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里的人生智慧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人生智慧。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传》

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2.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北史·后妃列传》

译文: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二十四史简介

二十四史简介 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汉书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

下列不属于24史的是

下列不属于24史的是 《白》是指以下内容,而《杜》则不属于《二十四治史》,除以下所列书籍外。《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刀二十四正史》的总称。那就是: 《史记》(韩司马迁) 《汉书》(班固,汉) 后汉(范烨,宋朝) 三国编年史(金·陈寿) 《金经》(唐方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申越)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宪) 《梁书》(唐思莲) 陈姝(唐思莲、姚) 《魏书》(北齐) 《北齐书》(唐·李白尧) 2. 《周书》(唐令湖德芬等) 《隋书》(汤为政等) 南石(唐延寿) 北史(唐延寿) 《唐古书》(刘适后晋) 唐新书(宋·欧阳修、宋奇)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拓拓等) 辽史(元陀陀等) 金史(袁拓拓等) 元代历史(明·宋濂等) 明代历史(张廷禹、清等)。 226评论分享报告打包 黑绵羊山伯爵 2019-05-31 专注于 严教授武家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王朝对我国历史编纂的官员或任命的历史书,内容使用官方历史数据,从传说中的三个皇帝开始,直到明朝崇祯皇帝,总24日说“历史24”的理由。 二十四史编辑讨论10 上传视频 同义词24史一般指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

二十四史等名解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格义 格义是一种类比理解的方法,是个哲学概念。‘格’有‘比较’或‘度量’的意思,‘义’的含义是‘名称’、‘项目’或‘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概念。 狭义格义:特指佛学上的格义:印度佛学出传入我国后我国人民用本土儒家、道家思想来解释佛学的格义。也指道家思想和儒学之间的格义,如魏晋的新道家何晏、王弼等便用老庄解释儒学。 广义格义:跨文化背景的概念之间映像式的融会贯通和比较理解的方法。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或敬祖,是指一种宗教习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 祖先崇拜之原始本质仍与敬畏上天有关,其宗教意义超过其伦理意义,祖先已被神格偶像化,却也有人文精神的倾向在其中了。

史记简介50字100字200字3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

史记简介50字100字200字300字_史记主要内容 简介 史记简介5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50字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简介1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100字 《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史记简介2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200字 《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

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史记简介3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300字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读书笔记.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汉书-汉书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

汉书-汉书“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 包 前四史。“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 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中文名,前四史。作者,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内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地位,“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史书。 简介。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

中的黄帝起到陈寿的《三国志》即:【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史记。《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 西汉司马迁着。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此书体例为纪传体之滥觞。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纪和列传为主体。故名纪传体。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

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 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以个人力量编写纵贯中国整个上古时代的通史。几千年来。无出其右者。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以人格的魅力作为抑扬的标准。例如对于失败者项羽。司马迁赋予了种种悲剧英雄人格力量。写项羽之神勇。诸侯将“莫敢仰视”。写虞姬项羽之别。悲歌和应。更是千古离别之冠。赚尽诗人才子笔墨。汉书荡尽失意之人哀肠。 这使《史记》不仅成为史书之典范。也是不朽的文学名著。鲁迅先生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整部《史

二十四史的名称和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的名称和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1《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2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3 《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4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 5《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6《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 7《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8《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9《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 10《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实共一百三十卷,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11《北齐书》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12《周书》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13《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14《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15《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

