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知识之页

砚台知识之页
砚台知识之页

砚台知识之页

一、砚台简史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照此说法,砚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实际上来说,它却居领衔地位,因此才有了“文房四宝砚为首”的说法。

砚之所以在实际上成了文房四宝之首,主要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

古代并没有特制的砚,凡是可以研墨的东西,如石块、蚌壳、瓦片、砖头之类都可以作砚使用。后来有了石制的砚,所以砚字从“石”旁。又因砚是从“研”的意义生出来的,字音相同,所以用“见”作音符。汉刘熙《释名》解释“砚”字,说:“砚,研也,研墨以和儒也。”许慎《说文》说:“砚,石滑也。”“滑”字训作“利”字意,亦与研、磨同义。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进一步清楚地解说道:“字之本义,谓石滑不涩。今人研磨者曰:砚。”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把砚解释为研磨的工具。

砚又叫砚瓦,现在北方有的地方还保留这种叫法,可能是因其形凹下像瓦,也可能是因为有的是陶制得名。北京人叫砚台,是因为形状像台。现在“砚台”已成了砚在全国的通称。

砚究竟起于何时,仍无无明确的结论。“砚与文字同兴,予黄帝之代也”。《文房四谱》上说:“从前黄帝得玉一纽,将其治成墨海,并在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砚和它的铭。又有人根据山东曲阜孔庙的石砚,说是孔子用过的,甚至说孔子是砚的创始人。

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远在新石器时期,原始氏族社会已有彩绘陶器,利用黑红两色或其它色彩,绘出多种多样的花纹,颜料颜色已经极为细腻。以理推之,说明那时已有研磨颜料的工具。

西安半坡出土的“彩绘研磨器”,多数学者认为是砚的起始,至今当有六千年历史了。不过,这种“砚”只不过是砚的雏形罢了。

从殷墟发现的甲骨刻辞来看,除刻字以外,还有用毛笔朱书或墨书的。有的甲骨上还残留着朱书、墨书的痕迹。那么朱和墨的研磨也是一定有工具的。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了。

目前所见最早的古砚是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方战国墨砚。砚和研墨石都是用鹅卵石的原形打磨制成的。砚和研石上面都有使用的痕迹和墨迹。不过,那时的墨为天然矿石,因而砚还需用研棒辅助,才能将墨磨至细。这段时期内,我们的先祖对砚的形制、品质进行了不懈的改进,除一般石砚外,还出现了陶砚、铜砚、漆砚等。

目前所知,直到汉代发明了以松烟为主的人工手捏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磨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解放以后,各地不断发现汉代的砚,说明汉代已普遍使用砚了。1955年在洛阳一汉墓中发现汉石砚,为圆形三足,同时并发现一研石放在砚上。1956年安徽太和县多处发现汉圆形三足石砚。而此种圆形石砚,亦见于汉墓壁画中。由此可以得一概念,西汉末至东汉石砚,多为圆形、三足、平面、有盖,并有简单的刻划花纹。

汉代的砚,大多以石制成,也有陶制的。石砚用圆而扁、或长而方的石料磨制而成,都附有研墨的石。有些石砚三足,有盖,刻有花纹。陶砚有圆形、三足、带盖的,有山形和龟形的。

东汉有一种兽形鎏(音留)金的铜砚盒,砚盖作兽身形,砚面部分为石片镶成,兽身通体鎏金,还镶嵌着各种宝石、红珊瑚等,制作精巧,极为美观,为汉砚中的珍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除继承汉代石砚、陶砚外,由于瓷业的渐兴,故多制瓷砚。有一种青瓷三熊足砚,圆形,内周有水槽,砚心平坦,砚上有盖,砚盘下以三熊足支撑。

到了隋唐,砚的取材种类及形状更为多样化。石砚、陶砚多为箕形,后部有二足,此二足有安在后部两角者,有与两角有一定的距离者。砚面呈箕形,与米芾《砚史》所说“有如风字两足者”正相合。此种陶砚在隋唐之际乃为通行的砚台。陶瓷砚除三足圆形外,尚有多足的辟雍砚,圆拱如壁,四周有水槽可以盛水,取教化流行之意。这一时期,瓷砚的胎土变成了白色,出现了涂有灰、黄、绿、三彩釉的瓷砚。

