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资本结构理论

第四章 资本结构理论
第四章 资本结构理论

第四章资本结构理论

财务管理原理知识复习

一、资本结构的含义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含义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广义资本结构指的是全部资金(包括长期资金、短期资金)的构成及比例关系狭义资本结构指的是长期资本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短期资金的需要量和筹集是经常变化的,且在整个资金总量中所占比重不稳定,因此不列入资本结构管理范围,而作为营运资本管理。

资本结构的实质:债务资金和股权资本之间的比例构成

二、资本结构的种类

(1)属性结构(规模、比例)

(2)期限结构

三、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标准

(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2)股票市价上升,股东财富最大,企业总体市场价值最大

(3)资金数量最充足,满足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4)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小

四、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

影响因素说明

企业经营状况的稳定性和成

长性稳定性好——企业可较多地负担固定的财务费用;

成长率高——可以采用高负债的资本结构,以提升权益资本的报酬(EPS)。

企业的财务状

况和信用等级

财务状况良好、信用等级高——容易获得债务资本

企业资产结构

拥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主要通过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拥有较多流动资产的企业——更多地依赖流动负债筹集资金

资产适合于抵押贷款的企业——负债较多

以技术研发为主的企业——负债较少

企业投资人和管理当局的态

从所有者角度看:

如果企业股权分散——可能更多采用权益资本筹资以分散企业风险;

如果企业为少数股东控制——为防止控股权稀释,一般尽量避免普通股筹资,采用优先股或债务资本筹资。

从管理当局角度看:

稳健的管理当局偏好于选择低负债比例的资本结构。

行业特征和企业发展周期

行业特征:

(1)产品市场稳定的成熟产业可提高负债比重;

(2)高新技术企业可降低债务资本比重。

企业发展周期:

(1)初创阶段——经营风险高,应控制负债比例;

(2)成熟阶段——经营风险低,可适度增加债务资本比重;

(3)收缩阶段——经营风险逐步加大,应逐步降低债务资本比重。

经济环境

的税务政策和

货币政策 如果所得税税率高,则债务资本抵税作用大,企业应充分利用这种作用以提高企业价值; 如果货币政策是紧缩的,则市场利率高,企业债务资本成本增大。

五、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一)比较资本成本法

比较资本成本法,是通过计算各方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根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高低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最佳资本结构亦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1、初始筹资时

2、追加筹资时

(1)企业举借新债,如果新债与旧债成本不同,需要分别计算各自的资金成本。

(2)企业发行新股筹资,新旧普通股一并重新计算资金成本。(按新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算)

(二)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EBIT -EPS 分析法)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就是两种筹资方式每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 求解方法:写出两种筹资方式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令其相等,解出息税前利润。这个息税前利润就是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决策原则: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反之,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权益筹资方式。

(三)公司价值分析法

公司的市场总价值V 应该等于其股票的总价值S 加上债券的价值B ,即:

V=S+B

资本结构理论

一、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资本结构研究的重点:资本结构中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变化对股东财富与企业价值的影响。 资本结构理论阶段的划分:1958年 MM 《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

(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净收入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传统理论

(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无税的MM 理论;修正的MM 理论;米勒模型;权衡理论;代

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优序融资理论)

二、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1) 净收入(收益)理论

假设:债券的成本和普通股的成本不受负债比率的影响,始终保持不变。

基本观点: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影响公司的价值,负债越多,企业的价值越大。

(2) 净经营收益理论(净营业收入理论)

负债程度高加大了权益的风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固定,企业价值固定。

基本观点:资本结构不会影响公司价值,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的价值保持不变。

(3) 传统理论(净收入理论和净营业收入理论的折衷理论)

基本观点:企业应该利用负债的低成本,适度的负责会增加企业的价值,但过度的负责又会

导致价值下降

三、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1)无税的MM理论(无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假设:

命题1:(企业价值命题):无论有无负债,企业的价值都相等,都等于息税前利润除以其适用的报酬率。

该命题说明:企业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命题2:(风险补偿命题):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等于同一风险等级中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加上一定数量的风险报酬,风险报酬的大小视负债程度而定。

综合命题1和命题2:

如果没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且市场在均衡的情况下,资本结构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也不会影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修正的MM理论(有税: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是客观存在的,负债的利息税前支付,股东的股利税后支付,必然导致负债和权益的不同结构对企业价值的不同影响。

命题1:(企业价值命题):有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相同风险的无负债的价值加上节税利益。命题2:(风险补偿命题):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等于同一风险等级中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加上一定数量的风险报酬,风险报酬的大小视负债程度和所得税而定。

综合命题1和命题2:

由于所得税的存在,使用负债的企业的价值比未使用负债的企业价值高,负债程度越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越低,企业的价值越大。

(3)米勒模型(在考虑企业所得税基础上又考虑个人所得税)

债务的利息在税前支付,但债权人在收到利息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股利在税后支付,股东收到股利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结论:

(4)权衡理论(节税利益与负债带来的成本)

(5)信息不对称理论(优序融资理论)

总结:资本结构相关论和无关论

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排他性

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排他性检验1 ——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设计 作者:王志强洪艺珣 单位: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1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本结构调整成本、调整速度及其动态权衡过程研究”(项目批准号:7097211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司财务管理若干基础问题研究” (项目批准号:70632001)资助。

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排他性检验 ——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设计内容提要:困扰资本结构实证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如何设计一套实证研究方案,排他性地证实或证伪资本结构的某个理论支系。本文通过一套排他性的实证设计,观察四个控制子样本的资本结构调整行为,并推断出哪个理论居于支配性地位。研究结果支持了动态权衡理论,即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成本阻碍了公司趋近其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成本越低,公司趋近目标资本结构的行为越明显;中国关于股票回购的限制阻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中国并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融资优序理论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无法解释中国公司资本结构调整行为。 关键词:资金缺口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成本动态权衡理论 Abstract: What trouble capital structure empirical tests are how to develop a designation which can test the different theories exclusively. This paper observes the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s of four control subsamples, and infers the conclusion that what the dominated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is in China by a set of exclusively empirical tests.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dynamic trade-off theory, that is, firms have their target capital structures, and adjustment costs keep firms from reaching their target leverage ratios annually, the lower adjustment costs, the more adjustment to the targets. The limitations of stock repurchase in China constrain the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upport so-called equity financing preference of Chinese firms. Pecking order theory and equity financing preference have little explaining power for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firms in China. Key words: financial deficit; target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 cost; dynamic trade-off theory 一、引言 近几年,“在意识到资本市场的不完美产生了资本结构调整成本并阻碍了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基础上,资本结构研究的热点转移到对静态权衡理论的拓展和修正上,其中,动态权衡理论占绝对优势,已成研究主流”(Flannery and Hankins, 2007)。调整成本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动态权衡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但现有实证研究得出的证据仍含混不清。其中,困扰资本结构实证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如何设计一套实证研究方案,排他性地证实或证伪资本结构的某个理论支系。正如Barclay and Smith(2005)指出,资本结构实证检验的设计必须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以便可以把不同的理论(即相互竞争的理论)区分开。然而,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设计均无法做到这一点,即研究结果经常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理论相吻合2。本文提出一套实证检验方案,试图排他性地检验资本结构的哪个理论支系可以支配性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行为特征。考虑到我国学者在资本结构研究中创新性地提出了“股权融资偏好理论”,在实证方案设计时,除检验权衡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两大经典主流理论外,我们特地检验了“股权融资偏好理论”。另外,西方研究文献中,股票回购一直是公司调整资本结构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股票回购在我国则是基本禁止的,因此,我们在实证研究中也考虑了禁止公司股票回购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行为的影响。 尽管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调整成本在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中起着关键作用3。然而, 2 Hovakimian et al.(2001)、Hovakimian et al.(2004)、Roberts(2002)、Fama and French(2002)、Frank and Goyal(2003)、Leary and Roberts(2005)、Frank and Goyal(2007)、Kayhan and Titman(2007)和Byoun(2008)等。 3 Fischer et al.(1989)、Leary and Roberts(2005)、Strebulaev(2007)、Faulkender et al.(2008)和Lockhart(2009)等。

