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具清洁消毒流程

杯具清洁消毒流程
杯具清洁消毒流程

维也纳酒店集团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流程

编号OSC-HK-S-004生效日期20090401序号修订日期修改人生效日期

1初版詹益武20080401

220090330甘涌20090401

320130630陈孟20130701

杯具清洁消毒流程

1.目的

做好日常卫生清洁工作,提升客用品卫生品质,提升宾客满意度;

2.适用范围

各成员单位

3.定义和缩写

4.职责与权限

部门/岗位职责

客房部服务员按照杯具清洁消毒程序(一冲、二洗、三消毒、四保洁)执行日常工作

5.工作程序

项目操作注意

?只能使用专用杯布;

1.准备工作1)准备工具:消毒粉、杯刷、杯布、百洁

布、红手套;

2)收集客人用过的杯具,集中到清洁地点;

?注意不要将杂物倒入马桶内;

2.清理杯子3)戴好红手套;

4)消除杯具中的杂物,将杯子里面的水倒

入洗手盆;

3.洗刷5)杯具冲洗干净;?消毒粉比例严格按照1:100左右,注意

杯具清洁消毒程序文件编号OSC-HK-S-004文件页码第2页共2页

项目操作注意

6)放入专用消毒池内浸泡15分钟;

7)取出浸泡的杯具放入清洗池中,逐个冲

洗干净;

8)将冲洗干净的杯具放在专用的杯布上面

沥水、晾干;

查看使用有效期;

?使用消毒粉按照当地卫生部门要求

的方式与药剂使用;

4.消毒9)将晾干的杯子放入消毒柜消毒(30分

钟);

10)用杯布垫手取出,放入保洁柜内待用;

11)脱下手套;

12)打扫房间时,干净的杯子放入工作车上

的周转箱或用布遮住;?杯具要求明亮干净、无水迹、无破损;

?杯具存放48小时后必须重新消毒,消

毒后的杯具要求明亮、干净、无水渍、

无破损、无异味;

5.清洗消毒

间13)每月安排至少一次,使用带合适配比消

毒药水的抹布和拖把清洁清洗消毒间墙

地面、电子消毒柜、保洁厨;

6.支持文件

7.记录表格

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T368)、《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等标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环境清洁消毒管理要求 (1)医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情况依据合同要求划分工作范围,保洁服务合同由医院统一与后勤服务公司或保洁公司签订,服从医院后勤监督委员会或小组的管理。保洁服务主管部门为总务部门,协助管理部门为属地科室,监管部门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总务部门负责环境清洁质量的日常监督、检查,持续改进,并协调临床科室之间的工作任务分配及应急事件的清洁消毒处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的监督检查,协助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开展相关培训及业务指导。并将环境清洁卫生质量纳入临床科室每月常规考核,定期反馈考核结果;全体医务人员都有责任参与、维护和监督本单位的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2)环境清洁消毒具体工作由后勤服务公司保洁部门和相关医务人员承担。医务人员负责患者使用中诊疗设备仪器(精密设备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及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小面积的患者血液、体液及其他污染物污染需立即实施的污点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洁员负责环境和家具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对诊疗设备

仪器实行终末清洁和消毒工作 (3)后勤服务公司或保洁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并基于各区域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并经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属地科室负责人审核后在医院备案后严格执行;人员配置应当科学合理,实行全体人员上岗培训及考核制度;保洁员应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清洁消毒基本原则及方法等基本知识;定期开展工作质量审核,并将结果报告至总务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4)各医疗单元(或相对独立的病区)均应正确使用污物间,保证有效的通风换气、卫生洁具储存条件等。 2.环境风险度分类依据是否有患者的存在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机会将医院环境分区如下: (1)低度风险区域: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管理部门等。 (2)中度风险区域:普通住院病区、门诊部、功能检查室等。 (3)高度风险区域: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NICU)、重症监护病区(ICU)、导管室、血液透析中心、内镜中心、器官(千细胞)移植病区等。 3.清洁与消毒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风险等级和卫生等级管理要求选择清洁消毒的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新增)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新增) 一、清洁与消毒原则: 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注:请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清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東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降保护措施,用于屏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色标记。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清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

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 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注: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更衣室、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等。中度风险区域:有普通悲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排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高度风险区域: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区、血透室等。) 2、应遵守清洁与消毒原则。 3、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餐具清洗消毒工艺流程

