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答: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对学业的评价,多是运用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通过单元测验、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来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把期末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这个学期学习情况的唯一手段,忽视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几乎只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少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不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客

体都显得单一与不足。

②评价的方法单调。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测验和考试的分数,或

在课堂上正确与不正确等简单判断式的口头表达,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如将考试分数与言语描述相结合、定量测试与定性测试相结合、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等。

③评价手段的滞后。新课程改革以后,要求我们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学生学

业评价方式。三是统一格局的沿用。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学校

特色和教师教学艺术无法评价。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④评价内容较为片面。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通常只局限在知

识层面上,即使涉及培养能力,也被一些教师理解为解题能力的培养,实质仍为知识的范畴。而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所隐含的思维方法和获得知识过程中

的体验缺少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缺少深刻的认识。

⑤评价功能低下。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其主要的目的和功能是为选拔和甄

别服务,通过学业评价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分数给学生排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违背了教育规律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就是说,评价没有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等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协调。

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

答:中学生学业评价较以往的评价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其充分考虑了学生

个体发展的需要。传统评价的结果往往是“扶起几颗苗,踩到一大片”,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缺乏人文性。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是:“从精英的评价转向大众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成长评价。为了打破以往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异化现象,有效地贯彻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念,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育人。为此,

中学生要继续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学生获得其它方面发展的前

提。所以,中学生学业评价仍然要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考察

内容。

(2)教育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的教育性原则突出地反映

在评价是为了诊断和发展学生,即要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

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我们只有贯彻了这个原则,才能改变以前评价中单纯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或者说评价就是给学生简单地定性和分层的功能。

(3)差异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对普通中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在达到基本要

求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反映在学生的学业上就是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爱好选择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学业课程,从而“成为一个既具有丰富知识、健康体魄和高尚道德的人,又具有鲜

明个性的人。”为此,中学生学业评价不能再以“分数”的高低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是要在学生的学业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学生本人的意愿以及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方向来对之进行评价,突出其差异性,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

(4)动态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要想实现对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公正,那种认为评价结果是由终结性测验得出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关注结果只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关注过程,即采取过程性评价。因为,客观、公

正评价的做法不应该是单单给学生评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情

况。所以,我们应当把评价当作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或者说应当仔细地检查学生学业评价的结果,以便确认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针对评价目标、评价材料或是评价计划提出调整的方法,以便寻求持续的改进。

(5)多元性原则。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不能划一性地用语言和数理逻

辑这两种智能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学生。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要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就应当坚持多元性的评价原则。它主要体现在评价对象、

主体、标准、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多元性。

3、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哪些智力因素,在化学测量与评价环节中如何关注?

答: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弗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

纳在1983年提出。根据该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

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

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在化学测量与评价环节中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都将不同程度得以锻炼、强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定,还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创新精神的评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则体现在让学生、

教师共同积极参与评价交互活动,通过评价主体的沟通,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体现评价对学生劳动、情感乃至生命的尊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

家长也来参与评价。另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充分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关注

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体验和自我发展的本能需求,通过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发展

4、辨别分析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何作用?

答:辨别分析题的主要特点在于解题过程需要应用某些化学知识、技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作出正确判断。解答此类化学题时常常要综合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和化学过程规律等理论知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时还要进行化学计算;其判断对象既可能是化学物质,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既可能是元素,也可能是化合物,,;应对此类题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善于从题文中找出有关条件、作出符合逻辑和化学规律的判断,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其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固定模式,还要求说出推理过程。学生需要对题目中

各条件独立作出某种局部判断,最后形成整体综合判断,或者逐步地深化判断,

只有综合考虑各条件才能作出判断,有时还可能需要对某些条件反复进行推理和

作出判断。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5、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对师生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答:作业批改与考试结果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高教

学艺术的重要阶段。绝不仅仅意味着是这两项工作进入即将结束的环节,也不只意味着教师在这一环节对学生学业情况能够充分把握。进行作业批改时,评语是批阅作业、试题的一种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做题的优缺点,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将评语引入化学作业、试题的批改中,批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在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对考试进行定性分析,也就是对反映考试本身的可信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考卷质量的可信性常用信度与效度指标来进行度量。考试的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的可靠性,即考试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可靠程度。信度的评定方法一般用重测计算法和多人评定计算法。在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时,可以参考以前的考试结果,通过计算同上次考试结果的相关系数来分析。一般来说,

相关越大,信度就越高。考试的效度是指考试本身的有效性,即考试结果是否反映了任课教师所期望考核的内容。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绝不是简单的数据计算统计,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从这些数据中找出规律,从而作出有效的教学决策。其目的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教与学的目标达成情况。考试成绩是教师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或修改下一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管理计划。因此,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非常重要。