第2章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第2章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两者各占的比重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专指长期资本结构。 2.1.2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 负债资本是指企业利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本,代表了债权人对公司资产的债权,因而称为负债资本。负债资本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从外部借入的资本,在债务期满后,这些资本便不再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退出企业:或者继续留存企业组成企业资本周转的一部分,但必须更改债权人或延长债务偿还期限。权益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及其形成的资本公积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留存收益所组成的资本。它代表了投资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因而又称为自由资本。任何企业的创立,按《企业法》和《公司法》规定,都必须筹集必要的资本金,这是权益资本的主体。企业开始经营以后,可以通过提取公积金、留存收益等方式不断扩大权益资本。 2.1.3资本结构优化 根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企业存在最优资本结构。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最适宜其有关条件下,使其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企业价值等要素之间实现优化均衡的资本结构,它应作为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就是指企业通过筹资、融资等手段,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状态的决策过程。 2.2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有三种观点,即净收益理论(the net incomeapproach)、净经营收益理论(the net operating income approach)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理论(the traditional theory)。至于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到底是谁,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部分学者认为早期资本结构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杜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一、前言 资本结构理论是关于公司资本结构、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率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从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来看,主要有早期资本结构理论、MM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和后资本结构理论。 二、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1952年,大卫·杜兰特提交了一篇《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的论文拉开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序幕,他把资本结构的理论系统地划分为三种: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折中理论。 1、净收益理论。 核心思想: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按照这种观点,公司获取资本的来源和数量不受限制,并且债权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 2、净营业收益理论。 核心思想:公司债权资本成本率是固定的,但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变动的,经加权平均计算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不变,因此,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从而,决定公司价值的真正因素应该是公司的净营业收益。 3、传统折中理论。 核心思想:增加债权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权资本规模必须适度。如果公司负债过度,综合资本成本率只会升高,并使公司价值下降。(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1] 经典的MM理论可分为最初的MM理论、修正的MM理论和米勒模型三个阶段[2]。 1、最初的MM理论 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在1958年发表的《资本成本、企业财务与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论。核心思想:在企业投资与融资相互独立、无税收及破产风险和资本市场完善的条件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资本结构文献综述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资本结构文献综述(2007年—2015年) 1文献综述 1.1国内文献综述 从2007年到现在,我国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和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上,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们采取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分行业,有的分地区,有的推行实证研究,有的采用理论研究,呈现出各放异彩的景象。以下是相关的研究成果。 (1)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研究 王斐(2008)以3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资料,对影响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他结合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使用静态和动态的Panel Date模型,以广义最小二乘法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估计,再采用滞后一期的因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对资本结构调整模型进行估计。最后得出以下结论:①房地产上市公司当期的资本结构受上一期的影响,并且同一期间不同的房地产公司间的负债行为具有相关性;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与开发水平、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成长性、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负相关,与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正相关,与证券的系统风险关系不显著;③土地储备水平与长期负债水平正相关,但与流动负债水平和总负债水平负相关;④实际税率仅对流动负债水平的选择有负的影响,但对长期负债水平和总负债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高弘(2009)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她以1999—2007年A股非ST非金融保险类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现状特征、决定机制以及动态调整这样三个维度予以展开,最终得出:①公司规模与负债水平呈显著正相关②公司成长性对负债水平影响的方向不确定③固定资产比例与负债水平呈显著正相关④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负债水平呈显著负相关⑤实际税负对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财务成本管理(第二章)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财务成本管理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美式看涨期权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A、美式看涨期权只能在到期日执行 B、无风险利率越高,美式看涨期权价值越低 C、美式看涨期权的价值通常小于相对应欧式看涨期权的价值 D、对于不派发股利的美式看涨期权,能够直接使用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模型实行估价 2. 甲公司的平均净负债8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1200万元,税后经营净利润340万元,税后财务费用50万元。如果债权人要求的税后报酬率为8%,股东要求的报酬率为10%,甲公司的剩余权益收益为( )万元。 A、142 B、156 C、170 D、220 3. 在利用市场增加值实行业绩评价时,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A、市场增加值是总市值和总资本之间的差额 B、市场增加值就是一个公司增加或减少股东财富的累计总量

