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

2009年第44卷第10期生物学通报19 !!!!!!!!!!!!!!!!!!!!!!!!!!!!!!!!!!!!!!!!!!!!!

圆球形,宽度略大于长度(图9~11)。瓦韦孢子的上述发育过程与乌苏里瓦韦Lepisoru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Ching非常相似[4]。3个细胞长的单列丝状体是观察到的发育最快的,这可能与采集固定的时间有关。如果在晚一时间进行固定,可能还会观察到片状体,甚至原叶体;也或许孢子只能在孢子囊内发育到丝状体阶段,后面的发育要在离开孢子囊后完成(本文显微照片见封三)。

植物具有的胎生现象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较强适应特性,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如红树科植物的胎生是为了适应海滨环境。作者认为,瓦韦孢子的“胎生现象”也是为了大量、及时而有效地繁殖后代的一种“策略”,这可能与瓦韦的附生生活方式有关。至于其他产地或生境中的瓦韦孢子是否也具有这种萌发方式,以及瓦韦利用这种孢子萌发方式来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Nayar B.K.,Kaur S..Gametophytes of homosporous ferns.Bot Rev,1971,37(3):295—396.

2戴锡玲,庞婉婷,王全喜.我国胎生植物概述.生物学教学,2008,33(4):4—5.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卷第2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1.

4包文美,敖志文,陈发生.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Ⅰ.水龙骨科.植物研究,1985,5(4):101—114.

(E-mail:daixiling80@https://www.360docs.net/doc/1d16533472.html,)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组织,通过回收奶就可以提取有重要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的方法。利用转基因动物的乳房代替生物发酵,大规模地生产人类所需的药用蛋白,开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途径。用来生产药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除了乳腺生物反应器外,还有血液生物反应器、膀胱生物反应器和精液生物反应器等。然而,乳腺生物反应器较其他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制药中有更大的优势。本文对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药的优越性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动物乳腺反应器在生物制药中的优越性

1.1动物乳腺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由于乳汁不进入血液循环,故乳腺组织表达的药用蛋白绝大部分不会回到血液中,这样就避免了外源性药用蛋白对动物生理代谢过程造成影响,因而不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1.2乳腺组织是一种高效的蛋白质合成器动物乳腺每年产奶量多,因而目的蛋白表达量多。一头奶牛一年可生产乳蛋白250~300kg,一只绵羊或山羊一年可生产乳蛋白25~30kg,一只家兔一年生产的乳蛋白也可达到3~5kg,如果把1%的乳蛋白替换成药用蛋白,其产量将十分可观[1]。用动物乳房生产外源蛋白,目前在初乳中已达到70g/L,在常乳中达到35g/L[2]。此外,乳汁中蛋白质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酪蛋白、乳球蛋白、白蛋白和从血液中扩散出来的少量血清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因此易于分离纯化目的蛋白,且生产工艺简单。

1.3表达产物生物活性稳定乳腺组织有能力对表达的蛋白进行大规模复杂而专一的翻译后修饰,并且可折叠成有功能的构象,所以生产出的药用蛋白活性非常接近于天然蛋白质,具有高活性、低抗原性和高稳定性的优点。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

刘玉梅张自强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所需的药用蛋白,在制药领域展现出了广阔前景。综述了应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药的优越性和应用进展。

关键词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转基因动物

中国图书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A

20生物学通报2009年第44卷第10期

1.4动物乳腺组织表达的外源基因可以遗传动物乳腺表达的外源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因此一旦获得一个能生产某种有价值的药用蛋白的动物个体,就可以通过人工受精、胚胎分割及克隆等方式繁殖生产群体[4]。研究技术虽然复杂,费用高昂,但其生产过程却较容易。

1.5缩短新药上市周期从药物生产周期来看,目前,一种新药从研制开发、药审,直到上市,整个过程需要10~15年,如果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新药生产的周期缩短为5年左右,如以转基因动物研制的周期来计算,转基因羊从显微注射到泌乳的周期是18个月,即18个月就可以进入生产阶段,而转基因牛也只需要25~29个月。

1.6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丰厚用动物乳腺生产药用蛋白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且产奶量高的动物多为草食动物,饲养成本也比较低。一头转基因牛相当于一个制药车间,况且转基因牛可无限繁殖,易于扩大生产规模。维持一头转基因牛的泌乳及纯化的费用仅为细胞发酵系统成本的1‰,费用及其低廉[5]。此外,应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来制造药用蛋白也是一种可以获取巨额利润的新型产业,如荷兰金发马(Genpharm)公司用转基因牛生产乳铁蛋白,预计每年从乳汁中提炼出来营养奶粉的销售额是50亿美元。

