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在手摇三相发电机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在手摇三相发电机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在手摇三相发电机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1引言 (1)

2电磁感应现象 (1)

2.1电磁感应现象定义 (1)

2.2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 (2)

3手摇三相交直流发电机演示实验 (2)

3.1原理简析 (2)

3.2演示仪简介及部件原理详述 (2)

3.3三相电流产生机制理论分析 (2)

4三相电路组成结构分析 (3)

4.1三相电源的星形联接 (3)

4.2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接 (4)

4.3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 (4)

4.4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5)

5实验时遇到的问题解析 (5)

5.1实验时微噪产生及原因 (5)

5.2实验仪选用单极励磁绕组的原因 (5)

5.3实验过程中接通电源的瞬间及电源误接交流灯泡发光 (6)

5.4实验时电压6V时为何转子吸到定子上 (6)

6提出演示实验方案 (6)

参考文献 (6)

电磁感应现象在手摇三相发电机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08.2班王吉国

摘要:本文分析了手摇三相发电机演示实验的工作原理,解释了电磁感应现象在本实验中的应用,结合本实验室现有仪器从中详述三相电路组成部分,其中着重分析了三相电路的电源联接方式和负载的联接方式以及线电压和相电压与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演示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进一步通过了实验演示步骤及演示过程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解释,基于节能理念探寻最佳演示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修正,从而得到研究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电磁感应现象;三相电路;实验疑问;分析;实验方案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henomenon in Hand

Three-phase Generator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Application

Wang jiguo Class 2, Grade 2008 Physics Major

School of Physics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and three-phase generator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working principle, explaining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henomen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experiment, combined with the laboratory instruments from existing described the three-phase circuit component which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ower of the three-phase circuit connection mode and a load and line voltage. This way and phase voltage and current lin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e and reveals experiment of energy conversion way. Further through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steps and demonstrates the problems in the theory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based on energy conservation idea for best demo program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theory point correction, and ge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henomenon; the three-phase circuit; the experiment doubt; analysis; experiment scheme

1 引言

自一八二零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从此人们开始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索,一八三一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后人们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制作成了发电机和感应加速器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发电机.

2 电磁感应现象

2.1 电磁感应现象定义

电磁感应是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相应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能够产生电流的方式有很多种,从本质上讲,有两类:一类是由于磁场与回路相对运动引起的,另一类是由于磁场的变化引起的.它们的共同点是使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磁感应现象中首先产生的是感应电动势,相比之下感应电动势比感应电流更能反映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它不受回路是否闭合以及电阻大小的影响,且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表示出了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的正比关系,再结合楞次定律可得到电磁感应现象的定律的统一表述:闭合回路中,

感应电动势与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的负值成正比,即ξ=dt

d k φ-(ξ表示感应电动势,单位为伏特,t 单位是秒,φ表示磁通量,单位为待定)[1].

2.2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

导体运动和磁场变化都可以产生感应电动势,即有电动势产生时,存在静电力k f 推动电荷做功.研究表明:磁场B 一定,导体运动时,实质上是非静电力k f 洛伦兹力,相应的感应电动势叫动生电动势.导体不动,磁场B 变化时,实质上静电力k f 是感生电场力,相应的电动势叫做感生电动势.

3 手摇三相交直流发电机演示实验

3.1 原理简析

本实验即为动生电动势产生三相电,由直流电源提供稳恒磁场,励磁绕组由转轴带动旋转切割磁场产生感生电动势,产生电流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

3.2 演示仪简介及部件原理详述

定子:它由机座支架,定子冲片和定子线圈组成.发电机机座支架即转子支架,它起支撑磁极转子的作用.其上还安装有电刷,以便将励磁电能引入磁极绕组.定子冲片由硅钢片叠成,以便为定子线圈产生磁能提供通路;其内壁有槽,槽中镶嵌着三个线圈,即定子线圈,为了清楚地显示三相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三个线圈外包着黄、绿、红三色彩绸以资识别.线圈采用直径0.35mm 的漆包线,每个线圈绕300匝.组成形状、尺寸和匝数都相同而轴线相差1200

的三个绕组,这样在发电机工作时可以形成频率一致、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200的交流电.

磁极转子:它由转子(磁极)转轴、滚珠轴承、滑环和励磁绕组组成.励磁绕组采用直径0.53mm 的漆包绕线400匝.磁极转子由电刷接入稳恒直流电源后通过机械转轴转动为三相电源的产生提供磁场能.

底座:木制绝缘.

接线柱:三相电流输出端.

Y/Δ接线板、Y 接法负载板和三相不平衡中性线带电负载板:负载板减少实验线路连接便于演示实验的成功.

3.3 三相电流产生机制理论分析

直流电源供电,电压范围4.5V~6V .经电刷进入励磁绕组,励磁绕组为闭合回路,由电磁感应现象知,物体带电,建立电场使其具有电能.回路载流,建立磁场使其具有磁能.称之为自感磁能,通电

时电流从0增加到I ,

自感电动势阻碍其增

加,因此在电流增加

过程中克服自感电动势做功转化为载流线

圈即励磁绕组的磁能.即励磁绕组形成磁极产生沿空气隙按正弦规律分布的磁场,这时机械传动装置带动励磁绕组沿顺时针方向以恒速转动时,在轴线相差0120的定子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即对称三相电动势1e ,2e ,3e .选择1e 为参考量,则对称三相电动势表示为:

t E e m ωsin 1=,)120sin(02-=t E e m ω,)120sin()240sin(003+=-=t E t E e m m ωω……①,其中m E 为电动势的最大值[2].

4 三相电路组成结构分析

4.1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接

将三相绕组的三个末端L 1′,L 2′,L 3′连接在一起后,三个首段L 1,L 2,L 3一起向外引出四根供电线,或从三个首段引出三个供电线,这种供电方式称为三相电源的星形联接或Y 型联接,就供电方式而言,前者称为三相四线制,后者称为三相三线制.星形联接时,三个绕组的末端的连接点N 称为中性点,三个首端引出的供电线称为相线或端线,俗称火线.

