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20170918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20170918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20170918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By 于国续2017年4月

前言

本文所涉及的生物质能仅限于秸秆,即称之谓硬质和软质秸秆(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三剩物、粮食加工废弃物玉米芯稻壳等),热电联产是指利用直燃秸秆进行发电供热的活动。以生物质能为燃料的热电联产项目,不同于常规化石燃料的项目,对于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的设计,涉及到项目规模、机组选型、接入系统、辅助生产系统等问题,在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中,一些原则并不明确,为此在设计中,因理解的差异,观点各有不同。在设计评审时,专家可能提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令设计单位措手不及。本文根据个人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和工程实践,提出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设计的一些原则,可用于编写相关专题论证的参考材料,作为引玉之砖,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5年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2009年12月26日

3)《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国能电力〔2016〕42号)

4)《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

5)《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762-2012)

6)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 141号)

7)《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及修改条文(2001年)

8)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 617号)

9)《关于加强和规范生物质发电项目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4] 3003号)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 625号)

11)《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13] 1381号)

12)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17﹞65号)

2、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

2.1 相关产业和准入政策摘要

1)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文件计基础[2001] 26号)

“1.2 本技术规定主要适用于以煤为燃料的区域性热电厂和企业的自备热电站,以及凝汽式发电机组改造为供热式机组的工程项目。”

“1.4各类热电厂应符合下列指标:

1.4.1常规燃煤热电厂:

1.4.1.1全厂年平均总热效率大于45%;

1.4.1.2全厂年平均热电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单机容量为1.5~25MW的供热机组,其年平均热电比应大于100%;

(2)单机容量为50、100、125MW的供热机组,其年平均热电比应大于50%;

(3)单机容量为200、300MW的供热机组,其在采暖期的平均热电比应大于50%。”

2)《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 1268号)(已废止)

常规燃煤热电厂指标要求同计基础[2001] 26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141号)

第十四条在电网规模较小的边远地区,结合当地电力电量平衡需要,可以按热负荷需求规划抽凝式供热机组,并优先考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热电联产机组;限制新建并逐步淘汰次高压参数及以下燃煤(油)抽凝机组。

“第二十条国家支持利用多种方式解决中小城镇季节性采暖供热问题,推广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4)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617号

对规划新建2台30万千瓦级抽凝热电联产机组釆暖期热电比应不低于80%。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釆暖型联合循环项目供热期热电比不

低于60%,供工业用汽型联合循环项目全年热电比不低于40%。

5)《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17﹞65号)

示范项目以民用采暖为主的,县域采暖面积不小于20万平方米,单个乡镇(或独立的工商业设施等)暖面积不小于2万平方米,采暖季热电比不小于100%;以工业热负荷为主的,年平均热电比不小于100%;

2.2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的准入

2.2.1 准入政策的解析

1)《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主要适用于以煤为燃料的区域性热电厂和企业的自备热电站,以及凝汽式发电机组改造为供热式机组的工程项目。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不属于“以煤为燃料的热电厂”,故规定的准入条件不适用于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

2)按《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已废止。

3)按发改能源[2007]141号,国家支持利用多种方式解决中小城镇季节性采暖供热问题,推广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但无量化的准入条件。

4)按最新2016年的《热电联产管理办法》,涉及准入条件,除对规划新建2台30万千瓦级抽凝热电联产机组釆暖期热电比提高了30个百分点外,对于其它规模的热电联产项目的准入条件未提及。

5)《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的规定,是申报示范项目的条件,不是行业准入的条件。

由上可见,对于燃用生物质能的热电联产项目目前尚无相应的准入政策。

2.2.2 准入政策的运用

政府核准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时,要求在项目申请报告中对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进行论证。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具有生物质能利用和热电联产双重属性。根据以上分析,对于燃用生物质能的热电联产项目目前尚无相应的准入政策,现有准入条件上暂无明确的适用标准。

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由于生物质能项目是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广的项目,并

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在法律层面上认定其符合准入条件。

作为热电联产项目,在工程设计实践中,由于燃用的是生物质和机组选型的限制,难以满足以煤为燃料的常规热电联产项目准入指标。

为此,在判断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满足行业准入时,如果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可满足常规热电联产的效率和热电比指标,则可作为比照标准引证;如不满足,应首先从生物质能利用的产业政策上分析其符合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不应以不符合常规热电联产的准入条件为由予以否定,

3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的主要设计数据

3.1 发电年利用小时和年发电量

项目的年发电量等于项目额定发电功率与年利用小时数的乘积。

火电机组年平均设备利用小时=8760h)×设备可用率%×火电机组年负荷率%×(1-负载、事故备用率%)。目前,电力网装机容量过剩,负载率较低,设备利用小时偏小,部分地区甚至不到4000小时。

常规的热电联产项目,采暖期发热定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稍高于凝汽式项目。目前设计年利用小时数按5000~5500小时控制。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的确定的原则不同于常规项目。

从生物质能替代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愿望出发,最大限度的利用生物质能资源应是一个重要原则,即只要设备可用和生物质燃料供应充足,就要全力发挥设备的能力发电,即使在采暖季,也不以热定电方式运行,而是热电兼顾。根据“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所发电力不受限制。为此在确定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时,只考虑设备可用率,即扣除计划仃机和非计划仃机时间。负荷率主要受燃料供应情况影响,如运输和收贮的波动等。为此,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远高于常规的热电联产项目。

根据目前运行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扣除计划仃机和非计划仃机时间设备可用率可达90%以上,负荷率主要受燃料供应情况影响,也可达90%以上。设计在计算项目年发电量的发电设备的年利用小时一般取7000~7500小时较为适宜。

3.2 年供热量

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的热化系数一般为1,年供热量按机组的最大供热能力和设计热负荷持续曲线计算确定。当热化系数小于1时,按相应的热负荷持续曲线计算。

3.3 热电比

热电联产项目热电比是年供热量与年发电量之比。

由3.1可知,同等规模的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年发电量要高于常规热电联产项目,年供热量与项目的热负荷有关,其热电比一般要小于常规热电联产项目。

3.4 统计资料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的热效率、热电比的统计详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由于热电联产,减少了冷源损失,项目的热效率通常都可达到45%以上。热电比在68~158 %,热电比超过100%的项目,其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为6500小时,供热面积明显较大。

