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微波测试系统的认识与调试0

实验1微波测试系统的认识与调试0
实验1微波测试系统的认识与调试0

实验一微波调试系统的认识与调试

【实验目的】

1.了解微波测试系统.

2.熟悉和掌握微波测试系统中各种常用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 观看按图1-1和图1-2装置的微波测试系统。了解微波测量的几种方法。

2. 观看常用微波元件的形状、结构,并了解其作用、主要特性及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一、微波测试系统

微波测试系统通常有同轴和波导两种系统。同轴系统频带宽,一般用在较低的微波频段(2cm波段以下);波导系统(常用举行波导)损耗低、功率容量大,一般用在较高频段(厘米波直至毫米波段)。

微波测试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微波测试系统

(1)微波发送部分(等效电源部分),主要包括微波信号源、衰减器、隔离器、有的还附加了功率、频率监测单元。

信号源是微波测试系统的心脏。测量技术要求具有足够的功率电平和一定频率的微

波信号,同时要求一定的功率和频率稳定度。功率和频率监测单元是由定向耦合器取出一小部分能量,经过检测指示来观察源的稳定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为了减小负载对信号源的影响,电路中采用了隔离器。

(2)测量装置部分(测量电路部分),主要包括驻波测量线、调配元件、待测元件、辅助器件(如短路器、匹配负载等)以及电磁能量检测器(晶体检波器、功率计探头等)。

(3)指示器部分(测量接收器),指示器是显示测量信号特性的仪器,如直流微安表、选频放大器(或测量放大器)、示波器、功率计、数字频率计等。

当对微波信号的功率和频率稳定度要求不太高时,测量系统就可简化如图1-3所示,微波信号源直接与测量装置连接,其工作频率可由波长计测得。

图1-3 微波测试系统简化框图

二、主要微波测量线和频率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4)驻波(开槽)测量线

【仪器简介】

驻波测量线用于微波波段测量电压驻波比、波长及阻抗等参量。主要组成部分有:开槽传输线段(按开槽线段截面形状可分为同轴测量线和波导测量线)、探头装置(包括探针、检波晶体和调谐器)以及传动机构和位置测量装置。探针有传动机构带动,沿开槽线的槽缝平稳移动,检取开槽线中的高频能量,经晶体检波后送至指示器。此指示器的读数与对应位置处的电场或功率成正比(视晶体检波律而言)。随探针沿槽缝移动,可测得电场幅值沿线分布,从而确定系统的驻波、阻抗等参量。测量线结构简单,用途广

泛,是微波测量中最基本的仪器之一。因受开槽传输线段工作频率的限制,目前国内同轴测量线的最高工作频率达18GHz ,波导测量线可以工作到110GHz 。

实验室现有开槽测量线1台,型号HD-LIT2。其工作频率8.2GHz~12.4GHz 。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示。

当测量线接入测试系统时,在它的波

导中就建立起驻波电磁场。而驻波电场在

波导宽边正中央最大,沿轴向成周期函数

分布。在矩形波导的宽边中央于轴向方向

开一条狭槽,并且深入一根金属探针,则探针与传输波导电力线平行耦合的结果,必然得到感应电压,它的大小正比于该处的场强,交流电流在同轴线组成的探针电路内,由微波二极管检波后把信号加到外接指示器,回到同轴线外导体成一闭合回路。因此指示器的读书可以简接表示场强的大小。

【使用方法】

①按下图接好测试系统,(工作时)必须预热15~30分钟,如使用固定衰减器做隔离衰减时,衰减量应在10dB 以上,信号源的驻波比应≤1.2以保证信号源的稳定度。

②指示器可以用测量放大器或选频放大器,按照信号源是否方波调制而定。如果使用百分表测量,而受外接器件的碰撞,则在测量线前信号源端加接延伸空波导。

③信号源调节稳定后,将测量线检波头的探针穿伸尽可能小,在灵敏度不够的情况下,增加探针的传输度,以减少探针分流电导引起的测量误差为前提。

6

1.标尺

2.

探针深度调节螺母 3.探针调谐机构 4.检波器调谐旋钮5.检波晶体 6.探针7.窄槽8.波导

场分布图

④调节检波头活塞,以改变活塞位置,找一个最佳的谐振点,使输出信号最大。调

谐时要注意移动检波座的探针在驻波腹点附近,因位于节点时输出灵敏度太低。

(2)频率计(波长表)

【仪器简介】

频率计是利用谐振腔来测量信号频率的器件。一般频率计是用同轴或圆波导做谐振腔的。圆柱体谐振腔相当于一段两端短路的圆波导,在谐振腔中根据激励的方式和空腔的几何尺寸不同,可以激励起不同的波型。在设计频率计时,谐振腔中只允许存在一种波型。圆柱形谐振腔由于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且结构坚固并易于加工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谐振腔的长度可以由活塞来调节,腔底由耦合孔与主波导相连,把波导中能量耦合进来。

