导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工程导论 3、课程设计:电路分析基础,单片机与PLC,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 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单片机与PLC,数字系 统设计,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 4、实习实训:实习实训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基础工程训练、电工电气技术实训、电装 实习、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跟继续教育学院微机原理试题资料精

学习中心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微机原理与应用》全真试题 (开卷9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题分30 10 20 10 10 20 得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若(DX)=7BH,(CL)=03H,CF=1,则CPU执行 RCR DX,CL指令后,(DX)= 。 2.8086CPU关于数据的寻址方式中,是存储器寻址方式的有 。 3.若给某微机系统配置16K字节的SRAM电路,SRAM芯片选用Intel6264,则共需片6264芯片。 4.在8086系统中,若某存储器字单元是未对准的,则CPU访问该存储单元需个总线周期完成。若访问另一偶地址存储器字节单元时,使用数据总线。

5. MOV AX,[BP][DI] +13H 指令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 6.若(DS)=0100H ,(SS)=0150H ,(BX)=0003H ,(BP)=0003H ,存储器 (01003H)=5566H,(01503H)=7788H,则CPU执行:MOV AL,[BX]指令后,(AL)= ,CPU执行MOV AX,[BP]指令后,(AX)= 。 7. 将十进制数75用分离BCD码形式定义到BCDWORD字单元的伪指令定义 语句为。 8.若(DL)=OFFH,CF=0,则CPU 执行INC DL 指令后,CF= ,(DL)= 。 9.8086CPU的字符串处理指令的目的串地址默认在。 10.I/O 地址译码方式有部分地址译码和。 11.若分配给某存储器单元的逻辑地址为8B90H:7850H,则该单元的物理地址为 H。 12.十进制数-100的补码为 B。 二、判断下列指令语法书写是否正确,对于正确指令打√,并分别说明源 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对于错误指令打×,说明其错误原因。(10分)(设VARB为字节变量,VARW为字变量) 1.MOV DS, SEG VARW 2.SUB DX, VARB 3.PUSH 12ABH

电子科技大学-成电超音速技术报告-电磁组

第八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 第八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 智能汽车竞赛 技术报告 学校:电子科技大学 队伍名称:成电超音速 参赛队员:王硕 李洋 马文建 带队教师:程玉华

第八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关于技术报告和研究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第八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关保留、使用技术报告和研究论文的规定,即:所有参赛队伍必须与大赛各分赛区组委会签订参赛承诺协议,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参赛者本人,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和比赛秘书处可以在相关主页及文献资料中收录并公开获奖作品的设计方案、技术报告及参赛模型车的视频、图像资料。 参赛队员签名: 带队教师签名: 日期:

第八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技术报告 摘要 本文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为背景,介绍了智能赛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开发流程。该比赛采用大赛组委会统一指定的A型车模,以Freescale半导体公司生产的32位单片机K60核心控制器,要求赛车在未知道 路上沿着电磁信号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赛。整个系统涉及车模机械结构调整、传感器电路设计及信号处理、控制算法和策略优化等多个方面。赛车采用谐振电路对赛道进行检测,提取赛道位置,用PD方式对舵机进行控制。同时通过编码器获取当前速度,采用PID控制实现速度闭环。 关键词:Freescale,智能车,电磁信号,PID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8th National Intelligent Car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structures and the development flow of the vehicle control system.This contest adopting A-type car model prescribed by the contest organization committee,using the32-bit MCU K60 produced by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Company as the core controller,requires the car finish the race in the fastest speed.The whole system includes the aspects of the mechanism structure adjustment,the sensor circuit design and signal process,control algorithm and strategy optimization etc.It captures the road information through resonant circuit,then abstracts the road position.After that, PD feedback control is used on the steering.At the same time,the system obtains the current speed using a speed sensor,so that it can realize the feedback control of the speed by PID method. Key words:Freescale,Intelligent vehicle,Electromagnetic signals,PID

