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教材 《读孟尝君传》《扁鹊见蔡桓公》原文、注释、习题及教参

北京版教材 《读孟尝君传》《扁鹊见蔡桓公》原文、注释、习题及教参
北京版教材 《读孟尝君传》《扁鹊见蔡桓公》原文、注释、习题及教参

二十五读《孟尝君传》①

王安石

导读

不足一百字的短文却多有转折,既驳斥了世俗的一般看法,又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想一想四个层次包含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②。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③,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④,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呜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①选自《临川先生集》。《孟尝君传》指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②[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卒,终于。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史记·孟尝君列传》记秦昭王曾欲聘孟尝君为相,有人进谗,秦昭王又囚而要杀他。孟尝君向昭壬宠姬求救,宠姬提出要白狐裘为报。而孟尝君只有一白狐裘,已献给秦王。于是门客装狗进入秦官,盗得白狐裘献给宠姬。宠姬为孟尝君说情,昭王释放孟尝君,既而后悔,派兵追赶。孟尝君逃到函谷关,关法规定鸡鸣才能开关,门客有能为鸡鸣者,引动群鸡皆鸣,孟尝君才脱险逃出函谷关,回归齐国。③[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只、仅仅。雄,长、首领。④[擅齐之强]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

鉴赏点拨

转折有力,首尾无百余字,严劲紧束,而宛转凡四五处,此笔力之绝。(《唐宋文举要》引楼迂斋语)

语语转,笔笔转,千秋绝调。(同上,引沈德潜语)

此文笔势峭拔,辞气横厉,寥寥短章之中,凡具四层转变,真可谓尺幅千里者矣。(同上,引李刚已语)

感受和鉴赏

一、世人认为孟尝君能得士的理由是什么?王安石驳斥世人认为孟尝君能得士的根据又是什么?

二、前人评《读(孟尝君传)》立意新颖,发前人所未发,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你写一篇读《读(孟尝君传)》后的小文章,提出你的看法。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卒.赖其力卒:

2.岂.足以言得士岂:

3.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特:

4.擅.齐之强擅:

四、将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归类。

1.鸡鸣狗盗之.力

2.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3.士以故归之.

4.虎豹之.秦

5.擅齐之.强

6.士之.所以不至也

二十六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导读

课文记叙名医扁鹊四次进见蔡桓公的情况。文中是怎样叙述蔡桓公对待病情的态度和病情发展的经过的?想想这个故事有什么积极意义。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①,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②,不治将恐③深。桓侯曰:“寡人④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⑤。”居⑥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⑦,不治将益⑧深。”桓侯不应⑨。扁鹊出,桓侯又不悦10。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11。桓侯故○12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13;在肌肤,针石○14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15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16,无奈何也○17。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18。”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19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注:

节选自《韩非子·喻老》(中华书局1954年版《诸子集成》)。《韩非子》,韩非著,为法家重要著作。韩非(约公元前280一前233),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扁鹊,原指传说中远古时的一位名医,春秋战国时期东方一些地区常将良医称为扁鹊。本文中的扁鹊指战国时的秦越人,因其医术高明,人们就以扁鹊的名字称他。蔡桓(huán)公,蔡国(今河南上蔡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齐桓侯)。

①[有间(jiàn)3一会儿。②[腠(còu)理]中医指皮下肌肉间的空隙和皮肤的纹理。③[恐]恐怕,担心。④[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⑥[居]停,过。⑦[肌肤]肌肉和皮肤。⑧[益]更加。⑨[不应(yinɡ)]不给予回应,不理睬。⑩(悦]高兴。○11[还走]转身就跑。还,通“旋”,回转。走,小步快跑。○12(故]特意。○13[汤(tànɡ)

熨(wai)之所及也]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焐(wù)。熨,用药物热敷。○14[针石]金属针和石针。指针灸(jiǔ)。○15[火齐(jì)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称火齐汤。齐,通“剂”。○16[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17[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18[臣是以无请也]因此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是以,以是,因此。○19[索]寻找。

探究和练习

一、桓侯为什么不同意扁鹊说他有病?

二、扁鹊第四次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扁鹊对来人讲述什么医学道理?

