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巡检服务工作规范

网络设备巡检服务工作规范
网络设备巡检服务工作规范

XX信息中心

网络设备巡检服务工作规范

(H3C设备网络)

V1.0

信息中心

目录

1概述 (5)

2巡检工作流程 (5)

2.1巡检前期准备 (6)

2.2数据采集阶段 (7)

2.3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阶段 (7)

2.4汇报和满意度调查阶段 (7)

3网络巡检数据采集方法 (7)

3.1手工数据采集方法 (8)

3.2网络管理平台数据收集方法 (8)

3.3巡检工具数据采集方法 (8)

4网络巡检服务基准数据库的建立 (8)

5网络巡检工作内容 (9)

5.1巡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9)

5.2网络巡检工作技术涵盖 (10)

6网络系统巡检基本判断标准 (10)

7设备相关信息收集 (12)

7.1软件版本及硬件信息分析 (12)

7.1.1当前设备硬件信息 (13)

7.1.2当前设备运行软件信息 (14)

7.2设备板卡硬件配置信息分析 (14)

7.3设备运行状况检查 (15)

7.3.1设备CPU工作状态检查 (16)

7.3.2设备CPU利用率分析 (16)

7.3.3设备MEMORY使用状态检查 (17)

7.3.4设备MEMORY利用率分析表 (18)

7.4设备运行状态检查 (18)

7.4.1电源的工作状态 (18)

7.4.2风扇的工作状态 (19)

7.4.3设备工作温度 (19)

8端口的可用性、准确性检查 (19)

8.1端口状态检查 (19)

8.1.1基本网络接口状态分析 (22)

8.1.2接口半/全双工模式和链路类型 (23)

8.1.3接口稳定性统计信息 (23)

8.2端口状态检查表 (23)

9设备端口负载及流量检查 (24)

9.1设备缓存信息检查 (24)

10 网络架构、配置信息分析 (24)

10.1网络结构检查 (24)

10.1.1检查内容 (24)

10.1.2检查方式 (24)

10.2网络配置信息检查 (27)

10.2.1检查内容 (27)

10.2.2检查方式 (27)

11LOG信息检查 (30)

11.1标准的LOG格式 (30)

11.2LOG日志等级 (30)

11.3日志信息分析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文档

为保障XX信息中心网络的平稳运行,将在每月进行网络巡检,并根据巡检结果给出相应的网络系统改进和优化建议。

本文档面向XX的技术人员和外部支持公司网络工程师,通过参考本文档,共同完成对XX信息中心网络运行状况的检查与分析。

通过本文档使XX技术人员和外部支持公司网络工程师充公了解XX信息中心对网络巡检的基本要求,以该规范为参考,使得网络系统巡检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本规范需要逐步地更新、完善,增加网络设备硬件、软件、固件的新版本和新硬件的内容。

同时,随着网络健康服务的不断深入,对网络系统检查的深度和范围也将发生变化,本规范也会逐步地完善。

文档适用对象

本文档仅适用参与XX网络项目相关技术人员和外部支持公司的网络工程师。

1 概述

为确保XX信息中心网络安全生产,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将每月对XX信息中心网络设备进行巡检,巡检范围根据巡检工作需要而确定,通过对网络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够对XX信息中心网络设备的状态具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网络巡检是指通过标准的方法和流程定期地对客户一定范围内的网络进行网元级的系统检查,内容包括现场数据采集、分析、客户报告生成等。通过对关键网元设备的关键检查点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与有关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关键网元设备所处的运行状态。通过定期网络巡检,可以及时发现网络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巡检工作流程

网络巡检工作分为前期准备、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报告生成和汇报、满意度调查和问题整改追踪等五个阶段。

服务流程如下:

2.1巡检前期准备

在网络巡检的前期准备阶段,工程师需要在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确定要巡检的设备范围及巡检重点,形成《网络巡检方案书》。

网络巡检书至少包括:

●巡检设备范围和巡检工作重点

●巡检各个工作环节的方式

●数据采集的命令集

●协商具体的巡检时间安排

●巡检报告输出样表和图形

在得到客户认可的情况下,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2.2数据采集阶段

在网络巡检的数据采集阶段,对于网络数据采集的手段和工具需要得到用户的授权,遵守用户运行管理的相关规定,在指定时间和网络设备范围内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在用户的协助下收集相关网元的技术数据,并记录输出结果。

2.3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阶段

巡检工程师对现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XX信息中心XX中心网络巡检报告》。

经过南天公司的网络专家审核通过后,由工程师负责以纸质文档或电子文档的方式提交给客户。

2.4汇报和满意度调查阶段

通过定期交流的方式,讨论巡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给出网络运行状况的检查、评估及建议,并进行问题跟踪。

同时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以便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改进网络系统巡检工作。

3 网络巡检数据采集方法

网络巡检服务的数据采集方法有两种,一是手工命令采集,并配合网管平台进行辅助性数据采集的方法;一是巡检工具数据采集的方法。

3.1手工数据采集方法

手工采集就是登录到网络设备上,通过手工输入命令并记录输出结果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为加强手工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多次,重复性数据收集。如考量CPU的利用率和MEM的利用率等信息,可以采用日起、日中、日结等三个阶段,分时段收集并进行汇总比。

对于网络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流量等信息的趋势性数据采集需要结合一定时间段数据的采集工作,需要利用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

3.2网络管理平台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收集相关的数据,可以进行一个阶段的趋势分析,以便更加准确地了解网络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并可以与手工数据采集的结果进行对比,确保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3巡检工具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H3C提供的专用巡检工具进行数据采集。该工具集合了常用的设备状态检查的命令,可以自动化收集输出结果,并在后期导出巡检报告。但是需要H3C 提供软件及其授权。在没巡检工具软件的情况下,可以由第一巡检方法来替代。

4网络巡检服务基准数据库的建立

由于网络系统的巡检服务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首先需要对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了解,建立一个基本信息库。主要包括:

设备清单:设备名称、IP地址、位置、功用、序列号等

设备模块硬件配置:模块种类、型号等

设备软件版本

设备使用、维修记录

设备性能基准,包括CPU、Memory利用率、设备端口流量的初始数据等

设备端口信息:相关计数器初始状态

通过第一次巡检完成基本信息库的建立,作为以后巡检工作的数据对比性分析的基础和依据,并保持数据更新,动态调整基本信息库的参考点。

5网络巡检工作内容

5.1巡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中,网络巡检工作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如下:

1)设备基本信息收集

采集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定义的设备名称、设备序列号、设备型

号、运行的软件版本、内存大小、CF卡的大小等

2)设备运行状态检查

主要采集和分析网络设备的CPU、Memory利用率,并在可能是的情况下,

观察其变化趋势。

3)设备管理运行环境检查

主要通过设备的相关命令收集网络设备的运行环境,主要包括机框内部

各个检测点的温度及其变化,电源工作状态和工作输出电压等相关信息。

4)场地环境检查

检查设备的运行环境,如机房温度、湿度、设备供电、网络线缆走线等

5)网络设备硬件检查

检查设备状态、设备连线状态等

6)网络设备日志检查

使用display命令,收集设备运行日志,并做分析

7)核心设备的端口可用性、准确性检查

使用display命令查看设备各端口的工作情况,包括端口的输出、输入

错误丢包信息等,buffer占用情况和缓冲器溢出现象等

8)核心设备端口负载及流量检查

通过网管及其他手段,对设备端口的带宽占用、负载和流量进行统计分

析,便于掌握网络设备及其连接线路的情况。

9)网络系统总体性能评估

针对巡检的内容及分析结果,对网络运行的整体情况做评估。

5.2网络巡检工作技术涵盖

网络系统巡检工作主要涵盖以下技术内容:

6网络系统巡检基本判断标准

我们将依照依据华三公司的技术指标和业界遵循的阈值、惯例和相关技术标准,将采集的数据结果与其对照分析,以判断当前网络运转情况是否良好,根据具体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改进意见。

1)设备运行记录

2)设备报警温度

3)电源风扇状态

4)CPU内存状态

5)接口丢包错包率(增量)

6)接口负载率

7)防火墙状态

7设备相关信息收集

7.1软件版本及硬件信息分析

使用命令display version,查看路由器信息,在巡检过程中用此命令收集来的数据主要作用是:

查看当前设备型号,及当前启动软件版本

查看当前设备已运行时间

查看当前设备引擎内存大小

查看当前设备Flash大小

具体关注方法如下:

7.1.1 当前设备硬件信息

设备硬件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参数:

H3C S7500 with 1 MPC8245 Processor

256M bytes SDRAM

32768K bytes Flash Memory

512K bytes NVRAM Memory(如图第7-10行)当前设备引擎号、内在与Flash大小

H3C S7500 LPU with 1 MPC8241 Processor

128M bytes SDRAM

0K bytes Flash Memory

0K bytes NVRAM Memory(如图第18-21行)

如果设备有冗余引擎,此处显示

7.1.2 当前设备运行软件信息

设备软件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参数:

BootROM Version(如图第23行)

自启动文件的版本,可用于路由器启动前配置,修改超级管理密码。中低端设备亦称之为Bootstrap。

Comware software Version (如图第3行)

系统文件的版本,不同的版本支持的功能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向下兼容。前期设备称之为VRP software

Uptime(如图第6行)

Uptime列出了该设备已运转的时间,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客户判断机器是否发生过意外的重启等

7.2设备板卡硬件配置信息分析

设备板卡硬件数据采集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检查网络设备的板卡和模块配置,对网络设备的负载、容量和扩展能力进行分析。

查看基本信息检查的命令主要有:display device display diagnostic等命令

设备硬件统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参数:

Slot

所在位置的槽号

Status

显示板卡状态

SftVer

显示板卡上软件的版本

设备硬件分析的参考标准

Status:

当设备启动正常后,所有板卡状态就为Normal,如果有双引擎进行冗余状态配置时状态为一个Master,另一个是Normal。当板卡有故障时此板卡状态有可能显示FAULT 或显示不出装载的板卡。

7.3设备运行状况检查

运行状况检查包括:

●CPU的工作状态

●内存的工作状态

●Buffer的情况

7.3.1设备CPU工作状态检查

使用命令display cpu可以检查cpu的利用率,可以得到5秒、1分钟和5分钟的统计结果。

处理器利用率分析的参考建议:

这个数值在80%-90%之间时需要引起注意,大于90%时则影响网络稳定性和设备的正常处理。此数值可通过命令行窗口或网管软件采集连续值得出。当CPU使用率偏高时排查各个进程CPU使用情况。

7.3.2设备CPU利用率分析

通过display cpu命令采集相关设备一天当中三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

【注】:日起数据为08:30-09:00的5分钟CPU的平均利用率

日起数据为11:00-12:00的5分钟CPU的平均利用率

日起数据为16:30-17:30的5分钟CPU的平均利用率

7.3.3设备MEMORY使用状态检查

在任意视图下使用display memory或display memory-usage命令可采集相关设备MEM利用率的数据。

display memory slot 0

System Total Memory(bytes): 197932416

Total Used Memory(bytes): 65234704

Used Rate: 32%

[H3C]display memory-usage

Memory utilization statistics at 2011-08-12 15:52:09 200 ms

System Total Memory Is: 171774608 bytes

Total Memory Used Is: 128234928 bytes

Memory Using Percentage Is: 74%

另外,可以用display memory limit显示内存配置消息

display memory limit

Current memory limi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memory safety: 40 (MBytes)

system memory limit: 30 (MBytes)

auto-establish enabled

Free Memory: 108120672 (Bytes)

The state information about connection:

The times of disconnect: 0

The times of reconnect: 0

The current state: Normal

7.3.4设备MEMORY利用率分析表

使用display memory 命令采集相关设备一天三次MEM利用率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比较,从表中看到内存占用是否稳定,并关注其变化范围。

7.4设备运行状态检查

7.4.1电源的工作状态

使用display power 命令查看电源状态是否正常,电源是否冗余。

display power

Power 1 State: Absent

Power 2 State: Normal

Power 3 State: Absent

7.4.2风扇的工作状态

使用display fan命令查看风扇状态是否正常。

display fan

Fan 1 State: Normal

7.4.3设备工作温度

使用display environment命令,查看设备内部板卡、机框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

display environment

System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degree centigrade):

----------------------------------------------------

Board Temperature Lower limit Upper limit

1 30 10 70

3 43 10 80

5 33 10 70

8端口的可用性、准确性检查

8.1端口状态检查

使用display interface 查看设备端口运行状况。在巡检过程中用此命令收集来的数据的主要作用是:

display interface Ethernet2/0/1

Ethernet2/0/1 current state : DOWN

IP Sending Frames' Format is PKTFMT_ETHNT_2,

Hardware address is 000f-e20f-3f11

The Maximum Transmit Unit is 1500

Media type is twisted pair, loopback not set

Port hardware type is 100_BASE_TX

Unknown-speed mode, unknown-duplex mode

Link speed type is autonegotiation,

link duplex type is autonegotiation

Flow-control is not enabled

The Maximum Frame Length is 1536

Broadcast-suppression ratio: 20%

Allow jumbo frame to pass

PVID: 1

Mdi type: auto

Port link-type: access

Tagged VLAN ID : none

Untagged VLAN ID : 1

Last 300 seconds input: 0 packets/sec 0 bytes/sec

Last 300 seconds output: 0 packets/sec 0 bytes/sec

Input(total): 0 packets, 0 bytes

- broadcasts, - multicasts

Input(normal): 0 packets, 0 bytes

0 broadcasts, 0 multicasts

Input: 0 input errors, 0 runts, 0 giants, 0 throttles, 0 CRC 0 frame, - overruns, - aborts, - ignored, - parity errors Output(total): 0 packets, 0 bytes

