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技术交底书

编号:NO:2010年10

月1日

工程名称交底地点施工现场

交底组织单位工程部交底负责人

施工单位接收负责人

一、工程概况

圆管涵,与道路正交。涵洞长44米,涵洞出入口设一字墙,两边设锥坡,圆涵涵管采用直径1.5m钢筋砼级平口管,涵节接口采用接口。

二、施工准备

1.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放出桩位中心线,并认真进行技术复核,才能进行施工。

2.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术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都得到落实。

三、施工内容

1、开挖基坑:

(1)、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在基坑外深挖集水井以利基础底面排水彻底。

(2)、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开挖时测量人员及时放出基底高程严禁超挖现象发生。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时,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3)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地基承载力,涵洞基底设计承载力要求不小于160KPaa 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里铺设30cm厚砂砾垫层及浇筑基座。

2、基础施工:

1)基底处理

砂砾垫层填筑前先将基顶整平夯实,并控制基顶标高线,根据回填砂砾中部和端部厚度不同,分层进行填筑夯实,砂砾采用质地坚硬的砂砾石,不得含有植物、垃圾等杂质,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卵石粒径为

5mm--60mm,级配较好,吸水率不大于5%,施工前先做好砂砾石的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分层铺设厚度,每层全面均匀夯压4-5遍。

2)注意事项:

①铺筑前先行验基,边坡必须保持稳定,做好排水措施,使基坑保持无水状态。

②钉立标志桩控制填料厚度,中部垫层底面根据设计要求在同一高程,在中部和端部不同高度垫层交接处,基坑底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顺序进行垫层施工。

③填毕后不能暴露过久,及时进行基础浇筑。

3、圆管涵施工方法:

1)、管节安装:

a、安装前准备工作

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内杂物,加固基坑的支撑,排除基坑内的积水,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

b、管材质量要求

采购经监理和业主指定或认可的厂家的圆管涵,圆涵涵管采用直径1.5m钢筋砼管。管节成品质量检验分为管节尺寸检验和管节强度、吸水率检验,前者采用一般量具(钢尺)丈量,后者采用一套试验工具管材须附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行业

规范检验合格,方能使用。运输时,选用汽车或拖拉机。装卸采用轮胎汽车吊车,管节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在汽车上铺稻节、木垫板或方木将管节固定,勿使管节碰撞破坏;严禁从汽车上直接将管节抛下。管材在装卸和运输时,应保证其完整,安装前检查管的外观质量,对已造成管身、管口有缺陷又不影响使用,可用环氧树脂砂浆或其它合格材料进行修补。

c、管道安装

根据管径大小和现场情况,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安装。下管时应将管道排好,然后对线校正,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自下游向上游进行下管,并用中心线法或边线法控制管道的中线和高程

d、测量复核:管道稳定后,应再复核一次流水位的高程,使管道的纵坡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e、安管的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检查验收:安管允许偏差及检验方运输管节的工具,根据道路情况和设备条件采用自卸汽车,管节的装卸采用8T汽车吊。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每个管节底面要铺稻草或30-50cm砂垫层,使受力均匀,边围用木块圆木楔紧,稻草护边,并用绳索捆绑固定,防止管节滚动、相互碰撞而破坏。

2)浇筑管壁处外侧砼,以固定涵管。

3)接缝:涵节接口采用滑动胶圈接口,涵管接缝宽度不大于5mm,用沥青麻絮填塞接缝内外侧形成柔性封闭层,再用两层15cm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毡包缠接缝。

3.4、附属工程:

1、涵洞进出水口

1)一字墙

按照设计尺寸定出附属结构物边线,拉好控制线,搭好施工脚手架,施工中注意翼墙顶坡度的大小,八字墙与台身用泡沫板隔开作为施工沉降缝,当重量小或距地面不高时,用简单的马凳跳板直接运送,当重量较大或距地面较高时,可采用固定式动臂吊机或桅杆式吊机,将材料运送到脚手架支撑板上。用于砌石的脚手架应环绕墙身搭设,用以堆放材料,并支撑施工人员砌镶面定位行列及勾缝,脚手架采用钢管搭设。

2、锥坡

进出口两侧均设置锥坡,底层铺设10cm厚砂砾垫层,再铺砌30cmM7.5浆砌片石。砌缝砂浆铺填饱满,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勾缝坚固、整齐,深度和型式符合要求。

3、安装砼盖板、井环:井盖板、井环集中预制,施工时由运输车运至每个检查井旁。井砌筑完毕及时装上预制井环,井盖按设计要求放置平衡,确保与路面标高保持一致。

圆管涵施工工艺标准

13.2 圆管涵施工工艺标准 13.2.1工艺概述 圆管涵指采用整体式基础,涵身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拼装在涵座上的涵洞。圆管涵一般作为过水涵洞。圆管涵结构要素见图13.4.1。 圆管涵明挖作业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开挖后基底及坑壁透水较小的地质。原基底或经处理后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有一定的施工作业场地和材料运输条件。 图13.2.1 圆管涵结构要素 13.2.2作业容 圆管涵施工主要作业容有:基坑开挖、基础及管座施工、管节吊装、防水层施工、端翼墙施工、涵背回填、出入口铺砌施工等。 13.2.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圆管涵预制管节各部位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2.3-1和13.2.3-2的规定,混凝土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3.2.3-3的规定。 2、涵身直顺,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圆管拼缝缝端面应竖直、平整。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防水层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应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表13.2.3-1 圆管涵管节预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 长度0,-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径±10 3 壁厚+10,-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节检查不少于1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座涵全部检查。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5处。 13.2.4工艺流程图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2.4: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材料准备 基坑开挖 基础施工 涵节安装 管座及端翼墙施工 防水层施工 涵背回填 出入口铺砌 图13.2.4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13.2.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圆管涵

