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解释一切,这事恰好发生在 100 年前

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解释一切,这事恰好发生在 100 年前
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解释一切,这事恰好发生在 100 年前

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解释一切,这事恰好发生在 100 年前

纽约普林斯顿电 – 直到 1915 年的秋天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脾气都还有点儿坏。

怎么能不坏呢?在那之前,德国发动了一场带来巨大损失的世界大战,而他在柏林的大部分同事都在为此欢呼——这让他觉得很恶心。他那时已经和妻子离了婚,前妻带着他的儿子跑去了瑞士。

他一个人住。他的朋友雅诺什·普雷施(Janos Plesch)曾经说:“他会睡到自然醒,有人让他去睡的时候他才去睡、有人给他吃的他才会觉得饿,然后他就会一直吃到有人让他停下来为止。”

更糟糕的是,他在自己新想出来的重力理论里发现了一个致命的缺陷,而就在几年前,当这个理论提出时,得到了很多赞扬。现在,他不再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了,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在这个领域一直对他盯得很紧。

所以爱因斯坦走回了黑板前。1915 年 11 月 25 日,他最终确定了统治着宇宙的那个等式。它就像维京人的字母一样紧凑而神秘,把时空描述成了一张松软的床垫,而物质和能量就像是一个怎么也睡不醒的人,把宇宙空间弄弯了,从而形成了被我们称为重力的效应,迫使光束、大理石还有下落的苹果在穿越空间时,走出了一条弯曲的路径。

图片来源:Chad Hagen

这就是广义相对论(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在科学写作中,这是一种标准修辞格,它指的是某种改变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的理论或者实验。广义相对论的确是这样一种理论。

自科学革命兴起、牛顿发现重力以来,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曾把时空看作一种舞台,各种物质和能量都是演员,在上面阔步行走。

而有了广义相对论以后,舞台本身突然一跃、动了起来。时空可以被弯曲、折叠,还能围绕着一个死去的恒星把自己卷起来、消失在黑洞里。它会像圣诞老人的肚子一样晃动,并辐射出一波又一波的引力压缩,就像料理机里的面团一样形成旋涡。它甚至能够破裂。它能被拉伸,也能长大,而在时间终结或者开始时,它也能崩塌成质量无限大的一个小点儿。

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科学家们都在庆祝广义相对论的发现,在爱因斯坦度过了生命中最后 22 年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也是一样。在那里,11 月,科学家们聚在了一起,回顾了过去一个世纪的重力研究,并观看了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Joshua Bell)和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的表演——格林是哥伦

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家,也是世界科学节(World Science Festival)的创始人。似乎就连大自然也在参与这次庆祝。去年春天,天文学家说他们发现了一个“爱因斯坦十

字”(Einstein cross),一个遥远星系的引力把在自己前面的一颗超新星的光分成了不同的光束,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这颗恒星爆炸了一次又一次,就好像电影《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的宇宙版一样。(在这部电影里,主人公在不停地过着同一天,译注。)

对于这个发现,几乎没有人能比爱因斯坦更加惊喜了。事实证明,他所构想出来的时空比他 1907 年的预测要活跃得多得多。

正是在 1907 年他意识到:下落中的身体会有一种失重的感觉——当时也许是因为他把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里的那把椅子斜得太厉害了。这一发现让他尝试着把这个新的相对论理论从侧偏的火车应用到了宇宙上。

根据现在被称作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的基础性理论,物理学定律不在乎你动得有多快——物理学定律和光速都是一样的。爱因斯坦发现,下落、旋转、空翻、被顶在一辆加速的汽车的座位上……无论你在如何运动,物理学定律应该都是一样的。

而爱因斯坦很快意识到了一个结果:在引力场内,就连光束都会向下弯曲、时间也会慢下来。和磁性不同,引力并不是一种可以在时空间传输的力量,正是由于时空本身的几何形状让星球保持了自己的轨道、让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

为了弄清楚这个弹性时空的原理,他又苦苦研究了 8 年,在这 8 年里,他从伯尔尼到了布拉格,又从布拉格到了苏黎士,后来到柏林就任了一个颇有声望的职位。

1913 年,他和多年同窗马塞尔·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n)发表了广受赞誉的引力理论的概述。这个概述并没有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具有相对性,但它的确预测出了光的弯曲,而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欧文·弗劳因德里希(Erwin Freundlich)就开始着手测量在克里米亚发生的日食期间星光的偏转。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弗劳因德里希和他团队里的其他人都因被认为是间谍而被逮捕。后来,爱因斯坦在他的计算中发现了一处缺陷。

“理论家走入歧途有两种方式,”他在写给物理学家亨德里克·洛伦兹(Hendrik Lorentz)的信中写道。“一是恶魔用一个错误的假说带着他到处乱走(这种情况值得同情),二是他的论证就是错的、荒谬的(这种情况该打)。”

所以为普鲁士科学院(Prussian Academy)作一系列讲座的条件已经成熟,而这些讲座,也为他最后抓住引力鸣响了倒计时。

突破的时刻

当月中旬,他用新理论计算了水星在运动中出现的一个令人费解的反常现象。他的结果显示,水星的椭圆形轨道角度每过一个世纪就会改变 43 秒。答案完全正确,爱因斯坦的心跳都加速了。