康 天 下 餐 具 消 毒 流 程 编辑:总经理方幸辉2012年4月15日

河南省郑州市康天下餐具消毒中心根据《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和卫生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通知》((((卫监督发〔2010〕25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厂餐具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康天下餐具清洗消毒生产流程 1.准备工作 1.1 将浸泡池中放满热水,池中倒入洗洁精,搅匀待用。 1.2 机器待机,全体员工进入各自岗位。 1.3 打开环保锅炉设置温度100摄氏度,对各个水池及喷淋缸加 热。 1.4 保证所有盛装干净餐具的餐具筐和用具是干净的。 2.餐具回收 2.1 回收车时应尽量保证满载,以减少拖拉次数,提高效率。 2.2 移动托台,保证在拖拉过程中没有托台翻倒落地。 2.3 洗洗除渣机前最多只能摆放6个托台。、 2.4 其它托台必须靠清洗间内整齐停放,不得横七竖八、乱停乱 放。 3.除渣/分类浸泡 3.1 待洗碗碟倒入除渣机内。 3.2 筷子汤匙分拣,待清洗。

3.3 托台完后拉走,并补空。 3.4 碗碟第一道喷淋冲洗残渣,进入浸泡池。 3.5 将浸泡过的碗碟斜插在洗碗机自动履带上。 3.6 每15分钟捞出浸泡水表面的浮油,再浸泡后面脏碗,每天 可更换池水并添加消毒剂和清洗剂。 4.清洗 4.1 将碗碟整齐斜插翻倒摆放在履带上。 4.2 进入洗碗机精细高温喷淋。 4.3 进入高温消毒温水池,高温紫外线区。 4.4 洗碗过程中,不得人为干预洗碗进程,不得强行加快速度。 4.5 筷子汤匙清洗在塑料水池中进行,先用热水加洗洁精浸泡30 分钟以上,然后戴上手套一只一只仔细清洗,最后过清水(热 水),要保证手摸无油腻感。 5.晾放/摆放 5.1 餐具从洗碗机中自然出来后,自动进入运输带边晾吹10秒 钟以上,自动进入摆放运输上。 5.2 负责捡碗摆放的员工需带上干净白棉纱手套,发现不干净的 餐具拣入返工箱,返回除渣机待洗。 5.3 摆放台员工按配套要求摆放合格的餐具。 5.4 摆放餐具自动进入包装机。 5.5 成品装箱。 6.高温紫外线杀毒区操作

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 一、各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必须接受关于消毒技术的上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消毒灭菌技术工作。 二、进入人体组织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无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皿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定期测定灭菌消毒效果,并接受区卫生防疫站的监测。 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毁形,并记录备案。‘ 四、每批用品器械灭菌处理完成,应登记作用时间、温度、灭菌日期、操作者,以及剪下指示卡变色部分贴上,归档备查。 五、灭菌后物品有效期不超过7日,否则重新处理。 六、每天门诊结束后,开紫外线灯照射2 O一4 O分钟进行空气消毒,照射情况应有登记,累计照射时间。 七、使用高、中效化学消毒剂。器械消毒液每周更换2-3次。 八、严格无菌操作,坚决杜绝医源性感染。

门诊工作制度 一、各科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二、门诊医护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实行医师兼管门诊和病房的科室,必须安排好人力。 三、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建议转看专科门诊。 四、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五、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围。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 ‘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六、门诊各科与住院部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七、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八、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 九、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 十、门诊医师要采用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消毒流程