6、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请你在自家的厨房里制作一枚‘雕花彩蛋’”。请对该作业进行简要分析与评价。

答:‘雕花彩蛋’制作原理是碳酸钙与醋酸反应。制作过程是用笔蘸上熔

化的石蜡,在蛋壳上描绘出图案,要注意在需要保留蛋壳的地方涂蜡,不准备保留的地方不涂蜡。待蜡液冷却后,把蛋壳浸放在米醋里6—8个小时,未涂蜡的部分则溶解在米醋里,涂蜡的部分保留原来的样子。从米醋里取出蛋壳,用清水冲洗,并放进温水中溶化石蜡,蛋壳上的图案就显现出来了。

该实验是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产生。但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相比,有如下缺点:(1)反应现象不明显(二氧化碳气体逸出量少);(2)反应速率较慢;需要的时间稍长。影响观察。(3)可能因繁琐而缓慢的实验过程冲淡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

7、试题的信度受哪些因素影响?教师如何提高试题测验的信度?

答:试题的信度受到样本特征、测量长度、测验难度、时间间隔等因素影响。样本特征包含样本团体异质性的影响及样本团体的平均能力水平的影响。测量长度一般来说,是指在一个测试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就测验难度而言,在实际情况下,如果某个测验适用范围广,其难度水平通常适用于中等能力水平的被试,而对较高水平的被试和较低水平的被试可能较易或较难,使得分数分布范围缩小,信度水平降低,因此一个标准化的测验,应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报告测验的难度,以作为选择测验的参考。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以下几点:

(1)试卷本身设计不合理,不是围绕一个主题或是有矛盾的题目。如果试

卷中有题目让完全相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答案,试卷的信度会降低。

(2)题目区分度过低,特别指有对错之分的题目。如果一道题正确率或错

误率达到90%,可以从新审视题目设计是否合理。区分度过低的题目中真实偏差的成分较少,随机偏差的成分相对较多,试卷的信度会降低。

(3)无关变量进入信度检验。除了重测信度,其他信度检验方法都只考虑

有序变量,无序变量,如出身城市,喜好颜色等,如果我们没有对城市或颜色排

序的话,带入信度检验意义难明,可能会导致试卷的信度降低。

(4)题目选项反序。对有序变量,如果变量值之间序的意义相反,会降低

甚至得出负的信度。

8、自主设计一道推断题,并写出设计思路。

答:.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

将其任意编号: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实验A+B A+E B+C B+E

现象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沉淀产生气泡

(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

设计思路: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9、最受学生欢迎和不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有怎样的影响?

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应该是紧扣学习重点,富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作业。作业形式应该多样化,除了一些典型的常规题型外,还可以有富有探索性、开放性、

实践性的作业,如:家庭小实验、社会调查与实践等。这些作业不仅能起到落实

双基、提高能力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发展也很有帮助。

不受学生欢迎的作业首推“题海”战术型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磨盘”式旋转,随着技能的熟练,学生的思维活动越来越少,这不仅不利于能力的

发展,而且对深化、强化知识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从长远看,这样做只能提

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学生既不堪重负,又不敢违命,必导致学生集体抄袭。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养成弄虚作假、消极应付的不良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

10、请论述如何让作业的形式在设计上体现新课改精神?

答:新课改精神要求:作业设计形式要多样性,要求要别样性,量要有差异性,内容有实践性,范围有开放行,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

(一)差异性作业的设计。

日常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学优生。教师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

具体做法是:①作业量分层②作业难度分层③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

的教育资源,优化课程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课程教学体系,开

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以下是实践性作业的几种类型:①查找类作业②考察类作业③动手操作类作业。

(三)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趣味作业,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完成作业的目的。使作业具有趣味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以新引趣。以新颖的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 贴近生活。日常作业所选的材料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

的年龄特征。

3) 竞赛引趣。学生都有争强好胜,勇于竞争的心理,训练中适当设计竞赛

的练习,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

(四)开放性作业的设计。

根据教科书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开放性日常作业的类型有:

①专题搜集性作业。围绕某一专题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

形式,表达、传递信息。

②自主性作业。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

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学的弊端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最典型的代表是: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 20世纪前期,苏联凯洛夫创立五环节教学法,凯洛夫师承赫尔巴特派。中心内容归纳为三点: 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调三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 强调五环节,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它与当时苏联30年代的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大批初级文化的劳动者的社会需要是相适应的,从50年代末开始,苏联逐步抛弃了这种过时的思想。 解放初期,中国教育苏化,凯洛夫所著《教育学》被我们奉为法典、圣经,直到现在,大学“教育学”课程基本理论框架仍是凯洛夫模式。在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五环节教学模式得到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广泛深入推广,它的庞大惯性力量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新课改已经提出了十多年,但是在现实中,班级授课制没有改变,秧田式的座位面对讲台,太多的学校、太多的老师仍然在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 传统教学是“教师中心论”指导下的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如今的广大教师,包括学校领导和专职教研人员都认识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大多都在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但是,尽管无论变什么方式,尽管怎样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要是教师主宰课堂,表现为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说生做,这样的教学都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的弊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分数的高低。 由于考试制度的限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学校都主要立足于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教师要干出成绩,就必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系统地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并围绕考点对相关知识进行强化训练,这就导致许多教师以书本为中心,“填鸭式”地传授知识,为考试而教。再者,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几十年来都是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只粉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甚至被迫学习,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预习——听讲——练习——复习,这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法,让学生成为了书的奴隶,不仅缺少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也难以升华所学知识,个性得不到张扬。许多学生只注重死板地读

学业评价总结

学业评价总结 学业评价总结 学业评价总结 古荥镇实验小学:六、二班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学生的学业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开学初制订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按计划实施,检验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目的达到。评价中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学习愿望和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平时与考试评价相结合,书面检测与实践展示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加重视过程评价。 这学期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我们首先首先加强了对学生学业状况形成过程的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同时对学生学业的结果进行评价,通过终结性评价进行。但其中终结性评价又主要通过展示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进行。 对小学生的学业评价,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业状况形成过程的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其次要对学生学业的结果进行评价,通过终结性评价进行。其中终结性评价又主要通过展示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进行。 关于学业评价的结果呈现和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结果以“综合性、激励性的评语+等级”的形式呈现。其中学生平时各学科的作业的评价采用“双等级”制(一方面评价作业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如书写等)+激励性批语进行,提倡教师多进行面批与个别性指导。 (2)展示性评价结果一般采用“等级制”(优、良、合格、待努力) (3)水平性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等级”的方法进行,不论是何性质的水平检测,均不要当众宣布学生考分,更不能排名次。(4)学科学业水平综合等级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5)注重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对学生各方面的品行表现的综合评价,采用“星级”评定,评价的方法步骤一般是先学生自评,再学生间、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的形成情况在平时要及时记载),家长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星级的综合评定,班主任同时要对学生学期综合情况形成书面的综合性评语。 王栋 扩展阅读:学业评价总结 数学学业评价方案总结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学生的学业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开学初制订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按计划实施,检验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目的达到。评价中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学习愿望和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体

传统课程教学评价的几个误区

二、传统课程教学评价的几个误区 1、评价功能的甄别化 在传统的评价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优秀,而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一般。为此,甄别就成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通过考试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各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但事实上,不管是教师还是整个社会,在对人做出评价的时候,仍然带有根深蒂固的甄别观,可以说,甄别观不仅仅是一种评价观念,更是一种深层的社会文化。 2、评价目的的功利化 (1)评价是为了考核教师 课堂教学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教师与评价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或探究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改善,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行政人事的管理取向,被用于对教师的考核评比,其结果直接与教师奖惩晋升挂钩,教师在一堂课中的表现成为教师晋升获奖的重要依据,一堂评优课的成功会给教师带来很多荣誉和实惠。在这种评价中,评价的目的被异化了,本应着重于过程的评价演变成了对人即教师的鉴定和证明;选拔被当做教师评价的主要功能,而教师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常有意无意地被忽视。 (2)评价是为了证明学校 当某一学校承担县级或市级的公开课时,学校领导早早就开始物色合适的教师。谁有讲公开课的实践经验,谁的基本功扎实,谁的嗓音较动听,谁的举止能登大雅之堂……作为一次展示本校教学实力的难得机会,关系到学校荣誉的大事,这不能不使学校领导花一番工夫。首先是选课这一环节。一些难讲的、实打实的、难出彩的课不能挑,那种课一听就可能会感觉讲很沉闷,教师不好掌握;大家都熟悉的正课不能挑,而是挑一些容易讲的,容易使课堂气氛活跃的课来上。上课前让人一看题目就想:从未听过公开课有这个题目,以便先声夺人;听完课后会使别人感觉到:不是正课能讲得这么好,讲正课相信会更好。 选好课后就得精雕细琢地备课。学校先成立由五六个骨干教师组成的备课小组,大家共同出谋划策,说出设想,写好教案,几乎用上了所有新教法,还对这些教学手段运用的时机、方法精心斟酌,力求达到尽善尽美。 备完课后,为达到实战演练的目的,就进入紧张的试教阶段。上完一个班的课,下来就得评议、修改,汇集大家的意见后职能到第二个班进行第二次试教,如此反复多次,小至教师讲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不同教学时段的不同表情、板书的位置、字体的大小、问哪些学生、提什么问题、每个学生提问时间的长短,都颇费心机,直至学生回答个个到位,时间把握分秒不差,教学环节极为流畅,全堂浑然天成,不显一丝人工雕琢痕迹为止。公开课成为“做课”,完全失去了它本来应有的面目。 (3)评价是为了控制学生 ①吹毛求疵。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批评和指责往往要多于表扬。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习惯于对学生拟定一个评价的统一标准,对达不到标准或偏离标准的言行举止常常轻易地提出批评,甚至予以指责、挖苦、讽刺。总是看不到学生的优点,看不到学生学习上的闪光点,而是紧紧盯住学生言行中的缺点不放,一点错误和不足也不允许存在。 ②一味说“好”。在当前的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不敢负面评价学生。一律用“好”“不错”进行机械地评价。学生读课文,即使读得很一般,教师也要称赞一句:“嗯,读得不错!”回答问题时学生答得并不怎么样,一些教师偏要夸上一句“说得真好!”这样的现象在公开课教学中尤为常见。而如此一味说“好”,并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为这样的表扬太“廉价”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复习进程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其实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是没有很大矛盾的,其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比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更高更严格,传统的板书设计和板书实践、备课改作等用多媒体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甚至可以说老师的第一个粉笔字可以让老师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 1、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黑板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 传统教学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2)学生是知识的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3)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是几千年教学模式精华的结晶;(4)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 2、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

