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烟叶淀粉颗粒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

烤烟烟叶淀粉颗粒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
烤烟烟叶淀粉颗粒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

49贺帆等 烤烟烟叶淀粉颗粒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

烤烟烟叶淀粉颗粒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

贺帆1,王涛1,王梅1,史龙飞1,李伟2,王勇军3,宫长荣1

1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郑州文化路95号 450002;

2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恩施施州大道119号 445000;

3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三门峡上阳中路 472000

摘 要:为明确烟叶淀粉颗粒结构和特性,合理调控烤后烟叶淀粉含量,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同步热分析仪测定了云烟87、中烟103和中烟202三个品种田间成熟烟叶的淀粉颗粒结构特征、晶体特性和热特性。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田间成熟烟叶淀粉颗粒主要为圆球形和长圆柱状,个别呈不规则形状,平均粒径为3~4 μm;长圆柱状和不规则形状的淀粉颗粒上存在明显的层状结构,且中烟103和中烟202两个品种的烟叶淀粉表面的层状结构明显多于并较云烟87明显;X-射线衍射均为“B”型模式,品种间相对结晶度差异明显;烟叶淀粉颗粒的糊化起始温度较低,但糊化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糊化焓较高,三个品种之间的各糊化温度略有差异,但糊化焓差异较大;热焓值随着结晶度的降低而降低。

关键词:烤烟;淀粉;颗粒结构;晶体特性;热特性

doi:10.3969/j.issn.1004-5708.2013.03.010

中图分类号:S57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08(2013)03-0049-05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starch granules in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HE Fan1, WANG Tao1, WANG Mei1, SHI Longfei1, LI Wei2, WANG Yongjun3, GONG Changrong1

1 College of Tobacco Scienc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2 Enshi Municipal Tobacco Company, Enshi, Hubei 445000, China;

3 Sanmenxia Municipal Tobacco Company, Sanmenxia, Henan 472000, China

Abstract: Structure, crystallin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starch granules in matured tobacco leaves from Yunyan87, Zhongyan103 and Zhongyan202 were determined by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zer.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starch granules were spheroidal and long cylindrical, while others were irregular shape. The average diameter was 3μm~4μm. Layer structure was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long cylindrical and irregular starch granules. The layer structure of Zhongyan103 and Zhongyan202 were more than Yunyan87. X-ray diffraction showed that relative crystallinities among three cultivars were signi?cantly different, although they all showed B type diffraction spectrum. Thermal analysis showed that initial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of starch granule was low, but peak temperature, terminal temperature and gelatinization enthalpy were high. There were no signi?cant differences in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s among cultivars. Gelatinization enthalpy decreased when relative crystallinity decreased.

Keywords: ?ue-cured tobacco; starch; granule structure; crystalline property; thermal property

淀粉是高等植物中碳水化合物贮藏的主要形式,不同植物的遗传和环境不同,形成的淀粉颗粒的结构和性质有着明显的差异。淀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对淀粉和含淀粉物料的加工具有关键性意义。与其他高等植物相比,鲜烟叶中的淀粉只作为暂时贮存形态。在烘烤过程中其分解、转化决定着烟叶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国外优质烤烟淀粉含量约为1%-2%,而我国烟叶中淀粉含量约为4%-6%;淀粉含量如果较高,一方面会影响燃吸的速度和完全性,另一方面燃吸时淀粉会产生焦糊气味,对烟叶香吃味有不良影响[1-2]。

基金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TS-01-2011006)

作者简介:贺帆(1975—),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烟草调制与加工研究,Email:hefanyc@https://www.360docs.net/doc/1d507820.html,

通讯作者:宫长荣( 1948—),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烟草调制与加工研究,Email:gongchr009@https://www.360docs.net/doc/1d507820.html,

收稿日期:2012-08-23

50中国烟草学报 2013年6月第19卷第3期

相关研究表明,淀粉的颗粒大小、形状、结晶结构以及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等因素均与淀粉的酶解有密切关系[3]。烟叶淀粉颗粒主要为圆球形和长圆柱状,颗粒存在明暗相交的层状结构;淀粉的颗粒大小随着叶片的成熟逐渐增大,在工艺成熟时长轴平均粒径为3.21 μm[4-6]。淀粉是由直链和支链淀粉组成,烟叶淀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为3:7;与贮藏器官内的淀粉相比较,相对分子量较小[7-8]。淀粉的粘度和碘亲和力随着叶片的成熟逐渐增加[6]。有关淀粉结构特性与作物品质、淀粉降解机理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与烟叶淀粉降解有关的颗粒结构和特性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本试验通过研究三个品种成熟鲜烟叶淀粉颗粒的超微结构、晶体特性和热特性,旨在从微观角度探寻合理调控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的途径,为提升烟叶质量特色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0~2011年在河南省卢氏县南峪烟站进行,供试品种云烟87、中烟103和中烟202,5月18日移栽,行距120 cm,株距50 cm,试验田土壤肥力均匀一致,均按照优质烤烟生产技术规范栽培管理。

1.2 样品制备

以中部叶(9~12位叶)为试验材料,烟叶成熟时按照叶位单叶采收。各品种随机采取20片鲜烟叶立即提取淀粉。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烟叶淀粉提取烟叶淀粉的提取参照文献[9]进行。

