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三萜及其苷类 03 五环三萜

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

第十章三萜及其苷类 目的要求: 1.掌握三萜及其苷类的结构类型、性质、检识反应和提取分离方法; 2.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和波谱特征提要; 3.了解结构测定方法,熟悉三萜极其苷类的生物活性; 第一节概述 一、概述 三萜同前面讲的单、二萜一样是由M V A衍生而来,由30个碳原子组成,根据“异戊二烯规则”,多数三萜类化合物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他们有的游离存在于植物体,有的则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三萜与糖结合成的苷叫三萜皂苷,皂苷可溶于水,其水溶液振摇后可产生胶体溶液,并且有持久性肥皂水溶液样的泡沫故名三萜皂苷。 经典的皂苷从化学角度讲是一类由螺甾烷与其生源相似的甾类化合物衍生的低聚糖苷以及三萜化合物的低聚糖苷。 二、研究概况: 三萜及其苷类,作为一类天然产物,100多年前就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因其结构复杂,分离、精制及结构鉴定都很困难,发展比较缓慢近年来,由于分离纯化及结构测定方法的进展,使一些复杂三萜类的分离、结构鉴定能较为顺利的进行,发现了不少新的化合物,同时又由于三萜类的生理生化活性的多样性,如人参皂苷能促进R N A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柴胡皂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明显的抗炎作用,并能减低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七叶皂苷有明显的抗渗出,抗炎,抗淤血作用,能恢复毛细血管正常渗透性,提高毛细血管张力,控制炎症,改善循环,对脑外伤及心血管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三、分布 三萜及其苷类,广泛分布与植物界,单子叶,双子叶植物中均有分布,尤以薯蓣科,百合科,石竹科,五加科,豆科,七叶树科,远志科,桔梗科,玄参科等植物中分布最普遍,含量也较高,许多常见的中药如人参,甘草,柴胡,黄芪,桔梗,川楝皮,泽泻,穿山龙,山药等中均含皂苷。从真菌灵芝中也曾分离出许

7 三萜及其苷类

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 一、名词解释 1.酯皂苷 2. 次皂苷 3.溶血指数 二、指出所示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O Glc Xyl R1 2 三、填空题 1.甘草皂苷又称(),由于有甜味,又称为()。甘草皂苷在植物体内以()盐形式存在,易溶于()。甘草皂苷在()条件下水解可以得到甘草皂苷元。 2.皂苷因其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而得名,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的缘故。 3.三萜皂苷结构中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被称为()皂苷。 4.皂苷的分子量较(),大多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仅少数为晶体,又因皂苷极性较(),常具有吸湿性。 5.皂苷可与胆甾醇生成难溶性的分子复合物,但三萜皂苷与胆甾醇形成的复合物的稳定性()甾体皂苷与胆甾醇形成的复合物的稳定性。 6.在皂苷的提取通法中,总皂苷与其他亲水性杂质分离是用()方法。 四、选择题 1.从水液中萃取皂苷最好用()

A.丙酮 B.乙醚 C.醋酸乙酯 D.正丁醇 E.甲醇 2.不适用于粗总皂苷分离的方法是() A.分段沉淀法 B.胆甾醇沉淀法 C.铅盐沉淀法 D.正丁醇萃取法 E.色谱法 3.不符合皂苷通性的是() A.大多为白色结晶 B.味苦而辛辣 C.对粘膜有刺激性 D.振摇后能产生泡沫 E.大多数有溶血作用 4.下列皂苷中具有甜味的是() A.人参皂苷 B.甘草皂苷 C.柴胡皂苷 D.知母皂苷 E.桔梗皂苷 5.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 A.片剂 B.糖浆剂 C.合剂 D.注射剂 E.冲剂 6.下列成分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并不因加热而消失的是() A.蛋白质 B.黄酮苷 C.蒽醌苷 D.皂苷 E.生物碱 7.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氯仿-浓硫酸 B.冰醋酸-乙酰氯 C.五氯化锑 D.三氯醋酸 E.醋酐-浓硫酸 8.有关三萜皂苷的氯仿-浓硫酸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应加热至80℃,数分钟后出现正确现象 B.氯仿层呈红色或篮色,硫酸层呈绿色荧光 C.振摇后,界面出现紫色环 D.氯仿层呈绿色荧光,硫酸层呈红色或篮色 E.此反应可用于纸色谱显色 五、简答题 1. 三萜类化合物按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 2.人参能不能制成注射剂,为什么?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沈阳药科大学