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以教定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2)以本为本。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3)教路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4)学法单一,目标单一,问题单一,评价单一,过程单一等。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有许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是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便于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教材;二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与仿真技术结合起来,与人工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教育教学中,那必将掀起人类教育事业的一场新革命。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和弊端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和弊端 在中华民族浩浩荡荡的五千年历史长廊中,凝聚了源远流长、丰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华儿女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食粮。传统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慢慢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教育工作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要求;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成为了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 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流,所以儒家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目的的代表。 从社会要求来看,中国传统教育目的的就是培养统治者要求的治才、吏才,表现为“读书做官”。这种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已确立,孔子的学生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教育目的有益于封建社会的统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从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来看,中国传统教育目的主要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修养身心,培养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为“明人伦”,在他看来“人伦”就是“人道”,“道”是儒家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教育的目的定位于“明明德”,进而“亲民”以至于“至善”之境。为达此目的,《大学》中把教育的目的概括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项要求。在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封建社会,这一指导思想一直贯穿着传统教育的始终,对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及内容的确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屈辱的中国近代历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重大的变革,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踏上了救国图强的道路。在这一时期,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国人,培养人才,强国强民。在此同时,蔡元培、陶行知等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寻求教育强国的道路上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为近现代中国教育体制的确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和内容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主要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总结

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总结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评价做实做细做好,真正具有特色。本学期初,学校对学生各学科的学习过程性评价表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与各教研组长商定评价方法,要求各年级严格按学校评价要求进行操作,每月学校对此项工作以不同形式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记入本人与本教研组常规工作考核之列。 本次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大块进行督查,现将督查情况做以总结。 一、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做得到位 各学科都能按学校要求进行评价,语、数学科均评价9周次,按月返给家长2次,师评栏目均有评语,有的教师还在本栏目中用红笔标出评价等级符号(★、△或a、b等),真正体现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值得表扬的有六年级语文组的马红苗老师注重平时各项学习评价记录,并且详实、到位;还有四年级数学组的黄麦丽老师注意平时实践活动情况的记录和平时作业的评价;还有六年级数学组的薛艳老师也特别注重各小组平时作业的评价记录,并且记载详实、认真、到位,可操作性强。 考查科的评价工作做得也比较到位,不但数量达标,而且质量较高。尤其是英语组的王蓉老师每月都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用英文给每位学生填写评语;还有音乐组的雷利霞老师在带班多的情况下,还能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评语。

在今后的评价过程中,注意要求学生每周认真填写评价符号,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师的评语要有个性化,针对性要强,杜绝共性评语频繁出现。另外,英语组和体育组的评价表有待改进。 二、学科建设评价整体很好。 本次主要督查语、数两门学科建设评价,现分学科做以总结。 1、数学学科建设评价分两项内容督查:一项是数学周记活动评价,另一项是数学小报活动评价。 (1)数学周记活动的评价真实、有效。 大部分教师都能对学生的周记认真批阅,评价方式大多采用“等级+评语+日期”。每月能及时总结主要成绩,提出共性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最值得表扬的是六年级数学组的廉翀老师,她对学生的周记评价采用的是组评与师评相结合,先让小组长填写评语,老师再结合小组的评语给出个性化评语和等级,工作做得细而实。 (2)数学小报办得很好,质量较高。 各年级都能根据每个单元的知识办报,所办小报不仅主题明确,内容丰富,能突出单元学习内容,而且栏目较多,版面新颖,设计合理,美观大方。每次活动都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主要成绩,提出主要问题,并制定出具体措施。这里要特别表扬三年级数学组的赵美蓉老师,她所带的班级每次的数学小报活动总结很详细、认真,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 今后注意把评价表中的项目填写齐全,认真批阅周记和小报中出现的错别字和知识性错误。