C、市场增加值不但能够用来直接比较不同行业的公司,甚至能够 直接比较不同国家公司的业绩 D、市场增加值指标能够用于实行企业内部业绩评价 4. 下列成本中,是企业为维持一定经营水平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 本的是( )。 A、经营方针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约束性固定成本 D、技术变动成本 5. 6年分期付款购物,每年初付200元,设银行利率为l0%,该 项分期付款相当于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价是( )。 A、958.16 B、957.13 C、986.71 D、964.61 6. 下面关于股票销售方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股票的销售方式分为自行销售和委托销售,其中委托销售包括 包销和代销 B、采用自行销售方式能够节约发行费用,而且筹资时间较短 C、采用自行销售的方式要求发行公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信誉和 实力 D、采用包销的销售方式可即时筹足资本,且不承担发行风险 7. 在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璋的情况下,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资本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是关于公司资本结构、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率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它是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资本结构决策的重要理论基础。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观点,从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来看,主要有早期资本结构理论,MM资本结构理论和新的资本结构理论。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1、净收益观点 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越高。 2、净营业收益观点 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的多寡,比例的高低,与公司价值没有关系。 3、传统折中观点 增加债务资本对提高公司价值是有利的,但债务资本规模必须适度。如果负债过度,综合资本成本率只会升高,并使公司价值下降。 二、MM资本结构理论观点 1、基本观点 1958年,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共同发表了“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 在完善的市场中,即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没有企业破产风险、资本市场充分有效运作等假设之下,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其实际资产,而非各类债务和股权的市场价值。 2、修正观点 1963年,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又合作发表了“公司所得税与资本成本:一项修正”。该文取消了公司无所得税的假设,认为若考虑所得税的因素,公司的价值会随财务杠杆系数的提高而增加,从而得出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相关的理论。 类似的其他学者,比如Farrar(1967)、Stapleton(1972)等人也引入税收制度和各类税收差异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税差学派”。Stigliz(1969)、Baron(1974)等人引入破产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从而形成“破产成本学派”。 Scott(1976)、Myers(1984)、Krause(1973)等人将“税差学派”和“破产成本学派”的观点融合,认为最优资本结构取决于企业债务所带来的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之间的权衡,从而形成“权衡理论”。 Miller(1977)对权衡理论进行了尖刻的批评,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企业负债的税收利益正好被个人负债的税收付出所抵消。 De Angelo和Masulis(1980)、Bradley(1984)等人将负债的成本从破产成本进一步扩展到代理成本、财务困境成本等方面,同时,另一方面又把税收利益从原来的负债税收利益引申到非负债税收利益方面,实际上扩大了成本和利益所包含的内容,把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看成是税收利益与各类负债相关的成本之间的权衡,从而形成修正后的权衡学派。 由于静态的权衡理论的困境,学者们开始研究动态的权衡理论。Fisher、Heinkel和Zechner(1989)以及Goldstein、Ju和Leland(2001)提出了投资和分配原则外生情况下的动态权衡模型。Brennan和Schwartz(1984)、Titman和Tsyplakov(2003)则分析了投资内生情况下的动态权衡模型。

新资本结构理论

新资本结构理论 杨长汉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得到重大突破,信息不对称理论被引入资本结构的研究领域,使得MM定理的假设条件得到进一步放松。从此以后,资本结构的研究视野和领域从仅仅关注影响资本结构的“税收”,“破产”等外部因素转向“动机”、“信号”以及“激励”等内部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从而使对权衡难题的研究转向结构和制度的设计。至此,新资本结构理论开始取代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新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范畴更贴近企业资本结构的现实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对企业融资活动的指导意义。到目前为止,新资本结构理论出现了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融资顺位理论等。 1 代理成本理论 MM定理在分析中假设管理者总是代表股东的利益,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并不存在代理成本。在后来的研究中,经济学家把代理成本引入资本结构的相关模型,认为资本结构由代理成本决定。这个领域研究的代表人物是Jensen and Meckling(1976)、Harris and Raviv(1990)以及Stulze(1990)。Jensen and Meckling (1976)在其《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2中,系统地分析和解释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与资本结构相关的两类代理问题:一是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及代理成本。只要经理持有的剩余索取权少于100%,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冲突就会产生。而对债务的偿付要用现金,因此债务融资就会减少经理可以使用的支配资金,所以,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减轻了债务融资的收益;二是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代理成本。债务融资也会产生代理成本,从而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果潜在的债权人是理性的,他们就会预感企业具有风险偏好的动机,因此他们就会签订限制企业生产和投资方针的债务契约来保护他们,或者会在双方订立合约时要求较高的名义利息,这又会把企业经理风险偏好动机造成的风险转嫁到股东自己的头上,这通常被称为“资产的替代效应”,而它就是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为使代理成本最小化,经理不 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2Jensen and Meckling W.,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305-360.

