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1.如何配置100g20%NaO H溶液?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取10g上述溶液,求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里所含溶质B的的物理量,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2.符号:3.单位: 4、公式:____________

5.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思考:1mol/L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 )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B、1L溶液中含有1molH+

C、将98g H2SO4溶于1L水中所配成的溶液

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1)1mol NaOH溶解在1L水中得到1mol/LNaOH溶液

(2)标准状况下22.4mlHCl气体溶于100ml水得到0.01mol/L盐酸

(3)20mL18.4mol/L H2SO4溶于100ml水中得到溶液体积为120ml

(4)从1mol/LNaCl溶液100ml中取出10ml,其所得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总结: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中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仪器:、烧杯、、、托盘天平(使用固体药品时用)和等。(1)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用称量,配制液体溶质的溶液可用量取。(2)量筒使用时要依据液体量选择其规格。若量取5.6ml浓H2SO4用 ml量筒,记录数据时记录到 ml ,托盘天平称量记录到 g.。

2.认识容量瓶:

容量瓶是一种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容量

瓶一种精确的仪器,有大小各种规格,常用的容量瓶有

100mL、250mL、500mL、1000mL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

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检验程序是:加水→

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2)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不能将玻璃棒伸入容量

瓶中进行搅拌。

(3)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更不能将容量瓶加热。

(4)观察所加溶液是否达到容量瓶的刻度线一定要平视,使液体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平。思考:要配制450mL 1mol/L NaCl溶液,需选用何种容量瓶?

3.配制步骤(配制100mL 2.00 mol·L-1NaCl溶液)

(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 g。

(2)称量用准确称取NaCl固体 g。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到。

(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用小心引流到中,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 2~3次,并将每次洗涤液都转移到。

轻轻摇动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

(6)定容缓缓地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离刻度线下 cm 时,改用滴加蒸馏水至正好的与相切,(7)摇匀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8)装瓶将容量瓶内液体转移到试剂瓶,贴上注有名称和浓度的标签。

问题与讨论:

1、如果我们要配制的NaOH溶液我们怎么来称量NaOH固体?

2、在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时,为什么要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3、如果在用胶头滴管加水时,不小心超过了刻度线,然后再倒出一些,再从新加水到刻度线,这样做的对吗?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4、请你想想那些操作可能会对我们配制的溶液的浓度有什么样的误差影响?

(1)此实验中几次用到玻璃棒,各有什么作用?

(2)溶质溶解再转移至容量瓶后,未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会对溶液的浓度造成什么影响?

(3)用胶头滴管定容后再振荡,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时,能否再加水?

(4)振荡摇匀时如果洒出几滴,对浓度有何影响?

(5)若溶质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即进行移液,会对溶液的浓度造成什么影响?

(6)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对浓度有何影响?

(7)如果配制稀硫酸,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会对浓度有何影响?

(8)容量瓶未进行干燥,会对浓度造成什么影响吗?

思考:1、将40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L溶液,求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若稀释

到4L时,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2、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溶质的单位

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

何溶液中,所含相同,

但不一定相同。

【思维拓展】

(1)1molNaCl和1molAlCl3溶解在水中,配成1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吗?

(2)25gCuSO4·5H2O溶于水形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8gSO3溶于水形成1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4)17g氨气溶于水形成0.5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5)58.5gNaCl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

(6)若上题中溶液密度为1.2g/cm3,那么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7)22.4L标况下的氨气溶于100ml水形成溶液,密度为0.98g/m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8)1mol/L的Na2SO4溶液,分别取出1L和1m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同?Na+的物质的

量浓度是否相同?是多少?

(9)现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8%、密度是1.84 g/cm3的浓硫酸,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10)现有质量分数为ω的NaCl溶液,其密度为ρ,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若有20℃溶解度为s的NaCl饱和溶液,其密度为ρ,则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11)用36.5%、密度是1.19g/cm3的浓盐酸配制500mL2mol/L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体积是

多少?

(12)浓度为0.1mol/L的NaCl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浓度为多少?若100ml 5mol/L的盐酸

加热蒸发到50ml,浓度是10mol/L吗?