- broadcasts, - multicasts, - pauses

Output(normal): 0 packets, 0 bytes

0 broadcasts, 0 multicasts, 0 pauses

Output: 0 output errors, - underruns, - buffer failures

- aborts, 0 deferred, 0 collisions, 0 late collisions

- lost carrier, - no carrier

参数指标如下:

IPQ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IPQC制程巡检规范 1、目的: 规范IPQC制程品质控制重点及作业方法,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IPQC检验工作。 3. 定义: 3.1 IPQC:即生产过程品质控制(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指领料生 产以后,到成品加工完成时的品质管理活动; 3.2 RoHS: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 害物质指令); 3.3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的简称,即标准作业指导书 3.4 BOM:物料清单; 3.5 ECN:工程变更通知单 3.6 首件:生产过程每批量,经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或材料变更﹑工艺变更后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必要时数量可为2—3PCS或一箱 4.职责: 4.1 质控部IPQC依据本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品质进行检查控制。 4.2 IPQC对异常现象进行确认: 4.2.1若异常现象IPQC能够立即判定原因,并且能够解决,则与生产组长一起制定纠正措施并执行,IPQC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验证数量不少于100PCS无问题方可正常生产。

4.2.2若IPQC不能立即判定原因,则立即通知品质工程师或品质主管。 4.2.3品质工程师或品质主管根据不良现象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工程与生产等部门相关工程师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必须到达现场,组成异常处理小组对不良问题进行分析。 4.2.3.1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相关的责任单位应在四工作时之内给出纠正措施,七工作时内给出预防措施;IPQC跟进改善措施实行后的200台机(若批量小于200PCS 则需跟踪同型号下一批次的生产),以确定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如果措施有效,对此不良问题结案,必要时将措施纳入相关作业文件;如果改善措施无效,责任单位重新制定改善措施;直到经跟踪验证有效为止。 4.2.3.2若半小时内不能分析出异常原因,则品质工程师或主管立即要求生产停止,对已生产的产品进行标识并隔离,按4.4进行处理。 4.3品质异常停线的处理。 4.3.1生产线停线的时机(不合格比率以40%为基数) A、当制程异常的不良率达到或超过目标值中停线目标值时; B、当品质异常超出品质管制报警界限,而相关部门在半小时内无法改善时; C、出现其它重大品质事故,可以影响到产品特性功能的重大不良; 4.3.2品质工程师按要求在《制程异常通知书》上面注明停线,经品质主管确认后,通知生产停止,同时通知各相关部门工程师、主管及主管生产的副总。 4 3.2.1当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各部门协商给出临时有效的改善措施 4.3.2.2品质部跟进措施实行后的50PCS。如果改善措施有效则复线;如果改善措施无效,各部门须再次协商给出临时改善措施,直至改善措施有效方能复线 4.3.2.3复线后,责任单位必须在七工作时内给出长期有效的预防改善措施; 同时品质部监控改善措施实行后的200PCS的品质。

机房巡检制度

机房巡检制度 一、每日对机房的所有设备进行巡检并认真填写巡检记录。 二、巡检双机系统的主备机切换是否正常,以便一台发生故障时,另一台仍能正常运行。 三、检查机房各接点以及接触部分是否良好,有无脏污、放电现象,有无过热,变色现象。 四、检查各种装置是否清洁,有无异常音响及异常气味。 五、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要及时排查并消除隐患,加强网络监控,通过告警指示判断故障部位并排除故障。

附件3: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加强计算机设备管理是保质保量完成信息系统安全生产任务的重要保证,各科室、车间(班组)要认真按照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要求,抓好本部门的计算机设备的质量管理。 一、由段技术信息科负责建立计算机设备管理台帐,并按规定每年12月30日前将信息系统设备管理台帐上报公司信息技术所。 二、各科室、车间(班组)计算机设备由各科室、车间(班组)负责保管,各部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不经主管领导及技术科主管人员同意,严禁私自拆移,改动任何硬件设备,若发现随意拆卸或丢失设备,要对该部门进行考核,并赔偿损失。 三、各部门不论通过何种形式、渠道增添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时,必须及时向技术信息科备案并建立相应的设备台帐。对增添了设备而不办理备案手续的部门要对部门主管进行考核。 四、各部门使用的信息技术设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向技术信息科提出书面申请,经检查属实后统一向上级主管单位申请报废,各部门不得私自处理。 (1)设备能力不能达到铁路运输生产的最低要求。 (2)维护检修费用过高,无使用价值。 (3)系统严重损坏,无法修复。 (4)系统存在重大缺陷,无改造价值。 (5)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危及铁路运输生产安全。

H3C网络设备巡检服务工作规范

XX信息中心 网络设备巡检服务工作规范 (H3C设备网络) V1.0 信息中心 2011年8月 目录 1概述 (5)

2巡检工作流程 (5) 2.1巡检前期准备 (6) 2.2数据采集阶段 (7) 2.3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阶段 (7) 2.4汇报和满意度调查阶段 (7) 3网络巡检数据采集方法 (7) 3.1手工数据采集方法 (8) 3.2网络管理平台数据收集方法 (8) 3.3巡检工具数据采集方法 (8) 4网络巡检服务基准数据库的建立 (8) 5网络巡检工作内容 (9) 5.1巡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9) 5.2网络巡检工作技术涵盖 (10) 6网络系统巡检基本判断标准 (10) 7设备相关信息收集 (12) 7.1软件版本及硬件信息分析 (12) 7.1.1当前设备硬件信息 (13) 7.1.2当前设备运行软件信息 (14) 7.2设备板卡硬件配置信息分析 (14) 7.3设备运行状况检查 (15) 7.3.1设备CPU工作状态检查 (16) 7.3.2设备CPU利用率分析 (16) 7.3.3设备MEMORY使用状态检查 (17) 7.3.4设备MEMORY利用率分析表 (18) 7.4设备运行状态检查 (18) 7.4.1电源的工作状态 (18) 7.4.2风扇的工作状态 (19) 7.4.3设备工作温度 (19) 8 端口的可用性、准确性检查 (19)

8.1端口状态检查 (19) 8.1.1基本网络接口状态分析 (22) 8.1.2接口半/全双工模式和链路类型 (23) 8.1.3接口稳定性统计信息 (23) 8.2端口状态检查表 (23) 9 设备端口负载及流量检查 (24) 9.1设备缓存信息检查 (24) 10 网络架构、配置信息分析 (24) 10.1网络结构检查 (24) 10.1.1检查内容 (24) 10.1.2检查方式 (24) 10.2网络配置信息检查 (27) 10.2.1检查内容 (27) 10.2.2检查方式 (27) 11 LOG信息检查 (30) 11.1标准的LOG格式 (30) 11.2LOG日志等级 (30) 11.3日志信息分析表 (30)

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安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制度