应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向用户供电时提供两种电压:每相绕组两端的电压?1U ,?2U ,?

3U ,即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每两组相绕组端点间的电压,即相线与相线间的电压?12U ,?23U ,?31U 称为电源的线电压.如下图3、图4所示,由KVL ,线电压和相电压之间关系为?12U =?1U -?2U ,?23U =?2U -?3U ,?31U =?3U -?

1U …………②.

由于三相电动势是对称的,三相绕组的内阻抗一般都是很小所以三个相电压也是对称的,用?P U 表示,?1U =?2U =?3U =?P U ,以?1U 为参考做电压矢量图,三个线电压也是对称的,用?L U 表示,则有?12U =?23U =?31U =?L U ,由向量图用几何法得?L U =3?

P U .例如,相电压为220V 时线电压为380V .

三相电源工作时,每相绕组中的电流?1I ,?2I ,?3I 称为电源的相电流,由端点输送出去的电流为?1L I ,称为电源的线电流.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大小均与负载有关.星形联结时,线电流是对应相电流的,即?1L I =?1I ,?L2I =?2I ,?L3I =?3I .

如果线电流是对称的,则相电流也一定是对称的,他们的有效值可以分别用?L I ,?P I 表示,即?1L I =?L2I =?L3I =?L I ,?1I =?2I =?3I =?

P I .可见,

在电流对称的情况下联接的对称三相电源图3三相四线制星形联接图

图4电压相量图

中,线电流的有效值等于相电流的有效值,即?L I =?P I 在相位上,线电流与对应的相电流相位

相同.

4.2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接

将三相电源中每相绕组的首端依次与另一相绕组的末端连接在一起,形成闭合回路,然后从三个连接点引出三根供电线,这种连接方式为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接或Δ联接.显然,这种供电方式只能是三相三线制.

三角形联接时,对应的线电压就是相电压,?12U =?1U ,?23U =?2U ,?31U =?

3U …………③.

而且可以认为他们是对称的.因而,在三角形联接的对称三相电源中,线电压的有效值等于相电压的有效值,即?L U =?P U 在相位上,线电压与对应的相电压相位相同.在三角形联接的矢量图中,根据KCL ,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为?1L I =?1I -?3I ,?L2I =?2I -?1I ,?L3I =?3I -?2I .当它们对称时,用几何的方法由矢量图可以求得线电流的有效值,等于相电流的3倍,即?L I =3?P I .

在相位上,线电流是滞后于与之相关的滞后相相电流300,滞后于超前相相电流1500的.例如,与?1L I 相关的相电流为?1I 和?3I ,相电流?1I 是滞后于相电流?3I 的,而?1L I 滞后于?1I 300滞后于?3I 1500.

4.3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

相应的三相负载的联接方式也为两种即:星形

联结和三角形联接.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接

法,每相负载首末端之间的电压成为负载的相电

压;两相负载之间的电压称为负载的线电压;每相

负载中通过的电流称为负载的相电流;负载从供电

先上取用的电流称为负载的线电流.

三相负载应该采用那一种连接方式,应根据电

源电压和负载额定电压的大小来决定.原则上,应使附加的实际相电压等于其额定相电压.图7为三相负载

的三相四线制星形联接时的电路.三相负载的三个末端连接在一起,接到电源的中性线上,三相负载的三个首端分别接到电源的三根相线上.由图7、图8知,在图示参考方向下,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与星型联接的三相电源中的公式相同,即中性电流为???????++=++=3213

21I L L L N I I I I I I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关系为: 图5三角形联结图

图6电流相量图 图7三相四线制星形联结图

111Z U I ??=,212Z U I ??=,33

3Z U I ??

=.

由于三相电源提供的线电压和相电压一般是对称

的,如果负载是对称的,即负载的阻抗相等.这样负载

和电源的相电流及线电流必然是对称的,这样的三相

电路称为对称三相电路.这时的向量如上矢量图所示,

因此,在对称三相电路中,星形联接的三相负载和星形

联接的三相电源,他们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

电流的有效值之间和相位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即可

推出在对称三相电路中,中性线的电流为零.三相负载

不对称,则中性线的电流不为零,实验过程中演示三相不对称负载时中性线的灯泡会发光[3].

4.4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如下图是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电路,每相负载的首端都依次与另一项负载的末端联结在一起,形成闭合回路,然后,将三个连接点分别连到三相电源的三根相线上,显然这种接法为三相三线制.

由于电源电压的对称性,因此,三相

负载的线电压和相电压也是对称的.在如

此的三相对称电路中三角形联结与三相

负载和三相电源,他们的线电压与相电压,

线电流与相电流的有效值之间和相位之

间的关系是相同的[4].

5 实验时遇到的问题解析

5.1 实验时微噪产生及原因

实验时的噪声主要有手摇轮式传动机构的摩擦声音和励磁绕组在通电工作

的过程中产生的声音.由于转子为提高励磁绕组磁性作

用的硅钢铁心在线圈工作时产生损耗,因消耗电能而产

生机械振动从而发声.声音较小,但消耗能源,造成机械

磨损,降低仪器使用寿命.损耗计算公式2RI P =[5]. 5.2 实验仪选用单极励磁绕组的原因

一方面发电机励磁绕组的极数与原动机转速有关,

即本实验中的手摇动速度

,生活中大型水电站转速较慢,

故采用多极绕组,而本实验中经过机械传动装置转速较

,且仅是演示简单发电机原理,故采用单极绕组.另一

方面单极励磁绕组结构简单,在运行过程中既能够满足

转速与励磁电流副角的要求,又满足演示实验讲解发电机励磁绕组原理的清晰直观.