一周后,爱因斯坦写下了一个等式。它和他两年前写在笔记本里、但后来又放弃了的那个等式一模一样。

等号的一边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中的分布。另一边是空间的几何结构,即所谓的度规(metric)。度规是指计算两点之间距离的方式。

正如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后来所说,“时空告诉物质如何移动;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说起来容易,算起来难。各个恒星可能是舞台背景上的演员,但随着它们的每次运动,整个舞台都会发生变化。

不久后,爱因斯坦遭遇了第一个打击。

1915 年 12 月,他收到了在战场前线服役的德国天体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发来的电报。史瓦西解开了爱因斯坦用来描述一个孤星周围的引力场的方程。

他的解有个奇怪的特性:当与恒星达到一定距离时——这个距离被称为史瓦西半径(Schwarzschild radius)——这个方程就会坍塌。

“如果结果是真的,这将是一场真正的灾难,”爱因斯坦说。这就是黑洞的开始。

让他感到困惑的是,爱因斯坦的方程式针对一个单一的恒星能否得解。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是爱因斯坦的指路明灯之一,马赫教导称,宇宙里的一切都是相对的。爱因斯坦称之为马赫原理(Mach’s Principle),他认为这个原理意味着对于单独的物体而言,他的方程式不可能得到解答。

“大家可以说这是个笑话,”他对史瓦西说。“如果所有东西都将从这个世界消失,根据牛顿和伽利略的理论,惯性空间仍然存在。然而按照我的想法,什么也留不下。”

可是,根据他的方程式,有一颗恒星在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扭曲空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小宇宙。

设计一个宇宙

就像他当时的大多数同事一样,爱因斯坦认为宇宙由大量恒星、银河及周围的广阔空间组成。宇宙之外有什么?宇宙是无限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什么能阻止一颗恒星漂移到与所有物体脱离联系的距离?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爱因斯坦在 1917 年建立了无限宇宙模型。在他设立的模型中,空间就像锡罐的侧面一样,能够弯曲触碰到自己。他向一名朋友倾诉说:“我提出另一个有关引力的建议,这使我面临着被关进疯人院的风险。”

这个模型不需要设置令人烦恼的边界,但这个宇宙并不稳定,如果某种东西没有将两边撑住,这个圆柱就会坍缩。

“我认为,如果存在一个没有物质的世界,这是无法令人满意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图片来源:Ferdinand Schmutzer/?NB-Bildarchiv, via, Picturedesk

这种东西就是爱因斯坦在自己的公式中插入的一种被他称为“宇宙常数”的容差系数。从物理学来看,这个由希腊字母“兰姆达”(λ)指代的新名词代表着远距离的排斥力。

爱因斯坦认为,皆大欢喜的结果就是一个静态宇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宇宙中,其中的几何形态完全由物质决定。

但这没能站住脚。荷兰天文学家威廉·德西特(Willem de Sitter)提出了自己的解答,

他描述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物质且正在飞散的宇宙。

“我认为,如果说一个没有物质的世界是可能存在的,”爱因斯坦抱怨称。“这是无法令人满意的。”

后来,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发现,宇宙确实在不断膨胀。

爱因斯坦表示,既然这个宇宙常数不能使宇宙保持静态,那就别考虑它以及马赫原理了。他后来给英国宇宙学家菲利克斯·皮拉尼(Felix Pirani)写信称,“这可以追溯到人们认为‘有重量的物质’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实体的时候”。

但为时已晚。量子力学很快就表明,真空中存在很多能量。1998 年,天文学家发现暗能量就像宇宙常数一样,似乎正在将空间与时间分离,与德西特描述的宇宙相似。

实际上,大多数宇宙学家如今同意这个观点,即并不是所有运动都是相对的,时空的确独立于物质存在,不过它不是静止和绝对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引力波——以光速超速穿过真空的一波波引力压缩和伸展。

爱因斯坦在整个问题上摇摆不定。他在 1916 年告诉史瓦西,说引力波并不存在,后来又发表论文称它存在。他和助手在 1936 年再次改变了观点。

没人说过这是个简单的事情,对爱因斯坦来说都不是。

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史学家米歇尔·延森(Michel Janssen)本月在普林斯顿大学参加聚会时表示,爱因斯坦在开始做一件事情,就是使所有运动成为相对的。他失败了,但他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地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将加速度与引力的效应统一了起来。

他表示,这个故事说明,鲍勃·迪伦(Bob Dylan)那句“没有像失败这样的成

功”(there’s no success like failure)的歌词是对的,但“失败根本不是成功”(failure is no success at all)是错的。

爱因斯坦在 1919 年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时亚瑟·爱丁顿(Arthur Eddington)做了弗劳因德里希之前开始做的实验,他发现,正如爱因斯坦预测的那样,出现日食时,天空中的光线在太阳的暗引力下会发生弯曲、出现偏斜。

当被问及如果广义相对论失败他会做什么时,爱因斯坦曾说:“那我会替敬爱的主感到难过。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而且直到今天还是最棒的。