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安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条 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查。每台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至少保证每周检查两次,每次检查的结果要求进行登记记录。 第二条 数据备份工作。定期对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备份,每次更改配置、策略后,都要及时更新备份文件,保证当前为备份最新数据。 第三条 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的监控工作。每天正常工作期间必须保证监视所有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状态,一旦发现服务器、网络设备或安全设备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条 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的相关日志操作。每台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保证每周或依据数据情况对相关日志进行整理,整理前对应的各项日志如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系统日志等应进行保存。 第五条 要及时做好服务器的补丁升级和漏洞修复工作。对于新发布的漏洞补丁和应用程序方面的安全更新,要及时分发给每台服务器。 第六条 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CPU利用率、运行状态、性能、网络流量等方面。安全管理员必须保证对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每次的检查结果必须做好记录,并生成检查报告。 第七条 不定时的相关工作。每台服务器如有应用软件更改、需要安装新的应用程序或卸载应用程序等操作,应提前告知所有管理员。 第八条 密码定期更改工作。每台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保证至少每一个月更改一次密码,密码长度不少于8位,且要满足复杂度要求。

第九条 系统管理人员要定时对系统服务器进行病毒检查,发现病毒要及时处理。 第十条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在服务器上安装新软件,若确实需要安装,安装前应得到授权并进行病毒例行检查。 第十一条 经远程通信传送的程序或数据,必须经过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第十二条 定时对硬件进行检查、调试和修理,确保其运行完好。 第十三条 关键设备应指定专人保管,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进行单独操作。 第十四条 所有设备未经许可一律不得借用,特殊情况须经批准后办理借用手续,借用期间如有损坏应由借用部门或借用人负责赔偿。 第十五条 硬件设备发生损坏、丢失等事故,应及时上报,填写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业务系统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管理(登记)与维修由系统、网络管理员负责。设备管理人员每半年要核对一次设备登记情况。 第十七条 系统服务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应由相关管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和维护,并详细记录检查过程及检查结果。 第十八条

服务器维护规范2016

服务器维护规范 1、预防性维护服务 定期预防性维护也就是日常的一般性维护,是一种基于预防性维护的主动服务。定期对系统进行预防性维护,是确保系统正常健康运行的重要预防措施。通过该服务及时检查、发现故障隐患,更换与排除故障部件,调整系统参数,尽量减少系统故障及宕机时间,保持业务持续性运行。 1.1 预防性维护服务周期 每三个月预防性维护服务一次,对系统软硬件进行预防性检查维护,尽量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1.2 预防性维护服务内容 *系统运行环境检查,包括机房温度、湿度和零地电压、零火电压等 *系统硬件运行情况检查 *系统错误日志分析 *超级用户邮件分析,清理过期邮件 *对磁带机、光驱和软驱做读写测试和必需的清洗 *文件系统空间使用情况检查 *系统运行状态、性能检查和优化,包括CPU、内存和交换区使用情况,硬盘和网络的IO 情况检查 *记录系统存储空间的逻辑结构 *双机系统软件配置检查及有效性测试 *操作系统版本及微码检查 *设备除尘处理。 *检查如发现有隐患的部件将及时更换 1.3 预防性维护服务维护的方法 *主机和磁盘阵列的物理状态检查,具体包括电源、风扇状态、LED状态灯检查等。 主要部件的状态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适配卡状态(包括SCSI卡、网卡等):检查是否处于Available状态。 *内存状态:检查是否处于Available状态以及内存容量是否与机器原始配置相同。 * CPU状态:检查是否处于Available状态 *硬盘状态:检查是否处于Available状态 *网络通讯状态统计:检查其中Ierr和Oerr基本为0 *磁盘空间使用情况检查,要求已经使用空间在80%以下,并且至少有12MB以上的剩余空间。 软驱、光盘驱动器、磁带机的可用性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光盘驱动器:装入一张光盘,检查光盘的内容是否正确。 *磁带机:把一个文本文件写入空白磁带再读回,检查与原始文件是否一致。 *检查系统错误日志,主要检查其中是否存在永久性不可恢复的硬件错误;读取root邮件等,检查是否有需要处理的部件故障。 系统性能情况检查,具体操作如下: *检查系统内存使用和cpu使用的性能情况。 *检查磁盘I/O的性能情况。 *检查系统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

IPQ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IPQ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1. 目的: 规范IPQC制程品质控制重点及作业方法,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IPQC检验工作。 3. 定义: 3.1.IPQC:即生产过程品质控制(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指领料生产以后,到成品加工完成时的品质 管理活动。 3.2.RoHS: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3.3.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的简称,即标准作业指导书。 3.4.BOM:物料清单。 3.5.ECN:工程变更通知单。 3.6.首件:生产过程每批量,经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或材料变更﹑工艺变更后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必要 时数量可为2—3PCS或一箱。 4. 职责: 4.1.品管部IPQC依据本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品质进行检查控制。 4.2.IPQC对异常现象进行确认: 4.2.1.若异常现象IPQC能够立即判定原因,并且能够解决,则与生产组长一起制定纠正措施并执行,IPQC进 行跟踪验证,验证数量不少于50PCS无问题方可正常生产。 4.2.2.若IPQC不能立即判定原因,则立即通知品管。 4.2.3.品管根据不良现象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工程与生产等部门相关工程师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必须到达现 场,组成异常处理小组对不良问题进行分析。若涉及物料问题,需IQC组长到现场协助分析,若涉及设计、软件问题,需开发项目工程师协助分析。 4.2.3.1.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相关的责任单位应在二个工作时之内给出纠正措施,四工作时内给出预防措施; IPQC跟进改善措施实行后的100PCS(若批量小于100PCS则需跟踪同型号下一批次的生产),以确定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如果措施有效,对此不良问题结案,必要时将措施纳入相关作业文件;如果改善措施无效,责任单位重新制定改善措施;直到经跟踪验证有效为止。 4.2.3.2.若半小时内不能分析出异常原因,则品管立即要求生产停止,对已生产的产品进行标识并隔离,按4.3进 行处理。 4.3.品质异常停线的处理 4.3.1.生产线停线的时机(不合格比率以500pcs为基数): a.当制程异常的不良率达到或超过《制程品质管制目标值》中停线目标值时; b.当品质异常超出品质管制报警界限,而相关部门在半小时内无法改善时; c.出现其它重大品质事故,可以影响到产品特性功能的重大不良; 4.3.2.品管按要求在《品质异常联络单》上面注明停线,经品管部经理确认后,通知生产停止,同时通知各相关 部门工程师、主管及主管生产的副总,按 4.3.2.1.当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各部门协商给出临时有效的改善措施: 4.3.2.2.品管部跟进措施实行后的50PCS板。如果改善措施有效则复线;如果改善措施无效,各部门须再次协商 给出临时改善措施,直至改善措施有效方能复线; 4.3.2.3.复线后,责任单位必须在八个工作时内给出长期有效的预防改善措施;同时品管部监控改善措施实行后的 200PCS板的品质,方法同 4.4.如在交货期或其它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不合格半成品可作“例外放行”处理,在《品质异常联络单》中注明,