乳腺生物反应器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畜牧业生产过程,用乳汁生产药用蛋白的过程不产生工业废料,无毒性物质或有害物质释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应用动物乳腺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设想以来,国外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7年,Gordon等首次报道在小鼠的乳腺中表达了人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1991年,Wright G.等培育出乳腺特异表达人抗胰蛋白酶转基因绵羊,表达水平高达35g/L;1992年Velande等报道了乳腺表达人C蛋白的转基因猪,表达水平达到1g/L[6];2006年4月,韩国Park J.K.等通过精子微注射受精卵获得了整合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转基因猪,对F1代以及F2代母猪的乳样进行分析表明,其氨基酸组成与商业化的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完全相同[7]。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转基因动物乳腺组织为主要生产手段的医药产业。据美国红十字会和美国遗传学会测定,到2010年所有基因工程药物中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份额可达到95%。

2.2国内研究进展我国对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起步比较早,20世纪80年代初,施履吉院士就提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构想,并成功获得了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转基因兔,为我国通过转基因动物的途径获得珍贵药物奠定了基础。1995年,我国首次在小鼠乳腺中成功地表达了人的基因;1996年10月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制成功的能在乳腺中表达人凝血因子Ⅳ的转基因羊;2005年,国家“863”计划组利用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分别获得了转人乳铁蛋白、转人溶菌酶、转乳清白蛋白等转人基因蛋白,其中人乳铁蛋白和人α-乳清白蛋白是国际上首次利用转基因克隆牛而获得的。虽然我国在该项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自国家“863”计划对“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应用研究”立项后,逐步受到有关部门和企业界的重视,研究和开发的力度加强,前景非常乐观。

3展望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已有数10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成果。虽然目前在基础理论、实验技术以及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但应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必将成为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科技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臧莹安,霍军,王喜军等.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家畜生态,2003,24(2):64—66.

2朱小甫,渠敬峰,吴旭锦等.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畜牧兽医杂志,2007,26(3):50—52.

3杨雪峰,刘玉梅,张文娟.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在现代生物制药中的应用.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6:21—22.

4周京明,顾沛沛.奶牛乳腺生物反应器及其产业化前景.中国奶牛,2007,6:31—33.

5彭礼繁,罗光彬,薛可.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当代畜禽养殖业,2008,9:5—7.

6Park J.K.,Lee Y.K..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produced in milk of transgenic pigs.J.Biotechno.l,2006,122(3):362—371.

(E-mail:lymzq@https://www.360docs.net/doc/1d16533472.html,)

动物生物反应器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现状和趋势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生物2012 姓名:韩沛志 学号:120123302042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现状和趋势 韩沛志 (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辽宁鞍山 114051) 【摘要】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其目的是利用动物乳腺产生目的蛋白。利用该技术生产的蛋白具有低成本,高活性,易提取纯化的优点。虽然该技术尚处于发展时期,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地商业潜力,是许多公司大力发展的对象。文章综述了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制备技术及应用、优点、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将外源基因导人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能够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质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1987年美国科学家Gordon等人首次在小鼠的乳汁中表达出人的蛋白t—PA(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展示了用动物乳腺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可能性。此后十多年的科学实践证明,动物乳腺有广泛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可以生产各种蛋白质和多肽,从小分子肽到大分子蛋白质,从分泌型蛋白到内膜蛋白、多聚蛋白、二价抗体等。显示动物乳腺是一种很好的生物反应器,在生产高附加值蛋白质方面有广泛用途。现己成为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并向商业化阶段转变,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饮用奶,以期望获得既能满足蛋白质需要,又能增加抵抗力的品质全面的奶,为人类服务【1】。 1、乳腺反应器的原理 乳腺生物反应器(Gland Bioreactor)技术是指利用乳腺特异表达的乳蛋白基因的调控序列构建表达载体,制作转基因动物,指导外源基因在动物乳腺中特异性、高效率地表达,以期从转基因动物乳汁中源源不断地获得外源活性蛋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黄泠淇 16302010054 技术原理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是应用重组DNA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尚处于原核阶段(或1~2细胞的受精卵)的动物胚胎中,经胚胎移植,得到转基因乳腺表达的个体,其乳腺组织即可分泌生产目的产品进入奶中。 在构建乳腺表达的外源基因时,外源基因在乳腺特异性表达需要乳蛋白基因的一个启动子和调控区,即要有一个引导泌乳期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序列,这样才能将外源基因置于乳腺特异性调节序列控制之下,使其在乳腺中表达,再通过回收奶得到目的蛋白。 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建立后尚需进一步鉴定。可分别从DNA,RNA及表达的目的蛋白等不同水平进行检测,从而确保能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蛋白。 目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的基本路线可以分为:收集转基因动物奶液,离心去脂肪,酸处理去除酪蛋白,盐析、透析、超滤,以及各种层析技术来提纯,最后得到成品。 技术应用 工业上,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主要应用于生产活性蛋白。大量抗体,抗生素,疫苗被成功生产出来。腺反应器生产的抗胰蛋白酶,凝血因子更是帮助无数遗传病患者摆脱病痛。同时经营养改造过的乳腺生产的奶液可以为免疫系统功能不全的人和接受放疗化疗的病人提供优良的营养物质和安全的药物服用途径。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除了用于大量生产蛋白质,还是研究基因的理想工具,利用这项技术能够方便研究基因功能,整合,翻译,修饰,表达,调控等。也为其他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商业应用开辟道路。技术优点

