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常见问题

蒸发器常见问题
蒸发器常见问题

1、蒸发器突然停电原因及处理措施

2、蒸发器振动原因

3、真空度降低原因

4、蒸发器冷凝水带碱原因及处理

5、蒸发器运行中液位升高原因及处理

6、蒸发器打垫子的原因

7、蒸发器的五稳定

8、调整溶液浓度的方法

9、蒸发器的安全附件

10、多级闪蒸的目的

11、蒸发器运行过程中循环泵突然跳闸的应急措施

12、零效液室压力突然升高的原因

13、零效液室压力过低

14、点巡检主要内容是什么

15、酸洗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降膜蒸发器检修规程

降膜蒸发器检修工艺规程 一、前言 降膜蒸发器是蒸发片区I系列、系列蒸发站效和V效的的主体设备。由于碱液的腐蚀、管子的结疤等的影响,蒸发器的效率降低,需要进行修理,部分需要进行更换。为了适应今后多次修理的需要,特编写蒸发器制造、修理技术文件。 现场的降膜蒸发器是山西丰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 二、结构简介 降膜蒸发器是由筒体、液体分布装置、上下管箱、管板、换热管组成。其容器类别Ⅰ类;设计压力壳程-0.1/0.6,管程为-0.1/0.05,160℃;适用介质:蒸汽及循环母液。 三、蒸发器检修 (一)拆除与清理 1.按照大修任务单,明确大修内容,熟悉图纸及工艺文件。 2.安全隔离: 由于蒸发器工作时温度高压力大,介质腐蚀性强,因此必须按照安全保证措施中的有关规定,采取隔离措施,确保人身、设备及工器具的安全。 1)与周围蒸发器隔离,将所有与本台蒸发器连通的气管、液管等全部隔离。2)将本台蒸发器内部介质彻底隔离,并清理干净。 3)工序间的隔离,交叉作业时,上部与下部要完全隔离。 4)所有隔离措施必须进行安全确认。 3.拆除: 1)有关施工部位保温拆除注意安全。 2)上、下封头和联通管的拆除,应先做好方位标记,才能进行切割,气割时保证封头及直筒部分尺寸。

3)局部筒节(包括上、下管板)的拆除,要事先做好测量工作,各处时要留出适当的修口量,以便大修后符合整体尺寸要求。 4)换热管的拆除,打管,割管时注意不要损伤管板。 4.清理: 1)对于不更换的壳体以及法兰等部位认真清理,要求无锈蚀和杂物等。2)对于不更换管板的管孔应认真清理,要求管孔尺寸不超过58.3,管孔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2.5微米,不允许存在贯通的纵向条痕或螺旋状刻痕等缺陷。 3)废旧物料及时清理干净,现场保持清洁、有序。 (二)设备的测量、检查及缺陷处理: 1.对于不更换的部位,要进行必要的测量,并作好记录。 2.全面检查,要求筒壁无机械损伤和裂纹,管板处筒体椭圆度要求不大于4,对于不更换筒节的部位的焊缝要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应无裂纹和分层等缺陷。 3.对检查出和实现已明确要处理的裂缝进行修复和补焊,要求坡口开透后进行施焊,不允许带水施焊。 4.对变形过大或腐蚀严重的受压元件,提出更换建议。 5.旧管板变形超差,管孔超过60.85mm,征求处理意见。 6.管子与管板胀接时,应分区、间隔胀接接。 四.蒸发室制作工艺与要求 (一)技术要求: 1.严格按照150-98《钢制压力容器》进行制造、检验和验收。 2.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采用J426或J427。 3.焊接接头型式及尺寸参见图纸要求,图中未注明接头按985-88中规定,法兰接头的焊接按相应法兰标准中规定执行。

双效降膜蒸发器工作原理及其在制药行业的运用(精)

做客专家:南京金日制药装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晓东 本期议题:双效浓缩器具有节能优势 浓缩工段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是能耗的重头。在很多企业,其能耗要占到企业蒸气总消耗的60%以上。目前,有不少制药企业在浓缩工段仍使用单效浓缩器,这是很不经济的。据估算,双效浓缩器比单效浓缩器节省蒸气消耗45%以上,节约冷却用水47%以上,而且也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单效浓缩设备能耗大探因 单效外循环浓缩器装置主要是由加热器、蒸发器、冷凝器、冷却器和受液罐组成。需要浓缩的料液通过加热器的管程受蒸气加热达到沸点温度,经上升管由切线方向进入蒸发室迅速蒸发。其中未经汽化、比重较大的液滴受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到器壁上,从而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到蒸发器下部,由于蒸发器与加热器是通过下降管互相连接的装置,故未能蒸发的液体又通过下降管回到加热器中再被加热,如此循环加热蒸发,使得溶液中的溶媒不断汽化被带出,使溶液中的溶质浓度不断升高,最终达到所需要的浓度。而已经汽化的溶媒蒸气则从蒸发器上口通过捕沫器进入冷凝器被冷凝成液体再进入下方的接收器中,根据需要可以回收利用。 这里的能源消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在加热器内用于加热稀溶液使溶液中溶媒蒸发所消耗的生蒸气;另一个就是使已经汽化的溶媒蒸气再冷凝成溶媒液体时,在冷凝器中所需要的冷却水。前者需要供给热量,而后者需要带走热量。被加热的溶液所产生的溶媒蒸气含有大量的热能,在这里不但没有得到利用,相反还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来冷却它。产量越大,即蒸发量越大,供给的热量越多,所需的蒸气就越多,而同时所消耗的冷却水也越多。这就是单效浓缩器能耗大的原因所在。 ■双效浓缩器节能原因探究

