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有色金属塑性加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加工】有色金属塑性加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加工】有色金属塑性加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关键字】加工

一、绪言

1.1挤压加工的特点

所谓挤压,就是对放在容器(挤压桶)中的锭坯一端施加以压力,使之通过模孔成型的一种的压力加工方法。挤压方法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方法是正挤压与反挤压,按坯料温度区又可分为、和3种。

作为生产管、棒、型材以及线坯的挤压法与其他加工方法,如型材轧制和斜扎穿孔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具有比轧制更为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图,金属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塑性;(2)不只是可以再一台设备上生产形状简单的管、棒和型材,而且还可以生产断面及其复杂的,以及变断面的管材和型材;(3)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在同一台设备上能够生产出很多的产品品种和规格;(4)产品尺寸精确,表面质量高;(5)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封闭化比较容易。

综上所述可知,挤压法非常适合于生产品种、规格和批数繁多的有色金属管、棒、型材以及线坯等。在生产断面复杂的或薄壁的管材和型材,直径与壁厚之比趋近于2的超厚壁管材,以及脆性的有色金属和钢铁材料方面,挤压法是唯一可行的压力加工方法。

1.2铝合金的特点及经济地位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其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好,可加工成各种,具有优良的、和抗蚀性,可分为防锈铝、硬铝、超硬铝等种类,各种类均有各自的使用范围,并有各自的代号,以供使用者选用。

铝合金的一系列优良特性,使之在金属材料的应用中,仅次于钢材而居第二位。目前全世界铝材的消费量在1800万吨以上,其中用于交通运输(包括铁道车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汽艇、快艇、飞机等)的铝材约占27%,用于建筑装修的铝材约23%,用于包装工业的铝材约占20%。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包括铝型材在内的建筑装饰材料不断增加。铝型材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

1.3铝合金型材的成分性能

铝合金型材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稳定性强、耐腐蚀性强、可塑性好、变形量小、无污染、无毒、防火性强、使用寿命长(可达50—100年)、回收性好以及可回炉重炼等特点。

表1:铝合金型材化学成分(Chemical Composition Limits wt%),GB/T3190-1996

本设计选用6063铝合金,由于其强度高、质量轻、加工性能好,在退火状态下,该合金有优良的耐蚀性及物理机械性能,是一种可以时效强化的Al-Mg-Si系合金,广泛应用于基础性建筑行业以及一些机械制造业。

6063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为镁与硅,具有加工性能极佳、优良的可焊接性、挤出性及电镀性、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易于抛光、上色膜,阳极氧化效果优良,是典型的挤压合金,广泛应用于建筑型材、灌溉管材、供车辆、台架、家具、升降机、栅栏等用的管、棒、型材。

表2:6063 室温下的机械性能(Mechanical & Physical Properties)

表3:6063铝合金随温度变化的力学性能

二、工艺设计

2.1拟定工艺流程以及工艺条件

金属制品是经若干个工序制作出来的,每个工序按一定顺序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工艺流程。工艺要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有特定要求的工艺参数。

(1)型材挤压及其相关工艺流程

铸锭加热→挤压→切压余→淬火→冷却→切头尾→ 切定尺→时效→冷却→表面处理→包装

(2)挤压工艺及工艺参数条件

应考虑挤压温度、挤压速度、润滑、模具(种类、形状、尺寸等)、切压余、淬火、冷却、切头切尾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地选择工艺条件或参数。

①铸锭的加热温度

6063铝的最高允许加热温度为550℃,下限温度为320℃,为了保证制品的组织、性能和表面质量,为了降低变形抗力,挤压时锭坯的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应尽量降低挤压温度,一般取490~530℃。

②挤压筒预热

模具的成分多为合金钢,由于导热性差,为躲免产生热应力,挤压前挤压筒要预热,为保证挤压制品的质量,并且具有良好的挤压效应,挤压筒温度可取400℃~450℃。可采用通电自行预热。

③模子预热

躲免急热,延长模具寿命,应对模具进行预热。

④挤压温度

热挤压时,加热温度一般是合金熔点绝对温度的0.75~0.95倍。本设计挤压温度为450℃~500℃,挤压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0℃左右。

⑤挤压速度

考虑金属与合金的可挤压性,制品质量要求及设备的能力限制,本设计的挤压速度取,。

⑥工模具的润滑

因本设计采用热挤压,故不采用润滑。

⑦模具

模具应具有足够的耐高温疲劳强度和硬度,较高的耐回火性及耐热性,足够的韧性,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导热性,可加工性,及经济性。本设计采用4Cr5MoSiV1作为模具的材料,热处理的硬度为HRC48~52。

⑧切压余

本设计视挤压设备而定,一般20~30mm,要控制质量,切去缩尾等缺陷。

⑨淬火

本工艺过程中,制品挤出后可通过设置风扇对制品进行吹风来达到风淬(固溶强化)的目的,或采用喷水雾的方法。

⑩冷却

直接露置在空气中冷却,达到自然时效的目的。

?切头尾

一般挤压制品的头部和尾部都存在缺陷,为了不影响制品的性能,需要进行切头尾的工作。切头尾的量可以是300~500mm或500~1000mm,本次设计头尾各切300mm。

?切定尺

本次设计取每根制品6m长作为切定尺的标准。

?时效

时效处理可以分为两种: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自然时效即让挤压制品在空气中停放;人工时效对于6xxx系铝合金型材,可在180~240℃下保温6~8h。

?表面处理

为了提高制品的耐蚀性和抗疲劳性等,可以对其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一般有:阳极氧化、着色、喷粉、喷涂、电泳、抛光等。

?包装

将铝合金成品进行包装入库。

表4:常用挤压工具钢及其机械性能

三、模组的结构及实心型材模设计

3.1实心型材模制品的形状与尺寸

制品牌号:XC111(L 型) 制品材料:6063铝合金

制品截面积:221141.140cm mm F ==制 制品挤一米的重量:m kg G /317.0= 模孔外接圆直径:28mm .28202022=+=外D

3.2挤压设备的选用

现有设备参数如下:

表5:500T 、800T 、1630T 卧式挤压机具体参数表

选择挤压筒直径0D 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有以下的选择原则:

(1)保证产品表面质量原则:C '≥1K (C '为模孔距筒内表面的距离,1K 为经验数据,可取15、20、30); (2)保证挤压模强度的原则; (3)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原则;

(4)经济上的优化原则:生产成本最低,成材率最大,产量最高。 根据加工范围要求:

(1)制制>min F F (挤压一根最小制品断面积),即1142mm >722mm ; (2)max 外外<D D (最大外接圆直径),即mm mm 6528.28ΦΦ<; (3)15.62114

7085

0===

制F F λ<4.97max =λ 则初步确定设备为500T 卧式挤压机,再进一步优化计算,按成材率最高的原则,计算列表如下:

最后选择成材率最高(82.25%)对应的方案1

即:500T 卧式挤压机设备 锭坯尺寸为:27090?Φ=?d d L D 挤压比:15.62=λ

3.3挤压力的计算

根据挤压力经验系数公式:

P ——单位挤压力,N 0D ——挤压筒内直径,mm

d ——挤压制品的当量直径,mm

b σ——材料在挤压温度下的抗拉强度,MPa

查表3,由外推法得出500℃时,材料的抗拉强度b σ=12MPa 换算成吨位:T T P 50027.261<= 即设备选择符合要求,即理论技术可行。

3.4实心型材模设计

挤压模和它的附件整个组合,叫模组。 本次设计采用横动式模座结构,如下图所示:

1、模子

2、模垫

3、前环

4、后环

5、保护垫板

6、前机架

7、模座

8、模套

9、剪刀 10、挤压筒

对于不同吨位的挤压机,下图中的主要结构尺寸都是配套设置的,可以从表6、表7中查得。

表6:模组尺寸

设备吨位 500T

800T

1630T

Φ1×Φ2×H

Φ160/Φ180×190

Φ210/Φ250×240

Φ310/Φ350×340

H1

20

30

30

表7:挤压模具外形尺寸

(1)模组尺寸选择 设备吨位:500T

取:Φ1=Φ160 Φ2=Φ180 H=190 H1=20 H2=80 H3=50 (2)挤压模具外形尺寸选择 设备吨位:500T

取:Φd1=Φ135 Φd2=Φ145 h1=12 h2=20 (3)模孔几何尺寸确定

由于挤压比max 15.62λλ<=,故不需要多孔挤压 ①模孔的外形尺寸k A

m A ——模孔的名义尺寸,mm

1C ——裕量系数,见《金属塑性加工学》,冶金工业出版社,P67表5-1,取1C =0.010

1?——型材外形尺寸的正偏差,mm ,45.01=?

模孔的外形尺寸:()mm B H k k 65.2045.0010.0120=++?== ②型材的壁厚尺寸k S

m S ——型材壁厚的名义尺寸,mm

2C ——裕量系数,对铝合金2C 取0.05~0.15,其中壁薄的取下限,厚壁取上限,本设计取2C =0.10

2?——型材壁厚的正偏差,mm ,25.02=?

型材的壁厚尺寸:mm 35.325.010.03=++=δ ③型材的圆角及圆弧

型材的圆角及圆弧没有偏差要求,故可按名义尺寸设计,由于这种型材在挤

压的过程中有并口现象,α角度取91°。 模孔的主要尺寸如下图所示: ④孔形在模子端面位置的确定

由于本型材为等壁厚的型材,故型材的几何重心位于置模子的中心。

模孔重心的计算,如下图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压力中心为()000,Y X P 各边得中心坐标为: 故()()39.6,39.6,00=Y X P ⑤定径带长度的确定

工作带又称定径带,是用以稳定制品尺寸和保证制品质量的关键部分。由于是等壁厚型材,故定径带长度h 定各处相等,一般可取2~3.5㎜,生产实践中对铝合金常用3~8㎜,本次设计取mm h 4=定。 ⑥出口直径

模子的出口直径一般应比工作带直径大3~5mm ,以防止划伤制品表面,本设计取3mm 。工作带与出口的过渡部分以圆角R1连接。 ⑦入口圆角半径

入口圆角半径r 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低塑性合金在挤压时产生表面裂纹和减轻金属在进入工作带时所产生的非接触变形,也是为了减轻在高温下挤压时模子的入口棱角被压颓而很快改变模孔尺寸用的,但挤压铝合金时不应有入口圆角,而要求保持锐利的角度,一般r=0.2~0.5mm ,取r=0.5mm 。 ⑧阻碍角

由于h 定≤10~15㎜,故不采用阻碍角。 ⑨模子强度的校核

对于L 型材,在满足挤压比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校核。 ⑩画图(见图纸)

四、空心型材模设计

4.1空心型材模制品的形状与尺寸

制品编号:I502 制品材料:6063铝合金

制品截面积:()()278.761.127.121.124.247.124.24mm F =?-??--?=制 制品挤一米的重量:m kg G /213.0=

模孔外接圆直径:mm 51.277.2124.422=+=外D

4.2挤压设备的选用

根据加工范围要求:

(1)制制>min F F (挤压一根最小制品断面积),即76.782mm >722mm ; (2)max 外外<D D (最大外接圆直径),即mm mm 6551.27ΦΦ<; (3)28.9278

.767085

0===

制F F λ<4.97max =λ 则初步确定设备为500T 卧式挤压机,再进一步优化计算,按成材率最高的原则, 计算列表如下:

最后选择成材率最高(93.25%)对应的方案2

即:500T 卧式挤压机设备 锭坯尺寸为:32090?Φ=?d d L D 挤压比:28.92=λ

4.3挤压力的计算

N P b D d

D 46.293214212958.089.995775.118.0775.112200

=??????

??-?=?

??

?

?

?