服务器定期巡检制度

服务器定期巡检制度 为了保证省内各网点服务器正常、有序、安全运转,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客户能够更好的应用汇信科技产品及相关服务,特制定本制度,对服务器巡检加以规范。 服务器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其他员工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如必须在服务器控制台上进行操作,须经管理人员同意,并对所进行的所有操作进行登记(《服务器使用登记表》)。 一文件管理 每天对修改的文件进行备份,系统文件的正常拷贝。 每周对文件系统进行修复性检查。 每月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 根据备份,恢复被不当修改的文件系统。 二服务器资源管理 检查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处理由于服务器有限资源的使用而遇到的问题。 排除由于连接问题而造成的网络阻塞。 失控进程检查。 磁盘空间使用情况检查:查找无主注册区,删除临时文件和由于不当关机或其他原因而生成的大型文件。 服务器工作效率检查,按需重新调整系统、分配资源。 三日志管理: 对服务器上所起服务的各项日志进行整理、清理,对反映出的问题向相应人员进行反馈。对系统的修改和重大事件进行纪录。 四安全管理: 实时关注系统安全问题,包括病毒防范、外来攻击。 安装病毒防火墙,并保证实时更新;每周对服务器进行一次整体病毒扫描。 管理员制定服务器超级用户口令,并需保密,不得外泄。口令须6位以上,由字符、数字、符号组合而成,且每季更换。 按需制定员工的服务器使用权限,分配口令。员工只能在被允许的工作目录里进行操作,禁止试图进行权限外操作。 对软件使用权限进行审定。 寻找权限失控的文件,并检查文件所有者和大小。 寻找无主文件。 五员工使用管理: 员工需对自己的服务器登陆口令保密,严禁随意传播。 员工只能在分配到的工作目录里进行操作,严禁进行可能对服务器产生伤害的操作。 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禁止在服务器控制台上进行操作,需向管理人员提交操作要求,由管理人员进行处理,若却有必要由本人进行操作,须经管理人员同意,并填写《操作日志》。

制程巡检规范

BDQ825-1B 深圳兴通成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制造部 QC 巡检操作规范 一、每次上班时(上午、中午、晚上)检查一遍是每个工位是否按照要求操作,检查每道工序 作业的产品否正常;发现异常时要立即通知生产领班或生产主管,并对此次异常产品与上次正常之间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后重新检测,并填写《制造部生产巡检表》。 二、每种规格产品开拉生产时,对照《生产作业指导书》检查每个工位是否按照要求操作, 是否检查上道工序作业的产品,完成本工序后是否自检。 三、每道工序每1小时至少检查一次,每次至少要检查5~10件(关键工序至少10件,如: 与安全、结构、功能有关的工序),及容易出现问题或已出现过问题的工序,如果发现不合格品,及时通知生产领班或生产主管立即改善加强控制;并需加多检验5件,如果再发现不合格品,需通知生产领班或生产主管对工序进行调整,并对结果进行确认,并记录在《制造部生产巡检表》上。巡检过程中,当发现以下问题时,有权要求立即停机整改,并对整改合格前生产之产品作隔离全检处理,待以下不合格原因整改消除后,方可重新开机生产。1. 发现模具或夹具上有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之缺陷时;2.原材料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时;3. 连续发现5件以上轻微缺陷(如外观不良:脏污、刮花、变形等)该工序不停机又无法改善时;4设备运行不正常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时。 四、每种规格产品开机生产的第一件成品,检查员按照样板、图纸等相关资料进行首检,其 结果要填入《首检单》中。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首件检验发现问题时,要及时请上司进行确认,确认确有问题时要及时通知生产改善,并重新首检,直到首检合格为止。 五、同型号的产品不同机台生产,QC要填写不同的《制造部生产巡检表》。生产同一型号的 产品,日期不同需重新填写《制造部生产巡检表》。 六、《制造部生产巡检表》《首检单》填写后存档。 编制:___________ __ 审核:____ _________ 批准:_____ ________ 日期:________ _____ 日期:_______ ______ 日期:_______ ______

机房巡检

机房巡检 一、对服务器巡检 1、检查机房环境是否(温度、湿度、电压)正常; 2、检查服务器硬件运行情况: 服务器硬盘指示灯、设备故障工作指示灯、网络工作指示灯有无异常; 3、检查服务器是否有异常声音报警信号; 4、检查系统软硬件运行日志、安全日志是否存在异常; 5、检查系统防毒软件是否升级到最新版本; 6、检查系统补丁是否升级到最新版本; 7、检查系统防病毒软件日志是否存在异常; 8、检查硬盘RAID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9、检查系统备份软件运行是否正常,同时检查备份设备(存储、磁带机等)运行是否正常; 10、检查备份设备是否根据定制的备份策略存在备份文件; 11、根据服务器应用部署情况检查服务器CPU、内存使用情况是否正常; 12、检查服务器硬盘剩余空间是否正常; 13、检查服务器部署的各应用运行是否正常; 14、检查服务器部署的各应用日志是否正常; 15、检查服务器间网络通信是否正常; 16、检查服务器外部存储设备(光驱、软驱)是否运行正常; 17、检查服务器所在机柜排风设备是否正常;

18、检查冗余热备份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19、对冗余冷备份设备加电,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 20、对服务器进行清洁处理。 二、对网络设备巡检 1、检查机房环境是否(温度、湿度、电压)正常; 2、检查网络出口设备(光纤收发器、协议转换器)设备工作指示灯有无异常、是否有异常声音报警信号; 3、检查防火墙、网络出口路由器运行情况: 设备指示灯有无异常、是否有异常报警信号; 4、对于网络安全设备,如防火墙、IPS等检查其日志是否记录正常,日志内容是否正常; 5、检查各设备制冷结构(除设备有特殊制冷结构外,一般指设备风扇,设备所在容器的制冷机构等)是否正常; 6、检查热备份冗余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7、对冷备份冗余设备定期加电并检测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8、对于存在多条冗余线路接入检查各线路通信是否正常; 9、对于具有特殊高级功能的网络通信设备(如具有安全认证功能的核心交换机)根据其功能检查其功能及运行日志是否正常; 10、对设备进行清洁处理。 三、其他设备巡检 1、机房制冷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2、机房防雷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IPQ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IPQ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1.目的: 规范IPQC制程品质控制重点及作业方法,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IPQC检验工作。 3.定义: 3.1.IPQC:即生产过程品质控制(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指领料生产以后,到成品加工完成时的品 质管理活动。 3.2.RoHS: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3.3.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的简称,即标准作业指导书。 3.4.BOM:物料清单。 3.5.ECN:工程变更通知单。 3.6.首件:生产过程每批量,经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或材料变更﹑工艺变更后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必要 时数量可为2—3PCS或一箱。 4.职责: 4.1.品管部IPQC依据本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品质进行检查控制。 4.2.IPQC对异常现象进行确认: 4.2.1.若异常现象IPQC能够立即判定原因,并且能够解决,则与生产组长一起制定纠正措施并执行,IPQC进行 跟踪验证,验证数量不少于50PCS无问题方可正常生产。 4.2.2.若IPQC不能立即判定原因,则立即通知品管。 4.2.3.品管根据不良现象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工程与生产等部门相关工程师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必须到达现 场,组成异常处理小组对不良问题进行分析。若涉及物料问题,需IQC组长到现场协助分析,若涉及设计、软件问题,需开发项目工程师协助分析。 4.2.3.1.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相关的责任单位应在二个工作时之内给出纠正措施,四工作时内给出预防措施; IPQC跟进改善措施实行后的100PCS(若批量小于100PCS则需跟踪同型号下一批次的生产),以确定改善措