1.3.2 淀粉颗粒结构采用美国FEI Quanta 200 环境扫描电镜,挑取适量淀粉样品,将其均匀平铺于载样台上,按照常规方法喷金处理,喷金后样品直接放入扫描显微样品室进行观察。扫描过程用20KV的加速电压。

1.3.3 淀粉晶体特性采用荷兰X’Pert PRO型X射线衍射仪,X-射线衍射条件:CuKα辐射,管压40KV,管流40mA,扫描速度2°/min,扫描范围5-50°,步宽0.02°。采用MDI Jade 5.0分析软件计算结晶度[10]。

1.3.4 淀粉热特性采用德国NETZSCH公司的STA409PC同步热分析仪,称取

2.5 mg淀粉样品放入DSC测试盒,加5 μL去离子水,密封后置于冰箱4℃放置过夜,测试前取出平衡至室温,测定时空盒为参照,升温速度10℃/min,测试温度范围30-120℃。用仪器自带软件计算淀粉糊化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和热焓值(?H)。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烟叶淀粉颗粒结构

不同植物来源的淀粉颗粒具有不同的形状特征,大小和微观形貌[1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图1),成熟鲜烟叶淀粉颗粒表面光滑,主要为圆球形和长圆柱状,其中中烟103淀粉颗粒个别呈现不规则形状。3个品种烤烟淀粉颗粒表面均存在明显的内陷凹槽;层状结构多出现在长圆柱状和不规则形状的淀粉颗粒上,只有少数圆球形淀粉颗粒存在层状结构,且中烟103和中烟202两个品种的烟叶淀粉表面的层状结构明显多于并较云烟87明显;并未观察到孔洞或者裂口。通过电镜标尺估测(表1),成熟鲜烟叶淀粉颗粒粒径较小,由1.55 μm至8.04 μm不等,主要集中在3~4 μm;与块茎[12]和谷物类 [13]等相比粒径较小。3个品种中以中烟103长轴平均粒径最小,其次为中烟202,云烟87最大。目前,国内一般根据淀粉粒的脐点个数和轮纹环绕状况将淀粉颗粒分为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和半复粒淀粉[14]。由图1可知,鲜烟叶淀粉颗粒呈单粒淀粉特征。

表1 烟叶淀粉颗粒粒径

品种粒径/μm长轴平均粒径/μm

云烟87 1.65~8.04 4.11±1.38

中烟103 1.65~7.01 3.55±1.05

中烟202 1.55~7.63 3.94±0.31

2.2 不同品种烟叶淀粉晶体特性

淀粉颗粒是多晶体系,主要由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组成。根据X-射线衍射图形可以分为“A”、“B”和“C”三种类型,其中“C”型是“A”和“B”的混合型[15]。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3个品种烤烟淀粉在5.6、15.0、17.2和24.4处有较强衍射峰出现,但云烟87淀粉在22.7处存在1个中强峰。由此可见,烤烟烟叶淀粉X-射线衍射为“B”型模式。淀粉的XRD图像中,2θ在20°附近的峰被认为为直链淀粉与脂的无定形峰,不同来源的淀粉在2θ 20°附近的峰强度不同,说明直链淀粉和脂的含量也不同;由

51贺帆等 烤烟烟叶淀粉颗粒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

图2可知,云烟87和中烟103烟叶淀粉的直链淀粉和脂的含量相近,而中烟202含量稍低。通过MDI Jade 5.0对3个品种烤烟烟叶淀粉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计算,中烟202相对结晶度最小为25.25%,其次中烟103为30.34%,云烟87的最大34.68%

图2 烟叶淀粉X-射线衍射图谱2.3 不同品种烟叶淀粉的热特性

由于植物细胞中淀粉以颗粒状态存在,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通过氢键高度有序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淀粉在冷水中不溶;但是当有一定量的水分存在情况下,加热至某一温度,水分子快速扩散至淀粉颗粒中,水被无定形区吸收,淀粉颗粒吸水膨胀,晶体有序性消失,结晶区双螺旋结构被破坏解离,直链淀粉渗出,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淀粉的糊化[16]。淀粉糊化过程要经历可逆吸水、不可逆吸水和颗粒解体阶段,而糊化温度能反映淀粉粒的硬度并直接影响淀粉粒的物理特性。通过淀粉的DSC热力学特性分析(表2)可以看出,与其他作物淀粉相比,烟叶内淀粉颗粒的糊化起始温度较低,但糊化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糊化焓较高。3个品种之间的各糊化温度有细微的差别,但糊化焓差异较大;其中以云烟87烟叶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最低,但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糊化焓最高。烟叶淀粉的热焓