蒸发器运行规程完整

顺祥煤焦有限责任公司 余热蒸发器 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工程名称:顺祥煤焦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昊华高科节能技术 编制日期: 2015年08月01日 编制人: 审核人:

第一设备的特性 1.1 设备概况 一、蒸发器型号:PHRZ-986。 制造厂家:昊华高科节能技术 二、主要参数: 额定蒸发量: 6T/h 额定蒸汽压力: 0.5MPa 额定蒸汽温度: 160℃ 给水温度:常温 排污率:Gpy5% 设计效率:90% 四、辅助设备 1、引风机 GY4-73 数量: 1 台 2、变频器 CHE-100 数量: 5 台 3、给水泵 JGGC15-176 数量: 4 台 4、除氧器 CYQ1600.0 数量: 1 台

第二章蒸发器机组检修后的检查与试验 1.1检修后的试验 1、检查烟道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孔门完整,关闭严密,开启灵活自如。 (2)各部分烟道无裂纹和漏风现象。 (3)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附件正确、完整、严密、畅通。 (4)风门挡板完整严密,转动装置完好,开关灵活,位置指示正确。 (5)各烟风道的螺丝连接处应完整、严密、检查孔严密关闭。 (6)蒸发器部检查完毕,确认炉膛部及烟道无人后,将各人孔门、检查门严密关闭。 2、转动机构检查 (1)所有的安全防护罩应完整、牢固;地脚螺栓不松动。 (2)轴承的润滑油光亮洁净;油位计完整,批示正确,清晰易见,刻度准确,并有明显的最低、最高油位批示。油位应接近正 常油位线,放油门严密不漏。油盒有足够的润滑油。 (3)冷却水充足,排水管畅通。 (4)联轴器连接情况完好。 3、检查汽水管道 (1)支吊架完好,管道能够自由膨胀。 (2)保温完整,表面光洁。 (3)管道上有明显的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

蒸发过程及其特点

第五章蒸发 §5-1 概述 一、蒸发过程及其特点 蒸发:是指将含有非挥发性物质的稀溶液加热沸腾使部分溶剂汽化并使溶液得到浓缩的过程。 蒸发的主要目的:①浓缩溶液;②制取或回收纯溶剂。 蒸发的特点:P186 二、蒸发过程的分类P187 (一)按加热方式: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二)按操作压强:常压蒸发、真空蒸发、加压蒸发 (三)按蒸发器的效数:单效蒸发、多效蒸发 (四)按操作方式:间歇蒸发、连续蒸发

一、单效蒸发流程 单效蒸发流程见P188图5-1。流程主要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 蒸发器从下向上主要包括:加热室(可看成是间壁式换热器、要有足够的传热面积和较高的传热系数)、蒸发室(又称分离室,应有足够的分离空间和横截面积,以保证沸腾的气液两相充分分离)、除沫器(位于蒸发室顶部,用于除去二次蒸汽中夹带的液滴、雾沫)。 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后,一般用冷却水冷凝,冷凝下来的水由冷凝器下部经水封排出,而不凝气则由冷凝器顶部排出。 二、单效蒸发过程的计算:略 三、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略

多效蒸发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二次蒸汽的再利用,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一、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 并流加料的三效蒸发流程见P194图5-4。 按加热蒸汽的流向,一效蒸发器蒸出的二次蒸汽作为二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而二效蒸发器蒸出的二次蒸汽作为三效(即末效)的加热蒸汽,三效蒸发器蒸出的二次蒸汽则进入冷凝器,用冷却水直接冷凝后由水封排出。 由图可以看出,料液的流向与蒸汽的流向是相同的,故称为并流加料流程。 操作要点: ①要保证各效过程沸腾,各效的加热蒸汽温度si t 应高于各效加热管内溶液的沸点 温度i t ,即满足c s s s t t t t t t >>>>>32211,其中c t 表示冷凝器内压强为c p 时的饱和温度。 ②各效分离室的操作压强i p 也必须依次降低,以保证料液沸点逐效降低,即 c p p p p >>>321。 蒸发过程按溶液与加热蒸汽流向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四种操作流程: 并流加料流程:P194-195 逆流加料流程:P195 分流加料(或平流加料)流程:P195 错流加料流程:P195 二、多效蒸发的最佳效数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多效蒸发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热源蒸汽(即生蒸汽)的消耗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通过比较可知,当蒸发过程的生产能力一定时,采用多效蒸发消耗的生蒸汽的量要远小于单效蒸发。但这并不意味着蒸发过程效数越多就越好,由于各种损失的影响,已使一些经济指标下降。 P196表5-2列出了五效蒸发器各效的min )(W D 的经验值(D 为生蒸汽用量、 W 为二次蒸汽量,即为蒸发器的水分蒸发量)。数据显示,随效数的增加,所节省的生蒸汽耗量越来越少,而设备费则越来越多,所以应权衡多方面因素选择最