三、《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可以让你联想到下面的哪个成语?说说为什么。(对不懂的成语可查词典)

固执己见讳疾忌医防微杜渐病人膏肓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

2.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4.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五、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六、背诵全文。

教学参考

二十五读《孟尝君传》

课文研究

一、文章驳斥“孟尝君能得士”这一传统说法,首先摆出这一论点,接着写出这一论点的两个依据。一个是“士以故归之”,这是概括地说;一个是“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是从具体事例说。然后笔锋一转,用“嗟呼”慨叹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雄”,不是真正得士。这一论点提出,主要是把“鸡鸣狗盗”排除在“士”之外,再从得一士可以“南面而制秦’’(只是设想)否定“鸡鸣狗盗之力”。最后以推理方式更进一层说明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

教学建议

一、课文的反驳的论点论据和作者的立论可由学生归纳。

二、体味文中几个虚词运用所表达的感情。

感受和鉴赏提示

一、世人认为孟尝君能得士的理由是孟尝君借助鸡鸣狗盗之士才从秦国逃脱出来。王安石认为:1.鸡鸣狗盗不能算作士;2.依靠齐国的强大,得到一个真正的士,可以制服秦国。

二、本题可从几个方面考虑:1.王安石对战国时“士”的概念,理解不正确,《史记》中负贩、屠狗、引车、卖浆者流皆起过士的作用,侯赢、毛遂、毛公、薛公都出身微贱也都是“士”。2.得一士可“南面而制秦”无根据,齐国得士也未必能制服秦国。3.冯谖是孟

尝君的士,以“狡兔三窟”使“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也不能说孟尝君不得“士”。(以上只是启发性的)

三、1.卒:终于。2.岂:哪里。3.特:只、仅。4.擅:拥有。

四、(1)1、4、5 (2)2、6 (3)3

教学研究资料

一、《史记·孟尝君列传》节选

齐滑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人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日:“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

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①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日:“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②狗,以入秦宫臧③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昭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④,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⑤。孟尝君至关,关

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盂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注:①[抵]冒昧要求。②[为]装作。③[臧]同‘‘藏”。④[更封传(zhubn)]更改封传。封传,经过关的通行证。“传,’用木板制成,在上面书写姓名等项,再用木板封起,加盖印章,故称封传。⑤[驰传(zhuàn)之]驾乘传车急行。传,驿站或驿站所备车马。

二、评论

转折有力,首尾无百余字,严劲紧束,而宛转凡四五处,此笔力之绝。——楼迂斋

语语转,笔笔转,千秋绝调。——沈德潜

此文笔势峭拔,辞气横厉,寥寥短章之中,凡具四层转变,真可谓尺幅千里者矣。——李刚已

此文乃短篇中之极则,雄迈英爽,跌宕变化,故能尺幅中具有万里波涛之势。——吴闿生

(以上均见《唐宋文举要》)

文不满百字,而抑扬吞吐,曲尽其妙。——吴楚材

三、《读〈孟尝君传〉》译文

一般议论都称赞孟尝君能得士,士因此而归附他,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而从凶暴的秦国逃脱。唉!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而已,哪里说得上是得士!不这样,拥有齐国的强大,得到一个真正的士,应该可以南面称王制服秦国,还用得着借助鸡鸣狗盗之力吗?鸡鸣狗盗一类人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二十六扁鹊见蔡桓公

课文研究

一、篇章结构

(一)课文以蔡桓公病情的发展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扁鹊跟蔡桓公的四次见面。最

后以桓公病死作结。按时间顺序,文章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至第二个“桓侯又不悦”。首先写扁鹊和蔡桓公的前三次见面,桓侯不听扁鹊的三次忠告。

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至“臣是以无请也”。写两个人的第四次见面以及扁鹊说明“还走”的原因,扁鹊判断桓侯的病已经不可救药。

第三层,“居五日”至结尾。交代事情的结果,桓侯临死前“使人索扁鹊”,已无济于事,桓侯终于病死。

(二)根据课文结构可划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至第二次“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写扁鹊三次望诊,桓侯讳疾忌医。

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至结尾。写桓侯病入骨髓,不可救药。

二、中心思想

以下的五个中心思想,都有一定的道理,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的。

l.切勿讳疾忌医。文章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这两个人物,说明有病必须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否则会耽误治疗,以致丧失生命。

2.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让缺点和错误越来越严重,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不要盲目相信自己。桓侯有病却盲目自信,老是认为自己没有病,一再拒绝扁鹊的忠告,不能及时治疗,终于使病情恶化而身亡。这阐明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能盲目自信,自信应该建立在清楚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

