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5章 国家垄断经济)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5章  国家垄断经济)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5章  国家垄断经济)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十五章国家垄断经济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国家垄断经济

【答案】国家垄断经济:是指作为经济主体的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2.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答案】国家自然垄断经济:是指国家对自然垄断部门,包括公共产品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义条件下,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4.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答案】国家市场垄断经济:是指国家对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非国有的垄断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控制。

5.国家行政垄断经济

【答案】国家行政垄断经济: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和具有严格等级制的行政组织来维持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二、判断题

1.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实质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答案】√

2.资产阶级国家为国有垄断资本进行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是国家投资。()

【答案】√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既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

【答案】√

4.国家自然垄断经济是指国家对自然垄断部门,包括对公共产品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答案】√

5.现实中大多数垄断不受政府机构的管制。()

【答案】×

6.垄断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各国都反对垄断。()

【答案】×

7.衡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通常使用的主要指标,是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增长速度,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答案】√

8.国家垄断经济的产生与市场失灵直接相关。()

【答案】√

9.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家垄断,首先也是以行政型的国家垄断经济形式出现的。()【答案】√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历史局限性。()【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经济形成的原因之一是()。

A.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B.存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C.存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D.存在多方面的“市场失灵”

【答案】D

【解析】

2.不通过竞争就直接建立的垄断现象是()。

A.自然垄断

B.市场垄断

C.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D.国家行政垄断经济

【答案】A

【解析】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发明的必然产物

B.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

C.实行生产资料的全部国有化

D.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答案】D

【解析】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形式是()。A.国营企业

B.国私合营企业

C.国家调节经济

D.国家投资形成国有垄断资本

【答案】C

【解析】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A.资本输出

B.国有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

D.资产阶级国家

【答案】C

【解析】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A.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

B.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资本主义

C.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主义

D.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结合的资本主义

【答案】D

【解析】

8.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存在的基础是()。A.国有参股经济

B.中外合营垄断经济

C.国家对垄断企业的调节

D.国有独资和控股的垄断企业

【答案】D

【解析】

9.社会主义的国有垄断资本的特征在于()。A.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B.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C.国家行政垄断经济

D.为劳动人民根本利益服务

【答案】D

【解析】

10.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垄断资本存在的范围、规模和数量应该()。A.小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垄断资本

B.大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垄断资本

C.相当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垄断资本

D.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垄断资本

【答案】B

【解析】

四、多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经济形成的一般原因是()。

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的协调发展

B.市场机制不能保证社会资源最优配置

C.市场机制调节难以达到供求均衡状态

D.国家需要直接掌握垄断资本调节经济

E.国家需要利用私人垄断资本调节经济

【答案】ABC

【解析】

2.国家垄断经济的一般形式有()。

A.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B.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C.国家行政垄断经济

D.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

E.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答案】ABC

【解析】

3.国家市场垄断经济是()。

A.国家调节国有和非国有垄断经济

B.对公共产品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

C.对国有垄断企业进行参股以实现国家垄断资本的利益

D.对非国有垄断企业进行参股以实现国家垄断资本的利益

E.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对非国有垄断组织进行的排他性控制

【答案】ACDE

【解析】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以垄断为基础的资本主义

B.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

C.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

D.资产阶级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E.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答案】ADE

【解析】

5.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形成的主要途径是()。A.将私营企业国有化

B.对外贸易实行的国家统制

C.国家预算拨款建立国家垄断企业

D.通过“赎买”方式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E.通过股份制对私人垄断企业进行兼并、控制和改造【答案】ACE

【解析】

6.广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

A.国营企业

B.国有垄断资本

C.国私合营企业

D.国家调节经济

E.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

【答案】ACD

【解析】

7.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改变了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

B.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C.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E.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答案】BCE

【解析】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表现在()。

A.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

B.加快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C.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

D.改变了社会贫富悬殊的状况

E.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答案】ABE

【解析】

9.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垄断经济主要体现在()。A.国有参股经济

B.国家对外国垄断资本的限制

C.国家直接掌握国有垄断资本

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E.国家通过对垄断企业调节引导垄断经济发展

【答案】ABCE

【解析】

10.社会主义国家中外合营垄断经济的作用是()。

A.创造了就业机会

B.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弥补了国家建设资本的不足

E.促进了产品和产业的升级换代

【答案】ABCDE

【解析】

五、辨析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没有根本的区别。

【答案】错误。

【解析】(1)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有垄断资本是为少数垄断资本家的利益服务的,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而社会主义的国有垄断资本是为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体现着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的国有垄断资本存在的范围、规模和数量都远远大于资本主义的国有垄断资本。

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代表着每一个资本家的利益。

【答案】错误。

【解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节是代表全体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就是说,它有可能损害个别资本家的利益,但不会损害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3.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正面效应,没有负面效应。

【答案】错误。

【解析】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例如,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技术进步的动力减弱,它也可能妨碍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

4.社会主义国家独资或控股的垄断企业应该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答案】错误。

【解析】社会主义国家独资或控股的垄断企业不能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要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产生和开始形成的。

【答案】错误。

【解析】(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化来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开始形成时期。第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后,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高度的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1.案例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所有制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国有资本急剧扩大,国有制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元所有制结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下表集中反映了这一变化。

197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重要经济部门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经济学家》,1978年12月30日。

案例问题:(1)为什么国有经济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结构的组成部分?

