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教案探究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教案探究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教案探究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教案探究

单元主题中国传统节日

单元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力目标

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学习包粽子等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主题一清明节

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

3、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活动重点:

在收集资料的活动中,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相关诗词等。

活动难点:

在开展调查研究、采访体验等活动中谋发展学生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活动课时安排:11课时

第一课时确定主题,制订方案

一、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过节吧!你知道哪些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这些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的传说,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二、准备研究的问题

1、开拓思路: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关于清明节,你想了解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对清明节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下:

?清明节在哪一天?

?为什么要过清明节?

?怎么过清明节?

?……

3、老师把学生的提出来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梳理问题:

1、师生共同梳理黑板上的问题,梳理的依据:

大家感兴趣的、有能力去解决的……

2、教师将梳理后的问题重新整理后板书在黑板上,如:

●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诗歌传说

●清明节的食俗

●外国人的清明节

●……

3、组织各小组学生讨论并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

(1)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确定小组活动的主题。

(2)教师要提醒学生仔细想想,围绕主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需要做哪些准备。

四、制定活动方案

1、组织学生讨论小组活动的内容。

2、指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如图:

活动方案

3、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并点评小组制定好的活动方案,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4、指导学生根据老师同学的建议,对活动方案进行修改。

第二课时收集资料——查阅图书、上网搜索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回顾:“上节课,我们一起制订了清明节的活动方案。”

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根据方案,一起来收集清明节的资料。”

二、确定收集的内容:

1、组织小组学生讨论:本组要收集哪些清明节的资料?

2、引导学生确定小组要收集的内容。

●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诗歌传说

●清明节的食俗

●外国人的清明节

●……

三、查阅图书,收集清明节的资料

1、提出要求:

(1)和小组同学合作,查阅图书室里的书籍,寻找与清明节有关的资料。

(2)要及时做好记录。

2、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查阅书籍,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3、指导学生及时记录相关的资料。

四、网上收集清明节的资料

1、提出要求:

(1)和小组同学合作,到学校(或家里)的电脑网络上,搜索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2)要及时下载相关资料(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打印下来)

2、带领学生到学校(或家里)的电脑网络上,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3、指导学生及时下载相关的资料。

五、课后作业:保存好收集到的资料

第三课时实地考察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上节课,我们从网络和书籍中收集到了许多清明节的资料。为了更好地了解清明节,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室外实地考察、收集清明节吧!”

二、考察前的准备

1、教师:“如果我们要实地考察的话,我们可以考察谁?可以考察清明节的什么内容呢?”

2、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

3、指导学生确定考察的地点和内容:

(1)考察地点:烈士纪念公园、墓园等

(2)考察内容:清明扫墓活动

三、实地考察

1、教师提出考察的要求:

(1)到考察地点收集人们清明节扫墓的处境资料。

(2)可以与小组成员一起行动,也可以独立收集

(3)收集时要注意安全。

(4)可以带上相机等工具做记录。

2、带领学生到室外收集清明节,并做现场巡视和指导。

3、带领学生考察,并指导学生及时记录考察结果。表格参考如下:

四、点评小结

1、引导学生点评活动的表现。

2、教师对活动做小结

五、课后作业:保存好实地考察得到的资料。

第四课时学习问卷调查——设计问卷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问卷调查时收回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为了更多地了解清明节,我们要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活动。因此,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设计调查问卷。(板书)

二、认识调查问卷

1、教师:大家对调查问卷并不陌生,你在什么时候见到过?

(学校里:作文评价、课外阅读、零花钱、家长会后;生活中:饭店、肯德基、书后面、汽车模型里边……)

2、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份现成的调查问卷。

3、让学生浏览这份问卷,找出问卷的结构特点:

教师:看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调查问卷还是很实用的!同学们的抽屉里,也有一份调查问卷,轻轻拿出来,浏览一下,调查问卷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你可以用笔在问卷上标一标,划一划。(巡视,选择上台交流的同学)

4、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出问卷的格式:

问卷一般分标题、个人信息、导语、题目、结束语几个部分,题目一般可以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这些形式。

标题:①一般提出调查的内容,提示相应的调查范围;②语言要精练,字数不能过多。

个人信息:简单了解被调查者的信息,了解个人信息有什么作用呢?(可以知道不同的人群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

导语:①语气亲切,②说明调查的目的,③让被调查者积极参与到调查中来。

题目:(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假如你是被调查者,你喜欢哪些题型?为什么?(你真会偷懒!不过,聪明人都很会偷懒,许多科学家就是为了“偷懒”才有了许多新发明,看来,你具有发明家的潜质!)有跟他的想法不一样的吗?(选择题方便回答,一般

放在问卷的前面;填空题、问答题回答的范围比较广,比较开放,一般放在问卷的后面,题目的排列体现由易到难。)

结束语:希望及时反馈,表示感谢。

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学习了一份调查问卷,知道调查问卷一般分这样几个板块(结合板书),其中标题、题目,是每一份问卷必须要有的,而导语、个人信息、结束语等则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确定。题目的类型,可以是选择、填空、问答,有时还会有判断、表格等其他形式,这也要根据调查的需要来设计。

三、初步尝试问卷设计

1、确定调查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尝试设计调查问卷了!同学们,你们想调查什么呢?请各小组讨论并确定各自的调查内容吧!

2、设计调查问卷

(1)确定好调查内容后,我们要根据主题,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你们想设计哪几个题目?第二,可以每人选择一个题目,设计成合适的题型;也可以分工设计标题、个人信息、导语、结束语等。第三,写好后读一读,使你的表达正确、清楚;最后,小组筛选、整理,完成问卷。

(3)小组合作完成调查问卷。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点评自己设计好的调查问卷:

(1)小组交流:我们组设计了(),我们想了解

(),大家采用了选择题、问答题这几种题型题型。

(2)评价:我特别欣赏他们这张问卷中的(),我觉得(),我很喜欢()……我觉得这张问卷中的第3题

跟他们的主题联系不大,应该改一改。(哎呀,你们的导语写得真鼓动人心,我非常乐意配合你们小组的调查;你们的导语写得真清楚,我一看就知道怎么填啦!)(这句结束语真幽默,这样的调查问卷大家一定爱做!)

四、修改问卷设计:

1、引导学生根据同学们和老师的意见修改问卷设计。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用上两三分钟时间,再进一步修改一下自己小组的问卷吧!

2、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五、课堂总结与评价

1、说说收获: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调查问卷的设计,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2、教师小结。

六、课后作业:从今天的课上,老师看到了大家学习和研究的热情!课后,请各小组继续完善大家的问卷,准备开展正式的调查。

第五课时进行问卷调查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前应做好的准备。

2、师生根据讨论结果得出调查前准备的事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