资本结构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I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摘要资本结构是企业理财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司治理的关键。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目前和将来的发展状况,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日趋多元化,资本结构的优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筹资决策中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资本结构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资本结构的相关概念及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史。从理论上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目标、影响因素及定量决策分析方法。最后提出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资本结构/优化/资本成本比较法/每股利润分析法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II Study on the problem of optimization of capital structure ABSTRACT Capital structure is the key to 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Capital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current and future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even affect the survival of the enterpris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corporate sources of funding and financing have become more diversified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a modern enterprise financing the core of decision-making. In this paper, full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apit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introducing the concepts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s development.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objectives, factor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decision analysis. Finally, our capital structure problems and to optimize the results in the light of our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Capital structure/Optimization/Comparative cost of capital/ Earnings per share analysis 摘要.................................................................................................................... I ABSTRACT .............................................................................................................. II 前言 (1) 第一章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1) 第二章第一节相关概念的界定.................................................................................... 2 一、资本结构. (2) 二、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 (2) 三、资本结构优化 (2) 第二节资本结构理论 (2)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3) 二、MM资本结构理论 (3) 三、新的资本结构理论 (4) 第二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5) 第一节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 (5) 一、提高企业利润 (5) 二、降低财务风险 (5) 三、保持成长性 (5) 第二节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6) 一、宏观因素分析 (6)

资本结构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资本结构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0.5分,共7.5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既考虑负债带来税收抵免收益,又考虑负债带来各种风险和额外费用,并对它们进行适当平衡来稳定企业价值的是( )。 A MM公司税模型 B 米勒模型 C 破产成本模型 D 代理成本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0.5分 【答案解析】 [解析] MM理论只考虑负债带来的税收抵免收益,却忽略了负债同样带来风险和额外费用。既考虑负债带来税收抵免收益,又考虑负债带来各种风险和额外费用,并对它们进行适当平衡来稳定企业价值,是破产成本模型希望解决的问题。 第2题 ( )认为,当企业以100%的债券进行融资时,企业市场价值会达到最大。 A 净收入理论 B 净经营收入理论 C 传统折中理论 D 净经营理论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0.5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净收入理论认为当企业增加债券融资比重时,融资总成本会下降。由于降低融资总成本会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所以,在企业融资结构中,随着债务融资数量的增加,其融资总成本将趋于下降,企业市场价值会趋于提高。当企业以100%的债券进行融资时,企业市场价值会达到最大。

第3题 A公司负债总额为1000万元,所在国家公司税率T C 为30%,个人股票所得税T S 为 15%,债券所得税T D 为10%,相同风险等级的无负债公司的价值为2亿元,A 公司的价值是( )亿元。 A 3.01 B 2.10 C 2.03 D 2.01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0.5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根据估算有负债企业价值的米勒模型,A公司的价值为: 第4题 因为公司所得税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考虑纳税的影响,MM还提出了包括公司税的第二组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其结论是( )。 A 负债会因利息的抵税作用而增加企业价值,对投资者来说也意味着更多的可分配经营收入 B 企业的货币资本结构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资本成本 C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和综合资本成本无关 D 负债会减少企业价值,对投资者来说也意味着更少的可分配经营收入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0.5分 第5题 假设某企业既有权益融资又有债务融资,若只有此企业的税前利润为已知,根据无公司税的MM定理,则只需再得到( )即可求出企业的价值。 A.无法计算 B.不同风险等级但具有相同融资结构的企业融资成本