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错误质量观导致“片面追求成绩”。传统教育质量观是培养了多少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有多少人升入重点学校。这无疑造成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苦海”现象。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奖励导向的错误,导致学生自我认识和追求的错误。奖励制度主要是三好学生的认定制度和学科优秀学生的认定制度,并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值得奖励。这样单一的观点将导致对学生学习过程、态度、习惯的忽视,以及对不同学生发展方向不同的忽视。 第三,学业评价不公平。将所有的学生置于同一标准下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的等级,并认为这样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而事实上由于遗传因素、教育环境、教学条件、学生的智力发展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 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标准上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的方法上以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评价过多地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 新课程要求评价学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的需要,要利于学生整体发展,即:“从精英的评价转向大众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成长评价”。即: (1) 整体性原则。中学生要继续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学生获得其它方面发展的前提。中学生学业评价仍然要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2) 教育性原则。评价是为了诊断和发展学生,即要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3) 差异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对普通中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反映在学生的学业上就是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爱好选择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学业课程, (4) 动态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要想实现对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公正,那种认为评价结果是由终结性测验得出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关注结果只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关注过程,即采取过程性评价。因为,客观、公正评价的做法不应该是单单给学生评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情况。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24 更新时间:2006-8-18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张天宝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对认知能力和“何以为生”本领的过分推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命的完整性意味着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部分的发展;也意味着学生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和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或某一个方面的参与和投入。因此,课堂教学作为种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向的是人的整个精神生活领域,其直接任务是培养、建构人的完满的精神世界。“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个完整的人来培养,主要指向的是知识和技能领域。注重的是认知能力的培养和“何以为生”本领的训练。这星对完整的人的生命的肢解。“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当作认知体来看待。”传统课堂教学的这种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向。

第一,在唯理性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认知性的存在,过分注重学生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认知因素,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甚至把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视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而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这样,课堂教学成为了“训练”的代名词,学生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而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的堆积,以至于人的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不可避免地被湮没,学生感受不到人生的充盈和生活的完美.感受不到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正因为如此.法国哲学家蒙田曾经激烈地抨击了传统的那种满是知识而无心灵的课堂教学的弊端;“草木因太潮湿疯长而郁闷,灯儿因油上得太满而窒塞;心灵的活动也胶滞于过多的智识与钻研,因为受这许多繁杂的事物所占据和羁绊,它必定失掉自由行动的能力。而这些事物的重量也必定使它弯曲佝偻起来……我们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与良心空虚。正如有些鸟儿间或外出寻觅谷物,未经尝过便用嘴带回去哺喂小鸟儿。同样.我们的学究们到书里去拾取知识.把它带在唇端,只为要吐出来使之散步于空中”.他们“至少应该带一颗丰盈的灵魂回来”。 第二,在功利主义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把人当作“工具”和“人力”来生产,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何以为生”本领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启蒙与熏陶。在这

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

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 我校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缺乏对当今传统文化的关注。有些教师简单地把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讲历史,将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了“历史课”。教师偏向于用过多的时间来介绍古代的杰出人物,忽略了诸如传统节日、民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渗透。讲历史固然重要,但如果脱离了小学生生活实际,片面宣讲历史知识,只能造成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背离。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具有现实性,他们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物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历史事件的兴趣。让小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多接触传统文化,而没有必要泥古非今。 其次,偏重知识,不注重精神内涵的把握也是小学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有些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中知识的灌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让孩子掌握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学习某些民间工艺方面,却不注意让孩子把握这些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民族 精神。其实,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民间工艺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的内核。还有的教师对本土传统文化过分推崇,没有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臵于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中综合考虑、客观评价,回避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缺陷,对小学生的教育以“教化”为出发点,注重知识,不理