实验室现有PX16空腔频率计1台,采用的是工作于T111波型,其工作频率8.2GHz~12.4GHz,它是由位于波导宽边上

孔,结构如下图所示。移动短路活塞,使腔

长正好等于信号频率T111波型的半波长整

数倍(即l=n.λg/2),腔内振荡达到最强,

称为谐振。其谐振曲线与低频LC回路谐振

曲线一样。这时腔内抖动电磁场无论在腔的

横向还是纵向均处于纯驻波状态。当谐振腔

失谐时(即当腔体尺寸稍一偏离谐振尺寸

时,振荡就明显减弱,这时称之为失谐),

波导内传输的能量不进入谐振腔。腔体与信号频率谐振时,腔内电磁能量达到最大值。

由于腔体尺寸与谐振时的谐振频率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所以就把腔的一端做成可移动的活塞,使它能精密地改变腔体长度使之与信号频率相谐振,这样就可以按谐振时活塞的位置和预先的定度曲线测出信号源的振荡频率。目前比较新式的频率计,可以通过腔体表面附加的刻度值直接读出振荡频率,即信号源工作频率。频率计的指示分为:通过式和吸收式。

通过式:在谐振腔适当的位置开口,将腔内能量耦合出来并加以显示。当谐振腔与信

号源频率谐振时,代表的指示值最大;反之,失谐时指示减小到零。这种方式由于结构

复杂,一般不采用。

吸收式:频率计本身没有指示器,其谐振腔内能量的大小通过频率计后的主波导所接的指示器来显示。当信号源与谐振腔谐振时,主波导中相当一部分能量被耦合到频率计的谐振腔内,因此电表指示明显下降。电表指示最小时,频率计所对应的频率为信号源工作频率。

PX16是吸收式频率计,由于检波器检测的信号在选频放大器上指示是固定的;当谐振腔谐振时,由于波导中传输的能量通过耦合孔被谐振腔大量吸收而导致波导内传输能量减小,使选频放大器指示下降到最小,根据频率计谐振装置的刻度,即可直接读出相应的频率。

无论通过式还是吸收式,它们没本质的区别,只是一种现象描述角度的不同。频率计的频率分辨率主要取决于谐振腔的品质因数Q值,Q越大,谐振曲线越尖锐,因而频率分辨率越高。频率分辨率越高,谐振点就越难找,所以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缓慢地调活塞螺旋,仔细地观察电表指示数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频率计实物图

【实验报告要求】学习完实验原理后请回答下面思考题:

1.对于微波器件,大家通过实验有怎样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2.微波测量线主要是在矩形波导上开槽,槽的位置应该开在哪里?为什么?

3.微波测量线有哪些功能?

4.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C093 姓名:孙丽君 学号:098677

实验一:数据传送实验 1.实验内容: 将8031内部RAM 40H—4FH单元置初值A0H—A FH,然后将片内RAM 40H—4FH单元中的数据传送到片内RAM 50H—5FH单元。将程序经模拟调试通过后,运行程序,检查相应的存储单元的内容。 2. 源程序清单: ORG 0000H RESET:AJMP MAIN ORG 003FH MAIN:MOV R0,#40H MOV R2,#10H MOV A,#0A0H A1:MOV@R0,A INC R0 INC A DJNZ R2, A1 MOV R1,#40H MOV R0, #50H

MOV R2, #10H A3: MOV A, @R1 MOV @R0, A INC R0 INC R1 DJNZ R2, A3 LJMP 0000H 3.实验结果: 4. CPU 对8031内部RAM存储器有哪些寻址方式? 答: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位寻址。

5. 执行程序后下列各单元的内容是什么? 内部RAM 40H~4FH内容:A0~AF 内部RAM 50H~5FH内容:A0~AF 实验二多字节十进制加法实验 1.实验内容: 多字节十进制加法。加数首地址由R0 指出,被加数和结果的存储单元首地址由R1指出,字节数由R2 指出。将程序经模拟调试通过后,运行程序,检查相应的存储单元的内容。 2. 源程序清单: ORG0000H RESET: AJMP MAIN ORG0100H MAIN: MOV SP, #60H MOV R0, #31H MOV@R0, #22H DEC R0 MOV@R0, #33H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讲解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5月13日

实验一微波测量系统的了解与使用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级别:必做 开课单位: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波测量线系统的组成,认识各种微波器件。 2.学会测量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器材: 1.3厘米固态信号源 2.隔离器 3.可变衰减器 4.测量线 5.选频放大器 6.各种微波器件 三、实验内容: 1.了解微波测试系统 2.学习使用测量线 四、基本原理: 图1。1 微波测试系统组成 1.信号源 信号源是为电子测量提供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电信号的设备,微波信号源是对各种相应测量设备或其它电子设备提供微波信号。常用微波信号源可分为:简易信号发生器、功率信号发生器、标准信号发生器和扫频信号发生器。 本实验采用DH1121A型3cm固态信号源。 2.选频放大器