翻译 熊猫译社 葛仲君做图 林小妖

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大学物理 狭义相对论 习题及答案

第5章 狭义相对论 习题及答案 1. 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与相对论的时空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者有何联系? 答:牛顿力学的时空观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空间和时间,这种空间和时间是彼此孤立的;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认为自然界时间和空间的量度具有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具有不可分割性,而且它们都与物质运动密切相关。在远小于光速的低速情况下,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时空观趋于一致。 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 (1)相对性原理 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定律都具有相同形式;(2)光速不变原理 在所有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为c ,与光源运动与否无关。 3.你是否认为在相对论中,一切都是相对的?有没有绝对性的方面?有那些方面?举例说明。 解 在相对论中,不是一切都是相对的,也有绝对性存在的方面。如,光相对于所有惯性系其速率是不变的,即是绝对的;又如,力学规律,如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成立的,即相对于不同的惯性系力学规律不会有所不同,此也是绝对的;还有,对同时同地的两事件同时具有绝对性等。 4.设'S 系相对S 系以速度u 沿着x 正方向运动,今有两事件对S 系来说是同时发生的,问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它们对'S 系是否同时发生? (1)两事件发生于S 系的同一地点; (2)两事件发生于S 系的不同地点。 解 由洛伦兹变化2()v t t x c γ'?=?-?知,第一种情况,0x ?=,0t ?=,故'S 系中0t '?=,即两事件同时发生;第二种情况,0x ?≠,0t ?=,故'S 系中0t '?≠,两事件不同时发生。 5-5 飞船A 中的观察者测得飞船B 正以0.4c 的速率尾随而来,一地面站测得飞船A 的速率为0.5c ,求: (1)地面站测得飞船B 的速率; (2)飞船B 测得飞船A 的速率。 解 选地面为S 系,飞船A 为S '系。 (1)'0.4,0.5x v c u c ==,2'3 41'x x x v u v c v v c += =+ (2)'0.4BA AB x v v v c =-=-=- 5.6 惯性系S ′相对另一惯性系S 沿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取两坐标原点重合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在S 系中测得两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1x =6×104 m,1t =2×10-4 s ,以及2x =12×104 m,2t =1× 10-4 s .已知在S ′系中测得该两事件同时发生.试问: (1)S ′系相对S 系的速度是多少? (2) S '系中测得的两事件的空间间隔是多少? 解: 设)(S '相对S 的速度为v , (1) )(12 11 x c v t t -='γ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篇名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作者 郭展嘉。國立虎尾高中。一年三班申建霖。國立虎尾高中。一年三班李憲昌。國立虎尾高中。一年三班

在我們的國中階段物理化學課已經學到了不少科學家與物理學家,上了高中之後,我們最常聽到的物理學家的名字就是屬於「愛因斯坦」了! 因為他的相對論造成了革命性的變化〈至今還沒有人能夠推翻他的學說〉,也是因為之前有人想解剖他的腦袋做觀察他為什麼會那麼地聰明,所以引發我們想了解他的動機;也剛好有這個小論文的機會所以我們國文老師指派了一個任務給我們班所有人,藉著這次機會我開始和組員一起開始對愛因斯坦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貳●正文 一.愛因斯坦生平簡介 01.1902年任職於瑞士專利局,工作乏味,下班後在家中進行自已所喜 歡的研究。 02. 在他26歲時,也就是1905年,愛因斯坦共計發表了3篇論著{光電效應、分子論的布朗運動、電力學的相對論},其中第二篇光電效應使他在1921年榮獲諾貝爾物理獎。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所提出相對論的質量和能量的關係,這兩者是一體的兩面,可以互相轉換,這導致核能的實現(質量的損失可以轉變成能量)。 03. 1912年秋天愛因斯坦回瑞士母校任教,他的座右銘為「研究的目的在追求真理」,時常告誡學生不要選擇輕鬆的途徑。 04. 在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四日向柏林科學院提出有名的「廣義相對論」。其中曾斷言太陽的重力場會使通過太陽附近的星光彎曲,但是平常陽光太強無法觀測。按照當時一般的看法,光既非物質點所組成,在太陽的重力場裏,光理應以直線進行,不應該受到太陽的影響。愛因斯坦不尋常的主張自然引起了爭論,幸好愛因斯坦的理論終於找到了個試驗的機會。 05. 1938年德國在希特勒統治下已經發現以中子撞擊鈾會產生核分裂 的現象。美國科學家乃上書羅斯福總統,由愛因斯坦具名簽署,信中建議展開鈾實際用途的研究,終於研製出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愛因斯坦倡議原子能的和平用途,阻止戰爭的再發生。為本世紀的科學巨人。〈註一〉