五代南唐时宫廷对制砚特别重视,命人采掘歙州石,用以制作南唐官砚。还专在歙州设置制砚官,提高了制砚的地位。自此始,歙砚名扬天下。

石砚的发展于唐宋时代达到一个高峰。唐代石砚,已经开始讲究石材。山东青州的红丝石,广东高要县的端石,江西婺源县的歙石和甘肃卓尼县的洮河石,已被用来制砚,生产了著名的红丝砚、端砚、

歙砚、洮河砚。柳公权《论砚》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及好事者用未央宫铜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

此外,澄泥砚在唐代也开始制作,最初出于山西绛州。据说用绢袋装上汾水河泥加以漂洗淘澄得出细泥烧制而成。唐三彩砚也开始烧制,多为小型,制作精美。有人以为或系官闺画眉之用。

宋代,士人更重石砚,尤其对端砚、歙砚爱之。宋代书法家蔡襄及诗人梅圣俞等也都写过《咏龙尾砚诗》》。达官贵人、文人学土尤讲求端、歙、洮等石,当时石砚的主要式样为“抄手砚”,将砚背部分挖空,便于挪移,既轻且稳。陶砚逐渐被石砚所替代,但澄泥砚仍有发展。

宋砚朴素大方,实用雅观。宋米芾所作《砚史》,实即为砚石谱。其中仅有二三处讲到陶砚,可见此时箕形灰陶砚已日趋没落,而端歙两地所产砚石之美,凡文豪和书画名家无不喜爱。

宋代使用的石砚,多是就地取材,雕工亦不甚讲求,形式多种多样。石材制成的砚,己为诗人所珍视。米芾《砚史》备列晋砚、唐砚以至宋砚的各种形制,而于端、歙两石记载尤详。芾本善书,凡石之优劣,皆亲自试验,故所论都很精确。这时的砚台以实用为主,形状多为“凤”字形及“箕”形。

元代以蒙古族入主中国,本不重文事,惟对于砚石一事亦知所宝,于端歙各处设把总一员,守兵若干专司守坑,律盗坑石比窃盗论罪,

故砚在元代未有多大发展,但客观上却保护了砚石资源没有受到大的毁损。

元代雕砚风格比较粗犷、浑朴自然。

明初时开砚禁,定制未周,且以宦官当权,贿赂成风。开采时,质量之佳者、纹理之美者尽流入阉寺权要之手。禁采时,居民竞相盗采。端溪石中唐代开采的龙岩,宋代开采的上、中、下岩已不可用,又在水岩开采,分为大西洞、小西洞、正洞和东洞四个洞。由于在水下,非冬季浅水时不能开采。来时先抽水,洞小水寒,工人裸身在水内凿石,虽是盗采,亦至为辛苦。明末盗掘之风更甚,民盗不已,又继以官盗。

明代的砚端庄厚重,纹饰也较古朴。除仍以端、歙石砚为人所宝重外,澄泥砚、瓷砚、漆砚、铜砚也有制作。另外,还有用木、铁作砚的。并且在砚上雕刻诗句、铭文,成为风气。这些砚的制作,逐渐出现了脱离实用,走向工艺美术品的趋势。

由此,砚台分为实用砚和赏玩砚。当然,也有一部分砚台既可使用又可把玩。

明清时,端、歙更加讲求石质,雕刻花纹、造型式样等日渐丰富,并在砚上镌刻名人诗词、题识,同时也追求外装砚匣的装璜考究和华丽美观。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制砚名手,有顾二娘、王岫筠、汪复庆等。雕刻艺术上追求自然,出现了随形砚式,因材制砚,形式多样,至使明代砚从使用价值转化为艺术价值,达官贵人的附庸风雅、收藏砚台

的风气大为流行。文人、士大夫、艺术家的直接参与,亲自选材,亲自设计和制作,也大大提高了砚石的质地与装饰。

清初三藩作乱,砚坑禁驰,易采之石均为当地百姓剥取殆尽。乾隆朝重新整理,并大肆开伐,凡以前不易得、不能得之端石,均设法加以挖掘出来。故乾隆朝所产的端砚质地、花纹,均优于以前任何一朝。清末张之洞总督两广,又行采取,所获既多,且为大件。

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砚台的材料更加丰富多样,有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此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不下几十种材质。由于清代统治者重视始祖发祥地东北,所以在这时又大力推崇产于东北混同江的“松花石砚”,将其定为御砚。