4.也可从扁鹊的角度,说明扁鹊医学高明,几次见到桓公就能判断病情,最后讲明桓公病不司医治的原因。

三、写作特点

(一)按时间顺字叙述,写得波澜起伏。

文章按四次见面的顺序写,说出了蔡桓公病情的恶化是由于耽搁时间造成的,所以必须按照时间顺序写才能步步深人。文章一开始就展示扁鹊与蔡桓公之间的矛盾。如果先揭了谜底,就无从引起读者的兴趣,收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样写,既符合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对主题思想的揭示。

扁鹊四次见桓公,能切中要害地指出“病在腠理”“病在肌肤”“病在肠胃”“病在骨髓”的发展变化,表现了他医道的高明。而蔡桓公三次拒医,先称“寡人无疾”,接着是对待扁鹊的警告“不应”“不悦”“又不应”“又不悦”。寥寥数语,把桓侯讳疾忌医,主观顽固的性格特征鲜明地勾画出来。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矛盾,扁鹊三见桓侯,三次建议;桓侯不予理睬,还错怪扁鹊,矛盾逐次加深。第四次见面,矛盾不但没有解决,而且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连解决问题的希望也没有了。等到桓侯体痛急索扁鹊的时候,扁鹊再也无法医冶只好逃掉了。

(二)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人物。

写扁鹊,以“立有间”这一动作表明他态度很仔细;以“将恐深”表明他态度很认真;“不治将恐深”“不治将益深”,前者为和缓的规劝语气,后者语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表明他对桓侯已病人骨髓,不可医治的判断。写桓侯同样出色,以“寡人无疾”表明他极端固执;特别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更道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态,辅以“不应”“不悦”“又不悦”等神态表现他讳疾忌医的恶劣态度。

(三)详写略写相结合。

扁鹊四次见桓侯,第一次写得最详尽。先写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这短暂的“立有间”,是扁鹊在仔细观察,对蔡桓公的病情作判断。第一次写桓公自信无疾,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来否定和误解扁鹊,突出桓侯的倨傲愚顽,也写得较为详细。对于双方第二次、

第三次的见面,采取了略写的办法,只是从扁鹊的说话中,揭示病情的逐渐恶化,对于桓侯的偏执,只用“不应,又不悦”,“又不应,又不悦”一笔带过,以体现其倨傲与愚顽的严重。写第四次见面,又进行详写。先写“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这是白描人物的情态。

接着,详写扁鹊的一段答话,总结了病情分四个阶段逐步恶化,肯定了三次预示的准确。

四、语句分析

(一)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君”,对人的敬称,这里指蔡桓公。“疾”,古代指比较轻的病情。“不治”意思是不(立即)治疗。前一句讲原因,后一句说结果。

(二)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这是排比句。扁鹊四次见蔡桓公,能切中要害地指出“病在腠理”“病在肌肤”“病在肠胄”“病在骨髓”的发展变化,表现了他医道的高明。

(三)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主语和谓语之间有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病”是“不病者”的省略说法。

(四)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这句话中的“以”是“因为”,“是以”,固定格式,是“以是”的倒装,意思是“因为这个”,一般译为“因此”。

(五)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此句写扁鹊第四次诊断,远远看到桓侯便回头跑掉,暗示桓侯病情已重得无法医治。

教学建议

一、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味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参照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感知以事喻理的写法。

三、本课的中心思想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几种理解中,以第1、2种看法较好。

探究和练习提示

一、蔡桓侯不认为自己有病,又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二、略

三、讳疾忌医,或讳疾忌医与防微杜渐兼而有之。

四、1.一会儿2.更加3.回转4.寻找

五、l.疾病在皮肤表面,用热水焐,药物敷能够治疗。2.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这当做功劳。

教学研究资料

一、关于作者及其著作

韩非(约公元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原来是韩国贵族。他和李斯都是旬况的学生。《史记》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韩非见韩国国力日益削弱,便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可是他的建议未被采纳。后来,他就奋力著书十余万言,宣传自己的主张。书传到秦国,受到秦王赢政赏识。秦王发兵攻打韩国索取韩非。韩王只好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结果当然被留在了秦国。可惜的是还没有被重用,就遭到李斯、姚贾的嫉妒谗毁,下狱治罪,死在狱中。

韩非反对复古主义,认为一味称颂“尧舜禹汤文武之道”是行不通的,是愚蠢可笑的。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和实践,建立了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主张用严峻的法来治理国家。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极力主张君主专擅独断,认为君主神圣不可侵犯,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韩非子》共55篇,大部分是韩非自己的著作。其代表篇目有《说难》《孤愤》《五蠹誊》《显学》等。大量利用历史资料和寓言故事做论据,深入浅出,引人人胜。《说林》《内