(2)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性质?

答:(1)原因: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表现:一是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产生了矛盾;二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三是生产力社会化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矛盾加剧;四是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矛盾加深。

(2)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性质是资产阶级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是“理想的总资本家”。

2.案例内容:

我国电信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原中国电信分拆为三家公司。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电信、联通、移动、网通、吉通、卫星和铁通等发达的电信公司和集团公司,已初步形成了电信市场分层竞争的格局。

各大电信集团相互竞争,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于2000年5月17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2220亿元人民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通过海外上市,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了发展后劲,电信企业上市融资累计达到200亿美元。2000年,

通信业务收入3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5800亿元,比上年增长34%;实现工业增加值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实现利润380亿元,比上年增长65%。

走规模经营之路,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中国电信实施重点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战略,迅速地增强了国有资产的控制力。到2000年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的电子百强企业占全行业企业数的30%,但销售收人和利税分别占76%和71%。销售超过300亿元的企业有13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75家,资源和经济优势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力量。

案例问题:(1)国家垄断经济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2)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1)国家垄断经济的一般形式有:国家自然垄断经济、国家市场垄断经济、国家行政垄断经济。

(2)一定范围的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的存在,一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支撑功能;二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具有引导功能;三是对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素质提高具有先导功能;四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稳定功能;五是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向;六是调节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为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3)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规避的方面:一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技术进步的动力减弱;二是它可能妨碍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

七、问答题

1.国家垄断形成的一般原因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

答:(1)国家垄断形成的一般原因

①国家垄断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的产物。国家垄断经济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经济形式的社会生产关系,其存在和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要求所决定并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而国家垄断经济不仅是一定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并且这种经济形式也只有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时,才会具有强大的、现实的生命力。

②国家垄断经济的产生也是与“市场失灵”直接相关的。正是由于存在多方面的“市场失灵”,国家垄断经济便应运而生。其作用在于弥补市场功能缺陷,纠正市场功能偏差。而这中间自然垄断、公共产品等的存在是国家垄断产生的重要原因。

(2)国家垄断形成的一般形式

①国家自然垄断经济。即国家对自然垄断部门,包括公共产品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自然垄断是指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原因,不是通过竞争途径而是一开始就直接建立的垄断现象。公共产品是那些私人不愿意生产或者无法生产,所有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的,不适用排他性原则的产品。公共产品也属于国家自然垄断经济的范畴,即由国家直接对这些产业的供给和价格以及市场进入进行管制或只授权一家企业垄断经营。

②国家市场垄断经济。即国家对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非国有的垄断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控制。国家市场垄断经济根据国家垄断经济的程度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层次。

③国家行政垄断经济。即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和具有严格等级制的行政组织来维持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一般情况下,国家行政垄断是由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垄断,每一个层次的政府,每一个主管部门,实质上就是相对国外大托拉斯的管理中心,众多企业只是相对于托拉斯下的没有法人资格的工厂或车间。国家行政垄断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存

在过,尤其传统的社会主义集权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行政垄断经济最为典型,并且存在的时间较长,涉及的范围较广。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形成的?其形式和实质是什么?

答:(1)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经济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如下三条途径:

①将私营企业国有化。这种方法在英国、法国比较普遍。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经济上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为了使整个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46年英国政府首先将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之后,又先后对煤炭、煤气、钢铁工业、运输业等部门实行了国有化。

②由国家预算拨款直接建立国家垄断企业。这在美国、联邦德国表现得比较突出。在美国,政府不仅花巨额投资建立原子能、宇航工业等新兴部门,而且在工业和公用事业部门也兴建了大量的国家垄断的企业。在联邦德国,政府为了保障国内企业的稳步、平衡发展,在一些利润不高、投资周期长的基础工业部门,实行国家直接投资,从而使联邦德国邮电局、铁路、供水系统,港口设施、城市运输和公路均为国家所有。

③通过股份制的方式对私人垄断企业进行兼并、控制和改造。这在联邦德国和意大利较为典型。联邦德国的具体做法是用股份制对私人垄断企业进行分级控制,使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股份总和足以保证国家对垄断企业的绝对控制。这样做的结果,使国私垄断企业中的国家股比重不断增加。在某种情况下,这类国私共有的垄断企业也可以变成完全的国有化垄断企业,这就是用参与制和控股方式来取得对垄断企业的支配。意大利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分层控制中、小企业,使国有经济成为遍布经济各部门的一个复杂系统。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分为三种形式:

①国家调节经济。即作为总垄断资本家的国家通过财政和金融等经济杠杆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和调节。在这种形式下,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处在企业的外部。因为这时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所有制上都是完全独立的。

②国私合营企业。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联合投资创办企业或相互购买对方企业的股票。这时,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所有制上实际已经结合起来了,但形式上是股份公司。国私合营企业是两种所有制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③国营企业。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国家和垄断资本完全融为一体。在这里,国家掌握了垄断资本,形成了一种新的资本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国家投资是形成国有垄断资本的主要途径。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互结合,即国家作为一个经济实体,直接参加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为私人垄断资本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垄断资本主义。

八、论述题

1.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持续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和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2)具体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由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化形式的资本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因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化程度更高的资本形式获得了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和社会化、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公共设施的建立,部门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对生态平衡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防治等,都需要巨额的长期投资。这就遇到了单个垄断资本的数量相对不足的严重限制,而国家垄断资本的积累和发展,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因为国家可以把巨大的财政资金转化为国家垄断资本,所以国家垄断资本在数量上要比单个私人垄断资本充足得多。

②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在当代条件下,一些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投资和经营,由于周期长、收效慢、盈利小(甚至亏本)、风险大,私人垄断资本或者无力承担,或者虽有力量进行但不愿意承担,这只能由国家垄断资本来从事和承担。因为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③生产力社会化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矛盾加剧。现代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深化和国民经济部门不断增多,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依赖性增强,因而客观上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调节社会生产,实现平衡发展。这是各自为政、追求私利的私人垄断资本不可能做到的。而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就必须担负起对社会经济的组织和调节任务。由于国家能够凌驾于私人垄断以及其私利之上,并且手中直接掌握着巨大的经济力量和各种经济杠杆,它也有可能根据垄断资本的长期的总利益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种调节。

④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矛盾加深。这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容量虽然也有增长,但由于垄断资本的剥削更深重了,这种需求却越来越落后于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过剩现象日益严重。为了缓和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缓和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需要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垄断资本开拓和扩大国内外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所采取的种种反危机措施,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出口信贷等方面支出的扩大,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缓和市场矛盾和经济危机的作用。

2.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两重作用。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之适应了生产高度社会化和新科技革命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丝毫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日益庞大的社会化大生产仍然要服从于垄断资产阶级对狭隘利益的追求,使垄断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加深。这两方面决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又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和局限性。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①在生产方面的作用。通过国家拨款和组织、发展高科技,并将其科研成果低价转让给私人垄断企业,并通过社会开支的拨款,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力资源的量和质,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

②在流通方面的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市场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资本主义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内通过国家订货、扩大社会福利支出等措施,刺激社会需求,人为地扩大市场。在国际上通过调整贸易政策,由国家出面组织区域性经济集团等方法,扩大国际市场,增强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

力,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

③在分配方面的作用。通过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和普及,改进劳动者的生活环境,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期缓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的现象。

④在世界经济方面的作用。国家垄断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加快国际问的技术交流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及就业机会。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主要来自税收。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财政支出的增大,财政赤字日益严重,这就使得广大人民的税收负担越来越沉重,进一步削弱了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更加发展,导致经济危机的不断出现。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滥发货币,造成长期通货膨胀,而支持经济发展的购买力大多数是靠预支未来的购买力,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停滞膨胀”的局面。

③国家借助发行公债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膨胀,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其结果形成了公私债台高筑,加剧财政金融危机。

④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包袱。

3.试述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的形式和特征。

答:(1)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的形式

①国家直接掌握国有垄断资本,包括国有独资和控股垄断经济;

②国有参股经济,直接参与和影响垄断企业的经济行为;

③国家通过对国有的和非国有的垄断企业的调节,来引导整个垄断经济的发展;

④外国垄断资本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限制,同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和合作,包括与引进的外国垄断资本的经济合作。

(2)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的特征

①社会主义国有垄断资本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体现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目的,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所决定的。

②社会主义国有垄断资本存在的范围、规模和数量都远远大于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资本,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有序发展的物质条件。一定范围的社会主义国有资本的存在不仅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支撑功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具有引导功能,对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素质提高具有先导功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稳定功能,而且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向,调节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为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③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正面效应,是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依据。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也存有负面的影响,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规避的方面。具体表现在: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技术进步的动力减弱;它可能妨碍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国有垄断经济的数量太多、比重过大也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第十五章国家垄断经济

一、辨析题

1.【答案】国家垄断经济:是指作为经济主体的国家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2.【答案】国家自然垄断经济:是指国家对自然垄断部门,包括公共产品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3.【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义条件下,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4.【答案】国家市场垄断经济:是指国家对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非国有的垄断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控制。

5.【答案】国家行政垄断经济: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和具有严格等级制的行政组织来维持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C 5.B 6.C 7.D 8.D 9.D 10.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CDE 4.ADE 5.ACE 6.ACD 7.BCE 8.ABE 9.ABCE 10.ABCDE