值随着结晶度的降低而降低。

图1 烟叶淀粉颗粒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

注:样品编号见图片右下角,YY87:云烟87;ZY103:中烟103;ZY202:中烟202。放大倍数左侧图为2000倍,右侧图为5000倍。

52中国烟草学报 2013年6月第19卷第3期

3 讨论与结论

植物淀粉粒的大小和颗粒形状不仅受基因控制,还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17]。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烟叶内暂时贮存的淀粉颗粒形状为圆球形和长圆柱状,个别呈不规则形状;粒径较小,平均在3~4 μm;这与王涛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且Therin等[18]也认为长度小于5 μm的淀粉粒一般是植物的叶片或茎秆产生的瞬时淀粉粒。宋朝鹏、李统帅等[5,19]通过生物显微镜观察到淀粉颗粒存在层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烟叶淀粉颗粒表面不仅存在层状结构还存在明显的内陷凹槽,在层状结构中能明显观察到在密实的结晶区之间具有无定形区。内陷凹槽是由于球形蛋白质微体阻碍了淀粉团粒在那部位的生长而留下的痕迹;而层状轮纹结构一般被认为是淀粉周期性生长的生长环,表现了淀粉外加生长时沉积的方式或速率的波动而产生的淀粉含量高低的壳层[20-21]。多数研究表明,在酶的作用下,淀粉颗粒层状结构逐渐增多,且层状结构的出现能够加速酶的侵蚀[22,4],因此,不同品种的田间成熟烟叶淀粉的颗粒表面层状结构存在的差异与烟叶内淀粉降解相关酶的作用存在一定关系,且与烘烤过程中淀粉的降解具有密切的关系。

淀粉的晶体性质在淀粉的酶学行为中伴有重要的角色。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烟叶淀粉X射线衍射图形为“B”型。相关研究[25]认为,“B”型淀粉的结晶结构优于“A”型淀粉,对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苷酶的水解有更大抗性。淀粉具有结晶区和无定形区,淀粉分子中的直链与支链淀粉通过双螺旋结构结合,而双螺旋分子链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一定空间点阵形成不同的多晶形态[23-24]。三个品种的烟叶淀粉相对结晶度差异明显,这表明,不同品种烟叶的淀粉内在淀粉分子链长及其分子间的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对烘烤过程中的淀粉降解存在一定的影响。

淀粉糊化最先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直链淀粉最先被溶解,支链淀粉部分溶解[26]。试验结果表明,烟叶淀粉在35℃~38℃开始糊化,明显低于其他作物淀粉的糊化起始温度,这可能是由于烟叶淀粉颗粒粒径较小,且部分颗粒存在出层状结构,无定形区显现,有利于淀粉的糊化。对淀粉结晶度和热焓值关系进行研究表明,随着结晶度的降低,热焓值也随之降低。吴平等在对锥栗原淀粉及其分离组分的热特性研究中也认为,从原淀粉、直链淀粉、中间成分到支链淀粉,它们的热焓依次减少,XRD分析结晶度依次降低,即支链晶体含量越多则热焓越低[27]。

淀粉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的半晶体结构,其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所占比例及支链淀粉的精细结构决定淀粉的特性[23,28]。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淀粉的颗粒表面特征基本一致,但内部分子链结构的不同造成特性的差异,并对烘烤过程中淀粉的降解具有重要影响。但本试验只是初步研究结果,对于烟叶淀粉颗粒内部结构、支链淀粉链结构以及淀粉级分分离等及其与烘烤过程中降解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从烟叶中提取的蛋白质可制作为多种食品;提取的烟碱制成医药可防治病患,制成农药可防治农作物害虫;烟叶生理成熟时淀粉含量高达40%,那么病残叶及其打掉的底脚叶是否可以作为淀粉来源及其如何应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瑞新. 烟草化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44-45.

[2] WEEKS W W. Chemistry of tobacco constituents

influence flavor and aroma[J]. Recent Advance of

Tobacco Science, 1985(11): 175-200.

[3] 徐丽霞, 扶雄, 黄强. 淀粉颗粒结构特性对酶解影响的

研究进展[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8 (5): 21-23.

[4] 王涛, 贺帆, 田斌强, 等. 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

淀粉颗粒结构与酶解力变化[J].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13): 2704-2710.

[5] 宋朝鹏, 李统帅, 张勇刚, 等. 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透

表2 烟叶淀粉DSC特征值

品种

DSC特征值

起始糊化温度 To/℃峰值糊化温度 Tp/℃糊化终止温度 Tc/℃Tc-To/℃?H/(J/g)云烟8735.2077.60115.6080.40191.40中烟10336.4075.70101.6065.20173.00中烟20238.2075.60106.7068.50142.20

53贺帆等 烤烟烟叶淀粉颗粒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

光率和颗粒结构的变化[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5(3): 368-372.

[6] Matheson N K, Wheatley J M. Starch changes in

developing and senescing tobacco leaves[J]. Australi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1962, 15(3):445-458. [7] Gaines T P, Culter H G. Effect of flue curing on the

amylose/amylopectin ratio of tobacco starch[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74, 4(22):706-

708.

[8] Matheson N K.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amylase and

amylopectin fractions of starch from tobacco leaves

during development and diurnally-nocturnally [J].

Carbohydrate Research, 1996, 282:247-262.

[9] 王涛, 贺帆, 田斌强, 等. 烤烟烟叶淀粉的提取工艺优

化[J]. 烟草科技, 2012, (6): 80-83.

[10] 陈翠兰, 张本山, 陈福全. 淀粉结晶度计算的新方法[J].

食品科学, 2011, 32(9): 68-71.

[11] Jane J L, Kasemsuwan T, Leas S, et al. Anthology

of starch granule morphology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J]. Starch, 1994, 46(4):121-129.

[12] 陆大雷, 郭换粉, 董策, 等. 普通、甜、糯玉米果穗不

同部位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和颗粒分布差异[J]. 作物学

报, 2011,37(2): 331-338.

[13] Hoover R, Hughes T, Chung H J, et al. Composition,

molecular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modi?cation of pulse

starches: a review [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0,

43: 399-413.