-?=σ换算成吨位:T T P 50020.299<= 即设备选择符合要求,即理论技术可行。

4.4空心型材模设计

(1)模组尺寸选择 设备吨位:500T

取:Φ1=Φ160 Φ2=Φ180 H=190 H1=20 H2=80 H3=50 (2)挤压模具外形尺寸选择 设备吨位:500T

取:Φd1=Φ135 Φd2=Φ145 h1=12 h2=20 (3)上下模坯尺寸设计

本设计采用孔道式分流组合模,下模起到模垫的作用,故不需要设计模垫

2H =上H +下H =80mm

取上H =50mm 下H =30mm

4.5组合模相关参数设计

(1)分流孔的选择

方形管成轴对称布置,故分流孔的个数取4个。分流孔的形状一般有圆形、腰子形矩形、扇形等,对于方形管分流孔形状一般为扇形或矩形。本设计采用扇形分流孔,其中尖角倒圆角R1。 (2) 分流孔面积的确定

因为分流孔面积与制品断面积的比值型分F F ∑∑/=K ,K 即为分流比,一般K 对于空心型材时,取K=10~30。本设计初步取K=20 分流孔的面积26.153578.7620mm F K F =?=∑=∑型分 且分流孔面积的大小按大型材大孔f F /=小型材小孔f F /

大孔F 、小孔F ——大、小分流孔的面积

大型材f 、小型材f ——大、小型材部分的面积

根据()小孔大孔分F 2+=∑F F 有: 故

1

.17.1226.15351.14.24?-=?大孔

大孔F F

求得297.504mm F =大孔,283.262mm F =小孔 (3)分流孔位置及尺寸的确定

①分流孔内边缘距离型材外边缘要有一定的距离,分流孔出口边离型材外边缘3~8mm ,可避免从上模孔道看到下模空隙,取mm b mm a 6,7==。由于型材的长宽比大于1.5,故分流孔的外接圆接近椭圆,如下图所示: ②扇形分流孔的α和β的确定 分流孔最外边缘按经验公式:

外D ——分流孔最外边缘的外接圆直径,mm

D ——挤压筒内直径,mm C 取mm 20~10

取分流孔外接椭圆的长轴为100mm ,短轴为80mm 由上图可知: 由大孔F =三角型扇型f f -=2

tan

360

22α

πα

?-?h R

求得: 80≈α 由上图可知: 由小孔F =三角型扇型f f -=2

tan 3602

πβ?-?b R

求得: 14≈β

(4)分流桥宽度的设计

分流桥的宽窄和模具的强度以及金属的流量有关,从增大分流比,降低挤压力来考虑,分流桥的宽度B 应该选择小些,但为了改善金属流动的均匀性,模孔

最好受到分流桥的遮蔽,则B 应该选择得宽些, 一般取: b ——型腔宽度,b=12.7mm

取mm b B 7.32207.1220=+=+=宽 mm H 50=高

分流桥斜度(焊合角θ),对焊缝质量有影响,一般取θ=45°,底圆角R=4mm 本设计采用倒梯形结构,如下图所示: (5)焊合室的设计

常用的焊合室截面形状有圆形和蝶形两种,为了提高焊缝质量,本次设计采用近似蝶形焊合室,这样有利于消除焊合室边缘与模孔平面之间的结合死区,围绕着分流孔的形状,在恰当的地方加倒圆角,可以采用大圆角R =5~20mm 。 焊合室的高度有重大意义,因为焊合腔的容积越大,焊合截面与制品断面之比越大,则焊合腔建立起来的静水压力就越大,金属留在焊合腔时间就越长,因而制品质量越高。一般h=10~15mm 为合适,取h=12。 主要尺寸如下图所示(其余圆角部分为R6):

4.6模子内形尺寸设计

由于挤压比max 28.92λλ<=,故不需要多孔挤压 (1)模孔的外形尺寸k A

m A ——模孔的名义尺寸,mm

1C ——裕量系数,见《金属塑性加工学》,冶金工业出版社,P67表5-1,取1C =0.010

1?——管材外形尺寸的正偏差,mm

模孔的外形尺寸:

查表取20.01=?,()mm B k 84.2420.0010.014.24=++?= 查表取15.01=?,()mm H k 98.1215.0010.017.12=++?= (2)管材的壁厚尺寸k S

m S ——管材壁厚的名义尺寸,mm

2C ——裕量系数,对铝合金2C 取0.05~0.15,其中壁薄的取下限,厚壁取上限,本设计取2C =0.10

2?——管材壁厚的正偏差,mm ,查表取1.02=?

管材的壁厚尺寸:mm T 3.11.010.01.1=++= 最终尺寸如下图所示:

4.7模孔工作带长度的设计

组合模的工作带应比一般结构的模子工作带长些,并在其入口方向带1°的锥度,以利改善焊缝质量。由于本空心型材制品的对称性较好,外形相对较小,一般可取2~3.5mm ,生产实践中对铝合金常用3~8mm 。 取模孔工作带长度mm h g 5=

4.8模芯的设计

本设计的模芯与桥为一整体,因为用于挤压方管、矩形管,则使用锥体模芯,又由于模芯尺寸10mm <b <20mm ,因此模芯定径带采用锥台式。舌芯长度宜短,稍伸出工作带即可,过长则造成管子偏心,过短则形成椭圆型。

对于小型挤压机,一般伸出下模工作带1~3mm ,本设计取3mm ,模腔外形按空心型材的空心部分确定。成型部分以上的部分要形成圆角R1,这样有利于焊合质量提高。

4.9上模凸台的设计

上模凸台取高度7mm ,宽度10mm ,倒圆角R1,用于与下模装配定位。

4.10定位设计及螺钉的选用

定位方面采用不对称布置的固定销,在上模做一个凸出5mm ,Φ8mm 的圆柱,下模作相应的孔来定位,而省去采用定位销,固定销布置时应采用不对称布置。螺钉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10, 长度为50mm ,按GB70-85标准选取标准件。

4.11模子强度校核

组合模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受较高的压力而使桥被压塌和压断,根部还被拉断,而且在舌芯根部和分流孔周围也可能产生裂纹,因此在设计中应对其强度进

