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服务贸易结构分析与建议

广东服务贸易结构分析与建议
广东服务贸易结构分析与建议

广东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摘要: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表现形式的国际服务贸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全球逐步展开,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个新热点。近年来,广州在推动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大力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服务业,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大力促进出口型服务业,以此推动贸易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广东服务贸易结构建议

一、引言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国际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也被纳入了多边贸易谈判的议程中。服务贸易成为了国际贸易竞争的新领域,并且成为了一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积极推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便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推动其国内经济发展和扩大其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中,长期以来都是以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为辅,不久要迈入二者并重的阶段,将来的趋势要达到以服务贸易为主、商品贸易为辅的阶段。服务贸易在近三十年发展迅速,目前服务业是否发达已经成为判别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的经济开放度一直处在全国各省市的前列。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在金融、零售、电信和专业服务等重要的服务领域,广东都是先行开放的地区之一。2003 年6 月,中央政府与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 协议(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标志着粤港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实质性一体化的新阶段。之后双方又签署了CEPA 多项补充协议,2008 年7 月,双方签署了CEPA 补充协议五,在CEPA 及其四个补充协议的基础上,对香港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服务贸易方面,内地在17 个领域共采取29 项具体措施,例如,进一步采取简化审批程序、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等,广东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面临更为紧迫和严峻的形势。因此,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发展服务贸易成为保持和扩大广东外贸优势,促进广东整体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广东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化发展,货物贸易日益扩大,招商引资质量日益提高,全省国际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提高,涉及领域日益拓展,贸易伙伴不断增多,但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协调,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等因素依然存在。

\二、广东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发展空间很大

当前,服务业迅速发展并且也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广东省目前的国际服务贸易水平与其进出口贸易第一大省的地位并不匹配。2007 年,广东省服务贸易总额215.6 亿美元,仅为同期全省货物贸易额的3.4%,与2006 年世界服务贸易额与货物贸易额平均比率22.2%相比有很大差距。2007 年,全国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23 亿美元,广东服务贸易在全国的比重仅为8.53%。同国内服务贸易发达地区相比,广东服务贸易发展也明显落后,2006 年,广东服务贸易收支总额为北京的39.05%,上海的36.64%。

广东服务贸易整体上严重滞后商品贸易。多年来广东进出口总量占全国1/3 以上,但是,长期以来,服务贸易总量占商品贸易总量的1/8 左右,比上海、北京落后。虽然凭借地利在旅游、海运服务等方面占有优势且得到较好发挥,却在其他许多服务贸易领域未能充分地研究和开发,错过了不少发展机遇。因此,广东服务贸易尚处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很大。

2、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保持较快增长,且呈顺差状态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数据,2003 年至2007 年,广东服务贸易涉外收支年均增长达到27%,高于同期全省GDP 年均14.5%的增长幅度。与全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不同,广东服务贸易与货物进出口一样,近年来基本为顺差状态,而90 年代广东省服务贸易进出口多为负值,但有逆差不断缩小的趋势。

3、服务贸易交易项目结构集中,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数据,2007 年,广东省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两项跨境收支合计142.52亿美元,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的比例达66.21%;而同期全省通信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体育、义化和娱乐服务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项目。

收支总额合计为30.85 亿美元,仅占服务贸易收支总额的25.83%。可见,广东省服务贸易结构比较单一,行业不平衡性较为突出,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优越的领域,相对于世界服务贸易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技术和知识密集犁等现代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占比明显较小,发展相对落后。

外商投资在第三产业内部的分布也不均匀,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业和传统服务业,在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研和综合艺术服务业的投资较少。

4、集聚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区域差别显著

出于战略布局的需要,广东服务贸易高度集中于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地区结构过于集中。根据服务贸易外汇业务统计,2007 年,广州、深圳两市服务贸易合计收入占全省服务贸易收入的88.12%,合计支出占全省服务贸易支出的82.15%,而其他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全省服务贸易地区发展不均衡,显示出广东中心城市服务贸易发展的集聚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中心城市在生产要素区域流动中未能发挥辐射中心的作用,其综合服务也未对区域经济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导致该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未能形成一定规模,无论中心城市还是其它地区,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主导地位,各城市间仍以竞争为主要关系。

5、服务贸易伙伴不断增多,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香港、美国、日本是广东服务贸易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地区和国家。据统计,2007 年,广东(不含深圳)与上述三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收支总额占全省服务贸易收支总额的68.16%。其中,香港是广东最主要的服务贸易伙伴,广东与香港的服务贸易收支占全省的39.41%。多年来,广东依靠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不断强化粤港服务产业链.加强服务贸易产业问的合作,服务贸易也狱得了快速发展。