[14] 韦存虚, 张军, 周卫东, 等. 水稻胚乳淀粉体被膜的降

解和复粒淀粉粒概念的探讨[J].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22(4): 377-384.

[15] 黄强, 罗发兴, 杨连生. 淀粉颗粒结构的研究进展[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4, 20(5): 19-23.

[16] 马荣朝, 秦文, 薛文通. 马铃薯糊化过程中介电特性和

热特性的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10): 248-

251. [17] 葛威, 刘莉, 金正耀. 几种禾本科植物淀粉粒形态比较

及其考古学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10, 30(2): 377-384.

[18] Therin M, Torrence R, Fullagar R. Australian museum

starch reference collection[J]. Australian Archaeology,

1997, 44:52-53.

[19] 李统帅. 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颗粒结构及理化性质的

研究[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10.

[20] Buttrose M S. The in?uence of environment on the shell

structure of starch granules [J].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1962, 14(2):159-167.

[21] Yoshida M, Fujh M, Nikuni Z, et al. The appositive

growth of starch granules in beans as revealed by

autoradiography [J]. Bulletin of the Agricultural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1958, 21:127.

[22] Peroni-okita F H G, Simao R A, Cardoso M B, et

al. In vivo degradation of banana starch: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0, 81: 291-299.

[23] 满建民, 蔡金文, 徐斌, 等. 作物淀粉晶体结构的波谱

分析[J]. 作物学报, 2012, 38(4): 691-698.

[24] Cheetham N W H, Tao L. Variation in crystalline type

with amylose content in maize starch granules: an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study [J]. Carbohydrate Polymer,

1998, 36:277-284.

[25] Gerard C, Colonna P, Buleon A. Amylolysis of maize

mutant starches [J]. Journal of Science and Food

Agriculture, 2001, 81:1281-1287.

[26] 吴殿星, 舒小丽, 吴伟. 稻米淀粉品质研究与利用[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24-27.

[27] 吴平, 胡蝶, 曾红华, 等. 锥栗原淀粉及其分离组分的

热力学特性[J]. 中国粮油学报, 2011, 26(2): 38-42, 51.

[28] Tian Z X, Qian Q, Liu Q Q, et al. Allelic diversities in

rice starch biosynthesis lead to a diverse array of rice

eating and cooking qualities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21760-21765.

烤烟烟叶淀粉颗粒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

作者:贺帆, 王涛, 王梅, 史龙飞, 李伟, 王勇军, 宫长荣, HE Fan, WANG Tao, WANG Mei, SHI

Longfei, LI Wei, WANG Yongjun, GONG Changrong

作者单位:贺帆,王涛,王梅,史龙飞,宫长荣,HE Fan,WANG Tao,WANG Mei,SHI Longfei,GONG Changrong(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郑州文化路95号,450002), 李伟,LI Wei(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恩施施州大道119号,445000)

, 王勇军,WANG Yongjun(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三门峡上阳中路,472000)

刊名:

中国烟草学报

英文刊名:Acta Tabacaria Sinica

年,卷(期):2013(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d507820.html,/Periodical_zgycxb201303012.aspx

初一生物教案: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2.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3.练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4.通过学生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材料器具 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滴管,吸水纸,碘液,生理盐水,解剖针、刀片。 ●三、方法步骤 三人一组,分别进行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比较观察。 (一)、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准备。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片。用刀片切取洋葱鳞片(约1厘米х1厘米),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用镊子夹往一块盖玻片的边缘,将它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3、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原来留在载玻片上的清水,好让碘液渗入到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把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1、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附着了一些碎屑。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用碘液染色,然后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四、讨论 洋葱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洋葱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五、课外活动 下课后大家寻找一些其它植物或动物的细胞来实验一下,看与我们刚才观察到的情况是否相似。 ●六、收获 1、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3、学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一、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概念 1、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指在某一地段内全部植物在时空分布上的综合,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例和特定的结构与外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植物群落按照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指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落。人工植物群落是指通过人为干涉,按照人们意愿与功能需求,在模拟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进行选择、配置、营造与管理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王伯荪将城市植被定义为城市里覆盖的生活植物,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点、性质以及生境的植物群落。通过概念的解析,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首先,植物群落所处生境不同;“城市”为人工植物群落限定了范畴,是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人工化典型特征的群落。所涉及的城市环境包含有城市的建筑,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综合因素,这些都有别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特征。其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是出自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植物配置,人为选择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2、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种植设计,与之含义相近的概念有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植物种植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

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植物群落或个体的形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自然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依据立地条件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营造的植物群落,使其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所需的环境资源,从而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与服务功能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通过植物的巧妙组合来满足城市中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见,植物种植设计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不同植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布置。植物种植设计是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前提,绿地类型、功能以及种植设计形式的不同,都将会引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异同。群落结构指某个等级或尺度(种群、群落)的生态系统中不同性状与大小的组成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排列。植物群落结构体现了群落内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群落中个体在数量上的聚集程度,如密度、多度、尺度等;第二,群落中个体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如水平分布与垂直结构等;第三,群落中个体在形态上的分化程度,如胸径、冠幅、树高等。此外,植物群落历经长时间的进化与演替,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结构与形态。因此,植物群落结构是不同生态学过程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植物群落各组件结构特征与属性 1、冠层结构特征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树冠有着密切联系,树冠不仅对太阳能等资源的分配起到关键作用,还对林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及生长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树冠的形态、尺度以及健康状况与否对植物活力及生产力起到关键作用。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类所组成的冠层结构在植物群落结