储说》《外储说》等篇中比较集中记录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都文笔生动,寓意深刻。

韩非为文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他与长于雄辩的孟子,行文恣肆的庄子,文风浑厚的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二、是“蔡桓公”还是“齐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齐桓公”。到底是“蔡桓公”还是“齐桓公”。

蔡桓公,是春秋时蔡国(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第七代国君,公元前714年——前659年在位。(他的封爵本是“侯”,“公”是对国君的泛称,所以《扁鹊见蔡桓公》下文都作桓侯”。)扁鹊(秦越人)是战国时有名的医学家。《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秦太医令李醯自知技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扁鹊因诊治秦武王的病,被太医令李醯妒忌杀害。公元前310年——前307年秦武王在位。因此,蔡桓公比扁鹊早二百多年,两人是不可能相会的。韩非与扁鹊是同时代人,相距仅几十年,他怎会闹出扁鹊给蔡桓公看病的笑话呢?原来,韩非在《喻老》篇里借这个虚构的事情(恰切地说,是把齐桓公换成蔡桓公)来说明一个道理。擅长用寓言来说理是《韩非子》的一大特色。因此,《扁鹊见蔡桓公》不是真实的故事,而是寓言。

然而,扁鹊确实给一个齐桓公看过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记载,内容文字与《韩非子.喻老》篇中的《扁鹊见蔡桓公》基本相同。历史上两个齐桓公,扁鹊到底是给哪个齐桓公看病?一个是春秋时的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强盛起来,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他比扁鹊早出生二百来年,扁鹊是决不会给他治病的。另一个是战国时的齐桓公(桓公午)。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封田和为齐侯,就是田太公,历史上叫新齐国(也叫田齐)。田太公做了两年国君就死了。他的儿子田午即位,也叫齐桓公,与春秋时齐桓公小白称号相同。这个齐桓公(桓公午)公元前374年——前357年在位。扁鹊本是齐国人,桓公午第六年,扁鹊回到本国,给这个齐桓公治病。可这位齐桓公固执己见,讳疾忌医,结果却病死了。

《扁鹊见蔡桓公》实际上是《扁鹊见桓公午》。

三、《扁鹊见蔡桓公》译文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的皮肤有点小毛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这当做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觐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没有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一次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觐见,说:“您的病已到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还是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

过了十天,扁鹊望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疾病在皮表,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能够治疗;在肌肉里,用针灸能够治疗;在肠胃里,用火齐能够治疗;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的事了,医药是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所以我不再见他了。”

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找扁鹊,(他)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