旅店业 1、洗涤:床单、被套、枕套、毛巾用洗涤剂(洗衣粉) 洗涤10分钟以上。 2、消毒: (1)床单、被套、枕套、毛巾消毒:应用含氯制剂溶液进行消毒,一般使用“84消毒液”并按照1:180(200mg/L)兑水的比率进行浸泡1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2)茶具消毒:先在洗涤处将茶杯清洗干净。如果使用煮沸消毒,将茶杯放入煮沸容器里面高温消毒15分钟以上方可使用。如使用消毒柜消毒,将茶杯放入开启的消毒柜中,持续20分钟以上则可使用。如使用药物消毒,将洗净的茶杯放入按1:480(片/毫升)高含氯的消毒药片兑水中进行浸泡15分钟以上,再用清水冲干净,放入保洁柜中备用。 (3)拖鞋消毒:先清洗后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用84消毒液与水按1:180(200mg/L)比率的溶液中浸泡30分钟以上后清洗干净备用。 (4)卫生间的清洗消毒:用专用刷子和抹布加洗涤剂进行清洗污垢。再用与水按1:180(200mg/L)的“84消毒液”或1:480(片/毫升)的高含氯消毒药片混合溶液进行喷洒消毒,1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即可。 注:床上用品(如被套、枕套、床单、茶杯、拖鞋等)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换一次。客房毛毯、棉被、枕心每3个月清洗消毒1次,并做好相关消毒记录。 被套、枕套、床单外送消毒的,应与消毒公司做好交接记录(如:数量、时间、交接人等),并在交接单上盖公章。

美容美发业 (1)毛巾消毒:先用洗涤剂洗净。如用“84消毒液”消毒的,按照1:180(200mg/L)兑水的比率进行浸泡1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即可使用。如使用消毒柜的,将洗净毛巾放入开启的消毒柜中消毒30分钟以上即可使用。 (2)理发用具消毒:先将理发用具刷干净,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后放入工具箱5分钟后即可使用。 注:应做到一客一换。

保洁和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保洁和环境清洁消毒 制度

保洁与环境消毒制度 为保证医院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和安静性,保障患者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安全,感染管理科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12版)》和《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2012版)》特制订本制度。 地面、墙面清洁与消毒: 1.普通病房: 1.1地、墙面无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1.2地、墙面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少量(<10ml)的喷溅污染,可先清洁再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3地面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大量( 10ml)血液或体液的喷溅污染,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清洁和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2.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应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3. 卫生间、走廊、水房及每个病房等不同区域使用的清洁用品如拖把、布巾等不得混用,应分区使用; 物体表面消毒 1.物体表面无污染时,床栏、床头桌、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应每天清洁,采用 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2.物体表面有肉眼可见的污染如少量呕吐物、排泄物、血迹等或可疑有病原微生物污染 时,可先清洁而后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3.物体表面有大量( 10ml)血液或体液的喷溅污染,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 染,然后再清洁并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擦拭不同的患者单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头桌、吸引管路、呼叫器等)及不同病 房的频繁接触物体表面(如灯开关、水龙头、空调开关等)时应更换抹布。 5.各种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 清洁用品的消毒: 1.抹布:清洗干净,采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 干燥备用 2.拖布:清洗干净,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 干燥备用

食堂餐具清洗消毒流程

食堂餐具清洗消毒流程 一、分类 全体师生就餐完毕后,把餐具拿到残物台将剩饭倒入残物回收桶中,餐厅服务员将餐具分类码放在回收盆中,收齐后将餐具送到洗消间交给洗碗工。 二、去残 洗碗工用百洁布刮掉餐具表面上的大部分残渣、污垢,放入浸泡池中。 三、浸泡 将餐具内的杂物刮掉后,放入水池浸泡5—10分钟。 四、刷洗 清洗时,在水池里放入5—10/1000的洗涤剂,注入热水,将洗洁剂搅拌均匀,水温控制在40℃,用钢丝球将餐具刷净。 五、冲洗 餐具清洗干净后,用流动水将餐具内外冲净残留的洗涤剂,放入控水池把水控干。如需要化学消毒的餐具放入消毒池内。对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须收回洗碗间用清水冲洗,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六、消毒 餐具沥干水汁后,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内进行消

毒,温度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适合消毒的餐具(饭桶、汤桶、容器、蒸饭盘子) 不能用热力消毒的塑料餐具、用具、器皿等,用250PPm 的“84”消毒液浸泡5分钟(消毒液配制浓度用“浓度试纸”测试),再用净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沥干水汁。 消毒后的餐具不得用毛巾、餐巾擦干。 七、入柜 消毒后的餐具统一放在专用碗柜内,摆放时底应朝上,口应朝下,摆放要整齐,避免与其他杂物混放,防止用具重复污染,并对碗柜定期清洗和消毒。 八、保洁 餐具消毒、入柜结束后,锁好柜门和洗消间门,避免人员流动引起污染,每日分餐前半小时将已消毒餐具由固定通道传送到分餐间。 附一:清洗消毒固定通道 (洗消前)残物台—通廊—洗消间—(洗消后)通廊—餐厅—管理室—分餐间 附二:洗消间水池标识 1、浸泡池 2、刷洗池 3、冲洗池 4、消毒池 5、冲洗池 6、控水池