1.动物乳腺的表达可进行翻译后修饰,如信号肽切除,蛋白的糖基化,羟基化及羧基化等,相比原核生物生产的外源蛋白,这种方法生产的蛋白具有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2.这种蛋白表达体系简单,一旦建立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只要简单地饲养好动物,利用动物乳腺的高表达能力,即可源源不断地得到贵重的药物蛋白。 3.转基因动物乳腺反应器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畜牧业过程,饲养费用低廉,对环境没有污染,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利用乳腺专一性表达的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具有其它表达系统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技术缺点 1.目前的转基因技术不能完全控制目的基因,启动子,调控区的结合位点,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启动子和调控区基因,难以得到大量表达目的蛋白的乳腺反应器。 2.用于制备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大牲畜毕竟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机体的保护系统会对一切外源性物质产生排斥作用,动物机体可能会水解生产出来的目的蛋白,羧基化不充分,糖基化形式和人类不同。 3.动物奶液中的蛋白多种多样,而且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变化也很大,而且相对其他蛋白,占比很小。而且奶液中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动物组织碎屑,为目的蛋白的检测和纯化带来困难。

我国大规模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综述

我国大规模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综述 文章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我国目前生物反应器的现状,各种品种发酵的特点.提出了反应器的设计要以代 谢流分析为核心,要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出发. 1、发展大规模细胞培养及其生物反应器 借助于细胞培养进行各种产品生产已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医药、化工、轻工、食品、农业、海洋、环保等行业。培养的细胞不仅只是微生物,用于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藻类细胞大规模培养已引起了大家重视,显露出令人鼓舞的前景。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人类今后发现的一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都可以借助于细胞培养方法得到。它们可以是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酶或某基因表达产物。 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大力开发,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将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发展工业微生物,只有工业微生物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 显而易见,要进行这些产品的生产,无不涉及到细胞代谢与大规模培养研究。为了提高生产水平,除了获得高生产能力的细胞株外,生物反应器是重要的核心技术,必需提供有利于生物过程研究的装置技术和高效节能的生产装置。但是在生物技术产业化平台中,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中下游技术是我国最薄弱的技术环节之一,以我国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化来说,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全面的。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配套工艺的工业化放大技术研究和相应的装备技术支撑。例如以哺乳类细胞培养技术来看,西方国家基因工程抗体的开发已经进入大规模细胞反应阶段,细胞工程研究规模已经达到1000L以上,基因工程抗体的生产反应系统最大规模达到20000L以上。相形之下,我国多数药物开发单位的细胞反应规模仍停留在2-30L 规模,100L的培养技术还不稳定,长期以来都是照抄照搬国外的技术和进口国外设备。国内只能生产一些低档装置, 仅靠科研成果模仿和基础科学的跟随。 与其他各行业的装备制造业一样,生物反应器为生物技术产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它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装备制造业和商品化的迫切性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l 每年有大量的从摇瓶到不同大小的实验室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技术的实验室研究或中试放大的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购买设备,但需要维修,有的则需新添有关装置。 l 每年有相当数量的生物技术工程项目投入,需要大量的用于生产的生物反应器,传统生物技术的生物反应器一般体积较大(几十M3到上百M3),而现代生物技术所需的反应器装置体积较小,但技术要求高。 l 随着不同产品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研究的进展,迫切需要新设计原理的生物反应器发挥作用。由此,必需有不断更新技术的生物反应装置推向市场,或者对现有生物反应器生产装置进行新技术改造,这也是包括制药、食品、轻工在内的传统产业现代生物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 l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性能更高的生物反应器,例如哺乳类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是当前高附加值的糖基化活性蛋白医药产品的发展趋势,如何开发适应动物细胞特殊需要的生物反应器并商品化就成为迫切需要

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1.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目前关于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很多,而教科书和教学中 涉及的可能不够广泛,建议只让学生了解即可) ●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 ●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掌握肽键的特点 ●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 ●核苷酸的结构 ●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DNA的三级结构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 ●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了解microRNA的序列和结构特点(近年来针对非编码RNA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建议增加相关考核) 3. 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糖聚合物及其代表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掌握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用 ●理解旋光异构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糖的鉴定原理 4. 脂质与生物膜 考试内容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