清代砚的制作极注重雕刻,方法、题材同石雕、牙雕、玉雕也很类似。制砚工艺更为发达,砚材的品种,雕刻的技术,形式的精巧,以及砚匣的装璜,都有许多考究。但清代砚台同明代一样,有重美观而不问实用的倾向,成了供欣赏的装饰品。

特别是用一些不太发墨的材料如玉石、翡翠、水晶来制砚,美观性増强了,但实用性却大为降低。

在古代,由于砚台历来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因而也就有了"石虚中"、"即墨侯"、" 万石君"、"石乡侯"、"铁面尚书"等别号。

民国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砚台的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论规模和工艺水平,与明清颠峰时期相比都难以望其项背。

上世纪50年代,毛笔最终退出了它作为主要书写用具的历史舞台。受其影响,砚台的生产和收藏继续呈现低迷状态。文革之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砚台的生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传统的工艺得以恢复和发展,各地诸多名坑重新开挖,新的坑口也陆续被发现,生产的规模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是,滥挖乱采、竭泽而渔的风气也一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幸的是,由于很多有识之士的呼吁和有些开明官员的重视,加上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近年来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从以上简略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砚台的历史是悠久的,它从最初的研磨工具,逐步变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宝”,因此可以说砚台的历史,也是我们历史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反映,它与每一时代风尚和生活、生产情况,都有关联。

简单地了解一下砚的发展历史,可以使我们增长有关知识,更加喜欢这一文房宝物,加入爱砚、藏砚、玩砚的队伍,从而陶冶情怀,益智健身,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快走向富裕、民主、文明的步伐多做贡献。

二、四大名砚

在当代,人们所说的四大名砚是指端砚、歙(sha)砚、洮(táo)河砚和澄(ch?ng)泥砚。

(一)端砚

端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斧柯山西麓端溪一带。因肇庆古称端州,所以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端砚石是在唐代武德年间发现的,由于端砚石质优良、细腻嫩爽、滋润、所以它自宋朝后期被推为四大名砚之首,其霸主地位至今难以撼动。

1、端砚的坑口

一个地方砚台的石料,一般并不是从一个石头坑中挖出来的。所谓砚的坑口,就是说砚台是从哪个坑里开出来的。

端石有多个坑口,以品质而论可以分为两个档次。

第一档次:三大名坑:老坑、坑仔岩、麻子坑。

(1)老坑

端砚优质石产区位于肇庆市郊羚羊峡南岸端溪水以东,各名坑星罗此间,有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点岩、冚罗蕉等。产区分三个矿层,老坑属第一含矿层,位于含矿段的最下部,这个层面上仅有老坑,别无他洞。

老坑砚石外观上看,青灰中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砚石处于其临近的西江水位线以下,长期受地下水浸泡,

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以至达到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程度。古人曾赞美老坑砚石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沉重异常,但真一上手,却感到比重不是很大。所谓“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的。老坑砚石毕竟是石头,有着3度的硬度,但用手触摸却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另外,如用指肚或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老坑石旋即会出现滋润的水气。其之所以有这个特点,就是因为它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的。再是,由于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大,所以敲击它时,就发出“笃笃”的木声,不像其他砚石特别是歙石那样发出铿锵的金属声,此即所谓“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又由于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原因,所以它还有“久用锋芒不退”的优点。

老坑石是端砚的代表石料,在所有端石中,老坑石质量最好,所以有人说:“得水岩(老坑)则诸山之石可废矣。”加上存量最少,所以老坑石价格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名坑,更大大高于其他坑口的石料。现在在肇庆,比巴掌大些的一方老坑砚,如果石层好,干干净净,动辄就要上万。如有好些的石眼,就要万元以上,而且加一只眼就要加一万元,十只佳眼以上的老坑砚,价格更是高得叫人咋舌。各砚行并不极力推销老坑石砚,因为你不买他买,反正皇上的闺女不愁嫁,卖得晚了说不定更合适。

(2)坑仔岩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亦有人称岩仔坑。它位于老坑以南半山之上,距老坑洞仅二百多米。坑仔岩在停采近百年后,于1978年底重新开采。