漳浦县前亭镇崎沙村海防执勤道路工程 (涵洞工程) 开 工 报 告 漳浦县前亭镇崎沙村海防执勤道路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十二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漳浦县前亭镇崎沙村海防执勤道路工程项目路线总长 1.801千米,共由三个路段组成。 本工程为1-Ф0.5m钢筋砼圆管涵,涵洞总长为8.0m,斜交角度为90°,涵洞中心桩号K0+102.4,涵洞进出口采用一字式锥坡洞口。管材在预制场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工艺集中统一预制,汽车运至现场,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安装施工方法。 二、工程数量

三、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到位情况 3)主要施工材料 1、圆管涵管基下砂垫层必须为中粗砂或碎石,应具有良好的透

水性,不含有机质、粘土块和其它有害物质。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必须报验监理工程师合格后才可使用。 2、洞口铺砌、截水墙为M7.5片石,片石必须报监理批准合格后才可使用。 3、混凝土管节将委托质量、信誉高的专业生产混凝土管节的构件厂生产,在生产前将其资质向监理工程师及指挥部申报,在取得指挥部及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才可进行预制、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将进行严格跟踪监督,严把质量关。 第二章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在已清表的路基上用全站仪放出涵洞的中心桩及其轴线,并在适当位置进行保护,据此进行涵洞的施工放样。 2、根据放出的轴线与现行的排灌系统进行现场核对,如有涵洞位置、标高与设计意图不相符的地方立即上报监理工程师。待经有关部门批复后方可进行施工。 3、在涵洞附近路基范围以外不易碰到的地方加密一水准点,以此进行施工标高的测量和复核。 4、如果涵洞所在位置处在现有排灌水系处,应将原有水系进行改道或必要时进行围堰处理,采用草袋进行围堰,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和清淤。 5、做好原材料的检测及临时用电准备工作(本工程计划采用自备100KW发电机组)、组织机械设备进场。

圆管涵结构计算书

圆管涵结构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本设计资料 1.依据规范及参考书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简称《桥规》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 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 022-85) 《公路小桥涵设计示例》2.计算参数: 圆管涵内径D = 1000 mm 填 土深度H = 1200 mm 混凝土 强度级别:C15 修正后地基 土容许承载力管节长度L = 1000 mm 钢筋强度等级: R235 刘培文、周卫编著) 圆管涵壁厚t = 100 mm 填土容重丫i = 18.00 kN/m3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n级 [fa] = 150.0 kPa 填土内摩擦角0 = 35.0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as = 25 mm 受力钢筋布置方案:0 10@100 mm 1 .恒载计算填 土垂直压力: q 土= 丫用=18.0 1200/1000 = 21.60 kN/m 2 管节垂直压力: q 自=24 末=24 1200/1000 = 2.50 kN/m 2 故: q 恒=q 土+ q 自=21.60 + 2.50 = 24.10 kN/m 2 2.活载计算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1 条和第4.3.2条规定,计算采用车辆荷载;当填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5m 时,涵洞不考虑冲击力。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5 条规定计算荷载分布 宽度。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0.6/2+1200/1000 x tan30° =0.99 m 由于一个后轮单边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0.99 m > 1.8/2 m 故各轮垂直荷载分布宽度互相重叠,荷 载横向分布宽度a应按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 边计算: a=(0.6/2+1200/1000x tan30°)x 2+1.3+1.8x2=6.89 m 一个车轮的纵向分布宽度 =0.2/2+1200/1000x tan30° =0.79 m 由于一个车轮单边的纵向分布宽度=0.79 m > 1.4/2 m 故纵 向后轮垂直荷载分布长度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 应按二轮外边至外边 计算: b=(0.2/2+1200/1000x tan30°)x 2+1.4=2.99 m q 汽=2 x( 2 x 140) / (a x b) =560/ (6.89X 2.99) = 27.24 kN/m 2 3.管壁弯矩计算 忽略管壁环向压力及径向剪力,仅考虑管壁上的弯矩。管壁中线半径R = ( D/2 + t/2 ) = ( 1000/2 + 100/2 ) /1000 = 0.55 m 荷载计算

圆管涵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目的 (1) 2、质量标准 (1) 3、适用范围 (1) 4、施工方法及操作步骤 (1) 5、需要配置的资源和要求 (5) 6、检查和监控人员或部门的职责和要求 (6)

1、目的 明确圆管涵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圆管涵施工作业。 2、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F50-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F80 -2004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公路圆管涵的施工作业,包括测量放样及定桩位、支护壁模板、钢筋笼加工和安装、浇筑水下或普通混凝土等作业。 4、施工方法及操作步骤 4.1检测放样 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坐标进行复核。测量放样所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必须是经过导线控制测量复测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必要时要加密控制网,加密点通导线点一起符合测量,符合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根据批复的符合测量成果,按照图纸,进行基础的定位放线,确定中线,边线及标高。驻地工程师核查、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边线进行复测。浇筑底板前对涵洞轴线进行复测,以保证涵洞位置的准确无误,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4.2