解、不承认、不尊重儿童的心理特征、精神个性和独立人格。也有些家长盲目用传统文化来作为“家教”、“家规”的内容,其实全都是封建伦理那一套三纲五常和“诗书礼易”等儒家经典,这样做是不恰当的,容易对孩子产生误导,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当前的社会生活脱节。甚至有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只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模仿和简单继承,忽视创新。在组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机械地利用历史材料而不加以改造,依教材讲,按惯例教,或者模仿其他学校、其他教师的做法,根本不考虑本地的文化资源和本校的实际条件,生搬硬套。再就是要求小学生被动学习多,而让小学生主动创新少。现在有些地方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让孩子们穿上古时候的衣服,让老师穿上长衫。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难道穿着西装革履,就不能讲传统文化了吗?有些地方让小学生读经,摇头晃脑的,这也没有必要。比如,告诉孩子,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教育我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小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假如让学生死记硬背“吾道一贯之,忠恕而已”。小学生能懂吗?让学生受生涩的古文的折磨,他们能有兴趣继续学习传统文化吗?所以,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追求形式。过分让小学生遵循文化传统而不注意创新的做法,扼杀小学生的创造潜能,影响小学生文化创新意识的萌发。 上述这些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误解以及由此导致的错误做法 不但不能让孩子受益,还在不同程度上会误导孩子,因此,教师和孩子家长应该以此为鉴,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和弊端

精心整理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和弊端 在中华民族浩浩荡荡的五千年历史长廊中,凝聚了源远流长、丰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华儿女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食粮。传统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慢慢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教育工作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要求;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成为了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响。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和内容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主要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体。“四书”、“五经”虽凝聚了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但其又是按照统治阶级利益不断删定,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定教条,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教化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愚化了民众。而且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涉及到自然科学,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给传统教育打上了深深地时代烙印。中国传统教育的教学原则虽强调贯彻启发式,学思并重,知行统一的思想,又到处可见呆读死记、照本宣科,以应付各类考试为目的,扭曲了学习的目的。

精心整理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之一,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使读书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力性,严重扭曲了教育的意义。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不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不利于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天、地、君、亲、师”是至高无上的,而这一点在传统教育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人更是死抱着四书五经,唯书是从,唯师是从!而这恰恰促成了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悲哀!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传统的家庭教育,家长对于孩子过分的关爱,不允许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一些事情,总是为孩子操办一切,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而结果孩子是这个也不敢做,

一年级学业评价总结

一年级学业评价总结 ——让评价引领教学,扎实做好质量监控学业评价的改革让我们对学业评价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能让评价更好地引领教学,我们把评价落实到每一天的学习中,扎实做好质量监控,并通过反馈来引领教学。期末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学生风采,知识能力与情感并重,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下面就三个方面汇报我们的质量检测以及学业评价具体做法: 1、在每一节课中做好质量监控。 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落实质量监控,通过上课提问、当堂检测、家庭作业和单元测评的形式。我们每节课都会有课堂检测,通过不同的符号对学生进行评定,对于比较薄弱的我们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 我们的作业形式多样,不仅侧重于结果,更侧重于过程和方法,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写数学日记,通过数学日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学生在不断的挑战自我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图为学生作业示例,不仅看结果,而且看方法。)每个单元都会有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查缺补漏,掌握学生情况。在这些监控渠道中,我们注重鼓励,通过奖励五角星,积累五角星换奖励的形式进行。 (图为学生获奖情况示例) (图为我们单元测试的卷子示例) 2、表现性评价总结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一年级数学的知识体系,本学习我们选择活动性和趣味性强的空间方位、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拼搭以及钟表的相关知识作为考试项目,并且结合知识特点,取了有趣的名字:数学空间站、火眼金睛、争分多秒。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来展示自己的知识成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评价主体融合老师和家长,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样的评价不仅检测了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展示

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答: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对学业的评价,多是运用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通过单元测验、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来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把期末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这个学期学习情况的唯一手段,忽视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几乎只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少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不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客 体都显得单一与不足。 ②评价的方法单调。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测验和考试的分数,或 在课堂上正确与不正确等简单判断式的口头表达,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如将考试分数与言语描述相结合、定量测试与定性测试相结合、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等。 ③评价手段的滞后。新课程改革以后,要求我们共同寻求一种更好的学生学 业评价方式。三是统一格局的沿用。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学校 特色和教师教学艺术无法评价。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④评价内容较为片面。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通常只局限在知 识层面上,即使涉及培养能力,也被一些教师理解为解题能力的培养,实质仍为知识的范畴。而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所隐含的思维方法和获得知识过程中 的体验缺少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缺少深刻的认识。 ⑤评价功能低下。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其主要的目的和功能是为选拔和甄 别服务,通过学业评价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分数给学生排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违背了教育规律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就是说,评价没有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等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协调。 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 答:中学生学业评价较以往的评价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其充分考虑了学生 个体发展的需要。传统评价的结果往往是“扶起几颗苗,踩到一大片”,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缺乏人文性。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是:“从精英的评价转向大众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成长评价。为了打破以往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异化现象,有效地贯彻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念,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育人。为此, 中学生要继续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学生获得其它方面发展的前 提。所以,中学生学业评价仍然要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考察 内容。 (2)教育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的教育性原则突出地反映 在评价是为了诊断和发展学生,即要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