五、辨析题

1.【答案】错误。

【解析】(1)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有垄断资本是为少数垄断资本家的利益服务的,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而社会主义的国有垄断资本是为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体现着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的国有垄断资本存在的范围、规模和数量都远远大于资本主义的国有垄断资本。

2.【答案】错误。

【解析】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节是代表全体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就是说,它有可能损害个别资本家的利益,但不会损害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3.【答案】错误。

【解析】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例如,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技术进步的动力减弱,它也可能妨碍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

4.【答案】错误。

【解析】社会主义国家独资或控股的垄断企业不能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要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5.【答案】错误。

【解析】(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化来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开始形成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

得广泛而高度的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1.答:(1)原因: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表现:一是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产生了矛盾;二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三是生产力社会化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矛盾加剧;四是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矛盾加深。

(2)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性质是资产阶级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是“理想的总资本家”。

2.答:(1)国家垄断经济的一般形式有:国家自然垄断经济、国家市场垄断经济、国家行政垄断经济。

(2)一定范围的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的存在,一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支撑功能;二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具有引导功能;三是对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素质提高具有先导功能;四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稳定功能;五是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方向;六是调节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为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3)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规避的方面:一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技术进步的动力减弱;二是它可能妨碍其他中小企业的发展。

七、问答题

1.答:(1)国家垄断形成的一般原因:首先,国家垄断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的产物。其次,国家垄断经济的产生也是与“市场失灵”直接相关的。

(2)国家垄断形成的一般形式:一是国家自然垄断经济,即国家对自然垄断部门,包括公共产品进行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二是国家市场垄断经济,即国家对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自由竞争形成的非国有的垄断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控制;三是国家行政垄断经济,即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和具有严格等级制的行政组织来维持的排他性控制的经济形式。

2.答:(1)形成:一是将私营企业国有化;二是由国家预算拨款直接建立国家垄断企业;三是通过股份制的方式对私人垄断企业进行兼并、控制和改造。

(2)形式:一是国家调节经济;二是国私合营企业;三是国营企业。(3)实质: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互结合。

八、论述题

1.答:(1)原因: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表现:一是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二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三是生产力社会化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矛盾加剧;四是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矛盾加深。

2.答:(1)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是:

一是在生产方面的作用,通过国家拨款和组织、发展高科技,并将其科研成果低价转让给私人垄断企业,并通过社会开支的拨款,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人力资源的量和质,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

二是在流通方面的作用,通过国家订货、扩大社会福利支出、调整贸易政策等为市场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在分配方面的作用,通过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和普及,改进劳动者的生活环境,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期缓解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的现象。

四是在世界经济方面的作用,推动世界贸易的增长、加快国际问的技术交流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及就业机会。

(2)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是:

一是财政支出的增大,使人民的税负提高,进一步削弱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更加加剧;

二是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发展,会造成经济的“滞涨”;

三是国家借助发行公债增加财政收入,会加剧财政金融危机;四是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包袱。

3.答:(1)形式:一是国家直接掌握国有垄断资本,包括国有独资和控股垄断经济;二是国有参股经济,直接参与和影响垄断企业的经济行为;三是国家通过对国有的和非国有的垄断企业的调节,来引导整个垄断经济的发展;四是外国垄断资本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限制,同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和合作,包括与引进的外国垄断资本的经济合作。

(2)特征:一是国有垄断资本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体现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二是国有垄断资本存在的范围、规模和数量都远远大于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资本,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有序发展的物质条件;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正面效应,是社会主义国家垄断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依据。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

进!

政治经济学(程恩富)期末复习重点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 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5.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如何? 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论述>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任务是掌握客观经济规律? 答: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即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可以理解各种复杂社会现象,了解人类发展规律。 7.资本流通总公式是什么?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怎么解决矛盾? 答:资本流通总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 总公式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资本流通的结果却产生了价值增值。 资本流通总公式既等价又增殖的原因:资本家卖到特殊商品劳动力,它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是价值。这样总公式的矛盾就就解决了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十六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国际分工 【答案】国际分工: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国际生产专业化。 2.国际贸易 【答案】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流活动。 3.世界市场 【答案】世界市场:国际间商品交换的领域,是同国际分工相联系的各国间商品流通的总和。 4.汇率 【答案】汇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简言之,汇率就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 5.关税 【答案】关税:进口或出口的商品货物和物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口商或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 二、判断题 1.当今国际分工体系是建立在平等、协商基础之上的。() 【答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趋于不平衡。() 【答案】√ 3.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 【答案】× 4.牙买加体系是一种严格、稳定的国际货币制度。() 【答案】× 5.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比以前换得较少的本国货币,则说明本国货币的币值在下