4.3基坑开挖: 基坑的开挖采用挖掘机和人工配合的方法进行。挖掘机开挖时,先预留基底20cm,留作人工整平。在基底整平的过程中,随时用水准仪控制基底设计标高。基坑开挖好之后,必须对基坑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 (1)基坑的平面位置、尺寸和基底标高。 (2)基底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4.4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先进行垫层施工,对开挖后路基进行夯实,压实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在铺砌砂碎石与少量粘土混合物, 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不得有离析现象。 4.5基础施工 4.5.1基础放样

圆管涵

技术交底书 编号:NO:2010年10 月1日 工程名称交底地点施工现场 交底组织单位工程部交底负责人 施工单位接收负责人 一、工程概况 圆管涵,与道路正交。涵洞长44米,涵洞出入口设一字墙,两边设锥坡,圆涵涵管采用直径1.5m钢筋砼级平口管,涵节接口采用接口。 二、施工准备 1.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放出桩位中心线,并认真进行技术复核,才能进行施工。 2.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术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都得到落实。 三、施工内容 1、开挖基坑: (1)、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在基坑外深挖集水井以利基础底面排水彻底。 (2)、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开挖时测量人员及时放出基底高程严禁超挖现象发生。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时,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3)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地基承载力,涵洞基底设计承载力要求不小于160KPaa 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里铺设30cm厚砂砾垫层及浇筑基座。 2、基础施工: 1)基底处理 砂砾垫层填筑前先将基顶整平夯实,并控制基顶标高线,根据回填砂砾中部和端部厚度不同,分层进行填筑夯实,砂砾采用质地坚硬的砂砾石,不得含有植物、垃圾等杂质,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卵石粒径为 5mm--60mm,级配较好,吸水率不大于5%,施工前先做好砂砾石的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分层铺设厚度,每层全面均匀夯压4-5遍。 2)注意事项: ①铺筑前先行验基,边坡必须保持稳定,做好排水措施,使基坑保持无水状态。 ②钉立标志桩控制填料厚度,中部垫层底面根据设计要求在同一高程,在中部和端部不同高度垫层交接处,基坑底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顺序进行垫层施工。 ③填毕后不能暴露过久,及时进行基础浇筑。 3、圆管涵施工方法: 1)、管节安装: a、安装前准备工作 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内杂物,加固基坑的支撑,排除基坑内的积水,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 b、管材质量要求 采购经监理和业主指定或认可的厂家的圆管涵,圆涵涵管采用直径1.5m钢筋砼管。管节成品质量检验分为管节尺寸检验和管节强度、吸水率检验,前者采用一般量具(钢尺)丈量,后者采用一套试验工具管材须附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行业

混凝土圆管涵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φ100cm)计算 一. 设计资料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填土高度:H=1.5m:土容重:γ1=18KN/m3;土的内摩擦角φ=35°,管节内径D内=1.0m,外径D外=1.2m,管壁厚度为0.1m,每节1m长,采用30号混凝土,γ2=25KN/m3,混凝土强度为C15,管节下设10号混凝土0.2m。二.外力计算 1.恒载计算 填土垂直压力q上=Hγ1=1.5×18=27KN/m2 管节自重垂直压力q管=γ2t=25×0.1=2.5 KN/m2 2.活载计算 采用车辆荷载,公路Ⅰ级荷载标准,填料厚 度等于或者大于0.5m不计汽车冲击力。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横向分布宽度=0.6/2+1.5×tan30°=1.166m

故后轮垂直荷载横向分布宽度互相重叠,荷载横向分布宽度a 应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a=(0.6/2+1.5×tan30°)×2+(1.3+2×1.8)=7.23m 同理, 纵向后轮垂直荷载长度分布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 应按照两辆车轮(后轴)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b=(0.2/2+1.5×tan30°)×2+1.4=3.33m q 汽=33 .323.7140)(22???=23.26KN/m 2 三.弯矩计算和内力组合

忽略管壁环向压力及径向剪力N和V,仅考虑管壁上的弯矩见上图。 1.恒载弯矩 填土产生的弯矩为 M1=M2=0.137q上R2(1-λ) =0.137×27×(1+1.2)/2×(1-λ)(其中λ=tan2(45°-φ/2)=0.271) =0.137×27×1.1×(1-0.271) =2.97KN·m 管壁自重产生的弯矩为 M管=0.369γtR2 =0.369×25×0.1×1.12 =1.12KN·m 2.活载弯矩 车辆荷载产生的弯矩为 M汽=0.137q汽R2(1-λ) =0.137×23.26×1.12×0.729