GR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起草人:杨祖群、王荔 发布日期:2015年3月22日 审核人:王荔 生效日期:2015年5月1日 批准人:李秋 页数:共16页 回顾日期:2018年5月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目的: 切断感染链,终止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院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保障患者、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志愿者、学生及外来工作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全院所有临床、医技、儿研所、分子生物中心、太平间等。 3.定义: 3.1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7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8 清洁单元:以患者病床为中心、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的所有环境表面视为一个清洁单元。清洁工具(如抹布)未经有效复用不应用于另一个清洁单元。 3.9 低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门诊大厅等。 3.10 中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3.11 高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感染者、高度易感患者居住或长时间停留;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随时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污染。如感染科、手术部(室)、重症监护病区、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科、烧伤病区、导管室、腔镜室、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隔离病房等。 4.标准: 4.1 清洁与消毒原则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现代英语培训中心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一、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对地板、桌椅等经常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 1.学生自带水壶水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进出校门前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清洗干净,经常保持清洁。 3.保护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等要及时修理保持环境舒适。 4.教职人员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离制度 1.教职工及学生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校园立刻进行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康复后才能上学。

2.教职工及学生家人或朋友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及时汇 报学校,并采取必要措施。 四、消毒产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考虑到疫情的防范,一般消毒方法如下:a)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b)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2、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a)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00比例稀释;b)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c)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具体配置应按使用说明操作); 3、75%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其他消毒剂(如:威露士、滴露、蓝月亮等品牌日常家居类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4.消毒注意事项 (1).实施消毒前,应先做好清洁卫生;

食堂餐具蒸汽消毒流程

食堂餐具清洗消毒制度 为加强食堂公共餐具的消毒管理,保证消毒卫生质量,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预防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餐具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未经消毒或消毒效果达不到卫生要求的餐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二、配置专人进行餐具清洗消毒,操作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清洗消毒时应戴口罩,进入岗位前应先戴手套或洗手消毒。 三、餐具回收、运送、清洗消毒、保洁、使用要走固定通道与入出口,餐具清洗消毒时必须在食堂洗消间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操作位置。 四、清洗餐具、用具时,应做到专池专用,并在水池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餐具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须做到“一刷、二洗、三冲、四消毒”。 五、洗净后,餐具、用具、器皿等,均应放入蒸车内进行消毒,碗盘口应向下,以避免消毒后餐具内积水。蒸汽温度大于或等于95oC,蒸煮时间为15——30分钟。 六、不准用抹布(特别是未消毒的抹布)擦拭已经消毒处理过的餐用具,防止二次污染。 七、清洗消毒后的餐具符合卫生要求。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并有相应的明显标识。 八、对每餐未使用或接触未消毒物品的餐具,必须收回,用清水冲洗,重新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九、洗消间必须保持整洁、卫生、明亮,不得存放有毒物品、有毒气体、污物、易爆物品等。下班时,应锁好食堂各部位的门窗。 十、食堂管理员要每天检查餐具消毒执行情况,发现未按清洗消毒流程操作的情况必须及时进行改正。 食堂餐具清洗消毒流程 一、分类

职工个人就餐完毕后,把餐具拿到残物台将剩饭倒入残物回收桶中,餐厅工作人员将餐具分类码放在回收盆中,用周转车将餐具由待洗餐具通道运送到洗消间交给洗碗工。 二、去残 洗碗工用百洁布刮掉餐具表面上的大部分残渣、污垢,放入浸泡池中。 三、浸泡 将餐具内的杂物刮掉后,放入水池浸泡5—10分钟。 四、刷洗 清洗时,在水池里放入5—10/1000的洗涤剂,注入热水,将洗洁剂搅拌均匀,水温控制在40℃,用钢丝球将餐具刷净。 五、冲洗 餐具清洗干净后,用流动水将餐具内外冲净残留的洗涤剂,放入控水池把水控干。如需要化学消毒的餐具放入消毒池内。对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须收回洗碗间用清水冲洗,进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六、消毒 餐具沥干水汁后,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内进行消毒,温度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适合消毒的餐具(饭桶、汤桶、容器、蒸饭盘子)消毒。 不能用热力消毒的塑料餐具、用具、器皿等,用250PPm的“84”消毒液浸泡5分钟(消毒液配制浓度用“浓度试纸”测试),再用净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沥干水汁。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 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并将消毒后的餐具、饮具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2.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本店应向供货商索取其工商执照、有关票据及相关的检验合格报告。不得购置、使用没有资质或没有检验合格报告的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 3.洗刷餐饮具;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 5.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6.洗刷餐具,用具应严格执行洗,刷,冲,消毒四个环节. 7.经过清洗消毒后的餐具,感观要保持光洁干净,不得粘有肉眼可见物,抽查有要符合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8.厨房使用的食品容器,刀具等,应做到使用一次清洗一次. 9.采购回来的肉类,菜一定要洗干净,菜要洗三次,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 10.工作结束后工用具,台面清洗整理干净,并归类存放.