另附励磁绕组工作环境要求:

a 、室内环境不高于零上40C ?,不低于零下20C ?;

b 、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

c 、周围环境无损害绝缘的腐蚀性气体或蒸汽;

d 、周围环境无易爆气体及导电尘埃;

图9三角形联结图

图10相量图

图8相量图

e 、周围环境无剧烈的冲击与强烈的震动.

5.3 实验过程中接通电源的瞬间及电源误接交流灯泡发光

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在电源接通的瞬间(错误实验:闭合了开关)由电磁感应现象知,在励磁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而定子线圈和励磁绕组间发生互感现象,定子中产生电势变化从而使小灯泡发光在误接交流电后,转子线圈和定子发生持续互感现象,即组成变压器向用电器提供电源,使小灯泡发光.此时电压关系应为1U /2U =2N /1N 其中1U 为转子电压

2U 为定子电压即向用电器提供电压,1N 为转子线圈数目2N 为定子线圈数目[4].在实验过程

中应尽量避免这种错误,避免瞬间电压过大将小灯泡或线圈烧损.

5.4 实验时电压6V 时为何转子吸到定子上

本试验仪的定子机械构架,转子铁心为了增强在工作状态下的磁场能量强度均采用硅钢结构,而实验仪器由于长期使用,磨损极为严重,仪器在正常状态下,直流电源通电后励磁绕组的铁心为硅钢,增强了磁性,转子的磁能对同是硅钢构架的定子将产生远超自重的电磁吸力,但由于机械构架的存在,定子转子之间存在 1.5-3mm [5]的气隙,本实验室的仪器磨损过于严重,导致所产生的电磁吸力大于转子自重时,转子就吸在定子上,致使实验无法正常进行.注:电磁吸力计算公式:电磁铁的起重量与被吊物品的形状、尺寸、堆放状态有关,电磁铁的吸力可用麦克斯威尔电磁吸力公式来计算:F =1/50002*B 2*S

式中F =起重电磁力(kg)

S =工作气隙面积(cm 2)

B =工作气隙磁密(Gs) [6] [8].

6 提出演示实验方案

在本实验进行时,使用实验室配备的(6~8V 0.15A)小灯泡,则小灯泡额定电压即负载电压,考虑到励磁绕组的功率损耗,及各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时的差异.代入上文中三相电路公式①②③及功率损耗相关公式并参考理论值给出实验演示方案(实验演示范围)如下表1

表1实验演示方案表

联结方式 电压(V ) 转速(r/min ) 手摇速度(r/min ) Y 5-5.5

1300-1500 30-50 Δ 5.5-6

1300-1500 30-50 由于本实验在于演示,即现象明显即可,无须长时间做实验,故实验时每项联结演示30s 左右即可[3] [4] [7].

参考文献:

[1]王忠亮,封小超.电磁学讨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85.378-405.

[2]谢应璞.电机学上册[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8).1-36.

[3]唐介.电工学(少学时)(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5-105.

[4]谢应璞.电机学下册[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8).44-53,78-80.

[5]国际单位制物理量单位.汉典,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1d7119053.html,/appendix/f30.htm.2009.

[6]搬运钢板的起重吸盘概述.百度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d7119053.html,/view/3cdd1e2b3169a4517723a387.html .

[7]演示实验在新课标教学中的作用.考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d7119053.html,/.

[8]Handling of steel lifting chuck over view. The nets of Baidu ,

https://www.360docs.net/doc/1d7119053.html,/view/3cdd1e2b3169a4517723a387.html.

电磁感应现象教学反思

篇一:电磁感应教学反思 《电磁感应》教学反思 —— 一名年轻教师的课后感想 临沧 市一中物理教研组李芳 时光 飞逝,转眼间,我步入教学岗位已经接近三年了,在我从一个学生变成一名教师的巨大角色转 换中,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注重自己教学业务水平 的提高、注重反思教学中的缺漏、注意做好对学生和引导和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但毕竟经验 不足、能力有限、应变能力还很欠缺,教学中还是经常快乐并失落着。 对于 一名教师来说,每上完一节课,都会有很多感受,有源于 传授 知识的喜悦、有对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的成就感、当然也有对课中遗漏每个细节的遗憾、有对 部队学生有厌学情绪的不解、有对没有处理好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的沮丧、有对课堂效 率不高的忧虑 本节 课我试图改变这种弊端,在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上以学生为探索者,教师做引路人。按照教师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演示作手段,问题为线索的构想,采用引导探索式教法来进行教 学。试图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例如在引 入新课时启发学生用逆向思维去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当探索多次失败时, 启迪学生要持之以恒;当探索成功时,则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问题的思路。把学生从纯知识的 学习导向知识、能力、思想的全面发展。 首 先,开始时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老师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个问题上 我做的还很不够。有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打瞌睡。 其 次,课堂中还是没做到敢于“放”,善于“引” 。这堂课在学生探究方法上和时间可能不够 的问题上会比较突出,三个探究实验能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科学引导密切相关。 如果“放而不引”,流于形式,不仅教学时间不够,学生也可能“玩无所获”,如探究“电磁 感应现象”实验、“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次数较多,操作中易出现 如电路故障、方法不合理等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 完成学习任务。 最 后,我对初中物理教材和高中物理教材的研究还不够透彻。 篇二:电磁感应教学反思 高二物理《电磁感应现象》教学反思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 一、实验设备及仪器 被测电机铭牌参数: P N =185W ,U N =220V ,I N =1.1A , 使用设备规格(编号): 1.MEL 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EL-I 、MEL-IIA 、B );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MEL-13); 3.直流并励电动机M03(作直流伺服电机); 4.220V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位于实验台主控制屏的下部); 5.三相可调电阻900Ω(MEL-03); 6.三相可调电阻90Ω(MEL-04); 7.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MEL-06);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测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参数r a 、e κ、T κ。 2.掌握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项目 1.用伏安法测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枢绕组电阻r a 。