中央循环蒸发器的设计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央循环蒸发器的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X年X月X日

一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 (1).设计课题 .......................................................................................................................3 (2).设计条件 .......................................................................................................................3 (3).设计要求 ..........................................................................................................................3 (4).设计意义 ......................................................................................................................3 (5).主要参考资料...............................................................................................................3 二 设计方案的确定 ..............................................................................................................4 三 设计计算 ........................................................................................................................4 3.1.总蒸发水量 ..................................................................................................................4 3.2.加热面积初算 ..............................................................................................................4 (1)估算各效浓度 ..............................................................................................................4 (2)沸点的初算 ..................................................................................................................5 (3)温度差的计算 ..............................................................................................................5 (4)计算两效蒸发水量1W ,2W 及加热蒸汽的消耗量 1D ..........................................6 (5)总传热系数K 的计算 ..................................................................................................7 (6)分配有效温度差,计算传热面积 ..............................................................................9 3.3.重算两效传热面积 ....................................................................................................... 10 (1).第一次重算 .............................................................................................................. 10 3.4 计算结果 ...................................................................................................................... 11 四.简图 .. (15)

全铜空调蒸发器性能特点

招专业人才上一览英才 全铜空调蒸发器性能特点 一、抑菌和杀菌性: 铜除了具有极好的导电性、传热性、耐腐蚀性和装饰性外,还具有保健、抑菌、治病的功能。 我国古代早就知道用铜治疗各种疾病。如用铜币和黄连等治疗火眼、用铜绿和核桃等治疗早期肝癌等等。现代人在游泳池、牲畜的饲料中加入硫酸铜防止细菌繁殖。国外宾馆、医院的门把手都为铜制,防止细菌接触传播。国内外的许多专家都在开展铜杀菌性能的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铜对大肠杆菌、螺旋菌、军团菌、葡萄球菌、脊髓灰质病毒等有抑制繁殖和杀死的作用。 空调蒸发器处由于冷凝水的积存,极其容易滋生细菌。要解决空调细菌问题,靠过滤网杀菌是很困难的。因为这种方法无法避免细菌的繁殖,而是将繁殖的细菌先经送风传送到房间内,然后再经过过滤网杀菌。也就是说“先造菌、送菌,然后再杀菌”。如果空调器采用全铜蒸发器制作,细菌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细菌问题。 二、耐腐蚀性: 空调蒸发器与大气和冷凝水接触,同时加工翻边时产生拉应力,因此蒸发器主要存在大气、水和应力等三方面造成的腐蚀。 (一)化学腐蚀:是指与大气中的氧和其他气体的腐蚀。 铜和金、银等贵金属同属化学元素周期表的IB族。该族元素的共同特点是化学稳定性好。铜在常温大气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很好,具有强的耐腐蚀性。铜会缓慢地与空气中的氧形成氧化亚铜(暗色)或氧化铜(黑色)。由于氧化铜的组织致密,与基体结合紧密,防止基体的继续氧化。大气中会同时含有水蒸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会与铜缓慢的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极薄的碱式碳酸铜和碱式硫酸铜的结合体,通常称为铜绿。这层物质组织也很致密地与铜基体紧密结合,是防止基体金属继续腐蚀的保护膜。这就是为什么铜在大气中长期不被腐蚀损坏的原因。 铝的比重轻,约为铜的三分之一,而传热性能亦较好,仅次于银和铜,为铜的60%左右。因此铝也是一种较好的传热材料。铝是一种化学活性很活泼的金属,即使在常温下亦会很快地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化铝薄膜。好在这层薄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阻止铝的快速氧化。但是,这层氧化铝薄膜很薄,仅0.1μm左右,又是非晶态,而且组织疏松多孔,使大气中的氧不断透过氧化膜继续氧化铝基体。特别是存在卤素离子和碱离子的情况,会快速腐蚀铝的基体。 为使铝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一般铝材都要经过表面处理。建筑部门使用的铝材,都经过阳极阳化处理(高成本的电化学处理),使铝表面产生较厚的约5-20μm或更厚的氧化膜(如经硬质阳极阳化处理,可产生60-250μm厚的氧化膜,其硬度可与工具钢比美);同时还要经过封闭处理,使氧化膜更加致密,防止氧继续氧化基体。为了节约成本,有时在铝的表

(完整版)MVR蒸发器工艺介绍

江苏赛格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从事MVR蒸发器、罗茨、离心蒸气压缩机等核心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集聚了在节能环保蒸发器领域的专家和科技人才,组成了MVR高效节能蒸发器及蒸汽压缩机的设计和制造精英团队,致力于成为一流的蒸发浓缩结晶的工艺设计者,设备制造者,运行管理服务提供者,节能技术领跑者。公司致力于高浓度高盐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立志成为该领域的先锋。公司开发的MVR蒸发器具有应用领域宽广、高效节能、全自动无人值守和组态实时监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在环保、制糖、制药、化工、食品、等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领域,为企业和城市环境提供了真正实现“零排放”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愿景 永恒节能,永恒环保。 ※公司理念 责任: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 创新: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 精神:认真负责、追求卓越。 ※公司目标 打造卓越品质,成就行业品牌。 三、MVR工艺介绍