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研究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研究方向 1、移动通信研究团队 李少谦教授、唐友喜教授、刘皓副教授、唐万斌副教授、武刚副教授、何旭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面向信号处理方向,偏向程序、算法、仿真,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MIMO,OFDM等 2、通信信号处理与专用集成电路研究团队 胡剑浩教授、凌翔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面向硬件,FPGA,芯片设计等 3、无线网络技术团队 郭伟教授、冯刚教授、余敬东副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层,Ad-hoc 4、网络技术研究团队(严格来讲,雷维礼教授、、马立香副教授是宽带实验室,而非抗干扰) 雷维礼教授、毛玉明教授、冷苏鹏副教授、马立香副教授 研究方向: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宽带无线信息网络5、编码技术研究团队 周亮教授、张忠培教授、文红副教授 研究方向:编码技术、密码学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划分 1、光纤技术与光电子器件研究室 饶云江教授 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光电子器件 2、光通信技术研究室 邱昆教授、陈福深教授、许渤副教授、武保剑副教授、周东副教授 研究方向:、新型光通信理论与技术、光接入网技术、军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3、宽带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室 团队1:宽带通信网研究组 李乐民院士、王晟教授、许都副教授、虞红芳副教授、徐世中副教授 研究方向:宽带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宽带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宽带无线网络技术 团队2:网络行为学与网络安全课题组 胡光岷教授、姚兴苗副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行为学研究、网络安全研究 团队3:现代通信网技术及应用 李兴明教授 研究方向:现代通信网理论、网络的优化设计技术.、电信网络管理、高速信息

电子科技大学随机信号分析期末考试题

电子科技大学20 -20 学年第 学期期 考试 卷 课程名称:_________ 考试形式: 考试日期: 20 年 月 日 考试时长:____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 期末 80 % 本试卷试题由___2__部分构成,共_____页。 一、填空题(共20分,共 10题,每题2 分) 1. 设随机过程0()cos(),X t A t t ω=+Φ-∞<<∞,其中0ω为常数,A Φ和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01A ∈,且均匀分布,Φ在[]02π,上均匀分布,则()X t 的数学期望为: 0 2. 已知平稳随机信号()X t 的自相关函数为2()2X R e ττ-=,请写出()X t 和(2)X t +的协方差12-e 3. 若随机过程()X t 的相关时间为1τ,()Y t 的相关时间为2τ,12ττ>,则()X t 比()Y t 的相关 性要__大___,()X t 的起伏特性比()Y t 的要__小___。 4. 高斯随机过程的严平稳与___宽平稳_____等价。 5. 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服从___瑞利___分布,相位服从___均匀___分布,且在同一时刻其包络和相 位是___互相独立___的随机变量。 6. 实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是___偶____(奇、偶、非奇非偶)函数。 7. 设)(t Y 是一均值为零的窄带平稳随机过程,其单边功率谱密度为)(ωY F ,且0()Y F ωω-为一偶函 数,则低频过程)()(t A t A s c 和是___正交___。

二、计算题(共80分) 1. (16分)两随机变量X 和Y 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XY f x y axy ,a 是常数,其中0,1x y ≤≤。求: 1) a ; 2) X 特征函数; 3) 试讨论随机变量X 和Y 是否统计独立。 解:因为联合概率密度函数需要满足归一性,即 (2分) 11 00 1 1 1(,)124 XY f x y dxdy Axydxdy A xdx ydy A ∞∞ -∞-∞= ===?? ????(分) 所以4A = (1分) X 的边缘概率密度函数: 1 ()4201X f x xydy x x ==≤≤? (2分) 所以特征函数 1 1 02 ()2()2122 12j X X j x X j x j x j x j j E e f x e dx xe dx e xe j j e j e ωωωωωωω φωωωωω∞ -∞??=?? ==?? =-??????= --??? ?(分) (分)(分) 容易得1 ()4201Y f y xydx y y ==≤≤? 则有 (,)()()XY X Y f x y f x f y = (2分) 因此X 和Y 是统计独立。 (2分) 2. (12分)设随机过程()0xt X t e t -=<<∞,其中x 在(]0,2π均匀分布,求: 1) 求均值()X m t 和自相关函数(,)X R t t τ+;