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1教案 北京版

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教学目的: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比较数的大小,填□里的数,练习看图列式计算,复习钟表的认识 教学重点:比较数的大小,填□里的数,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连加连减,钟表认识。讨论方法。 课前准备:钟表 教学过程: 一、认识表内题:认识字,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困 做题说方法。订正。 二、计算比赛。说方法,计算,订正(4+6+3=13 还可以怎样算快?如:8+6+4=18 10 10 三、在○里填> < =:说哪个是> < = 进行区分,说方法. 四、在□里填数:说方法填数 五、找规律连线(生自己看,讨论,交流,连线可按绿的也可按红的。 六、看图列式(讨论图意,列式,订正) 七、学看钟表:想一想整时的时候,分针指着几?(12)半时的时候,分针指着几?生:(6)画时针8时时针指向8。4时时针指向4。6时时针指向6。师:连线(生连线订正) 作业:认识钟表。练习填写> < =的题 板书:总复习 4+6+3=13 11-3>7 11-9=2 3+8=11 8+3=11 11-3=8 11-8=3 10 8 8+6+4=18 6+6<6+7 11-2=9 10 12 13 教学反思:学生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比较数的大小,填□里的数,练习看图列式计算,复习钟表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教学目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复习空间图形。 教学重点:空间图形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20题,试一试 课前准备:数学卡片,剪子,胶水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图意列式: 1.花上有3只小蜜蜂,又飞来4只小蜜蜂,问一共有多少只?3+4=7 4+3=7 2.房子里和房子外共有7只小狗,房子外边有3只小狗,问房子里有几只小狗?12-3=9 二、数一数填一填:看图有几种汽车?数数各有几辆? 1.公共汽车4,小汽车6,摩托车3)一共有多少辆车?(4+6+3=13)小汽车比大客车多()辆?(6-4=2)摩托车比小汽车少()辆?(6-3=3) 三、从附页上把图形剪下来,按要求贴在下面的格子里。看看右边一页有几种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把右边的图剪下来,分别贴在左边相应的图形后边。盒子里的卡片上分别写着2、4、6、8、10这些数,各有许多张,请你拿出2张,想一想它们的和可能是多少?最大可以是几?最小呢?(可能是:2+4=6 6+4=10 6+8=14 10+2=12 10+4=14 10+6=16 10+8=18 4+8=12 最大可能是:10+10=20 最小可能是:2+2=4 板书:3+4=7 12-3=9 小汽车6辆大汽车4辆摩托车3辆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词,又称长短句,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牌名即由此而来。阅读下面这首苏轼的词,你认为最适合做这首词的词牌名的一项是()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A. 沁园春 B. 水调歌头 C. 行香子 D. 丑奴尔(采桑子)【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只要回忆曾经学过的类似句数、字数的词即可知道词牌名。细读全词,根据字数和音韵可知,这首词的词牌是“行香子”,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行香子·述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作。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韵等变体。“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 B. 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侧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 C.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这位既有“千古诗才”又“一身傲骨”的诗人是李白。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答案】 B 【解析】【分析】杜甫的《春望》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据此,B项的杜甫的《春望》并不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处处洋溢着对大好春光的欣赏、赞美之情。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把握。需要先了解每首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再进行比较分析。 3.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册数学学科全册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 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 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 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 到充分发展。 本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 依据, 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导读: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着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 东和——( ) 收二川——( )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②,扁鹊曰:“君有疾③在腠理④,不治将恐⑤深⑥。”桓侯曰:“寡人⑦无疾。”扁鹊出⑧,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⑨!”居十日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11),不治将益(12)深。”桓侯不应(13)。扁鹊出,桓侯又不悦(14)。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15)。桓侯故(16)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17);在肌肤,针石(18)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19)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20),无奈何也(21)。今在骨髓,臣是以(22)无请(23)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24)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25)死。 【字词注释】 ①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②有间:有一会儿。③疾:小病。 ④腠理:皮肤的纹理。⑤将恐:将,将要。恐,恐怕。 ⑥深:甚,厉害。⑦寡人:古代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⑧出:退出。 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⑩居十日:待了十天。居,止、停。 (11)肌肤:肌肉和皮肤。(12)益:更。 (13)应:答应、理睬。(14)悦:高兴。 (15)还走:转身就跑。还,同“旋”,回转、掉转。 (16)故:特意。 (17)汤熨之所及也:(是)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焐。熨,用药物热敷。 (18)针石:金属针和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 (19)火齐: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20)司命之所属: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属,隶属,管。 (21)无奈何也:没有办法。 (22)是以:就是“以是”,因此。以,因为、由于。 (23)无请:不问,意思是不再说话。请,问。 (24)索:寻找。(25)遂:就。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C. “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D.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B项表述错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应该是诗人艾青的诗句。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作家和作品一定要牢固掌握,切记张冠李戴找出错误。要求学生平时要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包括古代一些特定称谓的词语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故乡》《社戏》等。 C.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庄子》《孟子》。 D.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成。“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欣赏这样的对联,可以陶冶情操,学到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B. 如果欧阳修想再收一位门生,从生活现实的角度他应该从“李清照、纳兰性德、元稹、黄庭坚”四人中找李清照。 C. 假如你的一首七言律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140元稿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 , 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 设计理念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思路:本课两课时。 第一课时开展4个活动——“我会说”;“我能读”;“我会译”;“我能析”。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口头表达;学会熟练诵读文言文;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故事大意;多角度解读文本。 第二课时进行3个活动——“我会演”;“我能背”;“我能做”。意在让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充分展示自我;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能当堂成诵。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关于扁鹊、《韩非子》、蔡桓公的相关资料;准备《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 教师: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复印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师:同学们,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下面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句话,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板书大声读出来。(教师板书:“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板书完后,要求全班同学齐读两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希望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团结协作,积极探究,圆满完成本课学习任务﹗相信大家一定行﹗ (以激励性语句作为开场白,容易激活兴奋点,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学习者情绪高涨之际,及时抛出学习任务,明确要求,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活动一:“我会说”(时间:5分钟) 1.各小组同学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扁鹊,《韩非子》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注明资料来源。 2.小组长指定一名成员宣读整理结果,其他成员可进行相关补充。 (此设计意在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既锻炼了口头表达,又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三、活动二:“我能读”(时间:10分钟) 1.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标注“腠、桓、还、汤熨、齐、遂”等字音。2.学生听教师范读,进一步纠正字音,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3.各小组自由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男女生配合读、小组之间赛读等等。读完后展开自评与互评。 (“古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里去,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领悟。) 四、活动三:“我会译”(时间:15分钟) 1.明确目标。各组从文中挑出2—3个较难理解的句子,写在白纸上。 2.邻近两组交换“目标”,利用工具书,理解句子含义。 3.各组代表宣读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订正及补充。(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关键实词如“间、将、居、益、索”等的含义。) 4.开展集体评议,总结。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仍应以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积累文言词语为重点。但假如还是以传统的教师串讲为主,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效果未必佳。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