三、对广东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建议

1.重点培植优势行业,积极发展多层次、高质量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

从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需要来看,广州今后重点培植和拓展的国际服务贸易行业应包括六大领域:一是依托完善的市内外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国际物流服务;二是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广交会和广州博览会的基础上,积极举办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国际会展;三是结合广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的要求, 抓住广州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先机, 发展更多的外资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四是整合珠江新城CBD和广州各区、县级市大型商贸中心网点,大力发展外向型商贸服务;五是抓紧建成广州软件园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重点扶持广州科技园、广州软件园、广州科学城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展IT产品出口和承接国际软件外包服务。六是积极帮助有实力、有条件的广州大企业承揽国际工程大项目,鼓励具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自营进出口的生产企业、重点设计院所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及援外工作。

2.打造高质量服务外包基地,提升广州服务贸易层次。

根据广州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重点构筑以广州科学城、南沙资讯科技园、天河软件园、生物岛、广州动漫产业基地、荔湾创意产业基地等为重点功能区的服务外包业承接载体,打造广州服务外包基地,积极做好国家外商投资服务外包基地的申报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广州在地理区位、产业基础、体制环境和人才储备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信息技术外包(IP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等方式,积极与实力强、规模大的跨国服务外包提供商开展合作,重点引进IT服务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生产服务外包、共通服务外包、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等,主攻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互联网相关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和影视和文化服务等六大相关产业,带动广州国际服务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紧扣CEPA契机,大力促进穗港两地服务贸易合作,打造广州扩张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台。

穗港澳经贸合作关系,是广州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平台。当前,CEPA 服务贸易对香港开放的领域已达到26个,基本涵盖了香港主要的服务业。特别是通过第二阶段的磋商,CEPA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开放的程度更深,范围更广,条件更加宽松。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以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中心,澳门则是世界上具有吸引力的博彩、旅游中心之一和区域性的商贸服务平台。因此,广州要充分发挥CEPA效应,充分利用广州强大的制造业和相当一部分以产业为基础的金融、物流、广告、零售、会展、创意设计、中介等诸多现代服务业,强化与港澳的互补合作,共同发展服务贸易,并通过港澳这一重要平台谋求拓展国际服务贸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4.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培育服务贸易经营主体。

要以提高广州服务业国际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广州具有现实和潜在比较优势的服务出口贸易,同时不断提高广州服务出口的附加值,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服务出口项目逐步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输出发展。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发展广州具有现实比较优势的会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具有潜力优势的物流运输服务。在目前广州现有服务企业“走出去”实力普遍不强、国外建立服务企业能力较弱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尝试走提供境外消费服务路子,即为国内外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人提供通讯、运输、金融、保险等生产型服务以及医

疗保健、居住、养老、教育培训、购物送货等生活消费型服务,拓展广州服务贸易范围和规模。此外,要根据我国服务贸易开放的时间进程,积极培育服务贸易经营主体,改变目前服务业经营主体“小、弱、散”的格局。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允许的前提下,采用类似发展地方外贸公司的扶持政策,为广州服务贸易出口企业提供财政和融资支持,并抓紧构建服务贸易出口企业“孵化器”。

5.充分发挥服务贸易作为技术转让渠道的作用,为广州产业结构升级服务。

当前,专利技术使用和特许经营权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这些技术不仅对推进一个地区的服务产业发展具有内在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推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州的知识产权贸易还处于很脆弱的境地,其贸易进口比例只占到全市贸易进口总额的0.27%,比重微乎其微。因此,广州必须重视国际服务贸易中知识产权转让的渠道作用,大力引进广州经济发展急需的、紧缺度高的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两大类专利技术,为推动广州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广州服务贸易业自身发展来说,重点是要引进运输、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外观设计、中介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步引进国外专利技术并进行消化和自主创新,缩短广州本地服务贸易业与国际先进服务贸易业的差距。

6.加快现有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为提升服务贸易水平奠定基础。

要以广州传统服务业为基础、新兴服务业为方向,迎合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潮流和广州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推进广州地方性服务业逐步向专业化、系列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要不断扩大开放服务业领域,放宽市场准入。采取政策重点鼓励和支持广州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金融保险、会展、房地产、信息咨询、商贸旅游、国际工程承包等行业进一步发展。同时,重视引导高新技术向传统服务业渗透,改造提升国际服务贸易的基础性产业。在扶持重点的基础上,可根据广州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市场发育程度,大力发展新兴的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体育休闲和环保等服务产业,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性和配套性。同时,围绕市场准入制度、竞争制度和管理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中心,进一步加快推进服务业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广州服务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

