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人类基因组学

第03章 人类基因组学
第03章 人类基因组学

第三章人类基因组学

基因组指一个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从基因组整体层次上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即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世界多个国家参与合作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重大科研项目。其基本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为阐明人类全部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码生命奥秘奠定基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体现在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和序列图的完成,而基因图的完成还有待大量的工作。

后基因组计划(PGP)是在HGP的人类结构基因组学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计划,将主要探讨基因组的功能,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由此派生了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等分支研究领域,同时也促进了比较基因组学的展开。后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进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变革,可以预见会对医学、药学和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HGP的成就加速了基因定位研究的进展,也提高了基因克隆研究的效率。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是完成人类的基因图,进而解码每一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研究手段。本章扼要介绍了基因定位的方法和原理,及基因克隆的研究策略。

一、基本纲要

1.掌握基因组,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的概念。

2.熟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历史,HGP的基本目标;了解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基因图的概念和构建各种图的方法原理。

3.了解RFLP,STR和SNP三代DNA遗传标记的特点。

4.熟悉后基因组计划(PGP)的各个研究领域即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的概念和意义。

5.了解基因定位的各种方法的原理,尤其是连锁分析与LOD值计算。

6.了解基因克隆的三种研究策略。

二、习题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人类基因组计划仍未完成的基因组图为___________。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连锁图

E.基因图

2.下列不属于基因组学分支学科的是____________。

A.基因组文库

B.环境基因组学

C.疾病基因组学

D.药物基因组学

E.比较基因组学

3.科学家发现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__________。

A.10%

B.2%

C.1%

D.5%

E.3%

4.HGP是美国科学家在__________年率先提出的。

A. 970

B. 1985

C. 1990

D. 2005

E. 以上都不是

5.不属于结构基因组学研究任务是__________。

A.基因图

B.遗传图

C.物理图

D.序列图

E.三维转录图

6.用作遗传制图的遗传标记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一代DNA遗传标记是__________。

A.序列标记部位

B.表达序列标记

C.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D.短串联重复序列

E.单核苷酸多态性

7.后基因组计划不包括__________。

A.药物基因组学

B.环境基因组学

C.蛋白质组学

D.比较基因组学

E.序列图制作

8.基因定位研究不需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

A.连锁分析

B.放射杂种

C.原位杂交

D.YAC克隆

E.体细胞杂交

9.在基因组遗传图和物理图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的DNA特定结构是__________。

A.STR

B.SNP

C.CpG岛

D.conting

E.BAC

10.在基因组序列图和基因图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的DNA特定结构是__________。

A.BAC

B.Conting

C.CpG岛

D.EST

E.RFLP

11.第一、二、三遗传标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A.RFLP,EST,SNP

B.EST,STS,SNP

C.EST,STR,SNP

D.RFLP,STR,SNP

E.VNTR,STS,SNP

12.基因克隆研究策略不包括__________。

A.功能克隆

B.定位克隆

C.定位候选克隆

D.候选克隆

E.cDNA策略

(二)空题

1.基因组学是从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生命体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2.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美国率先提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__________年启动,至________年完成此计划。

4.HGP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图谱,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在此基础上,鉴定人类的每一个基因,绘出人类的基因图。

5.遗传图又称连锁图。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__________作为“位标”,以__________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6.两个连锁的基因位点在生殖细胞形成时,发生重组的几率为__________,其间距为1cM,相当于106bp(1Mb)。

7.随着HGP的完成,科学家们又启动了后基因组计划。它主要研究__________,即__________。

8.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是比较研究不同人种,民族,族群_________的差异,探讨其含义。

9.基因定位研究的基本技术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10.基因克隆的研究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基因组(genome)

2.基因组学(genomics)

3.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

4.疾病基因组学(morbid genomics)

5.蛋白质组学(protomics)

6.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7.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

8.CpG岛(CpG island)

9.表达序列标签(EST)

10.基因定位(gene mapping)

11.连锁分析(linkage analysis)

12.原位杂交(hybridization in situ)

