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

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 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 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0 = 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

a - a = 0

④一个数和0 相乘,结果得0:

a × 0 = 0 ; 0 × a = 0

⑤0 除以一个非0 的数,结果得0:

0 ÷ a = 0 ;

⑥0 不能做除数:

a÷0 = (无意义)

5、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 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5、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

125×25×32

37×96+37×3+37

125×88

3.25+1.98

10.32-1.98

易错的情况:

0.6+0.4-0.6+0.4

38×99+99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 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

0.5 表示(十分之五),

0.05 表示(百分之五),

0.25 表示(百分之二十五),

0.005 表示(千分之五),

0.025 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

如:20.375,十分位上的3,表示3 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 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 个(千分之一)。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 个千分之一是1 个百分之一,10 个百分之一是1 个十分之一,10 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 个0.001 是1 个0.01 ,10 个0.01 是1 个0.1, 10 个0.1 是整数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31.031 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

写作:120.0098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如:

0.2= 0.20 = 0.200 = 0.2000 =……

1.05=1.050 =0.0500 =0.0500=……

1.080=1.08

10.0800=10.08

100.080000= 100.08

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9、小数点的移动: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 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

的1/100;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

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

×

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算。

11、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 不能去掉)

12、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或“亿”字

第五单元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

6、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

7、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o。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 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 一般要去掉。

5. 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

①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②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0;

③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 一般要去掉。

7、验算:

加法验算: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相同;

②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减法验算:

①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8、简便运算方法:

⑴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相加能凑整,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使计算简便;

如:0.36+18.09+2.64+4.91

⑵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如:13.2-5.73-4.27

⑶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数部分相同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一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如:18.63-(4.75+3.63)

⑷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如: 3.65×42.6+3.65×57.4

⑸在小数运算中,可以利用(添括号)或(去括号)使计算简便:→无论是去括号或添括号

①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

如: 6.59-4.86+2.86

②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全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如: 6.47-(1.5-0.53)

⑹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一定要带着它前面的符号。

如: 4.95-2.67+1.05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 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 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 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 条对称轴,

线段有1 条对称轴,

菱形有2 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有一条,

圆环有无数条,

半圆环有一条。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8、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姬陵,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数点数要数十字。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

1.求平均数的方法:

(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

(2)常用方法:先合后分计算:总数÷份数=平均数

2.平均数能清楚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条形统计图: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有图例。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两种。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个单位长度表示一个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

怎样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准备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

2.注意写单位,画中坐标和横坐标还有日期名字还有横坐标上的“0”。

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0 到10,到20,假如你写到200,位置绝对有限,你可以在0 的上面画波浪线,然后写100(当然其他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线)。

4.例如上图两者要有不同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第一个可以画斜线,第二个可以涂得严严实实。

5.在每个图的下方都要写标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

①假如都是兔

②假如都是鸡

③古人“抬脚法”:

解答思路: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3、公式:

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 兔的只数;

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鸡的只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详细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关于“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被除数等于除数: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四则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怎样最省钱: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站在任意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3个面,至少能看到1个面,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 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第三单元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字母公式:a+b+c=(b+a)+c 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字母公式:a+b+c=a+(b+c) 减法的性质:①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a-b-c=a-(b +c) ②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a-(b +c)= a-b-c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字母公式:a×b=b×a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公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为: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字母公式:(a+b)×c=a×c+b×c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 (8)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 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租船问题: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1、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 船,如果船没坐满,就再进行调整;2、尽量不空座或少空座。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 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 )× c = a× (b×c )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补充:(a-b)×c=a×c-b×c 4、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 ÷b ÷c= a ÷(b×c) 。 三、简便计算 常见乘法计算:(1) 25×4=100 125×8=1000 25×8=2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198 =488+100=588 (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精修订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新途教育)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一、小数的认识意义和加减法 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0.1、0.01、0.001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是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5、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1分米=1/10米=0.1米1厘米=1/100米=0.01米 1克=1/1000千克=0.001千克?1千克=1/1000吨=0.001吨 6、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 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