7.提高对服务贸易的认识,强化行业管理,完善统计制度。

要通过各种途径深化对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认识,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放到促进广州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完善城市开放功能、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要根据广州城市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制定广州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以“稳旧扶新”为原则,在巩固和发展现有传统优势服务产业的基础上,以发展新型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为主攻方向,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通过引进外资来促进现有服务业发展,把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作为实现“现代化中心城市”总体目标的重要战略手段。通过壮大广州服务产业和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水平来带动国际服务贸易出口,把服务贸易作为广州扩大出口的一个新亮点。在强化认识的同时,要强化对全市国际服务贸易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国际服务贸易的专项协调和管理。此外,要加强对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单项统计工作,按照国际通行的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建立BOP(反映跨境服务贸易)和FATS(反映非跨境服务交易)二元架构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为做好定量分析和研究提供及时、准确、详实的数据支持。此外,还要加快专业人才的培训

工作,为推进广州服务贸易的国际化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汉林.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2]黄静波.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3]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阴.国际贸易题,2002,(03).

[4]罗明忠.论“双转移”的新形势新问题与新对策田.经济与管理,2009,(02).

[5]罗必良.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问题与选择[N].南方日报.2007—14.[6]肖振宇.加快广州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路与对策[N].广州日报.2006-05—31.

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二、中国留学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我国留学服务贸易出口时以跨境消费方式实现的,若对中国留学服务贸易近年的输出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一些特点:首先,近年来华留学生以自费生为主,留学期限以长期留学生为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国留学教育主要是以公派进修和访问学者居多,占到当时出国留学人数的 80%,而研究生教育不足10%;到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出国留学政策的放宽,出国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留学生逐渐增加。目前,留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已经占到了绝大多数。随着自费留学的升温,我国自费留学的比重越来越大,2012 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 14.4 万人,其中,国家公派 8853 人,单位公派 6957 人,自费留学 12.9万人。同时,我国出国留学生所学专业基本涵盖了国外学校开设的所有学科。其次,中国留学服务贸易输出内容较单一,我国除汉语言学科外,在国际留学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例如,2011年来华留学生94962人,其中学科选择汉语类占69.72%。;2012年来华留学生102991人,其中选择汉语类占比71.03%。第三,中国留学服务贸易总体呈现逆差。例如,但就正规留学生而言,中国目前输出的留学生约占全球总数的20%,在主要留学生接受国中几乎都名列第一。2011年和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是339700人和399600人,但接纳留学生人数分别是9.5万和14万。而与世界6个主要留学生接受国相比,我国留学收费是最低的,低收费加上人数差异说明的确存在服物贸易逆差。第四,我国出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涉及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集中在少数教育发达的西方

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是出国留学的主要地区。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向这七个国家派遣的留学生占到所有海外留学生人数的 96%以上。其中,美国是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国。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自 1989年起曾连续五年位居在美外国留学生人数榜首,1995年到1998年被日本超过,1999年到2001年又再次名列第一,2012年留学美国的中国大陆学生为9.79万人。来华留学的地区结构按照洲际统计,五大洲都有在华留学生,但亚洲占了绝大部分,稳居第一。以2011 年为例,来华留学生共计 195503 人,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共计 141689名,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2.47%;按照国别统计,近十年来,韩国、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一直排在前几位。 2012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为韩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泰国,其中,在华韩国留学生最多,共计64481 人,占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 1/3。 由于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服务业追求规模效益意义较小,并要求服务提供者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优势和和专业素质优势,例如,2013年世界留学生总量超过450万,其中约有70%的外国留学生集中在7个发达国家,市场分布极不均衡。 但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看,据IMF统计,2009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6597.6亿美元,到2011年出口额扩大到7203.7亿美元,是1990年的1.42倍,而2009年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出口2062亿美元,到2010年增加到3944亿美元,是2009年的1.91倍,高于发达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姓名:王雪勤 学号: 2011312200213 班级:经济学(金融与贸易)1101班 年级:2011级 专业:经济学(金融与贸易方向) 学院: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向新 完成时间:2015年 04 月03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经济学(注册经济师方向) 作者学号:2011312200213 作者签名: 年月日(手填时间)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雪勤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the Relative Strategies Wang, Xueqin 2015年4月3日