完整版财务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为什么说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 1、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 2、克服了企业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 3、反映了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4、判断企业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 5、是以保证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 请讨论“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激励,把管理层的报酬同其绩效挂钩,促使管理层更加自觉地采取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措施。 2、股东直接干预,挂股数量较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中小股东的代言人,通过与管理层进行协商,对企业的经营提出建议。 3、被解聘的威胁,如果管理层工作严重失误,可能会遭到股东的解聘。 4、被收购的威胁,如果企业被故意收购,管理层通常会失去原有的工作岗位,因此管理层具有较强动力使企业股票价格最大化。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是否存在矛盾,如何解决? 1、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企业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整体财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会得到更有效的满足。 2、股东的财务要求权是“剩余要求权”,是在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得到满足之后的剩余权益。 3、企业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的组合。 4、对股东财富最大化需要进行一定的约束。 财务经理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1、财务经理负责投资、筹资、分配和营运资金的管理。 2、财务经理的价值创造方式有:一是通过投资活动创造超过成本的现金收入,二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及其他方式筹集能够带来现金增量的资金。 金融市场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怎样的影响? 1、为企业筹资和投资提供场所。 2、企业可通过金融市场实现长短期资金的互相转化。 3、金融市场为企业的理财提供相关信息。 利率由哪些因素组成?如何测算? 1、利率由三部分构成: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风险收益。 2、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下的均衡点利率,通常以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无 风险证券利率来代表纯利率。 3、通货膨胀情况下,资金的供应者必然要求提高利率水平来补偿购买力的损失,所以短期无风险证券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资本结构的理论观点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20世纪50年代之前,早期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从收益的角度来探讨资本结构。是1952年,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在《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 趋势和计量问题》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将他们分为三个理论: 1.1净收益理论 净收益理论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公司的净收 益或税后利润就越多,从而公司的价值就越高。由于债务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金 成本, 运用债务筹资可以降低企业资金的综合资金成本,债务资本融资可以提高 公司的财务杠杆,产生税盾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所以企业应当尽可 能利用负债融资优化其资本结构。该理论极端的认为,当负债达到100%时,公司 的平均资本成本将降至最低,此时公司的价值也将达到最大。 由于财务杠杆的存在,如果介入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平均负债的利息率, 这时候是可以因为负债从财务杠杆中获益的,这种情况下,负债确实对公司的价 值有益。实际上过多的债权资本比例,会带来过高的财务风险,而且当资金的投 资受益率小于平均负债的利息率,过多的债务资本比例只能增加企业的资本成本, 因此净收益理论是不够科学的。 1.2净营业收益理论 净经营收益理论认为: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比例的多少,实际上 与公司的价值就没有关系。无论企业财务杠杆如何变化,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 本固定不变的。这是因为,债权的成本率不变,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变动的,债权 增加,财务风险变大,投资要求的汇报越高,反之亦然。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是不变,所以企业融资并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公司的总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决定公司价值的应该是经营业务收益。 1.3传统折中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