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解释一切,这事恰好发生在 100 年前

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解释一切,这事恰好发生在 100 年前 纽约普林斯顿电 – 直到 1915 年的秋天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脾气都还有点儿坏。 怎么能不坏呢?在那之前,德国发动了一场带来巨大损失的世界大战,而他在柏林的大部分同事都在为此欢呼——这让他觉得很恶心。他那时已经和妻子离了婚,前妻带着他的儿子跑去了瑞士。 他一个人住。他的朋友雅诺什·普雷施(Janos Plesch)曾经说:“他会睡到自然醒,有人让他去睡的时候他才去睡、有人给他吃的他才会觉得饿,然后他就会一直吃到有人让他停下来为止。” 更糟糕的是,他在自己新想出来的重力理论里发现了一个致命的缺陷,而就在几年前,当这个理论提出时,得到了很多赞扬。现在,他不再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了,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在这个领域一直对他盯得很紧。 所以爱因斯坦走回了黑板前。1915 年 11 月 25 日,他最终确定了统治着宇宙的那个等式。它就像维京人的字母一样紧凑而神秘,把时空描述成了一张松软的床垫,而物质和能量就像是一个怎么也睡不醒的人,把宇宙空间弄弯了,从而形成了被我们称为重力的效应,迫使光束、大理石还有下落的苹果在穿越空间时,走出了一条弯曲的路径。

图片来源:Chad Hagen 这就是广义相对论(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在科学写作中,这是一种标准修辞格,它指的是某种改变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的理论或者实验。广义相对论的确是这样一种理论。 自科学革命兴起、牛顿发现重力以来,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曾把时空看作一种舞台,各种物质和能量都是演员,在上面阔步行走。 而有了广义相对论以后,舞台本身突然一跃、动了起来。时空可以被弯曲、折叠,还能围绕着一个死去的恒星把自己卷起来、消失在黑洞里。它会像圣诞老人的肚子一样晃动,并辐射出一波又一波的引力压缩,就像料理机里的面团一样形成旋涡。它甚至能够破裂。它能被拉伸,也能长大,而在时间终结或者开始时,它也能崩塌成质量无限大的一个小点儿。 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科学家们都在庆祝广义相对论的发现,在爱因斯坦度过了生命中最后 22 年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也是一样。在那里,11 月,科学家们聚在了一起,回顾了过去一个世纪的重力研究,并观看了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Joshua Bell)和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的表演——格林是哥伦

大学物理狭义相对论习题及答案

第5章 狭义相对论 习题及答案 1. 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与相对论的时空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者有何联系? 答:牛顿力学的时空观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空间和时间,这种空间和时间是彼此孤立的;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认为自然界时间和空间的量度具有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具有不可分割性,而且它们都与物质运动密切相关。在远小于光速的低速情况下,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时空观趋于一致。 2.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 (1)相对性原理 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定律都具有相同形式;(2)光速不变原理 在所有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为c ,与光源运动与否无关。 3.你是否认为在相对论中,一切都是相对的?有没有绝对性的方面?有那些方面?举例说明。 解 在相对论中,不是一切都是相对的,也有绝对性存在的方面。如,光相对于所有惯性系其速率是不变的,即是绝对的;又如,力学规律,如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成立的,即相对于不同的惯性系力学规律不会有所不同,此也是绝对的;还有,对同时同地的两事件同时具有绝对性等。 4.设'S 系相对S 系以速度u 沿着x 正方向运动,今有两事件对S 系来说是同时发生的,问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它们对'S 系是否同时发生? (1)两事件发生于S 系的同一地点; (2)两事件发生于S 系的不同地点。 解 由洛伦兹变化2()v t t x c γ'?=?- ?知,第一种情况,0x ?=,0t ?=,故'S 系中0t '?=,即两事件同时发生;第二种情况,0x ?≠,0t ?=,故'S 系中0t '?≠,两事件不同时发生。 5-5 飞船A 中的观察者测得飞船B 正以0.4c 的速率尾随而来,一地面站测得飞船A 的速率为0.5c ,求: (1)地面站测得飞船B 的速率; (2)飞船B 测得飞船A 的速率。 解 选地面为S 系,飞船A 为S '系。 (1)'0.4,0.5x v c u c ==,2'341'x x x v u v c v v c +==+ (2)'0.4BA AB x v v v c =-=-=- 5.6 惯性系S ′相对另一惯性系S 沿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取两坐标原点重合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在S 系中测得两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1x =6×104m,1t =2×10-4s ,以及2x =12×104 m,2t =1×10-4 s .已知在S ′系中测得该两事件同时发生.试问: (1)S ′系相对S 系的速度是多少? (2)S '系中测得的两事件的空间间隔是多少? 解: 设)(S '相对S 的速度为v , (1) )(12 11x c v t t -='γ

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读后感

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读后感 导读: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读后感1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吧!那肯定也听说过他那伟大的相对论理论。众所周知,相对论是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的,分成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 而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在大学的物理学科才有所涉及,那些深奥的理论是不是已经让你望而却步了呢?别,请走上前来,看看这本书——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跟伟大的爱因斯坦一起走上“相对论”的旅途吧! 记得小学一年级时,一位老师告诉过我,按照相对论,如果人类能够发明比光还快的机器就能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社会。如果找到虫洞,并且能够放大、移动虫洞的位置,就可以去往未来。多么神奇! 一直以来,我就对相对论很感兴趣。可惜,妈妈帮我找到的资料都很难懂,不过这本书可非常有趣,让我爱不释手。因为深入浅出是这本书的特色,高深的理论知识在一个个简单常见的例子中变得简单明了,虫洞、黑洞、时间机器等不再是一个个枯燥无味的词语。即使你是一个物理零基础的孩子,只要用心读这本书。相信它也会让你“赖”上物理,爱上科学! 这本书分成九课,都是以爱因斯坦为主讲老师,给孩子讲课的形式来给我们传播知识的。 分别是第一课什么是速度?