电子科技大学模式识别作业ANN BP分类器设计

ANN-BP分类器设计 (控制工程XXXXXXXXXX) 一、问题表述 对“data3.m”数据,用其中一半的数据采用ANN-BP算法设计分类器,另一半数据用于测试分类器性能。 二、方法描述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是由大量的、简单的处理单元(称为神经元)广泛地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它反映了人脑功能的许多基本特征,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神经网络具有大规模并行、分布式存储和处理、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特别适合处理需要同时考虑许多因素和条件的、不精确和模糊的信息处理问题。 BP神经网络的标准学习过程: 神经网络在外界输入样本的刺激下,不断改变网络的连接权值,以使网络的输出不断地接近期望的输出。信号正向传播;若输出层的实际输出与期望的输出(教师信号)不符时,转入反向传播阶段;误差反传,误差以某种形式在各层表示——修正各层单元的权值;依次循环,直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或者进行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BP神经网络的标准学习步骤: 第一步,网络初始化给各连接权值分别赋一个区间(-1,1)内的随机数,设定误差函数e,给定计算精度值和最大学习次数M。 第二步,随机选取第k个输入样本及对应期望输出。 第三步,计算隐含层各神经元的输入和输出。 第四步,利用网络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计算误差函数对输出层的各神经元的偏导数。 第五步,利用隐含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值、输出层的偏导数和隐含层的输出计算误差函数对隐含层各神经元的偏导数。 第六步,利用输出层各神经元的偏导数和隐含层各神经元的输出来修正连接权值。 第七步,利用隐含层各神经元的偏导数和输入层各神经元的输入修正连接权。 第八步,计算全局误差。 第九步,判断网络误差是否满足要求。当误差达到预设精度或学习次数大于设定的最大次数,则结束算法。否则,选取下一个学习样本及对应的期望输出,返回到第三步,进入下一轮学习。 BP神经网络的特点: 非线性映射能力:能学习和存贮大量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先了解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只要能提供足够多的样本模式对供网络进行学习训练,它便能完成由n 维输入空间到m维输出空间的非线性映射。 泛化能力:当向网络输入训练时未曾见过的非样本数据时, 网络也能完成由输入空间向输出空间的正确映射。这种能力称为泛化能力。 容错能力:输入样本中带有较大的误差甚至个别错误对网络的输入输出规律影响很小。 三、算法实现 %------将前半部分数据用作为训练样本,后半部分数据用来检验--------- y1=[x1(1:50,1),x1(1:50,2),x1(1:50,3)]; y2=[x2(1:45,1),x2(1:45,2),x2(1:45,3)];

电子科技大学随机信号分析期末测验题

电子科技大学随机信号分析期末测验题

————————————————————————————————作者:————————————————————————————————日期:

电子科技大学20 -20 学年第 学期期 考试 卷 课程名称:_________ 考试形式: 考试日期: 20 年 月 日 考试时长:____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 期末 80 % 本试卷试题由___2__部分构成,共_____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合计 得分 一、填空题(共20分,共 10题,每题2 分) 1. 设随机过程0()cos(),X t A t t ω=+Φ-∞<<∞,其中0ω为常数,A Φ和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01A ∈,且均匀分布,Φ在[]02π,上均匀分布,则()X t 的数学期望为: 0 2. 已知平稳随机信号()X t 的自相关函数为2()2X R e ττ-=,请写出()X t 和(2)X t +的协方差12-e 3. 若随机过程()X t 的相关时间为1τ,()Y t 的相关时间为2τ,12ττ>,则()X t 比()Y t 的相关性 要__大___,()X t 的起伏特性比()Y t 的要__小___。 4. 高斯随机过程的严平稳与___宽平稳_____等价。 5. 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服从___瑞利___分布,相位服从___均匀___分布,且在同一时刻其包络和相 位是___互相独立___的随机变量。 6. 实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是___偶____(奇、偶、非奇非偶)函数。 7. 设)(t Y 是一均值为零的窄带平稳随机过程,其单边功率谱密度为)(ωY F ,且0()Y F ωω-为一偶函数, 则低频过程)()(t A t A s c 和是___正交___。 得 得