坑仔岩砚石质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且滋润,质量仅次于老坑,同麻子坑在伯仲间。

坑仔岩砚石不像老坑或麻子坑那样层次分明,也不如老坑或麻子坑砚石色彩斑斓。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花纹均匀。石品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称。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乃是端溪各坑中的高级砚材。

肇庆市场上坑仔岩坑口所产砚台的存货,比老坑和麻子坑加起来还多。因为石质好,量稍多,价格相对而言比较合适,是三大名坑中的主打产品。

(3)麻子坑

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约4公里处,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脚下的端溪约600米。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山道崎岖险峻,攀登不易。

据说麻子坑是清朝时一位叫陈麻子的砚工发现的,但巧合的是,在端溪一地,也只有这个坑的石料有麻子点!这成了辩认麻子坑石的特征之一。

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档。如用各自坑口的最佳石比较时,则又胜于坑仔岩。

麻子坑砚石层次清晰,分三层(亦叫三格),砚石色泽油润,青紫中略带蓝色,近似老坑砚石的色素,如不细看,容易与老坑混同。以水湿之观察,色彩丰富斑斓。砚石中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天青、天青冻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纹,石眼尤佳,多碧绿,且作数层,可制成高档砚材。

现在市场上麻子坑石的砚台比较少。因为三大名坑的石料所剩无几,加上当地政府对这些坑口采取的封坑措施格外严厉,所以三大名坑的砚台价格只会不断攀升,应作为收藏的重点考虑。

第二档次:其他坑口

(4)梅花坑

梅花坑采石始于宋代,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似梅花鹿的皮毛,具有石质好,下墨亦快的特点。梅花坑是端石五大名坑之一,集鉴赏、实用、馈赠、收藏于一体。以多眼为主要特征,但它和石眼不如三大名坑的精莹而翠绿,而是偏向浑黄色。

梅花坑是端石中最好辨别的石料。

因价格相对便宜,所以梅花坑砚台是销量最大的端砚之一。

(5)宋坑

端砚五大名坑的再一处就是宋坑。宋坑因在宋代被发现开采而得名,但宋坑非指一个坑洞,而是有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坑等好几处岩洞。这些坑口均位于市北郊七星岩后面的北岭山一带,西起三

榕峡,东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岩以北将军岭下有将军坑产砚石,前人也有称宋坑为将军坑的。

宋坑砚石由于产石区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所以石质、石色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宋坑砚石石色凝重而浑厚,这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宋坑砚石好的石料石质细密,润滑细腻,下墨快,发墨好,可作高中档的雕花砚材。

在端溪各坑砚石中,宋坑砚以下墨快而著称,这与宋坑砚石中的“金星点”有关。不过,就研磨出的墨汁的细腻、油润程度而言,宋坑下墨比起三大名坑来有所逊色。所以要书写奔放、流畅,笔力劲健的大字,可以用宋坑砚研墨,而要画严谨精致的工笔花鸟,人物画和书写工整的蝇头小楷,用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砚磨墨则更加合适。

(6)绿端

绿端采石始于北宋,砚石最早在北岭山附近开采,可能因砚石枯竭,就转移至朝天岩附近开采。现在绿端砚石与朝天岩砚石混在了一起,上层为绿端,下层是朝天岩。

绿端石色青绿中微带土黄色,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目前绿端也是一种较为名贵的端溪砚石之一。

(7)斧柯东

因产于斧柯山东麓地域而得名。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断断续续开采过砚石,因一直是沙浦镇辖区,故有些人还习惯称这一带产出的端石为沙浦石(羚羊峡以东鼎湖区沙浦诸坑也称沙浦石)。现在肇庆很多

人将沙浦石称之为新麻坑或斧柯东。斧柯东石质不俗,细腻,坚硬致密,石品纹理丰富,实用性很强,是送礼的佳品。

第二档次的坑口石料,因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往往更适合用于中低端的消费人群,特别是实用或是作为礼品馈赠他人。

2、端石的石品

(1)石眼

端砚石品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石眼”。

石眼,以其形似鸟兽眼而定名,有鸲鹆(ju yu)眼、乌鸦眼、鹦哥眼、象眼等;按其神态之分有活眼、泪眼、瞎眼等,按其位置分又有高眼、低眼、底眼之说。石眼在端石砚雕刻艺术中起着装饰美化作用,被文人视为珍宝,甚至作为鉴别端石质量高低的标准。