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员工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2.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还应进行消毒。 3.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4.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5.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6.员工如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喉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岗位,待查名原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上岗. 7.员工要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换工作服. 8.员工要坚持卫生操作规程,保持公用物品的消毒,坚持湿式清扫,避免灰尘. 9.工作时间绝对不能吃东西,抓头,掏耳掏鼻.不做有碍感官的动作. 10.工作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上岗。

消毒工作程序

消毒工作程序 1、消毒人员接到传染病消毒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赶赴疫点开展终末消毒工作。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消毒人员到达患者家后首先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是否符合,了解发病日期、病人居室、活动场所及日常使用的物品等情况,并据之确定消毒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3、消毒前脱掉外衣,将其置于洁净处,穿戴好隔离服、帽、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和胶鞋;进行现场观察,了解污染情况,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并按面积或体积、物品多少计算出需配制的消毒药物量。 4、在实施消毒前,检验人员可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以了解消毒前污染情况;关闭门窗,保护好水源,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若为肠道传染病,应先灭室内蝇,再进行其他消毒。 5、将需集中消毒的污染衣服、床单等用品收集在一起进行处理,对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残余物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严格进行消毒。 5、消毒顺序: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后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家具、墙壁等进行消毒。对

呼吸道传染病疫源地重点做好空气消毒。对肠道传染病疫源地的终末消毒程序是:先采样检测,后进行消毒;先喷洒消毒表面。后浸泡消毒物品;先喷雾脚下通道,后喷洒污染区域;先喷洒墙壁,后喷洒物品;先消毒重点污染区,后消毒一般污染区;先消毒饮用水,后消毒污水;先消毒呕吐物,后消毒粪便。 6、室内消毒完毕后须对其他污染处(如走廊、楼梯、厕所、下水道、自来水龙头或饮用水井等)进行消毒。 7、对病人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或浸泡消毒。进行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如废弃物等,可在征得患者家人同意后进行焚烧。 8、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卫生处理。 9、消毒工作完毕后,消毒人员应将所有的消毒工具进行清洗,然后依次脱下隔离衣、帽、日罩、胶靴等,将衣服折叠好,使脏的一面卷在里面,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 10、最后,消毒人员清洗双手并消毒,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离开前告诉病家消毒后1-2小时彻底开窗通风,擦拭打扫,并填写好工作记录。

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doc

各科室消毒管理制度1 一、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3、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但遇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或其分泌物时,应立即进行消毒。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

应3、器材消毒: ⑴玻璃器材: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试管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污染的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再清洗干净、烘干。 ⑵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使用后浸入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冲净晾干。 ⑶贵重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天秤、细胞计数器械、冰箱等局部轻度污染,可用酒精棉球进行擦拭;若离心时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应清洗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等污染时,宜戴上手套用有效氯消毒液进行 擦拭消毒,作用30min—60min。 4、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⑴分类收集: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⑵妥善处置: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 ⑶统一运送: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⑷遇特殊情况:如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