调亏灌溉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说明:论文的格式,字号等项目参照如下范例撰写,本刊审稿为盲审制,投稿正文请不要出现作者信息和基金项目等内容,但修改稿需补充完整(红色部分)。调亏灌溉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姓名 (作者地址) 摘要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在山东兖州小孟镇史王村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调 亏灌溉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降水228 mm条件下,W1(土 壤相对含水量:播种期80%+拔节期70%+开花期70%)和W4(土壤相对含水量:播种期90%+拔节 期85%+开花期85%)处理总耗水量高于W0(土壤相对含水量:播种期80%+拔节期65%+开花期65%)、W2(土壤相对含水量:播种期80%+拔节期80%+开花期80%)和W3(土壤相对含水量:播 种期90%+拔节期80%+开花期80%)处理,W1和W4处理间无显著差异;W1处理增加了0~200 cm 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降低了小麦拔节至开花期的耗水模系数,提高了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模系数; W4处理在开花至成熟期、拔节至开花期的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均较大.调亏灌溉条件下,W0处理水分 利用效率较高,但产量最低;随灌溉量增加,其他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耗水量最 高的W1和W4处理产量也最高, W1处理灌溉水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均高于W4处理,为本试验条件下 高产节水的最佳处理. 关键词冬小麦;调亏灌溉;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Effects of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on wate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作者姓名英文(作者地址英文) Abstract: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on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WUE)in wheat plants (cv. Jimai 22) at Shiwang Village,Yanzhou, Shandong, China. Under 228 mm annual precipitation precondition, the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 of treatment W1(with soil relative water content (SRWC) of 80%, 70% and 70% at sowing, jointing, and anthesis stages, respectively) and W4 (with SRWC of 90%, 85% and 85% at sowing, jointing, and anthesis stages, respectivel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W0 (with SRWC of 80%, 65% and 65% at sowing, jointing, and anthesis stages, respectively), W2 (with SRWC at sowing, jointing, and anthesis stages of 80%, 80%, and 80%,respectively), and W3 (with SRWC of 90%,80% and 80% at sowing, jointing, and anthesis stage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W4, the treatment W1increased the ratio of soil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 to water consumption amount, used more water in 0-200 cm soil layers, and it decreased water consumption percentage from jointing to anthesis stages, whereas increased that from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 近年来,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烟农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烟叶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田间获得的优质叶片,如果没有科学的调制过程与之配合,也很难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优质烤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烟叶烘烤调制过程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步骤。科学的烘烤调制技术是以烟叶的成熟采收、烤房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科学的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基础的。 一、烟叶的成熟采收 (一)成熟采收原则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宜4~6片叶成熟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炕收烤。烟叶采收后不曝晒、不挤压,确保鲜烟质量。 (二)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茸毛脱落。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上部叶成熟时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三)采收时间采收时间宜在早上和上午进行,以利对成熟度识别。旱天采露水烟,以利保湿变黄。烟叶成熟后,若遇降雨,可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若降雨时间较长并出现了返青烟,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行采收。 (四)合理编竿装炕1、绑竿要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按米长标准竿计,每竿编烟50~60撮,即100~120片,每撮烟叶背对背。大叶片、含水量大的叶片和中下部叶片,编烟数量要减少;小叶片,含水量小的叶片和上部叶,编烟的密度增加。2、配炕与装炕a、配炕为确保同一炕烟叶变黄和干燥一致,同一座烟炕内要装同一品种、同样栽培管理和营养发育水平的烟叶。b、装烟装烟要上下棚一致,同棚均匀,严禁拥挤,以利于通风。以竿距20~25厘米为宜,底棚挂置成熟度稍低一点的烟叶。自然环境湿度较大,水分较高的烟叶以及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当减稀;天气比较干旱,烟叶水分含量较低,或者是上部烟叶,装烟密度可适当加密。 二、三段式烘烤工艺及烘烤操作要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重要知识点汇总 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l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 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l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新细胞只能来自老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l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 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标本”越近,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是倒立的,因此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的原则是:偏哪移哪(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 焦螺旋调节(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的类型原核细胞: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真核细胞: 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染色体一个细胞只有一条DNA,与RNA、蛋白质不结合在一起一个细胞有几条染色体,DNA与RNA、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拟核)、无核膜、无核二、无染色体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细菌一般有质粒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的细胞器,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细菌、蓝藻动物、植物、真菌二、细胞统一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有遗传物质――DNA,都有细胞质/细胞膜结构。细胞学说:说明了动植物(或生物界)的统一性。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细胞膜(1)组成:主要为脂质和蛋白质,另有糖类。(2)结 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3)功能: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和控制

高中生物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学案2 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学 案2 中图版必修3 一、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知识结构: 一、概念同一内聚集在一定中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例题分析: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 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2、①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②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 3、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 4、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的丰富度,什么是丰富度? 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的主要差别吗?物种的丰富度: 四、种间关系资料分析:提出问题: 1、如何解释资料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如何据图形判断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五、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 2、水平结构