2.保持U f=U fN=220V,分别测取U a =220V及U a=110V的机械特性n=f(T)。3.保持U f=U fN=220V,分别测取T2=0.8N.m及T2=0的调节特性n=f(Ua)。4.测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 四、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Ra

表中Ra=(R a1+R a2+R a3)/3; R aref=Ra*a ref θ θ + + 235 235 (3)计算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电阻 由实验测得电枢绕组电阻值,此值为实际冷态电阻值,冷态温度为室温。按下式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绕组电阻值: R aref=Ra a ref θ θ + + 235 235

高中《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报告》

高中《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灵敏电流计。 2、研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穿过线圈磁通量变化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灵敏电流计,原副线圈,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电源,条形磁铁。 三、实验原理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四、实验准备过程 1、查看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方向和电流流入电流表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2、查明原副线圈的绕向。 五、实验步骤与要求 1、将所给的实验元件连成电路图。 2、将开关闭合或改变滑动变阻器的值观察有无感应电流产生。 3、观察滑动变阻器改变的快慢不同,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否相同。 4、观察电键闭合与断开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是否相同。 六、实验注意事项 1、电路连接要正确。 2、每一个操作步骤间要有停顿,以便观察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情况。

3、实验时不要超过灵敏电流计的量程。 4、实验操作中动作尽量迅速,效果会比较明显。 七、实验过程 1、连好下列电路图 (用铅笔代替导 线) 2、将滑动变阻器滑到电阻较小的一端,迅速闭合开关,并同时观察实验现象,断开开关时现象又如何 3、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移动时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偏转。结论:当闭合回路的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八、综合练习: 1、如图所示,线圈两端接在电流表上组成闭合电路,在下列情况中, 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的是() A、线圈不动,磁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 B、线圈不动,磁铁拔出线圈的过程中 C、磁铁插在线圈内不动 D、磁铁不动,线圈上下移动 2、如图所示,矩形线框abcd的一边ad恰与长直导线重S N

合(互相绝缘).现使线框绕不同的轴转动,能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绕ad边为轴转动 B.绕OO'为轴转动 C.绕bc边为轴转动 D.绕ab边为轴转动 3、关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副线圈接入电路前,应查清其绕制方向 B、原线圈电阻很小,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C、无论用什么方法使电流计指针偏转,都不能使表针偏转角度过大 D、在查明电流计电流方向跟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时,应直接将电源两极和电流表两接线柱连接 4、图是判断电流表中电流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关系的一种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的作用是分流 B、r的作用是分压 C、R的作用是分流 D、R的作用是分压 5、已知电流从电流计的“+”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转,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合上S,将A插入B过程中,指针向右偏转

【精品】自编电磁感应导学案

第四章《电磁感应》 预习作业: 一、磁通量(阅读3—1第三章磁场88页) 定义: 公式:单位:符号: 1、理解S? 2、的量性? 3、引起的变化的原因? 4、定性讨论如何确定磁通量的变化? 磁通密度 推导:B=/S,磁感应强度又叫磁通密度,用Wb/m2表示B的单位; 习题思考:

1、比较穿过线圈A、B磁通量的大小 2、线圈由此时位置向左穿过导线过程,磁通量 如何变化? 二、4.1划时代的发现(阅读3—2第一节) 问题1:奥斯特在什么思想的启发下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问题2:1803年奥斯特总结了一句话内容是什么? 问题3:法拉第在了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的基础上思考对称性原理从而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问题4:其他很多科学家例如安培、科拉顿等物理学家也做过磁生电的试验可他们都没有成功他们问题出现在那里? 问题5:法拉第经过无数次试验经历10年的时间终于领悟到了什么? 问题6:什么是电磁感应?什么是感应电流?

三、4.2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阅读课本第二节) 1、初中学习过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 2、阅读实验,猜想实验现象? 演示:导体左右平动,前后运动、上下运动。猜想电流表的指针变化? 演示:把磁铁的某一个磁极向线圈中插入,从线圈中拔出,或静止地放在线圈中,猜想电流表的指针变化? 演示:线圈A 通过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到电源上,线圈B 的两端与电流表连接,把线圈A 装在线圈B 的里面。猜想以下几种操作中线圈B 中是否有电流产生,记录在下表中。 导体棒的运动 表针摆动方向 导体棒的 运动 表针 摆动 方向 向右平动 向后平动 向左平动 向上平动 向前平动 向下平动 结论: 开关和变阻器的状态 线圈B 中有无电流 开关闭合瞬间 开关断开瞬间 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不动 开关闭合时,迅速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结论: 导体棒的运动 表针摆动方向 导体棒的 运动 表针 摆动 方向 向右平动 向后平动 向左平动 向上平动 向前平动 向下平动 结论:

直流他励电动机实验报告记录

直流他励电动机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电机学实验报告——直流他励电动机实验 姓名:张春 学号:2100401332

实验三直流他励电动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取直流他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2.掌握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工作特性和固有机械特性 保持和不变,时,测取工作特性、、及 固有机械特性。 2.调速特性 (1)改变电枢电压调速 保持电动机不变,常数,测取。 (2)改变励磁电流调速 保持,常数,时,测取。 3.观察能耗制动过程 三、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固有机械特性 按图3-4接线,电阻选用挂箱上的阻值为、电流为 的可调电阻,作为直流并励电动机的起动电阻,电阻选用挂箱上的阻值为的可调电阻. 并接上励磁电流表(mA)和电枢电流表(A)。

