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运动生理试题

第一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第二章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 试题部分 ]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阈强度

3、阈刺激

4、强度—时间曲

5、基强度

6、时值

7、“全或无”现象

8、神经冲动

9、神经肌肉接头

10、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11、单收缩

12、强直收缩



二、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有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2、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4、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 。

A 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 Ca2+的 库; C Ca2+的和Mg2+的库;

D Ca2+的释放库



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 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 B 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6、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

A 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8、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 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



9、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 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

B 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1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兴奋阈值低,收缩速度快; B 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D 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12、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800M跑; B 1500M跑; C 10000M

跑; D 100M游泳



13、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100M跑; B 跳高和跳远; C 马拉松跑; D 800M跑



14、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 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 对肌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



15、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 。

A 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B 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C线粒体数目增加,而体积不变;

D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16、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 。

A 肌球蛋白;B 原肌球蛋白;C 肌动蛋白;D 肌钙蛋白



三、填空题

1、实现运动神经与骨骼肌兴奋传递的物质 ;该物质可与终板膜上的 结合,进而造成终板膜的去极化。

2、终板电位具有 ,其大小与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递质的量成 ,可表现总和等现象。

3、 在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肌小节是有中间的 带和两侧各二分之一的 带所组成。

4、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 分子,而够成细肌丝的分子至少包括 , 和 三种。

5、横桥有两个重要的功能特征:一是有一个与 结合的位点,二是能与 呈可逆性的结合。

6 引起横桥摆动的最直接因素是 ;当刺激中止时,肌浆网膜上的钙泵迅速地回收 ,从而导致收缩肌肉开始舒张

7、 肌肉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早期,就开始新的舒张早期,就开始新的事实收缩,称 。



五、问答题:

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应具备哪些条件?

2、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

3、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机制和特点。

4、试述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

5、试比较肌肉工作三种形式的特点?指出它们在体育实践中的意义。

6、分析肌肉工作的张力与速度关系,生理机制以及在运动时间中的意义。

7、分析肌肉工作的长度与张力关系,生理机制以及在运动时间中的意义。

8、简述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区分方法。

9、简述运动员肌纤维类型分布的特征。

10、论述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11、比较不同类型骨骼肌的收缩速度和收缩力量。

12、何谓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

13、简述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抗疲劳性。


1、跳跃式传导的含义?
2、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3、兴奋?收缩耦联的步骤?
4、引起骨骼肌兴奋的条件?
5、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6、肌纤维类型与

运动能力(论) P43~P49
7、在运动过程中,肌体是如何调节和保持内环境的?
8、血液的功能/机能?
9、内环境相对稳定性的意义?
10、血红蛋白在机能评定中的作用?
11、运动性贫血产生的原因和防止的基本措施?
12、骨骼肌和心肌的收缩性有何不同?
※13、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14、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15、动脉血压是形成的原因?
1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7、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P94~P95
18、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什么?
19、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简称减压反射)。
20、颈动脉提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发射?
21、心钠素的作用?
※22、运动过程中,血液循环系统是如何变化的?
※23、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4、心率如何去指导运动实践?(论述)
25、呼吸的过程?
26、呼吸的形式?
27、肺内压的变化?
28、胸内压?
29、血红蛋白(Hb)与O2结合特点在哪几方面?
※30、论述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方法应用题)
31、CO2运输的过程?
32、CO2对呼吸的影响?
※33、运动时如何合理运用呼吸方法?
34、憋气的利与弊?
35、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6、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7、血红蛋白的作用?
38、运动技能产生的原理?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P242
39、皮肤散热方式?
40、人体在高热高温的环境中肌体如何去调节体温?
41、人体三大内分泌功能轴?
※42、能源系统的一般特点?
※43、人体运动时肌体是如何进行能量供应的?
43、运动能量消耗的计算。
44、前庭器的感受装置与适宜刺激。
45、肌梭和腱梭的功能?
※46、牵张反射. P226~P227
※47、状态反射的规律?
※48、翻正反射在训练中的应用?
49、条件反射的抑制。
50、两个信号系统。
51、运动技能的分类。
52、运动技能与运动条件反射有何不同?
※53、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论)
54、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原因?
55、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
56、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
57、最大摄氧量在运动实践中的作用?
58、乳酸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59、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
60、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
61、无氧工作能力的评价。
62、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原则。
63、力量素质的分类。
※64.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
65.功能性肌肉肥大。
66.力量训练的原则。
※67.、速度素质的分类,影响速度的生

理因素?
68、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
69、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及提高它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70、柔韧素质的生理基础。
71、灵敏素质的生理基础。
72、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
※73、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74、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
75、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76、极点产生的原因。
※77、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
78、真稳定与假稳定的区别?
79、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
80、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81、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82、高原应激会产生哪些反应?
※83、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
84、仿高原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85、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生理学特征。
86、运动时和恢复期运动员的生理学特征。
87、人体机能评定的方式。
88、生理学评定指标。
89、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定。
※90、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91、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9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
93、儿童少年素质发展特点。
94、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原则。
95、运动生理负荷的监测基本原则。
96、运动性免疫机能。
97、如何运用运动生理学的知识去指导运动实践?P11
98、疲劳产生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