学术硕士学术活动、实践活动考核登记本(20120508)

学号: 长江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参加学术活动、实践活动考核登记本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长江大学研究生院

目录 一、长江大学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 (1) 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报告列表 (2) 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3-7 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作学术报告登记表…………………………………8-10 五、长江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学(科研、社会)实践考核表…………11-12

长江大学 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 为调动研究生自觉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追踪科学前沿,拓宽知识面,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创新,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长江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特作以下规定: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参加学术活动、教学实践、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学术活动为必修环节,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1个学术学分,其中,必须在院(系)及以上级别学术会议上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每次0.5学分,参加院(系)及以上级别学术会议,每次0.1学分。另外,还应从其它实践环节中至少选1个实践环节, 考核合格后取得1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应填写《长江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实践活动考核登记本》上对应项目并由导师签字认可。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考核合格取得学分后方可参加论文答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进入学位论文答辩前将《长江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考核登记本》交院(系)研究生秘书备案,院(系)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实践考核结果上报研究生院。 本规定自2011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解释权归研究生院。 长江大学研究生院 2011年8月

2017考研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017考研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 2、培养目标: 该学科的硕士毕业生应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有较深的了解;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题;具有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等不尽相同,在此以江苏大学为例: 3、研究方向 1.模式识别及图像处理 2.智能控制与机器人 3.图像处理及图像数据库系统 4.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系统 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33自动控制理论(含经典与现代部分)、851数据结构、852通信系统原理选一 二、就业方向 该学科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可到大、中、小型企业,科技部门,高等院校,金融、电讯单位,政府机关等各行业从事自动化和系统工程相关的科研、开发、设计、研制、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三、职业规划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各个领域发展迅速,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操作和应用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该专业用到的计算机技术相对较多,可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来获得自己相应水平实力的等级证书。 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 NCRE每年开考两次,上半年开考一、二、三级,下半年开考一、二、三、四级。上半年考试时间为4月第一个星期六上午(笔试),下半年考试时间为9月倒数第二个星期六上午(笔试),上机考试从笔试的当天下午开始。上机考试期限为五天,由考点根据考生数量和设备情况具体安排。 四、推荐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团队概要介绍

通信导师介绍(如果想知道详细的导师信息,qq联系谭导。。尤其是抗干扰哈,保留了些抗干扰的东西,没写完~) 抗干扰: 1、移动通信研究团队 李少谦教授、唐友喜教授、刘皓教授、唐万斌副教授、武刚副教授、何旭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面向信号处理方向,偏向程序、算法、仿真,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MIMO,OFDM等 2、通信信号处理与专用集成电路研究团队 胡剑浩教授、凌翔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面向硬件,FPGA,芯片设计等 3、无线网络技术团队 郭伟教授、冯刚教授、余敬东副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层,Ad-hoc、5G 5、编码技术研究团队 周亮教授、张忠培教授、文红教授 研究方向:编码技术、密码学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划分 0、网络技术研究团队(严格来讲,雷维礼教授、、马立香副教授是宽带实验室,而非抗干扰)(此团队一向重男轻女(马老师~~哈哈)。。女生慎重考虑,不过网络方向,谭导认为很适合女生学习,至少不用焊板子!!) 雷维礼教授、毛玉明教授、冷甦鹏副教授、马立香副教授 研究方向: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宽带无线信息网络 1、光纤技术与光电子器件研究室(不建议) 饶云江教授 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光电子器件 2、光通信技术研究室(不建议)与光有关的需要自学很多们光学相关的课,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娃最好不要选。 邱昆教授、陈福深教授、许渤副教授、武保剑副教授、周东副教授 研究方向:、新型光通信理论与技术、光接入网技术、军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 3、宽带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室 团队1:宽带通信网研究组(这个团队现在也正在往网络方向靠拢,所以很多都不定,看接到什么项目,现在绝大部分都在做网络方向) 李乐民院士、王晟教授、许都副教授、虞红芳教授、徐世中教授 研究方向:宽带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宽带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宽带无线网络技术