降,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答案】×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主要是物品,尤其是制成品的贸易。() 【答案】√ 7.当一国政府征收关税时,可以增加本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的好处。() 【答案】× 8.对物品增收关税提高了物品的价格,因此会减少交易量。() 【答案】√ 9.各国之所以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因为从国际贸易中得益的人数少于从中受损的人数。() 【答案】× 10.在汇率的直接标价法下,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换得了比以前较多的本国货币,则说明本国的货币币值上升。() 【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的基础是()。 A.一国的技术进步 B.一国内部的分工 C.一国生产力的发展 D.一国的政策和法律 【答案】B 【解析】 2.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A.国际分工 B.国内分工 C.间接贸易 D.转口贸易 【答案】A 【解析】 3.国际贸易按国境或关境可划分为()。 A.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B.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 C.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 D.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是制度与经济的关系。其中,新制度经济学三个核心理论包括: 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产权理论的主导思想:产权分配方式决定个体行为,因为它决定对个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济南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济南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是中国最大型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1999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行了约14.31亿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公司于2005年初在境内成功发行了7.65亿A股,并于2005年2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公司总股本为60.21亿股,其中包括H股约14.31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3.77%;内资股(A)约45.9亿股,约占总股本的76.23%。 产权比例情况: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持股比例为47.21%,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76%,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1.8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26%,青岛国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1.18%,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1.03%,山东鲁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98%,航天神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84%,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0.59%,博时价值增长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53%。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各个公司持持有不同的股份,当然也拥有着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再例如其中的收益权,各公司根据持股比例不同,因而收益也不同,但都享有其中的收益权。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的好处为可以迅速地实现资本集中。股份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若干股份,由出资人认股,出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能力认购一股或若干股。这样,较大的投资额化整为零,使更多的人有能力投资,大大加快了投资速度。产权界定清晰是产权交易的前提。上例则体现了一种经济效率,不同产权结构经济效率不同。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主要内容是揭示交易费用的含义、决定因素和性质等问题。其主动思想为为各种交易类型找到合适的控制和监督结构。 其中交易费用由搜寻和传递信息成本,价格谈判的成本,拟订合同的成本,监督和执行合同的成本,防止第三方侵权的成本构成。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9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1 复习笔记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基础。 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保证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 ③缓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3)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国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主要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而是由于战争的需要所促成的,因此带有军事性质,可以看作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形态,是一种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旦战争结束,各国战时对经济的管制便取消了,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程度大大下降。

(4)罗斯福新政 1929年至193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为了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就是通过国家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的调节和干预,以解决当时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使经济走出危机。 (5)凯恩斯革命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针对大危机出现的种种现象,从理论上论证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已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光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危机,因而必须通过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凯恩斯经济学的兴起,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1)在社会经济中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垄断资本 国家通过政府实行国有化和直接投资建立了大量国有企业。国家掌握和控制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并使之成为垄断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控制着货币流通,掌握了大量金融资本。 (2)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 国家凭借手中掌握的巨大经济力量渗透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成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一种新的机制,即国家有计划地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的机制。这种机制与市场机制同时并存,互相结合,这是一般垄断阶段所没有的。 (3)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具有全面性、稳定性和经常性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深入到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包括国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并且,国家建立了一套干预经济的制度和稳定的调节经济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貌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倡导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学说。这一理论引起人们广泛注 意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1年和1993年,该学派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道格拉斯.诺斯分别荣获诺贝 尔经济学奖,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声名鹊起。目前,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势头迅猛,理论影响波及世界各国。 新制度经济学近十年来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基于三点原因:第一、与时代背景契合:首先是经济体 制转型浪潮的兴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绝大多数计划经济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转型,理论上需要对计划经济制度下经济低效率作出说明,对于如何构建有效的经济制度,以及如何完成这样制度变迁作出设计。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次,市场经济运行所表露的各种矛盾更加突出,许多困扰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老问题,如市场的外部性问题,市场的失范问题,企业的发展问题,在既有的经济学那里已找不到更好的解是,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而新制度经济学恰好有一套新颖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满足了人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尤其是在公司制企业的治理问题上,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制度处理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治理,成为七十年代以后的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深化了企业制度的研究。再次,具有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特色:从全新视角研究经济社会各种问题。以往的经济学都是研究既定制度的具体经济问题,即研究既定制度下厂商谋求利润最大化行为、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研究市场配置资源机理,以及政府调控经济的经济政策,对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涉及。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全面揭示,特别是提出制度能提高经济绩效这一命题,无疑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给人们以新的启示。 2、制度分析的理论演变 严格说来,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关注和研究,是对制度学派的历史传承。早在19世纪,以凡勃伦、康芒斯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经济学家就开始倡导对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他们看来,经济研究不能撇开包含生产关系的社会制度,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结构存在种种弊端,需要改造和纠正。凡勃伦主张进行一场社会变革,实现经济控制权由资本家向技术管理阶层转移。凡勃伦这一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旧制度经济理论。他所开创的对社会制度结构分析,被称为“凡勃伦传统”。由于凡勃伦的旧制度经济理论 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因而被斥为“异端邪说”,长期受到排挤和打击。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期末课程论文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姓名:郭兆凯 学号:20125587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试图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制度的构成、运行和演化,通过探究,去发现制度是如何影响经济运行活动,新制度经济学摒弃了传统的假设,即制度是外生,进而强调制度重要性。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四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发源于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的两篇巨著,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之后在哈耶克、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人的努力下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了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完整理论体系。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 1.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的定义是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对此并无统一的说法。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德姆塞斯把交易费用定义为“交换所有权的成本”。阿罗则把交易费用说成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威廉姆斯把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诺斯将交易费用定义为“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而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在“鲁滨逊”经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 深入分析交易费用的产生原因和决定因素是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问题,对此,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斯和诺斯都做过分析。 威廉姆斯认为发生在市场间和企业内的资源转移意义上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两种,即合约签订之前的“事前”交易费用和签订合同的之后的“事后”交易费用。关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是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诺斯是从广义上理解交易费用的。即是说,在他看来,交易费用主要由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以及政治型交易费用。而针对市场型的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诺斯是从商品的多维属性和特征、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交易的人格化特征等来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认识不尽相同,可以说,这里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一致,他们的分析实际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有助于人们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和决定因素。 2.企业理论 一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理论基石,主要是这篇论文解释了关于企业的起源以及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他的企业理论着重点是把企业当做是一种资源配置。对于企业组织出现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科斯给出的解释是:“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生产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总结