行校核。

孔道式组合模在工作时,承受载荷最不利的情况是分流孔道和焊合室尚未进入金属以及金属充满焊合室以后流出模孔之际,故强度的校核主要是针对模子的分流桥,模桥的弯曲应力和抗剪强度。 (1)分流桥弯曲应力的校核

min H ——分流桥的最小高度,mm

L ——分流桥支座间的中心距离,mm p ——作用在挤压垫片上的单位压力,MPa

[]b σ——模具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在450~500℃下,对4Cr5WSiV1取[]b σ=900MPa

由图可知:max L =40mm

由于上模厚度mm mm H 18.1950>上=,故符合要求 (2)分流孔道抗剪强度的校核

平面分流模的抗剪强度可按一下公式进行校核:

Q 桥——分流桥端面上所承受的总压力,KN F 桥——分流桥受剪切的总面积,2mm

τ——模具材料的许用剪切应力,τ=(0.5~0.6)。在450~500℃下,对于4Cr5WSiV1取[]b σ=900MPa

[]τ=(0.5~0.6)[]b σ=(0.5~0.6)×900=450~540MPa

即τ<[]max τ,故符合要求

4.12零件图装配图(见图纸)

五、总结与体会

通过两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使我对模具以及模具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不但让我学到了铝合金挤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还让我运用了Auto CAD 进行平面的绘图,使我能够对学过的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这培养了

我们的实践力和想象力。课程设计是对我们一种能力的检验,是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感谢这样难得的锻炼机会。

课程设计可以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好的锻炼人的思维,我们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受益匪浅。经过反复的计算和核对,培养了我们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通过这次设计,感受到了老师在模具知识的丰富以及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

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正朝着加快信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模具在制造业的地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甚至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更好加倍努力,在这片天地中,发挥出我们的青春和想象。

由于个人水平的限制及专业知识的有限,设计存在许多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老师指正教导。

参考文献:

【1】马怀宪.金属塑性加工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5

【2】李积彬,伍晓华,毛大恒,马建哲.铝型材挤压模具3D设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8

【3】刘静安,谢建新.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5 【4】赵云路,唐志玉.铝塑型材挤压成型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 【5】刘静安,谢水生.铝合金材料应用与技术开发.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

【6】张玉龙,赵中魁.实用轻金属材料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完整版)机械加工工艺及其毕业课程设计方案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零件及零件的工艺分析 (4) 1.1 零件的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第二章确定毛坯的制作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5) 第三章工艺设计与分析 (5)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2、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3.3、确定加工工艺 (7)

3.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设计、绘制毛坯 (8) 3.5、确定切削用量 (9) 3.6、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卡工序 (20) 第四章夹具的设计……………………………………………………………… 21 4.1确定设计方案 (21) 4.2 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22 4.3 定位精度分析………………………………………………………………… 22 参考文献 (23)

摘要 本次设计是汽车底盘传动轴上的万向节滑动叉,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一是传递扭矩,使汽车获得前进的动力;二是当汽车后桥钢板弹簧处在不同的状态时,由本零件可以调整传动轴的长短及其位置。零件的两个叉头部位上有两个孔,是用来安装滚针轴承并且与十字轴相连,起万向节轴节的作用。而零件外圆内的花键孔与传动轴端部的花键轴相配合,用于传递动力之用。 这次的夹具也是用于装夹此零件,而夹具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而夹具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固定零件位置,使其得到最高的效率。 关键词:传动轴万向节滑动叉传递扭矩花键轴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car chassis of transmission shaft universal joint sliding a fork,it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drive shaft of.The main role:first, is the transmission torque,make cars get motivation;second,it is when the automobile driving axle leaf spring in different state,by the parts can adjust the length of the shaft and its position.Parts of the two fork a two funtion.And the parts of the spline circle order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ensure the parts processing qualit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And fixture another purpose is to fixed position parts,making it the shaft 、universal joint sliding a fork

deform挤压模拟课程设计

课题: 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系别: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11级材控1班 指导教师: 张金标 组别: 第五组 2014年6月

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及任务分配.............................................................................................................. - 1 - 1.1 概述.......................................................................................................................................................... - 1 - 1.2 设计目的.................................................................................................................................................. - 1 - 1.3 设计内容.................................................................................................................................................. - 1 - 1.4 设计要求.................................................................................................................................................. - 1 - 1.5 挤压方案任务分配.................................................................................................................................. - 2 - 第二章工艺参数.......................................................................................................................................... - 3 - 2.1 工艺参数的设计...................................................................................................................................... - 3 - 2.1.1 摩擦系数的确定.................................................................................................................................... - 3 - 2.1.2 挤压速度的确定.................................................................................................................................... - 3 - 2.1.3 工模具预热温度的确定........................................................................................................................ - 3 - 第三章模具尺寸的确定.............................................................................................................................. - 4 - 3.1 挤压工模具示意图.................................................................................................................................. - 4 - 3.2 模具尺寸的确定...................................................................................................................................... - 4 - 3.2.1挤压模结构尺寸的确定......................................................................................................................... - 4 - 3.2.2 挤压筒结构尺寸的确定...................................................................................................................... - 6 - 3.2.3 挤压垫的结构及尺寸确定.................................................................................................................... - 7 - 第四章实验模拟及数据提取分析............................................................................................................ - 8 - 4.1挤压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 - 8 - 4.2 挤压模拟.................................................................................................................................................. - 8 - 4.3 后处理...................................................................................................................................................... - 9 - 4.4分析数据................................................................................................................................................... - 9 - 4.5 坯料温度对挤压力的影响.................................................................................................................... - 10 - 4.6 坯料预热温度对破坏系数的影响........................................................................................................ - 11 - 个人小结........................................................................................................................................................ - 12 - 参考文献........................................................................................................................................................ - 21 - 附表《塑性成型计算机模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班级:机械一班 姓名:张言康 学号:1506170003 指导老师:闫盼盼 时间:2016年11月27日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015 级 学号1506170003姓名张言康指导教师闫盼盼 题目: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课程:热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11月21日至11 月27 日共 1 周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 1.已知技术参数: 零件图 2.设计任务与要求(完成后需提交的文件和图表等): 1.铸件设计任务 (1)选择零件的铸型种类,并选择零件的材料牌号。 (2)分析零件的结构,找出几种分型方案,并分别用符号标出。 (3)从保证质量和简化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分型方案,标出浇注位置和造型方法。 (4)画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图上标出最佳浇注位置与分型面位置、画出机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及型芯头,图下注明收缩量)。 2.铸件设计要求 (1)设计图样一律按工程制图要求,采用手绘或机绘完成,并用四号图纸出图。 (2)按所设计内容及相应顺序要求,编写说明书。