(1)打开设备开关和设置好各个按钮状态,将电动机励磁回路电阻调至阻值最 小,电枢回路起动电阻调至阻值最大。 (2)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上的“电压调节”旋钮,使电动机输入电压为,电动机电枢回路起动电阻调至最小值,增加电动机磁场调节电阻,使电动机转速达额定值。 (3)调出电动机的额定运行点,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励磁电流。 (4)在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逐次减小电动机的负载,在额定负载到 空载范围内,测取电动机电枢电流,转速和输出转矩,共取组数据,记录于表3-1中。 表中:电动机输入功率P1=U a I a+U f I fn,输出功率P2=0.105nT2 效率 表3-1 工作特性和固有机械特性实验数据 实 验 数 据 1.10 1.0 0.9 0.8 0.4 0.3 0. 2 16 638 169 3 171 17 34 1.18 1.08 0.9 7 0.8 6 0.4 0.2 8 0. 15 计 算 数 260 .96 238 .96 216 .96 194 .96 106 .96 84. 96 62.9 6 19818216514771.50.27.3

必修3高二物第三章理知识点之电磁感应

学年必修3高二物第三章理知识点之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例如可以将重力势能,动能等转化为电能,热能等。小编准备了必修3高二物第三章理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电磁感应现象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即0。 (2)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无论回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3)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回路闭合,则有感应电流,回路不闭合,则只有感应电动势而无感应电流。 2.磁通量 (1)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定义式:=BS。如果面积S与B不垂直,应以B乘以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的投影面积S,即=BS,国际单位:Wb (2)求磁通量时应该是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净条数。任何一个面都有正、反两个面;磁感线从面的正方向穿入时,

穿过该面的磁通量为正。反之,磁通量为负。所求磁通量为正、反两面穿入的磁感线的代数和。 3.楞次定律 (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适用于一般情况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而右手定则只适用于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况,此种情况用右手定则判定比用楞次定律判定简便。 (2)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①谁阻碍谁---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②阻碍什么---阻碍的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磁通量本身。 ③如何阻碍---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 ④阻碍的结果---阻碍并不是阻止,结果是增加的还增加,减少的还减少。 (3)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总是阻碍产生它的那个原因,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②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③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VIP专享]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直流电机的特性测试 一、实验要求 在实验台上测试直流电机机械特性、工作特性、调速特性(空载)和动态特性,其中测试机械特性时分别测试电压、电流、转速和扭矩四个参数,根据测试结果拟合转速—转矩特性(机械特性),并以X 轴为电流,拟合电流—电压特性、电流—转速特性、电流—转矩特性,绘制电机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效率曲线,即绘制电机综合特性曲线。然后在空载情况下测试电机的调速特性,即最低稳定转速和额定电压下的最高转速,即调速特性;最后测试不同负载和不同转速阶跃下电机的动态特性。 二、实验原理 1、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直流电机在稳态运行下,有下列方程式: 电枢电动势 (1-1)e E C n =Φ电磁转矩 (1-2)e m T C I =Φ电压平衡方程 (1-3) U E IR =+联立求解上述方程式,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1-4) 2e e e m U R n T C C C = -ΦΦ 式中 ——电枢回路总电阻R ——励磁磁通Φ ——电动势常数e C ——转矩常数 m C ——电枢电压 U ——电磁转矩 e T ——电机转速 n

在式(1-4)中,当输入电枢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机的转速随电磁转矩 U n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称为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e T 2、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 因为直流电机的励磁恒定,由式(1-2)知,电枢电流正比于电磁转矩。另外,将式(1-2)代入式(1-4)后得到以下方程: (1-5) e e U R n I C C = -ΦΦ 由上式知,当输入电枢电压一定时,转速是随电枢电流的变化而线性变化 的。 3、直流电机的调速特性 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调节电枢电压、调节励磁磁通和改变电枢附加电阻。 本实验采取调节电枢电压的方法来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当电磁转矩一定时,电机的稳态转速会随电枢电压的变化而线性变化,如式(1-4)中所示。 4、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 直流电机的启动存在一个过渡过程,在此过程中,电机的转速、电流及转矩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叫做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本实验主要测量的是转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下式所示: (1-6) s m dn n n T dt =-其中,——稳态转速s n ——机械时间常数 m T 本实验中,要求测试在不同负载和不同输入电枢电压(阶跃信号)下电机的动态特性。 5、传感器类型 本实验中,测量电机转速使用的是角位移传感器中的光电编码器;测量电

电磁感应现象教案公开课用Word版

课题:电磁感应现象 扶沟高中曹曼红 授课学生使用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六章第一节)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1)在初中对电磁感应现象认识的基础上,准确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 (2)在实验中逐步深入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能动手正确组装和连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电路,并在实验过程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实验器材。 (3)在表述探究结果的过程中,能逐步认识到引入磁通量的物理意义。并能用磁通量的概念表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4)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能初步理解磁通量的定义方式,并准确的掌握磁通量的定义式。 2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初中所学电磁感应现象的回顾,建立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电路模型。清晰研究对象,明确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归纳,明确本节课的研究问题,即探讨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是否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普遍条件,产生感应电流的普遍条件是什么。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逐层深入挖掘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的研究方法采用通过实验来“证伪”的方法。 (3)用演示实验,在学生分组实验得到初步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去伪存真,创设情景是学生在认知的不断冲突中得到正确的结论,体验到引入磁通量这一物理概念的重要性,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4)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来完成对磁通量概念初步认识,并在教师引导下从磁通量的变化的角度重新认识实验结论,并能找到实验中引起磁通量变化的因素。 (5)启发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分析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从而进一步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运用实验探索求知规律的价值观。 (2)体验科学探究和严谨和艰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难点: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过程和方法及磁通量的概念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 设计思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了丰富学生经历,体现学习过程是一个体验、反思、自我构建的过程。本节课以魔术作为引入来引起学生的直觉兴趣,在学生初中学习基础上,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将学生的直觉兴趣,逐步转化为操作兴趣、和理论兴趣,帮助学生构建新知。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视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功的含义,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正确理解、应用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α。 3.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实质,能正确判断正功和负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做功情况,通过比较和分析,理解外力做功的两不可缺少的因素。 2.通过讨论与交流,展现学生思维过程,掌握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分析和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形成科学探究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物理。 2.经历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功的定义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货物被起重机举高,重力势能增加了;列车在机车的牵引力之下,速 度增大,动能增加了;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后,弹性势能增加了;“神舟”飞船返回地面时,在落地之前打开降落伞,在空气阻力作用下,速度减小,动能减少了;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速度增加,动能增加了……这 些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物理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你 能看出来吗? 二、新课教学 1.功的概念 (1)做功的实质 旧知回顾:功这个概念同学们并不陌生,我们在初中就已经 学习过它的初步知识.让同学们思考做功的两个因素:一是作用在物 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教师引导:高中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定义与理解更加深入, 我们已经学习位移,对功的要素应如何更加精确地描述? 教学扩展:可以精确描述为: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物体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即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概念理解:教师用手托黑板擦,提醒学生观察与思考各力是否对 物体做了功? 过程一:平托黑板擦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实验报告】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实验报告范文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直流发电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直流发电机的各种运行特性,并根据所测得的运行特性评定该被试电机的有关性能。 2、通过实验观察并励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和自励条件。 二、预习要点 1、什么是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在求取直流发电机的特性曲线时,哪些物理量应保持不变,哪些物理量应测取。 2、做空载特性实验时,励磁电流为什么必须保持单方向调节? 3、并励发电机的自励条件有哪些?当发电机不能自励时应如何处理? 4、如何确定复励发电机是积复励还是差复励? 三、实验项目 1、他励发电机实验 (1)测空载特性保持n=nN使IL=0,测取U0=f(If)。 (2)测外特性保持n=nN使If=IfN ,测取U=f(IL)。 (3)测调节特性保持n=nN使U=UN,测取If=f(IL)。 2、并励发电机实验 (1)观察自励过程