2009年第44卷第10期生物学通报19 !!!!!!!!!!!!!!!!!!!!!!!!!!!!!!!!!!!!!!!!!!!!! 圆球形,宽度略大于长度(图9~11)。瓦韦孢子的上述发育过程与乌苏里瓦韦Lepisoru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Ching非常相似[4]。3个细胞长的单列丝状体是观察到的发育最快的,这可能与采集固定的时间有关。如果在晚一时间进行固定,可能还会观察到片状体,甚至原叶体;也或许孢子只能在孢子囊内发育到丝状体阶段,后面的发育要在离开孢子囊后完成(本文显微照片见封三)。 植物具有的胎生现象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较强适应特性,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如红树科植物的胎生是为了适应海滨环境。作者认为,瓦韦孢子的“胎生现象”也是为了大量、及时而有效地繁殖后代的一种“策略”,这可能与瓦韦的附生生活方式有关。至于其他产地或生境中的瓦韦孢子是否也具有这种萌发方式,以及瓦韦利用这种孢子萌发方式来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Nayar B.K.,Kaur S..Gametophytes of homosporous ferns.Bot Rev,1971,37(3):295—396. 2戴锡玲,庞婉婷,王全喜.我国胎生植物概述.生物学教学,2008,33(4):4—5.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卷第2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1. 4包文美,敖志文,陈发生.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Ⅰ.水龙骨科.植物研究,1985,5(4):101—114. (E-mail:daixiling80@https://www.360docs.net/doc/1d16533472.html,)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组织,通过回收奶就可以提取有重要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的方法。利用转基因动物的乳房代替生物发酵,大规模地生产人类所需的药用蛋白,开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途径。用来生产药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除了乳腺生物反应器外,还有血液生物反应器、膀胱生物反应器和精液生物反应器等。然而,乳腺生物反应器较其他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制药中有更大的优势。本文对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药的优越性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动物乳腺反应器在生物制药中的优越性 1.1动物乳腺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由于乳汁不进入血液循环,故乳腺组织表达的药用蛋白绝大部分不会回到血液中,这样就避免了外源性药用蛋白对动物生理代谢过程造成影响,因而不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1.2乳腺组织是一种高效的蛋白质合成器动物乳腺每年产奶量多,因而目的蛋白表达量多。一头奶牛一年可生产乳蛋白250~300kg,一只绵羊或山羊一年可生产乳蛋白25~30kg,一只家兔一年生产的乳蛋白也可达到3~5kg,如果把1%的乳蛋白替换成药用蛋白,其产量将十分可观[1]。用动物乳房生产外源蛋白,目前在初乳中已达到70g/L,在常乳中达到35g/L[2]。此外,乳汁中蛋白质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酪蛋白、乳球蛋白、白蛋白和从血液中扩散出来的少量血清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因此易于分离纯化目的蛋白,且生产工艺简单。 1.3表达产物生物活性稳定乳腺组织有能力对表达的蛋白进行大规模复杂而专一的翻译后修饰,并且可折叠成有功能的构象,所以生产出的药用蛋白活性非常接近于天然蛋白质,具有高活性、低抗原性和高稳定性的优点。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 刘玉梅张自强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所需的药用蛋白,在制药领域展现出了广阔前景。综述了应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药的优越性和应用进展。 关键词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物制药转基因动物 中国图书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A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问答题

机体是如何维持血糖平衡的(说明血糖的来源、去路及调节过程)? 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机体血糖平衡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协调的结果,也是肝、肌、脂肪组织等器官代谢协调的结果(由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血糖是组织、中枢神经、脑能量来源的主要保证)。 A.血糖来源(3分) 糖类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入血,这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肝糖原分解:短期饥饿后,肝中储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糖异生作用:在较长时间饥饿后,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质在肝内异生合成葡萄糖;其他单糖转化成葡萄糖。 B.血糖去路(4分) 氧化供能: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ATP,为细胞供给能量,此为血糖的主要去路。合成糖原:进食后,肝和肌肉等组织将葡萄糖合成糖原以储存。转化成非糖物质:可转化为甘油、脂肪酸以合成脂肪;可转化为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转变成其他糖或糖衍生物(戊糖磷酸途径),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等。血糖浓度高于肾阈时可随尿排出一部分。 C.血糖的调节(2分)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但胰岛素分泌受机体血糖的控制(机体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糖原合酶活性提高、糖原磷酸化酶活性降低,糖原分解降低、糖原合成提高,血糖降低。否则相反(胰岛素分泌减少,糖原合酶活性降低、糖原磷酸化酶活性提高,糖原分解提高、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提高)。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作用是升高机体血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糖原合酶活性降低、糖原磷酸化酶活性提高,糖原分解提高、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提高。否则相反。 老师,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后,乳酸的去路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重要。 肌组织产生的乳酸的去向包括:大量乳酸透过肌细胞膜进入血液,在肝脏进行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在心肌中经LDH1催化生成丙酮酸氧化供能;部分乳酸在肌肉内脱氢生成丙酮酸而进入到有氧氧化供能。大量乳酸透过肌细胞膜进入血液,在肾脏异生为糖或经尿排出体外。 下面问题你能回答出来不 1说明脂肪氧化供能的过程 (1)脂肪动员: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HSL的作用下水解释放脂酸和甘油。 (2)脂酸氧化:经脂肪酸活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β-氧化、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H2O 和CO2并释放能量。 (3)甘油氧化:经磷酸化、脱氢、异构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循糖氧化分解途径彻底分解生成H2O 和CO2并释放能量。 1.丙氨酸异生形成葡萄糖的过程 答:(1)丙氨酸经GPT催化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苹果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糖酵解途径至1,6-双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经果糖双磷酸酶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再异构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 综述