《春秋》简介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中国起源最早。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该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 东周时诸侯国的史书后来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编订的鲁国史《春秋》留传了下来,这是孔子的一大功劳。《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孔子周游列国经历了14年之久,他在68岁返鲁后,以“国老”身份问政,因此有条件阅读鲁国档案。他为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以便留给后人效法,就用晚年的精力编纂《春秋》等“六经”。关于孔子删订《春秋》的意图,孟子说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孟子·滕文公下》)所谓“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诣的人(理解他的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谓“罪我者”,是指那些指责他不该修订《春秋》的人。可见,孔子编订《春秋》的目的是为匡救时弊,因此,他的思想和主张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即所谓“微言大义”。 所谓“微言大义”,诸如当时吴国、楚国的国君,都已自称为王,这对于维护宗法制的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孔子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孔子在“正名”的思想指导下,在《春秋》中却把他们贬称为“子”,以示对这些诸侯竟敢僭拟天子专用王号的谴责。对于这种“春秋”笔法,司马迁得出这样的结论: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本人把经他删订的《春秋》看成是他的第二生命。 《春秋》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包括12 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史。它虽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以及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作了广泛的记载。因此,史学家就把200 多年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 孔子是活到73岁才辞世的,那么,为什么孔子到71岁时就停止写《春秋》呢?鲁哀公十四年春天,管理山林的“虞人”和叔孙氏的仆从鉏商,在曲阜西(今巨野县一带)打猎(“大野”),捕获一只怪兽归来,叔孙氏看到此怪兽,以为不吉祥,便赐给“虞人”。孔子看了说:“这是麟啊!它为什么来啊!为什么来啊!”边说边掩面大哭,涕泪沾襟。孔子这时正在写《春秋》,他认为麟是“仁兽”,太平盛世才出现,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出非其时而被猎获,因而伤感。于是写下“西狩获麟”这句话之后,就不写了。这就是传说中孔子写《春秋》“绝笔于获麟”的故事。(《春秋·经》: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全书大约17000字,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搜狩、土田等。在对待人与神关系上,孔子的历史观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王道的兴衰取决于“天命”,表现了天命主宰历史的唯心史观;而另一方面,孔子又明确表示“敬鬼神而远之”,这说明他对鬼神是抱怀疑和保留态度的。对于一些灾异现象与人事有什么关系,他没有明确表态。可见,他持保留态度。

二十四史简单介绍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比如《国语》即是。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 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编年史——就是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录,所发生的事件。宋代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 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经、史、子、集简介

经、史、子、集简介 含义: 是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把所有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为四部。经部包括儒家经传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也包括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 学科: 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左传、尔雅、孝经 史:山海经、穆天子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贞观政要、史通、文史通义 子:老子、庄子、公孙龙子、韩非子、淮南子、列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吕氏春秋、尹文子、新书、法言、鬼谷子、颜氏家训、素问、九章算术、近思录、阴符经、周易参同契、黄帝内景经、黄帝外景经、太上感应篇、金刚经、四十二章经、心经、六祖坛经、茶经、乐府杂录、洛阳牡丹经、棋经十三篇、林泉高致、搜神记、世说新语、游仙窟、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 集:楚辞、六朝文契、唐诗三百首、绝妙好词、古文观止、文心雕龙、诗品、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人间词话、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 或概括的说: 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部: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文献: 经部:《全唐文》、楚辞》、《全宋词》、《太平广记》、《全唐诗》、《文选》、《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李白全集》、《东坡文集》、《嘉佑集》、《文心雕龙》、《栾城集》、《诗品》、《二