电子科大通信导师团队介绍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划分 1、光纤技术与光电子器件研究室 饶云江教授(yjrao@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冉曾令副教授(ranzl@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 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光电子器件 2、光通信技术研究室 邱昆教授(kqiu@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陈福深教授(fs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许渤副教授(xubo@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武保剑副教授(bjwu@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周东副教授(zhoudong@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易兴文副教授(xwyi@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 研究方向:、新型光通信理论与技术、光接入网技术、军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 3、宽带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室 团队1:宽带通信网研究组 李乐民院士(lml@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王晟教授(wsh_keylab@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许都副教授(xudu@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虞红芳副教授(yuhf2004@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徐世中副教授(xsz.uestc@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廖丹副教授(liaodan@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章小宁副教授(xn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 研究方向:宽带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宽带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宽带无线网络技术 团队2:网络行为学与网络安全课题组 胡光岷教授(hgm@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姚兴苗副教授(yxm@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 研究方向:网络行为学研究、网络安全研究 团队3:现代通信网技术及应用 李兴明教授(xingminl@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 研究方向:现代通信网理论、网络的优化设计技术.、电信网络管理、高速信息传输技术 团队4:光互联网及移动信息网络研究中心 隆克平教授(lkp@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阳小龙教授(yxl@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邝育军教授(kyj@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彭云峰副教授(yfpeng@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 研究方向:光互联网络、移动信息网络 团队5:网络技术研究团队 雷维礼教授(wllei@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毛玉明教授(ymmao@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冷甦鹏副教授(spleng@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马立香副教授(lixiangma@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蒋体纲副研究员(jiangtigang@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 研究方向: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宽带无线信息网络 4、通信电路设计与信号处理研究室 团队1:多媒体通信团队 李晓峰教授(xfli@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傅志中副教授(fuzz@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周宁副教授(zhouning@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张敏副教授(zhangmin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1d14551131.html,) 研究方向:(无线)多媒体通信与终端、图像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多媒体信号处理与信息处

学术活动考核内容

学术活动考核内容 2009年4月14号,中国地质与地球物理科学研究院庞忠和教授在我们学院的邀请下为我们开展了关于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变化与调控方面的学术报告,报告地点为实验楼530。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以周边褶皱山系所围绕的中新生代盆地。盆地与山体之间为深大断裂接触, 其断裂控制着盆地构造的演化。根据构造演化性质和特征, 在塔里木盆地东北天山褶皱带的东段山前, 形成北部山前拗陷, 塔中隆起和南部拗陷, 两个拗陷深度均在1000m 以上。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可供水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但节水潜力还很大;2.在分配用水时,较少考虑到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用水问题;3.地表水资源量的调蓄能力差;4.地下水资源开发尚有潜力。 庞教授运用同位素技术示踪了塔里木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并提出了对以上水资源调控的建议和方法。 2010年10月14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水文地质学家Dr.Zhang Yingqi来我院讲学。会议在实验楼530报告厅举行。首先举行的是学术报告会。由院长赵勇胜教授主持。Dr.Zhang Yingqi作了题为《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过程和系统模拟》的学术报告。 20 多年来“, 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相关问题,已从学术论文主题进入各国首脑峰会的议程。,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势在必行,其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二氧化碳地下埋存的研究工作正在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进行中。二氧化碳在地下埋存有3 种基本形式: ①分子状态,二氧化碳被注入储层后,在浮力作用下,上升至盖层之下,并逐渐扩散形成二氧化碳储层; ②溶解状态,随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逐渐溶解于地层水中,溶解的速度由二氧化碳与地层水接触的表面积控制;。③化合物状态,注入的二氧化碳在地层温度、压力下,与地层矿物发生反应生成化合物,从而得到封存。 Dr.Zhang Yingqi对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的基本地质学问题及其他相关技术进行阐述,包括地下储存的基本原理、适合的储存场所、油气藏的筛选、储存潜力估算、动态监测、安全性及环境问题、及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面临的问题,并向大家介绍了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及其优越性,以及未来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