第二课光的速度不会变? 第三课能够到达未来吗? 第四课对于运动中的人来说,距离变短了。 运动会使物体的重量发生变化。 宇宙是什么样的呢? 地球拉住了布娃娃。 重力使光线变得弯曲。 能够吸引一切的黑洞。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九课,因为读了这一章节之后,我解开了一直藏在心里的谜团——为什么地球没有被虫洞吸进去。 这是因为:重力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黑洞是一个拥有巨大重力的天体,到了黑洞附近,任何物体都逃脱不了它那强大的吸引力。那么为什么地球还依然存在呢?因为,虽然宇宙里有很多黑洞,但是那些黑洞只能吸引一定距离内的物体,距离越远,黑洞的引力就越小。也就是说,地球是位于黑洞的边界线之外,所以它不会被黑洞吸进去。哈哈,可真有趣。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我们小学生也要通过阅读,思考,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即使不能成为科学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让有趣的科学知识伴我们成长。大家一起来读书吧! 爱因斯坦讲的相对论的故事读后感2

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是本世纪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统计物理学、量子理论、辐射量子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建立的相对论,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诞生,对物理学、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哲学思想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列宁称他为“伟大的自然科学革新家”。 学习、思考、勤奋的一生 1879年3月14日,阿耳伯特·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人的家庭。 爱因斯坦小时并不显得很聪明,但却很爱动脑筋。五岁时,父亲送给他一个指南针,他玩得入了迷,无论怎么颠来倒去地摆弄它,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沉思着这里必然隐藏着自然界的奥秘。爱因斯坦的小学、中学是在慕尼黑上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他十分讨厌当时德国的教育制度,提倡死记硬背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文法规则,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他爱好独立思考,渴望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爱因斯坦十五岁时,跟随父母迁居到意大利的米兰。不久又进入瑞士阿劳中学学习。这里的学风和慕尼黑市大不相同,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工作能力,自由空气很浓,学生不必死记硬背。学校有许多小实验室,摆着许多实验仪器和标本,学生可 __地去做

实验。这样的学习环境对爱因斯坦来说真是太好了。他在这里学习了一年,取得中学毕业证书后,未经考试进入了当时中欧一带著名的大学——苏黎世工科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 爱因斯坦在大学里也不是一个优等生。他对一些学科不感兴趣,考试成绩较差,而把全部精力都化在钻研有兴趣的数学和物理学上。他喜欢在实验室里工作,同实验直接打交道。他对当时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落后状况,对教授只讲一些应用性的物理原理,对自然现象缺乏探索精神,很不满意。爱因斯坦只得坚持勤奋的自学,来不断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 1900年夏天,爱因斯坦大学毕业。1902年,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进了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工作。他的任务是负责对申请专利权的各种发明创造提出审查意见。这一工作使他有机会能接触到许多新的思想和有趣的意见,培养了能够迅速抓住事物本质的不寻常的能力,这对他的物理思想也有重大的激励作用。他白天工作,晚上和假日研究感兴趣的物理问题。1905年,他获得了惊人的突破。一年之内,连续发表了有关布朗运动、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三篇划时代的论文,这三项重大成就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这在自然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的论文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By A. Einstein June 30, 1905 It is known that Maxwell's electrodynamics--as usually understood at the present time--when applied to moving bodies, leads to asymmetries which do not appear to be inherent in the phenomena. Take, for example, the reciprocal electrodynamic action of a magnet and a conductor. The observable phenomenon here depends only on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conductor and the magnet, whereas the customary view draws a sharp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cases in which either the one or the other of these bodies is in motion. For if the magnet is in motion and the conductor at rest, there arises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the magnet an electric field with a certain definite energy, producing a current at the places where parts of the conductor are situated. But if the magnet is stationary and the conductor in motion, no electric field arises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the magnet. In the conductor, however, we find an electromotive force, to which in itself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energy, but which gives rise--assuming equality of relative motion in the two cases discussed--to electric currents of the same path and intensity as those produced by the electric forces in the former case. Examples of this sort, together with the unsuccessful attempts to discover any motion of the earth relatively to the ``light medium,'' suggest that the phenomena of electrodynamics as well as of mechanics possess no propert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idea of absolute rest. They suggest rather that, as has already been shown to the first order of small quantities, the same laws of electrodynamics and optics will be valid for all frames of reference for which the equations of mechanics hold good.1 We will raise this conjecture (the purport of which will hereafter be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to the status of a postulate, and also introduce another postulate, which is only apparently irreconcilable with the former, namely, that light is always propagated in empty space with a definite velocity c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state of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继狭义相对论之后,深入研究引力理论,于1913年提出的引力场的相对论理论。这一理论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它把引力场归结为物体周围的时空弯曲,把物体受引力作用而运动,归结为物体在弯曲时空中沿短程线的自由运动。因此,广义相对论亦称时空几何动力学,即把引力归结为时空的几何特性。 如何理解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弯曲呢?这里我们借用一个模型式的比拟来加以说明。假如有两个质量很大的钢球,按牛顿的看法,它们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将彼此接近。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则并不认为这两个钢球间存在吸引力。它们之所以相互靠近,是由于没有钢球出现时,周围的时空犹如一张拉平的网,现在两个钢球把这张时空网压弯了,于是两个钢球就沿着弯曲的网滚到一起来了。这就相当于因时空弯曲物体沿短程线的运动。所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不存在“引力”的引力理论。 进一步说,这个理论是建立在等效原理及广义协变原理这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等效原理是从物体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这个基本事实出发,认为引力与加速系中的惯性力等效,两者原则上是无法区分的;广义协变原理,可以认为是等效原理的一种数学表示,即认为反映物理规律的一切微分方程应当在所有参考系中保持形式不变,也可以说认为一切参考系是平等的,从而打破了狭义相对论中惯性系的特殊地位,由于参考系选择的任意性而得名为广义相对论。 我们知道,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一切有质量的物体均相互吸引,这是一种静态的超距作用。 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产生引力场的规律由爱因斯坦场方程表示,它所反映的引力作用是动态的,以光速来传递的。 广义相对论是比牛顿引力论更一般的理论,牛顿引力论只是广义相对论的弱场近似。所谓弱场是指物体在引力场中的引力能远小于固有能,力场中,才显示出两者的差别,这时必须应用广义相对论才能正确处理引力问题。 广义相对论在1915年建立后,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检验其正确性,即所谓三大实验验证。这就是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折,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以及光谱线在引力场中的频移,这些不久即为当时的实验观测所证实。以后又有人设计了雷达回波时间延迟实验,很快在更高精度上证实了广义相对论。60年代天文学上的一系列新发现:3K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X射电源等新的天体物理观测都有力地支持了广义相对论,从而使人们对广义相对论的兴趣由冷转热。特别是应用广义相对论来研究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已成为物理学中的一个热门前沿。 爱因斯坦一直把广义相对论看作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他说过,“要是我没有发现狭义相对论,也会有别人发现的,问题已经成熟。但是我认为,广