4、燃料供应与燃料特性

根据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生物质能项目的燃料是指秸秆和辅助燃料。秸秆,指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和枝状林作物的统称,包含硬质秸秆和软质秸秆,辅助燃料指农林作物的籽实外壳和木屑等碎料。本部分的内容主要针对秸秆。

4.1 资源量

4.1.1 资源量的调查与评价

秸秆资源是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规模的前提条件。在生物质热电项目建设之前,准确掌握拟建项目的资源状况十分重要。要通过深入调研,搞清楚拟建项目当地的资源分布状况、可利用生物质量、气候特点、收集的难易程度、运输状况、劳动力情况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生物质原料的收集受气候影响和地域限制,有些地区根本不适于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

为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保证日后秸秆供应的可靠性,减少投资风险,项目单位需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秸秆资源的调查和评估,编制专题调查报告。合理的调查范围一般以电厂项目为中心,半径50km的范围内。

目前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主要依据《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NY/T1701-2009)和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定》(试行)2009。在资源核查时,要深入乡镇、村舍,切忌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对农作物秸秆核查,要真正掌握各类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了解当地收割方式、留茬高度和秸秆的实际利用率,推算草谷比系数和项目可收集率,从而计算出可收集量。

秸秆资源调查报告经专家评审和项目单位确认后,可作为设计依据。

4.1.2 可供资源量

农作物秸秆可供资源量是指可供给项目燃用的秸秆量,由秸秆资源调查和评估确定。

可供资源量按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可获得资源量折减后获得。

可收集资源量或称为理论资源量,视秸秆资源调查的方式不同,一般按单位种植面积或农作物年产量进行计算。如按种植面积调查,可收集资源量按单位种

植面积产生的秸秆量计算;如按农作物年产量调查,则根据各种农作物的草谷比计算出农作物秸秆的年产量。

农作物秸秆可获得资源量是考虑扣除秸秆调查范围内农作物秸秆其它用途折减后的值。目前秸秆资源减量因素主要考虑秸秆的直接还田、农户自留和禽畜粗饲料以及作为工业原料等。扣除各种减量因素后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秸秆可获得资源量。视调查范围内秸秆其它用途的数量不同,折减系数一般在0.5左右。

秸秆资源的可供应资源量还要考虑由于自然灾害、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引入一个保证系数。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定取0.3。

4.1.3 秸秆有效收集时间

秸秆的有效收集时间为作物收获时,在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可供收集秸秆的时间。按照当地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作物收割后至第二年播种前均为秸秆的有效收集时间。根据实地调查,东北地区作物秸秆的收购期为10月份至次年3月份。

4.2 燃料特性

4.2.1 秸秆含水的特点

同煤炭不一样,秸秆的水分变化较大。以玉米为例,玉米秸秆收割时的水分在40%以上。刚收获的玉米秸秆甚至达到80%以上。视气象条件,一般经约2个月左右的风干可达到20~30%。

据有关资料介绍,以新鲜收割的玉米秸秆为实验材料,研究在风干过程中玉米秸秆水分变化秸秆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叶片在收割后40d左右含水量下降至30%,而茎秆在收割后70d含水量下降至30%。结论是玉米秸秆含水量随风干时间延长而下降。

4.2.2 作为燃料的秸秆水分

由4.2.1可知,秸秆的水分变化范围较大,但含水量随风干时间延长而下降。

农业生产具有间断性的特点,按照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作物收割后至第二年播种前均为秸秆的有效收集时间。东北地区农作物一般在10月份收获,秸秆收购期一般为10月份至次年3月份,5个月。秸秆的收获和收购是间断性的,而电厂运行则是连续性的,每年最长可达12个月。

10月份收购的秸秆,至次年3月份有5个月的风干时间,至年底有14个月

的风干时间。

这意味着供给电厂燃用的秸秆可能有足够的风干时间。

收购的秸秆一般存放在收贮站或电厂贮料场。为了防霉变,收购的秸秆水分不宜大于30%。先期收购的秸秆水分应控制在30%以内,这可通过推迟收购约2个月即可实现。电厂运行不希望秸秆的水分太大,秸秆在收贮站自然风干后,再送入电厂贮料场,同时电厂从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性考虑,也希望秸秆的水分尽量稳定,变化幅度不宜过大。

4.2.3 秸秆特性设计值的取定

秸秆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是锅炉设计的基础资料,涉及到锅炉运行的安全、经济性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环境影响),在确定其设计值时需十分慎重。

在生物质电厂的设计实践中,往往由项目单位提供给设计单位的生物质燃料检测报告,作为设计燃料的数据。但是,由于不同的项目秸秆采样的时机不同,含水量不同,小到8.5%(充分风干),大到30%,致使秸秆的检测结果相差较大。以玉米秸秆为例,不同项目的数据相差很大。如果不加以分析,采用了这样的检测结果作为设计值,将会对项目的设备和系统的选择产生较大的偏差。

为了确保锅炉稳定、高效运行,提高机组整体效率和大气污染物不超标,供应锅炉的燃料应该相对稳定。燃煤项目,锅炉燃料的偏差在±5~10%,可以保证锅炉的出力、参数和效率。

影响秸秆特性傎的主要因素是秸秆的全水份(含水量),不同的全水份,秸秆的工业和元素分析数据相差很大。

正确确定秸秆特性设计值,首先是确定合理的秸秆全水份,就是要兼顾秸秆季节性收贮水分差异大的特点和电厂连续运行对燃料相对稳定的要求。参照秸秆收购或贮存的含水量,找出电厂常年运行一个可实现的和相对稳定的水分含量,作为设计值基准。

有关秸秆在自然环境中贮存其水份变化规律定量的文献的资料很少,根据秸秆水分的变化定性趋势和电厂运行特点分析,建议项目单位按风干程度不同多采几个试样进行检测,作为确定电厂燃料特性的设计值分析依据。

视项目所在地区不同,建议以秸秆全水份20~25%试样的检测结果,作为设

计燃料,以全水份30~35%的检测结果,作为校核燃料。

4.3 燃料的收贮

4.3.1 生物质电厂燃料收购方式

根据现有生物质电厂实际运行经验,农作物秸秆收购一般采用二级收购模式。

一级收购是指在田间地头或者农户家中直接购买,然后运至收购站。一级收购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距离收购点较近地区且含水量较大的秸秆,可在田间地头收购,由统派车辆运至收购地点;对于距离收购点较远地区的干燥秸秆,可以直接在收购地打捆,运力全部由供货人自行解决。