环境清洁消毒制度范本

环境清洁消毒制度 一、空气消毒: 1.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消毒:①紫外线消毒。每日定时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每次0.5~1h。 ②空气动态消毒。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或静电吸附定时进行空气动态消毒。 二、地面消毒: 1.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含清洁剂水拖地每天2次。 2.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或特殊感染患者时改为第一遍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第二遍用清水拖地,每天2~3次。 3.使用后地巾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4. 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纸巾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三、物品表面消毒: 1.配备足够数量的物体表面擦拭小毛巾和小桶,保证一床一区域一用一消毒,并处于消毒备用状态(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 每天定时分区域进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纸巾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3. 病人出院、转科或转院需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并登记备查。 四、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四、注意事项 1.诊室空气提倡通风换气。 2.采用紫外线消毒要注意环境评估及使用注意事项:

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食品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第一条: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洁。 第二条:食品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运行过程要有序、保持清洁、无污垢、见本色。 第三条: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第四条: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每天保洁一次,每周洗刷、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第五条: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 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第二条: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三条: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2、《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保持库房内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霉变、生虫。贮存生鲜食品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搞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对库房周围进行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餐具消毒流程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餐具消毒流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7159 餐具消毒流程 Tableware disinfection proces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清洗方法 清洗步骤: (一)去掉公共用品用具表面上的大部分残渣、污垢。 (二)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公共用品用具表面。 (三)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二、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 (二)化学消毒。

1.含氯消毒药物 ⑴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公共用品用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可用于拖鞋、盆、饮具的消毒或用于物品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⑵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2.75%乙醇 使用浓度75%的乙醇可用于盆、拖鞋等物体表面的涂擦消毒。 三、保洁方法 (一)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二)消毒后的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二)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三)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四)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五)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应作用5分钟以上。 (六)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 (七)餐具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 (八)消毒后以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一、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保洁人员开展业务指导。 二、院感委员会负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三、对清洁与消毒质量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人员,促进清洁与消毒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五、进行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3、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参考WS/T367执行。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5、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6、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7、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相关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

8、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9、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1)清洁区(绿色):更衣室、值班室、配药间、库房。 (2)半污染区(蓝色):医护办公室、换药室、治疗室。 (3)污染区(黄色):病房、诊室、留察区、处置室。 (4)卫生间专用红色。 10、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11、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2、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13、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14、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六、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

清洗消毒制度和清洁消毒用具管理制度

清洗消毒制度和清洁消毒用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企业设备、工器具清洁消毒程序及清洁消毒用具的妥善保管, 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卫生监督员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3.工器具清洁消毒 3. 1按安全卫生的要求,正确对设备进行清洗调度。 3. 2用于加工、包装、储运的设备及工具和生产用管道等长时问闲置需使用时,应用根据需要清水或原液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配制酒车间的原辅料运输工具及生产用工器具每天开工前清扫干净。灌装车间的灌装设备表面用清水清洗后用酒精进行消毒。 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及用具的清洗用水应符合《生活饮水卫生标准》 GB5749的规定。 4.清洁消毒用具管理 4. 1车间使用的抹布应选用吸水性好,不易脱毛丝的材料缝制,抹布使用前后应先洗涤去污再进行消毒处理。 4. 2 清洁消毒用具不能满足洁净度要求的要及时更换。 4. 3不同洁净区的清洁消毒用具不得混用。

清洁消毒制度和清洁消毒用具管理制度 1 与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控制措施 生产工具的卫生控制 配制酒车间的操作平台、工用具等,每日班前、班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灌装车间,冲瓶机、灌装机、工作平台等工器具,每日班前、班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贮存、调制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 1.3.1贮酒的陶缸、罐,出完酒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1.3.2贮酒罐应定期(一季度)用清水清洗干净;输酒管道与阀门倒换品种时,用顶管酒清洗。 1.3.3硅藻土过滤机接触面的清洗 当石生藻土过滤机的运行压力超过规定时, 需对其进行清洗。 1.3.4勾兑用水处理机接触面的清洗 灌装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 1.4.1过滤机接触面的清洗: 过滤机滤芯属一次性使用,当压力超过时,将滤芯取出, 重新更换新滤芯, 更换后的滤芯需要用酒循环数次, 直至酒液清亮。 1.6.2灌装机的清洗 每次倒换品种,需要时应对灌装机进行清流。再将合格酒打入管网进行顶管,直至首瓶化验合格。 1.6.3洗瓶机的清洗每周进行。 1.6.4酒瓶清洗控制

仪器清洁消毒管理制度(行业知识)