一、前言 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资金来源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更细致的定义是企业资金来源中短期债务、长期债务、优先股、普通股各自所占比例。之所以要研究资本结构是因为资本结构问题涉及到了股东、管理层和债权人3 方的利益和冲突,涉及到企业管理者的融投资行为、资源配置行为和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助于规范企业行为。资本结构理论是企业金融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自MM定理以来,人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对“资本结构之谜”的探索。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试图从理论上解释企业选择某一特定资本结构的主要原因,解释企业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及其管理行为的内在关系,为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和投融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二、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纵观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和后资本结构理论四个阶段。资本结构理论经过近五十年的研究历程,人们对于资本结构的认识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资本结构之谜”正在逐步被研究者揭开。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资本结构理论。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可以追溯到1946年希克斯在著名的《价值与资本》专著中找到资本结构踪迹。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1952年,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在美国经济研究局召开的企业理财研究学术会议上提交了一篇《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的论文拉开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序幕,他系统地总结了当时资本结构的理论。大卫·杜兰特(David Durand)在《企业债务和股东权益成本:趋势和计量问题》一文中把当时对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 )的见解划分为三种:净收益理论(Net Income Theory)、净营业收益理论(Net Operating Income Theory )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折中理论(The traditional theory)。 1、净收益理论。该理论是建立在如下假设基础之上的:(1)投资者对企业的期望报酬率Ks(即股东资本成本)是固定不变的。(2)企业能以固定利率Kd无限额融资。因为Ks 和Kd固定不变,且Kd < Ks,企业可以多多举债。(3)根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式:,随着债务增加,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渐趋下降,当债务融资达到100%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因此,该理论认为:企业利用债务筹资总是有利的,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这是因为,债务资金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综合资本成本就越接近债务成本,又由于债务成本一般较低,所以,负债程度越高,综合资本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不过,该理论假设在实际中很难成立。首先,债务资本的增加,意味着财务风险增大,作为理性人的股东会要求增加报酬率Ks;其次,由于债务增加,债权人的债券保障程度下降,风险增大,Kd也会增加。这是一种极端的资本结构理论观点,虽然考虑到财务杠杆利益,却忽略了财务风险。 2、净营业收益理论。该理论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企业的总价值也是固定不变的。这是因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增加负债比例时,虽然负债资本成本较之于股本成本低,但由于负债加大了权益资本的风险,使得权益成本上升,于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会因负债比率的提高而降低,而是维持不变。因此,企业无法利用财务杠杆改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也无法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提高企业价值;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决定企业价值的应是其营业收益。净营业收益理论隐含这样的假设:即负债的资本成本不变而股票的资本成本会随负债的增加而上升,同时认为负债的资本成本小于股票的资本成本,结果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变。按照这种理论推论,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 前言 西方学术界对资本结构的研究较早,且己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纷纷从各个方面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且釆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不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也推动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为我国学者在研究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时带来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研究思路以及借鉴意义。 总的来看,国内外文献在影响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研究方面最为丰富,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包括企业规模、资产结构、公司风险、独特性、非债务税盾、获利能力、资产担保价值、行业因素、股权结构等等诸多因素,且文献得出的结论不统一,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以及选取的样本存在差异。宏观经济因素方面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许多宏观经济的因素无法可靠衡量,数据难以获取导致。 2主体 2.1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发展 纵观国外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可分为:结构优化理论研究和企业资本结构实证研究;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的发展史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经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优化理论。 1952年,David·Durand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上提交的学术论文《企业债务和权益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和问题》拉开了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的序幕,他将当时的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划分为三种类型: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以及传统折中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优化理论都是在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为零的前提下提出的,又同时考虑了资本结构对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双重影响。由于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经验判断基础上,因而缺乏实际运用价值,所以一直没有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1958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一年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Miller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揭开了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的新篇章,标志着经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的诞生。

公司金融各章重点(研究生)

各章重点: 第一章 1、公司金融的核心是什么,公司金融的内容有哪三大决策? 2、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的公司金融目标,为什么?(公司金融目标比较) 第二章 1、三种财务报表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什么是金融机构体系,世界上主要有哪三种体系 第三章 1、公司金融理论框架包含了哪12个理论 2、各理论的创始人及重大贡献者 第四章 1、费雪效用、费雪分离及费雪分离失效的意义 2、什么是有效投资组合(在一定收益条件下风险水平最低,在一定风险水平下收益最高) 3、*资本结构理论对公司估价的意义(主要观点:公司所拥有的资产组合的价值,取决于资产所产生的经营现金流量。两个命题) 4、Miller&Modigliani股利政策的主要观点(如果某公司的投资政策保持不变,在完美市场条件下,现金股利的支付不会影响公司的总价值) 5、William F. Sharpe的CAPM中心思想是什么(与市场风险不相关的单个风险,在股票的定价中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有规律的市场风险) 6、*Eugene Fama的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EMH)定义是什么(如

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有何现实意义 第五章 1、*斯蒂芬·罗斯的套利定价模型与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比较 套利定价模型(APT)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替代理论,是适用于所有资产的估值模型。其理论基础是一项资产的价格由不同因素驱动,将这些因素乘上该因素对资产价格影响的贝塔系数,加总后,再加上无风险收益率,就可以得出该项资产的价值。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认为,某项资产的期望收益源于该项资产对一项或多项系统因素的敏感性而不是像CAPM所描述的那样,只源于该项资产对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的协方差。CAPM理论较为完善且易于理解,但APT能够解释现实中的证券收益问题。然而,APT无法预先详细说明各因素到底代表什么经济变量,这是该理论至今仍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虽然APT理论上很完美,但是由于它没有给出都是哪些因素驱动资产价格,这些因素可能数量众多,只能凭投资者经验自行判断选择,此外每项因素都要计算相应的贝塔值,而CAPM模型只需计算一个贝塔值,所以在对资产价格估值的实际应用时,CAPM比APT使用地更广泛。 1 、APT 适用于经多元化投资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并不适用于个别证券。 2、应用APT,可能发现一些个别证券被错误定价——不位于SML