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发展

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思想启示 12级物理一班段延波1207020016 在《物理学史》6.2节,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经过。而在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最令我在意的还是爱因斯坦的思想发展,所以,我查阅了文献资料,研究学习了爱因斯坦在创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的思想,特在此进行简短阐述。 一、善于提问与不畏权威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写的才华出众,直到五岁话还说不清楚,曾被医生认为发育不正常,不过他很爱思考,总是像大人盘问“为什么?”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四五岁时就对罗盘发生过浓厚兴趣,“为什么罗盘的指针总是指向南北,这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深刻的隐藏在事物后面”爱因斯坦后来回忆时这么说。12岁时他对几何定理的神奇也深有触动。例如他曾想到,“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虽然不是显而易见,却可以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于任何怀疑似乎不可能”他说“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正是源于这种对世界和学问的好奇与质疑, 促使爱因斯坦如饥似渴地读书, 天马行空地思考问题。 爱因斯坦不喜欢当年德国的教育制度,中学没有毕业就退学在家自学,16岁通过自学掌握了微积分,在爱因斯坦的学习阶段,15岁的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居家迁居意大利,后只身到瑞典的苏黎世,目的是上那里的联邦工业大学,却因不善记忆而没有录取,后来转学到阿劳(Aaeau)中学补习功课。他在自述中写道,“这所学校以他的自由精神和那些毫不依赖外界权威的教师们的淳朴热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阿劳这一年中,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倘若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波跑,那么它就处在一个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波场,但看来不会有,样的事情!这是从狭义相对论有关的第一个朴素的思想实验。”[ 3] 正是这种对事物的好奇和对人类已有知识的质疑, 造就了爱因斯坦, 成为他不断追求科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引导他提出和解决前人不可能提出和解决的问题。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经典测试题(3)

高考物理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相对论简介经典测试题(3) 一、选择题 1.有一把长为L的尺子竖直放置,现让这把尺子沿水平方向以接近光的速度运行,运行过程中尺子始终保持竖直,那么我们此时再测量该尺子的长度将() A.大于L B.小于L C.等于L D.无法测量 2.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出的光谱 B.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事件是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C.光电效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使得光的波动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D.质能方程2 E mc 揭示了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确定关系,提出这一方程的科学家是卢瑟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 B.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衍射现象 C.光的偏振现象证实了光是横波。 D.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向静止的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B.电磁波谱波长由长到短顺序是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γ射线C.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波源周围如果没有介质,就不能形成机械波 D.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经过地球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到飞船上的时钟变快 5.关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是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动能 B.是物体的核能 C.是物体各种形式能的总和 D.是在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6.下列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 B.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 D.经典力学包含于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经典力学己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B.经典力学在今天广泛应用,它的正确性无可怀疑,仍可普遍适用 C.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随运动状态而改变 D.狭义相对论认为,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8.关于相对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宙飞船的运动速度很大,应该用相对论计算它的运动轨道