烟叶烘烤技术指引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 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 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 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国际型烟叶要求中部5~6片叶只有转变为柠檬黄色时才示为成熟,上部6~8片叶,以整个叶面呈现黄色只有少部分微泛青为成熟的标志。 下部叶达到成熟的叶龄一般为50~60天,中部叶60~70天,上部叶70~80天。 1.3 下部叶适时早收有利于提高自身质量和上部叶的可用性 下部叶颜色淡、身份薄、香气不足,上部叶占全株比例大,而且颜色深、身份厚、杂色多、烟碱含量高、刺激性大,是诸多烟区尤其生产水平高烟田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从烟株和叶片的生理特性和营养物质的积累转运意义上讲,下部叶采收过熟,既影响下部叶的品质,又影响到上部烟叶的整体质量和可用性。原因很容易理解,当下部烟叶达到生理成熟之后再继续发展,一方面它的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叶内已积累的干物质开始减少,同时营养物质还将向正处于生长发育活跃的上部烟叶转移运输。相应地,作为上部烟叶,其内含物质既有自身光合作用的不断积累,也有从地下吸收的营养成分,还有从下部叶片中调运过来的物质。因此,下部烟叶生理成熟后在烟株上存活时间越长,越趋于过熟,自身的干物质含量越少,质量就注定变得越差,而使上部烟叶干物质积累更充裕,以致于影响到它的可用性。 下部烟叶在生理成熟时进行采收,减少叶内养分向上部叶运输,自身干物质相对充实,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同步测试中图版必修三(1)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同步测试中图版必修三 、选择题 1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孑L 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物种1物种 2 物种 3 物种 4 物种 5 物种 6 物种 7 物种 8 物种 9 物种 10 甲类群样本155100151204202110样本252300231304102212样本344200201503902011 乙类群 样本13340124001025111522 样本23560104101230142721 样本33350183501125121619 F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大小的比较。物种丰富度定 义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所以乙类群中的物种7种群密度相对甲类群中的来说较小。甲 类群中的物种4的种群密度相对乙类群中的较小。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C 2?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和丁四个物种, 其种群大 小与海水深度的关系如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甲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与丙物种的竞争最为激烈

浅谈烟叶烘烤管理

浅谈烟叶烘烤管理 一、加强烘烤技术培训近年来,随着行业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一大批新型的智能密集式烤房在各地陆续兴建。新型密集烤房的投入使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广大烟农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深受广大烟农的喜爱。然而,先进的东西要用先进的技术来操作,否则,它就不会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从当前烟叶烘烤技术上来看,由于烟农习惯沿用过去的烘烤方式,对新型烤房的技术标准掌握得不够到位,即使烟草部门对他们开展了一些培训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技术误差,进而导致烟叶的烘烤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因此来说,加强烟农技术培训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必须认真抓好落实。二、搞好现场指导、管理和服务加强烟叶烘烤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烟农的角度来说,由于广大烟农在烘烤期间既要把精力放在烟叶烘烤上,又要把精力放在烟田的管理上,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烟农分心,结果出现“两耽误、两影响”的状况。从烟草部门来说,烟叶烘烤期间也是收购较为忙碌的时候,烟站工作人员既要在烟站开展收购工作,又要抽空下乡指导烟农生产和烘烤。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人力分散,结果出现“两头顾不上,一头出故障”的现象。 如何才能杜绝这两种现象的发生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分工,在烟站收购、烘烤现场、烟田管理上均要安排专人负责。针对烟农因生产繁忙而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烟草部门可在烘烤期间派出专门的服务队伍,比如从机关抽调人员,或聘请专业烘烤技术人员,积极主动为烟农搞好现场服务,使烟农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烟叶烘烤上。另一方面要加强烟站人员管理,通过完善制度、加大奖惩、搞好监督等措施,杜绝一些职工出勤不出力,或者根本不到现场指导烟农烘烤等问题的发生。通过加强现场管理,搞好服务指导,切实提高烟叶烘烤质量。三、切实把握烘烤技术标准认真落实烟叶烘烤技术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烟草部门都结合当地气候因素、烟叶生长特点等,制定和完善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烘烤技术要点,广大烟农在实际操作中也摸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都为提高烟叶烘烤技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烟叶烘烤环节非常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烟叶的烘烤质量,因此,烘烤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认真落实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不能有丝毫的麻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测试题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 ) 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分子 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细胞膜上含有多糖 D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根据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B.细胞膜的流动性保证了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 D.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细胞的边界 其中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A项正确;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B项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形式,不一定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项错误;植物细胞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结构,没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项错误。 3.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及脂质含量存在差异 C.在组成细胞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中,磷脂越丰富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A项正确。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及脂质含量存在差异,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赵晓润 一、烘烤的目的: 使田间生长成熟的烟叶,经烤房烘烤调制后,充分显露和发挥其质量潜力,达到一黄、二香。如果烘烤得当,那么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和烘烤调制各占效益的三分之一。如果烘烤不当,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烘烤中存在的问题: 1、只注意烤黄,忽视烤香。 2、烤坏烟。不能提供最佳的烘烤条件,使烟叶呈显出最佳的质量。 3、耗煤量高。 三、影响烤好烟的因素: 1、烟叶成熟采收,存在下部叶成熟度高,上部叶成熟度差,中部叶由于采收技术和烘烤设备原因掌握不稳。 2、成熟烟叶在烤房的变黄时间:下部叶两天半,中部叶两天,上部叶一天半。目前烘烤中存在下部叶变黄时间短,上部叶变黄时间长,究其原因是下部叶过熟,上部叶欠熟。 3、分类编烟没落实,存在不分好坏,不分部位,不分成熟,混杂编烟的现象。 4、编烟的不分类导致装炕不分类,炕房的不足导致装炕过稠或过稀。 5、炕房的不标准导致排湿不畅,温度不匀,炕好烟部位少。 6、轻技术,凭经验,凭感觉,缺乏规定性和确切性指标,对湿度的掌握不严。 7、温度计位置不当,应当挂在一棚。湿度计代表了烟叶的自身温度,反映烟叶干燥的快慢程度。烤烟技术的高低表现在对湿度的运用。恰到好处出桔色烟,过高易坏烟,低了颜色浅。 要想烤好烟就必须:一要会看烟做出准确判断;二要会烧火;三要善于总结烤房的特点,灵活掌握。 四、烤前准备