(13)浓度为0.1mol/L的NaCl溶液200ml和0.3mol/L的NaCl溶液200ml混合,忽略混合前后

溶液体积的变化,混合后溶质的浓度是多少?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掌握有关计算的基本题型。 能力培养: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溶液计算中,贯彻守恒的思想。 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法,比较分析法。 重点、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6种基本类型是重点;电荷守恒、建立参比的基本解题方法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今天我们复习物质的量浓度。 【提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什么?请写出它的计算公式。 学生活动 回答: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板书:c=n(mol)/V(L) 【再问】溶液的组成还常用什么来表示? 回答:也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板书:a%=m(溶质)/m(溶液)×100%

【提问】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n/V,我们能够联想起哪些有关的计算思想?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1)在公式计算中,已知任何两个量,可以求得第三个量。 (2)还可以根据物质的量联系溶质的质量、气体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微粒数目等。 (3)当溶质的量一定时,浓度和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4)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 【评价】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不过,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 回答:溶液是均匀稳定的体系。 【板书】类型1 代入公式的计算 【投影】填空: 思考,完成练习。

【强调】体积必须以升(L)为单位进行计算。如果题目给的体积为mL,则必须进行换算。 【提问】为什么醋酸的[H+]小于其酸的浓度? 回答:醋酸为弱酸,[H+]=ca, 因此,[H+]小于酸的浓度。 【板书】类型2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提问】在进行换算时,根据那个不变的量来推导计算公式?请写出计算公式? 回答:溶液中溶质的量是不变的,分别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于是得到如下方程: m=cVM=1000Vρa % 【强调】在此公式中,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a%)、溶质的摩尔质量(M)和溶液密度(ρ),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 【投影】练习:63%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 mol· L-1,溶液的密度为______。 思考,完成练习。 答案:1.4 g·mL-1 【板书】类型3 稀释问题 【提问】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是什么?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分式的概念及性质应用

分式的概念及性质 定义 示例剖析 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A B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分子,B 叫分母且0B ≠. 例如211 a ax +, 分式有意义(或分式存在)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等 于零即0B ≠. 使1x 有意义的条件是0x ≠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是指分式在有意义的前提下分式的分子为零. 即当0A =且0B ≠时,0A B =. 使1 1x x -+值为0的x 值为1 知识互联网 模块一 分式的基本概念 知识导航

【例1】 ⑴下列式子:2 124233a x y a x x x a b x +---π,,,, ,1 x x y +其中是分式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⑵当x 时,分式 2x x +有意义;当x 时,分式21 1 x +有意义; ⑶当x 为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 ① 213x x -+ ②6(6)(1)x x x --+ ③ 216(4)(1)x x x -+- ④ 288 x x + ⑤ 2225(5)x x -- 【例2】 ⑴当x 时,分式 233x x --的值为1;如果分式1 21x x -+的值为1-,则x 的值是_____. ⑵当x 时,分式48x -的值为正数;当x 时,分式48x x --的值为负数;当 x 时,分式6 1x +的值为正整数. ⑶当3x =-时,分式x b x a --无意义,当5x =时,分式x b x a --的值为0,则a b +=_____. 能力提升 夯实基础 模块二 分式的基本性质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 能力素质 例1 用V L 水配制浓度为a mol/L 的氨水(密度为ρ g/cm 3),需用氨气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________. 解析 在进行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时,氨水中溶质看作是氨气.利用计算公式 n(NH )V 3= =ρ×V NH L mol m g cm L mL () .///333 22410- = ρ×=××ρ×m H O m NH g cm L mL g L VL V NH L mol g mol g cm L mL ()() ///[()/./]///233 333 31010002241710++-- c a mol /L V(NH )100017a L 3= =将上述式子代入计算得:=ρn NH V aV () 322400- 点击思维 例2 将质量分数为98%,18.4 mol/L 的浓硫酸用水稀释至49%.则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9.2 mol/L(填“大于”“小于”“等于”). 解析 对于硫酸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98%、18.4 mol/L 的浓硫酸的密度为: 18.4 mol /L 98g /mol 1.84 g /cm 3= ×ρ×% ρ=100098mL L / 对于49%,未知浓度的硫酸(ρ<1.84 g/cm 3)溶液有如下关系: C =×ρ×%< ××%=1000499810001844998923mL L g mol mL L g cm g mol mol L ///.//./ 所以选填小于.