1、MVR原理 MVR是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 )的简称。MVR 蒸发器是重新利用它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 MVR其工作过程是将低温位的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压力提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以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除开车启动外,整个蒸发过程中无需生蒸汽从蒸发器出来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压力、温度升高,热焓增加,然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作加热蒸汽使用,使料液维持沸腾状态,而加热蒸汽本身则冷凝成水。这样原来要废弃的蒸汽就得到充分的利用,回收潜热,提高热效率,生蒸汽的经济性相当于多效蒸发的30效。为使蒸发装置的制造尽可能简单和操作方便,可使用离心式压缩机、罗茨式压缩机。这些机器在1:1.2到1:2压缩比范围内其体积流量较高。蒸发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所需空间也小。又可省去冷却系统。对于需要扩建蒸发设备而供汽,,场地不够的现有工厂供水能力不足,特别是低温蒸发需要冷冻水冷凝的场合,可以收到既节省投资又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 2、MVR工艺流程 系统由单效或双效蒸发器、分离器、压缩机、真空泵、循环泵、操作平台、电器仪表控制柜及阀门、管路等系统组成,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 3、MVR技术特点 ※MVR节能蒸发器仅需要极少量生蒸汽,极大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减

螺杆冷冻机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冷冻机组检修规程 编号: 编写: 审核: 审定: 批准:

目录 1﹑概述 (1) 2﹑技术参数 (2) 3﹑拆装说明 (3) 4、维护说明 (4) 5﹑故障及处理 (5) 6﹑装配间隙表 (6) 目录 功能介绍 工作原理 保养与维修 故障排除 1、功能介绍 高温螺杆冷水机组可提供5℃~15℃的低温水源,机组出水温度可以从温度控制器上进行设定。从而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2、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气态制冷剂经过制冷压缩机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却后转化为低温高压液体,液态制冷剂经过干燥过滤器除去管路中的水分与杂质后经毛细管或热力膨胀阀节流转化成为低压液体,低压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吸收压缩空气的热量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气体,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制冷压缩机进行压缩进入下一制冷循环。 保养维修 1、整机保养:

⑴保持机房环境与机组周围场地的清洁,定期清除机组表面和各管道上的灰尘,发现泄漏及时经行维修处理。 ⑵经常检查机组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及时对松动部件加固并消除机组外源振动 ⑶经常检查设备电源的各相电压的不平衡是否在压缩机的运行规范范围内。 ⑷保持机组的热交换器、低压管道的保温完整,若有损坏,应及时修补,以减少机组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2、制冷压缩机的维护保养: 压缩机维护的关键是润滑,应使用制冷压缩机专用牌号的润滑油,保持正常的油位、温度和压力,定期彻底检查润滑系统。 轴承磨损可以从机转子的磨损程度,可以从性能的下降看出,如果性能有所下降,请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对压缩机转子进行检测。转子一般可每5年到10年检查一次,也可以随机组的运行情况而定。 3、蒸发器、冷凝器的维护保养: 在机组运行一个季度后,应检查、清洗蒸发器传热管,根据检查结果可以确定清洗周期,检查蒸发器是否有腐蚀结垢现象,如果有腐蚀应更换换热器,如果结垢须进行反流程清洗。 由于冷却水系统通常是开放式的,传热管易结垢,每年至少一次用旋转式清洗设备清洗这些传热管,冷凝器压力过高、机组制冷量不足通常是由于管内结垢或机组内有空气,对照冷却水出水温度及冷凝器内制冷剂温度,如果两者温差大于6℃,冷凝妻换热管可能结垢。 在清洗传热管的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刷子,避免将划伤和刮破管壁。 4、制冷剂充注: 当机组缺乏少量制冷剂时,可以边开机边加制冷剂,开机时从压缩机吸气阀上的加液 口以气态形式吸入压缩机。加一段时间之后关闭加液阀,观察机组运行状况,如果仍然缺乏制冷剂,则继续加注,如此反复直至系统内制冷剂足量为止。 当系统内制冷剂因为泄漏等原因造成大量缺乏时,可以从冷凝器出液阀上的加液口加注,此时要开启冷却水泵,边通冷却水加注制冷剂,如加注困难时可用热水加热制冷剂瓶(严禁用明火或高温气体加热制冷剂钢瓶)。当制冷剂加注量接近足量时,改用1中的充注方法。 5、加注及更换冷冻油:

蒸发器动态特性及详细介绍

蒸发器动态特性及详细介绍 摘要:蒸发器是制冷和热泵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动态特性的模拟预测和研究无论对蒸发器本身的设计、运行还是对整个制冷热泵系统的优化和控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逆流套管式蒸发器为研究对象,从其结构特点出发,经适当假定,运用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建立蒸发器的动态分布参数模型。用数值方法对模型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得到并分析了动态过程中蒸发器制冷剂侧及水侧各主要参数的沿程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 关键词:蒸发器动态模拟动态分布参数 0 引言 制冷与热泵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和热泵行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也造成电耗、燃料消耗的大幅度增加,缺电、缺油、缺煤等信息见诸报端的频率不断升级。据统计,暖通空调能耗约占我国总能耗的22.75%,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重要能源的紧缺正逐 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发和研制高性能、低能耗的制冷、热泵系统是该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国策的迫切要求。而蒸发器是制冷、热泵装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性能的优劣,因此,蒸发器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 蒸发器动态分布参数模型的建立 实际上,整个制冷、热泵装置均是在动态下工作,纯粹的稳态工况是不存在的。到目前为止,对制冷系统所建立的理论模型中大部分是基于稳态工况下做出的。为对整个制冷、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机理有充分的理解,提高系统各部件及系统的效率,实现制冷、热泵系统的最佳匹配及最优控制等,必须建立能描述整个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作为制冷系统的关键设备——换热器仍是研究者们历来研究的重点,其动态性能对整个制冷、热泵系统性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换热器的动态模型已成为整个制冷、热泵系统动态模拟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冷、热泵装置中,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二者的研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不同。比较而言,蒸发器的研究要比冷凝器复杂得多,它对系统的影响更大,建模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蒸发器模型的建立主要有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两种方法,前者具有计算速度快,稳定性好的优点,通常用于定性分析;而后者具有计算精度高、结果可靠、能较好的反映研究对象真实运行状态等优点,采用该方法建模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套管式蒸发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模型,模型中水与制冷剂间的换热视为逆流换热,蒸发器中制冷剂在管内流动,主要经历从两相到过热的过程,但为了增大模型的通用性、更加全面地研究蒸发器的动态特性,在模型中考虑了过冷区以及过冷沸腾区。 在某些工况下,制冷剂虽经膨胀阀后压力下降,但仍有可能以过冷状态进入蒸发器。此

暖通空调维修保养规程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暖通空调维修保养规程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暖通空调维修保养规程 1目的 规范暖通、空调系统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暖通空调系统各项性能完好,以保证大厦的正常供冷、供热。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相关设备的大厦暖通空调系统的维修保养操作。 3职责 3.1运行人员负责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巡视和故障的申报。 3.2维修人员负责暖通空调系统的维修保养。 3.3工程部主管负责组织监督维修保养情况。 4实施程序 4.1机房管理制度 4.1.1系统、设备等由管理处指定专人负责监控、清洁及日常运行的巡视。 4.1.2机房内机电设备,仪器由值班人员负责操作,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机房,严禁非值班人员操作各种开关、按钮。 4.1.3各类控制开关按钮、阀门应有明显的操作标志,标志简单易懂、正确无误。 4.1.4各阀门、仪表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控制性能良好。 4.1.5各设备的动力柜及控制柜应定期保养,保证正常动力供应及控制运作。 4.2离心式冷水机维修保养 4.2.1每月 第 2 页共 7 页

4.2.1.1调试运行系统的各部件,如主机、出入水阀门、水泵、主机配电柜、接触器等。 4.2.1.2带负荷运行,检查不正常的声响、振动及各系统参数如冷冻水出入水温度、冷却水出入水温度、冷媒温度压力等。 4.2.2每年 4.2.2.1在换季前后确保冷冻机油加热器的正常通电以保证油温在正常范围。 4.2.2.2检查控制电路元件。 4.2.2.3检查冷冻油的颜色,干净为无色,若变黄色或黑色则需更换冷冻油,和油过滤器,油泵过滤芯等,以及看图镜检查制冷剂中所含水蒸汽的含量,若超标则更换相应的干燥过滤器,液体冷媒过滤器等。一般情况下,在机组使用的第一年需要更换以上配件,往后则可视情况两年一换。 4.2.2.4检查压缩机马达绝缘性能。 4.2.2.5检查及清理电子控制屏。 4.2.2.6每次保养后,带负荷运行制冷机组,检查电脑数据设置及参数,特别是检查冷媒运行温度,冷凝器及蒸发器的出入水温度。 4.2.2.7检查不正常的声响、振动。 4.2.3换热器维护保养 4.3换热器维护保养 4.3.1清洁设备表面。 4.3.2有堵塞现象则用清洗换热器翅片。 4.3.3检修冷暖水切换开关阀门开关的灵活性和漏水情况。 4.4冷却塔检修保养 第 3 页共 7 页

单效外循环浓缩器使用维护操作规程

单效外循环浓缩器使用维护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一个单效外循环浓缩器使用维护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单效外循环浓缩器的使用维护操作。 3.责任;车间主任、维修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结构:单效外循环浓缩器由加热室、蒸发室、水冷凝系统三部分组成。 5.工作原理: 蒸汽进入加热室,在真空的作用下,在加热室与蒸发室之间形成循环,雾化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经循环水冷却,进入储水罐,最后排放掉,蒸发量与温度、真空度有关,应随时调整真空度、温度至规定范围使设备达到最大浓缩量。 6.使用操作程序: 6.1浓缩操作 6.1.1操作前检查:检查冷凝水是否循环,蒸汽压力是否在0.09~0.3Mpa之间;真空泵是否可以正常开启;蒸汽阀、进液阀、排空阀等阀门是否可以正常开启关闭,蒸发器及视镜是否完好,是否有泄漏。 6.1.2开冷凝水:循环水泵开启后,打开冷凝器旁循环水进水口处小阀门,检查循环水是否开通。 6.1.3上药液:先将药液从贮罐打入高位计量罐; 6.1.4开启真空:开启真空泵,真空度控制在0.04Mpa~0.08Mpa之间: 6.1.5进液:打开进液阀匀速加入药液,使液面达到下视镜下沿位置,关闭进液阀; 6.1.6通蒸汽:蒸汽压力不超过0.3Mpa。 6.2加热浓缩: 6.2.1先使排空阀完全关闭,使真空度在-0.07Mpa左右,逐渐开启蒸汽,待药液沸腾时稳定蒸汽压力; 6.2.2浓缩的最佳状态时温度在60~70℃之间,真空度在控制在-(0.06~0.08)Mpa 之间,蒸汽压力不超过0.1Mpa; 6.2.3浓缩过程当液面低于下视镜下沿约10cm时开启进液阀补液,至视镜下沿时关闭进液