圆管涵设计说明

第 1 页 共 2 页 通 用 图 设 计 总 说 明 一、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二、技术指标 1、涵洞类别及主要尺寸如下表: 2、车辆荷载:公路-Ⅰ级,公路-Ⅱ级。 三、主要材料 注: 1、表列石料为最低标号。 2、砂、石料的质量要求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条文办理。 四、设计要点 1、管节内按刚性管节受弯构件计算,不考虑管壁环向压力和径向剪力的影响,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况配筋。 2、斜管节未另行作结构验算,适当配置构造钢筋。 3、正管节分段长度为:1.5m 及2.0m 两种,可根据需要组合成0.5m 为基数的各种涵洞长度。 4、斜管节中轴线长度:孔径0.7 5、1.00、1.25m 为1.5m ,孔径1.5、2.0m 为2.0m 。 5、管节基础 ① C20混凝土基础厚度,应根据地基土壤类别、状态、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受荷载后变形大小,涵位是否经常浸水以及洞顶填土高度、垫层材料种类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选用。 ② 地基分类及相应基础厚度值 Ⅰ类:紧密的碎、卵石类土(卵石、砾石),完整的岩层,采用无基础形式。 Ⅱ类:一般密实的碎、卵石土,硬塑~坚硬粘土,中等密实的中砂、粗砂、破 碎岩层等,采用无基础形式 Ⅲ类:中等密实的饱和粉砂、细砂土,软塑~硬塑粘土、亚粘土、较密实的人 工填土、风华岩层等,基础厚度取50cm 。 Ⅳ类:松散的饱和粉砂、细砂土,流塑~软塑粘土、亚粘土、一般密实的人工 填土等,基础采用50cm 。 ③ 对于裂粘土地区,应根据涵位地基膨胀潜势大小,采用预湿换土、石灰(水泥)

涵洞孔径计算

涵洞计算 1、涵洞的布设 本路段小桥涵设置时主要考虑了:上游洞口应考虑流向,下游洞口以不危及农田村镇为原则,同时考虑到圆管涵利于施工,又经济简便,所以大部分形式均采用无压力式圆管涵形式。本设计所取标准跨径为1.0m 。本设计中涵洞的位置以及孔径见表1所示: 表1 涵洞一览表 序号 涵洞位置 结构类型 交角(°) 孔数及孔径 洞口型式 1 K16+708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90 1-Φ1.5 一字 2 K17+200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90 1-Φ1.5 一字 管涵的标准跨径通常取50、75、100、125、150(cm )。下面以排水总体规划图中K16+708处的涵洞计算为例。 采用的方法为径流形成法,此法是以暴雨资料为主推算小流域洪水流量的一种方法,是公路部门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计算方法,该公式只适用于汇水面积F ≤30 km 2的小流域。 汇水面积:0.0312km ,主河沟平均比降:12.4%,流域土壤吸水类属:Ⅲ,年平均降雨量:793mm ,设计洪水频率1/50,汇流时间:30min ,径流系数:0.95,粗糙度系数n=0.014。 我国公路系统最常采用的是公路科学研究所提出的简化公式,其中未 考虑洪峰削减的公式为:由涵洞设计手册得洪峰流量计算:。 ()βγδ?5 42 30m z -h F Q = 式中 Q P ——规定频率为P 时的雨洪设计流量(m 3/s ) F ——汇水面积(km 2) h ——暴雨径流厚度(mm ) Z ——被植物或坑挖滞流的径流厚度 φ——地貌系数,根据地型、汇水面积F 、主河沟平均坡

度I z 决定 β——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由汇水面积重心至桥涵 的距离(L 0=0.3Km<1Km )及汇水区的类型(丘陵汇 水区)综合查表3.2-10得 γ——汇水区降雨不均匀的折减系数 δ——考虑湖泊或小水库调节作用对洪峰流量影响的折 减系数 根据已知条件查《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涵洞》表4-8、表4-11、表4-12、表4-13、表4-14、表4-15,分别得地貌系数0?取0.09,常用迳流厚度h 取53mm ,植物坑洼滞留的迳流厚度z 取10mm ,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β取1、降水不均匀折减系数γ取1.0、小水库(湖泊)调节折减系数δ取1。 ()βγδ?5 42 30m z -h F Q = =0.09×(53-10)23×0.0315 4×1×1×1 =1.58s /m 3 1、确定涵洞孔径d 查《公路排水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姚祖康编著)公式 (3.3-18)得管径与流量关系式52 5352gk Q d k d b A gd Q k k ===或,式中系数 k=k 13/k 2,为充满度h/d 的函数。 初选临界水深h k 时的充满度为8 .0=d h k 。表3.3-3得k=0.382。 则管径d 为: 5 2 382 .081.958.1?= d =0.92m 取管径为1.0m 。

1HT盖板涵、圆管涵说明

涵洞设计说明 1、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2、建筑材料 2.1、圆管涵 2.1.1、管身混凝土为C30,钢筋为R235钢筋和HRB335钢筋。 2.1.2、洞口竖井采用C20混凝土,河床铺砌、隔水墙、锥坡及水沟采用M10砂浆砌 片石,石料强度不低于MU30号。勾缝用M10砂浆。 2.1.3、管节接头基础,从下倒上依次为C20混凝土管座,C20混凝土基础。 3、施工要点 3.1、圆管涵 3.1.1、圆管涵管节在对头拼接时,先浇筑管底C20片石混凝土,再浇筑中部. 3.1.2、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轻放,堆放的底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 5~10c m的砂垫层,使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 3.1.3、当洞顶填土厚0.5~1.0 m时,管顶路基及管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 内应用含水量9%的石灰土每10 cm一层,分层夯实,使密度达到石灰土最佳含水量的90%,或用天然级配砂石料保持最佳含水量每10 cm一层,分层夯实,相对密度应达到95%。 3.1.4、施工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及端部竖井位置配置准确,对斜交 管涵应首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1 m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1 m的 管节以0.5 m正管节调整,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有微小差值时,应将 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为避免放样时的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竖井于管节 安装完毕后,再行浇筑。 3.1.5、管涵基底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必须注意平整,砂砾垫层必须均匀、密实。 3.1.6、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预制管厂定制。 3.1.7、施工时,当管顶填土小于0.5 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行。 3.1.8、其它未提及之处,请按设计图施工。 4、其它 4.1、施工中基坑开挖若发现局部地质较软弱时,必须进行局部处理,开挖台阶基础 产生的楔体必须采用相应标号的浆砌片石填筑,不得随意回填。说明中未提 到之处,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4.2、施工中,开挖的基坑一律不得长期暴露,避免暴晒或雨水浸泡从而软化地基。 4.3、施工中除严格控制台背填土外,施工车辆一律不得在裸板情况下通行。 4.4、软基地段的盖板涵,盖板与涵台接触部分在砂浆找平初凝后应加油毛毡,才能 就位盖板。 4.5、如涵洞出口铺砌较长,且横坡较陡时,应设防滑台。 4.6、洞口锥坡、护坡均采用30 cm厚浆砌片石。 4.7、涵洞进出口改沟时,施工时应注意和原沟相配合。 4.8、涵洞洞口八字墙与挡墙相接时,挡墙数量已计入挡墙工程数量表中。