二级收购是将收购点的秸秆集中运送至存储地点。根据燃料特点,破碎后的生物质燃料容易运输。因此,各类农作物秸秆拟在燃料收购点内收购并破碎,集中运至拟建电厂的厂外的储料场或电厂内储料场。

4.3.2 生物质电厂燃料收集面临的问题

a)原料自然密度低,收集量大

农作物秸秆不同于煤炭资源,其分布比较分散。中国土地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的模式,且自然村和农户都比较分散,各农户种植的农作物不一,导致同一种类的农作物秸秆自然密度低,这使得原料收集工程量大。

很多农民不愿耗时耗力收集廉价的秸秆,而是直接焚烧还田。

b)收集时间紧促且难以控制

农作物的季节性很强,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主产区是一年两熟,南方少数地区可一年三熟,换种期较短,为腾地换种下一季作物,要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收集。另外,在收集过程中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农作物秸秆一般含水率不一,在收集时需要晾晒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打包打捆,如遇阴雨天将会拖延收集时间。天气变化难以控制,这加大农作物生物质收集的难度。

c)机械化程度低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收获机任处在中试阶段。目前,我国还没有研制出一种适合我国土地耕种模式的秸秆收获机,80%以上的秸秆收集是通过人工打包打捆,这不但耗时耗力而且还增加了原料收集成本。

4.3.3 生物质电厂秸秆的存储方式

秸秆采收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不能做到长期均衡连续收购。为了平衡秸秆采收的不均衡性和电厂连续运行的矛盾,需要一定的存储容量。一个生物质发电厂总的存储容量一般至少为半年的秸秆量。秸秆可存储在厂外收储站、集中(或称中心)储料场、厂内储料场(库)。

对于作为燃料用的秸秆,一般有存储方法有三种:开放式存储法、覆盖式存储法、仓库式存储法。

从成本的角度,采用开放式成本进行存储单价较低,且之后不存在一系列的维护费。而覆盖式、仓库式存储则需要较高的费用进行初始投资,并且在投入使用后为了保证存储效果和延长使用年限,仍会产生维护的成本。从存储效果的角度来说,开放式存储的损耗率是最高的,其次是覆盖式存储和仓库式存储。所以发电项目在进行原料储存时,需要综合地权衡存储的投资成本和存储效果

4.3.4 生物质电厂燃料的运输

我国农业生产以家庭承包为主,户均种植面积小,作物秸秆分布分散;同时由于秸秆密度低,体积大,收获季节性强,秸秆收集、储存和运输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利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建立合理、高效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是秸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秸秆收储运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主要有分散型和集中型两种模式。

分散型收储运模式以农户、专业户或秸秆经纪人为主体,把分散的秸秆收集后直接提供给电厂,由于农作物秸秆属于量大轻泡物品,晾晒、存储需要占用大量空闲地方,采用分散型收储运模式,将收储运分散问题转移到广大农村和农户来解决,将收晒储存问题化整为零解决。公司企业不需投资建设收储运系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管理和维护成本。但是,为追求最大利润,会随机抬高收购价,或将秸秆送到其他竞争性企业,而发电企业为了确保原料的常年供应,不得不抬高收购价,致使原料成本大幅度增加,甚至面临因原料缺乏而停产的危机。

集中型收储运模式以专业秸秆收储运公司或农场为主体,负责原料的收集、晾晒、储存、保管和运输等任务,并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农户或秸秆经纪人交售秸秆的质量把关,然后统一打捆、堆垛、存储。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专业秸秆收储公司一般由发电企业自己投资建立,自己经营秸秆收集、储运、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采用集中型收储运模式,秸秆收储运公司需要建设大型秸秆收储站,占用土地多,还要进行防雨、防潮、防火和防雷等设施建设,并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一次性投资较大,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固定成本较高。但秸秆发电企业通过与收储公司签订供货合同,使秸秆的供应变成企业法人之间的商业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供应的随意性和风险,能够确保秸秆原料的长期稳定供应。而且秸秆收储公司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秸秆原料进行质检、粉碎、打捆等,确保秸秆质量,提高了秸秆利用效率。随着秸秆的规模化利用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集中型模式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在车辆运输方面,以2×12MW生物质发电项目为例,每天消耗生物质秸秆量800吨左右,全部为汽车、农用车运送。但是由于生物质自身密度较小,装车后体积蓬松(约6m3/t),为降低运输成本,运输户不得不对车辆改型或装车加长、加宽和加高,这势必对交通秩序造成影响,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会给予干预。为保障生物质燃料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生物质电厂就必须出面请求地方政府协调相关部门,为各类生物质燃料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

4.3.5 生物质电厂秸秆到厂价格的初步测算

结合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物质发电燃料到厂价格的实际情况,初步测算:(1)农户或专业经纪人收集、晾晒、储存农作物秸秆,运到5公里左右收购站生物质燃料交售价格:小麦、大豆秸秆210元/吨,玉米秸秆190元/吨。

(2)生物质燃料收储站收购、质检、打捆、仓储、装运、人工、管理费用、资金成本等成本和经营利润,合计约75元/吨。小麦、大豆秸秆收储价格约为285元/吨,玉米秸秆为265元/吨。

(3)收购站到电厂的运输半径一般为30~50公里。按其他电厂实际访谈数据,估算运输环节的费用是50元/吨。

综合上述分析,某生物质燃料测算到厂价格(折合含水率15%)为:小麦、大豆秸秆335元/吨,玉米秸秆315元/吨。此外,根据现有的木材加工余料资源收购价格,木材加工余料的到厂价格约为400元/吨。

5、项目建设规模与机组选型

5.1 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762-2012),供热式发电厂的建设规模,应根据设计热负荷和合理范围内秸秆可利用量确定。合理的范围是指以电厂

为中心半径50km的范围内。

由于生物质能项目具有地域特点,其建设规模的确定首先是该区域的资源量,即“以资源量定电(规模)”,其次才是热负荷的需求,“以热定电”(规模)。往往由于以资源量有限,以资源量确定的建设规模,满足不了热负荷的需求,为此需要另外考虑补充热源。

《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规定,发电厂的规划容量不宜大于30MW,规划台数为宜超过两台(1.0.6)。