当信号源加有1000Hz左右的方波调幅时,用得最多的检波放大指示方案是“选频放大器”法。它是将检波输出的方波经选频放大器选出1000Hz基波进行高倍数放大,然后再整为直流,用直流电表指示。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噪声电平。表头一般具有等刻度及分贝刻度。要求有良好的接地和屏蔽。选频放大器也叫测量放大器。 3.测量线 3厘米波导测量线由开槽波导、不调谐探头和滑架组成。开槽波导中的场由不调谐探头取样,探头的移动靠滑架上的传动装置,探头的输出送到显示装置,就可以显示沿波导轴线的电磁场的变化信息。 4.可变衰减器 为了固定传输系统内传输功率的功率电平,传输系统内必须接入衰减器,对微波产生一定的衰减,衰减量固定不变的称为固定衰减器,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的称为可变衰减器。衰减器有吸收衰减器、截止衰减器和极化衰减器三种型式。实验中采用的吸收式衰减器,是利用置入其中的吸收片所引起的通过波的损耗而得到衰减的。一般可调吸收式衰减器的衰减量可在0到30-50分贝之间连续调节,其相应的衰减量可在调节机构的度盘上读出(直读式),或者从所附的校正曲线上查得。 五、实验步骤: 1.了解微波测试系统 1.1观看如图装置的的微波测试系统。 1.2观看常用微波元件的形状、结构,并了解其作用、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常用元件如:铁氧体隔离器、衰减器、直读式频率计、定向耦合器、晶体检波架、全匹配负载、波导同轴转换器等。2.了解测量线结构,掌握各部分功能及使用方法。 2.1按图检查本实验仪器及装置。 2.2将微波衰减器置于衰减量较大的位置(约20至30dB),指示器灵敏度置于较低位置,以防止指示电表偶然过载而损坏。 2.3调节信号源频率,观察指示器的变化。 2.4调节衰减器,观察指示器的变化。 2.5调节滑动架,观察指示器的变化。 六、预习与思考: 总体复习微波系统的知识,熟悉各种微波元器件的构造及原理特点。 实验二驻波系数的测量

单片机实验报告 计算器

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实验报告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班级:12电子1班 姓名:金腾达 学号:1200401123 2015年1月6日

摘要 一个学期的51单片机的课程已经随着期末的到来落下了帷幕。“学以致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践行。本设计秉承精简实用的原则,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4X4矩阵键盘作为输入,LCD1602液晶作为输出组成实现了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计算器操作方式尽量模拟现实计算器的操作方式,带有基本的运算功能和连续运算能力。并提供了良好的显示方式,与传统的计算器相比,它能够实时显示当前运算过程和上一次的结果,更加方便用户记忆使用。本系统制作简单,经测试能达到题目要求。 关键词:简易计算器、单片机、AT89C51、LCD1602、矩阵键盘

目录 一、系统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单片机最小系统 (1) 1.2 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 (1) 1.3 矩阵按键模块 (2) 1.4 串口连接模块 (1) 二、C51程序设计 (2) 2.1 程序功能描述及设计思路 (2) 2.1.1按键服务函数 (2) 2.1.2 LCD驱动函数 (2) 2.1.3 结果显示函数 (2) 2.1.4状态机控制函数 (2) 2.1.5串口服务函数 (2) 2.2 程序流程图 (3) 2.2.1系统总框图 (3) 2.2.2计算器状态机流程转换图 (3) 三、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4) 3.1测试方案 (4) 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7) 4.3.1测试结果(仿真截图) (7) 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7) 四、总结心得 (7) 五、思考题 (8) 附录1:整体电路原理图 (9) 附录2:部分程序源代码 (10)

湖南工业大学单片机实验报告 1认识实验

实验一、认识实验 实验一(一):存储器读写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寄存器、存储器读写等汇编指令; 2、掌握编程软件编辑、编译、调试等基本操作; 3、学习简单程序的基本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Keil 软件、Proteus软件。 三、实验内容 将70H-7FH16个字节单元的数据复制到片外存储器2000H开始的地址单元中,程序清单如下:ORG 0000H S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MOV 70H,#00H MOV 71H,#01H MOV 72H,#02H MOV 73H,#03H MOV 74H,#04H MOV 75H,#05H MOV 76H,#06H MOV 77H,#07H MOV 78H,#08H MOV 79H,#09H MOV 7AH,#0AH MOV 7BH,#0BH MOV 7CH,#0CH MOV 7DH,#0DH MOV 7EH,#0EH MOV 7FH,#0FH MOV R1,#10H MOV R0,#70H MOV DPTR,#2000H LOOP:MOV A,@R0

MOVX @DPTR,A INC R0 INC DPTR DJNZ R1,LOOP END 四、上机操作及调试步骤 1、启动PC机,打开Keil4软件,如图(1) 图(1) 2、建立Keil工程文件,如图(2) 图(2) 3、建立一个exe1工程文件(工程文件名任意取),不需要扩展名。选择工程存放路径,点击“保存”按钮。如图(3) 图(3)

4、选择芯片,51单片机在Atmel下,找到A T89C51,选中点击OK; 图(4) 5、因为使用汇编语言,下面弹出窗口选否; 图(5) 6、建立工程如图 图(6) 7、为工程添加文件,也就是汇编代码,点击新建按钮(或File->new),弹出Text1文本文件。新建.ASM文件如图

重庆大学移动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ADS系统级仿真 ——发射机、零中频接收机与外差式接收机 课程名称:移动通信系统 院系: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01班 年级: 2013级 姓名:叶汉霆 学号: 指导教师:李明玉 实验时间: 重庆大学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ADS软件的使用、能用该软件进行原理图设计和原理图仿真。 2. 了解发射机、接收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 掌握利用ADS中行为级模块进行系统级仿真的方法,使用如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等行为级的功能模块搭建收发信机系统。 4.运用S参数仿真、交流仿真、谐波平衡仿真、瞬态响应仿真等仿真器对收发信机系统的各种性能参数进行模拟检测。 二、实验原理: 1.接收机 接收机将通过信道传播的信号进行接收,提取出有用信号。接收机一般具有接收灵敏度、选择性、交调抑制、噪声系数等性能参数。 接收机的实现架构可分为:超外差、零中频和数字中频等。 接收机各部分的作用和要求如下: ①射频滤波器1(FP Filter1) 选择信号频段、限制输入信号带宽、减小互调失真。 抑制杂散信号,避免杂散响应。 减少本振泄漏,在频分系统中作为频域相关器。 ②低噪声放大器(LNA) 在不使接收机线性度恶化的前提下提供一定的增益。 抑制后续电路的噪声,降低系统的噪声系数。 ③射频滤波器2(FP Filter2) 抑制由低噪声放大器放大或产生的镜频干扰。 进一步抑制其他杂散信号。 减少本振泄漏。 ④混频器(Mixer) 将射频信号下变频为中频信号。 是接收机中输入射频信号最强的模块,其线性度极为重要,同时要求较低 的噪声系数。 ⑤本振滤波器(Injection Filter) 滤除来自本振的杂散信号。