目录 引言 (1) 一、服务贸易概述 (2) 1、服务贸易的定义 (2) 2、服务贸易的类型 (2)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 1、服务贸易总量增大,逆差扩大…………………………………………… 2、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仍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3、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 三、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比较低……………………………………………… 2、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 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4、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以及比较优势………………………………… 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4.2.1 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 4.2.2 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4.2.3 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2.4 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4.2.5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4.2.6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强企业自主创新……………………………………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中国与印度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中印对外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最近几年随着中印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各种经济利害关系也不断突出,印度频频对涉华商品设置贸易障碍,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小组对中印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从双方历史原因以及各自的政治、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相应的建议。 一、中印贸易摩擦及其现状: 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甚至被誉为是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的一个奇迹,其GDP增长率在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左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使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由1978年的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逆差11.4亿美元发展为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5933.2亿美元、顺差320.9亿美元。这其中服务贸易总额由1985年的55.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8.2%,然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并且最近几年有加大的趋势。而亚洲的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改革之后,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在印度的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5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贸易出口总额的31.4%,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印度跟中国一样GDP保持在8%以上.它也拥有着庞大的人口.也拥有着从那个相似的历史.从殖民地到被帝国主义统治到经济困难年代,到经济初步发展,到政府开始改革经济.制定经济改革计划.但是各自发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印度在美国的支持下承接着美国的软件等第三产业的转移.过去30年中国抢先占领制造业的时候,印度也类似的占领了服务业.在中国强大的同时也有着一个同样聪明的国家以对手的角色与我们竞争,合作. 随着中国与印度在经济上的崛起,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同时,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2000年不到20亿美元,2009年上升到433.8亿美元,年均增长33%,经济上的亲密度与日俱增。两国经济贸易显示了很强的互补性,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在对中印贸易规模、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摩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分析影响中印贸易有关的因素,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边界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两国的交通状况会得到改善,以及两国都有加强经济往来的愿望都会使得中印贸易进一步发展。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然而服务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虽然印度的服务贸易在绝对数量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但另一方面,两国贸易的发展之中还有一股阻碍的力量,印度的大国意识、竞争意识、两国国内的一些问题等因素妨碍了两国经贸的快速的发展

《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下称《协议

《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 (下称《协议》)常见问题 1.《协议》是在CEPA下签署的子协议,这与往年签署的补 充协议有何不同? 自2003年签署以来,CEPA及其补充协议皆以正面列表的形式开放。《协议》参考了其他国家和经济体签 署自由贸易协议的模式,采用正面和负面列表的混合 模式,并集中表述在广东对香港开放的措施。 由于《协议》的开放模式与以往有别,开放的地域主要在广东,双方认为在CEPA框架下订立子协议,与 过往的补充协议有所区别,较为合适。 2.《协议》作为CEPA子协议,与CEPA及其补充协议有何 关系? 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开放措施继续有效,在广东省范围内,与《协议》的措施有所抵触的,以《协议》 的措施为准。业界如有疑问,欢迎联络两地相关主事 部门查询。 3.《协议》加入了哪些新条文? 按照世贸规则和国际上的通行作法,引入了有关国民待遇、最惠待遇及保留的限制性措施等条文,这是采 取负面清单开放模式的必备条件。 4.为什么《协议》只限在广东实施? 一直以来,广东省都是香港服务提供者通过CEPA投资内地的首选之地,也是内地对香港开放程度最高的

地区。同时,广东省已试点开展了工商登记审批和企 业登记审批等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措施较为成熟,基 本条件具备。 《协议》是内地首次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在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服 务贸易自由化,可为内地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 由化积累经验。 5.《协议》采用负面清单的方式进行开放,与以往正面清 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优势? 自2003年签署以来,CEPA及其补充协议十余年来一直采用正面清单的方式。正面清单的开放模式下,是 将内地允许对香港开放的措施予以列明。这符合当时 内地经济发展和两地经贸交流的实际情况,也满足了 香港投资者进入内地市场的需要。 「负面清单」又称「负面列表」,在国际投资协议中,指缔约方可以在协议附件中采取列举方式,列明保留 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高管条款及业绩要求不符 的措施或行业领域。随着两地经贸交流的深化和内地 对外开放的扩大,《协议》在商业存在服务模式下采 用了负面清单的开放模式。《协议》是内地首次以准 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签署的自由贸易协 议。 在「负面清单」中列举的措施属「保留的限制性措施」。 采用「负面清单」后,除了保留的限制性措施和一般 的水平管理措施,在市场准入要求方面,内地在广东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探析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探析 近十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近四倍,重要性日益提升。但是长期的服务贸易逆差问题与最近几年的增速回落需要高度重视,这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存在的结构问题逐渐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传统的运输与旅游服务部门规模大但竞争力持续下降,新兴部门中的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部门成长迅速,使得服务贸易结构有所改善,但金融、保险、通讯等高附加值服务部门依旧竞争力不足发展迟滞。对这些结构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服务贸易;结构;逆差;发展 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仅为46亿美元,2012年则达到了472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6.7%,远高于同期全球服务贸易平均增长速度。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服务贸易失衡日益严重,尤其最近三年服务贸易逆差呈现急剧扩张态势,从前高速增长过程中所掩盖的结构性问题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可持续增长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已刻不容缓。 1中国服务贸易近十年的总体发展状况 1.1服务贸易规模十年间总体呈现增长 近十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3年的102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726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从468亿美元增长到1914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4%,居世界第5位;服务贸易进口额从553亿美元增长到2812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为6.7%,居世界第3位。不过,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水平与货物贸易相比仍有显著的差距,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11.1%,而服务贸易出口额仅占4.4%。 图1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趋势图 (2003-2012)(单位:亿美元)1.2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出现下滑迹象 近十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长率18.5%,依旧远高于全球服务贸易平均增长率,但需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出现的增长率下滑的迹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一系列问题,我国服务贸易当年增速即出现下滑,而2009年则更是首次出现负增长。在2010至2011两年恢复增长之后,2012年再度出现增速下滑,当年服务贸易总额仅增长9%,远低于十年平均增长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已经持续下滑两年,2012年仅增长2.9%。如果说2008至2009的增速下滑是受全球金融危机拖累,2012年的增速下滑则显得不那么简单。 表12003-201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单位:亿美元)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情况分析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情况分析 一、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 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14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2881.9亿美元,增长9.2%;服务进口4248.1亿美元,增长18.6%;服务贸易逆差缩减至1366.2亿美元。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达15.3%,比2014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占总出口(货物和服务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1.2%,服务进口占总进口(货物和服务进口之和)的比重为20.2%,均比2014年有所提升。 图12007-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1、中国服务贸易全球地位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超过13.6%,服务进出口全球排名不断提升。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5年中国服务出口与进口增长速度均大幅高于全球水平,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全球占比分别达到4.9%和9.6%,服务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位,其中服务进口额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大幅缩小至320亿美元(按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计算)。 表12015年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2、服务贸易逆差同比缩小 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1366.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旅行贸易逆差仍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来源,达1237.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90.6%。服务贸易逆差第二大来源为运输服务,逆差额488亿美元,同比下降15.7%。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额209.1亿美元,与2014年基本持平。保险服务逆差由2014年的179.4亿美元大幅缩窄至30亿美元,金融服务逆差也由2014年的9亿美元下降至4亿美元。