根据统计,以电厂为中心半径50km的范围内秸秆可利用量在25~50万吨,可满足30~60MW建设规模的要求。

秸秆资源量丰富的的区多是以农业为主的小城市周边的县、镇,人口密度不大,集中居住的城镇的人口也不大。考虑其它建设条件,厂址多选择在县、镇。按县、镇常住人口估算,需要的集中供热面积约在100~200万平方米。

由上可见,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宜大于2×30MW,当热化系数等于1时,供热面积在100~200万平方米左右。

5.2 供热方案与汽轮机选型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主要考虑采暖热负荷,其供热方案与生物质能的资源量和供热负荷有关。根据热负荷的大小和性质,汽轮机可采用背压式、抽凝式或凝汽式机组,供热方案与汽轮机选型有关,可采用热网加热器供热、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或热泵等方案。

5.2.1 背压式方案

该方案是采用汽轮机背压排汽供热。对于常规燃料的项目是国家鼓励的,但对于生物质燃料,由于非采暖季无热负荷,背压机仃运,秸秆不能被利用发电,为供热而违背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初衷,对于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是不适合的。

5.2.2 抽凝式方案

该方案是利用汽轮机采暖抽汽供热。目前12~25MW单机容量的额定抽汽能力约为15~30t/h ,可满足采暖面积20~40万平方米左右。该方案采暖季机组以热定电运行,发电量将有所降低,影响了生物质能的充分利用,如果没有工业热负荷,非采暖季以凝汽式运行,热效率也受影响,同时供热面积有限,如果没有工业热负荷,一般也不适合。

5.2.3 抽凝式或凝汽式机组+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方案

该方案是在采暖期汽轮机采用低真空运行方式,利用循环水进行供热的方案,供热能力较大。汽轮机可采用抽凝式或凝汽式。

抽汽式+低真空,采暖期采用汽轮机低真空运行方式,在采暖期最大热负荷工况,通过采暖抽汽提供尖峰负荷,对发电量有一定影响;如果没有工业热负荷,非采暖季以凝汽式运行,热效率也受影响,如果没有工业热负荷,一般也不适合。

凝汽式+低真空,采暖期采用汽轮机低真空运行方式,利用循环水进行供热,在采暖期最大热负荷工况,通过提高背压满足尖峰热负荷。在采暖期根据热负荷需求,随着气温与热网水量的变化,汽轮机的背压亦相应变化,也可以通过循环水的旁路调节热网循环水量,从而保证热网系统的连续和稳定运行。

当热化系数等于1时,此方案供热面积可达100~200万平方米左右。如果供热能力能满足,凝汽式+低真空是一个发电供热两全的方案。

5.2.4 抽凝式或凝汽式机组+热泵方案

该方案是利用循环冷却水作为低品位热源,通过热泵提升后进行供热。据估算,对于30MW抽凝式或凝汽式机组,通过吸收式热泵回收的循环水热量可满足供热面积约20万平方米左右。该方案供热能力较小,但不影响机组发电,如果热负荷可以满足,也是一个发电供热两全的方案。

5.2.5 建议方案

综上所述,根据热负荷的大小和性质,供热方案与汽轮机选型不宜采用背压式、抽凝式方案。供热方案宜采用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或热泵方案。

5.3 主蒸汽参数

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燃料的消耗量,是国家的能源政策。热电联产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主要手段,如果提高热电联产蒸汽初参数则将进一步提高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目前国内新建的130t/h级别的锅炉均采用高温高压参数,可比中温中压机组的全厂热效率提高约3~5%。

无论在《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和《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中均强调,条件许可时,优先选择较高参数,并规定单机容量为30或25MW机组,宜选用高压参数;单机容量为15或12MW机组,宜选用次高压或中压参数;单机容量为6MW及以下机组,宜选用中压参数。

5.4 机组选型

5.4.1 锅炉设备

燃生物质锅炉(秸秆锅炉)主要有炉排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种形式,从燃烧机理和燃烧技术来看,目前两种锅炉均能满足燃用秸杆燃料的要求。

根据《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762-2012),7.1 锅炉设备,秸秆锅炉选型宜选择层燃炉或循环流化床锅炉。条件许可时,优先选择较高参数、较大容量的锅炉。

国内现已建成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锅炉燃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层燃方式,另一种是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

我国生物质燃料资源十分丰富,但用于直接燃烧发电起步较晚。发展初期生物质电厂锅炉主要为层燃锅炉。但是,由于当时层燃锅炉技术不成熟、发电效率低、成本高等因素制约,发展比较缓慢。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生物质电厂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也促进了锅炉燃烧技术的发展。目前层燃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制造技术已趋成熟。两种燃烧方式的技术经济对比详见下表。

两种燃烧方式对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在燃烧效率、燃烧稳定性、污染物排放、机组容量等方面优于层燃方式。

锅炉选型还要充分考虑生物质燃料的易加工性、燃料组成和燃烧特点。

燃料破碎要求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对燃料的破碎要求较高,对于林业废弃物等等硬质秸秆,存在林业粗大的伐根、枝干等存在不易破碎的问题,采用循环流化床炉要慎重。

对于灰熔点低的燃料,层燃炉运行易产生结焦,层燃炉燃烧玉米芯时,存在受热面严重的结焦倾向。虽然两种燃烧方式对燃料均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对于灰熔点低和易产生结焦的燃料,采用层燃炉也要慎重。

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热效率高、可实现炉内脱硫、抑制

NOx的生成和消除熔渣、避免结焦等优点,如无秸秆的破碎和结焦的问题,宜优先选择循环流化床锅炉。

5.4.2 汽轮机设备

根据《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762-2012),9.1 汽轮机设备,供热式发电厂的汽轮机设备,应根据设计热负荷和合理范围内秸秆可利用是确定。条件许可时,优先选择较高参数、较大容量和经济效益更高的供热式机组。

与供热方案有关,汽轮机设备可选择抽凝式或凝汽式机组

为了保证供热的安全可靠,应尽量使机组的容量和台数趋于合理,以避免在停运最大一台机组时对供热产生过大影响。

当抽凝式或凝汽式机组采用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时,汽轮机组无需大规模改造,只需将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的入口及出口管路接入供热系统。将冷凝器作为一级加热器,利用排汽的汽化潜热加热循环水,用循环水代替热网水供暖,从而将排汽汽化潜热加以利用。热网中的热用户就相当于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凉水塔,循环水在凝汽器中吸收热量送至热用户散热后,再回到凝汽器重新吸热,循环往复。从运行角度讲,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只是恶化真空,提高排汽压力,相应的提高循环出口水温,利用循环水进行供热。而汽轮机乏气在凝汽器中的冷凝过程和未改造前普通冷凝过程程完全一样。