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 生物技术1002 摘要:生物反应器,指以活细胞或酶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细胞增殖或生化反应提供适宜环境的设备,它是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关键设备。随着转基因技术问世,生物反应器不再局限于传统“冷冰冰”的设备,而是富有生命特性的动植物。动植物生物反应器指的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以常见的农作物或者活体动物,高效表达某种器官或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功能蛋白等生物制剂。本文为大家阐述了转基因动植物反应器的优缺点,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反应器,转基因植物反应器,优缺点,研究进展,应用 一、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优缺点 1.1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优点 1易养殖,实现大规模制备。 2通过乳腺和血液制备活性物质简单易行。 3可以通过动物细胞培养实现大量制备。 4产量高,转基因动物在每升乳汁中可得几十克产物,而转基因植物,微生物在每升培养液中只能获得几毫克。 5成本低,用细菌、酵母菌或动物细胞生产基因工程药物,反应条件要求严格,而转 基因动物只需要正常饲养。 6用于转基因动物制药的受体牛、羊、猪等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比细菌、酵母 菌要近的多,所以其产品具有与人体自身产生的蛋白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川。 7用转基因动物培植活体器官和组织,用于更替人体患病的器官和组织。 1.2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缺点 1细胞培养需要昂贵的培养基和设备。 2转基因动物制备成本昂贵。 3转基因动物易产生一些伦理问题。 4目前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存在理论基础薄弱、技术不完善等问题"使得转入的基因在受体动物基因组中存在着随机整合、调节失控、遗传不稳定、表达率不高等问题。为确保转入的基因能得到高效表达并完全整合,关键是基因构建和位点整合。 5转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与纯化也存在问题,可能会出现要纯化的产物含量低的现象,还要确保去除引起人类变态反应的非人类蛋白。 6转基因表达产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是否与人体蛋白相似#转基因产品必须与人体产生的蛋白高度相似,以免人体对它产生免疫反应。 2.1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的优点 1 比较廉价利用植物生产系统容易大规模生产来自动物、人类、细菌、病毒等的外源蛋白,成本低廉。植物是最经济的蛋白质生产系统 2 合成外源蛋白相对比较安全细菌作为生物反应器时,不能对真核生物的蛋白进行有效的翻译后加工,而且本身可能是人类病原物。植物生物反应器的表达产物具有无毒性和副作用,安全可靠,无残存DNA和潜在致病致癌性 3 植物转基因操作和克隆技术比较成熟在克隆技术方面,转基因动物的克隆还处于起步阶段,然而植物的克隆技术如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等已相当成熟。 4植物可以大规模种植,而且产物贮藏在种子、果实、块茎中便于贮运 5植物具有完整的真核细胞表达系统 6转基因植物自交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遗传性状。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及应用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及应用 王幸幸 (生命科学系 09生物技术学号:091344025 指导老师:于相丽老师) 摘要:文章综述了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制备技术及应用、优点、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转基因技术 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将外源基因导人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能够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质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1987年美国科学家Gordon等人首次在小鼠的乳汁中表达出人的蛋白t—PA(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1】,展示了用动物乳腺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可能性。从此,各国进入了对该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竞争中。 1 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 乳腺生物反应器(Gland Bioreactor)技术是指利用乳腺特异表达的乳蛋白基因的调控序列构建表达载体,制作转基因动物,指导外源基因在动物乳腺中特异性、高效率地表达,以期从转基因动物乳汁中源源不断地获得外源活性蛋白。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是应用重组DNA 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尚处于原核阶段的动物胚胎中.经胚胎移植得到转基因乳腺表达的个体。外源基因在乳腺特异性表达需要乳蛋白基因的一个启动子和调控区【2】.即需要一个引导泌乳期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序列,这样才能将外源基因置于乳腺特异性调节序列控制之下,使其在乳腺中表达再通过回收奶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目的蛋白。 2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2.1 制备技术 制备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主要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选择,重组基因的构建,将重组基因转入受精卵,将转入了外源基因的受精卵植人同期发情的受体动物,对出生后基因整合、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对整合、表达的转基因动物进行育种试验,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试题库完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题库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编制 2004年7月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下面的哪一种情况?( ) A、氨基酸种类的数量 B、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 C、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D、多肽链的形态和大小 E、氨基酸的连接方式 2.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多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骨架链原子的空间排布 3、学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论后,我们认识到错误概念是()。 A、蛋白质变性是肽键断裂所致 B、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 C、肽键的键长较单键短,但较双键长 D、四级结构蛋白质必定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多肽链组成 E、蛋白质活性不仅取决于其一级结构,还依赖于高级结构的正确 4、通过“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认为错误的概念是()。 A、氢键是维系多肽链β-折叠的主要化学键 B、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维系其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 C、蛋白质变性后可以恢复,但DNA变性后则不能恢复 D、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三者组成GSH E、蛋白质亚基具有三级结构,而tRNA三级结构呈倒L形 5、“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一章学习,告之我们以下概念不对的是()。 A、氢键不仅是维系β-折叠的作用力,也是稳定β-转角结构的化学键 B、活性蛋白质均具有四级结构 C、α-螺旋的每一圈包含3.6个氨基酸残基 D、亚基独立存在时,不呈现生物学活性的 E、肽键是不可以自由旋转的 6、关于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的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蛋白质的一种二级结构 B、呈右手螺旋