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 第一节、第二节:课时安排:2学时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颜色鉴定反应; 2. 熟悉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3. 了解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 (2)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3)人参皂苷类化合物的水解反应; 2.教学难点 (1)不同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人参皂苷类化合物的水解反应。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启发式和提问式为主的方法,辅以讨论式教学。 2.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辅以分子模型模拟等。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1定义: ?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符合“异戊二烯定则” ?大多与糖结合成苷,大多溶于水,水溶液振摇会产生持久的泡沫,故称为三萜皂苷。 ?因为许多三萜皂苷具有羧基,因此又称为“酸性皂苷”。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

2三萜类的生物合成途径 三萜是由鲨烯(squalene)通过不同方式(MV A、甲戊二羟酸途径)环合而成 3结构类型 链状三萜、单环三萜、二环三萜、三环三萜、四环三萜、五环三萜 (1) 四环三萜(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 ?达玛烷型,羊毛脂烷型、甘遂烷型、环阿尔廷型、葫芦烷型、楝烷型。 ?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多为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其皂苷元根据C6连接-OH与否分为二类:20(S)原人参二醇【20(S)-protopanaxadiol 】和20(S)原人参三醇【20(S)-protopanaxatriol】 ?人参皂苷水解: RO H OH R2O R O OH R2O R 强酸 RO H OH R2O R120S 50%乙酸 H OH R2O OH R1 20R H OH HO OH R1 20R Smith降解 HO H OH R2O R 20S (2) 五环三萜 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羽扇豆烷型、木栓烷型。 3. 三萜的生物活性 第二节:三萜的理化性质 1性状:无色结晶,易溶于有机溶剂,成苷后易溶于水,不易结晶,大多为无定型粉末。2具有苦味、对粘膜有刺激性; 3具有吸湿性

第八章 三萜及其苷类

第八章三萜及其苷类 一、名词解释 1.酯皂苷 2. 次皂苷 3.溶血指数 二、指出所示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O Glc Xyl R1 2 三、填空题 1.甘草皂苷又称(),由于有甜味,又称为()。甘草皂苷在植物体内以()盐形式存在,易溶于()。甘草皂苷在()条件下水解可以得到甘草皂苷元。 2.皂苷因其水溶液经振摇能产生()而得名,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的缘故。 3.三萜皂苷结构中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被称为()皂苷。 4.皂苷的分子量较(),大多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仅少数为晶体,又因皂苷极性较(),常具有吸湿性。 5.皂苷可与胆甾醇生成难溶性的分子复合物,但三萜皂苷与胆甾醇形成的复合物的稳定性()甾体皂苷与胆甾醇形成的复合物的稳定性。 6.在皂苷的提取通法中,总皂苷与其他亲水性杂质分离是用()方法。 四、选择题 1.从水液中萃取皂苷最好用()

A.丙酮 B.乙醚 C.醋酸乙酯 D.正丁醇 E.甲醇 2.不适用于粗总皂苷分离的方法是() A.分段沉淀法 B.胆甾醇沉淀法 C.铅盐沉淀法 D.正丁醇萃取法 E.色谱法 3.不符合皂苷通性的是() A.大多为白色结晶 B.味苦而辛辣 C.对粘膜有刺激性 D.振摇后能产生泡沫 E.大多数有溶血作用 4.下列皂苷中具有甜味的是() A.人参皂苷 B.甘草皂苷 C.柴胡皂苷 D.知母皂苷 E.桔梗皂苷 5.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 A.片剂 B.糖浆剂 C.合剂 D.注射剂 E.冲剂 6.下列成分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并不因加热而消失的是() A.蛋白质 B.黄酮苷 C.蒽醌苷 D.皂苷 E.生物碱 7.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氯仿-浓硫酸 B.冰醋酸-乙酰氯 C.五氯化锑 D.三氯醋酸 E.醋酐-浓硫酸 8.有关三萜皂苷的氯仿-浓硫酸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应加热至80℃,数分钟后出现正确现象 B.氯仿层呈红色或篮色,硫酸层呈绿色荧光 C.振摇后,界面出现紫色环 D.氯仿层呈绿色荧光,硫酸层呈红色或篮色 E.此反应可用于纸色谱显色 五、简答题 1. 三萜类化合物按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 2.人参能不能制成注射剂,为什么?