单片机实验报告一

单片机实验报告 1 姓名 陈奋裕 时间 2014/10/30 地点 机电实验大楼B526 实验题目 软件开发环境和简单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WAVE 软件使用 2. 学习简单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及环境 PC 机、WA VE 软件、仿真器+仿真头、实验板、电源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启动PC 机,打开WAVE 软件,软件设置为模拟调试状态。在所建的项目文件中输入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执行程序,点击全速执行快捷按钮,点击暂停按钮,观察存储块数据变化情况,点击复位按钮,可再次运行程序。 2.打开CPU 窗口,选择单步或跟踪执行方式运行程序,观察CPU 窗口各寄存器的变化,可以看到程序执行的过程,加深对实验的了解。 四、流程图及参考程序 实验1 1)参考程序 2)流程图 ORG 0000H START EQU 30H MOV R0, #START MOV R2, #10 mov a,#01h Loop: MOV @R0,A NOP LJMP $ END

五、实验及程序的分析和讨论 (1)第一个程序是将地址为30H到39H的寄存器的内容全部置1。先在R0中存放内部存储器的起始地址30H,R2中存放内部存储器的长度10个,累加器置1,然后利用循环控制指令DJNZ R2,Loop控制10次循环给上述10个单元赋值1.最后,使单片机自身跳转。 (2)实验得到全速执行后相应的测试结果: (3)实验得到30H到39H寄存器执行后的内容: 从该表中也可以看出该程序的功能,即将30H到39H的寄存器内容置1,说明自己的分析是对的。 六、实验小结 1、汇编语言的结果在软件里面全部都是黑色字体,无法编译,在老师的 提醒下,知道了WAVE软件只能执行ASM文件,所以实验前要先将文件 的类型改为.ASM。 2、程序中的逗号要在英文的状态下面编写;若提示有空余符号,则是分 号后面直接写注释,不要添加空格 七、思考题 1、软件开发环境提供了哪些调试手段?各有何特点? 答: 1.伟福仿真器为我们的调试提供了多种方法,它可以编译,以便查 找语法错误; 2.单步执行,来检查每句程序的功能; 3.全速执行程序,来检查整段程序要完成的功能; 4.还可以设置断点进行调试,以便分段执行程序。 2、如何将存储器块的内容移动到另一位置? 答:借助指针和寄存器,利用转移类指令即可将存储器块的内容移动到 另一位置。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之我见 一、通信的基本含义 “通信”二字在通信原理课本上的定义是——互通信息,简短却又蕴含了很深的含义。我自己对通信的理解:“互”字即互相,即通信是双方的通信;“通”字即建立了通道,处于连通的状态,信息能够在通道里传递;而“信息”则就有广泛的含义了,是通信传递的内容,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了解、认识事物。简单的“通信”二字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让我们有深刻的思考。 二、现代通信的发展和技术 近现代的通信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通信阶段,第二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莫尔斯发明电报机、贝尔发明电话,开启了电路交换的时代;第二阶段主要包括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主要应用的通信技术有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数据交换与数据网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现代通信网络采用分层的结构形式,其垂直描述,即为了实现端到端之间的业务通信,从功能上将网络分为业务与终端、交换与路由和接入与传送。“业务与终端”表示面向用户的各种通信业务与通信终端的类型和服务类型,“交换与路由”表示支持各种业务的提供手段与网络装备,“接入与传送”表示支持所接入业务的传送媒质和技术设施。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支撑技术,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与技术特征,使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络有机的融合。 在我们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的过程中,老师一直要求我们从“大通信、大网络”的层面来学习思考,而不是单单注重某一门技术的研究。现代的网络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高端前沿的技术,如数字通信、程控交换、宽带IP等,如果将这些技术分别开设课程独立学习,则课程量很大,而且不利于我们对这个大网络的整体的关联性进行思考。在技术飞快的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赶上信息的更新速度,从大的方面整体地观测信息时代的发展。

微波技术基础 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传输线理论 1-1.什么叫传输线?何谓长线和短线? 一般来讲,凡是能够导引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的导体、介质或由它们共同体组成的导波系统,均可成为传输线;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l远大于所传输的电磁波的波长或与λ可相比拟,反之为短线。(界限可认为是l/λ>=0.05) 1-2.从传输线传输波形来分类,传输线可分为哪几类?从损耗特性方面考虑,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按传输波形分类: (1)TEM(横电磁)波传输线 例如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共同特征:双导体传输系统; (2)TE(横电)波和TM(横磁)波传输线 例如矩形金属波导、圆形金属波导;共同特点:单导体传输系统; (3)表面波传输线 例如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共同特征:传输波形属于混合波形(TE波和TM 波的叠加) 按损耗特性分类: (1)分米波或米波传输线(双导线、同轴线) (2)厘米波或分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带状线、微带线) (3)毫米波或亚毫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微带线) (4)光频波段传输线(介质光波导、光纤) 1-3.什么是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它和哪些因素有关?阻抗匹配的物理实质是什么?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是传输线处于行波传输状态时,同一点的电压电流比。其数值只和传输线的结构,材料和电磁波频率有关。 阻抗匹配时终端负载吸收全部入射功率,而不产生反射波。 1-4.理想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有哪些?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的终端负载下得到这些工作状态?