圆管涵全套用表

云南普洱市旅游环线公路 中间交工证书 总承包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 施工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编号: 监理单位:武汉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表号:JL-31下列工程已完,申请交验,以便进行下一步作业。 工程内容:圆管涵涵 分项编号: 工程数量: 涵长(m)C20 砼 基 础 (m3 ) 砂 砾 垫 层 (m3 ) C20 砼 端 墙 (m3 ) 洞口 边沟 跌井 (m3 ) 洞口 铺砌 (m3 ) 截水 墙 (m3 ) 急 流 槽 (m3 ) 台背 回填 砂砾 (m3 ) 既有 墙拆 除 (m3 ) 基础 挖方 (m3 ) C20 砼八 字墙 身 (m3 ) C20 砼 翼墙 基础 (m3 ) 原 设 计 数 量 竣 工 数 量 工程质量: 桩号日期施工单位签字 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

计量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施工单位收件日期: 签名:年月日 云南省普洱市旅游环线公路 分项工程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 总承包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 施工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编号: 监理单位:武汉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表号:JL-13 下列作业已完成,请予检验。 工程项目 工程地点及桩号 具体部位 检验内容 要求到场检验时间 施工单位递交日期、时间 和签字 监理工程师收件日期、 时间和签字 监理员或监理工程师评述和签字质量证明附件:

本项目能否继续进 行: 备注: 监理员评述: 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 见: 年月日 施工单位收到日期及签字: 签字:年月日 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年月日

圆管涵说明

第 1 页说明 一、技术标准: (一)管节孔径:Φ1.0m,Φ1.50m。 (二)管顶填土高度:0.5~10.0m。 (三)涵洞斜度Ф(指与路中心线的法线的夹角):0°、5°、10°、15°、20°、25°、30°、35°、40°、45°。 (四)洞口型式:八字式。 (五)地基容许承载力:0.15MPa。 (六)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二、设计标准与规范: 1、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2、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3、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三、主要材料: 钢筋:螺旋形主钢筋为甲级冷拔低碳钢丝、直径为Фb5mm,抗拉设计强度为Rg=520MPa,纵向钢筋为Ⅰ级钢筋(3号钢)直径Ф6mm。 混凝土:管节C30;端墙墙身20号;端墙基础15号;管基10号。 浆砌片石:洞口翼墙墙身、翼墙基础、洞口河床铺砌及隔水墙7.5号。 三、施工要求: (一)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Ф1.0圆管一般仅用于互通匝道、联络线和被交叉道路上;Ф1.5圆管一般用于主线上,圆管涵的设置应按2.0米标准管节执行,0.5米标准管节仅作为调整管节使用。 (二)当Ф1.0涵顶填土高度大于6米或Ф1.5涵顶填土高度大于4米时,螺旋钢筋采用双肢平行并绕。 (三)若地质土质较差,其地基允许承载力小于0.15MPa时,应采取换土措施,其换土深度由计算确定。对于膨胀土地段,管底砂砾垫层改为砂垫层,厚度为1.0米。 (四)涵洞长每4~6m设沉降缝一道。 (五)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管节的合理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 根据设计图的计算长度L ,斜交管涵首先配置两端各一斜管节(两节合计长度为L j +0.5m)和若干个2m正管节,余下不足 2.0m部分以0.5m正管节调整,故实际涵长 L=(L i +0.5)+2n 1 +0.5n 2 +E(式中:n 1 、n 2 分别为2.0m、0.5m正管节节数,E为沉降缝宽度和考 虑误差的预加长度3~5cm),L与L 之差上下两端平均分配。 (六)管基混凝土可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混凝土2~3cm,待管节安放就位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混凝土以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有效结合。 (七)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对称夯实,密实度要求不小于95%。 (八)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Ⅲ.I1.S5.1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结构设计 (一)设计资料 某双车道三级公路的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该涵洞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要求内径≥1m ,填土高H=1.2m ,土容重31/18m kN =γ,管节下砂垫层1m 厚,内摩擦角 35=?,容许承载力[0σ]kPa 150=,试对构件进行强度、裂缝宽度和基地应力验算。 (二)设计计算 设管壁厚0.1m ,外径1.25m ,每节1m 长,混凝土采用C15,钢筋采用R235。 1.恒载计算 填土垂直压力: 21/k 6.21182.1m N H q =?=?=γ土 管节垂直压力: 22/k 5.21.025t m N q =?=?=γ自 2.活载计算 按《公路桥含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3.1条和第4.3.2条规定,本题计算采用车辆荷载,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填料厚度等于或大于0.5m 的涵洞不记冲击力。 按《公路桥含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3.5条规定计算荷载分布宽度: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横向分布宽度=)14(28.123.199.030tan 2.126.0->> =?+见图m m m 故各轮垂直荷载分布宽度互相重叠,如图4-1a )所示。荷载横向分布宽度a 应按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m a 88.6)8.123.1(2)30tan 2.12 6.0( =?++??+= 一个车轮的纵向分布宽度=24.179.030tan 2.122.0m m >=?+ 故纵向后轮垂直荷载分布长度相互重叠,如图4-1b )所示。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 按二轮(后轴)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圆管涵施工