答案 小于 学科渗透 例3 用98%的浓H 2SO 4(ρ=1.84 g/mL)配制1∶5的稀硫酸(ρ=1.19 g/mL),求这种硫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根据体积比浓度的概念可知1∶5的稀硫酸,就是把1体积98%的浓硫酸溶解在5体积水中所配制的硫酸溶液.设浓硫酸的体积为1L ,则水的体积为5L ;1L 浓硫酸中 n(H SO )18.4 mol 24== ××% =m H SO M H SO g mL mL g mol ()() .//242418410009898 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V 10L /mL 5.75L C(H SO ) 3.2 mol /L H SO 10026.332424= ×××====% =××××%=%184100015000119184575981841841000150002424.//./()()../..//g mL mL g mL mL g mL n H SO V H SO mol L g mol mol g mL mL g mL mL ++- 答 1∶5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3.2mol/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3%. 高考巡礼 例4 (1994年全国)100 mL 0.3 mol/L Na 2SO 4溶液和50 mL 0.2 mol/L Al (SO )SO 2434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20 mol/L B .0.25 mol/L C .0.40 mol/L D .0.50 mol/L 解析 对于稀溶液,体积可以相加. c(SO )(0.30.10.230.05) mol /0.15 L 0.40 mol /L 42- =×+××=.答 案是C

(完整版)物质的量浓度的知识点

物质的量浓度 一、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比较 1.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公式 2.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公式 w= 二、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浓度计算 在标准状况下,VL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完全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中溶解某气体V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 三、溶液稀释或混合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相同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浓度的计算 (1)等质量混合: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的一半,与溶液密度无关。 ω混= 22 1ω ω+ (2).等体积混合:因溶液的密度不同,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或小于平均值。 I. 密度比水大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ω混> 22 1ωω+ II. 密度比水大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ω混< 22 1ωω+

2、溶液稀释定律 ⑴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即:m(浓)·w(浓)=m(稀)·w(稀) ⑵溶质的物质的量稀释前后不变。即:c(浓)·V(浓)=c(稀)·V(稀) 四.溶液中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及电荷守恒原理 电荷守恒规律: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对于含有A a+、B b-、M m+、N n-等离子的溶液,电荷守恒的通式可以表示为:a·C(A a+)+m·C(M m+)=b·C(B b-)+n·C(N n-) 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1.实验仪器:天平、钥匙(固体使用)量筒(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量筒精确度为0.1mL)、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2.配制步骤-以配制100mL 1.0mol/LNaCl溶液为例。 步骤:(1)计算:计算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5.9g(托盘天平精确到为0.1g)。 (2)称量:用天平称量NaCl固体。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 (4)冷却: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5)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100mL的容量瓶中。 (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该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 (8)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1)在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查它是否漏水。方法:往瓶内加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将瓶塞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不漏水,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将容量瓶倒立过来,检查是否漏水。 (2)转移溶液时,玻璃棒必须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 (3)如配制480mL、950mL溶液,应分别选择500mL、1000mL的容量瓶。 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见附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第1课时)教案华东师大版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1)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能正确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分清分式和整式的区别,了解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判断一个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值为零的方法; 3.使学生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比分数和分式基本性质的异同点,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 过程性目标 1.让学生在判断和识别整式与分式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 2.让学生体会从分数变化到分式的运动过程,从中感悟类比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分数入手进行教学,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类比与比较的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一个代数式不是不分式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做一做 (1)面积为2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3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米; (2)面积为S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a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米; (3)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a cm,则一边的长是____cm,面积是____cm2; (4)一箱苹果售价p元,总重m千克,箱重n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元. 想一想 两个数相除,不能整除时结果可用分数表示.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它们的商怎样表示呢? 二、探究归纳 1.分式的概念 问在上面所列出的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 同于前面学过的整式,是两个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在实际应用中,某些数量关系只用整式来表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新的式子,以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我们称这两个代数式为分式.