摘要 热加工技术是机械类个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过程十分复杂,加工工序繁多,工艺过程不仅有铸造成型,锻压成形,焊接成形,还有非金属的模压成形,挤压成形等。因此选着合适的工艺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次课程设计,将进行铸造工艺的总结和学习。 铸造主要是将液态金属或合金浇注到与零件尺寸、形状相适应的铸型型腔里,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是机械类零件和毛坯成型的主要工艺方法,尤其适合于制造内腔和外形复杂的毛坯或零件。 本文主要分析了支座的结构并根据其结构特点确定了它的铸造工艺,支座是支撑零部件的载体其主要承受了轴向的压缩作用的机械零件。在日常生产中对支座的选用异常广泛,因为它具有经济型良好、结构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美观实用等特点,所以在机器零件的设计,加工过程中支座都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确定支座的铸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1)铸型及方法选择、2)分型面选择、3)浇注位置的确定、4)工艺参数的确定、5)浇注系统的设计、7)绘制铸造工艺图、8)绘制铸件图型面,型芯的数量、形状、尺寸及固定方法,加工余量,收缩率,浇注系统,起模斜度,冒口和冷铁的尺寸和位置等。 关键词:铸造、支座、工艺参数、分型面、浇注位置

金属热加工工艺复习(完全体)资料

金属热加工工艺复习(完全体) 一名词解释: 1.金属液态成形:是一种将金属(一般为合金)浇入铸型型腔,冷却凝固后获得零件 或毛坯的成形工艺。 2.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在重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外力 场的作用下充满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与性能零件和毛坯生产过程。 3.直浇道窝:在直浇道底部设有半圆形或圆锥台形的窝坑,称为直浇道窝。 4.流动性:指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它是影响熔融金属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5.冷铁:为增加铸件的局部冷却速度,在砂型、砂芯表面或型腔中安放的激冷物。 6.补贴:为增加冒口补缩效果,沿冒口补缩距离,向着冒口方向铸件断面逐渐增厚的 多余金属。 7.浇注位置:浇注状态下铸件在铸型内所处的位置。 8.分型面:是指两半型(一般为上、下)或多个铸型(多箱造型)相互接触配合的表 面。 9.特种铸造:是指有别于砂型铸造工艺的其它铸造工艺。 10.离心铸造:是将金属液浇入旋转的铸型中,在离心力作用下填充铸型而凝固成形的 一种铸造方法。 11.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用易熔材料(蜡或塑料等)制成精确的可熔性型壳熔模, 并进行蜡模组合,涂以若干层耐火涂料,经干燥、硬化成整体型壳,加热型壳熔失模型,经高温焙烧成耐火型壳,在型壳中浇注铸件的方法。 12.锻造温度:是指开始锻造的温度(始锻温度)和结束锻造的温度(终锻温度)之间 的一段温度区间。 13.始锻温度:锻造温度的上限。 14.终锻温度:锻造温度的下限。 15.锻造成形:锻造成型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 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 16.自由锻:自由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面间各个方向自由变形,不 受任何限制而获得所需形状及尺寸和一定机械性能的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简称自 由锻。 17.胎膜锻:胎模锻是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简单的活动模具(称为胎模)生产锻件的方 法 18.模锻:模型锻造简称为模锻,是将加热到锻造温度的金属坯料放到固定在模锻设备 上的锻模模膛内,使坯料承受冲击功或静压力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锻件的方法。 19.拉深:变形区在一拉一压的应力状态作用下,使板料(浅的空心坯)成形为空心件(深 的空心件)而厚度基本不变的加工方法。 20.分模面:是指锻模上模与下模的分界面 21.分模线:分模面预锻件表面的交线称锻件的分模线。分模线是锻件最基本的结构要 素。 22.芯轴扩孔:是将芯轴穿过空心坯料而放在“马架”上,坯料转过一个角度压下一次, 逐渐将坯料的壁厚压薄、内外径扩大。因此,这种扩孔也称为马架上扩孔。

金属塑性加工工艺

1.材料加工: 金属坯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以及服役性能的材料、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2.适用范围: 钢、铝、铜、钛等及其合金。 3.主要加工方法: (1) 轧制:金属通过旋转的轧辊受到压缩,横断面积减小,长度增加的过程。(可实现连续轧制)纵轧、横轧、斜轧。 举例:汽车车身板、烟箔等; 其它:多辊轧制(24辊)、孔型轧制等。 (2) 挤压:金属在挤压筒中受推力作用从模孔中流出而制取各种断面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定义:金属材料在挤压模内受压被挤出模孔而变形的加工方法。挤压法非常适合于生产品种、规格、批数繁多的有色金属管、棒、型材及线坯。 正挤压——坯料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一致。 反挤压——坯料流动方向与凸模运动方向相反。 正挤反挤 举例:管、棒、型; 其它:异型截面。 卧式挤压机 特点: ①具有比轧制更为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图,金属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塑性,获得大变形量。 可加工用轧制或锻造加工有困难甚至无法加工的金属材料。 ②可生产断面极其复杂的,变断面的管材和型材。

③ 灵活性很大,只需更换模具,即可生产出很多产品。 ④ 产品尺寸精确,表面质量好。 (3) 锻造:锻锤锤击工件产生压缩变形 ? 定义 :借助锻锤、压力机等设备对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一定组织性能的锻件。垂直方向(Z 向)受力,水平方向(X 、Y 向)自由变形。 A.自由锻:金属在上下铁锤及铁砧间受到冲击力或压力而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 B.模锻:金属在具有一定形状的锻模膛内受冲 击力或压力而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 举例:飞机大梁,火箭捆挷环等。 我国自行研制的万吨级水压机 万吨级水压机模锻的飞机大梁、火箭捆挷环