13.基因克隆(gene cloning)

14.定位克隆(positional cloning)

(四)问答题

1.概述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2.说明HGP的科学目标和工作任务。

3.什么是遗传图和物理图?简述构建原理。

4.基因定位的主要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5.说明基因克隆的三种研究策略。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E

2.A

3.D

4.C

5.E

6.C

7.E

8.D

9.C 10.E 11.D 12.E (二)填空题

1.基因组

2.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

3.1990、2005

4.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

5.遗传标记、遗传距离

6.1%

7.基因的功能、功能基因组学

8.基因组

9.连锁分析、体细胞杂交、原位杂交、放射杂种

10.功能克隆、定位克隆、候选克隆

(三)名词解释

1.基因组指某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

2.基因组学是从基因组层次上系统地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3.比较基因组学是在基因组层次上比较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异同,探讨其含义。

4.疾病基因组学是从基因组中分离重要疾病的致病基因与相关基因,确定其致病机制。

5.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组织细胞中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尤其是不同生命时期、不同生命状态、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全部蛋白质的变化。

6.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交叉的一门科学,对生物学实验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检索与分析,进而达到揭示所含的生物学意义有重要作用。

7.遗传标记可以是任何一种呈孟德尔式遗传的性状或物质形式,可以是基因,血型,血清蛋白等,确定其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后,可作为参照标记用于遗传重组分析。

8.CpG岛是哺乳动物基因组DNA中长约1000bp的CG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含量高,约占基因组总量的1%。几乎所有持家基因及约40%的组织特异性基因的5′端均有CpG岛,它易于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活性。

9.表达序列标签(EST)是长约200~300bp的cDNA片段,它在基因组中的定位是不明确的。这是由特定组织细胞中提取到mRNA后,经反转录酶催化而合成的。由它可用不同方法获得全长cDNA,再经FISH定位在染色体上。

10.基因定位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将各个基因确定到染色体的实际位置。

11.连锁分析是基因定位的一种方法。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减数分裂后,由于同源染色体重组,可结合家系分析进行不同座位的基因间重组的统计,依据待定位基因与已定位基因之间的重组值分析,可确定二者之间的连锁关系和遗传距离而达到基因定位。

12.原位杂交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用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同染色体标本载玻片上原位变性的染色体DNA进行分子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来检测与探针杂交结合的染色体DNA同源序列,依据探针放射性颗粒在某条染色体上的显影位置进行基因定位。

13.基因克隆是从基因组中把某一基因用一定方法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单一基因

精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14.定位克隆策略是先抓住目的遗传性状(包括疾病)与基因的联系,先进行定位,而后再鉴定分析目的性状决定基因的表达产物及功能。

(四)问答题

1.基因组学是从基因组整体层次上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内容有三个基本方面:

结构基因组学要研究基因组内基因的数量,基因的定位和每个基因编码区和基因间隔区DNA序列结构。绘制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基因图。

功能基因组学要在基因组层次上研究所有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功能。及基因表达在不同生命期、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和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变化。

比较基因组学是比较不同生物种群基因组之间的异同,探讨其含义。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也属此范畴。

当研究涉及不同领域时,又会产生一些学科分支。

2.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科学目标是至2005年全部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从而为阐明人类所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读人类遗传密码奠定基础。主要工作任务是认识人类基因组的整体结构,即完成基因组的遗传图、物理图和序列图,在此基础上识别鉴定基因组的每一个基因,逐步完成人类的基因图。

3.遗传图是指每条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的相对位置经连锁分析确定后所构成的图谱,遗传标记间的距离用它们之间交换率来衡量,图距单位1厘摩(cM)即为1%的交换率。染色体上不同遗传标记间的距离可以相加。

物理图是将染色体的随机切割DNA片段的实际排列顺序确定后所构成的图。先用限制酶将染色体切成一个个DNA片段,插入YAC或BAC形成克隆,借这些DNA片段中所存在的STS路标,将之连接成重叠克隆群(contig),即可得出覆盖整个基因组的DNA片段排列顺序。