6、电力市场

6.1 电力市场的形势

为防止煤电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国家能源局2016年下发了特急文件—《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国能电力〔2016〕42号)》,对未来三年各个省煤电规划实施预警。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由三部分构成:煤电建设经济性预警指标、煤电装机充裕度预警指标和资源约束指标,分别按绿色、橙色和红色评级。

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结果显示,除安徽、江西、海南、湖北外(西藏未评级),其他28个省均为红色。吉林省主要以煤电装机明显冗余、系统备用率过高,被列为红色预警。

国家能源局表示,“凡是有红色、橙色预警的省份,国家能源局将坚决遏制其煤电的发展,不会给该省下达哪怕是1千瓦的煤电装机”。

这意味着国内包括吉林省的28个省,已无煤电的电力建设空间。

6.2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的特殊性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燃烧的是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不属煤电项目。对于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电力法(2015年修正)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法(修正),“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豁免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业务许可,电网企业负责分布式发电外部接网设施以及由接入引起公共电网改造部分的投资建设,并为分布式发电提供便捷、及时、高效的接入电网服务,与投资经营分布式发电设施的项目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家庭用户)签订并网协议和购售电合同。

6.3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的电力市场分析

由5.1 可知,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结果显示,除安徽、江西、海南、湖北外(西藏未评级),其他28个省均为红色。这意味着红色预警的省份已无煤电的电力建设空间。

为此,在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可研报告的电力系统章节无必要进行如常规项目的包括电力系统现状、规划、电力平衡和电力建设空间的详细论述。

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燃烧的是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不属于煤电项目,不受煤电形势的影响。

根据国家“鼓励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电力企业有责任为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创造发电上网的条件,有责任为所发电力提供电力市场,因此,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的电力市场是有保障的。

至于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的列入当地的电网建设计划,进行接入电力系统设计和签订并网协议等程序,同常规项目一样,建设单位需要按行业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意义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意义 N090204131 周小冬 摘要:针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从生物质能源的概念入手,简明概述了生物质能特点,利用及利用途径,以及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21世纪将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1 生物质能源的概念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特点: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2 生物质能的分类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2019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74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 1803号),规定生物质发电厂应布置在粮食主产区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且每个县或()半径范围内不得重复布置生物质发电厂。 A.50公里 B.100公里 C.200公里 D.300公里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2.下面哪一项不是生物质能发电的优点()。 A.电能质量好 B.不具有波动性 C.不具有间歇性 D.发电效率高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到2013年底,全国城市垃圾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千瓦,其中,垃圾循环流化床发电约占50%左右。 A.150万 B.260万 C.340万 D.450万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华北和华东地区为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

A.60% B.70% C.80% D.90%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5.秸秆的沼气产率远高于畜禽粪便,一般畜禽粪便的沼气产率约为45-80?,而秸秆沼气的产率可达()。 A.100-200 ? B.200-300 ? C.300-400 ? D.400-500 ?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现代生物质能资源()。 A.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B.林业“三剩物”及木材加工剩余物 C.城市及工业废弃物 D.油料作物 E.畜禽粪便 用户答案:[ABE] 得分:0.00 2.2011年10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原料基地补助资金的通知》,明确了原料基地补助资金的申请条件,其中对原料生产品种及基地建设规模给出了具体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生物质能及其利用

生物质能及其利用 1 生物质能的概述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2 生物质能的分类 2.1 林业资源 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 2.2 农业资源 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包括能源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等。能源植物泛指

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几类。 2.3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 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如冷却水、 1 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粪便污水等。工业有机废水主 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2.4城市固体废物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其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受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2.5 畜禽粪便 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主要是粮食、农作物秸 秆和牧草等)的转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2.6沼气 沼气就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通常可以供农家用来烧饭、照明。 3 生物质能的特点 3.1可再生性 生物质能属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再生,与风 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生物质能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脂肪燃生物质能料快艇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生物质能是人类用火以来,最早直接应用的能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物质能的应用研究开发几经波折,最终人们深刻认识到,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同时无节制地使用化石能源,大量增加CO2、粉尘、SO2等废弃物的排放,污染了环境,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而使用大自然馈赠的生物质能源,几乎不产生污染,资源可再生而不会枯竭,同时起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4位,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 生物质能的优点:一是可再生性。二是低污染性。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燃烧过程中的硫化物和氮化物较少,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其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用新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而且可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三是广泛分布性。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四是具有燃烧容易,灰分低的特点]。 但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以及可再生能源分布较为分散,能量密度、热值及热效率低等特点,目前其利用率尚不高,仅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22%。 中国生物质能资源现状及潜力 生物质能资源,按原料的化学性质分,主要为糖类、淀粉和木质纤维素类。按原料来源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农业生产废弃物,主要为作物秸秆;②薪柴、枝桠柴和柴草;③农林加工废弃物,木屑、谷壳和果壳;④人畜粪便和生活有机垃圾等;⑤工业有机废弃物,有机废水和废渣等;⑥能源植物,包括所有可作为能源用途的农作物、林木和水生植物资源等]。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据测算,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吨左右,是我国目前总能耗的4倍左右。 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林业生物质、能源作物等。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生物质分布十分广泛,约有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335~835kJ/cm^2之间。因此,通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_黄英超