制程巡检管理规定

******************公司 A品质检验制度制程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版本号:生效日期共页第页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加强品质管制,使产品于制造加工过程中的品质能得到有效的掌控,特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制造过程之品质管制,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定执行。 1.3权现单位 (1)品管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管制规定 2.1管制责任 2.2.1注塑部 注塑部对制程品质负有下列管制责任: (1)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标准书。 (2)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文件。 (3)维护、保养设备与工装,确保正常动作。 (4)不定期对作业标准执行与设备使用进行核查。 (5)会同品管部处理品质异常问题。 2.1.2装配部 装配部对制程品质负有下列管制责任: (1)作业人员应随时自我查对,检查是否符合作业规定与品质标准,即开展自检工作。 (2)下工程(序)人员有责任对上工程(序)人员之作业品质进行查核、监督,即开展互检工作。(3)本公司装配车间应设立全检站,由专职人员依规定之检验规范实施全检工件,确保产品的重要品质项目符合标准,并作不良记录。 (4)装配部各级干部应随时查核作业品质状况,对异常进行及时排除或协助相关部门排除。2.1.3品管部 品管部对制程品质有下列管制责任: (1)派员(IPQC)依规定之检验频率与时机,对每一个工作站进行逐一查核、指导,纠正作业动作,即实施制程巡检。 (2)记录、分析全检站及巡检所发现之不良品,采取必要之纠正或防范措施。 (3)及时发现显在或潜在之品质异常,并追踪处理结果。

机房日常巡检制度及操作规范初稿

各机房日常巡检制度及操作规范 为规范客户驻地各机房日常巡检工作,统一工作要求及执行标准,特制定此制度及规范。 日常巡检制度 1,运维服务工程师必须按日常工作安排及巡检要求,按时进行日常巡检工作。2,未经运维负责人员授权,运维服务工程师不得擅自调整巡检频度及巡检时间点,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按时进行巡检工作时,应及时向运维负责人汇报。3,经安排的巡检测工作,运维服务工程师将对其执行的巡检过程及巡检结果承担相应责任,不得推卸、推脱相应责任。 4,巡检工程师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相关故障及问题,应及时如实进行记录,针对非单点性故障应及时向运维负责人汇报,由运维负责人进行下一步处理。5,巡检结束后,运维工程师应及时、全面、如实填写巡检结果记录文件,并签字确认巡检结果。巡检记录文件不得由非巡检人进行填写或代填。 6,针对巡检工作出现不适合现场实际工作等情况,运维服务工程师可向运维负责人提出问题和个人建议。 7,运维负责人须定期对巡检记录及巡检过程视频进行检查,检查频度不低于一周一次,且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总。 8,针对相关超出制度约束范围情况,由运维负责人负责进行解释。 日常巡检规范 巡检规范根据各机房的具体情况及以前故障情况,针对性编制,视各个机房不同情况进行逐一说明。每个机房机房规范包括如下内容:巡检工作安排,巡检时间点,巡检线路,巡检关键点进行说明。

一,总局六楼机房巡检操作规范: 1)巡检工作安排: 本机房日间工作时段(8:00-17:00)内巡检工作按日常工作情况由值班人员和白班人员共同执行;夜间工作时段(17:00-次日8:00)内巡检工作由值班人员独立执行。间隔两小时巡检一次。 每日8:00点由白班人员检查,并将结果同前日晚班人员巡检结果进行核对。每日16:00点由晚班人员检查,并将结果同当日白班人员巡检结果进行核对。 2)巡检时间点: 日间巡检时间点为:8:00,10:00,12:00,14:00,16:00,其中8点巡检由当日白班人员执行,共5次,其中16点巡检由晚班人员执行。 夜间巡检时间点为:18:00,20:00,22:00,24:00,次日2:00,次日4:00,次日6:00,共7次。 巡检时间点尽可能按上述时间点要求执行,一般巡检实际发生时间和规范要求时间偏差不超过30分钟。 3)巡检路线说明: 建议巡检次序为,先基础环境巡检,再分区巡检(从A区到B区C区D区E 区G区)。 建议巡检步行路线从平台门到各台空调,再由A区通道到B区通道C区D区E 区G区等,最后检查门口粘灰板情况。 4)巡检关键点说明: 基础环境部分: 机房各门的开启情况;空调运行情况;玻璃地板下情况;上水加热器情况

IPQC制程控制巡检工作流程

IPQC(制程控制)巡检工作流程 做IPQC(制程品管)的那些日子里,或许谁都经历过小小的风雨,都曾哭过、 笑过、犯过错、挨过教训......今天小编分享一篇好文,我们一起梳理下IPQC 的基础知识、工作要点及岗位职责,不足或失误之处,敬请列位看官提出宝贵意见。 IPQC(InPut 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制程中质量控制的英文简称,也叫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由于IPQC采用的检验方式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之间巡回检查,所以又称为巡检。 IPQC一般采用的方式为抽检,检查内容一般分为对各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对各工序的操作人员的作业方式和方法进行检查、对控制计划中的内容进行点检。 IPQC目的 产品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人机交互的系统,由不同的工序构成,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物流又有信息流,要想使输出满足客户要求就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保证输入质量 机器设备稳定,有充分的能力,人员严格按标准作业 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各关键参数(CTQ)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信息准确、完整、及时,能发挥指导作用 有效的工序监控机制,能及时发现过程的异常 向前反馈机制使过程能及时对异常进行修正 向后反馈机制能有效防止不良流失 产品初末件审核,提供班次质量保证 工序接口顺畅,防止资源浪费