4.常用的基因定位方法:(1)连锁分析以家系分析和重组值计算为依据,确定待定位基因与已定位基因之间的相对位置。(2)体细胞杂交法是利用人/鼠融合细胞中人类染色体丢失,仅剩少数乃至一条人类染色体,结合染色体显带技术,再结合细胞生化性状分析实现基因定位。(3)原位杂交是用核酸探针同染色体标本载玻片上原位

变性染色体DNA同源顺序杂交结合,显影定位。(4)放射杂种技术是利用整合有人类染色体随机片段的人/鼠融合细胞克隆嵌板,进行基因定位。人类染色体的随机片段是经人为辐射细胞造成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所提供的基因组图谱储存大量信息资源,计算机序列识别技术的发展,结合上述基因定位实验方法,大大提高了基因定位的速度和精度。

5.基因克隆有以下三种研究策略:(1)功能克隆:是先从目的遗传性状分析其决定基因的可能功能,从与功能相关的蛋白质入手,找出定位和克隆决定基因的方法。(2)定位克隆:是先将目的遗传性状用一定的方法定位在某一染色体区域,从该染色体区域的“邻接克隆群”中筛选目的遗传性状的决定基因,从而获得决定基因克隆。之后,再研究分析决定基因的产物和功能。(3)候选克隆:是已定位和克隆的基因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基因克隆途径。定位候选克隆是在已定位的染色体区域内,将已知基因都作为候选基因,逐一进行转录表分析和突变鉴定。从中筛选出目的遗传性状的决定基因克隆。功能候选克隆是根据目的遗传性状决定基因的可能功能,检索生物信息数据库中相关基因的功能域,将接近功能域的基因都作为候选基因,从中筛选目的性状的决定基因克隆。

(罗佳滨)

第3章 人类基因

二、习题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人类基因组计划仍未完成的基因组图为_____E______。 A.遗传图 B.物理图 C.序列图 D.连锁图 E.基因图 3.HGP的任务是_____E_____。 A. 构建遗传图 B. 物理图 C. 确定DNA序列 D. 定位基因 E.以上都是 4.HGP是美国科学家在____C______年率先提出的。 A. 1970 B. 1985 C. 1990 D. 2005 E. 以上都不是 5.不属于结构基因组学研究任务是____E______。 A.基因图 B.遗传图 C.物理图 D.序列图 E.三维转录图 7.后基因组计划不包括____E______。 A.药物基因组学 B.环境基因组学 C.蛋白质组学 D.比较基因组学 E.序列图制作 (二)空题 1.基因组学是从___基因组_______层次上研究生命体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2. 人类单倍体基因组DNA序列约含___ 3.2*10^9_______bp,其中约有___1.9万______万个基因。 3.美国率先提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____1990______年启动,至___2005_____年完成此计划。 4.HGP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图谱,即___遗传图______,____物理图_______和____序列图______,并在此基础上,鉴定人类的每一个基因,绘出人类的基因图。 5.人类基因组包括 ___细胞核_______基因组和 ____线粒体______基因组。 8.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是比较研究不同人种,民族,族群____基因组_____的差异,探讨其含义。 (三)名词解释 1.基因组(genome)

第3章 人类基因组学

第三章人类基因组学 基因组指一个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从基因组整体层次上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即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即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世界多个国家参与合作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重大科研项目。其基本目标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为阐明人类全部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解码生命奥秘奠定基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体现在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和序列图的完成,而基因图的完成还有待大量的工作。 后基因组计划(PGP)是在HGP的人类结构基因组学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计划,将主要探讨基因组的功能,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由此派生了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等分支研究领域,同时也促进了比较基因组学的展开。后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进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变革,可以预见会对医学、药学和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HGP的成就加速了基因定位研究的进展,也提高了基因克隆研究的效率。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是完成人类的基因图,进而解码每一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研究手段。 一、基本纲要 1.掌握基因组,基因组学,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基因组医学, 后基因组医学的概念。 2.熟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历史,HGP的基本目标;了解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基因图的概念和构建各种图的方法原理。 3.了解RFLP,STR和SNP三代DNA遗传标记的特点。 4.熟悉后基因组计划(PGP)的各个研究领域即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的概念和意义。