爱因斯坦相对论超级经典通俗理解

爱因斯坦相对论超级经典通俗理解 (注:摘自百度知道) 达到光速时间停止: 假如有一段足够长的笔直公路,你站在甲地,12:00准时从甲地以光速前进。在你开始前进的那一时刻,甲地发生的一切现象也正好以光速向四面八方传播。10分钟以后,也就是12:10分,你到达了乙地。此时在甲地12:00钟发生的现象也正好传到乙地,那么你回头看甲地还是12:00的现象,不管你前进了多久,回头看到得一直都是甲地12:00的现象。这就是时间停止的现象。 超越光速时间倒流: 假如有一段足够长的笔直公路,你站在甲地,12:00以2倍光速前进,那么10分钟后到达丙地,不难得出光从甲地传播到丙地需要20分钟,意思就是在甲地11:50发生的现象在12:10分正好到达丙地。那么你12:10在丙地看到了甲地在11:50就发生的事情,时间倒流的现象就这样发生了。 相对时间公式: 设从甲地出发,速度为V,前进时间为T1,看到甲地现象的时间为T2=T1V/C。相对时间T=T1-T2=T1(1-V/C)。 公式中可以看出,V=C,T=0。时间停止;V>C,T<0,时间倒流。

光速不可超越理论: 假如有一段足够长的笔直公路,你站在甲地,12:00以2倍光速前进的时候,甲地有一个人在看着你。10分钟后你达到丙地,你达到丙地的现象还要经过20分钟才可以传到甲地。这样一来,甲地的人在12:30分的时候才看到你达到丙地,从而得出你的速度是2/3倍的光速。 设你的速度为V,光速为C,前进距离S,你前进的时间T1=S/V,达到后的现象传回甲地的时间T2=S/C,可以得出甲地的人看你的速度为 V1=S/(T1+T2)=S/(S/V+S/C)=VC/V+C。 从这个公式里就可以看出,不管你的速度V有多大,看起来的速度都不可能达到光速。只有当你的速度是无穷大的时候,看起来才是光速。 接近光速时物体长度变短: 假设一辆长30万千米的火车,车头在A地,车尾在B地,观察者站在B地,火车以光速前进。1秒钟后,车尾到达A地,再过1秒后观察者看到车尾到达A地。得出2秒钟后观察者看到车尾在A 地;从运动开始,0.5秒后车头前进15万千米达到C地,BC距离45万千米,再过1.5秒后,观察者看到车头到达C地,得出2秒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哲学思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论文题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哲学思想 学生姓名:陆想想 班级学号:SX1203225 学科名称:生物医学工程 2012年12月22日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哲学思想 陆想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江苏省南京市 210016) 摘要: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电磁场理论与牛顿力学经典理论相矛盾的情况,众多物理学家坚持牛顿力学是权威,不可能有错,爱因斯坦则选择修改牛顿力学,最终导致相对论的产生。本文介绍了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历史背景,阐述了相对论的历史意义,以及相对论所展现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爱因斯坦;相对论;哲学; 0引言 19世纪下半期,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包括光波是电磁波的理论)在实验上得到了确认。当时,在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中,力学观点占有统治地位。因而一般认为电磁波(或光波)只有在介质中才能传播,并给传播电磁波(或光波)的介质取名为“以太”。但是以太的引入却使电磁场理论和相对性原 理之间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缝:力学相对性原理指出,所有的惯性系都是平权的;但是对引进了以太以后的电磁场理论来讲以太惯性系却是一个优越的 惯性系。如何解决相对性原理和电磁场理论之间存在的矛盾,物理学家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相对论的创立 1.1物理学发展出现矛盾 1687年,牛顿的绝对时空与运动理论发表,牛顿力学以及伽利略变换统治了物理学两个多世纪。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统一的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方程组,由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光波也是电磁波,提出了光的电磁学说,统一了电磁学和光学。1887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电磁场的一些规律与牛顿力学理论相矛盾。此时,统治了两个多世纪的牛顿力学与伽利略变换遇到了困难。科学家们纷纷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 1.2拯救“以太”之路失败 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存在一种适用于力学但不适用于电动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电动力学里存在着一个优越的惯性系,即“以太参考系”。相对于以太静止的参照系就是一种较之其它参照系具有 特殊优越性的“绝对参照系”,它对应着牛顿所讲的“绝对空间”。因此,为了拯救“以太”,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对双星现象、光行差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斐索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否定的,即以太参考系并不存在。 1.3爱因斯坦另辟蹊径 爱因斯坦则要通过修改牛顿力学,以一个既满足力学又满足电动力学的相对性原理来解决矛盾,这样一套理论就是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在这个理论中,抛弃了以太,抛弃了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从根本上改造了经典物理学,建立了一个新的物理学体系。爱因斯坦选择的是一条令其他物理学家望而生畏的道路。在19世纪末,几乎所有物理学家都认为,牛顿力学经受了几百年的考验,已成为全部物理学甚至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正确是不容怀疑的。但是爱因斯坦恰恰就敢于把与旧时空观不相容的两个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作为新理论的出发点,这充分表明爱因斯坦在科学探索中不迷信权威、敢于创新的精神。也可以说,爱因斯坦选择的是一条反传统的道路。 1.4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 力学》论文,标志着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使电磁场理论和经典力学得到了统一,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对牛顿力学成立的伽利略变换,在电磁学理论中不成立的原因,爱因斯坦认为是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有问题。而且,爱因斯坦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更改时间和同时性的定义。爱因斯坦明确地确定了时间和同时性的定义[1]。 爱因斯坦指出:“借助于某些(假想的)物理经验,对于静止在不同地方的各只钟,规定了什么叫做它们是同步的,从而显然也就获得了‘同时’和‘时间’的定义。一个事件的‘时间’,就是在这事件发生地点静止的一只钟同该事件同时的一