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摘自(作者:幸宇云任军江西农业大学来源:《百名专家谈转基因》) 转基因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导入到其他物种中,由于导入基 因的表达,引起这些物种性状发生可遗传的变化。转基因动物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具 有正常表达和可稳定遗传外源基因的动物。自1982年第一只转基因动物——一只因导入大鼠 生长激素基因而使生长速度倍增的转基因鼠诞生以来,各种转基因动物,如鱼、兔、猪、牛、 羊等先后问世,1997年,举世轰动的“多莉”克隆羊的诞生使转基因克隆动物成为现实,转 基因动物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方法有很多,如:显微注射法、精子载体法、逆转录病毒载体法、胚胎 干细胞介导法、体细胞克隆介导法、人工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转基因动物生产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 显微注射法是动物转基因技术中最早使用的方法。1982年,美国人Gordon就是利用这种 方法获得了名噪一时的转基因鼠。其基本原理是在显微镜下直接将目的基因注射到受精卵细胞 的原核内,在目的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给受体母畜“借腹怀胎”。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靠性高,重复性好,目的基因的整合效率相对较高,导入基因片段的大 小和类型不受限制,转基因在世代之间可以稳定遗传。该方法也有其缺点,主要体现在导入基 因整合的随机性和不可见性,这样会导致基因表达不稳定及可能出现不希望的插入突变。该方 法成功的范例很多,如:美国科学家Hammer等在1985年获得一批转基因兔、绵羊和猪;荷兰 科学家KrimPenfort等于1991年获得了转基因牛;1985年,我国朱作言院士等成功获得了世 界上首例转基因鱼;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课题组于2008年获得了一头导入人CD20 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贝贝。 有的学者另辟蹊径,创立了精子载体转基因法。该方法是将精子与目的DNA进行预培养后,使精子具有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卵子的能力,精子与卵子结合后,该基因被整合到受精卵的DNA 中。同显微注射法相比,该方法有几个明显的优点:无需显微注射操作,不会对胚胎造成损伤,整合率高,成本很低,不需要对动物进行胚胎移植手术处理等。但该方法成功率不高、效果不 稳定,有待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与显微注射法相比,该方法成功的例子不多。1989 年意大利Lavitrano等首次报道利用精子载体法获得转基因鼠;1996年意大利Sperandio科 研小组报道了采用该方法生产转基因牛和猪。 谈到病毒,人们往往面容失色,殊不知病毒在科学上有很多妙用。逆转录病毒是一种RNA 病毒,在转基因技术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人们将目的基因结合到逆转录病毒上,通过病毒感染 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宿主基因组中去。该方法具有可同时感染大量胚胎、不需要昂贵的显微注 射设备等优点,但也存在插入外源DNA大小有限、外源基因易发生重排和丢失、逆转录病毒的 序列可能干扰转基因表达等缺点。应用该方法,美国人Salter等(1987)生产出转基因鸡; 德国学者Hofmann等获得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2003),随后又生产出转基因牛(2005);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的Michael获得能够发荧光的山羊(2006)。 胚胎干细胞是生命体中保留的未成熟细胞,具有再分化形成其他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潜力, 被称为“万能细胞”。利用胚胎干细胞生产转基因动物的原理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分离好的胚胎 干细胞,然后将转基因的胚胎干细胞注射于受体动物胚胎后,参与宿主的胚胎融合形成嵌合体,从而得到转基因动物。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胚胎干细胞进行特定选择。缺点是目前只有小 鼠干细胞系比较成熟,而家畜干细胞系还未完全建立,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 体细胞克隆介导的转基因是动物转基因技术中的“高级版本”。说到体细胞克隆,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位“动物明星”——多莉羊,它是于1997年由英国Wilmut等获得的杰作。转基因 克隆技术是转基因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的有机结合,其基本原理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体细胞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作者:刘静, Liu Jing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系,273155 刊名: 生物学教学 英文刊名:BIOLOGY TEACHING 年,卷(期):2009,34(12) 参考文献(15条) 1.杨雪峰;刘玉梅;张文娟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在现代生物制药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06) 2.李志勇细胞工程 2007 3.Wiilmut I;Schnieke AE;Mcwhir J Viable off-spring derived from fetal adult mammalian cells[外文期刊] 1997(6619) 4.Velander WH;Johnson JL;Page RL High-level expression of a heterologous protein in the milk of transgenic swine using the cDNA encoding human protein C 1992(24) 5.Wright G;Carver A;Cottom D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active human alpha-1-antitrypsin in the milk of transgenic sheep 1991(09) 6.曾邦哲转基因动物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1997(06) 7.Gordon K;Lee E;Vitale J Production of human tissue plaminogen activator in transgenic mouse milk 1987(11) 8.Palmiter RD;Brinster RL;Hammer RE Dramatic growth of mice that develop from eggs microinjected with metallothioneingrowth hormone fusion genes 1982(5893) 9.Gordon JW;Scangos GA;Plotkin DJ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mouse embryos by microinjection of purified DNA 1980(12) 10.王洪岩;仲跻峰;刘文浩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山东农业科学 2004(03) 11.刘殿峰;刘秀霞;姚 伟转基因动物乳腺反应器与生物制药[期刊论文]-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4(03) 12.王庆忠;李国荣;尹 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和产业化前景[期刊论文]-生命科学 2005(01) 13.Denning C;Burl S;Ainslie A Deletion of alpha (1,3) galactosyl transferase (GGTA1) gene and the prion protein (PrP) gene in sheep[外文期刊] 2001(06) 14.McCreath KJ;Howcroft J;Campbell KHS Production of gene-targeted sheep by nuclear transfer from cultured somatic cells[外文期刊] 2000(6790) 15.朱小甫;渠敬峰;吴旭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畜牧兽医杂志 2007(0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d16533472.html,/Periodical_swxjx200912001.aspx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生化名解 1、肽单元(peptide unit):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a1、C、O、N、H、Ca2位于同一平面,Ca1和Ca2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了肽单元,它是蛋白质分子构象的结构单元。Ca是两个肽平面的连接点,两个肽平面可经Ca的单键进行旋转,N—Ca、Ca—C是单键,可自由旋转。 2、结构域(domain):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1个和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具有独立的生物学功能,大多数结构域含有序列上连续的100—200个氨基酸残基,若用限制性蛋白酶水解,含多个结构域的蛋白质常分成数个结构域,但各结构域的构象基本不变。 3、模体(motif):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一个模序总有其特征性的氨基酸序列,并发挥特殊功能,如锌指结构。 4、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主要发生二硫键与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变性的蛋白质易沉淀,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 5、蛋白质的等电点( isoelectric point, pI):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