第八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及人类基因组学

第八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及人类基因组学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分子杂交 2.Southernblotting 3.Northernblotting 4.Westernblotting 5.dotblotting 6.DNA芯片技术 7.PCR 8.功能性克隆 9.转基因技术 二、填空题 1.Southernblotting用于研究、Northernblotting用于研究,Westernblotting用于研究。 2.PCR的基本反应步骤包括、和三步。 3.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DNA模板外,还需加入、、和。 4.Sange法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和。 5.目前克隆致病相关基因的主要策略有、、。 6.血友病第Ⅷ因子基因的首次克隆成功所采用的克隆策略是,而DMD致病基因的克隆所采用的克隆策略是。 三、选择题 A型题 1.经电泳分离后将R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2.不经电泳分离直接将样品点在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3.经电泳分离后将蛋白质转移到NC膜上的技术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dot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4.经电泳后将DNA转移至NC膜上的技术是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Easternblotting E.insituhybridization 5.PCR的特点不包括 A.时间短,只需数小时B.扩增产物量大 C.只需微量模板D.用途非常广泛 E.底物必须标记 6.用于PCR的DNA聚合酶必须 A.耐热B.耐高压C.耐酸D.耐碱E.耐低温7.PCR反应过程中,模板DNA变性所需温度一般是A.95?CB.85?CC.75?CD.65?CE.55?C 8.PCR反应过程中,退火温度一般是 A.72?CB.85?CC.75?CD.65?CE.55?C 9.PCR反应过程中,引物延伸所需温度一般是A.95?CB.82?CC.72?CD.62?CE.55?C

9 人类基因组研究

9.1人类基因组计划简介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Renato Dulbecco发表短文《肿瘤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Science, 231: 1055-1056)。文中指出:如果我们想更多地了解肿瘤,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关注细胞的基因组。…… 从哪个物种着手努力?如果我们想理解人类肿瘤,那就应从人类开始。……人类肿瘤研究将因对 DNA 的详细知识而得到巨大推动。” 什么是基因组(Genome)?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人类基因组有两层意义: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要揭开生命的奥秘,就需要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什么选择人类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因为人类是在“进化”历程上最高级的生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认识自身、掌握生老病死规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了解生命的起源。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还包括对五种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大肠杆菌、酵母、线虫、果蝇和小鼠,称之为人类的五种“模式生物”。 HGP的目的是解码生命、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命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种属之间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起因、认识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HGP的诞生和启动: 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在70年代已具有一定的雏形,在80年代在许多国家已形成一定规模。 1984年在Utah州的Alta,White R and Mendelsonhn M受美国能源部(DOE)的委托主持召开了一个小型专业会议讨论测定人类整个基因组的DNA序列的意义和前景(Cook Deegan RM,1989) 1985年5月在加州Santa Cruz由美国DOE的Sinsheimer RL主持的会议上提出了测定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动议,形成了美国能源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草案。 1986年3月,在新墨西哥州的Santa Fe讨论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随后DOE 宣布实施这一计划。 1986年遗传学家McKusick V提出从整个基因组的层次研究遗传的科学称为“基因组学” 1987年初,美国能源部和国立卫生研究院为HGP下拨了启动经费约550万美元(全年1.66亿美元) 1988年,美国成立了“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由Watson J出任第一任主任