(2)鱼脑冻

是端砚非常名贵的石品,有如受冻的鱼脑而得名。鱼脑冻是端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确如“小儿肌肤”那么嫩滑。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的白中略带灰黄色的。最佳的鱼脑冻应该是洁白、轻松如高空的晴云,其白中带淡青,或白中有微黄略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澈,有的又如棉絮一样,有松软的感觉,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因其非常珍贵,砚工一般都把有鱼脑冻的那部份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

一般情况下,鱼脑冻的外围都有“胭脂火捺”包围着,这种胭脂火捺是火捺中最为名贵的,其色泽鲜艳,紫中带红。鱼脑冻中又多见青花。

鱼脑冻只有在极少数的老坑、麻子坑、坑仔岩砚石中出现,它之所以名贵,不仅因为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还因它与发墨好有直接的关系,凡是有鱼脑冻的料石必是品质特好的。

(3)青花

青花也一种十分难得而名贵的端石石品。有青花的端砚石确实质细腻,幼嫩,滋润。它是呈青蓝色的微小斑点,一般要湿水方能较为清楚地显露出来。

(4)蕉叶白

蕉叶白又称蕉白,形状如蕉叶初展,含露欲滴,上下四旁有火捺花纹装饰。端石的另一名贵石品,古人对蕉叶白评价极高,赞美备至。蕉叶白处细嫩,石质较软,易于发墨。三大名坑中主要产于老坑。

(5)冰纹和冰纹冻

冰纹是老坑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它白中有晕,向两边融化,似线非线,似水非水,与砚石本身融为一体,而不像金银线那样将砚石分割开来。冰纹有纯洁朴素之感,质地细嫩,形态自然。冰纹冻是一组面积较大的冰纹,如一幅瀑布倾泻而下,在“瀑布”的四周有白茫茫的霞雾或似披上轻纱幔帐。

如外围有火捺环绕的,是非常名贵的冰纹冻,唯老坑砚石中偶有出现。

(6)火捺

火捺(nà)又称“火烙”,好像用火烙过的痕迹,又如被熨斗烫焦,呈紫红微带黑色。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紫中微带黑,嫩的紫中微带红。火捺又分为胭脂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马尾纹火捺、铁捺、火焰青等,其中胭脂火捺、金钱火捺是名品,特别是金钱火捺比较少见,最为名贵,如果出现在砚堂的中心部位,就更为难得。

(7)金线

金银线是多见于老坑砚石的石品花纹(坑仔岩、麻子坑和最近开采的冚罗蕉砚石在偶然情况下也有发现)。它呈线条状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之中,黄色者称金线,白色者称银线。

(8)翡翠

在石料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椭圆点斑块或条状。翡翠在端砚石中亦是名贵的,分翡翠纹,翡翠斑、翡翠点、翡翠条和翡翠带。

(9)黄龙

色泽似由土黄、黄褐、米黄及青绿、苍灰混合而成。有时会在砚石表层出现,跨度较大,呈条带状。黄龙属石疵类,但如果巧妙利用,可造出“巧夺天工”的作品。

黄龙纹在宋坑、坑仔岩或梅花坑等坑口中时有出现,麻子坑和古塔岩较为少见。

(10)五彩钉

五彩钉又称五彩斑,白质地色中夹杂绿色、墨绿色、黄色、赭石色、青蓝色、紫色的结晶斑块状,犹如镶嵌在砚石中。五彩钉十分坚

硬,拒刀凿。它犹如人的老年斑,是端石中最大的石病。但事物好坏往往是变化的,它虽是石疵,但却因为是老坑独有的花纹,所以就成了老坑石的天然标签,可以以其辨别是否是老坑砚石,有时还可以在创作设计中派上用场。

(11)硃砂斑

硃砂斑也称朱砂钉,但称之为朱砂点似更合适,偶尔在老坑砚石中出现,像黄豆般大小,最大的直径也不超过1厘米,呈朱砂色,质比砚石稍硬,但无碍于研墨,如果位置得当,还会起到点缀作用。

2006年5月20日,端砚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广东省肇庆市的程文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二)歙砚

歙石不是产于安徽省歙县,而是产于江西省婺源(wù yuán)县的龙尾山,人或称“龙尾砚”,又称“罗纹砚”。其砚以歙名行天下,是因为古歙州府治(歙县)曾是砚台主要的加工和集散地。其实婺源县历史上一直和歙县同属徽州(亦曾称歙州)所辖,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将它从安徽省划至江西省。