(1)行波状态: 0Z Z L =,负载阻抗等于特性阻抗(即阻抗匹配)或者传输线无限长。 终端负载吸收全部的入射功率而不产生反射波。在传输线上波的传播过程中,只存在相位的变化而没有幅度的变化。 (2)驻波状态: 终端开路,或短路,或终端接纯抗性负载。 电压,电流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相差π/2,传输线上无能量传输,只是发生能量交换。传输线传输的入射波在终端产生全反射,负载不吸收能量,传输线沿线各点传输功率为0.此时线上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叠加,形成驻波状态。 (3)行驻波状态: 终端负载为复数或实数阻抗(L L L X R Z ±=或L L R Z =)。 信号源传输的能量,一部分被负载吸收,一部分反射回去。反射波功率小于入射波功率。 1-5.何谓分布参数电路?何谓集总参数电路? 集总参数电路由集总参数元件组成,连接元件的导线没有分布参数效应,导线沿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与空间位置无关。分布参数电路中,沿传输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随空间位置变化,传输线存在分布参数效应。 1-6.微波传输系统的阻抗匹配分为两种: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阻抗匹配的方法中最基本的是采用λ/4阻抗匹配器和支节匹配器作为匹配网络。 1-7.传输线某参考面的输入阻抗定义为该参考面的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比值;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等于入射电压和入射电流的比值;传输线的波阻抗定义为传输线内横向电场和横向磁场的比值。 1-8.传输线上存在驻波时,传输线上相邻的电压最大位置和电压最小位置的距离相差λ/4,在这些位置输入阻抗共同的特点是纯电阻。 第二章 微波传输线 2-1.什么叫模式或波形?有哪几种模式?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之我见 一、通信的基本含义 “通信”二字在通信原理课本上的定义是——互通信息,简短却又蕴含了很深的含义。我自己对通信的理解:“互”字即互相,即通信是双方的通信;“通”字即建立了通道,处于连通的状态,信息能够在通道里传递;而“信息”则就有广泛的含义了,是通信传递的内容,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了解、认识事物。简单的“通信”二字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让我们有深刻的思考。 二、现代通信的发展和技术 近现代的通信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通信阶段,第二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第一阶段包括莫尔斯发明电报机、贝尔发明电话,开启了电路交换的时代;第二阶段主要包括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主要应用的通信技术有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数据交换与数据网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现代通信网络采用分层的结构形式,其垂直描述,即为了实现端到端之间的业务通信,从功能上将网络分为业务与终端、交换与路由和接入与传送。“业务与终端”表示面向用户的各种通信业务与通信终端的类型和服务类型,“交换与路由”表示支持各种业务的提供手段与网络装备,“接入与传送”表示支持所接入业务的传送媒质和技术设施。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支撑技术,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与技术特征,使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络有机的融合。 在我们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的过程中,老师一直要求我们从“大通信、大网络”的层面来学习思考,而不是单单注重某一门技术的研究。现代的网络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高端前沿的技术,如数字通信、程控交换、宽带IP等,如果将这些技术分别开设课程独立学习,则课程量很大,而且不利于我们对这个大网络的整体的关联性进行思考。在技术飞快的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赶上信息的更新速度,从大的方面整体地观测信息时代的发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

实验1 计数显示器 【实验目的】 熟悉Proteus仿真软件,掌握单片机原理图的绘图方法 【实验容】 (1)熟悉Proteus仿真软件,了解软件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2)学习ISIS模块的使用方法,学会设置图纸、选元件、画导线、修改属性等基本操作 (3)学会可执行文件加载及程序仿真运行方法 (4)理解Proteus在单片机开发中的作用,完成单片机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实验步骤】 (1)观察Proteus软件的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等基本结构 (2)在Proteus中绘制电路原理图,按照表A.1将元件添加到编辑环境中(3)在Proteus中加载程序,观察仿真结果,检测电路图绘制的正确性 表A.1

Switches&Relays BUT BUTTON 【实验原理图】 【实验源程序】 #include sbit P3_7=P3^7; unsigned char x1=0;x2=0 ; unsigned char count=0; unsigned char idata buf[10]=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void delay(int time) { int k,j;

for(;time<0;time--) for(k=200;k>0;k--) for(j=500;j<0;j--); } void init() { P0=buf[x1]; delay(10); P2=buf[x2]; delay(10); }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x1=count/10; x2=count%10; P0=buf[x1]; delay(10);