古代汉语简介

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主要是把古文作为语言材料,通过阅读古文,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重点,以及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古代的天文地理知识、社会习俗、政治制度等等。因此,我们可以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工具课。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课,它与一般的外语课又有所不同。 首先,学习古代汉语不存在口语听力这些基本技能训练,一般也不强调写作能力,我们一般把这门课的学习目的,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古书和古籍的能力上。 其次,古代汉语不是一个共时的语言系统,而是横跨几千年的历时系统,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还是作品的文化背景,都有发展演变的问题。只有联系具体时代的具体情况,我们才能正确读懂不同时代的古书。 在这里,共时是指对整个语言系统或其中的某个部分(语音、词汇、语法)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状态的研究。与“历时”相对。汉语的共时研究,有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三个阶段。 而历时指对某些语言事实以及整个语言系统的历史发展的研究。与“共时”相对。如研究汉语史,就要研究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从古到今的历史演变。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古代汉语是什么) 就像刚才我们讲的,我们既然是把古代汉语作为语言工具课来看待,那么我们必须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总的认识。简单地说,古代汉语就是我们的祖先,古代汉族人使用的语言。 如果从有文字记载的商代开始计算,到中国通史中所认为的,中国进入近代时期的标志—鸦片战争(1840)为止,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不是这三千多年当中的汉语都是 古代汉语呢?我们这里所讲的古代,究竟包括哪些时代呢? 在先秦时代即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的文化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在当时,以人们的口语为基础形成了一种书面语,学者们都用这种语言进行写作。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还有《左传》、《战国策》等等这样一大批经典文献都是用这种语言写成的。这种语言对中国后代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呢大体上继承了先秦的语言,不过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汉代名著包括《史记》《汉书》等等。 汉代以后,这种语言在实际口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但是文人们仍然继续模仿这种书面语进行写作。 这种情况很象古罗马的拉丁语,我们都知道,现代西方人已经不使用拉丁语了。古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拉丁语在人们的口语中就已经消亡了,但是直到中世纪,西欧各国(包括法国、意大利和西班

二十六史简介

1.《史记》是中国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全书共一百三十卷,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2.《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

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3.《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二十四史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二十四史的名称和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1《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2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3 《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4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 5《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6《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 7《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8《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

二十四史教学设计

《二十四史》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帝王本纪 主备人:周霞戴碧波(澧县城关中学) 一、教学建议 以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为前提,从多个角度阐述不同帝王的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事迹;让学生能够掌握课文重难点字词、文言现象,熟练地把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多采用互动的课堂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二、内容解读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他们甚至能够主宰他人的生死。从封建社会到开始到今天,经历了2000多年,出现了几百位帝王。他们有的以昏庸、无能、暴戾而遗臭万年,有的则以英明神勇扬名千古,无论怎样,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定的影响。 “本纪”之意是法则、纲纪。“帝王本纪”以天子、国君的事迹作为纲领,按照编年体的体例,依照年月的顺序,记载帝王的言行政事以及当时的重大事件,反映朝代的变迁和时代大势。本单元共选取了秦王嬴政、汉武帝刘彻、西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明、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等八位帝王,细数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编排意图 本单元按照时间顺序首先介绍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者。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推行疏通文、车同轨等措施,统一度量衡。他北抗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了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的时代。大汉天子汉武帝开创察举制以选拔人才。在思想上,它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北击匈奴,东并朝鲜,南征百越,西攻大宛,并首开了丝绸之路,奠定了中国辽阔疆域版图的基础。西楚霸王项羽通过巨鹿之战成为起义军的首领,后与刘邦展开了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项羽兵败垓下,在乌江边自刎而死。古人称赞“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而刘邦知人善任,注重联合地方力量与项羽抗争,最终反败为胜,建立汉朝。刘邦以“休养生息”为国策,轻徭薄赋,提倡以孝治天下,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唐太宗在位时,虚心纳谏,厉行节俭,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对外开拓疆土,设立安西四镇,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

《元史》简介:二十四史中记述元朝历史的史书

[键入文字] 《元史》简介:二十四史中记述元朝历史的史书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 年)、王袆(1321~1373 年)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 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 到1260 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 年)。由参知政事王鹗建议,忽必烈始设翰林国史院,开始纂辑国史。至元年间,又设立蒙古翰林院,专用蒙古文记录史事。这些机构的设立,使元朝除了元顺帝的“实录”缺失,其他十三帝都有较为完整的”实录”,为撰修《元史》提供了主要史料依据。后来由于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无实录可据,明太祖为了弥补元顺帝一朝历史,派欧阳佑等十二人为采访官,到北平(今北京)、山东等地,搜集史料,以备续编。 另外,历代的《后妃功臣列传》也是《元史》本纪和列传的重要资料来源。 元朝的典章制度史也不少,主要有《皇朝经世大典》(《元史》中的《志》和《表》主要取材于此)八百八十卷、留存至今的《元典章》、王祯的《农书》、郭守敬的《授时历经》等,这些都是修《元史》的重要参考材料。此外,还有些史料杂著,如宋人著 1