篇一:圆管涵施工方案】 一、xxx圆管涵,孔数与直径为1-1、0m,与路线交角为90度。 二、施工放样:根据设计资料、图纸进场放样,并进行现场校核,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然后进行基坑开挖。 三、1、开挖基坑: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图纸的基础外沿线开挖。然后由人工整修基坑,并用水准仪检查基底标高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基坑成型后检查地基承载力。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采用片石或砂砾垫层换填。 2、基础施工;基坑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按图纸设计铺筑砂砾石,再进行20号混凝土管基施工。 3、安装管节:涵管由禹州构件厂统一购进。安装前再一次放出涵管轴线,用吊车吊装管节,管节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管节安装完毕并校正后,进行管节处理,待管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再进行管底上部分混凝土的浇筑。 4、砌端墙身:按设计尺寸表面平顺,顶面不得超过设计标高 5、台背回填:按图纸设计及技术规要求分层对称进行台背回填,采用小型机械夯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6、洞口施工:根据图纸设计的洞口形式,按规要求进行施工。 四、质量保证体系: 1、量管理建立三级监督管理制度,从总工(技术负责人)到工地质检员、领工员,层层把关,严格管理。 2、施质检人员工作职责制,制定总工、主任工程师、质检员、实验员及测量员、岗位责任、确定各个岗位的职责,使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化。 3、定质量管理原则,明确质量要求目标,采取措施,保证质量。 a、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b、明确创优质工程的目标; c、实施严格的质量奖惩制度与经济利益挂钩; d、定期检查各自工作,进行评比,提高各个岗位的主动性、积极性; e、保证足够的施工机械,并切实保障施工的正常;

箱涵、盖板涵、圆管涵及倒吸虹涵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3) 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 部颁《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5) 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6) 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7) 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技术标准 三、主要材料 四、设计要点 结构计算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各种最不利组合,对强度、裂缝、变形进行控制。 (一) 圆管涵、倒虹吸 1. 管壁各断面的弯矩计算采用刚性圆管涵计算方法计算;φ1.0米管涵管壁厚度与孔径比采用3∶20,φ1.5米管涵管壁厚度与孔径比采用1∶10。 2. 管身荷载:管身所受恒载包括管身自重、管身侧面及顶面土压力。管身所承受的活载即车辆荷载通过填土按30°扩散角分布于管顶假定的水平面上,当分布宽度小于计算孔径时,按局部均布荷载计算;基底竖向反力假定通过基础均匀分布;圆管的侧压力强度按管顶水平面以上土柱引起的水平荷载计算;填土容重为18kN/m3,内摩擦角为35°。 3. 据管顶及管侧内力计算结果,按单筋截面砼配置管壁内、外两层受力钢筋。 4. 内径为1.5m的圆管涵用于主线上,内径为1.0m的圆管涵用于填土高度小于4.0m