广东服务贸易结构分析与建议

广东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摘要: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表现形式的国际服务贸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全球逐步展开,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个新热点。近年来,广州在推动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大力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服务业,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大力促进出口型服务业,以此推动贸易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广东服务贸易结构建议 一、引言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国际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也被纳入了多边贸易谈判的议程中。服务贸易成为了国际贸易竞争的新领域,并且成为了一个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积极推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便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推动其国内经济发展和扩大其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中,长期以来都是以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为辅,不久要迈入二者并重的阶段,将来的趋势要达到以服务贸易为主、商品贸易为辅的阶段。服务贸易在近三十年发展迅速,目前服务业是否发达已经成为判别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的经济开放度一直处在全国各省市的前列。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承诺,在金融、零售、电信和专业服务等重要的服务领域,广东都是先行开放的地区之一。2003 年6 月,中央政府与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 协议(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标志着粤港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了实质性一体化的新阶段。之后双方又签署了CEPA 多项补充协议,2008 年7 月,双方签署了CEPA 补充协议五,在CEPA 及其四个补充协议的基础上,对香港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服务贸易方面,内地在17 个领域共采取29 项具体措施,例如,进一步采取简化审批程序、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等,广东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面临更为紧迫和严峻的形势。因此,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发展服务贸易成为保持和扩大广东外贸优势,促进广东整体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广东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化发展,货物贸易日益扩大,招商引资质量日益提高,全省国际服务贸易规模逐年提高,涉及领域日益拓展,贸易伙伴不断增多,但是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协调,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等因素依然存在。 \二、广东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发展空间很大 当前,服务业迅速发展并且也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广东省目前的国际服务贸易水平与其进出口贸易第一大省的地位并不匹配。2007 年,广东省服务贸易总额215.6 亿美元,仅为同期全省货物贸易额的3.4%,与2006 年世界服务贸易额与货物贸易额平均比率22.2%相比有很大差距。2007 年,全国

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年论文 题目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商务 班级商务0901 学生王艳红 学号20092221347 指导教师李森 二〇一二年 3 月 22 日