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 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整数加、减 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例如加法结合律,交换律。易错题 单位换算 360平方米=()公顷23400万吨是()亿吨 40.7分米=()米1.32千克=()克 4平方米=()平方分米0.56吨=()千克 40.7分米=()米()克=2.05千克 1.4平方米=()平方分米4.02平方千米=()公顷 0.3千克=()克0.86平方分米=()平方米 5.06吨=()吨()千克2.80吨=()千克2.08吨=()千克 40公顷=()平方分米 4米5分米2厘米=()米 3吨80千克=()吨=()千克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四则运算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有关0的运算: 加法:0加一个数得原数 减法:(1)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乘法:0乘任何数得0 除法:(1)0不能做除数,(2)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6、租船问题:(1)先要考虑租哪种船便宜。(2)尽量不要有空位。(3)哪种方案空的位子少,那种更省钱。 二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公式:a + b = b + 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c)+b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公式: ab = 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公式: abc = (ab)c = a(bc) = (ac)b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 ③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④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0做除数没有意义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二、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三、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或交换减数的位置。 a-b-c=a-(b+c)或 a-b-c=a-c-b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交换除数的位置。 a÷b÷c=a÷(b×c)或a÷b÷c=a÷c÷b 5、有关简算的拓展: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B、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6、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3、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准确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或物体。只有把从 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确定立体图形。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a-b-c=a-(b+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 一、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7、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叫做减法的性质。用 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c-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用字母表示:(a - b) ×c= a×c - b×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一)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 表示。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分别是1 10,1 100,1 1000,…也可以写成0.1,0.01,0.001… 4、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1 10,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5、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6、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7、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 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 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获去掉“0”,小数 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没有关系。)9、单位换算 (1)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

较小单位的量化为较大单位的量的方法:当两个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根据小数的意义把较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进而用较大单位的量表示。 (2)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相同的单位抄在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单位按照上面的改写方法写在小数 部分)。 (3)其他改写方法:单名数互化 ①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②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复名数与单名数 之间互化:抄相同,改不同(同单名数互化方法)。 (二)比大小 1、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2、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再按照题目 的要求按顺序排列。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要点(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疏(shū)附(fù)捣(dǎo)谐(xié) 藉(jiè)绮(qǐ) (2)难写的字 疏:右上偏旁不是“亡”,注意末笔的点。 蜓:右边偏旁注意是“廷”,要和“延”区分开。 赖:左边是“束”,中间是扁口。 剥:左下偏旁竖钩左右分别是两笔。 序:广字框里面是“予”,不能加撇笔写成“矛”。 藉:左下偏旁不是“丰”,要加上左边撇和右边的点笔。 霸:“革”的长横笔要变成提,雨字头略扁。 鹰:广字框下面有两个“亻”。 (3)多音字 剥扎藉 切和旋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屋檐构成装饰凤仙顺序华丽独特照例率领觅食踏步倘若天高地阔和谐催眠曲甜蜜梦乡慰藉扫荡 威力锐利河滩帐子闪烁奇幻黑影蝙蝠霸气猫头鹰复杂 (2)近义词 疏~稀四时~四季田园~田野惟有~只有低小~矮小装饰~装扮朴素~朴实 华丽~华美独特~奇特率领~带领 和谐~融洽辛苦~辛劳照例~照旧 关闭~封闭慰藉~安慰猛厉~猛烈 扫荡~横扫锐利~锋利奇幻~奇异 发明~发现真切~真实阔达~开阔 确实~实在闪闪烁烁~隐隐约约 霸气十足~盛气凌人明洁~明净绮丽~秀丽回旋~回荡应和~响应纤细~细微 沉醉~沉迷 (3)反义词 疏?密深?浅无处?到处肥?瘦 低小?高大可爱?讨厌朴素?华丽 独特?普通辛苦?安逸吃惊?镇定

傍晚?清晨慰藉?打击猛厉?温柔 扫荡?保护锐利?迟钝真切?虚浮 阔达?狭隘复杂?容易闪闪烁烁?清清楚楚 明洁?暗淡绮丽?朴素纤细?粗壮沉醉?觉醒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闪闪烁烁甜甜蜜蜜如雾如烟 类似的词语:方方正正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工工整整 ②含有数字的词语:霸气十足 类似的词语:一清二白成千上万百发百中横七竖八 ③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天高地阔 类似的词语:大同小异古往今来前思后想惊天动地 ④形容霸道的词语:霸气十足 类似的词语:飞扬跋扈横行霸道强词夺理蛮不讲理 ⑤量词:一道装饰一对石狮子两根旗杆一株花一派风光一片浓荫一场春雨 一只母鸡一条小河一幅风景画一道风景一排木板窗一块玻璃一条黑影一朵红莲一片花瓣 ⑥动词:追黄蝶织鸡笼攀上棚架投下浓荫耸着尾巴绘成风景画扫荡世界掠过黑影裹着白云抖落花瓣 ⑦修饰词: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别有风趣的装饰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9.运算顺序 1小数、分数、整数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5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0.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c 11.加法结合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有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加减乘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一个数加0得原数任何一个数乘0得0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0除0得不到固定的商。5除0得不到商 二、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B在A的东偏北30度2000米处; A在B的西偏南30度200米处。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1.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得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 依据是什么? .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bXa=aXb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xb)xc=ax(bxc)乘法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如:(axb)xc=ax(bxc)。如:125 乘法分配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xc=axc+bx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除b除c=a 除{b乘c} a+b=b+a {a+b}+c=a+{b+c} 165+93+35=93+{165+35} {a+b}Xc=aXc+bXc 分母是101001000........可用小数表示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那么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那么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那么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式 5.有关0的计算: (1)零加上任何数得原数。[0+5=5,8+0=8]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为0。[5-5=0,7-7=0] (3)0与任何数相乘得0。[0×5=0,0×24=0] (4)0除于任何非0的数得0。[0÷18=0,0÷29=0] (5)0不能做除数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2.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 (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例如:从渡口出发,到钟山。(渡口就是观测点)(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例如:渡口在钟山的方向上。(钟山就是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A 偏 B ,A就是(“偏”字前面的)标角度的角靠近的方向{东、南、西、北}。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