能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地球资源,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先决条件。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1],能源缺口将不断加大。过去10年里,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截至2004年5月,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亿千瓦[2],是 1990年发电量的3倍多,但在2002年还是再度出 现大范围缺电现象,而且越来越严重,缺电的省市区由2002年的12个增加到2003年底的21个, 2004年达到24个,三季度高峰时段全国估计缺电3000万千瓦,造成严重缺电局面。同时,全国还 有约2万个村[3],约800多万农户、3000多万人口没有电力供应,远离现代文明。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了极大关注。生物质资源利用中的生物质发电技术成为研究和利用的热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就是利用生物质本身的能量[4],将其转化为可驱动发电机的能量形式,如燃气、燃油、酒精等,再按照通用的发电技术发电,然后直接提供给用户或并入电网提供电能。截至2005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亿千瓦[5],其中生物质能 发电装机容量200多万千瓦[6],仅占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0.004%。本文针对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等几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论述。 1生物质燃烧发电 生物质燃烧发电是将生物质与过量的空气在锅 炉中燃烧[7],产生的热烟气和锅炉的热交换部件换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在燃气轮机中膨胀做功发出电能。在生物质燃烧发电过程中,一般要将原料进行处理再进行燃烧以提高燃烧效率。例如,燃烧秸秆发电时,秸秆入炉有多种方式:可以将秸秆打包后输送入炉;也可以将秸秆粉碎造粒(压块)后入炉或与其他的燃料混合后一起入炉。生物质燃烧发电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这种技术大规模下效率较高,单位投资也较合理,但它要求生物质集中,数量巨大。 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获取手段应用于实际的历史不长,从20世纪90年代起,丹麦、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开始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8]。经过多年努力,已研制出用于木屑、秸秆、谷壳等发电的锅炉。丹麦各电力组织为此进行了规划,筛选了一批研究项目,并重点对燃烧秸秆和木屑的锅炉与大型燃煤锅炉并联运行发电供热进行了研究。在BWE公司的技术支撑下,198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如今已有130家秸秆发电厂遍及丹麦,秸秆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 黄英超,李文哲*,张波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哈尔滨150030) 摘要:文章综述了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和存 在的问题。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加速发展,实现了大量废弃生物质能的利用。在我国电力短缺的条件下,生物质能发电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能;生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中图分类号:TM611;Q7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4-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6009);黑龙江省科技攻关 (GC03A304)作者简介:黄英超(1978-),男,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通讯作者E-mail:linwenzhe9@163.com 第38卷第2期东北农业大学学报38(2):270 ̄274 2007年4月Journalof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 April2007 文章编号 1005-9369 (2007)02-0270-05

新能源行业生物质能专业知识

新能源行业生物质能专业知识 生物质能的概述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编辑本段]生物质能的分类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资源: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包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如果壳和果核等。 农业资源:农业生物质能资源是指农业作物(包括能源作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稻草、豆秸和棉秆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稻壳等。能源植物泛指各种用以提供能源的植物,通常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几类。 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主要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排水组成,如冷却水、洗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粪便污水等。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其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受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建设、自然条件、传统习惯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 畜禽粪便: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主要是粮食、农作物秸秆和牧草等)的转化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 沼气:沼气就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通常可以供农家用来烧饭、照明。

湖北省已核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湖北省已核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 (2007年—2013年) 1、2013年10月23日省发改委核准阳新凯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其装机容量为1台120t/h高温超高压锅炉,带1×30MW 凝汽机组,占地10.667公顷,年消耗秸秆22万吨,投资3.57亿。 2、2013年2月7日省发改委核准湖北神州新能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25MW生物质热电联产技改项目。项目选址在当阳坝陵办事处坝陵化工园,其装机容量为1台120t/h高温超高压锅炉,带1×25MW抽凝机组,最大供热量59t/h,占地18.13165公顷,年消耗秸秆28万吨,投资1.724亿。 3、2012年12月26日省发改委核准安能热电集团钟祥生物质发电工程项目。项目选址在钟祥经济开发区,其装机容量为1台11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带1×25MW凝汽机组,占地18.6公顷,年消耗秸秆17万吨,投资2.523亿。 4、2012年12月26日省发改委核准谷城县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谷城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工程项目。项目选址在谷城循环经济工业园,其装机容量为1台12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带1×30MW凝汽机组,占地12.43公顷,年消耗秸秆23万吨,投资3.017亿。 5、2012年12月26日省发改委核准安能热电集团仙桃生物质发电工程项目。项目选址在仙桃市陈场镇西侧,其装机容量为

1台11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秸秆锅炉,带1×25MW凝汽机组,占地17.45公顷,年消耗秸秆17万吨,投资2.598亿。 6、2012年12月26日省发改委核准赤壁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赤壁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工程项目。项目选址在赤壁市柳山湖镇工业园,其装机容量为1台12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带1×30MW凝汽机组,占地19.1244公顷,年消耗秸秆21万吨,投资3.499亿。 7、2012年11月27日省发改委核准江陵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项目选址在江陵县熊河镇荆干村沿江产业园,其装机容量为1台12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带1×30MW凝汽机组,占地16.6266公顷,年消耗秸秆22万吨,投资3.447亿。 8、2012年8月20日省发改委核准宜昌安能生物质发电项目。项目选址在宜昌市伍家岗武家乡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宜昌园区,其总装机容量为36MW,一期建设2台75t/h次高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秸秆锅炉,带2×15MW凝汽机组;二期1台等级锅炉配6MW背压机。总占地11.1375公顷,年消耗秸秆42万吨,投资3.951亿。 9、2012年5月18日省发改委核准随县厚德生物质发电项目。项目选址在随县澴潭镇万家河村,其装机容量为30MW,建设2台75t/h高温高压锅炉,带2×15MW抽凝机组,占地13.7789公顷,年消耗秸秆25万吨,投资2.974亿。 10、2012年3月22日省发改委核准麻城亚太生物质发电项

生物质能

生物质、生物质能及发展现状 韩进 5100209387 摘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共识,怎样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取代日趋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是各国关注的焦点。生物质能被喻为及时利用的绿色煤炭,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能源战略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质、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一、生物质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 二、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在这里就不做累述。 生物质能具有以下特点: 1) 可再生性2) 低污染性3) 广泛分布性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与展望 在我国,生物质发电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十三五”以来,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逐年上涨。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投运生物质发电项目1094个,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254万千瓦,其中,垃圾焚烧发电1202万千瓦,农林生物质发电973万千瓦,沼气发电79万千瓦。2019年生物质发电量为11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6%,占全部电源总发电量1.5%。发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达5181小时,生物质发电量显著提升,年利用小时数保持较高水平(见图1、图2)。

2019 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总投资规模约508 亿元,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投资约97 亿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投资约398 亿元,沼气发电投资约13 亿元。 农林生物质发电。开发规模: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374个,并网装机容量973万千瓦,年发电量468.1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406亿千瓦时,全行业平均发电小时数为4811小时。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累计投资总额达970亿元,年产值约360亿元。当前,农林生物质发电站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的近45%,依然是我国生物质发电的主要技术方向,是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主要形式(见图3)。 区域分布: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主要分布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累计装机容量排名前五名的省份依次是山东省、安徽省、黑龙江省、湖北省、江苏省,合计占全国装机容量的54.4%(见表1)。