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numerator),B叫做分式的分母(denominator). 从分式的意义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分数线可以理解为除号,并含有括号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有字母,但分母必须含有字母; (3)分式分母的值不能为零.如果分母的值为零,那么分式就无意义.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rational expression),即 分式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但在整式中除式不能含有字母. 例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解属于整式的有:(2)、(4);属于分式的有:(1)、(3). 想一想识别一个有理式是分式还是整式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观察分母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分母不含字母,就是整式;如果分母含有字母,就是分式,与分子是否含字母无关. 2.分式的基本性质 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分式和分数也有类似的性质.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想一想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分式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区别?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分子与分母是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 的值不变,这个“数”是一个具体的、唯一确定的值;而在分式的基本性质中,分式的 分子与分母则是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整式”的 值是随整式中字母的取值不同而变化的,所以它的值是变化的. 从分数到分式是把“数”引伸到“式”.分数是分式的特殊情形,即当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均为数,并且分母是不等于零的数,就成为分数. 三、实践应用 例2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的值不能等于零,从此条件出发可以考虑分式何时无意义,从而确定x的值. 解(1)当分式的分母x-2=0时,这个分式无意义,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习题与答案详解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0.3 mol NaCl 固体溶于水配成200 mL 溶液,溶液浓度为 ( ) A .0.3 mol·L -1 B .0.15 mol·L -1 C .1.5 mol·L -1 D .0.015 mol·L -1 答案 C 解析 c (NaCl)=0.3 mol 0.2 L =1.5 mol·L -1。 2.50 mL 0.6 mol·L -1 NaOH 溶液,含NaOH 的物质的量为 ( ) A .0.03 mol B .0.04 mol C .0.05 mol D .0.06 mol 答案 A 解析 n (NaOH)=0.05 L ×0.6 mol·L -1=0.03 mol 。 3.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100 mL 1 mol·L -1 MgCl 2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 .50 mL 2 mol·L -1 CaCl 2溶液 B .100 mL 2 mol·L -1 NaCl 溶液 C .50 mL 4 mol·L -1 CaCl 2溶液 D .100 mL 4 mol·L -1 NaCl 溶液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1。各选项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中4 mol·L -1;B 中2 mol·L -1;C 中8 mol·L -1;D 中4 mol·L -1,故选B 。 4.在0.5 L 某浓度的NaCl 溶液中含有0.5 mol Na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 B .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专题练习 1.今有0.1 mol·L -1 Na 2SO 4溶液300 mL,0.1 mol·L -1 MgSO 4溶液200 mL 和0.1 mol·L -1 Al 2(SO 4)3溶液100 mL ,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 A.1∶1∶1 B.3∶2∶2 C.3∶2∶3 D.1∶1∶3 2.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 -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 -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 积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3.在100 g 浓度为18 mol·L -1、密度为ρ(g·cm -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 9 mol·L -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A.小于100 mL B.等于100 mL C.大于100 mL D.等于ρ 100mL 4.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 ) A. 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 B. 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5.用10 mL 的0.1 mol·L -1 BaCl 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 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 6.100 mL 0.3 mol·L -1 Na 2SO 4溶液和50 mL 0.2 mol·L -1 Al 2(SO 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 -2 4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0 mol·L -1 B.0.25 mol·L -1 C.0.40 mol·L -1 D.0.50 mol·L -1 7.下列关于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100 g 饱和食盐溶液里约有26.5 g 食盐,所以20 ℃时食盐的溶解度为26.5 g B. 某温度时,饱和食盐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 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D .对饱和石灰水,若降低它的温度一定有固体析出 8. 1 mol·L -1的 Na 2SO 4溶液( ) A.溶液中含有1 mol Na 2SO 4 B 1升水中加入142g Na 2SO 4 C.1 mol Na 2SO 4 溶于1升水 D.将322 g Na 2SO 4·10H 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稀释成1000ml 9. 现有某浓度的氯化钠溶液50Kg ,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浓度,取出70g 该溶液进行实验,得 A. 室温时,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蒸发了30 g 水再冷却到室温,该溶液达到了饱 和状态 C. 蒸发了40 g 水再冷却到室温,该溶液达到了饱 和状态 D. 室温时,10 g 水中最多可溶解3.6 g 氯化钠固体 10. 从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A 、B 、C 三种物质中A 的溶解度最大 B. 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可将C 从不饱和溶液变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1.如何配置100g20%NaO H溶液?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取10g上述溶液,求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里所含溶质B的的物理量,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2.符号:3.单位: 4、公式:____________ 5.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思考:1mol/L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 )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B、1L溶液中含有1molH+ C、将98g H2SO4溶于1L水中所配成的溶液 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1)1mol NaOH溶解在1L水中得到1mol/LNaOH溶液 (2)标准状况下22.4mlHCl气体溶于100ml水得到0.01mol/L盐酸 (3)20mL18.4mol/L H2SO4溶于100ml水中得到溶液体积为120ml (4)从1mol/LNaCl溶液100ml中取出10ml,其所得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总结: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中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仪器:、烧杯、、、托盘天平(使用固体药品时用)和等。(1)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用称量,配制液体溶质的溶液可用量取。(2)量筒使用时要依据液体量选择其规格。若量取5.6ml浓H2SO4用 ml量筒,记录数据时记录到 ml ,托盘天平称量记录到 g.。 2.认识容量瓶: 容量瓶是一种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容量 瓶一种精确的仪器,有大小各种规格,常用的容量瓶有 100mL、250mL、500mL、1000mL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 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检验程序是:加水→ 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2)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不能将玻璃棒伸入容量