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与特点

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与特点 满液式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简述 在螺杆式冷水机组中,蒸发器的型式主要是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两种。 满液式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人蒸发器,蒸发器内的液位保持一定。蒸发器内的传热管浸没在制冷剂液体中。吸热蒸发后的气液混合物中仍含有大量液体,故从蒸发器内逸出的湿蒸气经气液分离后再回人压缩机。 干式蒸发器则由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直接控制液体制冷剂进人蒸发器的管程,制冷剂液体在管内完全转变为气体,而被冷却的介质则在传热管外的管程中流动。 二者的比较: 1、换热性方面 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大。 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部分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低。 满液式蒸发器管程走水,壳程为相变状态的液态制冷剂,换热形式为液体与液体换热,属大空间蒸发换热,传热温度差仅为2℃。满液式蒸发器内,冷水流动于管内,可达紊流状态,传热系数较高,对壳侧内冷媒而言,处于沸腾状态,热传效率大为提升。满液式蒸发器可免除过热度限制,使换热管完全润浸于液态冷媒,充分利用了有效的蒸发面积,蒸发温度可提高2~3℃,机组效率获得提升。 而干式蒸发器管程内走制冷剂,壳程走水,换热形式为液体与气液混合物换热,属管内蒸发换热,传热温度差达5℃,传热效率较低。干式蒸发器受限于感温式热力膨胀阀的控制条件,蒸发器出口需维持5~8℃过热度,造成换热管总面积15~20%为干蒸(过热)区,此区内冷媒的换热量非常小而且流动阻力大,抑制了蒸发温度的提升。 满液式蒸发器比干式蒸发器和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更高,提高了能效比(COP值),即能量输入与能量输出之比。满液式冷水机组能效比一般能达到国家一、二级,而普通干式冷水机组能效比一船只能达到四、五级。 因此,满液式冷水机组能效比较采用干式蒸发器的干式冷水机组运行费用节省15~25%左右。 2、回油性能 对于润滑油与制冷剂互溶情况下,满液式蒸发器的回油较难,而回油状况好坏直接影响机组的工作工况和工况油移。干式蒸发器的回油稳定、方便。

蒸发器原理结构简介

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及分离室组成。按加热室的结构和操作时溶液的流动情况,可将工业中常用的间接加热蒸发器分为循环型(非膜式)和单程型(膜式)两大类。 一、循环型(非膜式)蒸发器 这类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在蒸发器内作连续的循环运动,以提高传热效果、缓和溶液结垢情况。由于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不同,可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溶液在加热室不同位置上的受热程度不同,产生了密度差而引起的循环运动;后者是依靠外加动力迫使溶液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一)中央循环管式(或标准式)蒸发器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粗的管子。细管内单位体积溶液受热面大于粗管的,即前者受热好,溶液汽化得多,因此细管内汽液混合物的密度比粗管内的小,这种密度差促使溶液作沿粗管下降而沿细管上升的连续规则的自然循环运动。粗管称为降液管或中央循环管,细管称为沸腾管或加热管。为了促使溶液有良好的循环,中央循环管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一100%。管束高度为1—2m;加热管直径在25~75mm之间、长径之比为20~40。 中央循环管蒸发器是从水平加热室、蛇管加热室等蒸发器发展而来的,相对于这些老式蒸发器而言,中央循环管蒸发器具有溶液循环好、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由于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故应用十分广泛,有“标准蒸发器”之称。但实际上由于结构的限制,循环速度一般在~/s以下;且由于溶液的不断循环,使加·热管内的溶液始终接近完成液的浓度,故有溶液粘度大、沸点高等缺点;此外,这种蒸发器的加热室不易清洗。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适用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较小的溶液。 (二)悬筐式蒸发器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目录 1.管式裂解炉维护检修规程(S 03001--2004) (1) 2水平部分离心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02--2004) (33) 3垂直剖分离心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5H5 03003—2004) (61) 4化工厂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04--2004) (77) 5乙烯、丙烯球形储罐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5--2004) (112) 6超高压卧式往复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06--2(304) (121) 7超高压釜式反应器维护枪修规程 (SHS03008--2004) (144) 8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2004) (155) 9超高压套管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10~2004) (170)

10超高压压缩机段间缓冲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3011--2004) (183) 11超高压催化剂柱塞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12--2004) (191)

12.超高压管道维护检修规程(SHS03013--2004) (203) 13.超高压阀门维护检修规程(SHS03014--2004) (216) 14.环氧乙烷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15--2004) (224) 15.圆盘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3017--2004) (235) 16.聚丙烯装置环管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8--2004) (246) 17.带搅拌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 (Slis03020~2004) (255) 18.氧化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3021--2004) (268) 19.聚乙烯化化床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22--2004) (277) 20.丙烯腈流化床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24--2004) (285) 21.氯化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3025--2004) (294) 22.氧氯化反应器维护检修规程(SHS(B0e6---2004) (303) 23.立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维护检修规程 (SI-IS03027--2004) (313) 24.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28--2004) (325) 25.离心寸燥机维护检修规程(SH503029--2004) (338) 26.滚筒干燥机维护检修规程(SHS0303~2004) (345)