工作总结范文精选:学生学业评价总结

学生学业评价总结 篇一:学生学业评价总结 四年学业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不经意间大学四年就这样匆匆结束。回首这四年的校园生涯,有太多的回忆。在这四年里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记得刚踏入这所大学校园,对一切都充满新奇。军事化的管理使我更有一份庄严感。带着这份激情与活力我度过了大学四年。大学四年里,我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注重学校的组织,纪律。 记忆起刚刚入学时的情景,同学间初次见面的扭捏与欣喜似乎还在眼前;军训时,操场上的飒爽英姿和病榻前的关怀问候随处可见;也许是因为是军校的原因我们的军训显得是那么的正规严格。虽然汗水流了不少,但现在回想起来很幸福。 大学的第一年,我们开始真正长大,在那一年中,我们不但学会了很多书本知识,更学会了很多在社会中生存的知识。我们学会了如何离开家过集体生活,学会了怎样与别人更好的相处,学会了照顾自己,更学会了照顾别人…… 大学的第二年,我们开始接触专业课,一切对于我们都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在那一年,误打误撞的我当上了学委的职位,虽然我的工作学习还是那么的繁忙,但经过大一一年的洗礼也逐渐开始适应,只是有时在夜深人静,一个人时,不免心中有些落寞,但每当看到自己的同伴和队长对我们的关怀时,一切的劳累与苦闷也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欢喜和幸福。我们的军队生活很紧张,我相信

“没有目标就等于失去了方向”。特别是在军队院校这样自主性非常强的生活中,除了学校的各方面需要完成和遵守以外,要学会自己抢时间来充实自己。我是一个计划性比较强的人,在每一阶段我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且一定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最终实现,那么这时也便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我喜欢真诚、友好地对待每个人,微笑着度过生活的每一天。因为我相信付出了多少就会得到多少,人是感情动物,人与人的相处是相互的。所以一直以来与同学的相处都非常融洽。四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踊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学到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队里也经常搞一些活动,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也学会了更多的知识,那是一段永远都不会让我们忘怀的日子。 转眼到了第三年,我们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即将离别的伤感,尤其是当看到大四的学姐学长们奔向各自岗位去实习时,目送他们离开的刹那开始珍惜在校园的每分每秒,因为我们知道,离开熟悉的学生时代的那一天已不再遥远,就要步入社会的我们开始吝惜起这剩下的仅有的一段校园时光。不管你愿不愿意,大四的身影还是在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专业课虽然不多了,为毕业设计开始忙碌的我们和穿梭在各个招聘会场的我们终于开始明白就业的紧迫与自身知识的匮乏,也开始了解了社会的残酷。 如今,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起点,回望过去的岁月,有着不尽的感慨。大学四年,带着我们一步一步地从校园走向社会,它让我们不管是在身心还是心理上都更加成熟,也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过去的岁月,珍惜青春,珍惜我们共同拥有的日子。

传统的教学评价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评价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的比较

当堂所学的新知或单元学习内容简单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勿出现过难的题目

当堂所学的新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点少而精,不能多 中上等学生及时掌握对本课所学新知的巩固率份数要少,考虑后进学生情绪 少部分学生只对本课进行评价学生要能读懂表,并且学生要会给分。 全体学生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全体学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要给予后进学生适当的鼓励。 少数学生鼓励重在带动、激励。 一、素材问题 刻录兄弟学校的素材光盘,利用因特网的资源优势下载学科教学资源及课件。让每位教师(尤其是多媒体班的教师)肩负起搜集教学资料的义务,最大程度的达到资源共享。 二、教师培训问题 师资培训工作应该包括三方面: 第一方面主要解决教师计算机知识、技能与态度,操作计算机的问题,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 第二方面主要是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掌握学科最新进展与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且帮助老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 第三方面主要解决如何用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理论问题。所谓“现代化教学”与其说是把现代化的手段引入教学,还不如说是以现代化教学的思想来指导教

学。同样,计算机进入教学本身并不能直接推动教学改革(这从我国开展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中可以得到验证),真正推动教学改革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而计算机只不过是引起教师观念变化的催化剂。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不转变教育观念的话,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是极为有限的。 因此,不管是在教学改革还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培养教师的现代教学观念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计算机教育实践得出的教训。因此,要搞好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要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三、技术与课程有机结合的问题 当教师掌握了技术后,教师的能力就会被大大扩展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而不必担心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可以从光盘数据库中快速查找所需的内容,而不必去图书馆;通过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主地操作,可以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活动;通过学生成绩跟踪系统,可以持续地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这在客观上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单元、单项测试评定表和综合评定表:因为这样做有利于: 1、记录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 2. 利用课余时间与其他同学进行对照。 3. 有利于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 4.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反思对照。 综合评定表还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让家长走进课堂,引导家长用满含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帮助家长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形成与家长沟通的网络,共同激励学生