摘要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正迅速提升,如何快速稳定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一大问题。中国为提高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正积极的鼓励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存在何种问题并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的办法,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其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诸如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额偏低,产业基础薄弱和对外开放程度偏低等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统筹政府规划,扩宽贸易领域,加强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分析工作以及大力吸引外资技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力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 trade in services of the status of the world trade is in rapid promotion, how fas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of the governments concerned. China's economy is to improve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actively encourag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So the service tr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isting problem and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 should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data,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rvice trade,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research, such as service trad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ervice trade, industrial foundation is weak and low low degree of ope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widen the trade fields, strengthen the brand construction and talents training, service trade statistics analysis work to attract foreig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rade in Service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政策研究 学号:20100003236 姓名: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02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重要角色,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主要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预见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国际竞争力政策研究 1.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和我国服务贸易之间的概况 1.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 服务贸易世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的地位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比重也在逐步的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中,增长迅猛,规模也持续扩大。根据WTO不完全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8.8个百分点,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占有19.6个百分点,到2009年占到了21.1个百分点。虽然在十年的发展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可是在全体中还是发展迅速的。 表1 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与全球贸易的比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全面的发展中,服务贸易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虽然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较低,只有17.97%的是服务贸易,而82.03%是货物贸易。所以服务贸易未来发展潜力也不断提升,我们要把握发展机会。 1.2)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 我国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分析占比重低,但在发展速度上看较快,可是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还是比较低。在2000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2.2个百分点,到2009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4.5个百分点。如下表3:

广东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及竞争力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及竞争力分析完成人: 学制: 4 年 班级:2010-01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04-04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 (1) 二、省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2) (一)贸易额增长较快 (2) (二)行业竞争激烈 (2) (三)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 (3) 三、省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一)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3) (二)省地区间服务贸易、服务贸易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4) (三)国际服务贸易人才不足科技投入不够 (4) (四)产业部结构不合理 (5) (五) 壁垒较多影响服务贸易发展 (5) (六)服务贸易输出规模小,服务类型单一 (6) (七)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发展空间很大 (6) 四、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6) (一)省的地理优势 (6) (二)政策优势 (7) (三)省的历史文化优势 (8) 五、提高省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8) (一)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8) (二)积极利用货物贸易和投资带动,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 (8) (三)大力培养各类服务贸易人才,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9) (四)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为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创造条件.(9) (五)突出抓服务外包发展 (9)

(六)大力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9) (七)推动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10) 六、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Abstract (11)

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及竞争力分析 摘要: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后期服务贸易随之发展开来,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多,而服务贸易作为日益发展壮大的一支力量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作为全国第三大城市的,全国一线城市,经济特区都是位于省境,而的独特的地区优势以及国家的开放政策都为省的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本文从省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竞争力提出了对其今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省;服务贸易;发展;竞争力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在一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而货物贸易的发展虽也占据较大比重,但是服务贸易具有较大的潜力,经过发展服务贸易将会超过货物贸易,各国(地区)对服务贸易的发展都不断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省2012年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065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增长20.3%,为促进对外经贸稳定增长加快转型升级作出重要的贡献,省依托其优越的地缘优势,以及国家的支持服务贸易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的服务贸易发展与其城市经济的发展不相称,其服务贸易结构需要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以及更为高端的科学技术。省的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但是当今社会更加注重的是现代服务业,而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知识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需求,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性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省以后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如交通运输、建筑业、旅游业、金融业等,使之与制造业一起成为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撑。 二.省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论印度服务贸易的现状

论印度服务贸易的现状 印度自1991 年经济改革以来,服务贸易一直高速发展,堪称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总体上看,印度服务贸易具有规模大、增速快、顺差可观等特点。从各服务贸易产业来看,其软件服务业一枝独秀,在全球软件服务出口中排名第一;金融和保险业稳健增长,并略有顺差;通讯等其他商业服务也具有垄断竞争力;但旅游、运输等两类重要的服务贸易发展较为缓慢,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较大。 印度服务贸易的大发展得益于世界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和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大趋势,得益于印度国内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印度政府着力营造的有利政策环境,也得益于一大批优秀的印度企业和企业家充分发挥了印度的比较优势。印度服务贸易反过来又推动了印度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就业人口,并成为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为印度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印度服务贸易概况 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可以简要概括为规模大、增速 快、顺差可观 规模大根据印度储备银行(RBI)外汇收支统计,2006?