(2)测外特性保持n=nN使Rf2=常数,测取U=f(IL)。 3、复励发电机实验 积复励发电机外特性保持n=nN使Rf2=常数,测取U=f(IL)。 四、实验设备及挂件排列顺序 1、实验设备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D31、D44、D31、D42、D51 五、实验方法1、他励直流发电机 励磁电源图2-3直流他励发电机接线图 按图2-3接线。图中直流发电机G选用DJ13,其额定值PN=100W,UN=200V,IN=0.5A,nN=1600r/min。校正直流测功机MG作为G的原动机(按他励电动机接线)。MG与G由联轴器直接连接。开关S选用D51组件。Rf1选用D44的1800 Ω变阻器,Rf2 选用D42的900Ω变阻器,并采用分压器接法。R1选用D44的180Ω变阻器。R2为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选用D42,采用串并联接法(900Ω与900Ω电阻串联加上900Ω与900Ω并联),阻值为2250Ω。当负载电流大于0.4 A时用并联部分,而将串联部分阻值调到最小并用导线短接。直流电流表和电压表选用D31,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电枢电源打开之前,应先将电枢电源的调节旋钮拧到最小。(1)测空载特性 1)断开发电机G的负载开关S。将Rf2调至最大。

电工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四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验证 表4—1实验数据一(开关S3 投向R3侧) 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 S1 (V) U S2 (V) I1 (mA) I2 (mA) I3 (mA) U AB (V) U CD (V) U AD (V) U DE (V) U FA (V) U S1单独作用120 U S2单独作用0-6 U S1, U S2共同作用12-6 2U S2单独作用0-12 3 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 S1 (V) U S2 (V) I1 (mA) I2 (mA) I3 (mA) U AB (V) U CD (V) U AD (V) U DE (V) U FA (V) U S1单独作用120 U S2单独作用0-6 U S1, U S2共同作用12-6 2U S2单独作用0-12 S1S2S1S2 直接短接? 答: U S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 U S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U S2侧。 不可以直接短接,会烧坏电压源。 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元件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答:不成立。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叠加性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由实验数据二可知)。 实验五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 表5-1 电压源(恒压源)外特性数据 R2(Ω 470400 300 200 100 0 I (mA U (V R2(Ω 470400 300 200 100 0 I (mA U (V 表5-3 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外特性数据 R2(Ω)470 400 300 200 100 0 R S=∞ U (V)0 R S=1KΩI (mA) U (V)0 U(V)I(mA)图5-4(a)

上海交大运动控制直流无刷电机实验报告

直流无刷电机实验报告 一、硬件电路原理简述 1、总体硬件电路图 图总体硬件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通过霍尔传感器获得转子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控制PWM波的通断。

2、霍尔元件测量值与PWM波通断的关系 图霍尔元件测量值与PWM波通断的关系 二、软件架构 1、Components与变量定义 图 Components列表 PWMMC是用来产生控制电机的PWM波的。添加PWMMC时会同时加入一个eFlexPWM。

PWM_Out对应的是GPIO B2口,这个口电位为高时,电压才会被加到电机上。 GPIO B3控制着一个继电器,用于防止启动时过大的冲击电流。程序开始后不久就应把B3置高。 Halla、Hallb、Hallc对应于3个霍尔传感器。依次为GPIOC3、C4、C6。 TimerInt是用于测速的。根据2次霍尔元件的中断间的时间间隔来计算转速。 2、电机旋转控制代码 for(;;) { Hall_Sensor = 0b00000000; Halla = Halla_GetVal(); Hallb = Hallb_GetVal(); Hallc = Hallc_GetVal(); if(Halla) Hall_Sensor |= 0b00000100; if(Hallb) Hall_Sensor |= 0b00000010; if(Hallc)

Hall_Sensor |= 0b00000001; switch(Hall_Sensor) { case 0b0000011: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A, PWM_SM1_ENABLE);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B, PWM_SM2_ENABLE); break; case 0b0000001: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A, PWM_SM1_ENABLE);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B, PWM_SM0_ENABLE); break; case 0b0000101: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A, PWM_SM2_ENABLE); PESL(eFPWM1_DEVICE, PWM_OUTPUT_B, PWM_SM0_ENABLE); break;