的互通匝道上。 5. 倒虹吸水头差(竖井进出口至管涵中心处的高差)≤12米。 (二) 箱涵 1. 箱身按闭合箱形截面,取1m箱长进行内力计算,顶、底板按受弯构件配筋,侧墙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2. 箱身荷载 箱身所受恒载包括箱身自重、箱身侧面及顶面土压力、搭板重(填土高度小于0.5m时)。 箱身所受活载,按30°角扩散车轮荷载,不计冲击力。活载通过填土引起的侧压力,按箱身全长范围内的箱后填土破坏棱体上的活载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填土容重18kN/m3,内摩擦角为35°,土压力根据对结构最不利原则,考虑有水和无水在不同工况下进行组合。 3. 温度应力 顶板按正负10℃考虑,并计入了底板、侧墙与顶板分期浇筑时混凝土的收缩影响,此项按再降温10℃考虑。 4. 斜涵两端各取一个梯形的斜布钢筋区,在此区段内的钢筋间距,呈锐角一边的主钢筋间距与箱身中部相同,呈钝角一边的钢筋间距则缩小一半。 5. 箱身工程量计算 (1) 正箱涵的砼和钢筋数量计算:即将“正箱身钢筋及混凝土数量表”中相应的钢筋和砼数量乘以L/10(L为箱涵长)。 (2) 斜箱涵的砼和钢筋数量计算:砼数量计算方法与(1)相同;钢筋计算分正箱身和斜箱身两部分进行。正箱身(Lz=L-L1-L2)钢筋计算方法与(1)相同,斜箱身(Lx=L1+L2)钢筋计算,查“斜箱一端钢筋重量汇总表”中相应的钢筋数量乘以2。 (三) 盖板涵 1. 装配式钢筋砼预制盖板按两端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2. 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作30°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3. 预制盖板按99cm与74cm两种宽度设计,若需要变更盖板宽度时,可参照本图的配筋根数,按实际板宽进行折算。 4. 当为斜交盖板涵时,洞口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也可现场浇筑。 5. 计算涵台内力时,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按一端简支一端固定的竖梁计算;分离式基础盖板涵假定盖板与涵底铺砌为支撑,涵台作为上下端简支的竖梁,承受台后的水平压力。设计时实际采用的洞身基础类型(分离式或整体式)是根据板顶填土高度及涵底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的。 6. 台后活载换算成土柱高度,计算台后土压力, 7. 基底承压应力按平均应力计算,当涵顶填土较高时,涵洞基底承载力若小于设计要求的地基容许应力时,应对涵洞基底进行适当处理(设置砂砾石或碎石垫层等),以提高涵洞基底承载力。 五、施工要求 (一) 圆管涵、倒虹吸 1. 管节预制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斜管节也可在现场浇筑。各种管节均应在端部标注型号。例如∶D150,L(或R)30°等。 2. 涵洞接缝及沉降缝构造按本通用图中所示进行处理,另在涵洞基础襟边以上,沿接缝或沉降缝周围设置厚20cm,顶宽25cm粘土保护层。 3. 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翼墙的准确位置。 4. 管基可分两次浇筑,浇筑基础前先填10cm的砂砾垫层,并注意基础沉降缝的设置,此时还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砼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砼的结合,以及管基与管壁的结合。 5. 涵洞顶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相对密实度达到96%。 6. 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涵洞,应对地基作必要的处理,并采取措施,使大部分地基沉降在建成以前完成。其工后沉降≤20cm,地基处理详见“特殊路基设计图”。 7. 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8.倒虹吸管节的预制及接头逢的处理与一般涵洞有所区别,施工时应注意参照其设计布置图及本通用图中所示和要求进行。 (二) 箱涵

钢筋砼圆管涵通用图

目 录 序号图 表 名 称通用图编号页数备注序号图 表 名 称通用图编号页数备注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1说明TY-YGH-12 2圆管涵拼宽一般布置图TY-YGH-21 3孔径1.0米正管节钢筋构造图(管长0.5、1.0米)TY-YGH-31 4孔径1.5米正管节钢筋构造图(管长0.5、1.0米)TY-YGH-41 5孔径1.0米斜管节钢筋构造图(一)TY-YGH-51 6孔径1.0米斜管节钢筋构造图(二)TY-YGH-61 7孔径1.5米斜管节钢筋构造图(一)TY-YGH-71 8孔径1.5米斜管节钢筋构造图(二)TY-YGH-81 9斜交洞口一般构造图TY-YGH-91 10正交八字洞口构造及工程数量表TY-YGH-101 11斜交八字洞口构造及工程数量表TY-YGH-111 12斜交斜做八字洞口正翼墙尺寸表TY-YGH-121 13斜交斜做八字洞口反翼墙尺寸表TY-YGH-131 14锥坡式洞口尺寸及工程数量表TY-YGH-141 15套管式接头变形缝构造图TY-YGH-151 16进水口跌井构造图TY-YGH-161 17钢筋砼跌井井盖构造图TY-YGH-171 18跌井洞口防落物网构造图TY-YGH-181

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桥涵通用图 第1页 共2页 TY-YGH-1 钢筋砼圆管涵设计说明 一、 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61—2005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 技术指标 (一) 孔径:φ1.00、φ1.50m。 (二) 管顶填土高度:0.50~13.0m。 (三) 涵洞的斜交角度φ为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 (四) 洞口型式:一字锥坡式、八字墙。 (五)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三、 主要材料 1、管节混凝土:C30砼; 2、管身钢筋:R235和HRB335; 3、帽石为C25混凝土; 4、翼墙墙身、基础均为C15混凝土; 5、管基为C20砼,砂砾垫层; 6、洞口铺砌、锥形护坡、隔水墙及其他附加洞口均为M7.5浆砌片石。 四、 设计要点 1、本图按无压力和半压力式管涵设计,出口为自由堰流。 2、结构分析: (1) 本图采用容许应力、极限状态两种方法分别对截面进行应力及裂缝计算。 (2) 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即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涵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的摩擦力,采用角度分布法计算,半无限弹性体理论核算。 (3) 管节配筋按纯弯板断面分析,采用双向配筋管壁设置内外圈两层钢筋,并根据管径大小区别配用不同等级的钢筋,管节配筋由裂缝控制设计。 (4) 土重:按土柱重理论计算,内摩擦角φ=35°,土容重18kN/m3。 3、管基基底应力表 孔径(米) 填土高(米) 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 斜 度 0.5~4.0 ≥150 4.0~6.0 ≥180 6.0~8.0 ≥230 8.0~10.0 ≥280 1.0、1.5 10.0~13.0 ≥320 0°~45° 五、 施工注意事项 (一) 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水泥制管厂订制。管节分段