输出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输出轴加工工艺说明书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班级:0620131 学号: 21号 姓名: 慕林峰 指导老师:孙淑婷 2010年4月9日至2010年4月15日

前言 数控技术,简称“数控”。英文:Numerical Control(NC)。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成为世界机械工业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自动化的发展。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输出轴的用途很广泛,该输出应用在动力输出装置中,是动力输出的关键零件之一。该输出轴在工作中需要承受一定冲击载荷和较大的扭矩,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扭强度。所以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表面热处理。

目录 前言 (2) 一、设计任务书 (4) 二、输出轴工艺分析 2.1 输出轴的作用 (6) 2.2输出轴的结构特点、工艺,表面技术要求分析 (6) 三、确定毛胚 3.1选择毛胚材料 (7) 3.2毛胚的简图 (7) 四、工艺路线的确定 4.1基准的选择 (8) 4.2各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 4.3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 (9) 4.4加工设备于工艺设备的的选择 (9) 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10) 六、走刀路线的确定 (11) 七、刀具的选择 (11) 八、切削用量的选择 (12) 九、小结 (13) 十、参考文献 (13) 附工艺过程卡、工序卡、加工程序 (14)

棒材挤压课程设计

第一章 坯料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1.1 坯料的选择 坯料尺寸的确定十分重要,坯料尺寸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挤压制品的质量、成品率、生产率等技术经济指标。坯料尺寸(直径和长度)越大,制品越长,从而使切头尾、切压余的几何损失和挤压周期内的辅助时间所占的比例降低,对压余所导致的金属几何损失,增大直径或者增加长度对成品率的影响不同。坯料体积一定时,增大直径和减短长度使几何损失增加,减小直径增加长度,几何损失减小。 (1)坯料直径m D 的确定 选择坯料直径时,一定要在满足制品断面机械性能要求和均匀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挤压比。 查热挤压各种金属材料时的工艺参数值表可知,黄铜棒(DIN_CuZn40Pb2)的挤压比)400~300(~10=λ,选取70=λ,因为 22 220m m m m d D d D F F ===ππλ (1-1) 式中,m D —坯料直径,mm ;m d —挤压制品的直径。 由上式,坯料的直径为 m m d D λ= (1-2) 已知制品直径mm 12φ,故有 mm mm D m 4.1001270=?= 圆整,取mm 100=m D 。 (2)坯料长度的确定 在实际生产中,坯料一般是圆柱形的,在挤压有色金属时,坯料长度为其直径的2.0~3.5倍。 本设计取坯料长度m H 为其直径的3倍,即坯料长度m H 为300mm 。 1.2 挤压工艺参数的确定 1.2.1摩擦系数的确定 摩擦系数对挤压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挤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设计要求,故挤压垫与坯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可取0.5,挤压筒与坯料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挤压模与坯料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 1.2.2挤压杆速度的确定 挤压时的速度一般可分为三种:挤压速度;金属流出速度;金属变形速度(也称变形速率)。通常挤压速度越大,不均匀性流动加剧,附加应力增大,在挤压制品上会引起周期性周向裂纹或破裂。挤压速度的影响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起作用:第一,挤压速度高,流动更不均匀,副应力增大;第二,挤压速度提高来不

制造工艺详解——铸造

制造工艺详解——铸造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一、铸造的定义和分类 铸造的定义: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常见的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和精密铸造,详细的分类方法如下表所示。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精密铸造:精密铸造是用精密的造型方法获得精确铸件工艺的总称。它的产品精密、复杂、接近于零件最后形状,可不加工或很少加工就直接使用,是一种近净形成形的先进工艺。 铸造方法分类 二、常用的铸造方法及其优缺点 1. 普通砂型铸造

制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铸造砂和型砂粘结剂。最常用的铸造砂是硅质砂,硅砂的高温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则使用锆英砂、铬铁矿砂、刚玉砂等特种砂。应用最广的型砂粘结剂是粘土,也可采用各种干性油或半干性油、水溶性硅酸盐或磷酸盐和各种合成树脂作型砂粘结剂。 砂型铸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结剂及其建立强度的方式不同分 为粘土湿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种。 砂型铸造用的是最流行和最简单类型的铸件已延用几个世纪.砂型铸造是用来制造大型部件,如灰铸铁,球墨铸铁,不锈钢和其它类型钢材等工序的砂型铸造。其中主要步骤包括绘画,模具,制芯,造型,熔化及浇注,清洁等。 工艺参数的选择 加工余量:所谓加工余量,就是铸件上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应预先留出一定的加工余量,其大小取决于铸造合金的种类、造型方法、铸件大小及加工面在铸型中的位置等诸多因素。 起模斜度:为了使模样便于从铸型中取出,垂直于分型面的立壁上所加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 铸造圆角:为了防止铸件在壁的连接和拐角处产生应力和裂纹,防止铸型的尖角损坏和产生砂眼,在设计铸件时,铸件壁的连接和拐角部分应设计成圆角。 型芯头:为了保证型芯在铸型中的定位、固定和排气,模样和型芯都要设计出型芯头。 收缩余量:由于铸件在浇注后的冷却收缩,制作模样时要加上这部分收缩尺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