(一)、烟叶的成熟与采收: 1、成熟悉标准 (1)、下部叶成熟以青为主,叶尖部稍带黄色,主脉三分之二变白; (2)、中部叶成熟青黄各半,主脉全白,侧脉开始变白; (3)、上部叶成熟以黄为主,主脉全白,侧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变白。 2、采收原则: 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叶4~6片叶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干旱时以烟叶变黄为准,降雨时间短,雨后立即采收,降雨时间长,应等返青成熟后采收。 (二)、挂灰与烟叶生长的关系 1、挂灰与烟叶生长过程占40~50%,烘烤因素占60~50%; 2、顶叶挂灰与烟叶数量的多少有明显关系,多挂灰轻,少则挂灰重。所以顶叶要4~6片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3、施氮肥高的烟叶易挂灰。 (三)装炕 (1)、编杆:大叶每撮1~2片,一般2片,小叶2~3片。设棚架,分类架放。无烘烤价值的烟叶不上杆。 (2)、分类装炕,欠熟烟装上棚,过熟烟装下棚,采收晚的装上棚,采收早的装下棚。 (3)、密度:杆距18~20公分,雨后装炕杆距23公分。上下密度一致。 五、三阶段烘烤: (一)、烟叶变黄规律: 1、烟叶变黄的制约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2、烟叶变黄的温度是32~45C°,35~8C°叶绿素减少最快,最佳变化温度为35~42C°。 3、变黄期有利于脱水的最佳温度是38~42C°。 4、装炕后10小时前变黄慢,10小时后变黄快。

不同模式波涌灌溉及其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

不同模式波涌灌溉及其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水资源存在较大缺口、短期内不可补给性及农业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决定农业节水的必要性。立足地面灌溉,在不改变本当前灌水条件的前提下,对波涌灌溉、间隔交替波涌灌溉、间隔固定波涌灌溉3种波涌模式灌溉质量及对小麦生长耗水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于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马庄试验田进行,以连续灌溉为对照,针对预设的3种波涌模式以连续灌溉为对照,每种灌溉处理设置三 组重复。试验采用济麦22,在畦长120 m,畦宽1.5 m的畦田中进行灌溉试验。 试验主要对灌溉参数、土壤含水量、小麦各生育期生长性状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连续灌溉为对照,考察3种不同模式的波涌灌溉灌溉质量、生长性状及耗水特性。主要试验结论如下:1.与连续灌溉相比,普通波涌灌溉,间隔交替波涌灌溉二水灌溉组及三水灌溉组、间隔固定波涌灌溉灌溉组及不灌组,节水分别为17.5%、32.6%,32.6%;灌水均匀度提升10%以上,且有利于灌后2d存储于考察土 层内灌溉水占该畦获得总灌溉水的比例提高20%以上。 2.灌后30 d,0~100 cm土层中,2~5 d内土层水分高于灌前水平,连续灌溉处理消耗水量高于1.2倍各种模式的波涌灌溉处理;5~15 d连续灌溉处理消耗水量低于0.75倍各种模式的波涌灌溉处理;15~30 d连续灌溉处理耗水量低于0.9倍各模式波涌灌溉;表明各种模式的波涌灌溉能够更好的为小麦提供生长所需的水量。 3.灌溉对田间各土层含水量均匀度有所改善,但改善效果随灌溉方式的不同有所差别。 4.株高、叶面积、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受灌溉影响较大,波涌灌溉在各个生育期表现出较大优势,间隔交替波涌灌溉和间隔固定波供水涌灌溉次之。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试题及答案 生物课是高中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特别对于理科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那么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你掌握好了吗?接下来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试题一、选择题 1.小麦细胞细胞膜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 A. C、H、O、N B. C、H、O、P C. C、H、O、S D. C、H、O、N、S 2.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的成分的改变有关,下列哪种物质成分不被当作检测细胞癌变的证据( ) A. 甲胎蛋白(AFP) B. 癌胚抗原(CEA) C. 糖蛋白或糖脂 D. 磷脂 3.人注射卡介苗后,经过免疫细胞的识别等过程,血液中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种功能( ) 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 B.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排泄功能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在细胞工程──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中,其技术的重要一环是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除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酶解破壁法。你认为普通的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所用的酶应选择( ) A. 纤维素酶和淀粉酶 B. 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