2007 财年,印度服务贸易总额达1299 亿美元,其中出口813 亿美 元,进口486 亿美元。按照WTO 的统计,2006 年印度服务出口额为738 亿美元,在全球名列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则仅次于中国居第2 位。相比之下,印度货物贸易排名相当落后,据WTO 统计,印度货物出口全球排名第28 位。 在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量(货物与服务贸易之和)的比重这一“相对规模”指标上,印度超过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2006?2007 财年,印度服务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为28.9%,服务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则高达为39.0%。而 根据WTO 的统计数字,2006 年服务贸易强国――美国的该两项指标分别为19.1%和27.2%,德国分别是16.1%和13.2%,日本分别是17.8%和15.9%。 增速快根据RBI 统计,印度2006?2007财年服务贸易总额比上财年增长了31.3%,其中出口增长了32.4%。而据WTO 统计,2001?2006 年,印度服务出口年均增长29%(后三年平均增长49%),同期,全球服务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不到11%(后三年平均增长14%)。 顺差可观2006?2007 财年印度服务贸易顺差为327 亿美元,比上财年增长了37.4%。对照2006 年德国服务贸易逆差603 亿美元、日本逆差215 亿美元、韩国逆差194 亿美元、中国逆差89 亿 美元,印度这一顺差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印度服务贸易的主要产业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摘要: 2007年以来,世界物资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贸易爱护主义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大国地位迅速崛起和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充实和增加我国进口贸易、服务进出口贸易,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 优化贸易结构,增强我国在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进展趋势建议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差不多上以物资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进展对外贸易,物资贸易是我国要紧的贸易形势。但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进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物资的加工、装配、修理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人的活动,是一国与它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并符合于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截了当的服务输出与输人。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人和输出,也包括在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形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 一样我们所指的服务贸易差不多上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国际服务贸易”或“服务贸易”才是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那个地点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服务贸易”均指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而通常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截了当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酬劳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截了当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样情形下差不多上指广义的。 世贸组织依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服务贸易包括一系列的产业、职业、行政机关的产出:空运业、银行业、保险业、旅社业、餐饮业。理发业、教育、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研究、娱乐业、按摩院、旅行业与旅行代理、运算机软件业、信息业、通信业、医疗与护理、印刷、广告、租赁、汽车出租服务等。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这些行业部门的产出品向其他