人教版同步教参数学八年级-分式:分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分式 第 1 节 分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知识梳理】 1.分式的定义 (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2)因为0不能做除数,所以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分子就是被除式,分母就是除式,而分数线可以理解为除号,还兼有括号的作用. (4)分式的分母必须含有字母,而分子可以含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亦即从形式上看是B A 的形式,从本质上看分母必须含有字母,同时,分母不等于零,且只看初始状态,不要化简.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零. (3)分式的值为正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同号. (4)分式的值为负数的条件是分子、分母异号.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 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 4.分式的基本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中的符号法则: 分子、分母、分式本身同时改变两处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 【方法技巧】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可解决的问题 1.分式中的系数化整问题:当分子、分母的系数为分数或小数时,应用分数的性质将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系数化为整数.

2.解决分式中的变号问题:分式的分子、分母及分式本身的三个符号,改变其中的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注意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分子、分母应为一个整体,改变符号是指改变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符号. 3.处理分式中的恒等变形问题:分式的约分、通分都是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变形的.5.约分 (1)约分的定义:约去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 (2)确定公因式要分为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来分别确定. ①分式约分的结果可能是最简分式,也可能是整式. ②当分子与分母含有负号时,一般把负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面. ③约分时,分子与分母都必须是乘积式,如果是多项式的,必须先分解因式. (3)规律方法总结:有约分的概念可知,要首先将分子、分母转化为乘积的形式,再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式并约去,注意不要忽视数字系数的约分. 6.通分 (1)通分的定义: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为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 ①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②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因式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 (3)规律方法总结:通分时若各分式的分母还能分解因式,一定要分解因式,然后再去找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的系数为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因式为各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幂,各分母中不相同的因式都要作为最简公分母中的因式,要防止遗漏因式.7.最简分式 最简分式的定义: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最简分式. 8.最简公分母 (1)最简公分母的定义: 通常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2)一般方法:①如果各分母都是单项式,那么最简公分母就是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所有不同字母都写在积里.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浓度 教案

高一化学备课组材料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 许德聪 一、教材分析: 1、在教学大纲中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必须能够领会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加水稀释以及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还有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能够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四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依据: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构建“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主体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实物展示、问题探讨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等多种手段,并将生活中各种

物质的量的浓度知识点整理

第八讲物质的量的浓度 1.复习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2.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3.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5.高考的热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2.难点聚焦 1.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用c B表示,(2)表达式:C B 单位常用mol/L或mol/m3,注意:①单位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②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计算公式为概念中的单位体积一般指1升,溶质B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如c(Cl2)=0.1mol/L,c(NaCl)=2.5mol/L;也可以指离子或其它特定组合,如c(Fe2+)=0.5mol/L, c(SO42-)=0.01mol/L等。 2.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溶液的稀释定律 由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有:m B =m浓×ω浓=m稀×ω稀% 由溶质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有:C B =c浓×V浓=c稀×V稀% (2)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ω%的换算(ρ为该溶液的密度)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容量瓶,容量瓶有各种不同的规格,一般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2)步骤: ①计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②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③溶解:将溶质加入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④移液洗涤:将已溶解而且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再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⑤定容:缓缓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容量瓶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最后将容量物质的量浓度 dream 第 1 页 5/11/2019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备用。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其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其计算的学案设计老师: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内涵; 2.学生能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二、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三、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例法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在一杯水中加入两药匙的白糖肯定比加入一药匙的白糖要甜一些,这一事实用一句化学术语来描述:“浓度越大,糖水越甜”。 【问】:什么叫浓度? 【学生讨论并回答】: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液的量叫溶液的浓度。 其表达式为:浓度==溶质的量/溶液的量 浓度有多种表达方式,初中学过的质量分数就是其中的一种,其表达式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本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种表示浓度的方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B) 单位:mol/L或 mol.L-1和mol/m3或mol.m-3 表达式及其变形式: V[B(aq)] = n(B)/C(B) C(B) = n(B)/V[B(aq)] n(B) = C(B). V[B(aq)] 【师】:在理解该表达式时,要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B表示任意溶质,其不但可以表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分子,还可以表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Eg: HCl 、H+、 Cl- (2).V[B(aq)]表示溶液的体积,它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也不等于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因为不同的物质的体积是没有加合性的(尤其是不同状态的物质);