高盐废水处理中常用5种MVR蒸发器性能特点及使用条件

MVR蒸发系统较普通蒸发过程节能效果明显,近几年MVR蒸发技术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我们通过各类废水处理实际案例对MVR过程常用的5种蒸发器的性能特点,及实际使用条件与大家分享: MVR降膜蒸发器 在MVR降膜蒸发器中,液体和蒸汽向下并流流动。料液经预热器预热至沸腾温度,经顶部的液体分布装置形成均匀的液膜进入加热管,并在管内部分蒸发。二次蒸汽与浓缩液在管内并流而下。 特点及适用物系: 料液在蒸发器中的停留时间短,能适应热敏性溶液的蒸发;降膜蒸发器极易使管内的泡沫破裂,故亦适用于易发泡物料的蒸发;另外,降膜蒸发还适用于高粘度溶液。 优点:由于降膜蒸发器是液膜传热,所以其传热系数高于其他形式的蒸发器;此外,降膜蒸发没有液柱静压力,传热温差显著高于其他形式的蒸发器,故可取得良好的传热效果,一次性投入最小,是业主优先选择的蒸发器形式。 MVR强制循环蒸发器 主要特点: 1、蒸发过程不在加热表面而是在分离器中进行,因此,在列管中结壳和沉淀产生的结垢现象被降低到最低限度。 2、管内流速由循环泵决定:溶液在设备内的循环主要依靠外加动力所产生的强制流动。循环速度一般可达1.5-3.5米/秒。 传热效率和生产能力较大。原料液由循环泵自下而上打入,沿加热室的管内向上流动。蒸汽和液沫混合物进入蒸发室后分开,蒸汽由上部排出经压缩机压缩,温度、压力提高,热焓增加,然后进入换热器冷凝,以充分利用蒸汽的潜热,流体受阻落下,经圆锥形底部被循环泵吸入,再进入加热管,继续循环。 特点: 1.传热系数较低; 2.换热表面不易形成结垢或结晶。 应用范围:

a、适用于易结垢液体、高粘度液体 b、非常适合用作盐溶液的结晶蒸发器 MVR-FC连续结晶器 带有MVR强制循环结晶器简称MVR—FC,结晶室有锥形底,晶浆从锥形底排出后,经循环管,靠循环泵送入换热器,被加热后,重又进入结晶室,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连续结晶过程。 晶浆排出口位于接近结晶室锥底处,而进料口则在排料口之下的较低位置上。由结晶分离出来的二次蒸汽经过压缩机升温后输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中作为加热蒸汽使用。 适用范围: 这种结晶器可通过用于蒸发法、间壁冷却或者真冷却法结晶。产品的粒度约在0.1~0.84mm的范围。这种结晶器已被用于氯化钠、尿素、柠檬酸等产品。 MVR-OSLO连续结晶器 带有MVR的OSLO结晶器简称MVR—OSLO结晶器。料液进入系统后由循环泵送入蒸发器,受热蒸发后,进入蒸发室,分离的二次蒸汽后的溶液,由中央下行管直送到结晶器生长段的底部,然后再向上方经结晶流化床、过饱和度得以消失,晶床中的晶粒得以生长,当粒子生长到要求的大小后,从产品出口排出。经蒸发室分离出的二次蒸汽经过压缩机升温后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当做加热蒸汽使用。 特点:这种结晶器主要特点为过饱和度产生的区域与晶体生长区域分别设置在结晶器两处,晶体的循环母液流中硫化悬浮,为晶体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适用范围:适用于要求结晶粒度较大的物料生产。 MVR-DTB连续结晶器 带有MVR强制循环DTB结晶器简称MVR—DTB连续结晶,此类结晶器是一种效能较高的结晶器。这种形式的结晶器性能良好,能产生较大的晶粒(粒度可达600~1200um),生产强度较高,器内不易结晶疤,其已经成为连续结晶器的主要形式之一。 DTB型结晶器的内部有一根导流管,在四周有一圆筒形的挡板。悬浮液在螺旋桨的推动下,在筒内上升至液体表层,然后转向下方,沿导流筒与挡板之间的环

单效中央循环管蒸发器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番茄汁单效连续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 : 学号: 班级: 年月日 设计任务书