医院仪器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 目的:规范全院仪器清洁消毒操作规程,控制外源性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品质。 2. 范围:全院仪器使用的各部门。 3. 权责: 3.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度的修订、完善及督查。 3.2 设备科负责仪器的维护、保养、维修等。 3.3各使用部门负责人监督制度落实。 3.4 使用部门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全面掌握相关文件及规程,协助进行日常使用仪器的清洁消毒。 4. 定义:无。 5. 作业内容: 5.1 日常管理要求 5.1.1 各科室设仪器保管员一名,负责检查仪器设备的常规性能、数量、定点位置、使用维修追踪、清洁 消毒等情况,并记录在册。 5.1.2 仪器设备保持清洁、干燥、性能良好。需要维修的仪器有“待修”标识并及时送修,需要维修的设 备应清洁消毒后方可外送维修。 5.1.3 一般仪器(如微量泵、输液泵、血糖仪、吸引器、氧气表、便携式氧饱和度仪、心电图机、洗胃机、 输血加温器、监护仪、移动PC机等)病区每天检查数量、完整性和外观的清洁消毒情况,在“设 备日常检查记录本”上登记。 5.1.4 仪器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均需记录,记录在仪器维护记录本上。 5.1.5 设备科工作人员应定期巡视、维护、保养等,特殊设备由设备科负责协助定期清洁消毒。 5.2 清洁消毒要求 5.2.1 血压计及听诊器:病房至少每天消毒1次;门急诊使用频繁的至少中午和晚上各消毒1次。 5.2.2 接触患者衣服类的物品,如动态心电图背带等至少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并有记录。 5.2.3 PDA等清洁仪器需要每班清洁消毒。耳温套等应每个患者使用后均应消毒,方可用于其他患者。 5.2.4 建议使用“覆盖保护”方法。当医生需戴手套操作仪器时,将医疗仪器表面覆盖一次性保护薄膜等, 一患者一更换。 5.2.5 需要隔离的患者使用的仪器建议专人专用,每天消毒;不能专用或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进行 消毒,方可给其他病人使用。 5.2.6 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用 隔离膜、消毒耦合剂等;每班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5.3 清洁消毒方法 5.3.1 进行医疗器械表面清洁消毒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如工作服、手套等。 5.3.2 常用擦拭消毒剂为 5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喷洒需要全部覆盖),需要防水的仪器建议使 用75%酒精、消毒湿巾或厂家推荐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 5.3.3 特殊仪器要根据厂家提供维护和保养说明进行清洁消毒,内容包括仪器是否防水、适合的消毒剂、 一旦污染如何去除等。 6. 注意事项:无。 7. 相关文件: 7.1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8. 使用表单:无。 9. 使用单位:全院各科室。

11.消毒和灭菌处理过程

11.消毒和灭菌处理过程 定义 关于消毒和灭菌有许多不同的术语,下面是生物安全中较常用的: 抗菌剂(antimicrobial)能够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的制剂。防腐剂(antiseptic)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但不足将其杀灭的物质。防腐剂常应用于体表。 生物杀灭剂(biocide)所有能够杀死生物体的制剂的统称。 化学杀菌剂(chemical germcide)用于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清除污染去除和/或杀死微生物的任何过程。该词也用于去除或中和有(decontamination)危害的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 消毒剂(disinfectant)用于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但不一定杀死其孢子。消毒剂常用于非生命物体或其表面。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手段,但不一定杀死其孢子。 灭菌剂(microbicide)能够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该词常常可以代替“生物杀灭剂”、“化学杀菌剂”或“抗菌剂”。 杀孢子剂(sporocide)用于杀死微生物和孢子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 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和/或去除所有微生物及其孢子的过程。 11.1 实验室材料的清洁 清洁是指去除污垢、有机物和污渍。清洁方法包括刷、吸、干擦、洗涤或用浸泡肥皂水或清洁剂的湿布拖擦。尘土、污物以及有机物是微生物的栖身之所,并可能影响除污染剂(抗菌剂、化学杀菌剂以及消毒剂)的作用。 必须通过预清洁才能实现洗涤和灭菌的目的。许多杀菌剂只对经过预清洁的物品才具有杀菌活性。预清洁时必须小心,以避免暴露于感染性物质中。 预清洁时必须使用与以后使用的杀菌剂化学性质上相容的物质。普遍采用的是相同的化学杀菌剂进行预清洁和消毒。 11.2 消除局部环境的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