以上各方面的执行有赖于IPQC的持续努力,而正是有了以上的支持,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证输出质量的过程。所以IPQC的工作实现了流程向过程的过渡,使输出不再是输入的简单相加,而是数量和质量上增值。 IPQC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方法: 依审核清单执行过程审核——过程基本状况,不依产品而变; 工序作业检查——物料、工具、辅料、方法、人员确认; 首件确认检查——依产品而有别,工艺、设备、软件、参数检查; 记录——真实、清楚、及时; 各工序间反馈机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预警机制起作用; 不合格品控制——标识、隔离、区分放置、统计分析; 物料投入——将正确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投入到正确的产品,并及时准确记录以方便追溯; 产品标准——工艺标准、功能要求; 各工序输出抽样检查——确认工序稳定,有充分能力产品合格。 IPQC制程巡检工作内容 产前工作准备: 根据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机型的BOM及ECN及配色方案与在线物料是否一致,确定检验规范。若IQC进料有样品,则将样品提供IPQC及生产检验员,确认进料检验是否有上线挑选;若是上线挑选,根据样品由IQC指导在线操作员挑选的方法。

IT设备巡检服务

1.1 设备巡检服务 为了确保广州市工商局存储设备长期、稳定的工作,最大限度和降低系统的运行故障及延长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为项目组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的有效数据,维护项目组的服务工程师对广州市工商局存储设备提供定期的巡查及保养服务。 项目IT设备维护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处理日常维护工作以外,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主动到进行日常巡检巡查服务,通过日常巡检巡查服务排除故障隐患,降低故障率。并通过以往广州市工商局维护数据分析,详细总结广州市工商局存储设备的具体故障情况,并及时对故障多发和高发设备进行预防性巡查。 每月的日常巡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运行环境检查、机房温度,系统组件运行情况检查。 ?系统错误日志分析、文件系统空间使用情况检查。 ?应用系统的优化、数据的整理、常见故障的排除。 ?检查系统软件补丁情况。 ?系统软件补丁升级,数据备份与恢复。 ?服务器、存储设备的除尘处理。 设备清洁保养:通过清洁保养服务,最大限度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为广州市工商局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 硬件设备运行情况巡检:了解和记录广州市工商局存储设备的最新使用情况(包括新增设备情况、已有设备的维修情况、耗材的使用情况、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等),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排除故障发生隐患,最大限度的降低存储设备硬件的故障发生率,对一些经常出现故障的设备和关键设备要进行重点的检查。同时对一些已老化或需淘汰的设备进行记录并向项目组进行反映、提出备机建议。 系统及软件运行情况巡查:系统的优化、数据的整理、常见故障的排除;服务器病毒的查、杀、防毒软件的定期升级;提供系统软件的升级。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时间是每季度一次,范围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此次合同中涉及到的所有的硬件、系统和应用软件,工作内容是进行所有设备和软件的健康检查,目的是详细的查看与解决其存在的故障隐患。首先由我公司的项目经理填写《巡检申请表》向广州市工商局提出巡检申请,在批准后1到2天内,开始巡检,在巡检过程中,按照巡检报告中涉及的项目进行详细的检

IPQC制程巡检检验规范

IPQC制程巡检检验规范 一、为了规范IPQC制程品质控制重点及作业方法,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控 制,特制定本流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的IPQC检验工作。 三、定义 (1)IPQC:即生产过程品质控制,是指领料生产以后,到成品加工完成时的品质管理活动。 (2)BOM:物料清单。 (3)首件:生产过程每批量,经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或材料变更,工艺变更后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必要时数量可为2-5PCS或一箱。 四、职责 (1)品管部IPQC依据本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品质进行检查控制。 (2)IPQC对异常现象进行确认: 1.若异常现象IPQC能够立即判定原因,并且能够解决,则与生产组长一起制定纠 正措施并执行,IPQC进行跟踪验证,验证数量不少于20PCS无问题方可正常生产。 2.若IPQC不能立即判定原因,则立即通知上级。 3.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相关的责任单位应在二个工作时之内给出纠正措施, 四工作时内给出预防措施;IPQC跟进改善措施实行后的50PCS(若批量小于 50PCS则需跟踪同型号下一批次的生产),以确定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如果措施有效,对此不良问题结案,必要时将措施纳入相关作业文件;如果改善措施无 效,责任单位重新制定改善措施;直到经跟踪验证有效为止。 4.若半小时内不能分析出异常原因,则品管立即要求生产停止,对已生产的产品 进行标识并隔离,并做好标示。 五、作业程序 (1)巡检频率及方法:

1.IPQC巡检频率为每1小时巡检一次,每次对每个管制点进行一次检验。 2.对重点岗位及易防错误岗位,不定时进行巡检。 (2)检验前准备:作业前IPQC需熟知和理解产品规格书,BOM表及相关检查工作指引,了解产品的功能及检测重点,对照样品和规格资料,掌握相关检测方法;(3)熟悉装配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标准; 1.生产作业规范监控:根据BOM表、规格书、样品监督生产线的物料使用状况,包 括物料的使用有效期、使用规则等等。 2.监督各工具,仪器设备的检查、校验和记录状况,是否在合格状态下使用,例如: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3.依产品规格资料、装配作业指导书等资料监督各作业岗位是否按标准作业,如测试 仪器的参数设定、换料记录等; 4.监督生产线测试岗位、修理岗位是否有不良品标示和区分; 4.1不良品摆放是否规范; 4.2监督和确认包装方式是否正确,包括产品包装标识、型号、箱数、数量、包装方 法和包装外观; 4.3对生产线返工状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确认; 4.4在生产人员每次换拉时,随机抽取3-5种物料与工位和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比对。 六、本规范解释权归品质部。 七、本规范生效日期2015年6月15日。 编制:孙玲玲审核:

服务器巡检规范

服务器巡检规范 一)收集服务器(应用、数据库)软硬件信息部分 此部分工作基本为一次性工作,收集完毕后整理成文档保存以备查。 1.收集主机名: hostname 2.收集cpu数量和信息: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3.收集内存信息: free 4.收集磁盘信息: fdisk –l 5.收集磁盘使用情况: df –m 6.收集系统信息: getconf LONG_BIT lsb_release –a cat /etc/issue cat /proc/version 7.收集应用安装路径 jdk安装路径 tomcat 安装路径及startup.sh参数 trans 安装路径及startup.sh参数 8.收集数据库信息 cat /home/oracle/.bash_profile (数据库安装参数) 以下使用PL/SQL DEVELOPER工具查看 select * from v$version; (数据库版本) select name,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in ('db_name','service_names','instance_name','processes','sga_max_size','db_cache_size','larg e_pool_size','shared_pool_size','java_pool_size','log_buffer','log_archive_dest','undo_mana gement','undo_tablespace','undo_retention','db_recovery_file_dest_size','db_recovery_file_