浅析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得失利弊

浅析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得失利弊 (文学院09级汉语言文学康玥琪学号:1043409019)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传统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含义,对比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及分析两个之间不同和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对传统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得失利弊的分析来讨论哪一种的教育方式更适合自己,从而使教育工作者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传统教育;赫尔巴特;进步教育;杜威。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为“传统教育”,把自己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称为“现代教育”或“进步教育”。1899年,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第一次使用同“现代教育”相对的传统教育的概念。从而有了传统教育和进步教育的概念。 一、传统教育的内容观点 传统教育以赫尔巴特为代表人物,他以“科学教育学之父”而闻名于世。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影响下,赫尔巴特以心理学和哲学为理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教育心理学化”的问题,并对教育目的、管理、教学、德育等方面作了系统论述。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被称为“主知主义教育思想”,而成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主要标志。他认为,观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心理活动是观念的集聚和分散。教育目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为可能的目的,是指一个人将来可能从事何种职业而言。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进而掌握多方面知识且精通其中一门,为以后职业作准备;第二为必要的目的,是指一个人在他的任何活动中部需要达到的目的。不管你将来干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完善的道德品质。 教育是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传统教育认为课程是与儿童的兴趣相一致的,统觉也只有在兴趣的条件先才会发生。而对儿童的管理是教学和德育的首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总的来说,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教材为中心。 二、进步教育的内容观点 进步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认为,传统的教育无视儿童天性,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承认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让现时的儿童为遥不可测的未来作准备而不顾儿童自身的感受和期待,所以进步教育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及以经验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授的方式,主张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方法,是一种在经验的情境中思维的方法。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使学校生活能和整个宏观社会生活的节拍相一致,更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而成为儿童的生活。还认为,要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平衡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发展的雏形的社会,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而是适应现在生活的需要。要摒弃压抑和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进步主义教育以生长作为教育目的,克服旧课程的弊端,从“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 三、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优缺点 所有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的,教育也不例外,进步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发展,但是这也并不是说进步教育都是优点,而传统教育也并不是无一可取。

学生学业评价总结

学生学业评价总结 现今的学业评价是与教学过程一样重要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力求评价内容多样化:不只关注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能力提高及其独特的情感体验;使评价动起来:不只关注期中、期末成绩,更关注学习过程;使评价主体互动化:不只是教师评价,而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首先,确立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我制定了最基本的评价内容与标准:1、道德品质:你学会尊敬师长、体贴家人了吗?你学会与同伴较好地相处了吗?你学会做卫生了吗?你自觉去做保护环境的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攀花折草等)了吗?你学会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了吗?你关心班,为班级做了什么吗?2、学习能力:你对各科都有兴趣,上课都好好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了吗?你能用预习、复习等方法主动学习吗?你爱读书,回读书吗?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3、交流与合作:你能和你的同桌、一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吗?你能在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打断别人并认真倾听 吗?你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努力提高自己吗?4、个性与情感:当你遇到困难能先自己想办法克服吗?你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吗?你觉得你比别的同学差吗?当有的伙伴不小心伤害了你,你能原谅他吗? 其次,依照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一)、建立完善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教师从学生课前资

料的收集,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课下的作业情况,各类测验与考试,家长会、家访等各种途径对以上评价目标进行评价,并及时写出激励性的评语。比如说,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把我的表扬与赞美让学生及时了解,让其在愉快中不断进步;建立“红花擂台”,让学生在与自身的纵向比较和与同学的横向比较中得以发展。(二)、建立家长信息及评价。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单独交谈、家访等,收集家长方面的信息,并与家长一起管理好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注重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我班的李贺龙同学,特别聪明,可是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还经常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也总想偷懒,是家长的参与才促使了他进步。我与他的妈妈长谈过几次,了解了他的详细情况,并与他、他的妈妈达成协议:如果他在学校表现好,老师就不给他的妈妈打电话,他妈妈“五一”就带他去旅游,如果他在家表现出色,妈妈就不给老师打电话,老师就要对他提出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真的进步了。(三)、建立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自己、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比如,在“酷儿争章”活动中,我们先定章,定章之后学生互相监督、努力去做,最后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参与了评价,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我还鼓励学生写成长日记,鼓励学生以绘画、写作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成长足迹,表现自己的愿望(及发展方向)。 最后,明确提出以后的发展目标。评价为了发展,在评价后,根据学生的成就、潜能和不足,制定发展计划。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