圆管涵设计说明

附录二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设计说明 1.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7.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8.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技术指标 1.孔径:1.0 2.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3.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三级 3.主要材料: 4.设计要点:1.本图册采用无压式管涵设计,出水口为自由堰流。 2.本图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对管节截面进行强度与裂缝验算。 3.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既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涵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 的摩擦力,采用角度分布法计算。 4.路面车辆活荷载对涵顶的压力按30°角进行分布;填土容重:19kN/m3,内摩擦角φ35°。 5.根据《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的规定,本图册设定圆管涵环境作用等级为Ⅲ 类。如实际工程环境作用等级超过以上设定,应根据规范的相关规定提高混凝土标号和保护层厚度,并应采取附加防腐蚀措施及满足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 6.为便于工厂集中预制,同一孔径管节对应不同填土高度,均采用同样的管壁厚。通过钢筋直 径和间距加以区分。 7.管节按纯弯板断面分析计算,采用双向配筋,管壁设置内外圈两层钢筋。配筋由裂缝控制, 裂缝宽度按0.15mm控制。 8.管节分标准管节和调整长度的辅助管节。标准管节长1m,辅助管节长0.5m。 9.洞口型式为一字墙,如采用其它形式时需要另行设计。 10.管节采用平口接头填缝,具体构造:节间缝隙采用沥青浸过的麻絮填塞,外面圈裹两道满涂 热沥青的油毛毡或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粗铅丝绑扎固定。 11.填土高度为0.5m~0.75m,内径1m时,地基承载力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12.基础构造:基础采用C20混凝土,基础底面铺设换填垫层。 13.基底换填材料的选用要求:当基底应力≤150 kPa时, 换填材料可采用碎石土,当基底应 力>150 kPa时, 换填材料要求采用级配碎石。 14.当地基容许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涵洞底地基进行加固处 理,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容许承载力。一字墙地基承载力要求与洞身基础相同。 15.涵洞洞口处的路基边坡应与涵洞所在路段路基边坡保持一致,一字墙尺寸及工程数量表提供 了按1:1.5边坡坡率进行设计的尺寸,如边坡坡率为其它值时需要另行设计。 16.管节配筋计算时未考虑运输吊装的情况。 17.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时可参照使用。

圆管涵主要施工方法

三、圆管涵主要施工方法 一、圆管涵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工作 首先确定出涵洞的初步位置,测出地面高程,以确定基坑开挖深度,然后利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基坑开挖工作。 2、开挖基坑及基础处理 开挖基坑时做好排水沟及集水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深度及几何尺寸,超挖机械开挖底部应预留30cm作为人工清底,基础每侧加宽30cm~50cm的工作宽度。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原土回填,需采用砂砾回填,基坑回填时,要进行夯实,夯实密度不小于93%。 基础处理采用砂砾垫层分层回填压实处理,其处理宽度根据基础处理深度按35°~45°角放坡至基底标高处加宽。 3、管基砼浇筑 浇筑管基混凝土分为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管基底下部分,待管涵安装完后,浇筑管底第二次上部混凝土,在浇筑管基底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好标高,浇筑时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2-3cm。 4、混凝土管安装及加固 (1)钢筋混凝土管圈管厂购置,并抽样检验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其各项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2)管基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然后浇筑管座混凝土。第一次管基浇筑前对准设计中线位置在砂石垫层上支撑组合钢摸板,将现浇C20混凝土流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浇筑时注意预留管壁厚度,混凝土初凝前拉毛养生,保证与管座混凝土紧密结合,达到要求强度后,准备安装管节。接缝完成后进行护管混凝土的第二次浇筑,方法同上。 (3)混凝土管采用16T吊车或者装载机、挖掘机卸管和起吊,人工配合安装,管节安装位置准确无误后进行临时底部木楔支撑。 (4)管节接头处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外面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二道。在沉降缝位置处预留1-1.5cm缝宽,用沥青麻絮填塞,然后用(三油两布法)三层沥青两层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及倒虹吸管设计说明 一、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 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二、技术指标 1.涵洞类别及主要尺寸: 涵洞类别跨径或管径(m) 涵顶填土 高度(m) 管节长度 (m) 斜度α(°) 备注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0.75、1.0、1.25、 1.50、 2.00 0.5~ 20.0 1.49、1.99 0、15、30、 45 环境条 件:Ⅰ级 钢筋混凝土 倒虹吸管 1.0、1.25、1.50 ≥0.9 1.49、1.99 0 2.车辆荷载:公路-I级。 三、主要材料 部位主要材料 预制涵管C30砼 涵管座C20砼 涵管基础C20砼 帽石、缘石C20砼 翼墙墙身、基础C20砼 铺底、锥坡、隔水墙M7.5砂浆砌MU40片块石表列石料为最低强度等级 砂、石料的质量要求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条文办理四、设计要点 1. 计算假定,由于本通用图圆管涵采用有基础形式,基础形式固定支承, 中心角127o。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基本资料》固定支承,中心角120o圆管涵内力计算系数为0.231,且忽略管壁环向压力N及径向剪力Q,仅考虑管壁上的弯距M。 (1)管节自重荷载 q1=γ1t (2)填土产生的均布垂直压力 q2=γ2h (3)填土产生的均布水平压力 q3=γ2Htg2(45 o -φ/2) (4)车辆荷载产生的均布垂直压力 q4=∑G/ab (5)车辆荷载产生的均布水平压力 q5=(∑G/ab)×tg2(45 o -φ/2) 式中:γ1-管节的材料容重(KN/m3), γ2-土的容重(KN/m3),γ2=21 KN/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