实验一 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一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 1.实验学时:4学时 2.实验目的 ①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②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3.实验内容 (a)上网查询管理信息系统相关著作和教材,了解其主要内容,列出三本教材的作者、出版社和目录,并写出自己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b) 通过网络搜索和社会调查等手段,寻找信息系统。例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使用的成绩查询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宾馆使用的客房管理系统等。详细了解这些信息系统实现了哪里功能。具体描述实现每个功能的操作步骤。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了解这些信息系统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分析这些系统是否还有不完善之处,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4.管理信息系统举例 ①高等信息系统举例 高等院校教务管理系统涉及教务管理各环节,是一个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促进学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减员增效,为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行提供有力的支持,是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平台。 (a) 系统功能。 a) 综合教务管理:包含基本信息管理、注册管理、收费、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管理等子系统。 b) 排课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和本学校的教室资源,制定每学期的课程、教室、时间的计划。 c) 选课管理:支持学生的选课功能,根据学生的培养计划来预制选课时学生的选课信息及课程的选课情况。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和排课系统,由学生在网上制定个人的学期计划。选课分为三个阶段——预选、正选、退课选,以最大程度地解决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 d) 教材管理:包括教材信息、教材征订、库房管理、统计报表等几个功能模块。系统采用C/S和B/S结合的架构。 e) 教学质量评价:以网上填写评价问卷的方式完成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和教师互评,可以动态形成评价系和问卷。 f) 师资管理:师资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编码维护、师资查询、教师统计等。 ②图书管理系统

51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据传送实验 实验内容: 将8031内部RAM 40H—4FH单元置初值A0H—AFH,然后将片内RAM 40H—4FH单元中的数据传送到片内RAM 50H—5FH单元。将程序经模拟调试通过后,运行程序,检查相应的存储单元的内容。 源程序清单: ORG 0000H RESET:AJMP MAIN ORG 003FH MAIN:MOV R0,#40H MOV R2,#10H MOV A,#0A0H A1:MOV @R0,A INC R0 INC A DJNZ R2, A1 MOV R1,#40H MOV R0, #50H MOV R2, #10H A3: MOV A, @R1 MOV @R0, A INC R0 INC R1 DJNZ R2, A3 LJMP 0000H 思考题: 1. 按照实验内容补全程序。 2. CPU 对8031内部RAM存储器有哪些寻址方式? 直接寻址,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 3. 执行程序后下列各单元的内容是什么? 内部RAM 40H~4FH ___0A0H~0AFH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部RAM 50H~5FH___0A0H~0AF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多字节十进制加法实验

实验内容: 多字节十进制加法。加数首地址由R0 指出,被加数和结果的存储单元首地址由R1指出,字节数由R2 指出。将程序经模拟调试通过后,运行程序,检查相应的存储单元的内容。源程序清单:ORG 0000H RESET: A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SP, #60H MOV R0, #31H MOV @R0, #22H DEC R0 MOV @R0, #33H MOV R1, #21H MOV @R1, #44H DEC R1 MOV @R1, #55H MOV R2, #02H ACALL DACN HERE: AJMP HERE DACN: CLR C DAL: MOV A, @R0 ADDC A, @R1 DA A MOV @R1, A INC R0 INC R1 DJNZ R2,DAL CLR A MOV ACC.0 , C RET 思考题: 1. 按照实验内容补全程序。 2. 加数单元、被加数单元和结果单元的地址和内容为? 3130H,2120H,6688H 3. 如何检查双字节相加的最高位溢出? 看psw.3 的溢出标志位ov=1 则溢出 4. 改变加数和被加数,测试程序的执行结果。 实验三数据排序实验

微波技术基础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的基础知识,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微波的概念、基本特点以及微波在民用和军事上的应用,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微波传输线理论,主要介绍了TE型波的理论和传输特性。 1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s of microwave in the microwav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wave in the civilian and military applications, in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microwave transmission line theory, introduces the theory and the type of wav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微波技术基础 第一章微波简介 1.1 什么是微波 微波是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就现代微波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而论,微波是指频率从GHz 300的电磁波,其相应的波长从1m~0.1mm,这段电磁频谱包~ MHz3000 括分米波(频率从300MHz~3000MHz),厘米波(频率从3GHz~30GHz),毫米波(频率从30GHz~300GHz)和亚毫米波(频率从300GHz~3000GHz)四个波段。 下图为电磁波谱分布图: 1.2微波的基本特点 1.似光性和似声性 微波波段的波长和无线电设备的线长度及地球上的一般物体的尺寸相当或小的多,当微波辐射到这些物体上时,将产生显著地反射、折射,这和光的反射折射一样。同时微波的传播特性也和几何光学相似,能够像光线一样直线传播和容易集中,即具有似光性。这样利用微波就能获得方向性极好、体积小的天线设

单片机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任家富 实验地点6C902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〇一五年六月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及应用 摘要 目前,单片机以其高可靠性,在工业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等领域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在校的大学生熟练的掌握和使用单片机是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单片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更深入的了解单片机的实际应用,本次设计课程采用STC89C52单片机和ADC0804,LED显示,键盘,RS232等设计一个单片机开发板系统。进行了LED显示程序设计,键盘程序设计,RS232通信程序设计等。实现了单片机的各个程序的各个功能。对仿真软件keil的应用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单片机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所以被广

泛地应用于仪器仪表、现场数据的采集和控制。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并能设计一些小型的、综合性的控制系统,以达到真正对单片机应用的理解。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最小系统;ADC;RS232;显示;STC89C52 第1章概述 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单片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由于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 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第2章实验内容 2.1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应用