主要技术: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主要由直燃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给料系统、除尘除渣系统等组成。生物质发电与燃煤发电系统较为类似,但生物质燃料具有高氯、高碱、高挥发份、低灰熔点等特性,燃烧时易腐蚀锅炉,容易结渣和结焦,因此生物质锅炉是生物质发电的核心设备。目前国内生物质直燃发电锅炉采用的燃烧方式主要为层燃技术和循环流化床技术,层燃技术主要为振动炉排和往复炉排。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开发规模: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04个,并网装机容量1202万千瓦,年发电量609.6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498.6亿千瓦时,年处理垃圾量约1.3亿吨。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累计投资总额达2600亿元,年产值约506亿元(见图4)。 区域分布: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累计装机容量排名前五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合计占全国装机容量的58.9%(见表2)。

生物质能发电综述

生物质能发电综述 引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国民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和重要战略物资。能源紧缺以及由于能源消费而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促使世界各国寻找清洁、高效的新型替代能源。生物质能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文系统介绍了生物质能的基本概念,生物质发电技术以及生物质能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并对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1、生物质能发电的内涵和特点 生物质具可再生性、低污染性、低密度性,而且生物质能分布广泛,蕴藏量巨大,地球上光合作用每年生产约2.2×1011t干生物质,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10倍左右。 生物质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第四位的能源。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洁净而又可再生的能源,是唯一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物质能发电主要利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甚至城市垃圾为原料,采取直接燃烧或气化等方式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近年来,国内外能源、电力供求日趋紧张,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能越来越凸显出其必要性。 2、生物质能发电的主要技术 2.1生物质直燃发电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是指把生物质原料送入适合生物质燃烧的特定锅炉中直接燃烧,产生蒸汽,带动蒸汽轮机及发电机发电。已开发应用的生物质锅炉种类较多。如木材锅炉、甘蔗渣锅炉、稻壳锅炉、秸秆锅炉等。其适用于生物质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如谷米加工厂、木料加工厂等附近。因为只要工厂正常生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发展现状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发展现状 生物质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取材于农林废弃物、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等,可通过物理转换(固体成型燃料)、化学转换(直接燃烧、气化、液化)、生物转换(如发酵转换成甲烷)等形式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由于生物质能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和碳中性等特点,迫于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全球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应用成本快速下降,以生物质产业为支撑的“生物质经济”被国际学界认为是正在到来的“接棒”石化基“烃经济”的下一个经济形态。因此,系统梳理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明确我国发展生物质能面临的挑战并制定未来策略,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发展,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质能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社会对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重视,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也是全球能源转型及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生物基材料、生物质燃料、生物基化学品是涉及民生质量和国家能源与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产品。2017年,全球生物基材料与生物质能源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达到4000亿美元。美国规划2020年生物基材料取代石化基材料的25%;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面向2030生物经济施政纲领”战略报告预

计,2030年全球将有大约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产品来自生物制造;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位居全球第一的可再生能源,美国规划到2030年生物质能源占运输燃料的30%,瑞典、芬兰等国规划到2040年前后生物质燃料完全替代石油基车用燃料。 目前,世界各国都提出了明确的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法规和政策,促进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发展。例如,美国的玉米乙醇、巴西的甘蔗乙醇、北欧的生物质发电、德国的生物燃气等产业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也在生物质能源的几个研究领域中占据国际领先或者齐平的地位。在国家相关经费尤其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以具有颠覆性特色的木质纤维素原料制备生物航油联产化学品技术、支撑国家燃料乙醇和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农业废弃物醇烷联产技术为核心,突破关键技术并进行工业示范。针对低值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利用难题,已建立了国际首套百吨级秸秆原料水相催化制备生物航油示范系统,产品质量达到?ASTM-D-7566(A2)标准,并拟于近年建成国际首套千吨级示范系统、千吨级呋喃类产品/异山梨醇的中试与工业示范、30?万吨秸秆乙醇及配套热电联产工业示范、年千万立方米生物燃气综合利用与分布式供能工业化示范工程等一批体现技术特色、区域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示范工程,进一步强化保持我国以上生物质能领域技术创新的国际领先地位。 生物质能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生物燃气、固体成型燃料、生物基材料及化学品等,以下将针对各个具体技术的发展现状分别进行分析。生物质发电技术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 新能源应使用基础课程设计 课题_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展望_ 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姓名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学生编号。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简介 2生物质能产业技术现状 3生物质能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结论 生物质能发展现状与前景 综述:生物质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针对能源、生态环境、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其战略地位,阐述了当前生物质能研究的四个热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潜力、生物质能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及其发展前景。同时对生物质能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研究有一个全面的科学认识。在能源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下,生物质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物质能是能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当前能源、生态环境和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战略地位,当前生物质能研究的四个热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利用 9年生物质能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开发利用进行了技术研究,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和发展前景阐述,同时,对生物质能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划分分析和认识,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研究。在能源需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增长方面,生物质能源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能;生物量;能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0把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战略物资化石能源,占87。7%的世界一次能源供应,由于其不可再生性、稀缺性和随之而来的许多严重环境问题,限制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世界能源委员会在其“1992年世界能源调查”报告[2中指出,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世界上已探明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将分别在262年、49年和57年内耗尽。无论数据是否准确,至少表明在当前的消费模式下,化石能源将影响人类未来的发展,能源将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瓶颈。此外,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也是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浓度增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1958年的315微升/升增加到XXXX的376微升/升,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3]能源短缺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使得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成为能源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这些新能源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短缺和其使用时产生的污染问题的加剧,生物质能以其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等特点,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篇论文从生物质能的概念入手,综合国内外对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分析其优势、利用技术及开发研究前景。 21世纪被誉为是“生物能源时代”,是生物的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世纪。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面对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曙光。 (一)新能源之生物质能研究背景 当代社会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量增长迅速,已占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60%左右。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是有限的,许多专家预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将在40年、最多50—60年内被耗尽,而煤炭资源虽然远比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直接应用煤炭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为避免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常规能源系统正逐步持久的、多样化的、可以再生的新能源系统过渡。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在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1)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足,且分布不均;(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6)从能源安全