最新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最新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 小朋友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一半儿了,你的数学学得怎么样呢?你一定想知道吧?好!那就马上进入数学王国吧! 一、(共21分) 1.看数继续画.(3分) 2.找规律填数.(6分) 3.填一填.(8分) (1)填“>”、“<”或“=”(4分) 6 ○4 7○7 0○1 3+3○ 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分) □<2 9>□ 3=□ □+ 3=5 4.比一比(4分) 长得高的画“√”,矮的画“○”. 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二、(共30分) 5.算一算,并给得数是3的格子用铅笔涂上颜色.(14分) 3+7=8+2=3+6= 9-4-3= 8-2=1+9= 7-4= 3-0= 6-3+4= 5+4= 6-6=9-7= 6.照样子填上合适的数(8分) 7.找朋友.(8分) 7-4 2+8 5+2 7+2 4+4 6+4 10-1 3-0 3+5 10-3 三、(共10分) 8.把一类的用线连起来(6分)

9.把不是一类的用△圈上.(4分) 四、(共39分) 10.看一看(10分) (1)男生( )人,女生( ) 人,一共( )人. □+□=□ (2)男生比女生多( )人. □-□=□ 11.算一算(12分) □○□=□□○□=□ 12.试一试(6分) 车上有10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

13.想一想(5分) 已经钓到3条了,再钓 到几条才能够10条呢? □○□=□我算出来了,再钓到□条鱼就够10条了. 14.(6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用一道算式表示. □○□=□ 亲爱的小朋友,你已经顺利地走出数学王国,你成功了!那么你对数学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的真实感受画上“√”号 (1)数学太没意思了!( ) (2)数学真有趣!( ) (3)数学真有用!( ) (4)我最怕数学考试!( ) (5)我最喜欢上数学课.( )

北京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B卷)

北京版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下面各组中都有一个不符合规律,把它圈出来。 (1) 24684567681012 (2) 97531113151712141618 2 . 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和(______). 3 . 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________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________秒. 4 . 小军的岁数比9大,但又比12小,而且是个双数,小军是(____)岁。 5 . 动物认时间。(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改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13的“3”在(______)位上,表示(______)个(______),“1”在(______)位上,表示(______)个(______),它后面相邻的一个数是(______)。

7 . 根据图片写1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 8 . 小新跑60米要12(_____)? 9 . 数一数,填一填。 三角形有()个,正方形有()个,长方形有()个,圆形有()个,轴对称图形有()个。 10 . 用每组的三个数字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8 7 15 二、判断题 11 . 被减数是17,减数是8,差是7.(_____) 三、计算题

12 . 看图列式计算 13 . 看图列式。 13只 -= 四、解答题 14 . 看图列式计算. = 15 . (1)一共有几只蝴蝶?□×□=□()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扁鹊见蔡桓公》原文与翻译 《韩非子·喻老》。概述本篇是主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造成最后身死的故事。本文为著名篇章,曾入选课本。 许多人吃不了苦,爱听好听的,爱做喜欢做的。其实,时不时吃点苦,听点忠言,才能更健康! 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扁鹊觐见蔡桓公,站着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end#,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

北京版数学一上《分类和比较》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一上《分类和比较》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分类和比较 教学要求: ⒈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⒉让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⒊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和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 ⒋通过分类、比较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比较,在分类、比较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同上。 训练内容: 让学生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比较。 课时数: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要求:

⒈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⒉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类、推理和交流等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 ⒊通过分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p12/3图片,玩具。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⒈看一看:这是小明的房间,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我们来帮助他整理房间。 ⒉观察:房间里有哪几类物品( 学习用品、玩具、衣物) ⒊桌上的学习用品。 ⑴有哪些用品? ⑵你想怎样整理( 书、笔和尺子) ⑶书: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 ⒋玩具: ⑴看看有哪些玩具 ⑵能将这些玩具分分类吗(鞋、球类、车、枪、拍子)你想怎样摆放