单片机实验报告(1)培训课件.doc

实验二、中断实验――中断优先级控制及中断保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中断机制。 2、熟悉中断的应用和编程。 二、实验设备 1、仿真器; 2、单片机最小系统; 3、发光二极管阵列显示模块; 4、独立式键盘模块。 三、实验要求 连接单片机最小系统和发光二极管阵列的电路并编写程序,学习单片机中断机制,及中断优先级和中断保护的方法: 使用独立式按键 1 连接INT 0(P3.2),按键 2 连接INT 1(P3.3),在平时状态下,发 光二极管行以200ms 的时间间隔,依次点亮。 1 键按下时INT 0中断处理程序点亮P0.0 对 应的发光管 2 秒钟,其他发光管熄灭; 2 键按下时P0.1 对应发光管点亮 2 秒,其他发光管熄灭。 四、实验原理 通常一个微处理器读取外围设备(如键盘等)的输入信息的方法有轮询(Polling) 及中断(Interrupt) 两种。轮询的方法是CPU 依照某种既定法则,依序询问每一外围设备I/O 是否需要服务,此种方法CPU 需花费一些时间来做询问服务,当I/O 设备增加时,询问服务时间也相对增加,势必浪费许多CPU 时间,降低整体运行的效率。使用中断是一个较好的解 决方法。使用中断使系统对外部设备的请求响应更加灵敏,并且不需要占用CPU 的时间进行轮询。但是,当使用中断,特别是有多个中断嵌套时要特别注意内存单元的保护。 180C51中断结构 当中断发生后,程序将跳至对应中断入口地址去执行中断子程序,或称中断服务程序(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 ,这些特殊的地址称为中断向量,例如当80C51 外部中断INTl 发生时,会暂停主程序的执行,跳至地址0013H 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直到RETI 指令后,才返回主程序继续执行。MCS-51 系列的程序内存中有7 个矢量地址,叙述如下: (1)00H 复位 当第9 脚RESET 为高电平,CPU 会跳至地址00H 处开始执行程序,亦即程序一定要从

实验一 指令与寻址方式认知实验(Keil)

实验一指令与寻址方式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片机基本指令及其寻址方式; 2.掌握在μVision环境中查看指令操作结果的技巧。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Keil软件;THKSCM-2综合实验装置;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 1.示例及相关设置 (1)建立一个文件夹:lx31。 (2)利用菜单File的New选项进入编辑界面,输入下面的源文件,以lx31.asm文件名存盘到lx31文件夹中。 ORG 0000H MAIN:MOV R7,#16 MOV A,#00H MOV R0,#30H LP:MOV @R0,A INC R0 INC A DJNZ R7,LP SJMP $ END (3)在lx31文件夹下建立新工程,以文件名lx31存盘(工程的扩展名系统会自动添加)。 (4)在Project菜单的下拉选项中,单击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1’,在弹出的窗口中要完成一下设置: ○1单片机芯片选择AT89C51选择完器件,按“确定”后会弹出一个提示信息框,提示“Copy Startup Code to Project Folder and Add File to Project?”,选择“是”。 ○2晶振频率设为11.0592MHz。 ○3Output标签下的Create HEX File前小框中要打钩。

○4在Debug标签选择Use Simulator(软件模拟)。 (5)在Project菜单的下拉选项中,单击build Target 选项完成汇编,生成目标文件(.HEX)。利用单步、执行到光标处两种方法运行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的结果。 (6)分析程序的功能,研究观察以下指令的寻址方式及其操作效果。 2.示例及相关设置 (1)建立一个文件夹:lx32。 (2)利用菜单File的New选项进入编辑界面,输入下面的源文件,以lx32.asm文件名存盘到lx32文件夹中。 ORG 0000H MOV R0,#20H MOV R1,#22H MOV A,@R0 ADD A,@R1 MOV 24H,A INC R0 INC R1 MOV A,@R0 ADDC A,@R1 MOV 25H,A SJMP $ END (3)在lx32文件夹下建立新工程,以文件名lx32存盘(工程的扩展名系统会自动添加)。 (4)在Project菜单的下拉选项中,单击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1’,在弹出的窗口中要完成一下设置: ○1单片机芯片选择AT89C51选择完器件,按“确定”后会弹出一个提示信息框,提示“Copy Startup Code to Project Folder and Add File to Project?”,选择“是”。 ○2晶振频率设为11.0592MHz。 ○3Output标签下的Create HEX File前小框中要打钩。 ○4在Debug标签选择Use Simulator(软件模拟)。

单片机原理实验报告(详细)

湖南城市学院 实验报告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 姓名:*** 班级学号:******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室名称:电子工程实验室 湖南城市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印制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指示灯和开关控制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习51单片机I/O基本输入/输出功能,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与调试方法; 2、熟悉proteus软件,了解软件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3、学会在ISIS模块中进行汇编程序录入、编译和调试; 4、理解单片机程序控制原理,实现指示灯/开关控制器的预期功能。 二、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输入电路由外接在P3口的8只拨动开关组成;输出电路由外接在P2口的8只低电平驱动的发光二极管组成。此外,还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片选电路。 图1 实验原理图