IPQ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I P Q 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I P Q 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1. 目的: 规范IPQC制程品质控制重点及作业方法,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IPQC检验工作。 3. 定义: 4. 4.1.IPQC:即生产过程品质控制(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指领料生产以后,到成品加工完成时的品 质管理活动。 4.2.RoHS: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4.3.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的简称,即标准作业指导书。 4.4.BOM:物料清单。 4.5.ECN:工程变更通知单。 4.6.首件:生产过程每批量,经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或材料变更﹑工艺变更后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必 要时数量可为2—3PCS或一箱。 5. 职责: 5.1.品管部IPQC依据本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品质进行检查控制。 5.2.IPQC对异常现象进行确认: 5.2.1.若异常现象IPQC能够立即判定原因,并且能够解决,则与生产组长一起制定纠正措施并执行,IPQC 进行跟踪验证,验证数量不少于50PCS无问题方可正常生产。 5.2.2.若IPQC不能立即判定原因,则立即通知品管。 5.2.3.品管根据不良现象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工程与生产等部门相关工程师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必须到达 现场,组成异常处理小组对不良问题进行分析。若涉及物料问题,需IQC组长到现场协助分析,若涉及设计、软件问题,需开发项目工程师协助分析。 5.2.3.1.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相关的责任单位应在二个工作时之内给出纠正措施,四工作时内给出预防措 施;IPQC跟进改善措施实行后的100PCS(若批量小于100PCS则需跟踪同型号下一批次的生产),以确定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如果措施有效,对此不良问题结案,必要时将措施纳入相关作业文件;如果改善 措施无效,责任单位重新制定改善措施;直到经跟踪验证有效为止。 5.2.3.2.若半小时内不能分析出异常原因,则品管立即要求生产停止,对已生产的产品进行标识并隔离,按进行 处理。 5.3.品质异常停线的处理 5.3.1.生产线停线的时机(不合格比率以500pcs为基数): a.当制程异常的不良率达到或超过《制程品质管制目标值》中停线目标值时; b.当品质异常超出品质管制报警界限,而相关部门在半小时内无法改善时; c.出现其它重大品质事故,可以影响到产品特性功能的重大不良; 5.3.2.品管按要求在《品质异常联络单》上面注明停线,经品管部经理确认后,通知生产停止,同时通知各相 关部门工程师、主管及主管生产的副总,按4.2.3执行。 5.3.2.1.当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各部门协商给出临时有效的改善措施: 5.3.2.2.品管部跟进措施实行后的50PCS板。如果改善措施有效则复线;如果改善措施无效,各部门须再次协 商给出临时改善措施,直至改善措施有效方能复线; 5.3.2.3.复线后,责任单位必须在八个工作时内给出长期有效的预防改善措施;同时品管部监控改善措施实行后 的200PCS板的品质,方法同4.2.3.1。

机房巡检管理制度

机房巡检管理制度 一、巡检时间 每个工作日上午8点 二、巡检部门 微机室 三、巡检目的 进行服务器的检查,对系统数据库进行备份以及软件系统的检查;进行机房网络设备的检查;进行公司网络状态的检测。及时查找、发现网络及信息系统设备隐患,排除故障。 四、巡检要求 1.巡检期间,进行状态检查,若发现问题,如计算机机房物理环境异常、设备状态异常、网络或应用系统故障,应立即按操作规程执行进行恢复操作。 (1)电源、UPS:检查机房供电状况,UPS工作情况、指示状态。 (2)服务器:检查服务器是否当机,服务器(磁盘阵列)硬盘灯指示是否正常。 (3)机房环境:检查机房空调工作状态,机房温度。 (4)网络设备:检查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及其属设备。检查设备工作状态。(5)网络通道:检查内外网络通道状态,包括公司内部局域网、公司与INTERNET、公司至各合作单位的网络通道状态。 (6)电话通道:检查电话系统通信及手机通信是否畅通。 (7)SQL SERVER2005数据库:检查信息系统数据库服务是否正常。 2.如果故障按恢复规程无法有效恢复,特别是当发生机房环境(动力、空调)故障、关键的设备、网络、系统、服务如无法及时恢复时,应立即通知总经理等相关领导,由相关领导协调资源进行故障处理。 3.故障处理过程必须在机房日常巡检表的备注栏中详细记录,以备查阅。 五、计算机机房现场管理要求 1.除微机室的工作人员外,其他工作人员进出机房,需总经理签字后方可进入,同时微机室人员要在现场,检查监督其人员工作,避免其他人员未经授权擅自接触机房物理设备。 2.机房的机柜、线缆、设备等的标签管理; 3.机房环境清理。 重庆市金马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微机室 2011 年9月1日

IPQC制程巡检工作内容介绍

IPQC制程巡检工作内容介绍一.产前工作准备1.根据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机型的BOM及ECN及配色方案与在线物料是否一致,确定检验规范,若IQC进料有样品,则将样品提供IPQC及生产检验员,确认进料检验是否有上线挑选;若是上线挑选,根据样品由IQC指导在线操作员挑选的方法. 2.上线物料是否符合产品BOM要求,小到螺丝大到纸箱,每换一箱(袋)物料是否及时确认,根据产品BOM及ECN核对上线物料种类是否齐全,型号及规格是否正确. 3.是否悬挂SOP/WI,排拉是否按工序流程安排二.制程控制中工作内容1.认真按时填写巡检报表,检测、记录静电环佩带,检测、记录电批扭力1次/1H 2.测量、记录烙铁温度1次/1H,烙铁是否有接地防漏电措施 3.确定有合格的首件、样板 4..用首件、样板校对仪器、治具是否正常;确定在仪校有效期内;确认设置的参数与产品要求一致 5.员工操作是否与作业指导书一致,下拉前5个产品是否从前跟到后,再次抽检5个/2H/工位,进行确认 6.新产品、新员工是否重点巡查,特采、代用、试产、让步放行的必须重点稽核、记录情况及结果反馈 7.作业定格定位摆放,无堆积,轻拿轻放,员工是否自检、互检合格品才下拉 8.不合格品是否有标识,不合

格品是否准时记录9.任何来料及作业不良造成物料无法正常使用、影响订单完成的,要及时发<<异常单>>反馈 10.测试工位(如:半成品测试与功能测试及外观检验工位)不良比例超过品质目标要填写<<品质异常反馈单>>并要追踪处理结果 A.正常生产(量产) 每小时出现单项不良率3%--5% 需开品质异常处理反馈单----工程分析每小时出现总不良率5%-10% 需开品质异常处理反馈单----工程分析 B.试产总不良率 10% 需开品质异常处理反馈单----工程分析C.停线通知单每小时单项不良率≥5% 每小时总项不良率≥8% 要求:工程分析1小时内在线提供解决方案,若无回复,停线11.物料、半成品、成品摆放是否有落实状态标识及签名 12.检验报表记录是否完整,清晰,是否一目了然,是否每小时核算记录一次“总数”,“不良数”,“不良率”,是否每日产线QC测试报告有“测试总数”“不良总数”“总不良比率”?13.有客诉及退货情况是否了解及跟进。返工情况必须跟进、统计不良及结果反馈,保留三现“现状”“现物”“现场” 14.易磨损型测试用插座、电池、触片等及时更换及记录(如,充电器充电口易损,导致手机充电器接口坏). 15.任何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