天然药物化学第7章三萜及其苷类20101026完美修正版

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单选题】 1. OH HO O H H O H glc glc按结构特点应属于( C ) A.异螺甾烷型皂苷B.呋甾烷型皂苷C.四环 三萜皂苷 D.螺甾烷型皂苷E.五环三萜皂苷 2.(第7及8章共用题)皂苷具溶血作用的原因为(B ) A.具表面活性B.与细胞壁上胆甾醇生成沉淀C.具甾体母核 D.多为寡糖苷,亲水性强E.有酸性基团存在 3.极性较大的三萜皂苷分离多采用(C ) A.氧化铝吸附柱色谱B.硅胶吸附柱色谱C.硅胶分配柱色谱 D.聚酰胺柱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 4.不符合皂苷通性的是(B ) A.分子较大,多为无定形粉末B.有显著而强烈的甜味C.对粘膜有刺激 D.振摇后能产生泡沫E.大多数有溶血作用 5.三萜皂苷结构所具有的共性是(E ) A.5个环组成B.一般不含有羧基C.均在C3位成苷键 D.有8个甲基E.苷元由30个碳原子组成 6.属于齐墩果烷衍生物的是(C) A.人参二醇B.薯蓣皂苷元C.甘草次酸 D.雪胆甲素E.熊果酸 7.(第7及8章共用题)溶剂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总皂苷中各皂苷(C)A.酸性强弱不同B.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C.极性不同 D.难溶于石油醚的性质E.分子量大小的差异 8.可以作为皂苷纸色谱显色剂的是(D )

A.醋酐-浓硫酸试剂B.香草醛-浓硫酸试剂C.三氯化铁-冰醋酸试剂 D.三氯醋酸试剂E.α-萘酚-浓硫酸试剂 9. 按结构特点应属于(B) A.螺甾烷型皂苷元B.五环三萜类C.乙型强 心苷元 D.呋甾烷型皂苷元E.四环三萜类 10.(第7及8章共用题)可用于分离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的方法是(A )A.中性醋酸铅沉淀B.碱性醋酸铅沉淀C.分段沉淀法 D.胆甾醇沉淀法E.酸提取碱沉淀法 11.三萜类化合物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有(A ) A.30个碳原子B.8个甲基C.6个甲基 D.E环为五元环E.都在C3位成苷键 12.(第7及8章共用题)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D )A.氯仿-浓硫酸B.三氯醋酸C.香草醛-浓硫酸D.醋酐-浓硫酸E.盐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13.(第7及8章共用题)从水溶液中萃取皂苷类最好用(C )A.氯仿B.丙酮C.正丁醇D.乙醚E.乙醇14.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反应(D ) A.3,5-二硝基苯甲酸B.三氯化铁-冰醋酸C.α-萘酚-浓硫酸反应 D.20%三氯醋酸反应E.盐酸-镁粉反应 15.有关人参皂苷叙述错误的是(D ) A.C型是齐墩果酸的双糖链苷B.人参总皂苷可按皂苷提取通法提取C.A型、B型苷元是达玛烷型衍生物D.A型、B型有溶血作用,C 型有抗溶血作用 E.人参皂苷的原始苷元应是20(S)-原人参二醇和20(S)-原人参三醇16.下列皂苷中具有甜味的是( B ) A.人参皂苷B.甘草皂苷C.薯蓣皂苷D.柴胡皂苷E.远志皂苷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O H HO O H H O H glc glc按结构特点应属于() A.异螺甾烷型皂苷B.呋甾烷型皂苷C.四环三萜皂苷D.螺甾烷型皂苷E.五环三萜皂苷 2.皂苷具溶血作用的原因为() A.具表面活性B.与细胞壁上胆甾醇生成沉淀C.具甾体母核D.多为寡糖苷,亲水性强E.有酸性基团存在 3.极性较大的三萜皂苷分离多采用() A.氧化铝吸附柱色谱B.硅胶吸附柱色谱C.硅胶分配柱色谱D.聚酰胺柱色谱E.离子交换色谱 4.不符合皂苷通性的是() A.分子较大,多为无定形粉末B.有显著而强烈的甜味C.对粘膜有刺激D.振摇后能产生泡沫E.大多数有溶血作用 5.三萜皂苷结构所具有的共性是() A.5个环组成B.一般不含有羧基C.均在C3位成苷键D.有8个甲基E.苷元由30个碳原子组成 6.属于齐墩果烷衍生物的是() A.人参二醇B.薯蓣皂苷元C.甘草次酸 D.雪胆甲素E.熊果酸 7.溶剂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总皂苷中各皂苷() A.酸性强弱不同B.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C.极性不同 D.难溶于石油醚的性质E.分子量大小的差异 8.可以作为皂苷纸色谱显色剂的是() A.醋酐-浓硫酸试剂B.香草醛-浓硫酸试剂C.三氯化铁-冰醋酸试剂D.三氯醋酸试剂E.α-萘酚-浓硫酸试剂