3.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4.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观测点与被观测点对调,那么方向是原方向的相对方向,如: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5.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南20°方向,距离120米处学校在小红家的西偏北20°方向,距离120米处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如:23+34=57与34+23=57)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a×b=b×a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a+b)×c=a×c+b×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他们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二、简便计算 1.连加的简便计算: 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74)②减去几个 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106-(26+74)=10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8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画图形的另一半: (1)找对称轴(2)找对应点(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本学期学习两次平移, 如从左上平移到右下,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4、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不管是平移还 是旋转,图形的大小形状不能改变。)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数位顺序表: 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国际计数是每3个为一节。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 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的两个计数 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可以将万位后面的4个0,亿位后面的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的舍,等于 5或大于5的入。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三单元、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加、减混合的,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用字母表示:a+b+c的运算顺序,先算a+b的和,再把算出来的和加c。(减法和混合计算一样)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或乘、除混合的,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用字母表示:a×b×c的运算顺序,先算a×b的和,再把算出来的和乘c。(除法和混合计算一样) 二、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加、减、乘、除混合)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用字母表示:a+(或–)b×(或÷)c的结构,应先算b×(或÷)c的积(或商), 再用a+(或–)所得的积(或商)。 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数。 用字母表示:a×或÷(b+或–c)的结构,应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三、四则运算总结 1、四则运算的概念。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运算等级:括号的运算等级比乘、除法高;乘、除法的运算等级比加、减法高。 (2)运算顺序:在计算时,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再算乘、除法,最后算加、减法。 四、0的运算 1、任何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 用字母表示a+(或–)0=a 2、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用字母表示a×0=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用字母表示0÷a=0 :0不能作除数。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五、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3、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例1 115+132+118+85 解题过程:114+133+117+86 = 114+86+133+117 ……加法交换律 =(114+86)+(133+117)……加法结合律 = 200+250 = 45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0”都要依次读出来; ③、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 ④、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按照小数的读法依次写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 ①、小数点应点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不能写成顿号或小圆圈;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整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B、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6、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做除数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3、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准确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或物体。只有把从不 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确定立体图形。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a-b-c=a-(b+c)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新途教育)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一、小数的认识意义和加减法 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是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5、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1分米=1/10米=0.1米1厘米=1/100米=0.01米 1克=1/1000千克=千克?1千克=1/1000吨=吨 6、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理解与的区别联系:区别:表示1个、表示10个、意义不同。联系:=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 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 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 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 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整数加、减 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例如加法结合律,交换律。 易错题 单位换算 360平方米=()公顷23400万吨是()亿吨 分米=()米千克=()克 4平方米=()平方分米吨=()千克 分米=()米()克=千克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千米=()公顷 千克=()克平方分米=()平方米 吨=()吨()千克吨=()千克吨=()千克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一)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轴对称 一、平移 (1)定义:在平面内,把某个图形沿着某个移动一定的。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性质: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与,即平移前后的图形 Ⅱ、平移前后的图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 (3)平移作图的关键是确定平移的和 例画出下图的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二、旋转 (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一个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点称为。转动的称为旋转角(2)旋转的性质:Ⅰ、旋转前后的图形。 Ⅱ、旋转前后的两个圆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都

,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是旋转角都。 (3)旋转作用的关键是确定、和。 三、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是而不是线段,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一定只有一条 (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 (4)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 n 条对称轴。 (5)画图形的另一半: 找对称轴。 找对应点。 连成图形。 例下面的的“表情图”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温故知新】: 1.把图形向右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圆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7格后的位置如下图,这

个圆原来的位置在哪里?请在图上画一画。 3.(1)小汽车向()平移了()格。 (2)小船向()平移了()格。 (3)小飞机向()平移了()格。 4.(1)画出图1中三角形AOB 绕O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