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1952年杜兰多相关论文《Cost of Debt and Equity Funds for Business:Frends and Problems of Measurement》中总结: 1、净收益理论 Ks、K b、为K,不受财务杠杆影响,应为债务偿还优先于股权, 故其风险较小。又因为一般Ks>K b,所以Kw随债务增加而下 降,故100%负债结构最好。 2、净营业收益理论 K,公司负债越多风险越大,所以Ks随负债而上升,而综合资b 金成本不变,故无最佳资本结构 3、传统理论 折中后,合适的负债成本导致有最佳资本结构。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一)MM理论 1958年 MM理论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rstment” 为标志。 完美资本市场假设: ①无费用的资本市场 ②无个人所得税

③ 完全竞争的市场 ④ 借贷平等 ⑤ 相同的期望 ⑥ 无信息成本 ⑦ 无财务危机成本 1.无税的MM 理论 命题Ⅰ:L u V V = 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 证法一:假设U 与L 公司仅为资本结构差异,且U 为全股权公司 若L u V V > 市场中的投资者将卖掉U 公司的股票,而买入 L 公司股票。由于套利过程中无交易成本与风险,所以, 投资者将持续下去,直到L u V V =为止。 证法二:投资者的两种选择: ① 购买n 比例L 公司股票 ② 向金融机构借nB 资金后购买n 比例U 股票(参照L 公司负债 结构,自制财务杠杆) 方式①下,投资收益:n (EB1T-K b *B ) 股东自有资金投资额(投资成本):n*S L 方式②下,投资收益:n*EB1T -nB*K b =n(EB1T -K b *B) 股东自有资金投资额(投资成本):n*S U -nB 两方收益相等,则投资的市场价值也相等, 所以: n*S L =n*S U -nB 所以:S U =S L +B 即:L u V V =

资本结构理论梳理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David Durand 1952年系统的总结了提出了三种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净收益理论、净营运收益理论、传统理论。 1、净收益理论:当企业的资金全部来源于负债即100%负债时,企业价值最大,此时资本结构最优。 2、净营运收益理论:是另一个极端理论,财务负债扩大所带来的财务好处被增加的权益成本所抵消,结果是投资者仍以原来固定的加权平均成本衡量企业的净营运收益,企业价值没有变化,即不存在最优资本决策问题。 3、传统理论:介于两理论之间,企业负债融资的负债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先下降后上升,企业价值则有上升转为下降,其转折点处资本结构为最佳资本结构。 二、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美国学者Modigliani&Miller在1958年6月首次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到企业金融研究领域,提出MM定理。 MM定理中心命题是在一定假定条件下推导的,其基本假设包括:企业的经营风险可用息税前利润(EBIT)的标准差来衡量;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收益及风险的语气是相同的;公司无破产成本;资本市场是完善的;投资者可以按自己意愿进行各种套利活动,无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各期的现金流量预期值为固定值,EBIT 固定不变,财务负债收益全部支付给股东。 由此假设出发许多经济学家一次放松一个或多个假定,从而提出了种种改进理论: 1、MM无关性定理:由于市场上的套利机制的作用,在不考虑税收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总价值将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即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的企业,其总价值相等。 2、1969年修正的MM定理:按税法规定,公司对债券持有人支付的利息免征公司所得税,而股息支出和税前净利润应缴纳公司所得税,因此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在公司所得税方面可以享受优惠。由此得出结论公司的资金全部来源于负债即100%的负债融资时企业市场价值最大。 3、1977年,Miller提出米勒模型:个人所得税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负债的节税利益,但是在正常税率的情况下,负债的节税利益并不会完全消失。企业负债越高,企业市场价值越大。 三、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一)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资本结构理论 1、1976年,Jensen&Meckling代理理论:分析了股东与经理人之间、债权人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问题,引入了包括监督成本、约束成本和剩余损失在内的代理成本概念,并指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应该是在给定的内部资本水平下,能够使代理成本最小化的债务权益比率。Timan(1984)则探讨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客户、工人和供货商等)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2、1977年,Leland Hayne & D.pyle 提出信号理论:企业提高负债比率,经营管理者持股比率相对上升.由于股本资产是风险资产,对于风险厌恶的经营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