2020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化文学常识专项训练

中考试题:文化文学常识 1.(十堰)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为了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进行了周密分工,其中阮小二负责卖酒,白胜扮作贩枣子的客商。 2.(咸宁)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来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B.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家》《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白话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精彩故事,如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D.《伊索寓言》中不少故事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的人,《蚯蚓和狐狸》嘲讽吹牛皮说大话的人。 3.(娄底)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郭沫若《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 B.宋朝词人范仲淹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融梦幻与真实、历史与现实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 C.《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出自这部散文集中的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4.(日照)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B.“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垂髫”指童年,“玉兔”和“婵娟”是月亮的别称,“芙蕖”是菊花的别名。 C.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安东尼奥、菲利普、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字词 (l)辨形注音蔡桓公腠理骨髓遂死 (2)辨析多音字 ③能指出通假字的意义 汤(同“烫”)熨还(同“旋”)走火齐(同“剂”) 2.了解结构基本相同句式的表达作用。 3.了解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蔡桓公病情的发展逐层深入进行记叙的特点以及简洁、传神的描写。 (二)能力训练点 继续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能够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熟读文言文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以察桓公为鉴,凡事要防微杜渐,不要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致不可救药,使学生认识到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可盲目自信,不要拒绝批评帮助。 (四)美育渗透点 本文叙事简练、刻画传神,要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叙事所蕴涵的立意美。 二.学法引导 1.这则故事是用文言写的。可以先通过朗读全文,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了解放事的梗概,从整体上把握句意、文意。然后对照注释,查字典、词典,弄懂生字、生词的含义,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词语,如文中出现的“有间”“居”“复”“益”“应”“索”“是以”“请”“齐”“汤”“还”等词,进而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及至全文的意思。 2.在大体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仔细阅读全文,深入钻研课文。想想故事的线索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扁鹊和蔡桓公的几次见面的,共分几个层次,阐明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成语“讳疾忌医”的含义。 3.教学本文过程中务必让学生多读,在读中领会句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指点背诵的方法,如按叙事的线索记住内容等,让学生熟练背诵,正确默写。 4.本文写人叙事都是为了阐明道理,教学中要防止另生枝节,如分析扁鹊医术高明之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层次作为学习重点。体会本文叙事简洁、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是学习难点。 针对重点、难点拟采用诵读法来解决,做法如下:

(完整版)北京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 ) 题号一二三四等级 得分 小朋友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去一半儿了,你的数学学得怎么样呢?你一定想知道吧?好!那就马上进入数学王国吧! 一、(共21分) 1.看数继续画。(3分) 2.找规律填数。(6分) 7 8 5 3.填一填。(8分) (1)填“>”、“<”或“=”(4分) 6○4 7○7 0○1 3+3○9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分) □<2 9>□3=□□+3=5 4.比一比(4分) 长得高的画“√”,矮的画“○”。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二、(共30分) 5.算一算,并给得数是3的格子用铅笔涂上颜色。(14分) 3+7=8+2=3+6= 9-4-3= 8-2=1+9= 7-4= 3-0= 6-3+4= 5+4= 6-6=9-7= 6.照样子填上合适的数(8分) 7.找朋友。(8分) 7-4 2+8 5+2 7+2 4+4 6+4 10-1 3-0 3+5 10-3 三、(共10分) 8.把一类的用线连起来(6分)

9.把不是一类的用△圈上。(4分) 四、(共39分) 10.看一看(10分) (1)男生( )人,女生( ) 人,一共( )人。 □+□=□ (2)男生比女生多( )人。 □-□=□ 11.算一算(12分) □○□=□□○□=□ 12.试一试(6分) 车上有10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