角度考虑,我国能源面临挑战;(7)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8)能源工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9)节能提效工作亟待加强等。 为此已出台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方钭政策、规章制度: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环境发展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推广大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先后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生物质能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了相关扶持政策。科技部将生物柴油技术列入“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在众多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拥有其独特的“至美”之处——既环保、安全。可再生,在于它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能源。如甜高粱,不仅可以通过能量转换替代化石液体燃料,保障能源安全,同时还能保障粮食安全,而且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加工过程中无污染,原料得以物尽其用。 虽然现阶段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生物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但是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二)生物质能概论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就是太阳能

国内外生物质能概况

国内外生物质能概况

国内外生物质能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 摘要:本文概述国内外生物质能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研究开发的前景,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气化、液化、成型、燃料 1、前言 生物质能是人类用火以来,最早直接应用的能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物质能的应用研究开发几经波折,最终人们深刻认识到,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同时无节制地使用化石能源,大量增加CO2、粉尘、SO2等废弃物的排放,污染了环境,给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而使用大自然馈赠

的生物质能源,几乎不产生污染,资源可再生而不会枯竭,同时起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生物质能的应用技术开发,旨在把森林砍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物以及农林剩余物如秸杆、麦草等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化工的加工方法,使之成为高品位的能源,提高使用热效率,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七十年代,由于中东战争引发的能源危机以来,生物质的开发利用研究,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美国、瑞典、奥地利、加拿大、日本、英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菲律宾巴西等发展国家都分别修定了各自的能源,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从事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 我国生物质能研究开发工作,起步较晚。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重视生物质能利用研究工作,从八十年代起,将生物质能研究开发列入国家攻关计划,并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已经建立起一支专业研究开发队伍,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我国的生物质能产业。

2、生物质能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 2.1国外研究开发简介 在发达国家中,生物质能研究开发工作主要集中于气化、液化、热解、固化和直接燃烧等方面。 生物质能气化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部份氧化法,使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气体的过程。产生的气体可直接作为燃料,用于发动机、锅炉、民用炉灶等场合。气化技术应用在二战期间达到高峰。随着人们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关注,对气化技术应用研究重又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研究主要用途是利用气化发电和合成甲醇以及产生蒸汽。奥地利成功地推行建立燃烧木材剩余物的区域供电计划,目前已有容量为1000~2000kw的80~90个区域供热站,年供应10×109MJ能量。加拿大有12个实验室和大学开展了生物质的气化技术研究。1998年8月发布了由Freel, Barry A. 申请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技术和设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及展望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及展望 摘要: 在概述生物质能概念、特性及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从生物质能的直接燃烧、物化转化、生化转化、植物油技术和利用生物质合成新产品等几方面来介绍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最后展望生物质能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生物质能化石能源可持续发展展望 现今世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能源、电力供应趋紧,而化石能源和核能贮量有限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例如,日本的新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一个新兴的生物质产业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据专家估计,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9全球总耗能将有40%来自生物质能源,主要通过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的产业化实现。在2004 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5-2020)中,“农林生物质工程”被列为重大专项之列,并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耗与日激增。现在,我国能源年消耗量占世界能总消耗量的20%以上,而且呈现上升的态势,我国2004 年进口石油1.2 亿吨。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据调查,我国有油料植物为151科697 属1554 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大于40%的植物有154 种。且我国的可开发生物质资源总量为7t左右标准煤,其中农作物秸秆约3.5 亿t,占50%以上。因此,加大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农业生物质能源发掘利用,不仅可解决农民的增收和“三农”问题,还可解决21 世纪中国面临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乃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做出重大贡献,即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 生物质能的概念及特性 1.1 生物质能的概念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体内的一种能量形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它分布广泛、产量巨大、可

新能源专业生物质能利用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秸秆的沼气产率远高于畜禽粪便,一般畜禽粪便的沼气产率约为45-80?,而秸秆沼气的产率可达()。 A.100-200 ? B.200-300 ? C.300-400 ? D.400-500 ?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2.以非粮的淀粉和糖类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称为()燃料乙醇技术。 A.1代 B.1.5代 C.2代 D.2.5代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3.到2013年底,全国城市垃圾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千瓦,其中,垃圾循环流化床发电约占50%左右。 A.150万 B.260万 C.340万 D.450万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以玉米、小麦等淀粉类原料的生物质乙醇是通过下列哪种技术制备()。

A.燃烧 B.生化法 C.热化学法 D.物理化学法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按照《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和《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目标,到2015年,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相应替代化石能源500万吨标准煤。 A.500万吨 B.800万吨 C.1000万吨 D.1300万吨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一般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包括( )。 A.直接混合法 B.微乳液法 C.生物酶转化法 D.高温热解法 E.酯交换法 用户答案:[ABDE] 得分:10.00 2.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现代生物质能资源()。

A.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 B.林业“三剩物”及木材加工剩余物 C.城市及工业废弃物 D.油料作物 E.畜禽粪便 用户答案:[ABE] 得分:3.00 3.关于生物质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质能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 B.总量丰富、易于储运、能量密度较高的清洁能源 C.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D.可再性生物质是唯一可以储存与运输的可再生能源 E.从改变能源结构的角度,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中国生物质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结构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 1.我国对生物质能产业的财税支持政策主要以税收减免为主,其中对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免征消费税,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8.00 2.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地带动了企业投资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的积极性,是推动生物质混燃发电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手段。

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合作计划书

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合作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说明— 生物智能形式多样、应用广泛,涵盖了电力、热力、交通、建筑等多 个领域。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能源署在 2018年提出,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中被忽视的“巨人”,生物质能将引 领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增长。 该生物质能发电项目计划总投资21680.1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959.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61%;流动资金5720.39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6.39%。 达产年营业收入55837.00万元,总成本费用43319.21万元,税金及 附加423.33万元,利润总额12517.79万元,利税总额14667.71万元,税 后净利润9388.3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279.3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 率57.74%,投资利税率67.65%,投资回报率43.30%,全部投资回收期 3.81年,提供就业职位1120个。 报告内容:基本信息、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项目市场研究、建设 规划、选址评价、工程设计、工艺原则、环境影响概况、项目安全保护、 项目风险评价、节能评估、进度方案、项目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收益分析、综合结论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合作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基本信息 第二章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建设规划 第四章选址评价 第五章工程设计 第六章工艺原则 第七章环境影响概况 第八章项目安全保护 第九章项目风险评价 第十章节能评估 第十一章进度方案 第十二章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三章项目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第十五章综合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