高中生物理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第三章基因的本质试卷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 第3章基因的本质(复习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2.玉米叶肉细胞中DNA的载体是 A.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叶绿体、核糖体、染色体 C.染色体、中心体、核糖体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4.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5.洋葱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6.一条染色单体含有一条双链DNA分子,那么一个四分体含有 A.两条双链DNA分子 B.四条双链DNA分子 C.一条双链DNA分子 D.一条单链DNA分子 ()7.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A.加热杀死的 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 C.加热杀死的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和缺乏多糖荚膜的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 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 ()8.某DNA分子的S片段含900个碱基,问由该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多少种氨基酸 A.150 B.450 C.600 D.20 ()9.在白菜与萝卜的DNA分子中,碱基比值不同的是 A.(A+C)/(T+G) B.C / G C.(A+T)/(G+C) D. A / T ()10.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的原因是 A.染色体中的DNA的含量稳定 B.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可进行复制 C.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大部分存在于染色体 D.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11.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2017人类基因组研究.doc

(一)阅读《人类基因组研究》,完成习题。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到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己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的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来,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1.下列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到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很多基因无法解读。 B.“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 C.人类基因组草图只能描绘90%的基因组,因为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D.迄今为止的研究中,只有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蛋白质尚未攻克。 2.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

人类基因组科学论文

生命科学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英、日、中、德、法等国参加了人体基因作图,测定人体23对染色体由3×109核苷酸组成的全部DNA序列,并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其研究内容还包括创建计算机分析管理系统,检验相关的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进而通过转录物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相关技术对基因表达谱、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可获得与疾病相关基因的信息。 关键词:基因;生命科学;人类基因组;人类健康 1关于基因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它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基因作为掌控人类自身性状、特征和遗传的根本因子,以其简单的双螺旋结构、复杂的排列方式,使全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人类都有着相同的本质和不同的特质。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基因的特殊组合及其染色体的排列方式构成了每个人的遗传蓝图。例如,细胞能形成肝组织,而不只是血细胞或神经纤维,它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细胞遗传编码在起作用。按照这种方式,组织身体细胞得以形成一个人,每个人的眼睛和头发都有特定的颜色,而且每个人还有成千上万个其他特征,从而使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类无用基因推测我们人类有“98%”左右的“无用基因”,他们是哪里来的?我们可以发现有“嘴巴”的动物,就必然会有“配套”的“消化”器官、“排泄”器官,这些器官必然是“同时”出现的,不可能一个一个“慢慢”的“进化”而来,只是“出现”以后,又可以不断的“旋进”而已。而所有的“细胞”都是由“基因”控制生长出来的,那么也就是说:它们会有好长一段时间的“基因储备”,有些“储备”也许一直都不会用到,但另一些,最后却整合成了“新”的器官系统。另一方面,我们“进化”的过程中,有些功能器官会慢慢退化,如:我们没有了“尾巴”、大部分“体毛”等,而那些相对应的“基因”是不会完全消失的,因为还要留作“备用”!这就是“无用基因”的两大“来源”了。