史记简介

史记介绍 一、《史记》 《史记》又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全书包括12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30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70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10表(大事年表)、8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 二、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出生于一个世代史官的家庭,自幼受到父亲司马谈的熏陶和影响,并受到父亲的临终嘱托,故立志著史。在司马迁写作《史记》时,曾遇李陵之祸——当时李广的孙子李陵攻打匈奴战败投降,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而受宫刑,但为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在牢里忍辱偷生。后来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三、《芈月传》与《史记》 《芈月传》中有很多语言、人物及历史背景都是以《史记》中的内容、故事为基础改编而成的。比如说像樗里子、甘茂等国家重臣,或者是像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在《史记》中都有单独的列传,而电视剧中那些精彩的片段都是将这本书中简洁的词句拓展演绎成的。

史书大全“二十四史简介”(二)

史书大全“二十四史简介”(二)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 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后晋高祖天福六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赵莹立即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开运二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旧唐书》的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二百卷的大书。但是,由于肃宗以后的国史尚未编出,宣宗以后的实录也未修成,所以《旧唐书》的作者在修《旧唐书》时,唐代晚期的史料相当缺乏。虽然作者曾做过不少搜集史料的工作,但由于成书仓促,所以对于唐代晚期史事的记述,仍显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 等到明朝嘉靖十七年闻人诠等重新刊印后,才又广泛流传开来.《旧唐书》传布过程中的兴衰,既反映了它的缺点,

也说明它有自己的长处,非《新唐书》所能取而代之。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其中列传主要由宋祁负责,本纪、志、表主要由欧阳修负责,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他历时十余年完成列传,于嘉三年交齐全部列传的稿子。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古文,他因参加推行“庆历新政” 的活动,被贬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才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写定本纪、志、表,已是嘉五年的事了。列传与本纪、志、表合在一起时,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整齐划一。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 这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经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四月,至次年闰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

24史的书名、著者、成书时间、体例、内容

写出24史的书名、著者、成书时间、体例、内容 A.《史记》(汉·司马迁)公元前91年成书 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汉书》(汉·班固)公元83年成书 纪传体断代史,以西汉一朝为主,上起汉高祖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C.《后汉书》(南朝宋·范晔)公元488年成书 纪传体史书,该书记述了东汉由光武建武元年至献帝延康元年(25-220)一百九十五年间的历史,分纪、传、志三个部分。D.《三国志》(晋·陈寿)公元289年成书 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E.《晋书》(唐·房玄龄等)公元648年成书 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F.《宋书》(南朝梁·沈约)公元488年成书 纪传体断代史,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G.《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公元514年成书

纪传体断代史,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 H.《梁书》(唐·姚思廉)公元636年成书 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I.《陈书》(唐·姚思廉)公元636年成书 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 J.《魏书》(北齐·魏收)公元554年成书 纪传体断代史,内容记载了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K.《北齐书》(唐·李百药)公元636年成书 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後约五十馀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 L.《周书》(唐·令狐德棻等)公元636年成书 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历史。 M.《隋书》(唐·魏征等)公元656年成书

《二十四史》的作者及简介

《二十四史》的作者及简介 以实言史 《二十四史》是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本正史的统称,他们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汉书》作者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父亲大儒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后汉书》作者范晔: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在被贬之处完成了《后汉书》的著述,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三国志》作者陈寿: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在西晋任职期间撰写了《三国志》,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晋书》作者唐朝房玄龄等,作者共二十一人,其中有天文学家李淳风,也有后来成为武则天心腹的李义府。 《宋书》作者沈约: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仕三朝而不倒,是《二十四史》作者中(官修史书的诸多作者不算)境遇最好的一位。 《南齐书》作者萧子显: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南朝萧齐皇朝在历史上只存在二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年代很短的一个封建皇朝。撰写的萧子显,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一个史学家,以他曾经是宗室的身份来撰写这个皇朝的历史,这在二十四史的众多的作者中别无第二人。 《梁书》《陈书》主编:姚察、姚思廉:这二人是父子档,姚思廉继承了父亲的史著旧稿,与魏征等人共同完成了两部史学巨著。