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意义及对策分析

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意义及对策分析 摘要:服务贸易是一种跨越国界进行服务品交易的商业活动。具体包括旅游、运输、保险、金融、通信邮电、建筑安装与承包工程、计算机与信息、专利与技术许可、咨询、教育、医疗保健、广告宣传、电影音像、个人劳务等。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水平、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贸易水平、贸易法规、贸易人才及规模等方面仍处于明显劣势,服务贸易逆差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利用国内外环境和资源优势,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企业的积极配合,在发展我国传统优势服务行业的同时,开拓更加广阔的服务贸易市场,提高服务贸易的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意义 (一) 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抓住新一轮服务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提高我国承接世界服务外包的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跨国公司基本竞争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服务外包业务范围,由业务流程外包 (BPO)和信息技术外包 (ITO)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步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30%至40%的增长速度,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在全球外包支出中.关国占了约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发展中国家是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承接地,亚洲是承接服务外包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4、5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抓住全球兴起的离岸服务外包的历史机遇,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能力,以赢得这一场新的国际竞争。 (二)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以促进对外贸易增长万式的转变,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积极扩大制造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抓住第三次国际制造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大国。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总体上看是规模的扩张、速度的扩张、外延的扩张和数量的扩张,是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难以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广东省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广东省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服务贸易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途径,对于国际分工的基本原理与合理内核仍然适用。我国服务贸易的要素密集度结构体现了我国当前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现状。随着 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迁,应尽快将我国生产要素优势转化为我国服务产业和服务贸 易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技术知识密集型和新兴跨界服务贸易。要充分利用开放型经济大国优势,培育服务业双向投资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培育服务贸易市场多元化优势;利用制度优势,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管理协调机制、财税、金融、贸易方式等政策及统计制度等。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服务贸易离岸服务外包一带一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原理的合理内核,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及其他 基础要素资源的相对优势,通过深入参与国际分工,赢得了制造业和货物贸易的竞争 优势。当前,随着我国工业经济逐步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过渡,服务业必将成为参与国 际分工的重要领域,在继续巩固提升货物贸易竞争优势基础上,大力培育服务贸易竞 争新优势,推动建设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双强国,必将是未来我国从经济贸易大国迈 向经济贸易强国的战略性任务。服务贸易作为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形态,虽然 与制造业国际分工有诸多不同,但参与国际分工的诸多原理仍然适用于服务贸易。考 察当前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迁,将国际分工理论中的内核运用到服务贸易发展中, 对于研究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服务贸易要素密集度结构体现出的竞争优势现状与问题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服务贸易总额为568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6%;其中出口185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服务贸易进口3833亿美元,比上年增 长约15%;逆差累计1980亿美元。①我国服务贸易是短板,服务贸易逆差年年攀升,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服务贸易逆差连年增长,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 竞争力处于劣势。从具体行业看,我国服务贸易优势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而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资本密集型服务、环境资源密集型服务,以及与货物贸易紧 密相关的服务贸易均呈现逆差,这是当前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 和竞争优势的客观反映。 人力资源密集型服务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领域主要集中在 人力资源密集型服务行业,2013年这一领域的服务贸易顺差达到466亿美元,2014 年由于统计口径调整,商务服务差额由正转负,使得这一类服务贸易顺差减少至152 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通信、旅游、保险等服务部门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地位逐渐提升。为分析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主要采用2009年—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数据,从贸易规模、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等角度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并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贸易规模相对货物贸易较小,竞争力整体较弱。最后再根据结果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标签:中国服务贸易;贸易结构;竞争力指数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国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业起步较早,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5%。2013年英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79.2%,德国为68.4%,而中国服务业起步较晚,该比重只有46.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亦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有三大基本特点:第一,国际服务贸易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2014年,世界服务出口总额为4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2%,其中,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达68.14%。第二,服务贸易对各国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占GDP的比重逐年递增。2013年,德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602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57%,比2012年增长了0.7个百分点,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服务贸易结构将得到调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个国家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但随着经济的复苏,金融、通信等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发展,再加之保险、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传统服务贸易部门,如旅游和运输,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将会下降。因此,本文将结合中国服务贸易的实际情况,采用2009年至2014年的数据,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和结构,并利用相关指数测算目前中国的服务贸易是否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再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2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及结构分析 200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1021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9大服务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升至5365亿美元,仅次美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三。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568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89%。在2009-2014年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和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仍落后于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360docs.net/doc/1d4315577.html, 2012年5月 225 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石家庄经济学院 段亚敏 摘 要:虽然我们的服务贸易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但还必须从相关理论出发研究服务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稳定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可能性,以及阐述了应如何加强服务贸易的发展,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关键词: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 服务业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225-03 1 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的现状 从大处着眼,服务贸易依存度指的是一国的对外服务贸易额对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比重,是衡量一国第三产业是否发达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体现其整体服务业水平在国际环境当中所处的地位。主要的计算公式是: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额/GDP ×100%。服务贸易包涵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方面,具体到服务贸易依存度则可以分为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服务进口额占一国GDP 的比重)及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服务出口额占一国GDP 的比重)。改革开放30年 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2008的26年间,我国的服务贸易就从原先的45.4亿美元跃升到3044.5亿美元,总共的服务贸易总额占到世界总服务贸易总额的4.19%,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不可小觑。而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攀升。1997~2008年,服务贸易依存度从5.48%升到7.03%;服务贸易出口贸易依存度从2.57%升到3.38%;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从2.91%升到3.65%。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供应链融资主要就是银行在供应链中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在企业贸易结算记录、合同履约能力和现金流转情况规范的基础上提供金融支持。也可以根据产业、区域、集群供应链的模式和特点,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信贷评级的办法,对企业的规模并不重视。当前社会,供应链融资发展得很快,其生产模式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主流产业的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例如2008年5月,全球最大的银行中90%以上都向企业提供了此项服务,甚至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除此之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尽管西方国家的银行信贷紧缩,却丝毫没有影响供应链成为国际性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领域中持续高速增长、稳居业务榜首的地位。不仅国外,对国内而言,发展供应链金融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此情况之下,国内银行业也开始了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实践和创新。在深圳发展银行的带动下,我国多家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也都开办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并将其纳入银行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体系,逐渐形成了风险可控性及营销模式的理念。3.2 典当融资模式 典当融资是指中小型企业快速获得资金筹集的一种融资方式,它根据典当行业的基本特点,以抵押或质押的方式来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典当行是国家特许存在的以从事特殊的融资放款业务的一种机构,与作为社会主流的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相比较而言,其旨在面向中小型企业和特殊个人,为解决短期的资金需求而发挥的辅助性作用的一种筹资方式。当然,典当行业因其自身简洁的手续,快捷的服务,高效的放款速率等优越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开始利用典当作为为企业融资、周转资金的有效方式,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融资短缺问题。自从典当行业复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变是在2005年经由国家商务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经公安部同意正式公布的《典当管理办法》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在2008年遭遇的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新兴起的当行行业任层出不穷。典当行业的作用已从初始的救济快速转变为融资、理财等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方式。基于银行信贷的高台阶,民间贷款的不稳定性,典当不断的转变成为为广 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短时的抵押贷款的特殊非银行机构的金融型组织,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新型、便捷、快速的融资通道。同时,商务部吧《典当管理条例》的相关行政法规作为2010年的重点任务。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将作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要不断改进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方式,坚持为其服务的宗旨,促使其合理快速发展。在新环节的发展中,典当业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3.3 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融资模式 2010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提案。要全力支持广大中小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拓宽小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发展交易所内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来直接向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型企业的融资困难,并为其提供长期性资金作准备。但是由于交易所的本身数量有限,所以只能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状,就需要大力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展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3.4 探索信贷担保体系新融资模式 共建各级贷款担保体系,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在信用担保的基础上,由各金融金融机构出资设立担保公司,扩大担保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数额十倍的信贷担保业务。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既遭受着挑战,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因此,面对这种情况,要想实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加强融资模式创新,提高自身经营水平,拓展融资渠道,以最合理的办法走出融资困境,扭转融资难的局面,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旭红.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3). [2] 沈瑾.后危机时代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研究[J].中国商 界,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