而改变酶的活性,此过程称为共价修饰。主要包括:磷酸化—去磷酸化;乙酰化—脱乙酰化;甲基化—去甲基化;腺苷化—脱腺苷化;—SH与—S—S—互变等;磷酸化与脱磷酸是最常见的方式。 10、酶原和酶原激活(zymogen and zymogen activation):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水解开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使构象发生改变,表现出酶的活性,此前体物质称为酶 原。由无活性的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称为酶原激活。酶原的激活,实际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11、同工酶(isoenzyme isozyme):催化同一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免疫学性质都不同的一组酶。它们彼此在氨基酸序列,底物的亲和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由同一基因或不同基因编码,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它使不同的组织、器官和不同的亚细胞结构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 12、糖酵解(glycolysis):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的反应部位在胞浆。主要包括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和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两个阶段,1分子葡萄糖经历4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2分子ATP。关键酶主要有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它的意义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2010年12月22日 1、发展大规模细胞培养及其生物反应器 借助于细胞培养进行各种产品生产已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医药、化工、轻工、食品、农业、海洋、环保等行业。培养的细胞不仅只是微生物,用于生物技术产品生产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藻类细胞大规模培养已引起了大家重视,显露出令人鼓舞的前景。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人类今后发现的一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都可以借助于细胞培养方法得到。它们可以是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酶或某基因表达产物。 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大力开发,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将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发展工业微生物,只有工业微生物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 显而易见,要进行这些产品的生产,无不涉及到细胞代谢与大规模培养研究。为了提高生产水平,除了获得高生产能力的细胞株外,生物反应器是重要的核心技术,必需提供有利于生物过程研究的装置技术和高效节能的生产装置。但是在生物技术产业化平台中,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等中下游技术是我国最薄弱的技术环节之一,以我国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化来说,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全面的。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配套工艺的工业化放大技术研究和相应的装备技术支撑。例如以哺乳类细胞培养技术来看,西方国家基因工程抗体的开发已经进入大规模细胞反应阶段,细胞工程研究规模已经达到1000L以上,基因工程抗体的生产反应系统最大规模达到20000L以上。相形之下,我国多数药物开发单位的细胞反应规模仍停留在2-30L规模,100L 的培养技术还不稳定,长期以来都是照抄照搬国外的技术和进口国外设备。国内只能生产一些低档装置, 仅靠科研成果模仿和基础科学的跟随。 与其他各行业的装备制造业一样,生物反应器为生物技术产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它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国家在科学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动物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使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产品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 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外源蛋白种类广泛,从小分子肽到大分子复杂蛋白质,从生物活性酶到抗体、病毒抗原蛋白均可有效生产。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的优点有:(1)生物活性高,无污染。动物乳腺有完整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系统,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羧基化等,从而保证了产品的高生物活性。(2)易分离提纯,成本低廉。现有的一些人药物蛋白之所以昂贵,除了原料难以收集外,另一原因是分离提纯极为困难成本极高。而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产物直接经乳汁分泌出体外,只需用常规方法除去酪蛋白沉淀乳清,再经层析即可得到重组蛋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分离纯化生产程序。(3)产量高。外源基因在动物乳腺中的表达量可以达到每升几克到几十克,小群转基因大家畜的产量即可满足全世界市场的需求。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最具开发应用前景的尖端方向。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发展简史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Gordon等将重组DNA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小鼠受精卵原核,首次获得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小鼠。1982年,Palmiter等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首次获得了体重为正常小鼠2 倍以上的“超级小鼠”并提出了从转基因动物中提取药物蛋白的设想。此后几年的许多研究奠定了转基因动物技术体系的基础,但真正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则始于1987 年Gordon 等的工作,他们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的启动子构成重组基因,成功地培育出了37只在乳汁中能表达tPA 的转基因小鼠,同年,世界上第一只能从乳汁中分泌α1-抗胰蛋白酶(AAT)的转基因绵羊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诞生。从此,开始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实用性研究。 Simons等(Simons等,1987年)将带MT启动子的β-乳球蛋白-凝血因子IX (BLG-FIX)、BLG-AAT 等重组DNA片段注射到绵羊受精卵中,获得了在乳汁中有外源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后代。Wilmut等将羊乳球蛋白基因片段与F-IX和AAT-cDNA 融合质粒注入小鼠及绵羊受精卵中,获得乳汁中含F-IX 和AAT 的转基因小鼠及绵羊。Wright 等将绵羊BLG基因调控区与人AAT基因相连,获得了 4 只转基因绵羊。Velander 等利用WAP 基因启动子与人蛋白质C(hPC)cDNA 重组基因获得的转基因猪,重组hPC的表达量(1g/L)比人血中hPC 浓度还高200倍。Ebert等用β-CA基因的启动子引导tPA 在山羊乳汁中得到表达(1-3g/L)。Wilmut等(Wilmut等,1997年)首创体细胞克隆技术并成功构建了表达人F-IX的转基因克隆绵羊。2000年,英国PPL 公司将人类AAT 基因定点整合到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前胶原基因座,用转基因细胞生产的转基因打靶绵羊(McCreath等;2000年);2001年,他们又利用基因打靶技术生产出了AAT、3-GT 和朊病毒双剔除的克隆绵羊。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从模式动物——小鼠的转基因开始,逐步建立起了大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的技术平台。 我国的施履吉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构想并获得了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转基因兔。1996 年10 月,复旦大学遗传所和上海医学遗传所合作成功地获得了表达有活性的F-IX蛋白的转基因小鼠和5只转基因绵羊,真正开始了我国的乳腺反应器构建工作。1998年,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构建成以牛酪蛋白基因启动子驱动F-IX基因表达的表达载体,显微注射到山羊受精卵的雄原核,成功制

