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练习题

第九单元 溶液 练习题
第九单元 溶液 练习题

第九单元溶液

方法指导:

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基础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任何物质。( )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3)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4)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比其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 )

(5)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

(6)降低温度能使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饱和。( )

(7)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其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8)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 )

(9)25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 g水析出a g晶体,再蒸发10 g水又析出b g晶体,a与b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

考点一:溶液的稀释

1、(2019·河南)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乙

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将a1℃时等质量甲、乙饱

和溶液升温到a2 ℃,溶质的质量为甲____乙(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a2 ℃时,65 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

g。

2、(2017·河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

t3 ℃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只

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填“X”

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3 ℃时,将

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

质量为g。

3、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若要使一定质量

接近饱和的物质甲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是(写一种即可);t2 ℃时,将70 g甲物质的饱

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需加水g。

4、(2018·河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2 ℃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 ℃时,将75 g甲的饱和溶液与50 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 ℃

时,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

的甲、乙固体。升高温度至40 ℃,发现甲固体减少,

乙固体增多,则甲的溶解度曲线为(填“A”或“B”);40 ℃时甲、乙的溶液中含水较多的是;

40 ℃时向6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40 g水,溶液的质

量分数为。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分别将甲、

乙的饱和溶液从t1 ℃升温到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为甲_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3 ℃时,向x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 g水得到20%

的溶液,则x=______。

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2)当0 ℃<t <t1 ℃,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_____乙(>;<;=)。

(3)t2 ℃,将75 g 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

考点二:溶解度表格

1、高氯酸钾(KClO 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 .20 ℃时,将2 g 高氯酸钾溶于98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

C .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

D .80 ℃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40 ℃肯定有晶体析出

2、(河南中招)KCl 与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 ℃时,KCl 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之间 C .40 ℃时,5 g KCl 加10 g 水可得到33.3%的溶液

D .50 ℃时,10 g KNO 3中加20 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 ℃,有KNO 3固体析出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 3

31.6

45.8

63.9

85.5

3、下表是KCl、NH4Cl、KNO3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20*********

溶解度/g KCl27.634.040.045.551.156.7 NH4Cl29.437.245.855.265.677.3 KNO313.331.663.9110169246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知( )

A.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KCl

B.40 ℃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 g KNO3

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KNO3

D.在0~100 ℃以内的相同温度下,K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4、已知NH4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01020304050607080

溶解度/g 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260.265.6 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

(1)在35 °C时,KNO3的溶解度__ _NH4Cl的溶解度。(填“>”“=”或“<”)

(2)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H4Cl固体,可采用获得KNO3晶体。(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25 °C时,将15克KNO3固体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20 °C时,饱和NH4Cl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

考点三:综合选择题

1、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 t2 ℃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析出晶体

甲的质量大

D. t2℃时将70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需加水的质量

为30 g

2、关于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b-a)g

D. 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b

100+b

×100%

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两支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溶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