C.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 麦芽糖酶和果胶酶 5.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A. 纸层析法 B. 沉淀法 C. 差速离心法 D. 密度离心法 6.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B. 两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 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 D. 两者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7.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 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线粒体 C. 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 生命活力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8.某物质是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该物质生成的场所以及它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分别是( ) A. 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B. 核糖体和细胞核 C. 核糖体和线粒体 D. 细胞核和线粒体 9.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其糖基团在什么地方与蛋白质结合( ) A. 核糖体上 B. 内质网上 C. 高尔基体 D. 细胞膜上 10.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核糖体④中心体⑤高尔基体⑥内质网

成人高考2017生态学基础讲义: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成人高考2017生态学基础讲义:种群及其 基本特征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

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 点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一、变黄阶段 1.技术关键 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技术关键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促进烟叶叶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 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炕。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小时-℃/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1℃-℃,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即除了叶基部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温。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消耗过度。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急于升温。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 1.技术关键 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叶脱水和排除。确保烟叶残留的青色消失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点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

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 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猜你喜欢:1.高一生物细胞的结构知识点总结2.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结构基础知识点总结3.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归纳4.高中生物细胞中的化合物知识点大全5.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之科学。 一.群落的概念 (一)群落的定义 群落(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棗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生物群落=植物群落+ 动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上述的三个部分,从目前来看,植物群落学研究得最多,也最深入,群落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多半是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获得的。植物群落学(phytocoenology)也叫地植物学(geobotany)、植物社会学(phytosociology)或植被生态学(ecology of vegetation),它主要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形成、发展以及与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动物群落学的研究较植物群落困难,起步也相对较晚,但对近代群落生态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些原理,如中度干扰说对形成群落结构的意义,竞争压力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形成群落结构和功能基础的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许多重要生态学原理,多数是由动物学家研究开始,并与动物群落学的进展分不开。最有效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应该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有机结合。 (二)群落的性质 关于群落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群落到底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还是一个纯自然的个体集合。 ①"有机体"学派认为:沿着环境梯度或连续环境的群落组成了一种不连续的变化,因此生物群落是间断分开的。法国的Braun-Blanquet、美国的Clements和英国的Tansley等支持上述观点。 ②"个体"学派则认为:在连续环境下的群落组成是逐渐变化的,因而不同群落类型只能是任意认定的。前苏联的Ramensky、美国Gleason的和法国的Lenoble等支持上述观点。 虽然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群落存既在着连续性的一面,也有间断性的一面。如果采取生境梯度的分析的方法,即排序的方法来研究连续群变化,虽然在不少情况下,表明群落并不是分离的、有明显边界的实体,而是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的一个系列。但事实上,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则可达到群落分类的目的;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则又可反映群落的连续性。这一事实反映了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性之间并不一定要相互排斥,关键在于研究者从什么角度和尺度看待这个问题。 (三)群落与生态系统 群落和生态系统究竟是生态学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还是同一层次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两者分开来讨论,如Odum (1983)和Smith(1980)等人,但也有不少学者把它们作为同一个问题来讨论,如Kreb (1985)和Whittaker(1970)等。 但我们认为,群落和生态系统这两个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各具独立含义。群落是指多种生物种群有机结合的整体,而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功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作者:黄琪 一、下部叶 1.烘烤特性:含水量高,叶片薄,干物质积累少,不耐熟,不耐烤。变黄特点为通身变黄,而且初期变黄慢,后期变黄快,变黄后变黑也快。脱水容易,集中脱水常引起烤房内湿度猛增,造成排湿不畅。 2.烘烤技术要点 适时早收:成熟度判断以叶色变化为主要依据,叶色稍有落黄即可采收,注意不采露水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变黄温度38—39℃,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2—3℃。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并适当延长42℃、46℃、48℃温度段时间,烘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天左右烤一炕烟。 二、上部叶 1.烘烤特性:叶片厚,主脉粗,内含物充实,含水少,耐成熟,烘烤过程中变黄慢,脱水难,易出现挂灰、烤青、烤红等现象。 2.烘烤技术要点 成熟采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集中一次采收。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增大。 操作要点:先拿色、后拿水,保湿变黄。变黄温度36—37℃,保持干湿差1—2℃。底棚叶尖、叶缘变黄后升温达39—40℃,湿球温度38℃,稳温保湿促变黄,使底棚烟叶达黄片青筋,干燥至主脉发软。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宜高,干燥程度稍低,定色升温速度要慢,并在46—48℃温度段延长时间。干球温度50℃前,烟叶黄片黄筋,小卷筒。叶片不全干,干球温度不超过54℃,以防回青与挂灰。烘烤时间较长,一般5—6天。 三、含水量多的烟叶 1.烘烤特性:叶片鲜干比在10左右或10以上,干物质少,烘烤特性差,易烤黑。 2.烘烤技术要点 成熟采收:适时早收,避免过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防烤青。变黄温度38—40℃,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3—4℃。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既防升温过慢而烤黑,也要防升温过快而烤青、挂灰、蒸片。定色期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含水越多,湿球温度越低。提高烘烤能量水平,适当加大烧火、加强通风,促烟叶脱水,达到黄干协调。四、返青烟 1.烘烤特性:叶内水分大,蛋白质含量高,保水能力强,变黄和脱水困难,烘烤特性差,易烤黑。 2.烘烤技术要点 适时采收:最好等烟叶再次落黄采收。若再拖烟叶可能烘坏,应及时采收。 编烟装炕:稀编烟、稀装炕,以8成炕为宜。 操作要点:高温变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