13.想一想(5分) 已经钓到3条了,再钓 到几条才能够10条呢? □○□=□我算出来了,再钓到□条鱼就够10条了。14.(6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用一道算式表示。 □○□=□ 亲爱的小朋友,你已经顺利地走出数学王国,你成功了!那么你对数学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的真实感受画上“√”号 (1)数学太没意思了!( ) (2)数学真有趣!( ) (3)数学真有用!( ) (4)我最怕数学考试!( ) (5)我最喜欢上数学课。( )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B.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呐喊》。 C.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写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或抱负,如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D.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 【答案】 B 【解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故B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 【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游记》中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他们本来是太上老君看守炼丹炉的童子,被观音借去下界为妖,来考验唐僧取经决心。 B. 《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 C.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扁鹊见蔡桓公 原文及注解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韩非(约前280-公元前233),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为法家重要著作。 2.立:站立. 3.有间(jiàn)——一会儿。 4.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5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6.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 时,诸侯王称寡人。在文中译为“我”。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好 (hào)——喜欢。 (另解:好(hào)喜好,习惯,医生的习惯,就是医治没有病的人,以显示自己的本领,读法: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医生,之:的,好:习惯,治:医治,不病:没有生病的人,以:以之、用以,为,作为,功:功绩,成绩) 8.居十日——待了十天。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 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9.益——更加。 10.还(xuán)走——转身就走。还(xuán)——通“旋”,回转。走——跑。 11.故——特意。 12.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 焐(wù)。熨,用药物热敷。 13.针石——古代针灸用的用砭的石针 14.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15.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掌管人生命的神。属,管,掌握。 16.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17.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无请,不再请求。 18.索——寻找。 19.遂(suì)——于是、就。 20.及——达到。 21.是以——以是,因此。 22.应——答应,理睬。 23.恐——恐怕,担心。 24.将——要。 25.功——本领。 26.肌肤——肌肉和皮肤。 27.使——特意 28.居——过了。

北京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数一数(1)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 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 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1—10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从现在开始,你们将和老师一起学习数学,去数学王国探索数学的秘密。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手指数一数你有几根手指。 二、探究新知 数一数 1. 激发兴趣 出示主体图: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回答:学校 问: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 2. 数图中的数量 师:我们在数图中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物体有哪些?

学生回答: 如一面国旗、一座楼房等。 问:一面国旗、一座楼房都可以用几表示? 学生回答: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读,学生自己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物体有哪些? 学生回答: 有2个同学在看跳高、有2位老师等。 问:有2个同学在看跳高,有2位老师等,都可以用几表示? 学生回答: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学生自己读一读。 3)依次数出其它数量的事物。 方法同上。让学生到前面来数。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事物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知道的? 4)认数1—10。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 数数身边的事物。 如有几支笔、家里有几口人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我们数了学校里的东西,还数了身边的东西,大家数得很认真。回家后,你们可以数数家里的东西和你看到的东西。

新中考语文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A. 《短歌行》 B. 《蒿里行》 C. 《观沧海》 D. 《龟虽寿》 【答案】 D 【解析】【分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诗人认识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却不消极,他要用建功立业来弥补人生这一憾事。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通讯、特写等类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通讯。 B. 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告诫年轻人要刻苦学习,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C. 《平凡的世界》展现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表现了主人公淳厚朴实的品格、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D. 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我的老师》中,真实记叙了莎利文老师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长进步的感人事迹。 【答案】 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不是英国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 A. 新闻的结构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自己记叙。 C. 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是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 口吃 B. 好说谎 C. 喜欢骂人 D. 喜欢无病呻吟【答案】 A 【解析】【分析】“期期”来自汉代大臣周昌的故事。周昌,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他在农民战争中归刘邦,并从刘邦入关破秦,后升至御史大夫,封汾阴侯。周昌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但他口吃,说起话来很费劲。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有一个宠妃叫戚姬,戚姬生了个儿子叫如意。刘邦就想废掉原来的太子,立如意为太子。于是,上早朝时,刘邦就说了这件事儿。不料,众臣皆反对。曾侍秦朝的博士叔孙通说:“太子天下本。本一揺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这时,周昌也出来说话,明确表示反对无故废太子。周昌本来说话就有点口吃,表达意思很吃力,最后说急了,他脱下官帽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这一结巴,反而把满朝文武百官都逗笑了,刘邦也跟着笑了,于是这件事暂且被搁在一边。 “艾艾”来自三国时魏将邓艾的故事。邓艾,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邓艾率先率军偷渡阴平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来邓艾遭到政敌钟会陷害,因此招司马昭的疑忌而被杀。 故答案为:A 【点评】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2.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楷书草书行书 B. 行书楷书草书 C. 行书草书楷书 D. 草书行书楷书 【答案】 B 【解析】【分析】A.东晋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王羲之以行书著名; B.唐朝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多宝塔碑》,颜真卿以楷书见长; C.唐朝怀素的草书作品《自叙帖》,怀素以草书著名。 三幅作品分别属于行书、楷书、草书,故选B。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译文及注解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译文及注解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 作品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6-12] 作品译文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cài)桓(huán)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àng)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