有色金属塑性加工趋势 冶金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4000多年前(青铜器时代),金属的塑性加工与金属的熔炼与铸造同时出现,可加工铜、铁、银、金、铅、锌、锡等,所采用的工艺包括热锻、冷锻、板材加工、旋压、箔材和丝材拉拨。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从而实现了手工工具到机械工具的转变。塑性加工也从手工自由锻向机械压力机(蒸汽锤、自由锻锤及蒸汽轧钢机)进步。 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电磁理论的建立,为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革命奠定了基础。金属塑性加工设备以蒸汽向电力驱动进步。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塑性加工设备的制造水平,出现了轧钢机、挤压机、锻造机、拉拨机和压力机。 现代科技革命开始于上世纪40年代,其主要标志为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控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塑性加工设备和技术向全流程自动化进步。现在可以做到配料、熔炼、铸造、轧制及随后处理全线自动化。 目前,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加工技术是其它加工的基础。材料加工成形工艺通常有液态金属成形、塑性成形、连接成形等。塑性成形主要是利用金属在塑性状态下的体积转移因而材料的利用率高流线分布合理高了制品的强度, 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坯料在热变形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再结晶或部分再结晶,粗大的树枝晶组织被打破,疏松和孔隙被压实、焊合,内部组织和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有色金属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轧制、挤压、拉拔、锻造、冲压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整体的飞速进步,金属塑性加工技术也取得了迅速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整体的飞速进步,金属塑性加工技术也取得了迅速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最终决定材料及产品结构和控制性能的关键是合成与加工。因此,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学紧密结合成为开发新材料和提高传统材料性能的必然途径。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向高精度、高性能、低消耗、低成本、优化生产过程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最终决定材料及产品结构和控制性能的关键是合成与加工。因此,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学紧密结合成为开发新材料和提高传统材料性能的必然途径。有色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向高精度、高性能、低消耗、低成本、优化生产过程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目前金属塑性加工技术现状与总的发展趋势是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生产方法、工艺技术向着节能降耗、综合连续、优化精简、高速高效的方向发展。如实行冶炼、铸造与加工的综合一体化,采用连铸连轧,连续铸轧、连续铸挤,半固态加工等新工艺技术;尽量生产最终和接近最终形状产品;利用余热变形、热变形与温变形配合,冷加工与热加工变形量之间的优化匹配,变形与热处理的配合,省略或减少加热与中间退火次数等。(2)工艺装备更新换代加快,设备更趋大型、精密、成套、连续,自动化水平更加提高。生产线更趋大型化、专业化。产品单重大大增加。(3)产品向多品种、高质量、高精度发展,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新材料新产品不断被开发。轻型薄壁材料、复合材料、镀层涂层材料等不断发展,产品注重深度加工,有色材料的产品综合性能和使用效能大大提高。(4)工模具结构、材质,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模具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5)在加工辅助工序和其他环节,开发新型辅助设备,采取先进技术和多种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与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与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就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与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与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零件图样、生产纲领与生产条件就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2.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 3.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1套。 4.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与大件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各1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0811112036 班级:机电(1)班 届别:2008 指导教师 2011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他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所以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以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3:因为竖直方向的孔中心线跟水平方向的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所以应先对水平方向的孔加工,然后再加工竖直方向的孔。利用水平方向的外圆进行粗加工,然后以孔表面做精基准加工外圆;再用加工好的外圆面精加工孔。这样水平方向上才有足够的精度做基准。 4: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所以都需精加工;与外零件配合的端面粗糙度也要求较高,所以都要精加工。 5螺纹加工为最后加工,这样便于装夹。 二确定生产类型 因为本次设计零件加工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

几种耐磨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几种耐磨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摘要:为了了解国内耐磨材料的研究与进展情况,本文对近年来耐磨自润滑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在耐磨材料研究和发展中,应充分分析典型磨损工况,了解各种磨损机理所占比重,从而确定对耐磨材料的要求,以进行合理的合金和组织设计。(2)耐磨钢的发展方向在于通过合金化强化基体,提高其起始硬度和屈服强度,以改善低冲击、低应力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并防止变形[1]。(3)低、中合金耐磨钢通过合金设计和适当热处理,获得具有较高硬度,足够韧性,良好耐磨性的组织,可在较大冲击、较高应力的磨料磨损工况条件下使用。 关键词:耐磨材料自润滑摩擦磨损 引言 材料的破坏有3种形式:即断裂、腐蚀和磨损。材料磨损尽管不象另外两种形式那样,很少引起金属工件灾难性的危害,但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是相当惊人的。据早期统计,由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美国约150亿美元/年,西德约100亿马克/年,前苏联约120亿卢布/年。在各类磨损中,磨料磨损又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金属磨损总量中占50%,在冶金矿山、建材、电力、农机、煤炭等行业磨料磨损尤为严重因此,研究和发展用于磨料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材料,以减少金属磨损,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意义[2]。 根据各类磨损机理与材料性能的关系,可提出对耐磨材料的常规要求:a、较高硬度、一定塑性;b、足够韧性和脆断抗力;c、高的应变疲劳和剥层疲劳抗力;d、高的淬透性和获得足够深的淬透层;e、良好的工艺性和生产工艺方便易行[3]。 1Fe-20Ni-3.5C自润滑材料 镍基合金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能,在高温发动机和高温结构材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含石墨的镍基合金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但由于镍的资源较短缺,价格居高不下,限制了材料的应用。用熔炼法制备了Fe含量为20%~60%(质量分数)的镍-铁-石墨-硅合金,该合金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并显著降低了材料成本,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铁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自润滑性能逐渐提高, 其中铁含量为60%时,合金干摩擦因数相对较低。进一步增加Fe的含量可以使材料价格进一步降低,但对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需要进行研究.研究采用熔炼法制备了Fe-20Ni-3.5C合金.随着 铁含量的增加,合金析出碳化物的可能性变大,有可能减少固体润滑剂石墨的含量.硅是一种石墨化元素,可以抑制碳化物的生成,促使碳原子结晶成为石墨,提高合金中固体润滑组元的含量,而且可以固溶于奥 氏体中提高材料的强度,改善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但硅含量的增加会使合金变脆,机械性能降低.因此必须以Fe-20Ni-3.5C合金为基础,研究添加不同含量的硅对合金的凝固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其规律: 1)采用熔炼法制备出不同硅含量的Fe-20Ni-3.5C固体自润滑材料,合金组织致密,石墨分布均匀,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结晶的石墨形态由细片状逐渐变为粗片状石墨,当硅含量增至3.5%时,石墨的生长形态趋于等轴球状; 2)随着添加硅量的增加,固溶于合金基体中的硅原子含量增加而碳含量降低,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冲击韧性则随着合金硬度的降低而升高.当加入Si量达到3.5%时,由于合金基体硬度的降低及石墨的球状化,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 3)合金的磨损率随合金硬度值的提高而降低.硬度的提高,减轻了粘着磨损,降低了磨损率,其中 Fe-20%Ni-3.5%-2.5%Si具有较小的摩擦因数和较低的磨损率,其摩擦因数稳定在0.23左右,磨损形式主要以疲劳磨损为主[4]。 2稀土低合金耐磨钢焊条 在对高锰钢的研究中已经发现:在高应力状态下(如强烈冲击或挤压载荷),高锰钢产生加工硬化,