(完整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总结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和 S。 2.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g %)=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 6.25×100 3.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均属于L- -氨基酸氨基酸 4.可根据侧链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分类 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 5.脯氨酸属于亚氨基酸 6.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 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色氨酸、酪氨酸的最大吸收峰在 280 nm 附近。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 7.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 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1)一级结构定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主要的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二硫键。 2)二级结构定义: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

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的化学键:氢键 ?蛋白质二级结构 包括α-螺旋 (α -helix) β-折叠 (β-pleated sheet) β-转角 (β-turn) 无规卷曲 (random coil) 3)三级结构定义: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主要的化学键: 8. 模体(motif)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超二级结构,是由二个或 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 9.分子伴侣(chaperon)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 颗粒表面电荷、水化膜 10.蛋白质的变性: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 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由于空间结构改变,分子内部疏水基团暴露,亲水基团被掩盖,故水溶性降低。由于变性蛋白质分子不对称性增加,故粘度增加。由于变性蛋白质肽键暴露,易被蛋白酶水解。

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与前景

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与前景 前言: 暑期讲座班上听了唐克轩教授对于生物反应器的介绍后,本人对乳腺反应器有了很大兴趣。于是假期整理了关于乳腺反应器的相关资料,作为学习报告。 摘要: 报告分析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背景、研究概况;从定义、原理、建立乳腺反应器的基本方法方面详细的讲解了相关知识;从现在应用的相关生物工程技术入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可借鉴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可以解决的办法;展望将来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科研前景。 关键词:乳腺生物反应器;生物工程;转基因技术 1国际国内背景 1.1 生物工程发展 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传统的化学药物模式正在为生理药学模式逐步替代,预示着医药工业体系的划时代变革。在生物工程药物的生产中,基因工程技术的运用显示出了其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基因工程技术能明显提高生化药物的生产效率;基因工程提供了大规模制取传统技术难以制备的人体内活性物质的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对过去难以治疗的一些病症有特殊效果。基因工程药物一般毒副作用较小。 1.2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概况 1980年Gordon 用显微注射法将外源胸苷激酶基因转入小鼠基因组,首开转基因小鼠之先河。1982年,Palmiter 等成功地获得了转人生长激素的“硕鼠”轰动了整个生命科学领域。1987年Gordon 将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与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基因启动区构建融合表达结构,首建乳腺生物反应器小鼠模型。1991年Wright等在羊的乳腺中表达了人抗胰蛋白酶基因,且其含量高达35g/L。此后,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相继获得了多种珍贵蛋白,人α1-抗胰蛋白酶、人尿激酶、人凝血因子Ⅸ等诸多重要蛋白在转基因动物中业已获得有效表达,显示出乳腺生物反应器美好的应有前景。 2 乳腺生物反应器 2.1 乳腺生物反应器定义及特点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使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