2019高中物理第三章电磁感应现象3.6自感现象涡流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1

自感现象涡流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A组(20分钟) 1.关于自感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感电流一定与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反 B.自感电流一定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同 C.自感电流可能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 D.线圈中只要有电流通过,就一定会产生自感电流 解析: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可能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 答案: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越大,自感电动势越大 B.电路中电流变化越大,自感电动势越大 C.线圈中电流均匀增大,线圈的自感系数也均匀增大 D.线圈中的电流为零时,自感电动势不一定为零 解析:在自感一定的情况下,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电动势越大,与电流的大小、电流变化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A、B项错;线圈的自感系数是由线圈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匝数、有无铁芯等有关,而与线圈的电流的变化率无关,C项错。 答案:D 3.下列哪些做法是为了减少涡流的产生() A.在电动机、变压器中的线圈中加入铁芯 B.电动机、变压器内部铁芯都是由相互绝缘的硅钢片组成 C.在电磁冶金中,把交变电流改成直流 D.一些大型用电器采用特制的安全开关

解析:在电动机、变压器中,为增强磁场,把绕组都绕在铁芯上,以增强磁场,但铁芯中会产生很强的涡流,为了减少涡流,铁芯都用电阻率很大的硅钢片叠成,将硅钢片表面进行处理,生成不导电的氧化层,相互绝缘,可进一步减少涡流,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电磁冶金利用产生的涡流,而只有当空间中磁通量变化的时候,才会有涡流产生,直流电流稳定,产生的磁场也稳定,是不会引起涡流的,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涡流无关,是为了防止自感。 答案:B 4.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大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自感系数也越大 B.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系数也越大 C.插有铁芯时线圈的自感系数会变大 D.线圈的自感系数与电流的大小、电流变化的快慢、是否有铁芯等都无关 解析:自感系数是由电感线圈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包括线圈的大小、单位长度上的匝数,而且有铁芯时比无铁芯时自感系数要大,与通过线圈的大小及变化趋势无关。 答案:C 5.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芯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他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 A.电源的内阻较大 B.小灯泡电阻偏大 C.线圈电阻偏大 D.线圈的自感系数较大 解析: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灯泡正常发光时,如果电感线圈L中的电阻比灯泡的电阻大,则电感线圈L中的电流I L比灯泡A中的电流I A小,当开关S断开,则由于自感现象,L和A构成回路使L和A中的电流从I L开始减小,因此不可能看到小灯泡闪亮的现象,C项正确。 答案:C 6.

实验八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目的 将灵敏电流计与线圈一起串联接入闭合电路,通过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及偏转方向,从而研究、总结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归纳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实验器材 有软铁棒做铁芯的原线圈A、副线圈B,灵敏电流计一只,滑动变阻器,电池,保护电阻(阻值约几千欧)、开关、导线若干 准备作业 1.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是:。 2.当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当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 实验步骤 1.首先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具体的作法是:将灵 敏电流计、保护电阻(阻值约几干欧)、开关S串联,并与电池成串联电路,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观察、判定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通过的电流方向之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将原线圈A、滑动变阻器、电池(1)和开关(6)串联成一个电路,将灵敏电流计G线圈B 串联成另一个电路。将滑动变阻器值调到最大,如图所示。 ①打开、闭合电键 把原线圈插在副线圈中不动,观察闭合电键和断开电键的瞬间,电 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把原线圈插在副线圈中不动,闭合电键后,迅速移动变阻器的滑动 片,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③改变原线圈和副线圈的相对位置(插入或拔出副线圈) 根据实验装置图,按下电键,使原线圈通电。把原线圈从副线圈中 插入或拔出时,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把原线圈插在副线圈中不动,闭合电键后,迅速插入或拔出铁芯,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④插入或拔出铁芯 相关习题 1.(2004黄浦)关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副线圈接入电路之前,应查清其绕制方向 (B)原线圈电阻很小,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坏电源和原线圈 (C)无论用什么方法使电流表指针偏转,都不要使表针偏转角度过大,以免损坏电流表 (D)在查明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关系时,应直接将电源两极与电流表两接线柱相连 2.(2006上海)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 (1)为了能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中,选 择必要的器材,在图中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 (2)将原线圈插入副线圈中,闭合电键,副线圈中感生电流与原线 圈中电流的绕行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3)将原线圈拔出时,副线圈中的感生电流与原线圈中电流的绕行 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3.(1999全国)如图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装置。 (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 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 (A)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 转一下 (B)将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电流计指针一直偏在零点右侧 (C)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一下

电磁感应现象在手摇三相发电机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2) 1引言 (2) 2电磁感应现象 (2) 2.1电磁感应现象定义 (2) 2.2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 (2) 3手摇三相交直流发电机演示实验 (2) 3.1原理简析 (2) 3.2演示仪简介及部件原理详述 (2) 3.3三相电流产生机制理论分析 (2) 4三相电路组成结构分析 (3) 4.1三相电源的星形联接 (3) 4.2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接 (4) 4.3三相负载的星形联接 (4) 4.4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6) 5实验时遇到的问题解析 (5) 5.1实验时微噪产生及原因 (5) 5.2实验仪选用单极励磁绕组的原因 (5) 5.3实验过程中接通电源的瞬间及电源误接交流灯泡发光 (6) 5.4实验时电压6V时为何转子吸到定子上 (6) 6提出演示实验方案 (6) 参考文献 (6)

电磁感应现象在手摇三相发电机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物理学院物理学专业08.2班王吉国 摘要:本文分析了手摇三相发电机演示实验的工作原理,解释了电磁感应现象在本实验中的应用,结合本实验室现有仪器从中详述三相电路组成部分,其中着重分析了三相电路的电源联接方式和负载的联接方式以及线电压和相电压与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演示实验中的能量转化方式.进一步通过了实验演示步骤及演示过程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解释,基于节能理念探寻最佳演示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修正,从而得到研究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电磁感应现象;三相电路;实验疑问;分析;实验方案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henomenon in Hand Three-phase Generator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Application Wang jiguo Class 2, Grade 2008 Physics Major School of Physics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and three-phase generator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working principle, explaining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phenomen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experiment, combined with the laboratory instruments from existing described the three-phase circuit component which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ower of the three-phase circuit connection mode and a load and line voltage. This way and phase voltage and current lin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e and reveals experiment of energy conversion way. Further through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steps and demonstrates the problems in the theory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based on energy conservation idea for best demo program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theory point correction, and ge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电动机实验报告doc