6狭义相对论习题思考题

习题6 6-1.设固有长度m 50.20=l 的汽车,以m/s 0.30=v 的速度沿直线行驶,问站在路旁的观察者按相对论计算该汽车长度缩短了多少 解:l l = 2 112 x =- +L 22112u c ≈-,214002 1 1.25102u l l l l m c -?=-=?=?。 6-2.在参考系S 中,一粒子沿直线运动,从坐标原点运动到了 m 105.18?=x 处,经历时间为s 00.1=t ?,试计算该过程对应的固有时。 解:以粒子为S ' 系,利用t '?=? 0.866t s '?==。 6-3.从加速器中以速度c v 8.0=飞出的离子在它的运动方向上又发射出光子。求这光子相对于加速器的速度。 解:设加速器为S 系,离子为S '系,利用:21x x x v u v uv c '+= '+, 则:220.80.811x x x v u c c v c uv c c c c '++= =='?+ + 。 6-4 1000m 的高空大气层中产生了一个π介子,以速度0.8v c =飞向地球,假定该π介子在其自身的静止参照系中的寿命等于其平均寿命6 2.410s -×,试分别从下面两个角度,即地面上观测者相对π介子静止系中的观测者来判断该π介子能否到达地球表面。 解:(1)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时间膨胀: 有t ?= ,∴66410t sa -?= =? 由8 6 0.8310410 9601000l v t m m -=?=????=<,∴到达不了地球; (2)π介子静止系中的观测者认为长度收缩:

有l l = 600l m == 而6 8 2.4100.8310576600s v t m m -=?=????=<,∴到达不了地球。 6-5 长度01m l =的米尺静止于'S 系中,与x ′轴的夹角'θ=30°,'S 系相对 S 系沿x 轴运动,在S 系中观测者测得米尺与x 轴夹角为=θ45°。试求: (1)'S 系和S 系的相对运动速度。(2)S 系中测得的米尺长度。 解:(1)米尺相对S '静止,它在,x y ''轴上的投影分别为: 0cos 0.866m x L L θ''==,0sin 0.5m y L L θ''==。 米尺相对S 沿x 方向运动,设速度为v ,对S 系中的观察者测得米尺在x 方 向收缩,而y 方向的长度不变,即:x L L =,y y L L '= 故 :tan y y x x L L L L L θ''= = = 把ο 45θ=及,y L L '' 0.5 0.866 =,故 :0.816v c = (2)在S 系中测得米尺长度为0.707m sin 45y L L ==? 。 6-6 一门宽为a ,今有一固有长度0l (0l >a )的水平细杆,在门外贴近门的平面内沿其长度方向匀速运动。若站在门外的观察者认为此杆的两端可同时被拉进此门,则该杆相对于门的运动速率u 至少为多少 解:门外观测者测得杆长为运动长度,l l =,当1a ≤时,可认

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爱因斯坦 .

第一部分狭义相对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几何命题的物理意义 4 2.坐标系 5 3.经典力学中的空间和时间7 4.伽利略坐标系8 5.相对性原理(狭义)8 6.经典力学中所用的速度相加定理10 7.光的传播定律与相对性原理的表面抵触10 8.物理学的时间观12 9.同时性的相对性14 10.距离概念的相对性15 11.洛伦兹变换16 12.量杆和钟在运动时的行为19 13.速度相加定理斐索实验20 14.相对论的启发作用22 15.狭义相对论的普遍性结果22 16.经验和狭义相对论25 17.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间27 第二部分广义相对论29 18.狭义和广义相对性原理29 19.引力场31 20.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是广义相对性公设的一个论据32 21.经典力学的基础和狭义相对论的基础在哪些方面不能令人满意34 22.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几个推论35 23.在转动的参考物体上的钟和量杆的行为37 25.高斯坐标41 26.狭义相对论的空时连续区可以当作欧几里得连续区43 27.广义相对论的空时连续区不是欧几里得连续区44 28.广义相对性原理的严格表述45 29.在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解引力问题47 第三部分关于整个宇宙的一些考虑49 30.牛顿理论在宇宙论方面的困难49 31.一个“有限”而又“无界”的宇宙的可能性50 32.以广义相对论为依据的空间结构53 附录54 一、洛伦兹变换的简单推导54 二、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间(“世界”)57 三、广义相对论的实验证实58 (1)水星近日点的运动59 (2)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60 (3)光谱线的红向移动62 四、以广义相对论为依为依据的空间结构64 五、相对论与空间问题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