1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 2马克思的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马克思注重制度分析并吧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变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3制度分析的三种方法:①科斯,诺思的交易成本方法②布坎南托利森,塔洛克的寻租方法③奥尔森的分利集团方法。 4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①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来研究人。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②第二个假定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由于参加者很多,同一项交易很少重复进行,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人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有限的,人不肯能无所不知。③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析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5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一是人的因素:①有限理性②机会主义。二是与特定有关的交易因素:①资产专用性②交易的不确定性③交易频率。三是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 6总量交易与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的变化趋势: 7产权的功能:产权不是一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产权并不意味着享有者可以为所欲为,他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驶其权利,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各项交易实质上都是产权交易。①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②激励和约束③资源配置 8科斯定理:①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有利状态②在正常交易费用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③在正常交易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9企业制度的三种组织行形式:①业主制。②合伙制。③现代公司制 10现代企业的产权结构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①现代公司的产权结构:股份公司不同于业主制和合伙制的最主要差异在两方面一是所有权归属是典型的集体所有,即股权(所有权)结构分散化二是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②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1股份公司通常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之间,以及三种不同的角色承担风险的所有者,发挥战略决策作用的董事会,执行和承担经营管理的总经理及高级管理层。2股份公司中经营者与所有者目标分离问题解决:两种途径①激励(年薪制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管理层收购)②约束-公司治理(内部通过设计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将形成相互配合,协调制衡的机制。外部: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11公用地悲剧:公共资源的自由使用会毁灭所有的公共资源。实质上是产权界定不清情况下每个人都想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出现的集体悲剧 12寻租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一是把企业家引导到非生产性活动中,从而大大降低了一国科技竞争力二是产生了寻租成本,导致社会资源的无谓损失。(寻租社会成本;①为获取和保持垄断权,寻租者所进行的努力和支持,即这些企业和个人向政府开展各种各种游说活动的支持费用,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②政治创租所需的费用,即政府官员为获得潜在垄断者的支出或对这种支出所作反应的努力。③寻租造成的垄断和资源配置的扭曲,也是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三是把社会精英集中到非生产性活动中,大大降低了一国未来的竞争实力 13为什么少数人的利益集团一般处于有利地位:大集团由于成本难以分担,个人贡献难以监察而造成的普遍搭便车行为阻止了集体行动的实现。小集团容易实现集体行动,一是成员数量少,相互之间易于监督,而且个人的行动对实现集体收益影响明显,有利于克服搭便车的行为。二是因为成员人数少,联系机密,社会激励与社会压力能有效控制搭便车行为,三是成员人数少,较之实现的集团总利益,集团的总成本更小,个人在集团收益所占的份额可能大到足以弥补由他个人提供全部集体收益所付出的成本,从而激

新制度经济学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 不完全理论理性:诺思认为,人的理性不完全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单选 BBBCDCB 简答题 1、新制度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 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2、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NIE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1) NIE对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研究所使用的是“经济学”方法。 (2) NIE重点研究的是“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NIE不仅要对所有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共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十分关注经济生活中对经济绩效至关重要的一些具体制度(如产权、契约、企业、国家等)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 5、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有何修证和扩展? (1)对经济人假设的扩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 (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 (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 7、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什么联系? A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新古典经济学个人理性主义前提下的均衡分析框架,坚持偏好、技术、禀赋三大结构,坚持完全竞争的工具性假设。 B引入交易成本范畴,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C 运用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作局不能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以效率为标准,解释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变迁根据。 概括为: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修正、有发展的运用。 威廉姆森指出:“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他们正在做的乃是对常规分析的补充,而不是对它的取代”。 8、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什么关系? 差别:价值判断标准不一样、研究对象的把握不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态度不同、在理论一般性方面的区别 创新:分析方法上的创新、理论体系上的创新、基本理论范畴上的创新、研究领域方面的创新 关系: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修正”关系。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人