婺源现在是全国的旅游胜地,号称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如过江之鲫。

歙砚初产时间,应是唐开元之前,大约公元700年左右。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受宠遇,中主李璟精意翰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yù)对歙砚更是极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得到一方长约尺余的歙砚,砚前刻有山峰36座,大小间错、延伸至边,当中琢成砚池,池中碧水荡漾,妙趣横生。他以此砚竟换得苏仲泰一座豪华宅邸!现在,歙砚多次被作为国宝级礼品送给外国贵宾。2005 年8月,歙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歙砚是自宋以来中国名砚中唯一可以和端砚相抗衡的另一砚坛“大腕”,虽然长期以来难占上风,但两砚到谁更优秀,至今依然在专家学者和文人墨客中时有争论。

歙砚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之说,其石质优良,莹润细密,嫩而坚,润而不滑,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磨之如锋,宜于发墨,兼以纹理灿烂,色拟碧天。长久使用,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如故,焕然一新。最后这一点,是其明显胜于端砚之处。

1、歙砚的坑口

歙砚的坑口,可以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档次,四大名坑,即罗纹坑、眉子坑、水舷坑和金星坑。这四个坑洞所出砚石纹理都不尽相同,但质地均属龙尾石中的上品。当地人习惯于把这四个坑口叫做“老坑”,同时又将其他坑口称作“新坑”。这里的“老”与“新”,既是指坑口开发的时间早与晚,也是指坑口石质的好与次。因为以上四坑都是开发最早的坑,又恰好是质量最好的坑。这是一种巧合。

第二档次的有水蕨坑、里山罗纹坑。

第三档次的有溪头坑、叶九坑、、紧足坑、碧里坑、济源坑和外庄坑。

这里一定要注意,这样的排列、比较是相对的,因为第一类坑口的并非全是佳石,而第二三类坑口的上等砚石品质有的也不错,甚至往往会超过第一类坑口的次等品。

2、歙砚的石品

歙石的天然纹理多种多样,美妙异常,如按大类区分,可以分为5种,即罗纹、眉纹(也称眉子)、金星、金晕和鱼子:(1)罗纹

纹理如丝绸般的旖旎,给人以素雅、莹洁的美感。其纹理有粗与细、疏与密、明与暗的区别,有着纹理所形成的多种形象特征,有着与其他砚石纹理相间的现象。如细分,罗纹又可分为粗罗纹、细罗纹、

暗细罗纹、水波罗纹、角浪罗纹、刷丝罗纹、牛毛罗纹、古犀罗纹、泥浆罗纹、金星罗纹、金花罗纹、金晕罗纹、算子罗纹、乌钉罗纹、鳅背罗纹、松皮罗纹、石心罗纹、倒地罗纹、卵石罗纹等等。

(2)眉纹

也叫眉子,呈黑色,条状,如人的眉毛。底色青莹。质坚而润。眉纹有阔有细,有长有短,有疏有密,有聚有散,等等不一,各具风采。其细分有阔(粗)眉纹、细眉纹、长眉纹、短眉纹、对眉纹(对眉子)、绿豆眉纹、鳝肚眉纹、雁湖眉纹(也叫雁攒湖眉纹)、海浪眉纹、金星眉纹、金晕眉纹、簇眉纹、虎斑眉纹、白眉纹、金眉纹、枣心眉纹、重眉纹等等,其中以对眉纹和雁湖眉纹最为稀少珍贵。

(3)金星

色多金黄,成点状,分布于黛青色的砚石中,犹如于空中闪烁的星斗,显得格外耀眼。金星有大有小,有疏有密,聚散不一。其细分为雨点金星、凤眼金星、葵花金星、金圈、金花、粟米金星、谷粒金星、鱼子金星、水浪金星、眉纹金星、金晕金星、绿豆金星、雨丝金星、金线、玉带金星、金星杂银星、刷丝金星等等。

(4)金晕

色为金黄,成片或块状。它与金星一样,都是一种硫化铁之类的物质,在砚石中自然渗透所型成的形象,如同日光或月光透过云层时因光的折射作用在太阳或月亮周围所形成的光圈。

金晕从形状上分,可谓是千姿百态,如按大类分,则可分为山水金晕和物状金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