电动机实验报告 篇一:电机实验报告 黑龙江科技大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电机维修与测试 所属课程名称电机学 实验日期 XX年5.6—5.13 班级电气11-13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 篇二:电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本 课程名称:电机拖动基础班级:电气11-2 姓名田昊石泰旭孙思伟 指导老师:_史成平 实验一单相变压器实验 实验名称:单相变压器实验 实验目的:1.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

2.通过负载实验测取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实验项目:1. 空载实验测取空载特性U0=f(I0), P0=f(U0)。 2. 短路实验测取短路特性Uk=f(Ik), Pk=f(I)。 3. 负载实验保持U1=U1N,cos?2?1的条件下,测取U2=f(I2)。 (一)填写实验设备表 (二)空载实验 1.填写空载实验数据表格 2. 根据上面所得数据计算得到铁损耗PFe、励磁电阻Rm、励磁电抗Xm、电压比k (三)短路实验 1. 填写短路实验数据表格 O (四)负载实验 1. 填写负载实验数据表格 表3 cos?2=1 (五)问题讨论 1. 在实验中各仪表量程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根据实验的单相变压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容量、空载电压,单 相变压器电源电压和频率、线圈匝数、磁路材质及几何尺寸等。 2. 为什么每次实验时都要强调将调压器恢复到

起始零位时方可合上电源开关或断开电源开关? 防止误操作造成人身伤害、防止对变压器及其它仪器仪表等设备过压过 流而损坏。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1.电压和电流的区别:空载试验在低压侧施加额定电压,高压侧开路;短路 试验在高压侧进行,将低压侧短路,在高压侧施加可调的低电压。2.测量范围的不同:空载试验主要测量的是铁芯损耗和空载电流, 而短路试 验主测量的是短路损耗和短路电阻。3.测量目的不同:空载试验主要测量数据反映铁芯情况,短路试验反映的是线圈方面的问题。 4.试验时,要注意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的同名端,要避免接错线。选择的导 线应该是高压导线,要不漏线头要有绝缘外皮保护。5.通过负载试验可以知道变压器的阻抗越小越好。阻抗起着限制变压器的电 流的作用,在设计时我们要考虑这些。 篇三:直流电动机实验报告 电机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电机实验_________指导老师:___

必修3高二物第三章理知识点之电磁感应

2019 学年必修3 高二物第三章理知识点之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例如可以将重力势能,动能等转化为电能,热能等。小编准备了必修3 高二物第三章理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 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1)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即0。 (2) 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无论回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3)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回路闭合,则有感应电流,回路不闭合,则只有感应电动势而无感应电流。 2. 磁通量 (1) 定义: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定义式:=BS如果面积S与B不垂直,应以B乘以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的投影面积S,即=BS, 国际单位:Wb (2) 求磁通量时应该是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净条数。任 何一个面都有正、反两个面; 磁感线从面的正方向穿入时,穿过该面的磁通量为正。反之,磁通量为负。所求磁通量为正、反两面穿入的磁感线的代数和。 3. 楞次定律

(1)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适用于一般情况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而右手定则只适用于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况,此种情况用右手定则判定比用楞次定律判定简便。 (2)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①谁阻碍谁--- 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②阻碍什么--- 阻碍的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磁通量本身。 ③如何阻碍--- 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 ④阻碍的结果--- 阻碍并不是阻止,结果是增加的还增加,减少的还减少。 (3) 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总是阻碍产生它的那个原因,表现形式有三种: ①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②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③阻碍原电流的变化(自感) 。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表达式:E=n/t 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为E=BLvsin 。当B、L、v 三者两两垂直时,感应电动势E=BLv。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实验报告范文

2020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实验报告 范文 Contract Template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实验报告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篇一:直流发电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直流发电机的各种运行特性,并根据所测得的运行特性评定该被试电机的有关性能。 2、通过实验观察并励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和自励条件。 二、预习要点 1、什么是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在求取直流发电机的特性曲线时,哪些物理量应保持不变,哪些物理量应测取。 2、做空载特性实验时,励磁电流为什么必须保持单方向调节? 3、并励发电机的自励条件有哪些?当发电机不能自励时应如何处理?

4、如何确定复励发电机是积复励还是差复励? 三、实验项目 1、他励发电机实验 (1)测空载特性保持n=nN使IL=0,测取U0=f(If)。 (2)测外特性保持n=nN使If=IfN,测取U=f(IL)。 (3)测调节特性保持n=nN使U=UN,测取If=f(IL)。 2、并励发电机实验 (1)观察自励过程 (2)测外特性保持n=nN使Rf2=常数,测取U=f(IL)。 3、复励发电机实验 积复励发电机外特性保持n=nN使Rf2=常数,测取U=f (IL)。 四、实验设备及挂件排列顺序 1、实验设备 2、屏上挂件排列顺序D31、D44、D31、D42、D51五、实验方法1、他励直流发电机 励磁电源图2-3直流他励发电机接线图 按图2-3接线。图中直流发电机G选用DJ13,其额定值PN =100W,UN=200V,IN=0.5A,nN=1600r/min。校正直流测功机MG作为G的原动机(按他励电动机接线)。MG与G由联轴器直接连接。开关S选用D51组件。Rf1选用D44的1800 Ω变阻器,Rf2选用D42的900Ω变阻器,并采用分压器接法。R1选用D44的180Ω变阻器。R2为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