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B级)讲义6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一、知识梳理 考 点 一 、 分 式 的 概 念 1、正确理解分式的概念: A A 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除式 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为分式, B B 其中A 称为分式的分子, B 为分式的分母。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例 1】有理式(1)- ; ( 2) X ; ( 3) -2Xy ; ( 4) 3X y ( 5) 丄 x 2 x y 3 x -1 1 (6)—中,属于整式的有: _______________ ;属于分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 。. 2、判断分式有无意义关键是看分母是否为零 x 2 亠亠、, 时,分式 有意义. x 2 x 3 (2)不要随意用“或”与“且”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数学 年级:七年级(上) 学科教师:王恒 (1)例如,当x 为

例如当x时,分式有意义? 3、注意分式的值为零必受分母不为零的限制. 【例2】当x x 1 时,分式——有意义?当x x-1 x 1 时,分式------- 无意义. x-1 考点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时,分式J值为0. x-1 1、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 A 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AM A AM ------- ,一----------- (M为不等于零的整式)B M B B M

(1)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恒等变形的依据,它是分式的约分、通分、化简和解分式方程基础,因此,我们要 正确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 熟练的运用它.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必须注意: ① 分式的基本性质中的 A 、B 、M 表示的都是整式. ② 在分式的基本性质中, M 工0. ③ 分子、分母必须“同时”乘以 M (M 工0),不要只乘分子(或分母). ④ 性质中“分式的值不变”这句话的实质,是当字母取同一值(零除外)时,变形前后分式的值是相等的。但是 变形前后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变化的. (2)注意: ①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有: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分子与分母只能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而不能同时加 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 3、通分 通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 ?最简公分母由下面的方法确定: (1) 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2) 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幕的积 ; 二、典型例题及针对练习 考点一、分式的概念 2 ②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一切分式运算的基础 【例3】 A . F 列变形正确的是( a b ). C. a b c a b a b a b c a b a b 【例4】 如果把分式 5x 2x y 中的x, 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 A.扩大3倍 2、约分 约分是约去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约式 式的基本性质. B.扩大9倍 C.扩大6倍 D.不变 ,约分过程实际是作除法,目的在于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根据是分 【例5】约分(1) 2 3 16x y 20xy 4 (2) x 2 4 x 2 4x 4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间的换算 由定义出发,运用公式:c =n V 、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1)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质质量分数(w )的换算 体积为V mL ,密度为ρ g·cm -3的溶液,含有摩尔质量为M g·mol -1的溶质m g ,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w ,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 的关系是:c =n V =m M V =m MV =1 000ρw V MV =1 000ρw M ,反之,w =cM 1 000ρ 。 (2)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解度(S )的换算 若某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1,溶解度为S g ,则溶解度与 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分别为:S =100cM 1 000ρ-cM ,c =n V =S /M 100+S 1 000ρ = 1 000ρS M (100+S )。 2.溶液稀释和混合的计算 (1)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 1V 1=c 2V 2。 ③溶液质量守恒,m (稀)=m (浓)+m (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混合计算 ①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 1V 1+c 2V 2=c 混×(V 1+V 2)。 ②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 1V 2+c 2V 2=c 混V 混,其中V 混=m 混ρ混 。 (3)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混合定律 ①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 -3还是ρ<1 g·cm -3),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12 (a %+b %)。 ②等体积混合 a .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 -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 2SO 4、HNO 3、HCl 、 NaOH 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12 (a %+b %)。

15分式的概念、性质及运算

例1(1)若分式1 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等于 (2)使分式200520062005 200620052004x z y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0x ≠ B. 0x ≠,且50x ≠ C. 0x ≠,且50x ≠- D. 0x ≠,且50x ≠± 变式题组1.(1)当x= 时,分式321 x -无意义. (2)要使分式241312a a a -++没有意义,则a 的值为 2.已知212606 a a +-是正整数,则正整数a = . 3.若分式 22 2x x x ---的值为0,则x= 例2已知分式 32 x x -+的值为负数,求x 的取值范围. 变式题组4.(1)当x 取何值时,分式12 x +的值为正? (2)当x 取何值时,分式211 x x -+的值为负? (3)当x 取何值时,分式11x x -+的值为正? 例3(1)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A.()0a ac c b bc =≠B.1a b a b --=-+ C. 0.55100.20.323a b a b a b a b ++=--D.x y y x x y y x --=++ (2)若 23a b b -=,则a b 等于( ) A.13B.23 C.43D.53 变式题组5.(1)如果2a b =,则2222a ab b a b -++=( ) A.45B.1C.35 D.2 (2)化简22 2m n m mn -+的结果是( )