新制度经济学_知识点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 概念: 制度(诺思):包括人类设计出来的用以型塑人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正式规则(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它们是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非正式规则(制度): ;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重要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 放弃完全信息假设、完全理性假设和确定性,继承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均衡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修改了新古典理论生产函数,把制度作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章 概念: 理性: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重要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有哪些? (1)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2)有限理性 (3)机会主义倾向 如何理解制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1)制度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 (2)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 第三章 概念: 社会资本:主要指社会联系或网络、准则以及信任,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它促进了协会成员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并最终能对经济绩效产生作用。 合作剩余:社会主体之间形成合作、建立产权制度时的总产出与不合作时总产出之间有一个差额,也就是制度的红利。 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游戏中,有两个对策者,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合作或背叛,每个

新制度经济学与当代中国

新制度经济学与当代中国 2004年05月08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近些年来,以科斯为代表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特别流行,这一方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科斯派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科斯和诺斯分别于1991年和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该学派的影响更是与日俱增。 所谓新制度经济学,正如科斯所说,就是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经济学。迄今为止,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初具规模,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四个基本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 (二)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鲁宾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三)企业理论 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 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惟一动力。 而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呢?科斯认为,由于企业管理也是有费用的,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其限度在于:利用企业方式组织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 (四)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章节题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圣才出品】

第9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名词解释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进行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更高的垄断利润,同时,国家从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调节经济活动,调节各阶级和各阶层的关系,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有:①在社会经济中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垄断资本;②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③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具有全面性、稳定性和经常性;④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有了明确的理论依据。 2.国有垄断资本 答:国有垄断资本是指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它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国家用来调节阶级利益的各种货币资本;一种是用来经营国有企业的资本,即国有企业垄断资本,这是国有垄断资本的主体。国有垄断资本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国家直接控制和管理的,企业的盈亏也都由国家负责。第二,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双重的:一方面,国家要从全社会的整体需要来考虑宏观经济目标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以此作为对国有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干预的依据;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商品生产者和经

营者,又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问题,因而又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追求利润极大化。 3.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答:国私共有垄断资本是指由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混合组成,股份所有权分属于国家和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国私共有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又一种基本形式,它的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企业。国私共有垄断资本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建立起来的:一是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的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二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立新的企业;三是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的企业。国私共有垄断资本的特点:第一,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可以利用国有资本来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且这类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从国家得到各种优惠待遇;第二,国私共有垄断资本的经营目标多少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的目标。国私共有企业具有的上述特点,反映出它更适合于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和对经济的控制。 4.财政政策 答: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包括对财政收入政策的运用、对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和对二者的综合运用。根据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以把财政政策区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在多数情况下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调节方式,即在经济高涨时期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热而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而增加失业。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卢现祥 摘要: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塞本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变硬核,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引入信息和交易成本以及产权的约束,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它们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硬核,如理性选择模型。同为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派没有任何理论渊源关系,但是他们都关注制度问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模型化、强调历史的作用、注重制度差异的研究及用制度方法解释发展差异等特点。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近代制度学派 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中,基本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变硬核,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同为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派没有任何理论渊源关系,但是他们都关注制度问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模型化、强调历史的作用、注重制度差异的研究及用制度方法解释发展差异等特J点。 一、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 (一)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什么是新古典经济学?有趣的是近代制度经济学的代 表人物之一凡勃伦最先使用新古典这个词,他用这个词刻画 马歇尔和马歇尔经济学的特点。凡勃伦发现,在一般功利研 究和享乐主义的心理假设的基础上,马歇尔的剑桥学派与古 典经济学具有连续性。但是多布认为,新古典这个词并不是 描绘马歇尔经济学的最合适的词汇,因为剑桥学派所做的是 脱去古典政治经济学粗糙的外衣,割断其与自然规律哲学的 联系,并用微分学将其重新陈述。新古典经济学一方面继承 了古典经济学的许多经济思想,另一方面又加进了边际理 论。边际理论的核心,一方面是方法上的个人主义,一方面 是源于主观价值论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新古典主义理论 的一切基本命题和基本分析方法,都包括在最初由瓦尔拉斯 提出的、至今发展为“阿罗一德布鲁模型”的市场一般均衡体 系当中。 在某种意义上讲,一种理论成熟之时也就是其僵化之 日。目前,新古典模型已日趋僵化,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修 正,很难用于各类重要的问题的分析。这一模型的僵化主要 体现在它限制了对许多特定的很有意义的方向作进一步探 索。思拉恩·埃格特森指出了被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忽视的三 个研究领域:(1)各种可供选用的社会法规(产权)和经济组 织如何影响经济行为、资源配置和均衡结果?(2)在同样的、 法律制度下,经济组织的形式为什么会使经济行为发生变 化?概括而言,像企业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契约的经济逻辑是 什么?(3)控制生产与交换的基本社会与政治规则背后的经 济逻辑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一大批新古典经济学家开 始对经济组织的结构产生了兴趣。一项新的研究规划开始 试图将微观经济理论更一般化,当然这一研究仍保留传统价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程恩富)第7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习题及答案)