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意义

基因测序与精准医疗 生技131 李璐130303110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在能源部(DOE)的一次会议上讨论酝酿,诺贝尔奖获得者Renato Dulbecco于1986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短文中率先提出的。美国于1990年正式启动HGP,计划于15年内提供30亿美元的资助,在2005年完成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测定。欧共体、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大国也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基因组研究计划。2000年春天即获得了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工作草图,而最终完成序列图可望在2001年实现。同时,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将极大地推动生命科学、医学、生物技术和制药工业的进步.所谓“精准医疗”,就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析和诊断,制定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诊疗方案。要实现普及化的精准医疗,必须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相结合。 HGP的直接始动因素是解决包括肿瘤在内的人类疾病的分子遗传学问题,6000多种单基因遗传病和大面积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基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和相关基因可期望通过基因组测序筛选和定位,从而在疾病发生的源头,基因层面做出治疗的方案。疾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鉴定,是HGP各种竞争中居于核心的部分。随着基因组序列的解读和疾病基因的发现,科学家可以依据已知的基因序列和功能找出控制某种疾病的基因,并针对相应的靶位进行药物筛选,有望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目前人类主要疾病的基因药物。 其次,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也将促进个人医疗的革命性发展。基因组测序技术普及,基因芯片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另一张“身份证”,医生可根据各人不同的基因序列特征进行有效指导,对病人的缺陷基因进行纠偏、补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病于未然。开启个人医疗的精准治疗时代。那时,人类的健模式将有看病治病转变为“预防”、“预测”的积极模式。 未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贡献将会体现在精准治疗这一医学领域,通过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我们将能揭示基因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老病死的分子机制,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遗传学第二,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综合试题 班级:09生1 姓名:李学梅学号:20091052106 综合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遗传学: 2. 染色体: 3. 连锁遗传图(遗传图谱): 4.剂量效应: 5.转导: 6.测交: 7.从性遗传(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 8.遗传平衡、基因平衡定律: 9.物理图谱: 10.Mendel: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真核生物mRNA最初转录产物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有功能的mRNA。加工过程包括在5’端加(),在3’端加()。 2研究生物的遗传特征从亲代到子代的遗传规律的科学称为()。 3.作图函数表示重组率与()的关系。 4. 基因型方差可进一步分解为加性方差,()方差和()方差。 5在经典遗传学中,基因既是()的基本单位,也是()的基本单位。 6、细胞中形态和功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 7.QTL作图一般要经过(),(),(),()等几个过程。 8. 作统计分析在基因互作中,积加作用、隐性上位作用和抑制作用在F2代的分离比例分别是( ) 、( ) 和( ) 。 9. 在同一地块中同时种植P1、P2、F1、F2、B1和B2等6个世代,测得某性状的方差VF1=2.5,VF2=11.6,VB1=7.4,VB2=8.1。则该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 ) ,狭义遗传力为( ) 。 10. 、在小群体中由于随机抽样而引起的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称为 ( )。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中打“√”, 你认为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在正常的情况下,50个卵母细胞将产生200个成熟的单倍体卵。() 2、已知生物的tRNA种类在 40种以上,而氨基酸的种类只有20种,由一种以上的tRNA转运一种氨基酸的现象称简并。()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人类基因组学)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人类基因组学) 1、基因组(genome)指某生命体的全套遗传物质。 2、基因组学(genomics) 是从基因组层次上系统地研究各生物种群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3、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 是在基因组层次上比较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异同,探讨其含义。 4、疾病基因组学(morbid genomics) 是从基因组中分离重要疾病的致病基因与相关基因,确定其致病机制。 5、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是研究组织细胞中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尤其是不同生命时期、不同生命状态、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全部蛋白质的变化。 6、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是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交叉的一门科学,对生物学实验数据的获取、加工、存储、检索与分析,进而达到揭示所含的生物学意义有重要作用。 7、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 可以是任何一种呈孟德尔式遗传的性状或物质形式,可以是基因,血型,血清蛋白等,确定其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后,可作为参照标记用遗传重组分析。 8、CpG岛(CpG is1and) 是哺乳动物基因组DNA中长约1000bp的CG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含量高,约占基因组总量的1%。几乎所有管家基因及约40%的组织特异性基因的5'端均有CpG岛,它易于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活性。 9、表达序列标签(EST)是长约200~300bp的cDNA片段,它在基因组中的定位是不明确的。这是由特定组织细胞中提取到mRNA后,经反转录酶催化而合成的。由它可用不同方法获得全长cDNA,再经FISH定位在染色体上。 10、基因定位(gene mapping) 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将各个基因确定到染色体的实际位置。 11、连锁分析( linkage analysis)是基因定位的一种方法。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减数分裂后,由于同源染色体重组,可结合家系分析进行不同座位的基因间重组的统计,依据待定位基因与已定位基因之间的重组值分析,可确定二者之间的连锁关系和遗传距离而达到基因定位。 12、原位杂交(hybridization in situ)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用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同染色体标本载玻片上原位变性的染色体DNA进行分子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来检测与探针杂交结合的染色体DNA同源序列,依据探针放射性颗粒在某条染色体上的显影位置进行基因定位。 13、基因克隆(gene cloning)是从基因组中把某一基因用一定方法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单一基因精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14、定位克隆(positional c1oning)是先抓住以的遗传性状(包括疾病)与基因的联系,先进行定位,而后再鉴定分析目的性状决定基因的表达产物及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