马宗霍简介

马宗霍简介 马宗霍(1897—1976),原名骥,宗霍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给先生取的名字。马宗霍先生是衡阳县人。先生自幼失父,家境清贫,然而聪颖智慧,出类拔萃,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而维持学习。七岁入衡阳县立小学。十岁入衡清中学,同时就读于船山书院,受业于山长王 运。十五岁入南路优级师范学堂,深得监督周先稷赏识。周先稷虽无前任监督曾熙名气大,但也是衡阳有名的教育家。1912年学堂改名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5年,先生以优秀成绩毕业留校任教,这在三师的教师中是罕见的。1917年,他以治音韵学被推荐参加教育部办的注音字母讲习班学习,作为湖南三个代表之一前往武昌高等师范学堂。卒业后,1919年赴江苏武进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20年至1927年先后任南京金陵中学、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南京国立暨南大学、私立金陵女子大学等校教师。1927年迁居上海,先后任私立大厦大学、同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中国公校等校教授,并兼任中国公校文学院院长和中文系主任等职。1931年夏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举行高等考试,先生被聘为襄试委员,参加评阅中文试卷。1931年至1934年,先生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秘书,参加编辑《中国立法史料》工作,此时还兼任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特约讲师。1935年,先生曾回家参加祖母百岁大寿庆贺活动。1935年至1937年,先生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主任、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审,参加编辑《孙文年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辞职回到衡阳。1939年至1948年,先生任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国文系主任。1946年至1948年,先生兼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1946年秋,国师从溆浦迁来南岳,许多衡阳籍学生前往就学,在先生指导下学习。1948年至1949年,先生任湖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9年以后,先生任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教授,同时兼湖南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1956年,又兼任省志编纂委员会委员。1959年,先生迁居北京。1960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61年,任中华书局编审。1976年9月24日因脑溢血逝世。 马宗霍先生在教学之余,潜心研究学问,著作甚丰,成绩斐然。少年时代的马宗霍曾受业于湘中名儒王闿运,诗赋文章大进,奠定了对文学的爱好和研究的基础。1925年,他的第一部著作《文学概论》出版,在当时学术界很有影响。就在这时候,他认识了章太炎先生,并以他的年轻和才华得到章太炎先生的赏识。章太炎主动提出收他为弟子。此后十余年,他一直从章太炎先生学习经学、史学和小学,是章氏弟子中最年轻最好学的一位,师生关系十分亲密。在章太炎先生教导下,马宗霍于1931年写成并出版了《音韵学通论》,1935年写成并出版了《文字学发凡》。这两本书可视为姊妹篇,前者系统地介绍了前人研究音韵学的成果,后者则从文字、音韵、训诂三方面对汉字的来源和结构做了详细的考证和论述,是他研究小学的初步成果。1936年他又出版了《中国经学史》,该书以大量的史料和科学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六经源流,纠正了以往许多误说,较皮锡瑞《经学历史》更为精审,受到学术界一致推崇,并被多次再版。此后他用了二十年时间精研《说文》,对许慎所引资料进行了系统分类、整理及考证,于1956年完成了《说文解字引经考》、《说文解字引群书考》、《说文解字引通文考》、《说文解字引方音考》四部巨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认为《中国经学史》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并且手稿书法极精美,建议科学出版社影印刊行。该书是马宗霍先生小学研究的总结,为中国传统学术综合性研究提供了榜样。晚年先生除了负责二十四史部分校点工作外,还整理了以往对经籍研究的成果,已刊和未刊的有《淮南旧注参证》、《墨子间诂参证》、《论衡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