9. OH 按结构特点应属于() A.螺甾烷型皂苷元B.五环三萜类C.乙型强心苷元D.呋甾烷型皂苷元E.四环三萜类 10.可用于分离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的方法是() A.中性醋酸铅沉淀B.碱性醋酸铅沉淀C.分段沉淀法 D.胆甾醇沉淀法E.酸提取碱沉淀法 11.三萜类化合物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有() A.30个碳原子B.8个甲基C.6个甲基 D.E环为五元环E.都在C3位成苷键 12.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氯仿-浓硫酸B.三氯醋酸C.香草醛-浓硫酸 D.醋酐-浓硫酸E.盐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13.从水溶液中萃取皂苷类最好用() A.氯仿B.丙酮C.正丁醇 D.乙醚E.乙醇 14.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反应() A.3,5-二硝基苯甲酸B.三氯化铁-冰醋酸C.α-萘酚-浓硫酸反应D.20%三氯醋酸反应E.盐酸-镁粉反应 15.有关人参皂苷叙述错误的是() A.C型是齐墩果酸的双糖链苷 B.人参总皂苷可按皂苷提取通法提取 C.A型、B型苷元是达玛烷型衍生物 D.A型、B型有溶血作用,C型有抗溶血作用 E.人参皂苷的原始苷元应是20(S)-原人参二醇和20(S)-原人参三醇 16.下列皂苷中具有甜味的是() A.人参皂苷B.甘草皂苷C.薯蓣皂苷 D.柴胡皂苷E.远志皂苷 17.制剂时皂苷不适宜的剂型是() A.片剂B.注射剂C.冲剂 D.糖浆剂E.合剂 18.下列成分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并不因加热而消失的是()A.蛋白质B.黄酮苷C.皂苷 D.生物碱E.蒽醌苷

第8章 三萜及其苷类

第八章三萜及其苷类 三萜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法则,可视为6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聚合体。该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以游离形式或者与糖成苷或酯的形式存在。三萜类化合物因含有多个碳环而表现为亲脂性,不溶或难溶于水,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与糖成苷后则水溶性增大,多数可溶于水,其水溶液经强烈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肥皂样泡沫,故被称为三萜皂苷。三萜皂苷分子中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被称为酸性皂苷。 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菌类、蕨类、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动物及海洋生物中均有分布,尤以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常见于五加科、豆科、远志科、桔梗科、伞形科、玄参科及石竹科等植物中,如中药人参、三七、甘草、黄芪、远志、桔梗、柴胡等都含有此类成分。少数三萜类成分存在于动物体中,如羊毛脂中含有的羊毛脂醇,鲨鱼肝脏中含有的鲨烯,另外,从海洋生物海参、软珊瑚中也分离出各种类型的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文献报道其生物活性及毒性主要表现在溶血、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降低胆固醇、杀软体动物、抗生育等方面。由于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及重要性,近年来成为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加之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的运用,大大加快了此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1966~1972年间仅有30个皂苷结构被鉴定,而1987~1989年2年半时间分离鉴定的新皂苷就有1000多个,截止到2008年,共分离到天然来源的三萜类化合物12530个,结构类型共有43种。近30年来,三萜及其苷类

成分的研究进展很快,尤其近几年,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许多具有新骨架或生物活性的三萜类化合物,成为萜类成分研究中的一个活跃领域。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 从生源途径来看,三萜类化合物是由两分子焦磷酸金合欢酯(简称FPP)缩合生成鲨烯,再由鲨烯通过不同的环化方式转变而来。少数三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多于或少于30个,是因为在转变过程中产生异构化或发生了降解反应的结果,仍将它们归入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2 焦磷酸金合欢酯鲨烯 根据三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碳环的有无和多少,可分为无环、单环、双环、三环、四环和五环三萜,其中,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最为多见。四环三萜类主要包括羊毛脂甾烷型和达玛烷型,五环三萜类主要包括β-香树脂烷型、α-香树脂烷型和羽扇豆烷型。许多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以苷的形式存在,即为三萜皂苷。多数三萜皂苷分子中常连有羧基,故多为酸性皂苷。 组成三萜皂苷的糖常见的有D-葡萄糖、D-半乳糖、D-木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等,个别连有乙酰氨基糖。它们多以低 -OH缩合成苷,且多数为吡喃型糖苷,少数为呋喃型糖苷。聚糖形式与苷元的C 3 三萜皂苷多为醇苷,但也有酯苷存在。按照皂苷分子中连接糖链数目不同,可分为单糖链皂苷,双糖链皂苷和三糖链皂苷。与皂苷共存于植物体内的酶,可使低聚糖链部分水解,也可使双糖链皂苷水解成单糖链皂苷,使皂苷转化为次生苷,又称次皂苷。 下面主要列出了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类的常见结构类型。详见表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