A.2m n m - B. 2m n m - C. D.m n m n -+ 6.如果53x -<<,求 5 3 53x x x x x x +-+-+-的值. 7.将分式2a a b +中的a 扩大到2倍,b 扩到到4倍,而分式的值不变则( ) A.a=0 B.b=0C.a=0且b=0D.a=0或b=0 例4计算:(1)2228224a a a a a a +-??+÷ ?--?? (2)221111 a a a a a a -÷---- (3)()()()()()()() 11113366999102x x x x x x x x +++++++++++L 变式题组:8(1)化简 2244 xy y x x --+的结果是( ) A.2x x + B. 2x x - C. 2y x + D. 2y x - (2)化简2422a a a a a a -??- ?-+??g 的结果是( ) A.4- B.4C.2a D.2a - (3)代数式3 2411241111 x x x x x +++-+++的化简结果是( ) A.5681x x - B. 4881x x - C. 4841x x -D 7 881 x x -. 9.222b c c a a b a ab ac bc b bc ab ac c ab bc ab ----+--+--+--+的计算结果为 10.计算:(1)2121a a a a a -+??-÷ ??? (2)()222211121 a a a a a a +-÷+---+ 研讨乐园 例5已知2221,2,3abc a b c a b c =++=++=,则 111111 ab c bc a ca b +++-+-+-的值为( )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1.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 2.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 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 4.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 5.c=1000ρ(密度) w% / M 注:n(mol):物质的量;V(L):物质的体积;M(g/mol):摩尔质量;w%: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密度单位:g/cm^3 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 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 8.同温同压时 V1/V2=N1/N2=N1/N2 正比 同温同体积 P1/P2=N1/N2=n1/n2 正比 同压同物质的量 V1/V2=T1/T2 正比 同温同物质的量 V1/V2=P2/P1 反比 同体积同物质的量 P1/P2=T1/T2 正比 同温同压同体积 m1/m2=Mr1/Mr2=M1/M2 正比 同温同压同质量 V1/V2=p1/p2=M2/M1 反比 同温同体积同质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 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 9.n、V、Vm、N、NA、m、M、c的关系 n=m/M=N/NA=V/Vm=cV PS:V----体积 p------压强 T-----温度 n ------物质的量 N ----分子数 Mr----相对分子质量 M------摩尔质量 m-----质量 c------物质的量浓度 9.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 C=ρ·ω·1000/M

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练习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专题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几种类型 回答下列问题 ⑴溶液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与稀释前有什么关系? ⑵同一溶质的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与混合前有什么关系? ⑶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可以表示溶液的组成,同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确定?(设C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ρ表示密度,w 表示质量分数,M表示溶质的摩尔质量) 一,若已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量,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方法。 【典例】在4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1.4 g Fe3+,则此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3 8d B. 15 16 d C. 5 16 d D. 5 8 d

1.人体血浆中平均每100 mL中含10.02 mg Ca2+(M r= 40.08),则血液中Ca2+的浓度是() A.0.25 mol·L-1 B.2.5 mol·L-1 C.2.5×10-3 mol·L-1 D.2.5×10-4 mol·L-1 2.将5 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a/b mol/L B.10a/b mol/L C.b/5a mol/L D.a/b mol/L 3.0.56 g CaO恰好与20 mL盐酸完全反应,这种盐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是() A.0.10 mol/L B.0.20 mol/L C.0.50 mol/L D.1.00 mol/L 4.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现欲完全沉淀其中的Cl-,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A.1∶1∶1 B.6∶3∶2 C.3∶2∶1 D.9∶3∶1 5.常温下,将20.0 g 14.0%的NaCl溶液跟30.0 g 24.0% 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 (1)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该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 mol·L-1。 (3)在1 000 g水中溶解_______ mol NaCl才能使其浓度与上述混合溶液的浓度相等(保留一位小数)。 举一反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