在编程软件的配合下,要求实现如下指示灯/开关控制功能:程序启动后,8只发光二极管先整体闪烁3次(即亮→暗→亮→暗→亮→暗,间隔时间以肉眼可观察到为准),然后根据开关状态控制对应发光二极管的灯亮状态,即开关闭合相应灯亮,开关断开相应灯灭,直至停止程序运行。软件编程原理为:(1)8只发光二极管整体闪烁3次 亮灯:向P2口送入数值0; 灭灯:向P2口送入数值0FFH; 闪烁3次:循环3次; 闪烁快慢:由软件延时时间决定。 (2)根据开关状态控制灯亮或灯灭 开关控制灯:将P3口(即开关状态)内容送入P2口; 无限持续:无条件循环。 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程序流程图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装置 (1)硬件:电脑一台; (2)仿真软件:Proteus; (3)编程软件Keil uVision4。 其中,仿真软件ISIS元件清单如表1所示。 表1 仿真软件ISIS元件清单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实验内容: (1)熟悉ISIS模块的汇编程序编辑、编译与调试过程; (2)完成实验的汇编语言的设计与编译; (3)练习ISIS汇编程序调试方法,并最终实现实验的预期功能。 (二)实验步骤: (1)提前阅读与实验相关的阅读材料; (2)参考指示灯/开关控制器的原理图和实验的元件清单,在ISIS中完成电路原理的绘制; (3)参考程序流程图在Keil uVision4中编写和编译汇编语言程序; (4)利用ISIS的汇编调试功能检查程序的语法和逻辑错误; (5)观察仿真结果,检验与电路的正确性。

实验一 认识性实验

实验一 认识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规程,安全用电常识。 2.了解实验室的电源配置,交、直流电源的使用。 3.练习使用直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的直流电流挡、直流电压挡,直流稳压电源。 4.学习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连接,掌握分压、分流关系。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了解实验操作规程与安全用电 电路实验是进行电工技能训练的实验性教学环节,是电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规则,按照规则要求进行实验。 电路实验操作规程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一般情况下操作规程主要有: (1)阅读实验教材,了解实验任务和目的,对实验项目做到心中有数。 (2)复习有关的理论知识。 (3)按实验原理与说明准备仪表和设备,并确认仪表设备是否齐全、完好及规格合适。 (4)按实验内容与步骤明确实验线路的连接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过程中需测试、记录的实验数据。 (5)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观察到的现象,经初步判定是否正确和合理,然后记录下来。若发现实验数据和现象有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应重新进行实验。 (6)在获得正确数据及合理的实验现象后,拆除实验线路,整理仪表和设备。 (7)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在整理与计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字迹清楚,图表整洁,结论合理。 实验室安全用电也很重要,否则极易损坏仪表,甚至发生人身事故。一般情况下,安全操作主要有: (1)熟悉电源开关位置,区分电源电压220V 、380V 插座。 (2)在断电的情况下连接实验电路。实验电路连接完毕检查无误,通知在场人员后,才能接通电源。 (3)严禁带电改接电路或带电更换仪表量限。在实验过程中,不要抚摸导线裸露部分。当身体触及高于36V 的电压时,就有可能引起触电事故。一旦发生设备或人身事故,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报告老师检查处理,查明原因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 (4)若接通电源后发现仪表偏转异常,有异常声响和气味及其它危险迹象时,也应迅速切断电源,查明原因。 (5)实验完毕拆除电路前,必须先断开电源。若实验电路中有大电容器,先放电后再拆除电路。 2.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1)电阻串联 电阻的串联是指若干只电阻头尾依次连接,每个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该电阻阻值成正比(以两个电阻R 1、R 2为例) U 1= 211R R R +U ; U 2=2 12 R R R +U 这两个电阻的等效电阻为各电阻阻值之和 R = R 1+ R 2 (2)并联电阻

导航技术基础实验报告汇总

《导航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目录 实验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实验 (2) 实验二陀螺仪原理实验 (4) 实验三 HMR3300传感器实验........................... (7) 实验四C100航向传感器实验... ... ... . (9)

实验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G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熟悉GPS信号串口传输技术; 3、掌握GRMIN公司GPS25LP OEM板实验系统。 二. 设备清单 (1) GPS25LP OEM板1套 (2) 开关电源 1个 (3) 五金工具 1套 (4) 万用表 1只 (5) 《GRMIN公司GPS25LP OEM板技术资料》 1本 *上课期间,实验设备由组长保管,上课期间遗失或损坏的器件须按原价赔偿。 三、课堂要求 (1) 课前认真预习,精心准备; (2) 在不损坏器件或愿意赔偿的情况下自由使用器件; (3) 不同小组的器件不要混用; (4) 课后整理桌面; (5) 不在课堂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 (6) 课后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四、注意事项 (1) 轻拿轻放加GPS实验系统,防止摔落地面; (2) 避免直接接触GPS实验系统电路板; (3) 禁止带电插拔; (4) 常见问题的处理,参见技术手册。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GPS实验系统电路连接 (1) 将GPS天线接入电路板;

(2)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3) 将GPS天线放至窗外; (4) 接通外接开关电源; (5) 记录所在位置的经纬度、高度、星数。 六、实验报告内容 1、记录从GPS接收到数据 2、数据分析 当前时间:3时23分40秒 实验室经度:11851.4462E 实验室纬度:3201.6107N 卫星编号:12 21 31 卫星数量:3 其他信息: GPS状态:正在估算;水平精确度:4.2;海拔高度:87.3米;大地水准面高度:2.3;GPGGA校验和是43; 定位模式:手动自动2D/3D;定位类型:2D定位;HDOP水平精度因子:4.2;VDOP垂直精度因子: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