第7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综合选择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 A.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价值率小于利润率 C.利润率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利润率决定剩余价值率 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竞争形成: A.商品个别价值 B.商品生产价格 C.商品垄断价格 D.商品社会价值 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竞争形成: A.平均利润率 B.生产价格 C.垄断价格 D.商品平均价值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 A.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没有变化,因此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C.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否定了价值规律 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没有变化,生产价格规律代替了价值规律 5.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 A.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B.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1

C.以社会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D.以市场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6.利润率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是: A.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低 B.资本周转速度快,利润率高 C.资本周转速度慢,利润率低 D.资本周转速度慢,利润率高 7.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A.并不意味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B.并不意味着剩余价值的下降 C.也不意味着利润量的减少 D.也不意味着资本总量在不断增加8.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活动中,成本价格的作用是: A.资本家衡量企业盈亏的标志 B.决定资本家竞争胜败的关键 C.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值中的不同作用 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9.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A.商品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余额 B.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商业店员的劳动 2

【学考集市】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考研历年真题讲解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方式【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 答∶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而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社会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 2.劳动二重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研】 答∶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即劳动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制作方法、劳动成果各不相同的劳动;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即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没有人们的具体劳动,也就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便无法生存,社会也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具体劳动是一个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在自然经济社会和在未来的产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劳动产品不用交换,因此,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3.资本【武汉大学2011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研】 答∶资本是指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它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资本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它的运动对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起着重要作用。资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①资本的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一旦资本停止了增殖,资本也就丧失了它的基本职能。 ②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的速度的快慢,同时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③资本的返还性。资本的运动和增殖,是以预付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为起点的。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当然包括增殖额)。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往往要把预期的资本增殖率的高低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结合起来考虑。④资本的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愈大,风险也可能愈大。 4.相对剩余价值【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研;武汉大学2014研;中央民族大学2018 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研】 答∶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必须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为条件。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采用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的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创造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制度:制度是指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是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2、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间发生的产权的转让。 3、人格化交易:买与卖同时发生,拥有对方完全信息,彼此利益也依赖于这种稳定的伙伴关系;主要约束形式是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非正式规则,信守合约的收益大于成本。这种交易多数发生在专业化与分工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 4、非人格化交易:由于专业化和分工的发展,交易对象有着广泛的选择范围,当事人之间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对称的,交易往往是一次性的,交易过程中各种机会主义必然出现,为避免专业化与分工发展所带来的好处被过高的交易费用所抵消,在一个非人格化的交易世界里,必须建立正式的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 5、间接估算交易费用:通过交易过程中相关服务组织和个人的收费水平,来测算交易过程中,交易者为之支付的费用 6、产权:产权是由社会规则约束或保障的,关于财产使用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的集合。 7、产权的分割:产权的分割是指产权约束中的多项权利分别归属于多个不同的权利主体。

8、产权的交叉与重叠:一项财产的产权束中的某项产权与另一项财产的某项财产的某项产权的实现出现相互冲突,两者不能同时实施的现象,就是产权的交叉与重叠。 9、产权的弱化:对产权施加的不必要的限制,所造成的产权安排不符合新古典效率的原则的现象,就是产权的弱化。 10、产权的起源:指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产权的建立或形成,是人类社会从无产权到有产权的转化。 11、私有产权:所谓私有产权是指权利主体为个人的权利,即有个人所拥有的各类财产权利,这也是最普遍的产权类型。 12、共有产权: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 13、集体产权:集体产权是指产权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即由集体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使用做出决策。 14、政府产权:在理论上指产权由政府拥有,政府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食用或者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15、公有产权:公有产权指产权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产权。 16、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这一种物品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同时,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造成其他人的消费减少。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章节题库(资本积累)【圣才出品】

第4章资本积累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答: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一方面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再生产出雇佣工人,总之,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再生产出来了。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有:①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②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预付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③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答: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资本追加到生产上,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着再生产。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一方面在资本家手中集中了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和资本财富,另一方面则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口转变成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他们在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下,生活状况越来越贫困化。随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工

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日益加深。 3.资本积累 答:资本积累是指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是在资本主义本身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通过对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不断地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积累主要是靠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进行的,这里的剥夺不是赤裸裸的,而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质、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和发展趋势。 4.资本有机构成 答: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一般用c∶v表示。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用于生产的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是把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结和在一起的概念。 5.资本集中 答:资本集中是指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的过程。资本集中是扩大单个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也不受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