目录1.前言

1.1 概述 1.2蒸发器选型 2.单效蒸发工艺计算 2.1 物料衡算 2.2 热量衡算 2.3 传热面积计算 2.4 计算结果列表 3.蒸发器主体工艺设计 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3.1.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 3.1.2 循环管的选择 3.1.3 加热室直径的确定 3.1.4 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 3.2 接管尺寸的确定 3.3 进料方式及加热管排布方式的确定 3.3.1进料方式的确定 3.3.2加热管排布方式的确定 3.4 仪表、视镜与人孔的确定 3.5 蒸发器主要部件规格列表 4.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4.1 气液分离器 4.2 蒸汽冷凝器 5.结语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1.前言 1·1 概述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工程与科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食品工业包含诸多的单元操作,如蒸发、结晶、杀菌等,本课程均有介绍。本次设计题目为番茄汁单效连续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通过设计,一方面提高学生对食品工业单元操作的认识,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理解与掌握。 本设计涉及的单元操作为蒸发。蒸发是典型的传热过程,即是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挥发性溶剂部分汽化从而将溶液浓缩的过程。蒸发是一种分离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制药和食品等许多工业中溶剂为挥发性而溶质为非挥发性的场合。在许多场合,蒸发系统的热量经济性成为整个生产流程的关键因素。工业上蒸发主要以浓缩和分离为主要目的。本设计以浓缩为主要目的,设计出将番茄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8%浓缩为40%的单效连续加料蒸发装置。 本设计首先确定浓缩罐的处理能力为6t/h番茄汁原浆。 根据选用蒸发器的特点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进一步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根据经验及相关文献,选取加热管的长度为1.3m,管径为50mm。进而确定加热管数目,并确定排布方式。根据加热管截面积与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的关系以及中央循环管直径与加热室直径的关系确定中央循环管的直径和加热室的直径。从而完成加热室的设计;根据分离室与加热室的比例关系确定分离室的尺寸;根据物料流量及特性确定各输送管道的直径、选材以及其他部位的选材并确定定气液分离器以及冷凝器的型 号;最后在需要的部位安装相关仪表、视镜以及人孔。 1·2蒸发器选型 蒸发操作的蒸发器有悬筐式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 器、升膜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 器等,本设计采用的是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其简介如 下: 1·2·1结构和原理 其下部的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中间由一根直径 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当加热室液体被加热沸腾时,中央 循环管气液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大;而其余加热管气液 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小。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溶液由中 央循环管下降,而由加热管上升,做自然循环流动。溶液的循环流动提高了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强化了蒸发过程。二次蒸汽于蒸发室中经气液分离器与溶液分离后上升,由冷凝器冷凝。

壳管式蒸发器维修规程

编制部门:EMC 编制人:孙顽强 批准人:丁小兴 EMC技术规范文件 壳管式蒸发器维修规程 1.蒸发器外漏 现象:系统漏氟导致高低压压力偏低,在泄漏处往往有油渍,容易产生低压报警。 主要原因:蒸发器氟侧垫片不严或损坏;蒸发器法兰垫片不严或损坏;蒸发器中 心内六角螺栓密封破坏。 处理:先采用紧固的方法,如果紧固后仍然没有效果,只能针对性的更换垫片; 如果中心螺栓漏,先退出内六角螺栓加紫铜垫片紧固。 步骤:可以参照水处理步骤 2.蒸发器内漏 现象:由于多系统机组共用一个蒸发器,在内漏的情况下,会导致一个系统的制 冷剂被压入到另一个系统,往往表现为压力不稳定,一个系统压力整体偏高,另 一个系统压力偏低。 主要原因:蒸发器氟侧垫片中间隔离带破坏,导致2个独立系统串通。 处理:更换氟侧垫片;注意:一般情况下,任何垫片被拆动后,无论表面看上去 是否有损伤,都需要更换。 步骤:可以参照水处理步骤操作 1.蒸发器漏水 蒸发器漏水往往会导致制冷系统进水,是危害最大的故障,对整个系统有严 重的影响,因此,维修的重点是保证堵住漏点和干燥处理,这种故障产生时 的应急处理应该是:保护压缩机和系统尽量少受水的浸泡。

编制部门:EMC 编制人:孙顽强 批准人:丁小兴 EMC技术规范文件 特别提醒,应防止冬季时水冻结破坏系统其他部件 现象:蒸发器运行时压力一般在300Kpa-550Kpa,当冷媒水压力大于上述压力时,水会直接进入系统有可能造成:1.视液镜颜色指示发黄 2.膨胀阀冰堵造成低压报警 3.压缩机吸气侧滤网冰堵造成低压报警 4.压缩机绝缘低下 当冷媒水压力小于蒸发器压力时,先导致制冷剂泄漏,机组低压,然后开始进水。主要原因:1.传热铜管损坏:水系统流量过大,导致铜管振动损坏;系统杂质磨损铜管损坏2.铜管胀接端松脱3.产生腐蚀泄漏 处理:如果铜管的破坏数量在总数5%以内,采用堵头封堵;如果超过5%以上,只能更换同型号的蒸发器芯或整台蒸发器。 4.蒸发器进水处理过程最复杂,前面2种可以参见以下处理规程: 蒸发器和系统通过出气管(到压缩机吸气端)和进液管(和膨胀阀出口连接)与系统连接拆卸任何部件时,都应做好标记标识,复位时根据标记装配。 4.1首先把系统内压力放尽,进出蒸发器水系统的两个阀门关闭,放掉蒸发器内的冷冻水(水必须要放尽)。 4.2拆卸蒸发器端板上两根制冷系统连接管螺栓,取下两根连接管。 4.3拆卸蒸发器端盖螺栓和中心定位内六角螺栓。 4.4卸下蒸发器端盖,注意不能将管板一同带出,必须让管板紧密的定在原来的位置(一定要保护好管板与壳体之间水侧垫片,一旦损坏更换难度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