金属塑性加工

单日志页面显示设置网易首页 网易博客 金属塑性加工 默认分类 2008-07-07 18:27 阅读62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绪论 一、金属塑性加工及其分类 金属塑性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通常是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的制品的一种基本的金属加 工技术,以往常称压力加工。 金属塑性加工的种类很多,根据加工时工件的受力和变形方式,基本的塑性加工方法有锻造、轧制、挤压、拉拔、拉深、弯曲、剪切等几类(见表0-1)。其中锻造、轧制和挤压是依靠压力作用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拉拔和拉深是依靠拉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弯曲是依靠弯矩作用使金属发生弯曲变形;剪切是依靠剪切力作用产生剪切变

形或剪断。锻造、挤压和一部分轧制多半在热态下进行加工;拉拔、拉深和一部分轧制,以及弯曲和剪切是在室温下进行的。 1.锻造靠锻压机的锻锤锤击工件产生压缩变形的一种加工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方式。自由锻不需专用模具,靠平锤和平砧间工件的压缩变形,使工件镦粗或拔长,其加工精度低,生产率也不高,主要用于轴类、曲柄和连杆等单件的小批生产。模锻通过上、下锻模模腔拉制工作的变形,可加工形状复杂和尺寸精度较高的零件,适于大批量的生产,生产率也较高,是机械零件制造上实现少切削或 无切削加工的重要途径。 2.轧制使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旋转轧辊间的轧件产生压缩变形,使其横断面面积减小与形状改变,而纵向长度增加的一种加工方法。根据轧辊与轧件的运动关系,轧制有纵轧、横轧和斜轧三种方式。 (1)纵孔两轧辊旋转方向相反,轧件的纵轴线与轧辊轴线垂直,金属不论在热态或冷态都可以进行纵轧,是生产矩形断面的板、带、箔材,以及断面复杂的型材常用的金属材料加工方法,具有很高的生产率,能加工长度很大和质量较高的产品,是钢铁和有色金属板、带、箔材以及型钢的主要加工方法。 (2)横轧两轧辊旋转方向相同,轧件的纵轴线与轧辊轴线平衡,轧件获得绕纵轴的旋转运动。可加工加转体工件,如变断面轴、丝杆、周期断面型材以及钢球等。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数控车床加工工艺 1.1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特点 (2) 1.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容 (2) 二、图纸的分析及工艺处理 2.1 工艺分析 (2) 2.2 工艺处理 (3) 2.3 选择设备 (3) 2.4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3) 2.5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3) 2.6刀具选择 (3) 2.7切削用量选择 (4) 2.8数控车零件程序清单 (7) 2.9数控仿真截图 (8) 三、数控铣床加工工艺 3.1 零件图工艺分析 (9) 3.2确定装夹方案 (10) 3.3确定加工顺序 (10) 3.4刀具选择 (10) 3.5 切削用量选择 (13) 四、主要加工程序 4.1 确定编程原点 (13) 4.2 机床的选择 (14) 4.3 数控铣XKG-028零件程序清单 (14) 4.4 数控仿真截图 (18) 五、设计总结 (19) 六、参考文献 (20)

一、数控车床加工工艺 1.1、数控车床加工的工艺特点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在许多方面遵循的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数控车床加工自动化程度高,控制功能强,设备费用高,因此也就相应形成了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自身特点。 1.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容 (1)选择并确定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零件并确定工序容。 (2)分析被加工零件图纸的数控加工工艺,明确加工容与技术要求。 (3)确定零件加工反感,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如划分工序、安排加工顺序等。 (4)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制定定位夹紧方案,划分工步,规划走刀路线,选择刀辅具,确定切削用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工差等。 (5)数控加工专用技术文件的编写。 二、图纸的分析及工艺处理 2.1、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是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零件,在机械装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艺分析是数控车削加工的前期工艺准备工作。工艺制定的合理与否,对程序编制、机床的加工效率和零件加工精度都有重要影响。该零件右端有两

工艺和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一、生产纲领 (3) 二、确定毛坯 (3) (一)、毛坯种类和材料尺寸 (3) (二)、技术要求 (3) (三)、绘制毛坯简图 (3) 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4) (一)、选择定位基准 (4) (二)、选择各表面加工方法,确定加工路线 (5) 四、选择刀具 (7) 五、选择机床 (8) 六、确定各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 七、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4) (一)、工序05一端外圆的切削用量的确定 (14) (二)、工序1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三)、工序15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7) (四)、工序25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五)、工序4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六)、工序45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4) 八、夹具的设计 (26) (一)、问题的提出 (27) (二)、夹具设计 (27)

1、定位基准选择及定位方案 (27) 2、切削力、夹紧力综合平衡计算 (27)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WDS-100试验机夹具体工艺规程 一、生产纲领为大批量生产,年产30000件 二、确定毛坯 (一)、毛坯种类和材料尺寸: WDS-100试验机夹具体零件的材料为42CrMo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钢材,其钢坯为锻坯(模锻)。毛坯尺寸为Φ162×78㎜,每块可生产一件产品。 (二)、技术要求: 1、调质处理270~290HB。 2、M39×3-7H螺纹与件2008旋合。 3、化学镀 4、未注倒角C0.5 ①第一条技术要求是希望用合金调质钢42CrMo制成的零件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及韧性。通常的处理方法为淬火和高温回火,可较好的满足性能要求。 ②第二条技术要求主要是保证零件的传动灵活而无轴向窜动。 ③第三条技术要求化学镀主要是为了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改善其表面耐磨性、耐腐蚀、抗高温氧化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④第四条技术要求是为了改善零件应力的集中分布和强度性能,同时美化外观,也起到劳动保护的作用。 (三)、绘制毛坯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